性格对俄罗斯政权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对俄罗斯政权的影响
6月4日至5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届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7国领导人将出席会议。

这是在俄罗斯被“踢出”之后,七国集团重新聚首举行的第一次峰会。

而俄罗斯被踢出的原因,正式因为其出兵克里米亚并占领克里米亚,并使得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俄罗斯的这一举动极大地触动了西方社会的神经。

虽然西方各国声称要制裁俄罗斯,并要把俄罗斯踢出G8,但是俄罗斯却丝毫没有放松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态度依旧强硬。

那么,为何俄罗斯长久以来一直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又是什么使得俄罗斯政权呈现出一种霸权和极端的态势?俄罗斯人的性格又对其政权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在这个问题上给出简要的探究。

民族性格,又称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

国民性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

每个国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它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

国民性是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

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

民族是一个结构体,由生物的、地理的、文化的和心理等要素构成。

民族性格是各种心理要素的组合系列。

构成民族的其他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这些要素主要有:1、生物要素。

如种族的血统、身体基准、人口的生殖和生长的能力等,它们是民族存在和延续的生理基础,同时又影响民族心理功能的发挥和心理活动的特点。

2、地理要素。

如疆域、气候、地形、物产等。

生物要素
和地理要素是影响民族性格的天然因素。

3、文化要素。

这是影响民族性格的社会因素。

中国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是维系民族统一而不破灭所必需的内在纽带,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东西,民族性格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文化模式。

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会对本国的政治体制,政治风格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对于俄罗斯来说,我们首先要从他的地理位置看起。

俄罗斯地处温带,国土全部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靠近北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虽国土广袤但全年气温偏低,生存条件相较于亚热带地区来说较为恶劣。

正是应为长期处于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使得俄罗斯人形成了极端,急躁,自尊心强的性格。

民族性格影响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反作用于民族性格。

正是由于俄罗斯民族这样极端,情绪化的民族性格,才使得俄罗斯的政治呈现出强硬和霸权的特点。

俄罗斯人国民性对其政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一、具有个人霸权主义色彩的国内政治体制
无论是17世纪时的彼得大帝,还是苏联时期的斯大林,亦或是现在的总统普京,无一例外的都具有极强的个人霸权主义色彩。

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除了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和人格魅力之外,还都具有俄罗斯人性格中激进极端,勇敢顽强的特征。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俄罗斯这个民族国民性和政治特征的最佳代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方向由社会主义急转为资本主义,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形成了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三权分立和赋予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

即使建立了以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因为自身国民性的影响,还是具有自身的特点。

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个人专制政治和当前维护国家稳定
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政治制度运行带上了以总统为权力中心的强烈的个人威权色彩。

1.强大的总统。

在地位上,俄罗斯总统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人”;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 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协调行使职能; 确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

在权力上,俄罗斯总统集内政、外交、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于一身,对议会和政府的解散权力、对政府、司法、军事机构的人事任免、重大会议的主持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赦免权等。

此外,俄罗斯总统还享有更大的权力:第一,根据宪法,俄罗斯总统可以“根据联邦宪法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公决”,而宪法中没有显示其他机构也有公决权,也就是说提请公决是俄罗斯总统独享的权力。

第二,顺利的任命政府总理的权力。

在俄罗斯,总统可以在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的提名的候选人资格后,仍然任命总理并解散杜马。

就政府信任问题上,总统拥有裁决解散政府还是解散杜马的权力。

2.孱弱的议会。

俄罗斯议会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

从宪法文本上就可以体现俄罗斯议会的孱弱,首先议会权力被其他权力机构分割,权利范围受限。

例如立法动议权被总统、政府、各主体立法机关、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和俄罗斯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所分割。

法律须经总统签署和公布。

其次,两院之间相互牵制。

在许多立法、任免和监督事物中,联邦宪法规定两院都有权力。

这实际上削弱了议会尤其是杜马的权力。

3.无力的政府。

强总统制下政府权力一般比较小,俄罗斯政府在俄罗斯政治制度下受到总统和议会双重约束,故“小政府”无须详细解释。

在宪
法未作重大改变、政治制度不可能剧烈变革的情况下,俄罗斯“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局面仍将持续。

二、强硬,积极,务实的对外政策
外交方面俄罗斯一贯以强硬著称,总是习惯性的用武力解决问题。

目前俄罗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采取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立场,只要有损于俄罗斯声誉,危害了俄的民族利益,都持反对态度。

强调在捍卫民族利益上不放弃坚定性,不放弃独立自主方针。

俄罗斯外交活动这一指导思想特别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很少考虑意识形态。

(二)在双边交往中注重经济利益。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选择了西方意识形态,以图借助西方政治上的支持巩固国内“民主政权”,靠西方的经济援助来摆脱经济危机。

然而,西方国家对俄执行既支持又遏制的双轨政策,力图限制俄罗斯复兴大国地位的步伐。

俄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也激起俄领导层和社会上强烈不满,国内民族情绪上升,要求恢复大国地位呼声日益高涨。

正是在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不见成效情况下,调整后的俄罗斯外交政策开始强调俄罗斯仍具有大国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忽视俄的作用是不能接受的。

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直言不讳的讲:“只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才能确保前苏联的稳定,世界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对西方政策不再亦步亦趋,强调树立自主意识。

对热点地区也不断施加影响力。

民族性格影响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反作用于民族性格。

正是俄罗斯人极端、激进的思想才使得俄罗斯的政治呈现出强硬,务实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