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学年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4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到)未曾废.离(停止)
C.听.臣微志(听从)除.臣洗马(拜官授职)
D.刘病日笃.(病重)不矜.名节(自夸)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D.帝乡不可期.期:期求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A.生生所资.(凭借)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B.或棹.孤舟(桨,作动词,用桨划)逸兴遄.飞(迅速)
C.莫之夭阏
..(提拔、提升)..(阻塞)过蒙拔擢
D.俨.骖騑于上路(整治)恭疏.短引(稀疏)
5.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破灭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夙.遭闵凶②而刘夙.婴疾病
③门衰祚薄.④日薄.西山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适.莽苍者舟行适.临汝
B.腹犹果.然食不果.腹
C.志.怪者也聊斋志.异
D.绝.云气会当凌绝.顶
8.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
A.舟遥遥以轻飏
B.云无心以出岫
C.木欣欣以向荣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私见.张良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下列两组句中对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11.下列句子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忠义暴于.朝廷
C.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2.下列文言句子,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奏流水以何惭
1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问征夫以前
..路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C.积土成山,风雨
..之情话
..兴焉 D.悦亲戚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九岁不行
..(不能行走)
B.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申诉<苦衷>)
D.臣欲奉诏奔驰
..(奔跑)
1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对《滕王阁序》一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苦”表明自己不会怨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17.下列均是出自《陈情表》一课的成语,对此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古时候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偏正结构。
源出晋·李密《陈情表》。
近义词语:舐犊情深。
B.茕茕孑立: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
茕茕,孤独的样子。
孑,孤单。
偏正结构。
源出晋·李密《陈情表》。
近义词语: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C.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主谓结构。
源出·李密《陈情表》。
近义词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
反义词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D.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并列结构。
源出晋·李密《陈情表》。
近义词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影只。
18.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其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有名的山水诗人。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
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理想。
D.《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个奏章,“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
A.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
B.于是
..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
D.顺流而东,至于
..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其乐无穷.
C.穷.乡僻壤
D.穷.则独善其身
21.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真知灼见.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22.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何厌之有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国人莫敢言
23.横线处引用的作用是(2分)
A.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B.表示自己懂得道理很多,无人可与相比。
C.批评自己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D.谦称自己并非常人所说懂得道理很多。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7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
..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
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
..,诸卫..,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
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
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
..》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
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
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
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
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
在河南尹任上,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三、默写(35分,每空1分)
(1)既自以心为形役,?,知来者之可追。
(2),抚孤松而盘桓。
策扶老以流憩,。
(3),。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4)披绣闼,,,。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5)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
(6)四美具,二难并。
,。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8)奚以知其然也?,,此小年也。
(9),,定乎内
外之分,,斯已矣。
(10)臣之辛苦,,,
,听臣微志,,保卒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