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伙伴》教案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学科(一)年级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我和小伙伴》
教材分析
《我和小伙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帮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应如何相处,并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方法和简单技巧,乐于与同伴交往。本主题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课程教材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对低年级学生品德及人格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指导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亲密、依存关系,引领儿童从现实的生存状态过渡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境界,为他们创造性地开辟未来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2、在小青家过生日,发现别的小朋友的蛋糕比我的大……让我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表演一下,看谁的故事编得好。
【设计意图】寻找与学生生活的画面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感觉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懂得相互协商、彼此宽容的重要。
活动五:奖励糖果,检验效果
1、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都不错,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糖果奖励大家,想要吗?(师分发糖果,观察每一组小朋友的表情。)
2、师:我们能不能抢呀?应该怎么做?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玩了玩具、吃了糖果、表演了节目,还帮助别人出了主意,大家开心吗?
4、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一起拍手读儿歌吧!
朋友多,真快乐,不打闹,不争吵,有事情,多谦让,
新朋友,老朋友,大家齐唱快乐歌,拍拍肩呀握握手,
我们永远是朋友,我们永远是朋友!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已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他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班级,乐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但是,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因为父母在家常常溺爱他们、迁就他们,所以在与小伙伴相处时,往往表现出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唯我独尊、只顾自己,不善于为别人着想,经常会与小伙伴闹别扭、闹矛盾。有了矛盾只会向老师和家长哭诉,自己无法解决。这些缺点如不妥善加以解决,将成为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障碍。
2、师:在同学们玩玩具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组的同学遇到了问题,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活动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将玩具收好。)
3、师:通过刚才玩儿玩具的活动,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懂得与小伙伴相处时,要学会谦让、分享,要善于换位思考。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懂得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发生矛盾要协商解决。
2、行为与习惯:带领学生走进小伙伴中间,享受拥有伙伴的快乐,让学生学会接纳小伙伴的友情,使之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3、知识与技能: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设计意图】想到,说到,不如做到,用分糖果来检验孩子的行为,让学生也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板 书 设 计
我和小伙伴
朋友多 快乐多
谦 让 分 享
遇事商量解决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的介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伙伴可以是同学、邻居和亲戚等,感受和小伙伴在一起活动的有趣和有益。同时引发学生体会没有伙伴的孤单。
活动三:活动明理,体验快乐
1、师:看,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下面自由的玩一会儿。(将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分发给各个小组,教师各组巡视,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
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教学难点
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的
实施策略
围绕本节课的主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陶冶法”,并辅之课堂讨论、行为训练、辨析导行、结尾余韵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4、师:是啊,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时可有趣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和伙伴的故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呈现一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愉快情形,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回忆往事,流露真情
1、播放教学光盘中介绍伙伴的视频
2、师:同学们,你们有好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也请你学着屏幕中的同学那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伙伴。
活动四:情境表演,发展能力
师:道理同学们都明白了,也就说明你已经学会了该怎样与你的伙伴相处了,现在就请你们来帮助一下这几位同学,看看他们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情境:
1、星期天,妈妈决定带我和表妹出去玩,我想去超市,表妹想去公园,怎么办?
A、去公园B、去超市C、先去公园,再去超市
D、先去超市,再去公园E、公园、超市都不去,由妈妈决定。
3、师:你们的小伙伴可真多呀!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经常做什么呢?
4、师:那就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手拉手上台,唱起来、跳起来、拍起来吧!
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拍手、唱歌、跳舞。
5、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伙伴,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一次机会,让你和你的伙伴们座在一起上一节课,你们愿意吗?
6、师:现在,大家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了一起,心情怎么样?如果没有伙伴,你会是什么感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若干玩具
3、糖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修改
活动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
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4页,请你仔细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师:你觉得他们玩得开心吗?你怎么知道他们玩得很开心呀?
3、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每幅图片中只剩下一名小朋友在玩,他们会笑的那么开心吗?为什么呢?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我和小伙伴》
教材分析
《我和小伙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帮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应如何相处,并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方法和简单技巧,乐于与同伴交往。本主题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课程教材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对低年级学生品德及人格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指导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亲密、依存关系,引领儿童从现实的生存状态过渡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境界,为他们创造性地开辟未来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2、在小青家过生日,发现别的小朋友的蛋糕比我的大……让我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表演一下,看谁的故事编得好。
【设计意图】寻找与学生生活的画面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感觉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懂得相互协商、彼此宽容的重要。
活动五:奖励糖果,检验效果
1、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都不错,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糖果奖励大家,想要吗?(师分发糖果,观察每一组小朋友的表情。)
2、师:我们能不能抢呀?应该怎么做?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玩了玩具、吃了糖果、表演了节目,还帮助别人出了主意,大家开心吗?
4、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一起拍手读儿歌吧!
朋友多,真快乐,不打闹,不争吵,有事情,多谦让,
新朋友,老朋友,大家齐唱快乐歌,拍拍肩呀握握手,
我们永远是朋友,我们永远是朋友!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已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他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班级,乐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但是,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因为父母在家常常溺爱他们、迁就他们,所以在与小伙伴相处时,往往表现出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唯我独尊、只顾自己,不善于为别人着想,经常会与小伙伴闹别扭、闹矛盾。有了矛盾只会向老师和家长哭诉,自己无法解决。这些缺点如不妥善加以解决,将成为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障碍。
2、师:在同学们玩玩具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组的同学遇到了问题,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活动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将玩具收好。)
3、师:通过刚才玩儿玩具的活动,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懂得与小伙伴相处时,要学会谦让、分享,要善于换位思考。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懂得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发生矛盾要协商解决。
2、行为与习惯:带领学生走进小伙伴中间,享受拥有伙伴的快乐,让学生学会接纳小伙伴的友情,使之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3、知识与技能: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设计意图】想到,说到,不如做到,用分糖果来检验孩子的行为,让学生也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板 书 设 计
我和小伙伴
朋友多 快乐多
谦 让 分 享
遇事商量解决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的介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伙伴可以是同学、邻居和亲戚等,感受和小伙伴在一起活动的有趣和有益。同时引发学生体会没有伙伴的孤单。
活动三:活动明理,体验快乐
1、师:看,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下面自由的玩一会儿。(将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分发给各个小组,教师各组巡视,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
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教学难点
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的
实施策略
围绕本节课的主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陶冶法”,并辅之课堂讨论、行为训练、辨析导行、结尾余韵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4、师:是啊,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时可有趣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和伙伴的故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呈现一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愉快情形,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回忆往事,流露真情
1、播放教学光盘中介绍伙伴的视频
2、师:同学们,你们有好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也请你学着屏幕中的同学那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伙伴。
活动四:情境表演,发展能力
师:道理同学们都明白了,也就说明你已经学会了该怎样与你的伙伴相处了,现在就请你们来帮助一下这几位同学,看看他们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情境:
1、星期天,妈妈决定带我和表妹出去玩,我想去超市,表妹想去公园,怎么办?
A、去公园B、去超市C、先去公园,再去超市
D、先去超市,再去公园E、公园、超市都不去,由妈妈决定。
3、师:你们的小伙伴可真多呀!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经常做什么呢?
4、师:那就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手拉手上台,唱起来、跳起来、拍起来吧!
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拍手、唱歌、跳舞。
5、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伙伴,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一次机会,让你和你的伙伴们座在一起上一节课,你们愿意吗?
6、师:现在,大家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了一起,心情怎么样?如果没有伙伴,你会是什么感觉?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若干玩具
3、糖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修改
活动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
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4页,请你仔细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师:你觉得他们玩得开心吗?你怎么知道他们玩得很开心呀?
3、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每幅图片中只剩下一名小朋友在玩,他们会笑的那么开心吗?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