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方言的“落=”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9期2019年9月
Vol.38No.9
Sep.2019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College
D01:10.16276/51-1670/g.2019.09.017
湖南平江方言的“落"'字句
易小妹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湖南平江方言属于赣语大通片,方言内部有五种被动表达形式,即依靠0V语序手段和使用被动标记"被、喊、让、落=”表被动,其中"落"字句使用最广泛,是方言被动句的代表句式。
只能构成长被动句形式,宾语不能省略,可与“把”同现是使用标记“落"最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平江方言;被动标记;“落=”;“落"字句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19)09-0114-05
—、弓I言
平江方言有两类被动句,即带被动标记的和不带标记的,仅依靠语序手段表被动,本文只讨论带标记的一类。
平江方言中的被动标记有“被、喊、让、落"四个,它们的功能都是充当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构成“NP1+被/喊/让/落=+NP2+VP”格式,只在使用频率和具体用法上表现出不同。
四个被动标记中,“被”是受普通话影响后进入方言的,老年人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
尽管与普通话的形式相同,但还是沾染上平江方言的被动表达特点,即施事宾语不能省略,换言之,平江方言中没有“NP+被+VP”的被动表达法。
例如:
普通话平江话
树被刮倒了。
*树被刮倒哒。
/树被风刮倒哒。
他被打哭了。
*他被打哭啊哒。
/他被他爸爸打哭
啊哒。
“喊”常见的用法是做动词,与“叫”同义,用于连动句“NP1+喊+NP2+VP”中。
例如:他俚妈妈喊他歪去吃饭。
(他妈妈叫他回家吃饭。
)表示被动的“喊”只用于消极方面,使用面较窄。
例如:
(1)你才高大,还喊他吃住哒。
你这么高大,居然还被他欺负了。
(2)你把东西看好,莫喊别个拿走哒。
你把东西看好,不要被别人拿走了。
“让”常见的用法是做介词,接近于“使让”义,例如:在他好好困觉。
(让他好好睡一觉。
)表示被动的“让”使用频率在平江方言的原生被动标记中最低,也只用于消极方面,这可能与同系统中有相同意义与功能的“喊”使用抑制有关。
例如:
(3)他童他老师讲哒几句就不高兴哒。
他被他老师批评了几句就不高兴了。
(4)下童他个人细=完啊哒。
都被他一个人吃完了。
“落"使用范围最广,以上被动句中的被动标记都可用“落=”替换。
例如:
(5)树落=风刮倒啊哒。
树被风刮倒了。
(6)你才高大,还茎2他吃住哒。
你这么高大,居然还被他欺负了。
(刀他墾他老师讲哒几句就不高兴哒。
他被他老师批评了几句就不开心了。
被动标记“落=”构成的“落=”字句是平江方言被动句的代表句式,在结构、否定表达、与“把”同现、使用范围以及语义语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对平江方言“落=”字句进行详细叙述。
二、“落=”字句的句法结构
平江方言“落=”字句的句法结构为:NP1+落=+ NP2+VP。
NP1是充当主语的体词性成分,NP2是施事宾语,VP是动词性成分。
下面将对各部分分项描写。
收稿日期=2019-04-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方言视域中的湖南文艺研究”(14A105)。
作者简介:易小妹(1995-),女,湖南平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114•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落=”字句中的NP1
在结构中,NP1多是有定的体词性成分,充当受
事、处所和工具等语义角色。
例如:
(8)伊只杯落=我打烂哒。
这只杯子被我摔碎了。
(9)箇根树落=我俚爷砍倒啊哒。
这棵树被我爸爸砍倒了。
(10)我落=他讲哒一餐。
我被他批评了一顿。
(11)打火机不晓得落=哪个用完啊哒。
打火机不知道被谁用完了。
(12)山上落=野猪挖哒个洞。
山上被野猪挖了个洞。
上述例句中,NP1可以是受事,如例(8)(9);可以是与事,如例(10);可以是工具,如例(11);可以是处所,如例(12)。
NP1表示的是动作直接或间接施加影响的对象,一般来说是不能省略的,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不出现,一是在语境清楚的上下文环境中,受语用表达的经济原则影响,省略NP1;—是句中出现空语类,NP1是空主语时。
例如:
(13)A:他吃哒饭吗?他吃饭了吗?
B:下落=他吃完哒。
都被他吃完了。
(14)我还冇穿好鞋,就落=你扯出来哒。
我还没有穿好鞋子,就被你拉出来了。
(15)放肆走,还落=谁话哒你是呦子?尽管走开,难道还怕被别人说了你什么?
(16)()下落=他俚耍完啊哒。
都被他们玩完了。
例(13)在会话中省略NP1“饭”,例(14)是承前省略NP1“我”,例(15)是蒙后省略NP1“你”,这三类省略的NP1依靠语境和上下文都可以补充出来。
例(16)中没有出现的NP1是动词“耍”支配的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不受语境与上下文的限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与普通话相同,“落"字句的受事主语NP1,与VP中的受事宾语之间也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例如:
(17)五只新笔就落=他搞冇哒三只。
五只新笔就被他弄丢了三只。
(18)还冇放假,寒假作业就落=他俚做完哒一圭。
还没有放假,寒假作业就被他们做完了一半。
(二)“落="字句中的NP2
“落=”字句中,NP2绝对不能省略,即整个句子的动作发出者必须在“落"后出现,这个限制是严格的。
NP2是施加动作的一方,生命度必定高于NP1,NP2上的优先等级序列是:人称代词〉指人普通名词>其他有生名词〉无生名词,NP2支配或影响•115•
平江话
手机落=我自己耍烂哒。
杯落=别个打烂哒。
NP1,因而大多是有定的,也有无定用代词虚指的情况。
例如:
普通话
手机被我玩坏了。
杯子被别人打碎了。
床单被风吹到地上了。
床单落=図吹到地上去哒。
前两句中的NP2都是名代鼠表示施行动作的人,后一句中的NP2是无生命的事物,但在说话人的主观意念上还是被认定为动作“吹”的发出者。
普通话被动句中,当动作的施动者不可知,或是不必说出来时,表示施动者的NP2可以直接省略,形成被动标记宜接附加在动词前面的句型,此时,普通话中的“被”已经助词化,被看成是句子中的辅助性语法成分,粘附于中心语上。
但平江方言“落=”字句中的NP2不能省略是被严格限制的条件。
例如:
普通话平江话
这棵树被弄倒了。
伊根树落=墓盘搞倒啊哒。
这棵
树被什么弄倒了。
我的钱包被偷了。
我个钱包落-贼偷去哒。
我的钱
包被小偷偷走了。
(三)“落=”字句中的VP
“落=”字句中的VP可以是动词或动词词组。
当VP是动词时,主要是及物动词,大多是二价动词,三价动词次之。
例如:
(19)他落=老师批评哒。
他被老师批评了。
(20)伊个细毛毛讲礼貌落=他妈妈表杨哒。
这个小孩子讲礼貌被他妈妈表扬了o
(21)杯落=他送把哒你。
杯子被他送给了你。
例(19)、例(20)中的VP是二价动词,例(21)中的VP为三价动词,都影响或支配句中的主语。
当VP是动词词组时,构成动宾或动补结构,充当“落"字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含完结意义的动词性词语。
当VP之间形成动宾关系时,宾语在语义上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受事、与事和成事等,这些宾语通常是句子的焦点所在。
例如:
(22)伊只屋落=贼偷哒东西。
(受事)这个家被小偷偷了东西。
(23)伊幅画落=他送哒你。
(与事)这幅画被他送给了你。
(24)伊张卷子落=我戳哒个洞。
(成事)这张卷子被我戳了个洞。
以上三例中,VP都为动宾结构,宾语的语义角色不同,但都表示完结意义,形式上也都带有表示动
易小妹:湖南平江方言的“落=”字句
作实现的动态助词“哒”。
当VP之间形成动补关系时,补语一般是结果、情态、动量补语,以结果补语为多,补语的语义指向一般指向受事主语,有时还指向动词本身。
例如:
(25)我个作业早就落=我軽哒。
(结果补语)我的作业早就被我做完了。
(26)我落=他气哒头疼。
(情态补语)我被他气得头疼。
(27)他落=我吓哒落房里跑出来。
(趋向补语)他被我吓得从房间里跑出来。
(28)他落=箇些事搞病啊哒几次。
(动量补语)他被这些事情弄生病了几次。
前三例补语语义指向受事主语,后一例指向动作行为本身,但都包含完结意义,也都带有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哒”。
“落=”字句中的VP部分除了以上讨论的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当表示一般性意义,即大多是完结义时,VP不能是光杆动词,即要求“落=”字句中的VP 要带上后续成分,以复杂形式出现,一般而言,平江方言这个后续成分为“哒”,它的作用相当于普通话中表动态或语气助词的“了”。
表示事件已经完成或发生时,“哒”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了1”;表示情况变化时,“哒”与普通话中语气助词“了2”相当。
例如:
(29)我落=他送哒几次花。
我被他送了几次花。
(30)我落=他送几次喫个,(……)o我被他送几次零食,(……)o
(31)他落=老师批评哒。
他被老师批评了。
(32)*他落=老师表扬。
*他被老师表扬。
前两例的句子都成立,区别在于没有动态助词“哒”时,句子意义的表述不完整,句子后面还隐含有未说出的话。
如例(30)后面隐含一句表达说话者对VP态度的话语;后两例的区别是当没有添加动态兼语气助词“哒”时,句子不成立,如例(32)。
例外的是,当VP是方言中的离合词时,句子是否添加“哒”,都不影响成句或清楚表述。
例如:
(33)我个手落=扫帚打哒个泡。
我的手被扫帚磨出了水泡。
(34)我个手落=扫帚打个泡。
我的手被扫帚磨出水泡。
三、否定表达和与“把”同现
(-)M落=”字句的否定表达
平江方言中被动句的否定形式,是在被动标记前加否定副词“冇、莫、不要”等,这时被动标记可以用“被”或“落使用“落=”更多,特别是在平江老年人中,几乎只用“落=”。
例如:
(35)伊只杯冇被(落=)我丢哒。
这只杯子没有被我丢掉,(……)□
(36)不要被(落=)他打开哒。
不要被他打开了,(……)□
(3刀莫被(落=)考试吓到哒。
不要被考试吓到了,(……)□
上述例子中,当使用“被”时,无论与哪个否定副词搭配,句子的语义表达都比较完整;当使用“落=”时,无论与哪个否定副词搭配,句子表达的意义都不够完整,句外还隐含另一部分话语。
当与客观否定词“冇”搭配时,表示否定现有的动作VP,而肯定隐含的VP,此时语义接近于“不是…,而是…”。
如例(35)中使用“冇”进行否定,否定的是与对象共现的动作“丢”,肯定的是隐含在句外的其他动作,即对对象“杯子”进行的其他处理动作;当与主观否定词“不要、莫”搭配时,表示要是实现不了前面的VP,就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此时语义接近于“如果…,那么…”。
如例(36)表示空主语位置上的某物体如果被他打开了,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二)“落把”同现
平江方言中有一种“落=”与“把”同现的表达,整个句子表示一种处置的语义。
此时的“落=”不再是表示被动的介词,而变成了语势助词,除了极少的表总括的范围副词之外,前头不出现其他成分,“落"与其后出现的NP也没有结构联系和语义关联。
在语义表达上,由于“落=”带有责备语气,整个句式表示“责备”义,分为自责与责他。
当“落=”后的NP为第一人称时,表示自责;当为其他名词时,表不责他。
例如:
(38)落=我把箇本书搞烂哒。
我把这本书弄坏了。
(39)落=他把箇只瓶摔烂哒。
他把这只瓶子摔碎了。
(40)下落=煮饭个把柴用完哒。
煮饭的人把柴火都用完了。
(41)落=我俚老妹把药下倒哒。
我妹妹把药都倒掉了。
四、使用范围及语用意义
(_)“落=”字句的使用范围
“落"字句在使用范围上,一般用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但不限于此,正在发生以及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也同样适用,与普通话被动句的使用情况相同。
例如:
•116•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表示过去:
普:放在桌子上的那块肉,被狗叼走了。
方:才大个人,还落=只狗吓哒成才子。
这么大的人,还被一只狗吓成这样。
表示现在:
普:他正在被他爸数落呢。
方:他伊会正落=他俚班主任教育呢。
他正在被班主任批评呢。
表示将来:
普:要是不吃饭,等会又会被家里人念叨。
方:他硬是要落=他俚爷[khua?J几餐尸皮子才好。
他一定要被他爸爸打几次才听话。
(-)M落=”字句的语用意义
与使用范围一样,“落=”字句在语用意义上与普通话被动句也相同,即不仅适用于消极的方面,积极的以及不含褒贬的中性意义方面也同样适用。
例如:表示消极义:
普:我刚刚被那块石头绊倒了。
方:伊个月还没完,工资就落=他花完哒。
这个月还没有结束,工资就被他花完了。
表示积极义:
普:我的钱包被人捡到归还了。
方:今日落=老师表扬哒啦。
今天被老师表扬了O 表示中性义:
普:他上课的时候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
方:伊件事落=他话出来哒。
这件事被他说出来了。
方言第一句主要表示说话者对施事动作行为的不满;方言第二句主要表示说话者对施事影响受事行为的肯定;方言第三句中施事的动作行为有两个结果,但就动作本身来说,无所谓积极与消极。
除了与普通话比较外,还可与方言系统内部的其他被动标记作比。
比如,在语用意义上,“落"字句在表示积极意义方面与方言中的“喊”字句和“让”字句只表示消极意义形成互补的情况。
例如:“落=”字句
伊个一名又落=我得哒。
这个第一名又被我得到了。
我个卡落=别人捡到哒。
我的卡被别人捡到了。
“喊/让”字句
我个东西下喊(让)贼偷走哒。
我的东西都被小偷偷走了。
身份证下不晓得喊(让)他放到辇去哒。
身份证都不知道被他放到哪里去了。
五、余论
“落=”字句与方言系统内部其他被动句相比,施事宾语不能省略是最大共同点;与普通话比较,在NP2支配或影响NP1.VP不能是光杆动词,使用范围以及语用意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
除了相同点,“落"字句在方言系统内部也有其特殊性,与普通话被动句相比,也有其自身特点。
首先,在同系统内部,“落"字句的使用范围最广,方言中表示被动语义都可用“落"'字句。
其次,与普通话相比,“落"字句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字句的施事宾语不能省略,平江方言中没有“NP+落二+VP”的被动表达形式;普通话中施事宾语可省略。
2.“落=”字句只有长被动形式,结构只能是“NP1+落=+NP2+VP”;普通话的被动句还可以是短被动形式,结构可以是“被+VP”。
3.“落=”能与“把”同现,表示处置,构成“落=+ NP1+把+NP2+VP”的结构;普通话没有“被”与“把”同现的情况。
平江方言被动标记“落=”的使用频率在被动句中最高,这样高频的形式必然有其来源和发展轨迹,但在查找《汉语方言地图集》时,并未找到其他方言中有相接近的表达形式,以及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未发现有音近的词语表示被动用法。
没有查找到本字,也就无法探究其来源,研究语法化过程,本文为方便行文,用同音字“落”记录,记为“落=”。
罗荣华(2018)指出:赣语的被动式标记主要来自于使役动词,其次是遭受义动词。
对于高频被动标记“落"的本字,以及在表示被动之前是否有使役动词或遭受义动词用法的实词阶段,进而探究其语法化发展过程的问题,将留待之后的探究解决。
另外,在平江方言中,有一个与被动标记“落=”音同,且有动词与介词用法的“落”,例如:
(42)—直落雨不得晴。
一直在下雨都没有天晴。
(43)他落学校。
他在学校。
(44)他落我屋里跆哒好久。
他在我家里住了好久。
(45)他刚落长沙来。
他刚从长沙过来。
前两例是“落”的动词用法,表示“降下”“在”,后两例是介词用法,表示终点“在”与所由“从”。
被动标记“落=”与同音的“落”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也将留待之后的探究。
•117•
易小妹:湖南平江方言的“落=”字句
参考文献:
[1]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7(3):250-259.
[3]胡静.祁东方言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考察[J].湘南学院学报,2017,38(4):71-74,
[4]李晓锤.岳阳方言语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5]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罗荣华.赣语上高话的被动标记“讨”[J].方言,2018(1):43-47,
[7]王嘉天,彭爽.汉语被动标记演变的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4):141-148.
[8]王树瑛.恩施方言中的被动标记“着”[J].汉语学报,2017(2)=34-41.
[9]王艳.OV语序:汉语表达被动的基本手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6)=578-583.
[10]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出版社,2000.
The Sentences with u Luo"”(落=)
in Pingjiang Dialect of Hunan Province
YI Xiaome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
Abstract:Pingjiang dialect in Hunan Province belongs to Gan Datong Dialect.There are five kinds of passive expressions in the dialect,that is relying on the OV word order and using the passive marker"Bei(被),Han (喊),Rang(it),L lk)i(落)”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passivity.Among them,"Luo~"is used most widely and is the representative sentence pattern of the passive sentences in the dialect.The most prominent mar for using the maker'*Luo-H are can only form long passive sentences,the object cannot be omitted,and can co-exist w让h'* Ba".
Keywords:Pingjiang dialect,passive marker,"Luo~"(落_),sentence with"Luo-"(落〜)
(责任编辑:孔明玉)
(上接第102页)
The Homophony Syllabary of the Mandarin
of Leye in Guangxi Province
TANG Qiyuan,LI Juanju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4)
Abstract:Leye County is a small county town that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Guizhou Province.It belongs to Raise City of Guangxi.Leye Mandarin is the main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n the county which belongs to Qianzhong Dialect,a subdialect of Chuanqian cluster in Southwestern Mandarin.Its phonological system includes20initials,33vowels and4tones.As far a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s concerned,the study of Leye Mandarin is limited and need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Based upon the fieldworks on Leye Mandari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honetic system of Leye Mandarin and lists its homophony syllabary to display the phonetic perspective of Leye Mandarin.
Keywords:Leye Mandarin,phonetic system,homophony syllabary
(责任编辑:孔明玉)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