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泵房设备安装及水电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泵房设备安装及水电工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项目地下泵房设备及水电安装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项目新建地下泵房内。

本工程安装部分包括:(1) XBD/LD型单级消防泵5台,WL型污水泵2台,C型变频调速恒压给水机组G=400M3/h及G=50M3/h (给水泵5台,隔膜气压罐1台,变频控制柜及流量、压力、水位传感器),立式消防专用增压稳压设备;(2) 各类管道及配套阀门等安装;(3) 配电柜及电缆、管线、照明设备安装。

本工程建设标准及执行规范包括:《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2001)、《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2001)、《消防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图集。

第二章质量安全
我们承诺本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评定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竣工资料完整齐全,实测数据满足设计要求。

其中,各工序质量验评平均合格率不低于90%;各分部质量验评平均
合格率不低于90%;工程整体验评平均合格率不低于90%。

工期承诺为开工日期为2009年5月25日,竣工日期为2009
年6月10日,总工期为16天。

我们的安全目标是确保本工程
不发生任何重大伤亡事故、火灾及任何违章指挥行为,争创“安全文明”施工优良工地。

第三章施工准备和部署
我们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决定采用以下施工顺序:各类设备安装→支架安装→管道铺设→配电柜安装→电缆、管线安装→设备调试→试运转→管除锈刷漆保温,按分段作业,穿插流水施工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机械。

我们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在施工准备方面,中标后,我们将积极与有关部门领取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掌握施工规范、了解各项工程的质量标准、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做好设计、施工、作
业“三个交底”。

同时,我们要对施工队伍认真传达、培训,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制定必要的措施。

于操作,阀门开启方向应与管道流向一致。

配管应采用铸铁管或钢管,管道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

管道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支架应牢固可靠,管道应保持水平或按设计要求倾斜。

管道的穿越墙体、地面等障碍物时,应采用防水措施,确保不漏水。

第三节电气设备安装
1、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设备的接线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2、电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缆的敷设应保持整齐、美观,电缆的穿墙应采用防水措施,确保不漏水。

3、电气设备的接地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接地线应采用铜排或铜线,接地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第四节安全保障措施
1、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整洁,防止杂物堆放。

2、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人员坠落和物品掉落。

3、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器材,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4、施工现场应设置应急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5、施工现场应设置监控设备,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

在管道安装中,标高的一致性和配管的整齐排列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第三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类管道的安装方法。

在进行管道安装前,我们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的具体措施选用材料,测量尺寸,绘制草图,预制加工。

同时,我们还需要核对有关专业图纸,查看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或排列位置不当,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洽商手续。

在安装前,还需要检查预埋件和预留洞是否准确,以及管材、管件、阀门、设备及组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最后,我们需要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工种交叉作业干扰,影响施工。

在干管安装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低压区给水系统的管道为热镀锌钢管,消火栓系统为无缝钢管,低压区及高压区给水管为经可靠处理的钢管,污水泵排出管为焊接钢管。

需要
镀锌加工的管道应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在镀锌加工前不允许刷油和污染管道。

需要拆装镀锌的管道应先安排施工。

喷洒干管用法兰连接每根配管长度不宜超过6m,直管段可把几根连接在一起,使用倒链安装,但不宜过长。

也可调直后,编号依次顺序吊装,吊装时,应先吊起管道一端,待稳定后再吊起另一端。

管道连接紧固法兰时,检查法兰端面是否干净,采用3~5mm的橡胶垫片。

法兰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规定。

紧固螺栓应先紧最不利点,然后依次对称紧固。

法兰接口应安装在易拆装的位置。

在消火栓系统干管安装中,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管材,按压力要求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

管道在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脂。

当壁厚≤4mm,直径≤50mm时应采用气焊;壁厚≥45mm,直径≥70mm时应采用电焊。

不同管径的管道焊接,连接时如两管径相差不超过小管径的15%,可将大管端部缩口与小管对焊。

如果两管相差超过小管径15%,应加工异径短管焊接。

管道对口焊缝上不得开口焊接支管,焊口不得安装,在支吊架位置上。

管道穿墙处不得有接口(丝接或焊接),管道穿过伸缩缝处应有防冻措施。

碳素钢管开口焊接时要错开焊缝,并使焊缝朝向易观察和维修的方向上。

管道
焊接时先点焊三点以上,然后检查预留口位置、方向、变径等无误后,找直、找正,再焊接,紧固卡件、拆掉临时固定件。

5.安全阀的安装应该在明显、易于操作的位置,距离地面
高度宜为1m左右。

报警阀处地面应该有排水措施,环境温度
不应低于+5℃。

在组装报警阀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设计
要求进行,同时控制阀应该有启闭指示装置,并使阀门工作处于常开状态。

6.管道铺设工程的施工顺序应该是:埋设支架→下管→焊
接→冲水试压→刷漆。

在进行管道安装之前,应完成本工程消防水池。

按照图纸标高进行复查并在垫层弹出管道的中心线,按规定间距安放支座及滑动支架。

管道应该先在沟边分段连接,在管道放在支座上时,应该用水准仪找平找正。

管道应该安装在沟的一侧或两侧,支架应该采用槽钢,管道的坡度应该按照设计规定确定。

在遇到伸缩器时,应该在预制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预拉伸并做好支撑,按位置固定,与管道连接。

管道连接工艺应该是:管道坡口→对口→点焊定位→施焊→焊口清理→探伤试压。

在管道连接时,必须把握好引弧、运条、结尾三要素。

在操作时均以维持正常熔池温度,做无直线移动的横点焊动作,逐渐填满熔池,而后将电弧拉向一侧提起灭弧,焊接质
量达到国家规范规定。

最后,检查全系统的管道阀门关闭状况,观察其是否满足系统或分段试压的要求,灌水进入管道,打开防风阀,当防风阀出水时关闭,间隔短时间后打开防风阀,依次顺序关启数次,直至管内空气放完方可加压。

加压至试验压力,热力管网的试验压力应等于工作压力的1.5倍,不得小于0.6Mpa,稳压10min,如压力降不大于0.05Mpa,即可将压力
降到工作压力,检查焊缝质量,不渗不漏为合格。

试压合格后,填写试压试验记录。

7.在进行管道系统的试验及验收之前,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管道系统施工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2)对管道、补偿器和其他附属构筑物等进行外观检查;(3)埋
地管道的座标、标高、坡度及管基、垫层等复查合格;(4)管
道试验用的压力表不少于两块,并经过检验校正,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5级,其刻度上限值宜为试验压力1.5-2倍;(5)对
管道各放空和排液点进行检查。

在试验前应将不参加试验的设备、仪表、消火栓等加以隔离。

3、在施工验收前,给水管道需要进行通水冲洗。

冲洗时
需要根据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连续进行,直到出
口处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

冲洗后需要作记录。

4、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需要符合规定的压力和充满水停
留时间。

5、地上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时,需要缓慢升至试验压力,
保压10分钟。

在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未发生异常现象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外观检查。

如果没有渗漏现象,则认为试验合格。

6、地沟管道进行强度试验时,需要缓慢升至试验压力并
保压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检查接口及管件等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果没有则认为试验合格。

7、管道的渗水量试验需要符合下列规定:在强度试验合
格后,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

对于管径小于或等于400mm的
埋地管道进行渗水量试验时,在10分钟内压力降小于或等于0.05 Mpa,则认为试验合格。

8、管道强度试验及泄漏量试验需要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并且试验记录应有有关部门签字认可。

第五节、电气设备安装
1、动力柜的安装:
1)、在配电室内土建地面、室内抹灰完成,门窗安装完毕后,进行动力、仪表柜的二次搬运。

搬运时需要将设备箱竖直放于平板车上,运至配电室室外,然后拆除设备箱,用人力将电气控制柜搬至室内,准备安装就位。

2)、控制柜基础槽钢经过调直、调平后,进行安装就位孔的机械开孔,然后将控制柜安装就位,采用镀锌螺栓将控制柜固定在槽钢上,并且固定牢固。

3)、控制柜在房间内就位后,对于PLC柜面上的操作面板,需要用防护膜先盖住,并且要注意作好保护措施。

2.电缆敷设、接线
1)、在电缆敷设之前,需要进行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摇
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敷设后接线前再次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其值应大于0.5MΩ。

2)、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需要分类布置。

对于不同电流
类别、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需要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信号电缆分开。

电缆在桥架内转弯处或余留长度两侧及进入盘柜前
300-400mm处应固定,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10倍。

3)、电缆沟内敷设线缆时,需要用电缆扎带固定在电缆支
架上。

由上而下排列顺序为:强电动力线,强电控制线,仪表电源,仪表信号线,通信电缆。

4、电缆安装
对于电流较大的多股动力电缆和多股软控制电缆,必须使用铜端子与设备相接。

使用相应的压接工具将铜端子与剥皮后电缆内芯紧紧压接,电缆压接完后浸泡锡液,不可使用腐蚀性焊锡膏。

接头搪锡后,用软布擦拭电缆头,然后进行电缆端接。

所有电缆的连接都要使用与端子相符的工具(起子、扳手、套筒),每个端子最多可压接两根导线,导线连接后应有适当的余量。

室外电缆端接应使用符合IP65要求的中间接线盒。


有进出控制柜的电缆都要经过与电缆外径相符的电缆锁接头进行电缆与控制柜底板的安装,锁接头一定要拧紧。

接地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

3、试运转
设备安装完成后,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确认无问题后开始进行试运转。

成套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二次灌浆层保养期后再进行。

第六节管道刷油防腐
1、材料要求
防锈漆、面漆、沥青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稀释剂包括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

其它材料有高岭土、七级
石棉、石灰石粉或滑石粉、玻璃丝布、矿棉纸、油毡、牛皮纸、塑料布等。

2、主要机具
喷枪、空压机、金钢砂轮、除锈机等是必备的机具。

刮刀、锉刀、钢丝刷、砂布、砂纸、刷子、棉丝、沥青锅等是必备的工具。

3、作业条件
需要有码放管材、设备、及进行腐蚀操作的场地。

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且通风良好,无煤烟、灰尘及水汽等。


温在5℃以下施工要采取冬施措施。

4、操作工艺
管道、设备及清理、除锈是第一步。

人工除锈需要用刮刀、锉刀将管道、设备及表面的氧化皮、铸砂除掉,再用钢丝刷将管道、设备及表面的浮锈除去,然后用砂纸磨光,最后用棉丝
将其擦净。

机械除锈需要先用刮刀、锉刀将管道表面的氧化皮、铸砂去掉,然后将管道放在除锈机内反复除锈,直至露出金属本色为止。

在刷油前,用棉丝再擦一遍,将其表面的浮灰等去掉。

管道、设备及防腐刷油需要先刷一道防锈漆,待交工前再刷两道面漆。

如有保温和防结露要求应刷两道防锈漆。

B。

在暗装管道、设备及上刷两道防锈漆,第二道防锈漆
必须在第一道漆干透后再刷。

并且防锈漆的稠度要适宜。

C。

在埋地管道做防腐层时,可以按照表1-39的规定进行外壁防腐层的处理。

第五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处理方法
1.管道焊口渗漏
防治措施:
1) 在管道坡口加工后,要及时焊接以防止坡口锈蚀影响
焊接质量。

2) 焊接时要及时清除焊渣,以确保焊接的严密性。

3) 使用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并烘干焊条。

4) 焊接人员要注意操作,以确保焊口的严密性。

2.安管工程
1) 中线位移超标
防治措施:
1) 采用挂边线安管,管子半径高度要准确测量,线要绷紧,安管过程中要随时检查。

2) 在调整每节管子的中心线和高程时,要使用支架支垫,支垫要牢固,不得松动。

2) 管道反坡
防治措施:
1) 测量工作要坚持复核制度,必须实测出有把握的高程
数据,不能单纯以竣工高程为准。

2) 安装管道支架时,要挂线安装,保证管道的坡度。

3) 管道错口
1) 在施工时,应把住进场管材的质量检验关,对于个别
规格超标的管材,如管壁厚度偏差过大,要在详细掌握平基标高的前提下,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安装管道,以减少错口现象。

2) 安装管道支架时,要找准位置。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质保体系
1.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由各队
队长任组长,队质检员任副组长,直接把工程质量控制在工序上。

2.认真贯彻ISO9001标准要求,落实公司的质量方针,执行等程序文件。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多层次、多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坚持工序、质量报验制。

尊重服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监督指导,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经常检查计量器具,搞好计量工作。

3.推行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质量责任制。

试验组随时检查鉴定各种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把好材料进场关,开展质量评比活动。

4.狠抓施工现场目标化管理,坚持挂牌施工,持证上岗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QC活动,推行方针目标管理,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根据工程特点,选定攻关课题,运用PDCA循环,确保工程质量。

明确质量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5.加强技术管理。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坚持标准化施工,确保技术有标准,施工有交底,材料有试验,竣
工有资料,争取“四有”,坚持“自检、互检、专职检”“三检”制度。

Before starting each n project。

XXX n sites。

and standardized n should be XXX.
XXX quality awareness and implement the "quality first"
XXX workforce.
To better grasp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timely understand the quality n of the project。

it is XXX and test report system。

us n and testing records should be prepared fo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ing methods。

and n processes of each individual project。

and XXX.
XXX system。

the whole line and segment should be unified。

and the local and overall should be XXX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high-quality and responsible surveyors XXX heavier than Mount Tai and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n。

width。

length。

and other XXX.
In specific n。

a n responsibility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XXX should be posted。

XXX of the workers.
XXX" for raw materials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s。

Before the materials enter the factory。

they should be confirmed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 XXX appearance n。

the XXX。

the material personnel should adopt appropriate methods to store them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n and Traceability re." XXX-conforming raw materials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s XXX to the project leader for processing。

and the processing records should
be kept.
XXX and test system。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focusing on quality through testing。

and the quality inspector should carry out engineering quality acceptance。

n。

XXX。

If a process is found
to be unqualified。

the n of the next process cannot be carried out。

In case of quality problems。

XXX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re." In us cases。

a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Report" should be issued.
The XXX testing。

n。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XXX
site should be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XXX" of the company CXI8-2001/A to XXX state of use and that the n data is true。

XXX.
The project document and record n file control re and record control re should be follow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should fill
in the n XXX's n and record work.
15、在项目开工之前,项目经理亲自组织了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技术科、质量安全科、材料设备科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编制了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以进一步具体化、有针对性、利于操作执行公司的《程序文件》。

此外,还重视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队交底等“三交底”工作,认真完成设计交桩复核和施工测量复核等“两个复核”工作。

16、为确保安全,本工程建立了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制定了各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杜绝事故发生。

特种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工作,高空和沟槽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

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为安全
生产提供组织保证。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以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

在开工前,对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并每十天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查漏除患。

各施工队要将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开好班前会,做好安全教育。

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对参与该项目施工的全体职工包括劳务队在内的人员,在开工前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并要求全体职工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按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执行,确保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

定期组织安全活动,评比执行好的班组和个人,并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安全生产。

对于施工的特殊性地段,应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和专业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特殊技术交底。

工地需配专职安全员,除对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负责检查、发现和监督改正外,还需定期组织各工种、各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研究,并做好记录,不得流于形式。

电工、焊工、起重工、各种专职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13、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研究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安全教育。

质量安全科负责执行公司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项目部的“十项制度”,加强“三级
教育”。

14、在施工地段,明显的标志指示着施工区域,闲杂人员不得进入。

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和工作衣,电工要穿绝缘鞋,严禁穿拖鞋或光脚作业。

15、见下方安全保证体系图。

二、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管道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管子吊装时,由起重工统一指挥,其他人员服从指挥
并紧密配合。

管子吊装前,要绑扎牢固。

吊臂下方及其回转范围内不得站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路边吊装时,要特别监视高压线与吊车臂杆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

2)、管子采用平板车运输。

管子要平稳地放在平板车上,
并用方木或枕木将管子稳固,以免在运输途中管子滚动导致事故。

3)、搭建脚手架时,由架子工指挥,并且脚手架搭好后,要经架子工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在使用中,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拆除。

4)、管子打磨坡口时,施工人员要戴好防护眼镜,以免火花飞溅灼伤眼睛。

5)、管道存放在地面上时,堆放要垫实,以防滚动伤人。

取用堆放的多层管材时,应由上而下进行。

6)、运输管材时,要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和卡具。

管下用垫木挤住,使钢管不能滚动。

2、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设备吊装就位时,由专业起重工统一指挥,其他施工人员要密切配合。

设备吊装时,起重机吊臂下不准站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大型设备找平找正时,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好,注意不要挤伤或碰伤手脚。

3)、施工人员要穿戴好劳保用品。

3、动力、仪表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脚手架要稳固,脚手板要满铺,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穿戴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

2)、使用电、气焊时必须遵照有关规定要求。

起吊工字钢时,下面不许站人,并听从统一指挥。

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
1、为确保工期,需快速进场并快速投入展开施工。

施工设备配备充足,施工材料供应充足,全面铺开,抓紧有利的施工季节,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

当天无法完成的工作,第二天需及时补上,不能因此耽误工期。

2、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各工序采用平面流水作业方法,以确保工期。

3、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科学、客观地编写标准,并绘制施工进度网络图。

这些标准需要张贴在墙上,每月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信息并修正。

这样可以逐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4、为确保施工生产第一线的需要,需要认真准备资金技术、物质设备、机械及各类材料。

特别是预制构件需要提前安排下料并提前准备好,以确保工期。

5、需要处理好项目部和沿线单位之间的关系,尽力减少
施工干扰,并认真做好环保工作。

与各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联系,避免施工冲突,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6、需要坚持每月(上、中、下旬)生产例会制度。

7、需要根据需要配置机具,并加强保养,提高设备完好
率和利用率,尽可能实行机械化施工。

8、需要做好资金、材料供应计划,力保工程工期的需要。

9、需要做好雨季施工安排,确保下雨不影响质量,雨停
不影响进度。

10、需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项目领导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协调内部的施工力量,从组
织机构、技术力量、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组织等各方面保证本工程的需要,为按期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11、需要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配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质量工期目标实现。

12、需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促进施工技术现代化。

针对工程施工的生产实际,针对性解决急需的技术问题。

成立攻关小组,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做到措施得力,提高一次性成活率,避免返工。

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
1、需要在施工现场架设标志牌,标明工程概况、施工工期、质量目标、项目负责人等内容。

同时,需要在施工现场布置有关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常识的醒目牌,提醒施工人员维护生态环境,搞好文明生产。

2、需要组建环保及文明生产领导组,制定有关制度,确定各项指标。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按时实行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与经济挂钩,确定把工作抓到实处。

3、需要施工料场机械停放有序,材料堆放整洁,采取规范化管理。

建筑垃圾、生活杂物、污水排放物应清运于指定场所,并及时做到工完场清,文明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