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代履行的原则是怎么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强制代履⾏的原则是怎么样的
为了实现⾏政的⽬的,我国设⽴了⾏政强制。
⽽代履⾏作为⾏政强制中的⼀种⽅式,它实施的原则是怎样的呢?今天,店铺⼩编就来给⼤家详细的说⼀说⾏政强制代履⾏的原则。
希望可以为⼤家答疑解惑。
⼀、⾏政强制代履⾏应具备的条件
代履⾏,⼜叫代执⾏,是指义务⼈不履⾏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政⾏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政强制执⾏机关或第三⼈代为履⾏,并向义务⼈征收必要费⽤的⾏政强制执⾏⽅法。
代履⾏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1、存在相对⼈逾期不履⾏⾏政法上义务的事实,且此种不履⾏因故意或过失引起。
2.、该⾏政法上的义务是他⼈可以代为履⾏的作为义务。
3.、代履⾏的义务必须是代履⾏后能达到与相对⼈亲⾃履⾏义务同⼀⽬的的义务。
4.、由义务⼈承担必要的费⽤。
⼆、⾏政强制代履⾏的原则
1、⾏政强制合法性原则(⾏政强制法定原则)
2、⾏政强制适当原则(合理性原则)
①能不实施就不实施
②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价值应当适当
③选择适当的强制⼿段
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4、禁⽌利⽤⾏政强制权谋取利益原则
(1)不得使⽤被查封、扣押的财产
(2)不得收取保管费;
(3)收⽀两条线;
(4)合理确定代履⾏费⽤。
5、保障当事⼈程序权利和法律救济权利原则
三、⾏政强制执⾏的特征
1、⾏政强制执⾏以⾏政相对⽅不履⾏⾏政法上的义务为前提。
只有⾏政相对⽅负有法定义务⼜拒不履⾏,⾏政机关为了保证⾏政管理活动正常进⾏,才能采取⼀定的强制⼿段强迫相对⽅履⾏义务。
⾏政法上的义务既有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义务,也有⾏政机关所作出的⾏政决定中所规定的义务,还有⼈民法院的⾏政判决、裁定中确定的由⾏政相对⽅履⾏的义务。
2、⾏政强制执⾏由法律规定的⾏政机关或者⼈民法院实施。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政强制执⾏的主体有两类:
⼀类是由⾏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政相对⽅直接采取强制执⾏措施;
另⼀类是由⾏政机关向⼈民法院提出强制执⾏申请,由⼈民法院执⾏。
3、⾏政强制执⾏的对象范围⼴泛。
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为,还可以是⼈。
4、实施⾏政强制执⾏,⾏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达成执⾏协议。
以上就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政强制执⾏”的⼀些法律知识,希望⼤家看了以后能够更加了解我国的⾏政强制的积极作⽤。
如果⼤家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店铺也提供在线法律知识咨询。
欢迎⼤家进⾏法律知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