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大学读后感3000字三篇
读韩非子有感
国之利器,是把“双刃剑”——读《韩非子》有感诸子百家之中,韩非子所代表的法家是一个讳莫如深的所在。
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研习《韩非子》,也不愿意说他的好话。
在一般人的意识里,思想禁锢、苛虐暴政、勾心斗角更是与之脱离不了干系。
易中天形容法家是“刀”,是操权弄术的利器。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法家思想是一把“双刃剑”,他构建了中国大一统封建帝国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治理模式,同时也余毒流传、谤满天下。
“阳儒阴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有深彻了解,深入地读一下《韩非子》,十分必要。
韩非是大儒荀子的学生,照理说应该是儒家。
韩非极其推崇老子的学说,以《解老》、《喻老》开训诂学先河,似乎更像是道家。
但是韩非已经无暇顾及自己的学术地位,因为他面对的是战国末期的“大争之世”。
《韩非子·五蠹》云:“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面对在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弱肉强食的乱世,韩非知道,温柔敦厚的道德说教,虚无缥缈的超世离俗,以及墨家的仗剑行侠,都是徒劳的。
要拯救乱世,最为有用的办法是把自己的国家做大做强,然后去征服,去统一,去致霸王之业。
在融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辈思想的基础上,韩非融会贯通,为帝王献上了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三字真言”。
法。
即实施严刑峻法,以祛坏禁乱,整饬国家秩序。
春秋和战国前期,各诸侯国内部管理相对比较松散,民强国弱、各自为政、私斗成风。
面对频繁的战争,国家无法把人力、物力、财力凝聚在一起应对挑战。
因此,只有用一套严苛有效的法律“布之于百姓”,以达到“去私行,行公法”,统一号令;厉行耕战,积累财富;信赏必罚,激励士气;不避亲贵,创造公平的目的,调动民众生产和战争的最大积极性,把松散的国家凝聚成一个随时准备战争的铁拳。
术。
术以禁奸。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除了战争,臣下作乱也成了亡国的一大原因。
三家分晋、田氏篡齐等故事屡见不鲜,“无术以知奸,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
《韩非子》读后感(通用19篇)
《韩非子》读后感(通用19篇)《韩非子》读后感篇1《韩非子》中有这么一条寓言:宋国有一个富人,家中的院墙遇到大雨倒塌,儿子认为,如果墙修补不及时,肯定会有人进来偷窃。
而隔壁老人也这样说。
到了晚上,富人家中果然失窃。
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说的对,而怀疑邻居老人就是小偷。
就该故事本身来讲,儿子的话与事实相符就是聪明,而邻人则成了偷窃嫌疑人。
在旁观者看来,这个结果自然是愚昧可笑的。
但那富人的怀疑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自己的亲儿子那自然是为自己好的;而邻居虽然说了同样的话,但肚子里还不一定是什么坏水呢。
多少年来,这则寓言可能许多人都看过,看过后也会大骂这富人愚蠢,但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不是这么回事了。
因此,我认为韩非子写这则寓言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那么,感情亲疏与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认知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有的。
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犯过一个受感情亲疏影响的错误——五个小孩子来我们家里玩,我便拿出玩具来。
小朋友们走后,我发现平时我最喜欢的那个玩具车没有了。
这五个小朋友当中,有四个是住在我们楼下的,平时我和他们玩得多一些;而另一个小男孩平时和我挺生的,也没有什么感情。
于是,我本能地怀疑那个玩具车是被他拿走了。
我去找其中一个小女孩,向她道出了我的怀疑。
她也认定那玩具车就是小男孩拿的。
于是,我就去找那个小男孩。
男孩很生气,说他才不稀罕那玩艺呢。
他越辩解,我越觉得他心虚。
第二天,我到床底下找东西,吓了我一跳:那个玩具车呆在床底下呢!我从此不敢再和那个小男孩见面。
见了面,我就赶快走开。
多少年了都是这样。
我真的对不起人家。
这件让我汗颜的事情至今还留给我教训,那就是判断事物不受感情亲疏的影响,不下轻率的结论。
任凭感情亲疏来左右自己的判断认知有时候也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就是“感情决定一切”的忠实拥趸,明知二弟云长性烈如火,在自己不得不去西川征讨时还是让他镇守荆州,而他平日里最信任的大救星诸葛亮说也不能左右他的选择。
韩非子观后感思想的探寻与反思
韩非子观后感思想的探寻与反思韩非子观后感:思想的探寻与反思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其名字代表了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
阅读韩非子的著作,我深感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政治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韩非子的思想,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
第一部分:韩非子的思想探索韩非子著作的核心思想围绕着政治治理和人性行为展开。
他主张以法治为基础,倡导严明的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
他强调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并认为统治者应当以明断力行的方式去治理国家。
韩非子提出了“刑法双全”的观点,即刑罚与法律相结合,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在韩非子的思想中,他对于人性的本质持有一定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恶,指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往往会忽视道德伦理,导致社会的不公与混乱。
他主张通过法律的强制和威慑来纠正人性的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还提出了“法术”思想,即通过说服和教育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第二部分:对韩非子思想的反思韩非子的思想在对待人性和社会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首先,韩非子的“人性本恶”观点可能过于悲观。
虽然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利益驱动,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恶意。
人性也具备善良、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等积极因素。
因此,在治理社会时,我们不应仅仅依赖法律和刑罚,也应该注重人性的教育和培养,引导人们向善。
其次,韩非子过于强调了统治者的权力集中。
权力集中易导致腐败和失职,给人民带来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在治理国家时,应该实行一种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以保持政府的公正与透明。
最后,韩非子提出的“法术”思想也需要衡量其效果与合理性。
法律可以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完全改变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社会发展中,除了依赖法律的威慑,我们也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
第三部分:韩非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在古代就已提出,但其思想依然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读韩非子有感
读<<韩非子>>有感会计学院审计061班20号唐娟娟《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之杰作,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优秀作品,在古代的哲学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
它与先秦百家的著作共同交织联系,构筑了中国古代的灿烂传统与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中“外儒内法”一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集中体现,这就说明了儒,法思想整体上的结合,构成了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支柱。
由此可见,法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而《韩非子》这部著作正是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阐述的淋漓尽致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韩非子》一书,我对法家思想和韩非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下我就阐述一下我对法家思想以及《韩非子》的看法:首先我先阐述一下我对法家思想的看法:我认为所谓法家思想,首先强调的就是以法治国,不一君主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君主要在言与行上做到“以法为本”、“矫上之失”、“一民之轨”“法不阿贵”“令行禁止”。
其中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贵族法权思想相比,现然是历史的重大进步。
与此同时,术,即君主管理臣民的方法,和法一样重要,可以说两者缺一不可。
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
即“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而与此不同的是,法宜公开,术宜深藏。
而从《韩非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韩非的“术” 同申不害相比,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
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而在法的方面,韩非子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
但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
“势”,即权力和地位。
韩非子读后感3000
韩非子读后感3000《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家思想家韩非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书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深刻的洞察力,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韩非子》,我深受启发,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于法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韩非子》中,韩非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法治”的理念。
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依靠人治。
他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严明执行,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才能使国家强大。
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法治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韩非的理念,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除了法治理念,韩非在《韩非子》中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的观点,如“兼爱非爱”、“外交”、“兵法”等等。
这些观点虽然在当时可能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却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他对于兵法的理论,对于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兵法家所推崇。
在《韩非子》中,韩非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才能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他认为,政治制度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准绳,而不是依靠传统的规范。
这些观点在当时可能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却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他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家所推崇。
通过阅读《韩非子》,我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于法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深受启发,认为韩非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他的理念,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同时,我也认为,通过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韩非子观后感法家思想的实用智慧
韩非子观后感法家思想的实用智慧韩非子观后感——法家思想的实用智慧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通过对韩非子的观后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法家思想的实用智慧,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法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探讨法家思想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核心理念。
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提倡严明的法治。
此外,法家追求实用主义,注重效益和实际效果。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法家主张重视统一权威、明确权责、依法治理,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二、韩非子的思想观点及实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者之一,他的思想观点与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首先,韩非子强调了君主的权威和统治力。
在他看来,君主应该具备明确的权力,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人民的行为。
只有权威明确的君主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君主、领导者在实施治理时需要有足够的权威和决策力,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韩非子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的概念。
他认为,君主有权力就应该履行相应的职责,并坚持依法治理。
只有责任和权力相匹配,社会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治理。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要,各个层级的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依法履行,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此外,韩非子还注重实践和实用主义。
在他看来,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实际应用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韩非子通过举一反三、以案例论证等方式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实现思想的贯彻落实,并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改善。
三、法家思想的现实价值法家思想具有广泛的现实价值,尤其是在法律、政治和管理等领域。
首先,法家思想对于现代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法家主张通过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保证社会的秩序和正义。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可以从法家思想中汲取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韩非子读后感(精选3篇)
韩非子读后感(精选3篇)韩非子读后感(精选3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韩非子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韩非子》,这绝对是一部巨作,虽然是在几千年前,但是,其中许许多多的思想至今受用。
从小便听过《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等等,直到有幸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竟均出自《韩非子》。
这次,我看的是《外储说左上》,主要讲的是“君之外谋”,其中“说一”的第二段尤其令我感悟颇深。
这段主要讲的是墨子做木鸢与葵与射稽唱歌的故事,就拿第二个故事来说吧,葵唱歌时,大家都轻松又愉快,而射稽唱时,大家又吃力又疲惫,但有人注意到吗?事实上,射稽唱时的效率比葵唱时的效率高出了许多。
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良药苦口,不要对苦涩的事物产生厌倦,事实上,这往往是最妙的灵药,葵所唱的歌是一颗甜味的糖,让人感到舒坦,射稽的歌是苦味的药,虽苦,但成效甚好,这便是甜苦之分。
那到底该如何抉择呢?忠言逆耳,聪明的人会去鼓励别人,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好的方法,英明的人会去聆听它,因为他知道,这能创造出最好的成效。
墨子,连他也会做过愚蠢的事,但他,就是聪明人,他知道做木鸢是件傻事,而那些看似平常的事后,却隐藏着良方。
生活中,社会上也是如此,那些最诚恳的劝告,总是不那么顺耳。
家中,父母随时的照顾与提醒,总是对你最好的话,但在我们耳中,总是那么唠叨,平日,老师的循循善诱,潺潺教诲,是枯燥和无味的,但这又是最富哲理的话语。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人而已疾也。
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吧,这是我所理解的,但这将永远伴随你左右。
《韩非子》为韩非所著。
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被世人称为是“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一本讲治国之道的书,里面有许多大道理,也有许多小故事。
让我印象较深的是《滥竽充数》的故事。
读韩非子有感三篇
读韩非子有感三篇读韩非子有感三篇其一读韩非子有感一个卫国人嫁女儿,教导女儿说:“到了夫家一定要私下积攒钱财。
女人被休是经常的事情,能厮守终生,只是运气好而已。
”所以他女儿嫁过去之后,一直不忘私下积攒财物。
结果女儿的婆婆认为她太贪婪而休了她。
她带着比陪嫁时还要多的财物回了娘家。
而她父亲却并不觉得自己错了,相反他还认为得到了更多的财物是自己的聪明之举。
现在当官的臣子大多都是这样的人。
钱很重要。
然而,金钱可以买到快乐、情分吗?没有了爱情,没有了家庭,再多的钱财又有什么意义?徇私枉法,满足了自己的一时欲望,获得了一时的快感,却忘了生活之本,忘了天下己任,人生从此而荒芜,你还自以为聪明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末倒置,吾未见其明也!其二读韩非子有感杨朱经过宋国东边的一个旅店,店主有两个小老婆,长得丑的地位尊贵,长得漂亮的地位低贱。
杨朱问店主原因,店主说:“长得漂亮的自认为漂亮,但我不觉得漂亮。
长得丑的自认为丑,但我不觉得丑。
”杨朱对弟子们说:“做好事而丢弃虚荣之心,到哪里不会受赞美呢?”这个世界,好人占少数,坏人占少数,不好不坏的人占大多数。
做一件好事不难,一辈子做好事却很难。
光天化日之下,不文明都不敢猖狂。
众目睽睽之下,不是好人的你或许也会做好事,虽然这并非出于本心。
而我们的世界是不可以没有好人的,而要成为真正的好人就必须抛弃虚荣之心。
其三读韩非子有感隰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登台远眺,三面开阔而和畅。
向南望去,却被隰斯弥家的树木遮蔽了。
隰斯弥不说话,田成子也不说话。
隰斯弥回到家,隰斯弥马上叫人砍树。
斧头才下了几回,又被隰斯弥制止了。
他的`仆人问道:“为什么你变得这么快呢?”隰斯弥说:“古代有谚语:‘知道深渊有鱼,不吉利。
‘”现在田成子将要做大事(弑杀齐简公),而我现在向他显示我知道他的秘密,我一定有危险。
不砍树,没有罪过。
知道别人没有说出来的秘密,那罪过就大了。
所以不可以砍树了。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这毋须质疑。
《韩非子》的读后感
在阅读《韩非子》这部千古传世的哲学巨著后,我深感震撼。
这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籍,它以独特的符号系统和深邃的哲学思想,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生活的道理,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法治”,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依法治国的意思。
全书以韩非及其弟子的对话为载体,阐述了法治的内涵。
每一段对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种文字形式虽然简洁,但却能准确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
在阅读《韩非子》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其深厚的哲学内涵所吸引。
它不仅探讨了政治治理的方法,还深入到了人性的本质。
比如,它提出了“严刑峻法”的政治观念,强调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又如,它强调了人性的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才能抑制人性的恶,使社会和谐有序。
此外,《韩非子》还以其独特的实践精神,吸引了我。
它的实践精神主要体现在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方面。
韩非提倡节俭、勤劳、诚信等美德,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种实践精神让我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实践,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韩非子》是一部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古代哲学著作,阅读完之后,我对其中的许多观点和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韩非子》的读后感。
首先,《韩非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观点。
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性的本质、社会关系、治理之道等重要议题。
尤其是在论述统治者的能力和责任时,韩非子非常强调君主应具备明智、勇敢和仁慈等品质,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些观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以及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如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韩非子》中的一些故事和比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其中的“须贾之辩”、“养狗之说”等,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这些故事和比喻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同时,这些故事也增添了整本书的趣味性,使得读者更加乐于阅读和思考。
第三,《韩非子》给我带来了哲学思考的乐趣。
作者在书中对人性、治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这些议题虽然古老,但却与现代社会仍然息息相关。
通过读书,我不仅加深了对古代思想家的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这些思考不仅能够增长我的见识,还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韩非子》也引发了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热情。
《韩非子》作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人文精神。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钦佩之情。
这进一步激发了我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希望能更好地融入其中,受益终生。
总结起来,读完《韩非子》让我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学会了思考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思考如何治理和管理一个国家,同时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中的智慧和启示。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韩非子》读后感高三暑假,读了《韩非子》,着实是有趣味。
就记得别人说:春秋战国,那是一个烽火四起,战祸连年的年代,更是一个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光辉时期。
就在这样的一个年代,韩非子并没有因自身的生理缺陷以及无孔子周游列国劝说的丰功伟绩而被人们所抛弃忘记,恰恰相反,韩非子以其依法治国的思想主张和《韩非子》一书使法家在诸子百家中稳占一席之地,更被历史所铭记。
那么,《韩非子》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主要精髓又是什么,以及它对现实又有什么意义呢?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相传韩非子“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但他却笔撰著文,著述观点鲜明,文章洋洋洒洒,感情激起,笔锋犀利,而《韩非子》这部鸿篇巨著绝大部分出自韩非子笔下。
《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字,为法家集大成之作。
纵观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语言幽默。
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同时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粗略浏览《韩非子》一书,就其所表达的思想主张而言,给我最的印象感触莫过于用人、赏罚这两个方面。
一、用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而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
——《韩非子.用人》在《韩非子》中,韩非子认为用人不避亲仇,能者居之。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用人不避亲仇,能者居之这个思想永远不能真正被贯彻落实的,即使是接受过西化教育的华侨华人也不是百分百做到,例如黄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例子。
现实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在大学里,大学生为进入团委工作,为入党而争破了头颅而无所不用其极,但如愿以偿后,又有多少是真心想并且有能力为广大学生和人民服务呢?猜其初衷,绝大部分人无非是为拉关系、捞资本罢了。
而让大量无能自私之人高居要职无疑就是庸医司人命,俗子议文章,其结果不然而喻。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3篇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3篇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
韩非子的《说难》,表面看是臣子进言的把握,实为君臣之间心理学大典,君王用势,臣下用术,否则,臣子无术危险,君王无势霸业无成;此理论与西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同出一辙,但早于千年,韩非应是太祖师爷辈分的了。
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此乃历史上诸多理论家的命运;韩非子研究的如此精透,却深受之祸,本国君王没有欣赏,在秦国却受囹圄,最终命丧黄泉,进言的巧妙药方在自身上贻笑大方,可悲!可叹!司马迁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为李陵事件辩护,遭到武帝宫刑惩处,进言的《说难》别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实在是不幸呀!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司马迁以老子、韩非二人为题目,实际却记述了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四人。
揣测司马迁的意图,似有排除儒学,其余学说为一家的倾向;因为,儒学教化繁琐,操心费力,社会效果并不见得好,尧舜、文武周王带有人们寄托回忆美化的成分,现实中本难实现;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立竿见影当属申不害、韩非的刑、法、势、术之策略,君王驾驭自如,省心少力,百姓遵守,社会稳定安康。
老子、庄子道学无为,看似无策,实无策乃是最大的计策;庄子崇尚自然,以寓言概述,而老子深远矣,连孔子都感叹:“其犹龙邪!”;所以,四人学说乃一脉相承,只是深浅、表里不同而已。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读后感大全在整个中国封建君主时代的统治思想中一直就存在着两个“圣人”。
一位是孔子,他是显性的,被历代君主所宗奉。
另一位则是韩非子,他是隐性的。
韩非子的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策略被君主帝王们走私式地在暗地里运用。
简而言之,就是所谓“外儒内法”。
韩非子思想主体是政治思想,他倡导的“帝王之学”,就是法、术、势兼治的专制论,存在不少负面的糟粕。
但在我们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并加强干部管理的今天,如果能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客观地学习《韩非子》中合理有效的精髓,《韩非子》将是可资我们借鉴的巨大宝库。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有三大核心主张,第一主张是“法”。
法既是抽象意义的法律法规,也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韩非子首先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四个字,他推衍出一个结论,国家的治理,也必须有一道最基本的底线,这条触之必死的底线,就是法。
建立并掌握了这个底线,国可大治。
他强调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他举例道,卫嗣君时,一个罪犯逃到了外国,卫君照会对方国家,想方设法务求引渡回国归案法办,即使割地赔城都在所不惜。
这种维护法治的严肃精神至今令人叹服。
韩非子还认为,“法”落到执行层面,就是二柄,即德与刑,或者说,赏与罚。
把二柄运用好,法治就能落到实处。
至于如何运用,那就牵涉到“术”的层面了。
韩非子的第一主张“法”为古人提供了消解人治推行法治的有效途径和制度安排。
在当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韩非子所倡导的法治精神和实践理念的现实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
《韩非子》中第二主张是“术”。
“法”是要公开的,而“术”则是暗藏于君主胸中的心计,是君主对臣下的统治手段。
他认为要想办法做到“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即君主行事要让群臣感到高深莫测、捉摸不透,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将一切错误推给臣下。
于是他煞费苦心地考察与研究了奸臣的各种行径,并从人性恶角度给君主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手段,归纳出一系列察奸、识奸、治奸、防奸的政治权谋,这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是十分罕见的。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之一,韩非子的思想和著作一直备受推崇和研究。
在阅读了《韩非子》这部著作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其中的思想精髓和价值。
《韩非子》是韩非子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共分为五篇,包括「难一」、「孤悬」、「五蠹」、「说林」、「燕忠」。
韩非子的思想观点贯穿其中,以其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独特的方式,深入探讨了政治、法律、军事、道德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阅读《韩非子》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韩非子强调「顺应自然」的思想。
他认为,自然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非胡乱干预,通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他提出了「法治」的概念,主张采用科学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社会更加安定和有序。
此外,韩非子还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相待,不分贵贱、强弱,通过心灵的交流和理解达成彼此间的和谐与共处。
他反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捕风捉影」等盲目妄议的行为,主张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韩非子的思想观点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借鉴韩非子的思想精髓,积极探讨和应用,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通过阅读《韩非子》,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不仅仅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更是对于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个人境界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探讨。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念,并为后世所传颂和继承。
此外,通过阅读这部经典著作,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家不仅仅是理论创新者,更是对外界现象进行客观剖析和研究的专家。
韩非子的思想和著作不仅仅对于中国古代有深远影响,也对于我们当代的研究者和普通人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是推动社会与历史进步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韩非子》,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博大,同时,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智慧和灵感。
韩非子读书心得
韩非子读书心得在我读过韩非子的著作后,我深受启发,从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思想。
韩非子的著作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洞察力,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领悟。
以下是我从韩非子的著作中得出的几个重要的心得体会:第一,治理国家要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韩非子认为,法律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工具,可以维持社会秩序,平衡不同利益的关系。
他主张建立明确的法律体系,以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这种法制思想无疑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韩非子强调,治理国家不能只依赖法律,还要依靠君主的德行和智慧。
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君主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这对于现代领导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注重教育培养,提高人民素质。
韩非子强调,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非常重要。
他提倡对人民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民众的品德和才能,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教育观点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强调了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善于运用策略和智慧。
韩非子在著作中着重强调了智慧和谋略对于达成目标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和组织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提高竞争力和成功达成目标至关重要。
第五,坚持实事求是,合理决策。
韩非子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主张实事求是,避免主观偏见和虚假的夸大。
他认为,只有依据事实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了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韩非子的著作,我不仅对古代的政治智慧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心得和启示。
作为一位读者,我们应当学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学识,以应对现实的挑战和问题。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真正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老子韩非列传读书篇1“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老子与韩非子,这两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大放光华,身为一个时代的领袖级人物,身先士卒,带领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走向辉煌。
韩非子的《说难》,表面看是臣子进言的把握,实为君臣之间心理学大典,君王用势,臣下用术,否则,臣子无术危险,君王无势霸业无成;此理论与西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同出一辙,但早于千年,韩非应是太祖师爷辈分的了。
理论性强,实践性差,此乃历史上诸多理论家的命运;韩非子研究的如此精透,却深受之祸,本国君王没有欣赏,在秦国却受囹圄,最终命丧黄泉,进言的巧妙药方在自身上贻笑大方,可悲!可叹!司马迁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为李陵事件辩护,遭到武帝宫刑惩处,进言的《说难》别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实在是不幸呀!老子韩非列传读书心得体会篇2今天值班,在做完各种琐事后,坐下来看了一篇:列传第三篇—老子韩非列传。
这一篇写了老子李耳、庄子庄周、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
属于老子学派。
都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除了申不害不大熟悉外。
老子不用说了,著名的虚无飘渺的道家学说创始人,有著名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古往今来有无数人想要理解他,或者自以为理解了他,但是他从不出来作出权威解释,所以大概至今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他到底想要说的是什么。
不过他的很多成为人们处世的指南。
刚才把《道德经》调出来快速浏览了一遍,有的看懂了,有的看不懂,感觉很玄,充满思辩的味道。
庄子最有名的故事是庄周梦蝶,因为小时候经常写写某人睡着了就写梦周公了,好象说的就是庄周。
好吧,我又去看看庄周梦蝶的故事吧:大意就是,有一天庄周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感到十分快乐,醒来发现自己仍是庄周,心生疑惑,不知道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这个,也很玄,不过透出一种悲哀,说明他还未参透老子的玄妙的道家学说,未达到老子那样超脱的境界啊。
《韩非子》读书心得
《韩非子》读书心得
《韩非子》读书心得
一、引言
在读完《韩非子》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和触动。
本书是战国时期韩非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深入探讨了人性、政治和道德等重要议题。
以下是我对《韩非子》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二、人性的本质及其影响
1、人性善恶论:韩非子认为人性本质善恶并存,强调人性的善恶是由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造成的。
2、勤劳与懒惰:在书中,韩非子强调了勤劳与懒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倡勤劳奋斗的精神。
三、政治制度与管理
1、君主制:韩非子主张君主制,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方法和原则。
2、法家思想: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并强调法律的制定应以国家利益为中心。
四、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
1、道德教化:韩非子强调道德教育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品
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2、忠诚与奸猾:书中提到了忠诚和奸猾的不同表现方式,
以及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幸福的影响。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1、君主制:一种政治体制,以君主拥有最高权力。
2、法家学派:古代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法律的重要
性和统治者的权力。
六、总结
在阅读《韩非子》这本书后,我对人性、政治和道德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材料,对我个
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 君主制:一种政治制度,由君主拥有最高的权力,对国家
和人民实行统治。
- 法家学派:古代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以法律为准则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韩非子读书笔记
《韩非子》有感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韩非子》即是其中一颗熠熠发光的宝石。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政论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及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后人根据韩非的作品辑成,书中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作为一部“帝王之书”,《韩非子》中涉及到很多管理思想,即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思想亦不过时。
其中,针对领导者(君主)的素质问题也有较为全面的论述。
(一)谨慎谨慎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生存技巧。
君主的地位极为特殊,是君臣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他处在利害关系的中心位置,臣下都在打他的主意。
“人主者,利害之轺毂也,射者众,故人主共矣。
”要想不被蒙蔽、利用和操纵,必须时时事事谨慎。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
”具体说来,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处理政务,都要小心:“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在作出赏罚决定时更要审慎,因为“上失扶寸,下得寻常”,要根据法律来确定赏罚,并把各种迹象放到一起比较查看,做到“无幸赏,无逾行,杀必当,罪不赦”。
谨慎,还体现在口风严实,不轻易表现自己的喜恶或者欲望。
君主如果不把对人臣的看法藏在心里却泄露给亲信宠臣,那些想进言的大臣必须先迎合亲信宠臣才能让君主听到自己的进言,这样忠臣离君主就越来越远了。
“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所以,要“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为什么君主不要轻易表现出喜恶呢“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也就是说,不管是表现出喜还是恶,要么节外生枝,要么下属心生怨恨。
“故曰:去好恶,群臣见素。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君主不仅要把喜恶藏在心中,更不要表现出欲望。
读书心得--《韩非子》
读书心得----《韩非子》韩非子著书立说,研究帝王之术,欲以平生所得辅弼君王,富国强兵进而一统天下。
在我看来,韩非子的学说切实可行,但穷尽举国之力,仅仅得益于君王一人,虽然间接也能使民族兴盛繁荣,终归不是以惠及万民为愿景的学术。
韩非子力主道、法、术,三者结合,互补使用,推行法治,秦王以此并吞了六国,成就了霸业。
先贤的学说既然可以用来管治民众,统领国家,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打理自身的言行举止,实现心中的志愿呢?韩非子说:空好仁义,等候尧舜的出现,一个治世一千个乱世;推行法治,纵有桀纣的出现,一个乱世一千个治世。
同理可见:单凭兴趣、愿望、欲求和理念,苦待机遇,必然导致种种失败;反之居势力导、趋利避害,就算遇到天灾不测,仍会屡有收获。
按我的感悟,韩非子所言唯独“势利”二字。
势,何者为势?前腿受伤的马没有办法踢人;马踢人必用后腿,后腿抬起,就要用前腿支撑住身体,前腿不能受力,后腿就抬不起来。
是因为没有作为的能力吗?是因为没有作为的意愿吗?不是,只是形势不容许罢了;这就是内在的势。
龙腾云驾雾,倏忽万里,可要是没有了云雾,龙也和蛇一样只能爬行。
龙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吗?龙和蛇真的没有了分别吗?不是,只是龙所依赖的环境改变了;这就是外在的势。
势是客观的,本身没有善恶美丑之分。
我们是人,所以有人的立场;我们是国民,所以有国家的立场;我们是家庭的成员,所以有家族的立场;我们是自己,所以有个人的立场。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身边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形形色色的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糅合上我们的身体和立场,形成了与我们生命密不可分的势。
与势相对应的是利,利就是利益。
利和势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利的情况又是由势来决定的:居势、顺势、不渝势就有利可图;若是看不清形势,脱离了处势,所作所为超越了局势,失败必然会到来,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失。
势如此重要,因此韩非子直接指出:君主统治国家的权力,不在于他的仁德智勇,而在于他占有了最宝贵的势,这种势才是君主的把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大学读后感3000字三篇
韩非子其人,战国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集大成者。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倡用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用详实的法律来规范百姓的生活,但法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韩非曾说过,严刑峻法是看上去很危险的东西,就像熊熊燃烧的大火,走近的人就会被烧伤,它是如此的危险,以至于没有人敢接近它,所以没有人会被它烧伤。
由此可见,法家只是想通过法律来告诉人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做了该做的事有利,做了不该做的事有害,从而使人民养成守法的习惯,人们在做事之前潜意识中会判断这件事是否合法,这样天下就没有几个人会去犯法,从而天下大治。
他生活的战国末年七雄争霸,韩国国力弱小,饱受强国欺凌,但韩王仍不思进取,任用奸邪小人,使国家更加衰败,身为王室宗亲的韩非子在自己的国家里郁郁不得志,满腹经纶却无可用之处,反观天下,唯有秦国朝气蓬勃,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秦王嬴政励精图治,秦国国力蒸蒸日上,丞相李斯也是法家成员,如果自己也去秦国应该可以一展抱负,于是,他来到了秦国。
就自然山川而言,地理书上说:离河流之源的水系越远越清澈。
因为水流千里,许多泥沙都沉积到河床里,留下的水便清澈起来,自然河流是这样,但人类文化现象却不然。
一种文化现象的诞生,最初总是很单纯、明澈,但随着历史岁月的沧桑巨变,到后来,再单纯的现象也会复杂模糊起来闲读先秦史书《韩非子》,对“滥竽充数”一事,总有疑惑,思来想去觉得有点感触便信笔写下,权当一家之言吧。
齐宣王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尤其喜爱管弦乐,象笙、竽、角、筝、琴等。
据史载,每逢听起这些器乐曲,他几达废寝忘食之境。
宣王喜爱音乐与别人不同,他专爱听规模比较大的集体乐,觉得这样才有阵势、才美、才符合自己的
身份。
属下们倘若安排了一人演奏、他常常“逐之户外而鞭之”。
因之,臣子们常常为他组织庞大的乐队为之助兴。
一次大臣们给他们安排了一个足足三百人的乐队。
演奏时,那阵势、那声音、那旋律,“震五岳之灵,摇九州之气”,“王闻之,乐而忘归,进食于坛前”。
由此可知,齐宣王之喜爱音乐达到何等痴迷程度。
就在这个大乐队中,有这样一个人,其姿势,其情态,其仪容,引得宣王目不流彩,调息静坐。
他吹竽,微微的嘴唇如两片柳叶随风抖动;长长的手指如五月的水葱,嫩白美丽;双眸似合非合,仿佛进入一种沉迷的仙境。
仔细观赏,他象吹,又不象吹;不象吹,又却实实在在是在吹。
他的一举一动,一音一调,一招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失衡,人心秩序也失去依托。
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奔
走于各国之间,推行自己的理想。
韩非子,作为韩国诸公子之一,看到韩国在战争中屡次败北,面临被秦亡国的危险,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但均未被采纳,因而只有退而著书述志。
在《韩非子》中,他作《孤愤》、《说难》等五十五篇,洋洋洒洒十万余言,表明了他依法治国,重视耕战的主张,阐述了变法的重要性和其治国理论阅读《韩非子》一书,给我最主观的感受是其中的“阴冷”。
似乎朝野中的一切都是针锋相对,不争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先看君主,虽然手握大权,身居高位,可因为担心身边的人谋权篡位,只得把自己的一切好恶都深藏起来,终日戴着“面具”示人,惶惶不得安宁。
这样的君主看似风光无限,可实则怎一个“累”字了得。
再论人臣,似乎都是乱臣贼子,心怀鬼胎,对权力地位虎视眈眈,处心积虑想钻君主的空子以图私利。
人臣之间自然更加“玄妙”,充斥着政治阴谋、离间术,人人自危,仿佛一不小心就会遭奸人陷害,蒙冤而死。
这些阅读文本后直接的感受,与韩非子把其政治学理论建立在“人性好利论”前提上关系甚密。
韩非曾说:“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恶者,上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
上掌好以驭民力,事实不宜失矣。
”(《韩非子。
制分》)虽然师承荀子,但在“人性恶”上,韩非子的观点明显更进
老师一筹。
“荀子谓人之性恶而可以为善”,而韩非子“认定人之性恶而无为善之可能”在他看来,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仅在君臣间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害交易关系,即使在父子、夫妻间也存在着算计之心,利益之虑。
如他说:“父母之于子女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故父母之于子女也,犹用计算之心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