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 “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
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 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在产品间分配采
用定额法。 . ( 4)适用范围 .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 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 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 业等。
. .
2 . 分类法 . ( 1)定义 .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 ( 2)成本对象 .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 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 ( 3)计算方法及要点 .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 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 计算出来后, 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 以计算品种的成本; 类中选定某
但是,由于各个企
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 特殊的要求, 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 再此,
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 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 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
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
红 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 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成本会计是一门用于核算和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成本的会计学科。
它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优化管理,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存在的。
在成本会计核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完全成本法、可变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吸收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按照成本的全部项目进行核算和计量,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如间接人工、间接材料、间接费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成本情况,但是也有工作量大、计算复杂等缺点。
2.可变成本法:可变成本法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类,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开核算。
可变成本是和产量或销售额成正比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固定成本是和产量或销售额无关的成本,如租金、管理费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便于成本控制和管理。
3.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只对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进行核算和计量。
这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是能够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直接人工是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员工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忽略了很多和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
4.吸收成本法:吸收成本法是将所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都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上。
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通过分配给产品的方式,吸收成本法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产品的成本差异。
但是由于成本分配的方法不同,可能导致不同产品的成本分摊存在偏差。
5.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标准进行核算和计量。
这包括标准材料、标准人工和标准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通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以便掌握成本的偏差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一、品种法。
1.1 品种法的概念。
品种法啊,那可是成本核算里挺基础的一种方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产品的品种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就像种庄稼,不同品种的作物,咱们得分开算成本,是一个道理。
比如说一家生产皮鞋的工厂,有男鞋、女鞋这两个大品种,那就可以用品种法分别核算男鞋和女鞋的成本。
1.2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这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啥叫大量大批单步骤呢?就像挖煤,一挖出来就完事儿了,不用经过复杂的多道工序。
还有一些小型的面粉厂,把小麦磨成面粉,也是比较简单的过程,用品种法核算成本就很合适。
这种企业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产品品种也不是特别繁杂,用品种法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刚刚好。
二、分批法。
2.1 分批法的概念。
分批法呢,就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计算成本。
这就好比订做衣服,一批一批的订单,每一批的成本都得单独算。
比如说有个服装厂,接了学校的校服订单,每个学校的校服款式、数量可能都不一样,这就是不同的批次,得分别核算成本。
每一批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交货,整个过程的成本都归集到这一批次里。
2.2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像那些搞定制生产的企业,比如定制家具厂,客户要求千奇百怪,每个订单都有独特的要求,就得用分批法。
还有造船业,一艘船一个样,不可能跟流水线上的产品似的,所以分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大显身手了。
这就像因材施教一样,不同的订单就像不同的学生,得用适合的方法来核算成本。
2.3 分批法的特点。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它和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这就好比火车的车次,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达,这个周期就是计算成本的周期。
不像有些方法是固定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计算成本。
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因为一批产品要么都完工了,要么都没完工,就像一个锅里的饺子,要么都熟了,要么都还在煮着。
三、分步法。
3.1 分步法的概念。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分类法:按照不同的成本项对成本进行分类,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
2. 功能分类法:按照成本在生产、销售和管理等功能上的归属进行分类,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
3. 管理核算法:根据管理需要对成本进行核算,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别成本法等。
4.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进行核算,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有多个不同的作业需要计算成本的情况。
5. 标准成本法:将成本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核算,适用于成本变动较小、稳定的情况。
6. 差别成本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核算,以便分析成本控制的效果。
7. 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与间接成本进行区分,只将直接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
8. 全面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的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
成本核算的方法与原则
成本核算的方法与原则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和管理资源,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的方法与原则,以供参考。
一、成本核算的方法1. 分项核算法分项核算法是按照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或成本中心进行核算的方法。
通过将成本分摊到各个具体的职能部门,实现成本的准确计量和控制。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各部门的成本构成和效益。
2.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将成本按照不同的产品或作业进行核算的方法。
通过将成本与具体的产品或作业相关联,能够准确计算每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并提供产品定价和生产决策的依据。
3. 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将成本按照生产过程或生产线进行核算的方法。
通过将成本分摊到各个生产过程中,能够了解不同生产过程的成本构成和效益,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核算的方法。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能够发现成本偏差,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1. 成本一致性原则成本一致性原则要求同类成本在不同会计期间使用相同的核算方法,保持一致性,确保成本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2. 成本完整性原则成本完整性原则要求将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各项成本都纳入核算范围内,避免遗漏和误认成本,确保成本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3. 成本可量性原则成本可量性原则要求成本必须以货币形式进行计量并明确记录,确保成本数据的可计量性和可比性。
4. 成本实施原则成本实施原则要求成本必须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成本可控性原则成本可控性原则要求成本必须与责任中心相对应,明确责任范围和责任人,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三、总结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方法和遵循成本核算原则,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同时遵循成本核算原则,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01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0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计算方法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分步阅读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方法/步骤1、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2、分类法(1)定义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是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或生产订单来核算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作业或订单的情况,可以对每个作业或订单进行单独核算,从而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或订单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还有批量成本法。
批量成本法是根据生产批量来核算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相似产品的情况,可以根据生产批量的不同来核算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有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分配给产品,而将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以某种合理的方法分配给产品。
间接成本法则是将所有成本都先分配到成本中心,再通过成本中心分配到产品。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最后,还有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来核算实际成本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总的来说,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希望本文介绍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常用方法
成本核算的常用方法成本核算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1、品种法;2、分批法;3、分步法;4、分类法;5、ABC成本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1、品种法(1)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会计师的成本核算方法
会计师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控制和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会计师作为一名专门从事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士,承担着负责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会计师成本核算方法,助您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而间接成本则是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例如管理人员工资、租金等。
通过直接成本法,会计师可以准确评估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适用于定制生产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项目上,以衡量每个作业的成本效益。
会计师在运用作业成本法时,需要根据不同作业的特点来确定成本分配基础,并将间接成本按照合理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以更准确地计算项目或产品的成本。
三、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稳定、连续生产的企业。
它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按照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通过过程成本法,会计师可以监控每个阶段的成本支出,及时排查和解决成本过高或浪费的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益。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会计师通过预先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并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评估业务绩效和成本效益。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偏差,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目标。
五、活动-based成本法活动-based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来核算和分配成本的方法。
会计师通过分析企业各项活动的资源消耗和产出情况,确定成本分配的基础。
这种方法能够更精确地评估每个活动的成本,帮助企业确定关键活动,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并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结语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会计师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活动-based成本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以下介绍8种成本核算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件,2万元;8日购入200件,2.2万元;10日发出存货4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500=84元。
所以10日发出存货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28日发出存货2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元;30日购进200件,2.5万。
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
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简直太好用了!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简直太好用了!展开全文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话不多说,进入今天的主要内容。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 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 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 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二、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包括成本的分类、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的流程。
一、成本的分类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首先需要对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成本分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或销售额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费用等。
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量或销售额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二、成本核算方法1.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根据作业单元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单元,计算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并计算单位成本。
2. 部门成本法部门成本法是指按照部门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将成本分配到各个部门,计算每个部门的成本,并计算单位成本。
3. 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将成本分配到各个生产过程,计算每个生产过程的成本,并计算单位成本。
4.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将直接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相乘,得到总直接成本。
三、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核算的流程包括成本收集、成本分配和成本计算。
1. 成本收集成本收集是指将各项成本数据收集起来,以备后续的成本分配和计算。
成本收集涉及到对原始凭证的记录和整理,需要确保凭证的准确和完整。
2. 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根据成本的特点和核算方法,将成本分配到各个具体的成本对象上。
成本分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依据和分配比例。
3.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将已经分配到成本对象上的成本进行汇总和计算,得出最终的单位成本。
成本计算需要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和透明。
四、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
1. 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相应的成本对象。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可以直接分配给制造产品的成本中心。
2. 间接成本法:将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分配给相应的成本对象。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成本分配基础,如人力资源数量或设备使用时间。
3. 作业成本法:根据不同的作业或任务来分配间接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类似作业或任务同时进行的情况,例如批量生产时的产品制造。
4. 过程成本法:按照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来分配成本。
该方法将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的不同制造或服务阶段,例如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配送等。
5. 产品成本法:将所有与特定产品相关的成本分配给该产品,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并结合成本分配基础和管理需求来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济效益评价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成本核算方法则是实施成本核算的具体手段和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及标准成本法。
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产品或服务的实际直接成本作为计算依据的方法。
这些直接成本通常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
通过采用直接成本法,企业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从而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间接成本法与直接成本法相反,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产品或服务的间接成本分配到相关成本对象上的方法。
这些间接成本通常包括管理费用、间接人工成本以及间接制造费用等。
通过间接成本法,企业可以合理地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从而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
3.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的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被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根据作业的特点和负责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作业上。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追踪和核算成本,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核算的方法。
企业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预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将其作为标准成本。
随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比较,分析差异原因,找出成本控制的问题和改善的方向。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成本控制的尺度,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劣势,企业需综合考虑成本的复杂程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关键内容,各种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合理选择和实施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成本结构,优化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老造价师的投标成本测算方法
1、首先应该是熟悉招标文件和图纸啦,这个时候要注意的就是有没有比较少见的材料及工艺,如果有,应该尽快准备好其材料价格或分包价格。
2、接下来我一般是搜集材料价格,主要是大宗材料。
如商品砼及钢筋、水泥的价格(注意考虑税的因素),砖块的价格,这里要注意就是要看招标合同的要求,如果是总价合同,
那么我们不仅仅是看到眼前的价格,还要关注材料的走势,这个时候要多问问与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些材料商,他们的材料价格信息比较灵通。
多年的从商经验造就他们对材料市场的敏感。
另外也要多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也就是大环境的走向。
还有就是如果在北方的话,很多城市的工程材料商都是当地的黑道垄断的,这样价格要高出市场平均价格的。
总之:这一关要多花点心思。
要不然要出大错的啊,另外注意留点余量啊。
3、接下来就是确定那些人工价格,其实大家都知道,土建、安装定额里的人工费给那些清工老板人家都不愿意做的,因为太低了嘛:),按照现在比较普通的都是由包工队清包劳务,按混凝土工,粉刷工,钢筋工,木工几大工种分包。
如果有长期合作的队伍,可以让他们看了图纸后给我们一个报价,这个东西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报得很准的,按照我的经验。
混凝土工主体阶段普通的框架结构一般是35元/m2左右,包括基础主体混凝土,填充墙(一般基础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钢筋工280一吨含扎丝,粉刷一般是30元/m2左右,木工30元/平方。
注意:各个工程的特点不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不一样,这个价格波动较大,如要创杯的工程,泥工木工价格较高,高层剪力墙结构
木工价格和钢筋工价格要加高,隔墙较少的厂房,泥工价格可以减少。
商品砼的工程泥工减少价格。
工期加快的工程,木工的价格变动较大。
现场经验较少或刚毕业的同行不要乱来,多问问现场一线的施工员(尤其是那种包清工出身的施工员)或者是施工项目经理,他们比较在行。
4、接下来就是算工程量了,这个工作很简单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点:统筹计算,事半功倍!
5、接下来是组综合单价了,这关也是影响中标与否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很多的工程已经开始清单报价了,价格的风险对我们施工单位来说更加重要。
这个东西一定要根据材料价格信息和已调查到的人工价格(分摊到里面)。
6、测算综合单价。
工程子项很多,但是占造价大部分的就那几个项目,我一般对这几个项目进行测算:混凝土、钢筋、外架、模板(措施费)、地砖、外墙高级装修如干挂。
下面对以上几个单项说说我的过程:
1)混凝土:每一个单价不外乎人工材料机械三大块(管理费等等另外计算),人工的话我在上一期说过:不要照定额上的人工费,因为不准的,人工费按清工价格另行总计算。
机械费按现场总配置的机械设备按总工期总费用(折旧或租费)统一计算,机械人工就不管了,因为一般都是由清工合同中包含的。
我们仅仅算一个材料费就够了。
以C25混凝土为例:通过当地的其他工程相同材料产地的同级配比看看水泥砂石水泥含量是多少,如果没有,可以到工程所在地的实验室找找,因为级配单的级别一般要高过实际设计等级的,还要看工程所在地附近的材料情况,这些要在投标的勘察摸清楚。
如果是商品混凝土的话就更简单了。
通过级配分析出整个工程的水泥砂石用量,注意:不要去分什么梁板柱什么的,只要是混凝土都放到这里分析!
分析好了之后就是对混凝土的损耗进行分析了:大家都知道混凝土的损耗量一般是3%,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是不扣除钢筋体积的,而钢筋的比重是m3,也就是说一个10000m2的工程,按含钢量50kg/m2的话,就有500吨的钢筋,也就是说钢筋占了64m3的混凝土,这64m3的混凝土可以用来完成一个普通的300m2的框架结构的一个标准层啊!这么多的混凝土够不够你浪费的????呵呵,不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施工损耗和钢筋的体积相抵消了,但是还有损耗的:你以为送料的车能给足你量吗?不可能的!顶多给你97%。
不过不要紧,施工单位还有一招啊:楼板12cm,国家规范允许+-5mm,算算一个楼面下来你能按国家允许范围内省多少?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工程上的实际情况。
我一般都是混凝土取1%的损耗就够了。
混凝土的配比含量都知道了,分析结果乘以你所调查的材料单价就好了!
2)钢筋:钢筋也是这样,如果不抽料的情况下,可以按定额含量暂估。
竣工或进度款支付同期调整。
同混凝土:人工费机械费暂时不管,只算材料费,关键是定损耗,实际中的损耗是1%!!!而且建议在和钢筋班组定合同中就把这个1%损耗定死!超了就算他的:)因为实际中,科学合理的下料和进料,1%的损耗控制不在话下。
工程量出来了,结合你所了解的材料单价及其走势(总价合同时用)相乘就是了。
3)外架:外架的测算相对繁琐一点,因为这个涉及到施工组织设计和国家的搭设规范以及当地的安全监督站的要求。
要知道,安徽和浙江的搭设要求不一样的,杭州和宁波的搭设规范也有不同之处,市区和郊区的搭设要求也不一样。
不过大体上是一样的。
呵呵。
我对这个测算一般是按柱距1500mm,一道踢脚杆一道拦腰杆来算的。
根据建筑物外墙周长和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月需求钢管扣件量,这一步对熟悉施工的朋友来说不难的。
钢管租金元每米,扣件元一个,每250米一吨48*钢管,每吨钢管配180-200个扣件足够。
有了这些数据,再给你一本《脚手架搭设规范》,应该没问题了吧?
也许有朋友说这样测算一个外架有没有必要?我告诉你:外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有很多的作用,我们在外架上吃苦头的经历难以忘记!作为定额上的按建筑面积上的计算方法不准的,而且这种东西其实是施工单位的一件法宝:如果甲方拖欠工程款,谈判谈不下来,我就拆外架,这个对甲方来说具有重大的打击力度,因为这样无疑是告诉他我们要打持久战了,而拆与不拆,就要考虑外架的成本了。
呵呵,有点跑题了。
3)地砖,这个其实比较简单一点,人工费机械费(其实也没什么机械)一般质量要求的13元/m2,地砖价格相信你在成本测算之前已经了解到了。
水泥砂的成本6-8元就足够足够了。
4)粉刷:这个也一样,人工费一般30元/建筑面积m2。
至于材料费4-5元做20-30mm的中级抹灰够了。
人工费按粉刷面积4元一个平方了。
5)外墙干挂:这个和设计及甲方要求的材料有很大关系,这些明确的前提下找一个家专业做这个的施工队伍报个价就行了啊。
6)门窗工程:最好的办法是找门窗厂给你报价,呵呵!
7)模板措施费:这项费用我一般是按“包工包料”给施工班组价格减去“包工”的价格和钢管扣件支撑的租费得出来的。
清工价格上一期已经说过了,包工包料的框架结构一般是65元左右,反正基本上是清工价格*2。
但是
要考虑工期,如果工期紧或大跨度要多备一两层模板,价格相应提高。
如果是剪力墙或者有结构转换层也要提高。
另外的钢管扣件的租金结合常规支撑方案参照外架测算方法计算。
有了以上几个大项,总造价就偏不到哪里去了,其他的小项直接按定额并调差就好了。
这也符合“该粗的粗,该细的细”一说!
利用算量软件,在极短的时间里对一些重要项目(如钢筋,砼,等大项目)进行测算还是可以的.
不能利用工程量进行不平衡报价,投标人清单报价水平就有待提高,不平衡报价至少要做到二点:
1,据工程量的预期增减项目调整;
2,前期的项目单价偏大一点,可早拿到钱出清单,报价,然后在最低价中标。
中标后三个月内提出对工程量清单的疑问,然后签订总价合同。
这样对于造价甲方比较容易控制,当然这样就对清单的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
另:由于甲方严厉控制投标的时间,施工方很难利用工程量进行不平衡报价。
钢筋,想要把损耗控制在1%是不容易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即使你用软件翻出来的软件也是按规范翻出来的量,实际呢?土建中混凝土和钢筋他都不赚,哪你告诉他利润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