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第二十讲 御用词人与北宋后期的俗词创作.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宋词流派及代表作品
一、豪放词派北宋词坛自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唱出豪放之声以来,欧阳修、王安石颇有些继承,到苏东坡横空出世,大力提倡以诗为词,抛开音律、抛开艳科恋情,写下了诸多豪壮之词,开一代豪放之风。
到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在内忧外辱的时事刺激下豪放词派迅猛发展,到辛弃疾手中成就巅峰。
豪放词题材广阔,不仅描写花间月下,还描写军国重大题材,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不求含蓄婉曲。
(一)苏轼北宋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苏轼的词风洒脱旷达,开创豪放词风,他用广泛的题材、开阔的视野代替了五代婉约词儿女之情、离别之感;用恢宏豪放的风格取代了含蓄婉约风格;又直接抒发情感,突破了格律的限制;还用诗的语言写词,为词开拓出新天地。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他的词无所不包,既写景状物又抒情议论。
他更用散文的笔法填词,大量运用比兴、典故,极大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完成了词体的解放,实现了词风的变革,把豪放派词创作推向顶峰。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清真词风与大晟创作群体
清真词风与大晟创作群体第四章清真词风与大晟创作群体第三节御用词人与北宋后期的俗词创作大晟词人是宋徽宗时期御用文人的代表,此外,还有曹组、王安中等等,形成宫廷词人创作圈。
如前所言,这些词人创作中以雅相尚,大致树立起一个风雅词的创作传统。
然而,御用文人的创作又是复杂的,他们的审美趣味是随着徽宗的口味而变化。
徽宗作为一国之君,是正统、伦理道德的化身,他必须倡导雅正。
况且,对雅词他也是有所嗜好的。
作为一个享乐的个体,徽宗生活奢靡荒淫,他同时又嗜好俚俗谑浪的格调。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合,徽宗表现出不同的嗜好。
于是,御用词人的创作也就呈现出两种趋向:在创作雅词的同时,不避声色与俚俗。
这股俗词创作的风气影响了北宋后期的整个词坛,俗词创作蓬勃发展,形成空前绝后的盛况,是北宋俚俗词创作的黄金时段。
由于徽宗年间同时存在着强劲的“风雅词”之创作倾向,而且,这种创作倾向得南宋词人大声弘扬,南宋朝野又普遍抵制徽宗年间蔚为壮观的俗词创作,所以,北宋末年这种俗词创作现象始终没有引起词论家的重视,成为词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
一、徽宗的喜好与世风的转移宋徽宗从本质上讲是一位耽于声色之乐的纨绔子弟。
他在位26年,尽情享乐,奢侈糜烂。
作为帝王,他既无治国方略,昏庸无能;又好大喜功,愚昧自负,最终导致北宋政权的崩溃。
徽宗所为,一改北宋历朝帝王的规制,同时带动世风的转变。
徽宗年间的社会财富之积累,达到令人羡慕的程度,朝野呈现出繁华似锦的虚象。
北宋自太祖开国,至徽宗朝已涵养生息一百五十余年。
虽然北宋社会内有“冗官”、“冗兵”之积弊,外有辽、夏“岁币”之支出,但是,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真宗景德二年(1005)十二月,宋、辽“澶渊之盟”订立,此后,北宋内外一直没有较大的战争骚扰破坏。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人口迅速增长,“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
”(《文献通考》卷十一《户口》)国库也日益充裕。
朝廷在元丰、元祐库的基础上,增设了崇宁、大观、宣和等库。
宋词概述
宋词概述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隋代已开始流行。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
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与唐代诗歌并列,成了“唐诗、宋词”。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在北宋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张先、晏几道的创作,则已稍露宋人特色。
第一位变革者就是柳永。
他广泛地接触社会,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
因此,柳永的创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北宋中后期, 苏轼在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
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宋代词人介绍
宋代词人介绍【全】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天圣进士。
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吴文英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
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
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
今传有《梦窗词》。
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
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李清照的后期作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擅长写词,《如梦令》、《醉花阴》等都是李清照词曲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前期和后期。
李清照前期的词曲风格明快,吟唱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李清照后期的词风压抑沉闷,抒发了自己离乡愁绪之苦。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临江仙庭院深深几许》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她的词风多变,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引发世人的深思。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后期的词曲经典作品,全词内容为:“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在上阕通过描写“薄雾”、“愁云”、“瑞脑”、等意象突出了季节环境。
秋天到了,词人感觉到窗外一片压抑愁闷的景象,生活在这样萧瑟沉闷的天气中,词人的心情也逐渐愁苦和抑郁。
随后,词人写到了重阳佳节,借此节日来反衬出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寥感。
中秋佳节本该是家人赏菊喝酒团聚的日子,但今年的重阳佳节,只剩下词人孓然一人,心中不免有些孤苦和凄凉。
下阕中,词人借上阕意象,抒发了自己思念丈夫思念亲人的心情。
李清照的词风诗有诗的特点,词有词的风格,而李清照的词又有另一番独具一格的风格!她的《论词》里提出了“别是一家”的独特风格,她自己也是婉约派的一名代表,她的词全局上是以委婉、文雅和清风而著名。
李清照的人生是坎坷的,但是她的词风却开创了词史上的新纪元。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生活就比较的富裕,而且见识也比较广泛,虽然那个时候是北宋的末期,整个社会都处于黑暗之中,可就是那个时候李清照开始了“别是一家”诗词的开端。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
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
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秾丽中寓有清刚之气。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 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 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 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 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 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 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 规范,而另开一派。
这是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情调并存的繁荣期,也 是名家辈出的创造期。
第一节 黄庭坚和晁补之 一、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
黄庭坚论词是雅俗并重。
黄词创作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
个方向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
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使词的题
第五节 周邦彦 一、周邦彦的生平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 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
于变法的新党。他28岁时,因向神宗献《汴京赋》, 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
第五节 周邦彦 一、周邦彦的生平
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门诸君子纷纷回到朝 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
等到新党上台把持朝政,苏门词人尽遭远贬, 周邦彦重返朝廷,官到提举大晟府。
词的革新,创作也步趋其后。
其词最突出的主题是吟咏隐逸,自抒被迫退
隐后的心境,为后来隐逸词的创作提供了范例。如
《摸鱼儿·买陂塘》(见下页)
宋代主要词人及其作品风格简介
宋代主要词人及其作品风格简介北宋: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宋太宗朝进士。
做过翰林学士、知制诰。
他是首先起来反对绮靡文风的诗文家,著有《小畜集》等书。
潘阆(公元?——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宋太宗朝赐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国立大学教官)、参军。
他能诗词,今传只有《酒泉子》词十首。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进士出身。
宋真宗朝宰相。
他能诗,不是词家,但他那首可能是自度曲《江南春》词,却脍炙人口。
林逋(公元967——1028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终生不仕。
后人称其“和靖先生”(死后谥号)。
以诗著称,词流传很少。
其《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是广为流传的小令。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进士出身官至参知政事。
词作不多,其边塞词《渔家傲》(碧云天,黄叶地)情感悲凉,突破了男女与风月的界限。
今传《范文正公诗余》,仅有五首。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少年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朝官至宰相。
他的词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词的可取之处是工于造语。
例如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经过苦心的刻画而又不显得斧凿痕。
在写景方面具有这种特色的作品较多。
张先(公元990——1074年)字子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都官郎中(刑部所属曹司的主官)。
有《张子野词》传世。
他喜欢雕琢字句,喜欢写一种朦胧的美,以善于用“影”字著名。
人称“张三影”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等名句。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山西永丰)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北宋的俗词——精选推荐
④诸葛忆兵:‘大晟词风和北宋末年世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第57-'-.64页。 ⑤‘高滔史’.卷七一,乐二,第699_.7∞页。 ⑥王灼:‘碧鸡浸忐)卷第二.参唐圭璋编:(ig话从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明页。 ⑦陈师道:‘后山诗话》第四九条,参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册二,第1022页。
◇ 北宋的俗词
响下,张先、欧阳修、秦观、晏几道、黄庭坚、周邦彦等‘雅者’,都有俗词在。”① 诸葛忆兵专研北宋末年的词风,认为其雅俗并存,而俗词题材内容表现多样:一是
对社会现实针砭批判的愤世之情;二是友人间戏谑取乐的朋友之情;三是抒发个人生 活感受的复杂感情;四足宣扬宗教的出世之情。②
综合诸家的观点,李昌集、张廷杰都将俗词限定于妓女、俗语、直接表白这三项基 本范畴之中。我们认为,俗词以表现艳情为主,不一定是写妓女的,早期柳永、欧阳修、 秦观等都有很多艳情的佳制,有些固然是游戏之作。但也透露了当代思想发展的契机。 例如讲求饮食男女之大欲,向往爱情自由,探求自我的人生价值,甚至还有点突破封建 社会的道德樊篱,表现人性的启蒙意识等。诸葛忆兵所述俗词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 有为而发,亦具严肃意义,因此无分雅俗,词的思想性本来就是具有深刻的内涵的。至 于北宋末年有些市井俗词淫亵卑俗,刻意取悦歌迷听众;而大晟雅词歌颂贡谀、谄媚浮 靡之作,自甘堕落,只能说是个人的创作品味偏低所致。因此,俗词探索世俗生活和爱 欲意义,使文人文学摆脱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种种局限,走人人性的内心世界,在城 市经济中找到了生存的土壤,滋生出朦胧的平民意识。其后词体雅化,而俗词则蜕变 为元曲及戏剧情节,仍是如实地反映生活,嬉笑怒骂,不减本色。③
宋词的两股潮流
宋词的两股潮流作者简介:龙先生名沐勋,字榆生,别号忍寒居士,以字行。
1902年生,1966年病逝,为20世纪中国词学宗师之一,敏于词作,长于论述,勤于编撰。
龙先生1929年开始写词学论文,具有同时代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力和广阔的视野。
其论文一交往昔词界评点论词的形式,推进了当时词学研究的学科建设。
一般词的批评家,爱把宋词分作豪放和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作为代表人物,后者以秦观作为代表人物。
这种就风格上的分法,虽是出于明人张,但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可见这个差别之说是由来已久的。
但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风格和流派呢?因两者写作的动机和作用各不相同,当然就会产生和他的内容相适应的不同风格。
我们知道,词在宋代是配合着管弦来唱的,当然首先就得讲究协律,从而达到“音节谐婉”的地步。
而且这种唱词,大多数流行于都市,为了迎合市民心理,就得偏于描摹男女恋慕和伤离念远的情感。
当时这类作品,就是王世贞所说的“香而弱”(《艺苑卮言》)的一派。
这一派的特点,就是一要音节和谐,二要情调软美。
由于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就很难容纳丰富的内容和表达豪爽的气概,使作者只在音律和技巧上打圈子,陷身于泥淖而不能自拔。
但这些作品的“语工而入律”(《避暑录话》卷三记当时赞美秦观词的话),在当时是最受歌者和听众欢迎的,所以一直成为所谓词的正宗。
它的远源,是从花间一派来的。
我们与其说它是婉约派,不如说它是正统派,而把以苏轼为首的豪放派称作革新派。
正统派的特征就是特别重视协律。
从北宋的柳永、秦观、周邦彦以至南宋的姜夔、吴文英,虽然面目各有不同,而步趋却是一致的。
柳永以后,一般称秦七(观)、黄九(庭坚)为当代词首(见陈师道《后山诗话》)。
秦词受柳永影响,曾被他的老师苏轼所讥评,至作为“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的对句(见《避暑录话》卷三),并且当面斥责他:“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见《高斋诗话》)正因为秦词的和婉缠绵,所以能盛行于淮、楚(今苏北)一带。
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7词的发展(六)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编号:007词的发展(六)宋词发展到南宋中期,出现了辛弃疾、姜夔两个代表性人物,历代文人每每拿此二人与北宋的苏轼、周邦彦相比评。
实际上,文学价值的评判标准历来是复杂的,或以纯粹的美学理论为基准,或以阐释人性本质的深浅程度为标杆,或从能否反映时代的本质和精神来考量,如此等等,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绳和范畴。
所以,诸如苏词和辛词孰高孰低的一类问题,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糊涂账,不如搁置为妙。
况且,这也不是一个甚至连业余爱好者都算不上的人可以来说话的。
这里来谈南宋中期词家创作高峰的心得体会,就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母与子》中的一段话来做为开篇:“一切能永存的艺术作品,是用时代的本质铸成的,艺术从来不是独自一人进行创作。
他在创作中反映了他的同时代人的精神,整整一代人的痛苦、热情和梦想。
”这也许是学习南宋词高峰期特点的最佳视角。
六、南宋中期从公元1163宋孝宗隆兴元年至公元1264宋理宗景定五年,约百余年。
这一时段从历史角度讲,其实横跨了南宋中期及部分晚期。
但从词的发展脉络来讲,就没有必要再进行细致地划分。
南宋在这一百年里,大体是前七十年对金,后三十年对蒙,基本维持了偏安的局面。
在这种乱中有稳的局势下,南宋涌现了许多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同时,也迎来了文艺繁荣的复兴时代。
南宋时期维持了近百年学派间互争雄长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了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的盛况。
可以说,南宋是古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巅峰时期,其中理学思想的诞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家学者。
王国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词的发展也同样迎来了自己的高峰期,词人数量和作品数量都达到了历史空前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词人,基本上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辛弃疾豪放风格为代表的新体派,另一个是以姜夔婉约风格为代表的传统派。
古诗文知识点
古诗文知识点宋词历史演变的代表词人及其贡献:北宋前期: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
)北宋后期: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南宋前期: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南宋中期: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等。
南宋后期:一派是稼轩之遗响,主要词人有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另一派是白石之羽翼,重要词家有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宋诗的特点(与唐诗相比较)p13-p14宋诗创作是在唐诗的巨大影响下进行的,唐诗的灿烂辉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宋人的创新意识。
宋诗的发展历程,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唐诗不断突破和超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面目的历程,从而创造出足以与唐音相抗衡的宋调。
(1)题材内容上的特点一是直接以诗歌议政,二是自始至终地表现爱国思想,三是广泛深入的描写民生,四是极为广泛地描绘经济生产、民风民俗等生活画面,五是品评艺术的作品大量产生。
(2)艺术上的独特风格——议论化、才学化和散文化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赵翼《瓯北诗话》(卷五):“以文为诗,自昌黎始。
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首推柳开)白体诗及诗人1.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
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2.王禹偁也学白体,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
写了许多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
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村行》“数峰无语”句以移情拟人手法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语”称之,“立斜阳”更见晚山有情。
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流派
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流派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之一,开创了新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宋词主要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诗歌风格和时代背景都有所不同,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一、南宋词派南宋词派是宋代末期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为豪放自由、潇洒清新、情感深厚的风格。
代表作家有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刘禹锡等。
辛弃疾是南宋第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深受当时文化脉搏的影响,处处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辛弃疾的词语言华丽飘逸、雄浑豪放,形式多变,意境深远,经典之作屡见不鲜。
李清照也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她一生写出了大量的词,代表作《如梦令》、《如李花》,可谓是家喻户晓。
李清照的文学思想对当时的文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南宋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陆游是南宋后期的文学家,他的词作品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抨击时弊为主,刚健豪放,语言亦雄浑简练。
他的代表作有《卜算子》、《钗头凤》等。
刘禹锡则是具有汉语词史意义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意旨深刻流畅,言辞简明,主要表现在书法、诗词、史传等方面。
二、北宋词派北宋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表现为清新雅致、婉约柔美的风格。
代表作家有苏轼、欧阳修、晏殊、王安石等。
苏轼被誉为北宋四大文豪之一,他的词颇有新意,不守陈规,追求自我表现的自由,反映了丰富的心理意象。
他的词作品以细腻、清丽、婉约的风格而闻名,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等。
欧阳修是宋代大文学家,他在词歌方面有着广泛深刻的研究,特别是注重词体的优美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他的词风雅致清新,具有松婉中和、曲折流转的特点,代表作有《蝶恋花》、《渔家傲》等。
晏殊则是北宋晚期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语言极为精炼,句式圆转,意境深邃,具有婉约柔美的风格。
晏殊的代表作有《长亭送别》、《浣溪沙》等。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提倡以新文学的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创建了“新诗派”,被誉为北宋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宋代词人及宋词
宋代词人及宋词北宋前期宋代立国之初半个世纪,词并未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兴盛,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
四五十年间词作甚少,虽然像王禹偁、寇准、钱惟演、潘阆等人的词作也有较强的可读性,当尚未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缺乏开拓性和独创性。
直到11世纪上半叶柳永等人先后登上词坛之后,宋词才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
一、独辟蹊径:范仲淹1、人物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曾于仁宗康定元年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
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
他是破除宋初浮靡词风的领军者,开宋初文学新气象。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2、词作风格曾大力推动“庆历新政”和诗文革新运动。
他以政治改革的立场上反对西昆体,要求文章内容要反映实际利于教化,情感要激昂,语言要浅白。
其词作多表现雄浑大气的风格,语言朴实而而不乏豪迈,意境远大又富有张力。
3、作品赏析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本篇写词人守边生活的亲切体验和悲壮情怀。
上阕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足了边地秋天景象,“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王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已经相类而情调迥异。
下阕抒发兵将同襟怀,边功未就,故里难归。
将军的白发、士兵的眼泪体现出报过去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此篇词意境开阔,格调悲壮,以白描写实的手法描写边塞的景物,从侧面烘托了边境士兵戎马生活的悲苦。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人情与戍边相碰撞,彰显出词人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
一种对人民普世的关怀跃然纸上,胸襟博大,气度不凡,悲壮激昂的词人形象便得到了彰显。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词人创作风格比较
北宋与南宋时期的词人创作风格比较一、简介中国古代文学中,词是一种独特的韵文体裁,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要目的。
北宋和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词的发展阶段,两个时期都涌现了众多优秀的词人。
本文将比较北宋与南宋时期词人的创作风格,探讨两个时期在词艺发展上的异同。
二、北宋时期的词人及其创作风格1. 苏轼苏轼被誉为“诗骚巨擘”,他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的词具有豪放洒脱、自然率真的特点。
他注重以自己真实感受来表达情感,不拘泥于传统约束,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和夸张修辞来塑造形象。
示例: >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初醒云海茫茫西江水 > 微雨沾衣欲湿还挂碧桃落尽黄昏花2. 李清照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柔和、凄婉动人为特点。
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写女性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为主题,经典之一是《如梦令》。
示例: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园泛菊花 > R记得饮时处安排湿衫低拜执春华三、南宋时期的词人及其创作风格1.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文学性和战斗性较强。
辛弃疾擅长用叙事手法表达对国家破败局面的忧虑,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宿愿和情感。
示例: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2. 周邦彦周邦彦是南宋时期著名音乐家兼词人,在音乐上有很高造诣。
他的词作常常贴近生活,描绘田园景物和情感细腻动人。
示例: > 杏园芳·金陵怀古 > 玄坛总角咽清香, 萧关逞巧思藏。
> 著地儿星浑如饭, 三千里驹不用枪。
四、北宋与南宋时期词人创作风格比较1. 音乐性和文学性比较•北宋的词人注重音乐性,追求曲调流畅,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
•南宋的词人具有更强的文学色彩,更加注重文字的表达和构思。
2. 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北宋词人倾向于豪放张扬、奔放自由的情感表达方式。
•南宋词人则更多地通过凄美动人、含蓄婉约的手法描绘情感。
中国宋词的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他们的艺术成就
中国宋词的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他们的艺术成就词是在唐代产生的,最初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中唐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等都写过词。
晚唐温庭筠的词最著名,流传很广。
词在宋代大盛。
进入宋代,北宋前期的词基本继承了花间词的风格,香艳软媚,多是艳情或闲情逸致,属于婉约词风,主要词人有晏殊、晏几道、欧阳修、张先等。
晏殊说他不追求锦词丽句,而是追求词的气象。
这种气象与后来文论经常用到的意境很相似,故晏殊的词很有意境,成就很高。
晏几道则以浓重的抒情而打动读者,赢得人们的喜爱。
欧阳修的婉约词写得也很精彩。
《蝶恋花》(庭院深深)曾得到李清照的钦佩。
张先因词中三次写到“影”字,故有“张三影”之名。
到柳永出现,词风发生变化,一是内容题材上拓展了范围,开始表现下层女性的生活和情趣,抒写下层文士怀才不遇的愤懑,篇幅体裁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柳永大量创作慢词长调,词开始通俗化和平民化。
柳永的词在当时流传最广,以至于“凡有井水处,就有人歌柳词”。
到苏轼出现,词坛又发生一次大的变化,一是以诗文人词,打破词为“艳科”的局限,题材进一步扩大,二是摆脱音乐的束缚,使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三是风格多样,出现硬朗豪放的作品,豪放词开始产生。
当然,就数量来说,苏东坡的婉约词更多。
词仿佛是一条长河,从苏东坡这里开始分为两途,一是继承婉约词风,一是开创豪放词风。
先说婉约词,苏东坡后,周邦彦在词律上非常谨严,创作了很多新调,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李清照则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成为婉约词的大家,她的词清新秀美,情致深婉,语言精美,韵律和谐,李清照的《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对于词有独到的见解。
南宋时,姜夔的词清秀而有韵昧,自创了许多新词调,最著名的《暗香》、《疏影》,可谓千古绝唱。
而姜夔留下的十七首带有公尺谱(曲谱)的词,更是极其珍贵的音乐资料。
史达祖的咏物词非常精彩,宋末周密、吴文英、王沂孙、张炎也都是著名的婉约词人。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张先、晏殊等1、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
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张先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北宋词人。
天圣八年(公元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3、晏殊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怎样答好高考语文阅读题?北大文科学霸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什么是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代表人物之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20岁,作《浮山堰赋》。
24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卷四。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
又辑《扬州诗》、《高邮诗》。
其《蚕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婉约派代表人物之温庭筠(约812年—866年)中国晚唐词人。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婉约派词人简介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声声慢·寻寻觅觅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武陵春·春晚6)夏日绝句7)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8)点绛唇·蹴罢秋千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0)点绛唇·寂寞深闺2、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1)鹊桥仙·纤云弄巧2)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4)踏莎行·郴州旅舍5)望海潮·洛阳怀古6)满庭芳·山抹微云7)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8)满庭芳·碧水惊秋9)满庭芳·晓色云开10)八六子·倚危亭3、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1. 元祐词人:以轼、黄庭坚、晏几道、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活动和创作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
2. 北宋后期的两大创作群体:(1)以轼为领袖,以黄庭坚、观、晁补之和之仪、令畤、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门词人群体,此外晏几道和贺铸,虽然不属门,但与门词人过从甚密;(2)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体。
虽然社交上分为两大群体,但词风却是“各尽其力,自成一家”3 轼和周邦彦各自开辟出不同的创作方向:轼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注重词的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
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第一节受词影响的黄庭坚和晁补之一、黄庭坚1. 黄庭坚论词强调“以俗为雅” ,论词也是“ 雅俗并重” 。
2. 黄庭坚的雅词:既是学所得。
主要是沿着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1)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晚年两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但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人生信念。
(2)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不仅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表明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而且体现在词作的容中,从而继轼之后,给后来的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提供了可仿效的创作式。
3. 黄庭坚的俗词:从柳永词而来,艳词露骨,语言俚俗,方言无可查考。
自认为是“使酒玩世”。
黄庭坚这些侧艳俚俗之辞,是玩世不恭、嘲弄世俗的的心态使然,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容也不大健康。
、晁补之1.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
“门四学士”之一。
2. 词学理论:(1)在理论上认同词的革新;(2)撰写词话《骫骳说》,对当时词人词作做了比较公允全面的评论。
晁补之词话着重论艺词,开创了词话的新体式,推动了词学理论的发展。
3. 晁词特色:(1)由于经历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因为词中颇多人生的不平和失意的苦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御用词人与北宋后期的俗词创作大晟词人是宋徽宗时期御用文人的代表,此外,还有曹组、王安中等等,形成宫廷词人创作圈。
如前所言,这些词人创作中以雅相尚,大致树立起一个风雅词的创作传统。
然而,御用文人的创作又是复杂的,他们的审美趣味是随着徽宗的口味而变化。
徽宗作为一国之君,是正统、伦理道德的化身,他必须倡导雅正。
况且,对雅词他也是有所嗜好的。
作为一个享乐的个体,徽宗生活奢靡荒淫,他同时又嗜好俚俗谑浪的格调。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合,徽宗表现出不同的嗜好。
于是,御用词人的创作也就呈现出两种趋向:在创作雅词的同时,不避声色与俚俗。
这股俗词创作的风气影响了北宋后期的整个词坛,俗词创作蓬勃发展,形成空前绝后的盛况,是北宋俚俗词创作的黄金时段。
由于徽宗年间同时存在着强劲的“风雅词”之创作倾向,而且,这种创作倾向得南宋词人大声弘扬,南宋朝野又普遍抵制徽宗年间蔚为壮观的俗词创作,所以,北宋末年这种俗词创作现象始终没有引起词论家的重视,成为词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
一、徽宗的喜好与世风的转移宋徽宗从本质上讲是一位耽于声色之乐的纨绔子弟。
他在位26年,尽情享乐,奢侈糜烂。
作为帝王,他既无治国方略,昏庸无能;又好大喜功,愚昧自负,最终导致北宋政权的崩溃。
徽宗所为,一改北宋历朝帝王的规制,同时带动世风的转变。
徽宗年间的社会财富之积累,达到令人羡慕的程度,朝野呈现出繁华似锦的虚像。
北宋自太祖开国,至徽宗朝已涵养生息一百五十余年。
虽然北宋社会内有“冗官”、“冗兵”之积弊,外有辽、夏“岁币”之支出,但是,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真宗景德二年(1005)十二月,宋、辽“澶渊之盟”订立,此后,北宋内外一直没有较大的战争骚扰破坏。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人口迅速增长,“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
”(《文献通考》卷十一《户口》)国库也日益充裕。
朝廷在元丰、元祐库的基础上,增设了崇宁、大观、宣和等库。
当时仅京师一地,就有府库92座。
金人攻陷汴京,遣使检视内藏府库,共74座,金人“役禁军搬三日不绝。
”(皆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一)都市经济的繁荣,更是盛况空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概言崇宁年间京师的富丽昌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孟元老的叙述作了形象的注释。
这一幅幅生动具体的历史长画卷,再现了汴京都市风采。
北宋后期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繁华的虚像,给统治者的纵情声色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口实。
在一片升平歌舞、阿谀奉承声中,统治者失去了理智,文恬武嬉,朝野对日趋恶化的内外矛盾和危机很少觉察。
徽宗年间,正色立朝、直言进谏之士,都被远远排斥出朝廷。
徽宗听不到一点不同意见,臣僚奏章中充斥着谀颂之辞,社会的繁华虚象也仿佛在证实着“圣王”业绩。
因此,徽宗自我感觉良好,毫无愧色地认定自己可以追迹尧舜,治下乃太平盛世,国力异常强大。
于是,君臣生活奢靡,挥霍无度,放纵享乐。
徽宗初始也不敢任性所为,经蔡京等奸佞怂恿、鼓励,且曲为之解说,才日益放肆享受。
蔡京说:“陛下无声色犬马之奉,所尚者山林竹石,乃人之弃物。
”(《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二)蔡京子蔡攸也说:“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
岁月能几何?岂可徒自劳苦。
”(同上,卷九十三)这些言论深得徽宗欢心。
于是,徽宗不以国家为己任,而是以四海天下供奉一己之享受。
后愈演愈烈,如筑艮岳以像杭州凤凰山,都人称万寿山等。
徽宗甚至多次轻车小辇,微服出行,出入狭邪,因此与名妓李师师之间便有了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
上行下效,徽宗年间奢侈成风。
蔡京“以金橘戏弹,至数百丸。
”(张知甫《张氏可书》)王黼“于寝室置一榻,用金玉为屏,翠绮为帐,围小榻数十,择美姬处之,名曰‘拥帐’。
”(《清波别志》卷三)君臣朝歌暮嬉,酣玩岁月。
徽宗年间世风趋于浮靡。
淫靡世风表现在歌舞娱乐方面,就是俚俗词风大为盛行。
徽宗虽然有很深厚的艺术修养,很高雅的欣赏趣味,但是,由于耽于淫乐的天性使之然,他又特别喜爱淫俗谑浪、靡丽侧艳的风调。
平日与群小相互戏谑、游乐,无所不至,群小也因此获得高官厚禄。
蔡攸得宠于徽宗,“与王黼得预宫中秘戏。
或侍曲宴,则短袖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中,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以献笑取悦。
”(《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二)王黼后来官至宰相。
宣和间讨徽宗欢心的另一位宰相李邦彦,“本银工子也,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
然生长闾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
每缀街市俚语为词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
”(《宋史》卷三百五十二《李邦彦传》)这些都十分投合徽宗嗜俗嗜艳的口味。
徽宗的喜好与臣下的迎合,使北宋后期世风为之一变,词风为之一变。
所以,北宋末年唱曲填词,皆不避俚俗,且为时尚所趋。
宋词起于民间,流行于酒宴歌席,迎合了宋人的享乐要求,以俚俗语写艳情是其必然的倾向,所以,宋词与市井俚俗有着天然的联系。
与散文、诗歌相比,歌词更容易与徽宗年间追逐声色的淫靡世风融为一体,以俗白靡曼的口吻表达难以遏制的“人欲”。
经柳永大量创作,北宋俚俗词风得以确立。
但是,俚俗词风一直受到宋词“雅化”倾向的压抑,不得舒眉一搏。
北宋末年新的社会环境和淫靡世风,为俚俗词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柳永词风得以张扬。
以俗语写艳情,以至滑稽谐谑,盛行于宫廷和社会上层,并影响到整个词坛的创作风气。
这是柳永之后俚俗词最繁荣的一个时期。
宫廷审美趣味的转移,影响面极为广泛。
原来流行于民间下层的艳曲俗词,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宫廷和社会上层。
作俗词、唱艳曲,不仅不妨碍仕进,而且有可能“夤缘遭遇”,飞黄腾达。
所以,词人们再也不必自我掩饰、自扫其迹,或曲为解释,而是大张旗鼓地创作俚俗小调。
同时,从边地流入中原的俗曲也再次备受青睐。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说:“先君尝言,宣和间客京师时,街巷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异国朝》、《四国朝》、《六国朝》、《蛮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时士大夫亦皆歌之。
”社会上下层的共同趋尚,汇集成一股声势浩大的创作潮流,构成宋代俗词创作最为昌盛的壮观。
流风遗韵,一直延续到南渡之后。
《碧鸡漫志》卷二又说:“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
”时风浸染,积重难返。
南宋词坛后来强烈的“复雅”呼声,便是对这一创作倾向的全面反拨。
有为之士,还将这种创作现象与北宋亡国联系在一起抵制。
宋高宗于南渡初年战乱频仍之时,特意下诏到扬州,销毁曹组词集的刻板(《碧鸡漫志》卷二),就反映了南渡之后朝廷态度的根本性改变。
此后,俗词就失去了适宜创作的环境,就再也没有如此辉煌的时光。
二、俗词创作之概况与成就徽宗年间俗词创作的涉及面极其广泛,以下拟从三个方面评介。
1、俗词作家队伍之广泛正如前言,徽宗年间俗词创作的潮流汇卷了社会上下层,所以,参与到俗词创作之中的作家,数量极其庞大。
不同社会地位和阶层、不同政治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家,都被卷入到俗词创作之中,他们的歌词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从皇帝的近臣和御用文人,到一般的士大夫文人,乃至被排挤出朝的元祐党人,以及释道神仙与民间艺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创作出不同内容、不同风貌的俗词。
首先是徽宗亲信近臣。
上文言及蔡攸、王黼、李邦彦等人,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他们的升官秘诀就是善伺人主意,投其所好。
以俗词相谑浪调笑、献媚讨好,就是诸多手段之一。
李邦彦等人当年“人争传之”的俗词,今天已经全部失传。
然而,从徽宗其他近臣的作品中,依然可以窥豹一斑。
王安中,政和间以善写阿谀颂圣文章而得徽宗擢拔,官至尚书右丞。
为文丰润敏拔,“以文辞自显,号为杰出”(周紫芝《初寮集序》),有《初寮集》传世。
王安中的词应制谀颂成分很浓,他的审美趣味是紧随着徽宗转移的。
其《洞仙歌》云: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
鹊起高槐露华透。
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
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怎不相寻暂携手?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多情更、越饶纤瘦。
早促分飞霎时休,便恰似阳台,云梦归后。
这首词写一次艳游的经历。
上阕写所游之秦楼楚馆清幽高雅的环境和美人的歌乐一曲,是初到歌楼的一段熟悉、应酬过程,双方都还有点温文尔雅。
下阕则转入两情相悦、携手相亲、梦入巫山云雨的艳事记载,语言风格也转为浅俗流利。
词人用口语恣意描写歌妓娇媚依人、巧笑玲珑、情意缠绵、楚楚动人的形象,以至分手之后仍时时回想。
徽宗游李师师家,感受大概亦如此。
其次是朝廷的御用文人。
这批词人的创作趣好及职能,与上述亲信近臣相似,都是以颂圣逢迎为其主题。
不过,他们的地位则远远不如徽宗的亲信近臣,他们是依靠阿谀攀附权贵进身的。
他们的词作风格,最受徽宗的审美趣向支配。
历代词论家都从“风雅”的角度观察大晟词人的创作,多数人故意忽略了他们大量靡曼谐俗的艳情小曲。
先来读一首大晟词人的作品:草草时间欢笑,厌厌别后情怀。
留下一场烦恼去,今回不比前回。
幸自一成休也,阿谁教你重来?眠梦何曾安稳?身心没处安排。
今世因缘如未断,终期他日重谐。
但愿人心常在,到头天眼须开。
晁端礼《河满子》晁端礼虽未到大晟府任职而卒,但他的词作则已随同流俗,且时时依据大晟府的要求从事创作。
《河满子》写男女相思艳情。
当年聚散匆匆,别后烦恼无限。
日日盼望重逢,嘴里却要强自支撑:“阿谁教你重来”。
这种种假意掩饰,最终被苦痛所冲破,下阕转为对天的祷告与对重逢的期望。
整首词都是由俗语组成,浑似备受离别煎熬的市井歌妓脱口而出的肺腑诉说。
与柳永词相比,更少了一些文人化的修饰,平白朴实的口吻倾诉出满腹真情。
其俚俗化程度更为彻底,将柳永的俚俗格调更向民间推进了一层。
《碧鸡漫志》卷二认为晁端礼、万俟咏“源流从柳氏来”,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卷十六评晁冲之慢词“紆徐排调,略似柳耆卿”,再加上前文所引王灼之语,个别词论家也注意到大晟词作之靡曼谐俗一面。
御用文人并不仅仅限于供职大晟府者,在徽宗周围还聚集着一批以文字供奉朝廷的文人,他们的作为就与大晟词人一样,围绕着徽宗的喜好逢迎创作。
最典型的例子是曹组。
曹组字元宠,颍昌(今河南禹县)人。
六举未第。
宣和三年(1121)特命就殿试,中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徽宗在玉华阁亲自召见,赐书曰:“曹组文章之士”。
官至阁门宣赞舍人。
有《箕颍集》20卷,不传。
《全宋词》录曹组词36首。
关于曹组被召殿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十九载:亳人曹元宠,善为谑词,所著《红窗迥》者百余篇,雅为时人传颂。
宣和初召入宫,见于玉华阁。
徽宗顾曰:“汝是曹组耶?”即以《回波词》对曰:“只臣便是曹组,会道闲言长语。
写字不及杨球,爱钱过于张补。
”帝大笑。
球、补皆当时供奉者,因以讥之。
从这一条记载中可以看出,曹组是靠自己的才思敏捷以及投合徽宗嗜俗的审美心态而得帝王欢心的,其作用类似于朝廷弄臣。
这首《回波词》《全宋词》漏收,可以让读者窥见曹组作词的风格,略略弥补百余首《红窗迥》失传的遗憾。
曹组的《红窗迥》虽然已经全部失传,但流传至今的作品中仍不乏浅俗艳冶者,大致也能展现他这方面的创作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