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控制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控制方案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

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

3、湖北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

3、建设单位: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由1栋7层高层办公楼、1栋9层高层办公楼、1栋15层超高层办公楼组成,附设2层地下室。用地面积约1.28万㎡,总建筑面积约4.99万㎡,地下建筑面积1.62万㎡。

拟建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场地标高在21.04~22.12米之间。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一级阶地,与长江最近直线距离约5000m。。

场地地质情况

拟建场区地层按各岩土层的成分、成因及工程性质等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①杂填土(Qml);②粉质粘土夹粉土(Q4 al+pl);③粉质粘土(Q4 al+pl);④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 al+pl);⑤-1粉细砂(Q4 al+pl);⑤-2粉细砂(Q4 al+pl);

⑤a粉质粘土(Q4 al+pl);⑥中粗砂夹砾石(Q4 al+pl);⑦-1强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中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1中风化泥质砂砾岩破碎岩(K-E)。

各岩土层名称、岩性描述、空间分布详见下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

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1.4.2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下部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由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性土层中,水量大且水位随长江水位的变化有变化,具统一承压水位,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因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场地承压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3.64m,

场地内第③层粉质粘土层为含水层的上覆隔水顶板。第④层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层为粘性土和砂类土的过渡层,弱透水性,该层饱含地下水,应视为含水层。第⑤层粉细砂及第⑥层中粗砂夹砾石为承压水主要含水层。整个含水层大体上从上到下颗粒由细变粗,其富水性由弱到强。赋存丰富的孔隙承压水,为弱~强透水层。下伏泥质粉砂岩(地层代号⑧)为相对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约30~35m。

三、主要施工方法

1、管井成孔施工

冲击钻冲击成孔至设计孔深。

2、管井成孔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井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冲击造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滤水井管和填充砂砾。

3、施工要点

(1)冲孔机就位前,应先在孔口设置圆形8mm钢板护筒,它的作用是保护孔口,定位导向,维护泥浆面,防止坍方。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左右,深为1.5m 左右,以保护孔口和防止塌孔。然后使冲孔机就位,冲击钻应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开始低锤(小冲程)密击,锤高0.4-0.6m,并及时进行黏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为1.3—1.5之间,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后,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至1.5—2.0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

(2)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及时加黏土,通过上下冲击,达到泥浆护壁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每冲击1—2m应排渣一次,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排渣方法采用泥浆循环法,将输浆管插入孔底,泥浆在孔内向上流动,将残渣带出孔外,该方法造孔工效高,护壁效果好。若该方法排渣效果不理想时,则可采用抽渣洞法,排渣时,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以防亏浆造成孔内坍塌。

(3)在钻进过程中每1—2m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变层处和易于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

(4)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可使用底部带活门的钢担渣筒,反复掏渣,净孔底沉渣清除干净。

(5)清孔后应立即将滤水管放孔后,其四周填入砂砾,以防止坍孔。

(6)质量标准

①井位放要允许偏差±20mm

②井径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1%,桩位允许偏差<100mm。

③井底沉渣厚度≤50mm。

四、管井井点制作,施工要点

1、井管

井管由滤水管,吸水管和沉砂管三部分组成。井管沉放前应清孔用压缩空气(压力为0.8Mpa,排放量为12m3/min)与潜水泵联合洗井。

2、水泵

采用JQB-2-10潜水泵,流量60m3/h,扬程为12-21m,电动功率3.2kw。每口井一台潜水泵,并带吸水胶管,配上一个控制井水位的自动开关,在井口安装75mm阀门以便节流量的大小,阀门用夹板固定。现场配备2台潜水泵作后备之用。

3、集水井

基坑内设置集小井,用φ500钢管,并设3‰坡度,与下水道接通。

4、钢井管下放与安装

将预先制作好的井管用汽车吊分段下放,分段焊接牢固,直下到井底。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管顶部比自然地面高500mm左右。井管过滤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适当的范围内,井管下入后,及时在井管与岩壁间填充砂砾滤料。管周围填砂滤料后,安设水泵前应按规定清洗滤井,冲除沉渣,采用压缩空气洗井法。

潜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砂尊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加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坏拆断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试转5-8mm,如无问题,始可放入井中使用。

5、注意事项

(1)管井安装后,应及时洗井,否则成孔时浮于水中的泥砂会将从内部堵塞滤孔,使管井成为死井。

(2)管井施工后要及时抽水,以形成流动水龙和畅通水管,才能保证管井正常渗水效果。若施工中因某些原因管井静置多日不抽水,则管外泥砂浆逐步沉积,从管外堵塞滤孔,形成“死井”。

七、管井降水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管井做好后,在开挖基坑前,应抽水3-7d,使水位下降3-5m,以后边开挖边降水,井中水位开始逐步下降,在基坑中形成降水漏斗,以便于土方开挖和主体。

2、土方开挖施工完毕后,仍须继续抽水,以保持基坑底面干燥,便于桩承台,垫层和底板与地梁施工。

3、降水过程中,涌水量将逐渐减少。但每口井的涌水量不同,因此每口井的抽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基坑中部设置观测井,做好抽水记录。为了方便,可直接观察坑底的底的排水沟与集水井水位升降情况,每隔1h抽水一次,涌水量大者抽20mm 左右,小者抽3-5mm,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向小,先混后清”,否则降水属于不正常,应检查修改降水方案具体技术措施。

4、因雨天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因此基坑内应设置集水井一排水沟沿坑底边出水,将水导入排水沟与集水井,在集水井处设置水泵,将水排入市政地下水道。

5、井点降水运行开始后要求连续工作,不然地下水位将立即上升,因此准备双电源,以便一路电源停电后,立刻接通另一电源。

6、潜水泵在运动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与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掺入电动机内。同时还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