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74a016fad6195f312ba688.png)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美国教学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此,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小学数学教师亟待对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加以研究和探索。
一、激趣提问,刺激思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
”小学生年龄小,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适度地把握好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奥数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先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的厚度,告诉他们只有0.083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83×2×2×2=0.664毫米,还不到1毫米。
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
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动了学生思维之弦,激发了学生思考之情。
二、循序提问,由浅入深“先学走,再学跑。
”这是公认的道理。
提问也一样,一开始所提问题太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高。
“认识分数”单元的“分一分”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
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并结合新课内容,循序渐进设计了一组问题:1.要把6个苹果分给淘气和笑笑,你准备怎样分?(学生随意分)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理解平均分)2.利用平均分解决问题(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引出分数)这样不仅自然地引出分数,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为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创造了条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提问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提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67ab0ceff9aef8941e065f.png)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
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
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提问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都能勇敢回答问题,使提问更有效,使我们的课堂更有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小学数学课上,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教师要随时注意发现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圆的认识》,在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三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哪一辆车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身到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指导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让学生“会问”才是具备提问能力的重要标志。
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给学生一个发展、前进的过程,允许走一点弯路,打一场持久战。
但是,在这里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教学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cf518cbceb19e8b8f6ba21.png)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一、备教材要“懂、透、化”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学生要“实”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三、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思维来自疑问。
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1 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
2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
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
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
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6da43831126edb6f1a106a.png)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因此,只有处理好课堂的有效提问,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一、捕捉“三种”契机,提升提问时效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
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
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1、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通过采用铺垫性、辅助性的提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时:“学校把360 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发生了障碍,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当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及时提问。
教师在学生思维产生“模糊”时,应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能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运用正确思维规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当学生思维缺乏深度时,及时提问。
由于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满足于一知半解。
这时教师要及时提问,步步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向纵深拓展。
例如,教学“认识二分之一”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正方形纸上找1/2、1/3、1/4,再观察比较得出1/2>1/3>1/4,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一位学生答:“我发现数越多那个数就越小。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aa99a9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4.png)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一个需要老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分析其方法和意义。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具有导向性的。
老师在提问时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老师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数学法则和规律。
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包括具体的计算问题、解释性的问题、实际问题和对比问题等,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这种多元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个性化的。
针对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
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让他们能够逐步建立自信,慢慢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及时性的。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及时性的提问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7d592ba5e9856a5612604b.png)
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摘要: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提法和安排尤为重要)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提问在数学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90-001有效的提问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听课感受,从五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提问的针对性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在某一教学情境中包含着许多的教学问题,教师应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所提出的问题不可过于大而全,使学生摸不着边际。
例如,黄晓旦老师在教学《假设与调整》这一课时,在上课一开始黄老师就问:为什么老师会叫黄晓旦?生1:黄老师的爸爸姓黄所以黄老师也姓黄。
生2:老师可能是在早上拂晓时出生所以老师的名字里有个“晓”。
生3:老师可能是在元旦出生的所以名字里有“旦”。
在提问过后黄老师再进行适度的总结,引出假设和调整的课题。
在这一提问环节中黄老师从自身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达到了提问的目的,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
这位老师在提问时注意了问题的针对性,有目标有要求,并且提问完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老师提这个问题的原因,师生之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
二、提问的适度性一个正常的教学班级,学生由于个体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会形成不同的知识接受程度。
同一道题对于不同认识结构的学生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出层次,注意不同的群体辐射面。
难易适度的基础性问题应提问中等学生,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提问学有余力的学生。
例如某老师在教学《找规律》时,先出示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照片,再提问:曲径上的图案照这样子铺下去,左起第15个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左起第15个是什么形状的方法有很多,沈老师就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总结可以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8f7517c281e53a5802ffec.png)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摘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而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要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其次要以多种方法保证提问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围绕这个目标,出现了很多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发现式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课堂提问。
只有课堂提问有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标才会达成。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呢?一、设计问题要科学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才能保证提问的有效性,为此,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问题要针对易混知识在数学中,总会有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必须针对这些知识设计出问题,使这些知识通过问题得以澄清。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易混淆这个特点,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问题设计:(1)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各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区别表现在哪里?(2)试想一下:是不是每一个平行四边形均能通过剪拼变成长方形?(二)设计问题要针对盲点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有一些不容易被人觉察到但却常常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思考数学问题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可以称为盲点知识。
针对盲点知识,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问题,帮助学生自觉对这类知识引起重视。
例如,在教授“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是质数还是合数?还是都不是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是质数。
可以接着追问:1的约数有几个?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就会明白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设计问题要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多侧面多途径地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5f637ff46527d3240ce0bb.png)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很多教师都在力图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开始关注数学课堂提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基础。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机,同时使课堂充满情趣和艺术的魅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提问的随意性,有的问题又问得过细、过小、过浅,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的一问即答,一问就抢答,或齐答,刻板式的”你答我评”,大大降低了所提问题的效益,也有损于一部分没有参与回答学生的积极性或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思考的隋性。
所以对于课堂中的提问,教师有必要做一些设计,才能问得有针对性,问到点子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问得有效。
目前,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误区。
一、问题的目的性不明确。
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时候,很多老师让学生看到百羊图,就开始问:图上有有什么?学生就在图上找,有的说,有羊,有的说有草,有的说还有两个小朋友,有的还联想到有蓝天、白云、、、、、、搞了一半天,还没进入主题。
如果老师总是让学生观察图,看图上有什么,那学生就始终不得要领,不明白老师究竟要问些什么。
二、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很多老师变原来的”满堂灌”为”满堂问”,每节课几乎从头到尾都在发问,问题又过于简单,针对性不强。
如有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时常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一节课结束时,又问学生:懂了吗?学生齐答:懂了。
可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学生其实什么也没弄懂,作业要么乱作,要么就照抄,教学效果根本就不好。
三、问题的激励性不够。
教师的提问缺乏幽默感和趣味性,很多老师从上课到下课,一直很严肃,发问时也板着脸孔,或是自问自答,学生们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学生的主题意识没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较差。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b672d7de80d4d8d05a4fb9.png)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概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
课堂提问活动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使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不断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禁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设问技能教师设计问题时都能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尽可能做到切入点准确、思维含量高、难易适度、问题精当。
1.少而精的问题数量。
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尽可能容量大,过于直白、繁琐的问题避免出现,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适度合理控制难度。
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控制难度方面老师们要考虑到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这样的问题,探究性大、联系性紧、覆盖面广吗,既重经验性,又具有浓浓的趣味性和穿透力。
3.切入点切中问题要害。
根据数学知识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要结合具体课型,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
教授新知时,要围绕数学要点进行问题设计;关于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则从实验原理、方法、结论推导设计问题;复习教学,要注意从知识的规律性及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习题的讲评,要从解题规律、思想方法入手设计问题等等。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及时机智地处理学生的生成,在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数学思考。
二、提高发问的技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师要恰当地选择时机,运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使课堂发问的艺术性得到提高,让学生活跃思维,兴趣得以激发。
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论文
![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d04c7a7fd5360cba1adb78.png)
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因此,教师通过坚持撰写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在反思中解难,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还能为自己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手段;是燃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助燃剂;是激起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是促进师生思想交流的渠道。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因此,探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提问是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提问点拨,因势利导,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设计适当的问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是一种交流,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渗透了情感成份。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融洽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推动学习,有极大的益处。
2、启发学生思维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有效思维,获取知识,练就能力。
但是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思维免不了要受阻。
这时候,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313ff7c8d376eeaeaa310a.png)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浅论摘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形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往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教学活动目标是否达成,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地调试。
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的实现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环节启发思维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单纯地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数学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努力在数学教学中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进而培养他们利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又是这门基础学科打基础的阶段为。
因此,要想使得学生将来在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就,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这个基础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每个教师都会用到的教学手段,通过适当的提问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跃,而在这种有利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提问要把握时机性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往往喜欢用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然而,由于时机把握不当,满堂乱问,从而大大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效果。
事实上,在一节数学课上,真正适合提问的时间往往只有那么几个瞬间,教师要想提高提问的效果,就一定要学会把握这几个瞬间,然后进行恰当的提问。
在课堂提问中,主要分为这么几种提问方式:课前的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提问、课间的启发式提问、课后的总结提问,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提问内容,这样才能够使得课堂提问发挥最佳效果。
浅论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对策
![浅论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267101b4431b90d6c85c78d.png)
浅论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对策课堂提问是中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诱导语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另外,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可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因材施教。
本文探讨一下中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对策。
一、提高问题的质量1.明确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是立足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的。
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每一次的提问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新知识,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2.强化提问的作用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不具备启发性的提问属于低效的提问。
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学生通过独立地分析和探究,从而得到思维和智力的训练。
3.增加提问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每节课的提问都是平淡无奇、老生常谈的,必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为此,教师应该尽量使提问充满趣味性,使学生受到问题情趣的吸引,更愿意主动去探索和求解,在愉悦中进行学习。
4.难易度合适的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难易度合适的问题,尽量将问题设置在新旧知识发展、衔接的阶段,避免问题太容易,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或问题太难,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握提问的契机课堂中的提问要找准契机,也就是最佳的提问时机,只有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的提问,才会收获最佳的效果。
提问的最佳契机,不仅需要教师准确地捕捉和掌握,也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引发和创设。
通常的问题设置时机为:1.在导入处设问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小学数学有效提问[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提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a47464b84ae45c3b358cba.png)
浅析小学数学有效提问【摘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长等特点,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有效提问,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小学生新课程改革呼吁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构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课堂效率呢?有效提问是保证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结合本人数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提问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搜集教学材料,从生活入手提问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效率,就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不能把书教死,而是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将其引入课堂,用活生生的数学例子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讲百分数应用题时,我以网上的两条新闻为例:2010年中石化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了13.16%,高达2.11亿吨;中国移动2010年营收达4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净利润达1196亿元,同比增长3.9%。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两条新闻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这两则新闻中还隐藏着什么信息,你能用百分数的知识将其表达出来吗?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这些鲜活的例子极大的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争先恐后的汇报之中,思维的碰撞之中,得出正确结论。
这样一来,数学就来自于生活,而我们又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活中的素材渗透到教学中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以兴趣入手提问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具体的情境下学习数学。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长,抽象思维还未完全形成,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可感知的例子来吸引其注意力,促进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可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情境。
同时要兼顾问题的知识性及其趣味性。
如在《统计》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找了几个短小的片段,即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洋洋灰太狼》《猫和老鼠》《海绵宝宝》《大耳朵图图》。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c1f0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d.png)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导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老师的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是每位小学数学老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方法。
一、有效提问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科。
而通过提出趣味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激发思维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3.促进合作交流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讨论,从而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实践研究方法1.选取研究对象选择某小学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教学实验。
2.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班级中,对比正常教学和有效提问教学两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
在有效提问教学中,老师通过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收集实验数据利用实验班级上课情况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考试情况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4.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了以下几点结果:在有效提问教学中,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对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愿意思考和探索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思维能力的增强在有效提问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频繁而且积极。
他们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1.有效提问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合作交流。
2.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3.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提问能力,多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不断改进提问的方式和方法。
五、实践研究的启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2.注重学生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898da90029bd64783e2c62.png)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摘要】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由此可见,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情趣、导思维等重要作用。
善教者,必善问。
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一、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串成课堂的链子。
因此,教师简洁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教学时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合实际?只有考虑全面了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日常教学中常有这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意识,教师出示主题图后,就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往往会兜个大圈子才能绕到主题上,有时甚至回不到主题上。
这样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
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要讲究技巧:首先提问要问在当问之时。
其次,提问要问在症结之处,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巧妙的发问能适当点拨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数据世界”时,让学生估算一亿粒大米约有多少千克时,很多学生都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千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再估算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千克……这样一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多精辟的话语,真正道出了“提问”的价值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
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探究数学,问题,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98-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对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有着较为重要的教学价值,主要是:提问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二、当前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缺乏主体性
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事实上呢?我们的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2、设计的问题缺乏探究性
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
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数学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解答的问题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
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
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开启的。
三、提高课堂有效提问的几个途径
1、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
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教师提出: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 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③那么
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 r。
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进一步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
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4、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
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
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总之,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
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