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国殇燕歌行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国殇燕歌行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

菩萨蛮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被:通“披”
B.首身离兮心不惩.惩:惩罚
C.胡骑凭陵
..杂风雨凭陵:恃势欺凌
D.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文书:契约,借据
解析:B项,惩:悔恨。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B.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其顾勋
C.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D.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
解析:A项,账—帐;B项,其—岂;D项,渡—度。

答案:C
3.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解析:A、C、D三项皆为借代手法。

烟尘,指战争。

铁衣,指战士。

雕栏玉砌,指南唐的宫殿。

朱颜,指少女。

B项为对比手法。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4~5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柑为橘树的一种。

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

②皇树,即橘树。

屈原《橘颂》
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

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4.诗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颈联抒发此种情感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颔联的“怜”字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橘树的喜爱之情。

颈联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橘花和橘实比作“喷雪”和“垂珠”,想象橘树开花结实,生动而形象。

5.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诗人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诗人“恐见甘(柑)之成林也。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诗人希望橘树成林。

无论是首联中“新”“遍”二字对橘树嫩绿和茂盛的描绘,还是颈联对橘树开花结实的想象,都表现了诗人对橘的喜爱之情。

诗人自然也渴望自己亲手栽种的橘树成林。

颔联更是用屈原怜橘和李衡谋利一正一反的典故,以“方同”“不当”表明橘在自己眼中是高洁的象征。

渴望橘树成林滋养自己正是作者在贬谪后坚守节操的体现。

(示例二)我同意姚鼐所说的诗人“恐见甘之成林也”。

诗人是被贬谪于此,无论写现实的还是想象的橘之繁盛都只能反衬出作者沉沦于此的落寞与苦闷,以屈原自比更是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意。

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实际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

(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6~8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6.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根据“天涯”“心里事”可知“恨”指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7.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8.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9~10题。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9.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后水面的涨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低窄。

10.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溪南头钓鱼的地方,很久没有去钓鱼了,都荒却了。

不说自己很久没有去钓鱼了,荒却了钓鱼台,很令人哀怜,而说家乡父老哀怜“我”荒却了钓鱼台。

实际上作者是想表明自己不想做官了,想回乡颐养天年。

三、语言运用
11.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

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

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

12.依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

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

名篇——飘香万里
替古人担忧
张晓风
同情心,有时是不便轻易给予的,接受的人总觉得一受人同情,地位、身份便立见高下,于是一笔赠金,一句宽慰的话,都必须谨慎。

但对古人,便无此限,展卷之余,你尽可痛哭,而不必顾及到他们的自尊心,人类最高贵的情操得以维持不坠。

千古文人,际遇多苦,但我却独怜蔡邕,书上说他:“少博学,好辞章……妙操音律,又善鼓琴,工书法,闲居玩古,不交当也……”后来又提到他下狱时“乞鲸首刖足,续成汉史,不许。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遂死狱中”。

身为一个博学的、孤绝的、“不交当也”的艺术家,其自身已经具备那么浓烈的悲剧性,及至在混乱的政局里系狱,连司马迁的幸运也没有了!甚至他自愿刺面斩足,只求完成一部
汉史,也竟而被拒,想象中他满腔的悲愤直可震陨满天的星斗。

可叹的不是狱中冤死的六尺之躯,是那永不为世见的焕发而饱和的文才!
而尤其可恨的是身后的污蔑,不知为什么,他竟成了民间戏剧中虐待赵五娘的负心郎,陆放翁的诗里曾感慨道:
古道斜阳赵家庄,盲翁负鼓正作场。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城争唱蔡中郎。

让自己的名字在每一条街上被目盲的江湖艺人侮辱,蔡邕死而有知,又怎能无恨!而每一个翻检历史的人,每读到这个不幸的名字,又怎能不感慨是非的颠倒无常?
李斯,这个跟秦帝国连在一起的名字,似乎也沾染着帝国的辉煌与早亡。

当年盛时,他曾是一个多么傲视天下的人,他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他曾多么贪爱那一点点醉人的富贵。

但在多舛的宦途上,他终于付上自己和儿子以为代价,临刑之际,他黯然地对儿子李由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幸福被彻悟时,总是太晚而不堪温习了!
那时候,他曾想起少年时上蔡的春天,透明而脆薄的春天!异于帝都的春天!他会想起他的老师荀卿,那温和的先知,那为他相秦而气愤不食的预言家,他从他学了“帝王之术”,却始终参不透他的“物禁太盛”的哲学。

牵着狗,带着儿子,一起去逐野兔,每一个农夫所触及的幸福,却是秦相李斯临刑的梦呓。

公元前208年,咸阳市上有被腰斩的父子。

高踞过秦相,留传下那么多篇疏壮的刻石文,却不免于那样惨烈的终局!
看剧场中的悲剧是轻易的,我们可以安慰自己“那是假的”,但读史时便不知该如何安慰自己了。

读史者有如屠宰业的经理人,自己虽未动手杀戮,却总是以检点流血为务。

我们只知道花蕊夫人姓徐,她的名字我们完全不晓,太美丽的女子似乎注定了只属于赏识她的人,而不属于自己。

古籍中如此形容她:“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轻柔也,又升号慧妃,如其性也。


花蕊一样的女孩,怎样古典华贵的女孩,由于美丽而被豢养的女孩!
而后来,后蜀亡了,她写下那首有名的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无一个男儿,这又奈何?孟昶非男儿,十四万的披甲者非男儿,亡国之恨只交给一个美女的泪眼,交给那柔于花蕊的心灵。

国亡赴宋,相传她曾在薜萌的驿壁上留下半首《采桑子》,那写过百首宫词的笔,最后却在仓皇的驿站上题半阕小词: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半阕!南唐后主在城破时,颤抖的腕底也是留下半首词。

半阕是人间的至痛。

半阕是永劫难补的憾恨!马上闻啼鹃,其悲竟如何?那写不下去的半段比写出的更哀绝。

蜀山蜀水悠然而青,寂寞的驿壁在春风中穆然而立,见证着一个女子行过蜀道时凄于杜鹃鸟的悲鸣。

词中的《何满子》,据说是沧州歌者临刑时欲以自赎的曲子,不获免,只徒然传下那一片哀结的心声。

乐府杂录中曾有一段有关这曲子戏剧性的记载:
刺史李灵曜置酒,坐客姓骆唱《何满子》,皆称其绝妙,白秀才曰:“家有声妓,歌此曲,音调。

”召至,令歌,发声清越,殆非常音,骆遽问曰:“是宫中胡二子否?”妓熟视曰:“不同君岂梨园骆供奉邪?”相对泣下,皆明皇时人也。

异地闻旧音,他乡遇故知,岂都是喜剧?白头宫女坐说天宝固然可哀,而梨园散失沦落天涯,宁不可叹?
在伟大之后,渺小是怎样地难忍?在辉煌之后,暗淡是怎样的难受?在被赏识之后,被冷落又是怎样地难耐?何况又加上那凄恻的《何满子》,白居易所说的“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的《何满子》!
千载以下,谁复记忆胡二子和骆供奉的悲哀呢?人们只习惯于去追悼唐明皇和杨贵妃,谁去同情那些陪衬的小人物呢?但类似的悲哀却在每一个时代演出,天宝总是太短,渔阳颦鼓的余响敲碎旧梦,马嵬坡的夜雨滴断幸福,新的岁月粗糙而庸俗,却以无比的强悍逼人低头。

玄宗把自己交给游仙的方士,胡二子和骆供奉却只能把自己交给比永恒还长的流浪的命运。

灯下读别人的颠沛流离,我不知该为撰曲的沧州歌者悲,或是该为唱曲的胡二子和骆供奉悲——抑或为自己悲。

素材——源头活水
素材一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种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
养也。

”王国维所引词句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柳永《蝶恋花》,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素材二
只上过三年小学的语言大师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但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语言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最终也未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

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

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成为了一代相声艺术宗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