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注意:⑴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指的都是化合物,应为纯净物⑵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镁晶体B. 氯化钠溶液C. 液态氯化氢D. 熔融氢氧化钾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石墨棒B. 固体氧化钾C. 盐酸D. 熔融氢氧化钠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A. 铝B. 食盐C. 硫酸D. 蔗糖4.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A. KOHB. KNO3C. NH4HCO3D. 酒精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A. HClB. NaOHC. Na2CO3D. 蔗糖6.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SO4=2H++SO42-B.NH4NO3=NH4++NO3-C.Na2CO3=Na2++CO32-D. Ba(OH)2=Ba2++2OH-7.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A.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B.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C.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D. 在熔融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a(OH)2=Ca2++2(OH-)B. FeCl3=Fe3++3Cl-B.H2SO4=H2++SO42- D. Al2(SO4)3=Al3++3SO42-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 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 500 m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B.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2mol/LC. 500 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D.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 A10.在_______中或在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名校试题-2014年高考化学小题精做系列(第01期) 专题09 电解质溶液 Word版含解析

名校试题-2014年高考化学小题精做系列(第01期) 专题09 电解质溶液 Word版含解析

1.(2014烟台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盐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c(Cl-)B.1 mol CH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等于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C.80℃的纯水的pH大于25℃的纯水的p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答案】D【解析】2.(2014宁波期末)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B.物质A三态间的转化如下:A (g)→A (l)→A (s),则该转化过程中△S<0C.pH=13的强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变小D.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9的NH3·H2O溶液,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0∶1,错误;B、正确;C、强碱溶液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升高,其它降低,错误;D、CH3COONa溶液促进水的电离,后者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不同,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有关问题。

3.(2014镇江期末)常温下,有①氨水、②NH4Cl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B.将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H4+)<c(NH3·H2O)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滴加25mL 0.1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D.将溶液③、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OH−)-2c(H+)=3c(H2CO3)+c(HCO3-)-c(CO32−)【答案】CD【解析】4.(2014苏北四市期末)25℃时,取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 mL,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及答案1.鉴别酸碱失衡的种类,最有价值的测定组合是( )A.尿液pH和PaC02B.劫脉血pH和PaC02C.静脉血的pH和动脉血pH-D.静脉血pH和HC03E.动脉血和静脉血PaC022.等渗性缺水多发生在( )A.胃肠液急性丧失B.吞咽困难C.大量出汗D.慢性肠梗阻E.低位小肠瘘03.低渗性缺水时一般不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A.口渴明显B.恶心、呕吐、肌肉痉挛C.尿比重低D.尿内CL-很少E.血清Na+降低04.低渗性缺水,血清钠往往低于( )A.155/mmol/LB.150mmol/LC.145mmol/LD.130mmol/LE.110mmol/L05.补钾速度一般每小时不宜超过( )A.10-20mmolB.20-30mmolC.30-40mmolD.50-60mmolE.20-40mmol06.正常血钾值的范围( )A.2.5-2.8mmol/LB.2.9-3.4mmol/LC.3.5-5.5mmol/LD.5.5-6.5mmol/LE.6.5-7.5mmol/L07.高钾血症时,血清钾高于( )A.5mmol/LB.4.5mmol/LC.4mmol/LD.5.5mmol/LE.3.5mmol/L08.等渗性缺水中度失水时,每公斤体重丢失钠为( )A.6mmolB.8mmolC.10mmolD.13mmolE.15mmol09.病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血清Na+120mmol/L,血清K+4.5mmol/L,尿比重1.010,是哪种电解质失调( )A.高渗性缺水B.等渗性缺水C.低渗性缺水D.低钾血症E.高钾血症10.低渗性缺水引起体液容量的变化为( )A.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血浆减少为主B.只有血浆减少C.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组织间液减少为主D.只有组织间液减少E.以血液浓缩为主11.高渗性缺水,其体液变化之最终表现是( )A.细胞外液缺水B.细胞内液缺水C.细胞内液缺水超过细胞外液缺水D.细胞内外液等量缺水E.细胞外液缺水超过细胞内液缺水12.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一般不表现为( )A.面部潮红B.心率加快C.呼吸深而快D.尿液呈中性E.呼气有酮味13.代谢性酸中毒是( )A.原发性HCO3-减少B.继发性HCO3-减少C.原发性H2CO3减少D.原发性H2CO3增多E.继发性H2CO3减少14.代谢性碱中毒常伴发( )A.低钾血症B.低钙血症C.低钠血症D.低磷血症E.低镁血症15.高渗性缺水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A.幻觉B.澹妄C.恶心D.口渴E.心悸16.高渗性缺水时,血清Na+至少高于( )A.145mmol/LB.155mmol/LC.160mmol/LD.165mmol/LE.170mmol/L17.正常人血中HCO3-与H2CO3之比为( )A.10:1B.15:1C.20:1D.25:1E.30:118.男性,50岁,体重50kg,上腹隐痛不适,并不思进食已3个月,胃镜检查证实为胃体癌,化验:血红蛋白80g/L,血浆清蛋白30g/L,血清钠130mmol/L,钾4.5mmol/L,动脉血pH值为7.35,该病人可能存在(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高钾血症E.稀释性低血钠症19.男性,50岁,体重50kg,上腹隐痛不适,并不思进食已3个月,胃镜检查证实为胃体癌,化验:血红蛋白80g/L,血浆清蛋白30g/L,血清钠130mmol/L,钾4.5mmol/L,动脉血pH值为7.35,该病人按血清钠浓度和公式计算需补充的钠盐量为( )A.12×50×0.4mmol/LB.12×50×0.5mmol/LC.12×50×0.6mmol/LD.12×50×0.7mmol/LE.12×50×0.8mmol/L20.男性,40岁,体重60kg,因食管癌进食困难月余,主诉:乏力、极度口渴、尿少而色深。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二章电解质溶液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根据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与两性物质的浓度绝对无关()2.将0.10mol L-1的NaHCO3溶液加水稀释一倍,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变()3.把pH=3与pH=5的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值为4 ()4.将HAc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的[H+]就减少到原来的一半()5.在0.2 mol·L-1的HAc溶液20ml中加入适量NaCl,则可使HAc的解离度增加()6.在0.101⋅HAc溶液10ml中加入少量固体NaAc,则可使HAc的解离Lmol-度增加()7.将0.10mol L-1的NaAc溶液加水稀释一倍,溶液的pH值变小()8.将0.10mol L-1的HAc溶液加水稀释一倍,溶液的pH值变小()9.根据质子理论,H2O是两性物质()10.根据质子理论,HCO3-是两性物质()11. 两种一元弱酸,K a越大的越容易失去质子,酸性越强,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度也越大。

()12.弱酸溶液愈稀,解离度愈大,溶液的pH值便愈小。

()二、选择题:1.HAc在下列溶液中解离度最大的是()A.1 mol∙L-1 NaAc B.2 mol∙L-1 HCl C.纯水D.1 mol∙L-1 NaCl 2.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大的是()A.HCl B.HAc C.H2O D.NH33.从酸碱质子理论来看,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A.H2O B.NH4+C.Ac-D.CO32- 4.欲使NH3·H2O的α和pH均上升,应在溶液中加入()A .少量水B .少量NaOH (s )C .少量NH 4 Cl (s )D .少量NaCl (s )5.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大的是 ( )A .NaOHB .Ac -C .H 2OD .NH 36.欲使HAc 的α和pH 均减小,应在溶液中加入 ( )A .少量水B .少量HClC .少量NaAc (s )D .少量NaCl (s )7. 下列物质都是共轭酸碱对除了 ( )A. HONO, NO 2-B. H 3O +, OH -C. CH 3NH 3+, CH 3NH 2D. HS -, S 2-E. C 6H 5COOH, C 6H 5COO -8. 氨水中加入NH 4Cl,氨水的解离度( ),解离常数( ),溶液的pH 值( )。

第三章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1.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2.系统达到平衡时,偏摩尔量为一个确定的值。

3.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吉布斯函数。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x B、m B、c B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6.将少量挥发性液体加入溶剂中形成稀溶液,则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剂的沸点。

溶液的凝固点也一定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的凝固点。

7.纯物质的熔点一定随压力升高而增加,蒸气压一定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沸点一定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8.理想稀溶液中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只有非常小的作用力,以至可以忽略不计。

9.当温度一定时,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越大,溶剂的液相组成也越大。

10.在一定的温度和同一溶剂中,某气体的亨利系数越大,则此气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大。

11.在非理想溶液中,浓度大的组分的活度也大,活度因子也越大。

12.在298K时0.01mol·kg-1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与0.01mol·kg-1的食盐水的渗透压相同。

13.物质B在α相和β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

14.在相平衡系统中,当物质B在其中一相达到饱和时,则其在所有相中都达到饱和。

二、单选题:1.1 mol A与n mol B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dm3,当x B = 0.8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 = 0.090dm3·mol-1,那么B的偏摩尔V B 为:(A) 0.140 dm3·mol-1; (B) 0.072 dm3·mol-1;(C) 0.028 dm3·mol-1; (D) 0.010 dm3·mol-1。

2.注脚“1”代表298K、p0的O2,注脚“2”代表298K、2p0的H2,那么:(A); (B) 因为,与大小无法比较;(C); (D)。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高一化学必修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 B.盐酸C.BaSO4 D.C2H5OH解析: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要点有:是否是化合物,是否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CO2和C2H5OH是非电解质,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答案:C[来源:学*科*网]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晶体B.熔化的氯化钾C.氯酸钾溶液D.液态氯化氢解析:氯化氢只有在水中溶解时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液态氯化氢不能电离。

氯酸钾溶于水虽能电离,但不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产生的是氯酸根离子(ClO-3)。

氯化钠晶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

当加热氯化钾时,热能破坏了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即发生电离。

综上所述:除氯化氢不存在离子,氯化钠、氯化钾、氯酸钾本身都存在离子,但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KClO3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Cl-。

只有熔化的氯化钾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答案:B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E.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F.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盐解析:A、B说法与定义不符,E中NaHSO4电离的阳离子除H+外还有Na+,因此不属于酸,NaHSO4应属于酸式盐。

非金属元素也能形成盐,例如铵盐。

故正确答案为CD。

答案:CD4.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B.NaHSO4===Na++H++SO2-4C.CH3COOH CH3COO-+H+D.Na2SO4===2Na++SO2-4解析:A项HCO-3不能拆开写;B项正确,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可完全电离;C项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正确;D项是强酸强碱盐,溶于水完全电离,正确。

电解池和原电池(习题及答案)

电解池和原电池(习题及答案)

电解池和原电池(习题)1.以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质均足量),电解后溶液pH升高的是()A.H2SO4B.KCl C.AgNO3D.Na2SO4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向电解后溶液中加入适量原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CuCl2B.K2SO4C.MgCl2D.HNO3 3.从H+、K+、Ag+、Cl-、NO3-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配成电解质溶液。

(1)以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若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体积比为1:1,则可选用的电解质为,阳极反应式为。

(2)以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若电解质质量不变,电解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则可选用的电解质为,阳极反应式为。

(3)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进行电解,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氧气,则可选用的电解质为,阴极反应式为。

(4)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进行电解,若电解质和水量都减少,则可采用的电解质为。

4.下列发生的总反应为2Al+6H+2Al3++3H2↑的是()A.B.C.D.5.如图装置中,A、B两池盛有足量的电解质溶液。

(1)A池为,B池为。

(2)A池中Cu棒为极,电极反应式为,C棒为极,电极反应式为。

(3)若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则B 池中Fe棒上析出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反应后B池溶液的pH(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A池为,B、C池为。

(2)写出电极上发生的反应:②,③。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C三池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基本不变的是。

(4)当电路上有0.2mol电子流过时,①极上质量变化为,⑥极上质量变化为。

7.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 Ni(OH)2+OH-。

该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是()A.H2O的还原反应B.NiO(OH)的还原反应C.H2的氧化反应D.Ni(OH)2的氧化反应8.银锌电池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仪器,电池的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Zn极发生还原反应B.在放电过程中,电池正极区溶液pH减小C.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2Ag+2OH--2e- Ag2O+H2OD.充电时,每生成1mol Ag2O转移1mol电子【参考答案】1.B2.A3.(1)HCl、KCl2Cl--2e- Cl2↑(2)KNO34OH--4e- 2H2O+O2↑(3)AgNO3Ag++e- Ag(4)KCl、AgNO34.D5.(1)电解池原电池(2)阳Cu-2e-=Cu2+阴Cu2++2e- Cu (3)4.48L增大6.(1)原电池电解池(2)2H++2e-=H2↑4OH--4e- 2H2O+O2↑(3)C池(4)5.6g 6.4g7.D8.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2章第2节电解质(5)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2章第2节电解质(5)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第二节 电解质(5)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导电,属于电解质 B.乙酸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C.只有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才属于电解质D.NaCl 和23Al O 在熔融状态下均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石墨棒B.盐酸溶液C.熔融的氢氧化钠D.固体氯化钾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BaSO 4 B.盐酸、蔗糖 C.KNO 3、乙醇 D.NaOH 、氯气4、离子方程式BaCO 3+2H +=CO 2↑+H 2O+Ba 2+中H +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 2SO 4 ③HNO 3 ④NaHSO 4 ⑤CH 3COOH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 5、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MgCl 2晶体B.NaCl 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的KOH 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24Na SO 溶液和2MgCl 溶液 B. 23Na CO 溶液和稀硫酸 C. NaOH 溶液和()43Fe SO 溶液 D. ()2Ca OH 溶液和盐酸7、依据现有知识分析判断,下列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NaOH KCl +NaCl KOH +B. 3AgNO HCl+3AgCl HNO ↓+C. ()232Na CO Ca OH +32NaOH CaCO +↓D. 332BaCO HNO +()3222Ba NO H O CO ++↑8、下列有关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 2CO 3=2Na ++CO 32-B.AlCl 3=Al 3++Cl-C.Mg(NO 3)2=Mg 2+ +2NO 3-D.KMnO 4=K ++Mn 7++4O 2-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难溶于水的盐(3CaCO 、4BaSO 等)都是非电解质 ②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③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⑤溶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C.只有④D.只有⑤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 2++H 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 42-+Ba 2+= BaSO 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 3+2H += Ca 2++H 2CO 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 Cu 2++SO 42-= CuSO 4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 +、Mg 2+、Cl -、OH-B.H +、Ca 2+、CO 32-、NO 3-C.Cu 2+、K +、SO 42-、NO 3-D.Na +、HCO 3-、OH -、Ca 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CaCl 溶液在电场作用下电离出2Ca +和Cl -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 +的化合物都是酸C.氨气溶于水能够导电,故氨气是电解质D.硝酸钾的电离方程式为3KNO 3 K NO +-+14、仔细分析下列实验:实验1 实验2A 、B 、C 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试管ABC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为无色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为无色写出A 、B 、C 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1) Λ∞,1<Λ∞,2<Λ∞,3<Λ∞,4(2)κ1=κ2=κ3=κ4(3)Λ∞,1=Λ∞,2=Λ∞,3=Λ∞,4(4)Λm,1=Λm,2=Λm,3=Λm,4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A) 电导;(B) 电导率;(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A) CuSO4 ;(B) H2SO4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½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A) c+a-b;(B) 2a-b+2c;(C) 2c-2a+b; (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A) 1.474×10-2;(B) 2.684×10-2;(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单位是mol2·dm-6):(A) 6.9×10-8;(B) 3.0×10-14;(C) 4.77×10-15;(D) 1.4×10-15。

12.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A) 离子迁移数;(B) 难溶盐溶解度;(C) 弱电解质电离度;(D) 电解质溶液浓度。

13.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0mol·dm-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 1∶1 ; (B) 2∶1 ;(C) 5∶1 ; (D) 10∶1 。

14.有一个HCl浓度为10-3M和含KCl浓度为1.0M的混合溶液,巳知K+与H+的淌度分别为6.0 × 10-8、30.0 × 10-8 m2·s-1·V-1,那么H+与K+的迁移数关系为:(A) t(H+) > t(K+);(B) t(H+) < t(K+);(C) t(H+) = t(K+);(D) 无法比较。

15.已知298K时,λ∞m(CH3COO-) = 4.09×10-3S·m2·mol-1,若在极稀的醋酸盐溶液中,在相距0.112m的两电极上施加5.60V电压,那么CH3COO-离子的迁移速率(m·s-1):(A) 4.23×10-8;(B) 2.12×10-6;(C) 8.47×10-5;(D) 2.04×10-3。

16.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就大;(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17.LiCl的极限摩尔电导为115.03 × 10-4S·m2·mol-1,在溶液里,25℃时阴离子的迁移数外推到无限稀释时值为0.6636,则Li+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m(Li+)为(S·m2·mol-1):(A) 76.33×10-4;(B) 38.70×10-4;(C) 38.70×10-2;(D) 76.33×10-2。

18.25℃时,浓度为0.1M KCl溶液中,K+离子迁移数为t(K+),Cl-离子迁移数为t(Cl-),这时t(K+) + t(Cl-) = 1,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 NaCl,则t(K+) + t(Cl-)应为:(A) 小于1 ;(B) 大于1 ;(C) 等于1 ;(D) 等于1/2 。

19.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A) HCl与CuSO4;(B) HCl与CdCl2;(C) CuCl2与CuSO4;(D) H2SO4与CdCl2。

2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都可以由Λm与c1/2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B) 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C)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D) 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

21.在25℃,0.002mol·kg-1的CaCl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γ±)1,0.002mol·kg-1CaSO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A) (γ±)1 < (γ±)2;(B) (γ±)1 > (γ±)2;(C) (γ±)1 = (γ±)2;(D) 无法比较大小。

22.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H3PO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溶液中H3PO4的活度a B为:(A) 47(b/b0)4γ±4;(B) 4(b/b0)γ±4;(C) 27(b/b0)γ±4;(D) 27(b/b0)4γ±4。

23.将AgCl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A) 0.1M NaNO3;(B) 0.1M NaCl;(C) 0.01M K2SO4;(D) 0.1M Ca(NO3)2。

24.一种2-2型电解质,其浓度为2 × 10-3mol·kg-1,在298K时,正离子的活度系数为0.6575,该电解质的活度为:(A) 1.73 × 10-6;(B) 2.99 × 10-9 ;(C) 1.32 × 10-3; (D) 0.190 。

25.电解质B的水溶液,设B电离后产生ν+个正离子和ν-个负离子,且ν = ν+ + ν-,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A) a± = a B;(B) a± = a B1/ν;(C) a± = γ±(m±/mө) ; (D) a± = (a+ν+·a-ν-)1/ν。

26.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何者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A) 0.01M NaCl ;(B) 0.01M CaCl2;(C) 0.01M LaCl3;(D) 0.02M LaCl3。

27.浓度为1mol·kg-1的CuSO4浓度的离子强度I1,浓度为1mol·kg-1的NaCl浓度的离子强度I2,那么I1与I2的关系为:(A) I1= ½I2;(B) I1 = I2 ;(C) I1 = 4I2;(D) I1 = 2I2。

28.德拜-休克尔理论导出时,未考虑的影响因素是:(A) 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B) 每一个离子都是溶剂化的;(C) 每一个离子都被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D)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导致溶液与理想行为的偏差。

29.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 (Λm = Λ∞ - Ac1/2) 的理论是:(A) 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的电离理论;(B) 德拜-休克尔(Debye-Hűckel)的离子互吸理论;(C) 布耶伦(Bjerrum)的缔合理论;(D) 昂萨格(Onsager)的电导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