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22课
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9-22
使人开阔视野 ,知识增加 , 励着国人以满腔的热情
思想解放 ,观念更新
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
①丰富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
相 同 点
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 的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 文化作品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又能给 人以无穷的力量。 ③两者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
第二十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实践活动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即 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活动。 ②认识 区 活动则是人类反映客观事物即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别 的活动。 ③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 成的
一方面,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影响和决定思维方式
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 自身的全面发展
无形中、熏陶、耳濡目 标志
染、润物细无声、 “近 词语
朱者赤、近墨者黑 ”等
难以改变、保持、 “乡音 无改鬓毛衰 ”等
二者密切联系,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是通过 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人们长久地生活在一定 联系 的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一 旦内化为人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形成惯性和定势 思维,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联 系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中 形成的;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 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
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潜移默化 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 内涵 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 角度 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方式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 特点 的
深远持久 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 去的文化影响 侧重影响的效果和深度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 内一般不会改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2课时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人教版必修1)
■ HISTORY第22课时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深标解读1.新航路的开辟:①开辟的原因;②人物和过程;③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④影响。
2 •早期殖民扩张:①“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②英国的殖民扩张;③英、荷与 英、法的殖民争夺。
3.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对应学生 用书P119知识—,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1•背景(1) 经济根源一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 社会根源一一欧洲掀起一股狂热的寻金热。
(3) 商业危机一一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
(4) 精神动力——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 条件(1)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2) 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
(3) 地理知识:欧洲地圆说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4) 西、葡王室支持:15世纪末两国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
3. 经过 时间率领船队的开辟的航路支持者专题四走向I 比界的资本上义市场01 JICHUZHISHIZHENGHE ………冷基础知识整合名*师+优唯*助+倂行航海家1487 年迪亚十欧洲到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王室1497 〜1498 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葡萄牙王室1519 〜1522 年葡萄牙人£哲伦等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4•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带到欧洲,传遍世界。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2课文化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041411
第22课文化与社会最新考点整体总览学科素养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与综合国力。
政治认同:认同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国家发展文化的政策。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关系。
公共参与:通过对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学习,深刻领会文化的实质,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1)内涵a.本质上:我们所说的“文化”属于精神X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①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X围上: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②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a.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③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④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b.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⑤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⑥物质载体之中。
2.文化的形式(1)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⑦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点拨: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第三,纯粹“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3.文化的社会作用(1)从本质上看:文化作为一种⑨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必修III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考点梳理】一、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欧洲的革命和战争频仍,政治黑暗。
(2)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深感失望。
2、特点:①政治上,不再刻意突出,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
②在创作风上,。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发展到顶峰。
(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 世纪 30 年代至 20 世纪早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
2、特点:关注,典型地再现,深入剖析,揭露和批判。
世纪【重难点突破】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发生在19世纪,当时,正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19世纪的文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
二、20(一)西方文学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2)主要特征:①强调集中;(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手法,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③故事背景,因果关系,语言风格。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定义
现实主义,realism,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 之一,作为一种主要的文艺思潮,盛行于19世 纪30年代以后。
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 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文学风格和表现 形式。
二、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以后)
(一)定义
(二)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使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
三、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中期以后)
(一)定义
现代主义( modernism )文学
是一种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 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的文学风格和表现 形式。其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荒诞派、黑色
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意象主义 、意识流、 超现实主义文学等
三、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中期以后)
(一)定义 (二)背景
戈多到底是什么?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 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 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 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 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 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 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三、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中期以后)
(一)定义 (二)背景 (三)特点 (四)代表作
国别
美国 法国
作家
海明威 贝克特
作品
《老人与海》 《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 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 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 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 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 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 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 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 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 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 败他。”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22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向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典例1 (2018·全国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 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 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 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 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 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的
③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改革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②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的;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易错点二 误认为社会意识都能推动社会发展
提醒 社会意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社会意识才 能推动社会发展,不能认为社会意识都能推动社会发展。
布不均衡,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等突出问题,2021
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了提高残
疾人保险覆盖率和待遇水平,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制度等举措,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材料蕴含的历史唯物
主义道理有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
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3)解决途径
第22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共28张PPT)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练习
1 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在时间轴的时段范围内,补充两个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 事件,并说明补充的理由。
答案 补充1:稳定物价——“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 理由: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部分商人拒绝使用人民币,倒卖银元,抢购 物资,囤积居奇,物价飞涨。为稳定金融和物价,中央采取行政、法律和经 济手段,打击投机资本。稳定了全国物价,稳定了全国经济,人民政府赢得 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补充2:抗美援朝。 理由: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 威胁新中国安全,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中国政府应 朝鲜政府要求,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艰苦作战和谈判,取得 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1950年10月 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1953年7月)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政策。
2.外交成就
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国建交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4月)
印度支那问题 得以政治解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参加亚非会议(1955年 4月)
中国提出并坚持“ 求同存异 ”的方针;为进 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 条件
“一边倒”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并不矛盾 (1)从地位上来说,独立自主是外交总原则,“一边倒”是外交基本 方针。 (2)“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 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3)“一边倒”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一轮政治复习 第九课知识点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知识点梳理(一)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人类的需要的多种多样、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
2.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来进行资源配置,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三要素。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根据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利用调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的提高和的有效利用。
【特别提示】市场调节即市场手段,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它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计划手段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手”,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实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所谓“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往前走。
”3.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以来来维持。
(2)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形式对市场作出具体的规定。
它主要包括规则、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指自愿、平等、公平、。
(4)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为支撑、为保障的,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5)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供给问题。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等固有的弊端。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严重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
【构图解史】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知识拓展】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1)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 化。 (3)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缓和,制约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 (4)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6)多极化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 挑战。
解析:选 C。材料“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贸易组织(WTO) 框架下分散了由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掌握的贸易决策 权”体现的是新兴国家经济体对传统经济秩序的冲击,这 有利于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 C 项正确。
1.(2020 年全国Ⅰ卷)1992 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 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 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 30%,外资不 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解析:选 C。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中,美国和 加拿大都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实力上与美、加存在较大差距,“外资占商业银行 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 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 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规定,有利于减少美国和加拿大对 墨西哥经济的冲击,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故 C 项正确。
4.区域经济集团化 墨西哥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1)含义:是指发展以__计__算__机__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 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 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 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面临问题: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 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单元总结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规范答题 注重构思 考题再现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 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 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 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 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 的15%。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 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
么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 要性。
(guān xì)分析说明物质 文明与
精神文明的关系(guān xì)。 2.与《经济生活》的综合
第三页,共17页。
3.与《政治生活》的综合
ɡuó lì)竞争 中的地位和作用。
(zōnɡ hé
政治必须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 4.与《生活与哲学》的综合
第十四页,共17页。
抽样批阅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文化 活动;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⑤加强文化教育要从小做起,从自身(zìshēn)做起; ⑥文化教育是提我国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⑦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⑧要把民族团结的意识以文化的形式深入人心。
,
认为这是他们各氏族祖先的亲族;南非许多氏
族以牛为图腾;中非有的部落尊称牛为“父
亲”。以上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精神产品离
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
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第十一页,共17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以牛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 概括、比较的能力。由“牛在农耕文化中起到了重大 作用”可知,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①符合题 意。材料中提到的牛文化这一精神产品都与牛这一物 质载体有关,故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对 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 列举的中国、印度、古埃及、南非、中非等民族 (mínzú)都有牛文化,这说明世界上各民族(mínzú)文 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
2019-2020版高考政治(人教新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 2 第二十二课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真题透视】 (2014· 高考山东卷,T32)《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 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 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 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5.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 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说明( )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 力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有益文化活动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答案]
A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知识点击 “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解答时要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区分开。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2014· 高考安徽卷,T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 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 改变了每一个人, 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栏目 导引第九来自元文化与生活考点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第22课时 建设法治中国(复习课件)
A.依法治国
B.法律至上
C.健全民主
D.制度优势
考点2 法治政府 [6年2考] 2. 【2022福建18题2分】福建省创新营商环境评估机制,
加强数字化监测督导,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 推行制度公开、流程公开、效率公开,把审批和服务全 流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这体现了政府( C ) ①实施宏观调控 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 ③推进政务公开 ④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我们身边》。(本书P37)
【易误提醒】
法治强调的是动态的治理,法制强 调的是静态的制度。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4.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1)①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
立法) 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 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
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时 建设法治中国
教材梳理篇
1 知识网络 2 考点突破 3 福建6年中考聚焦
1 知识网络
· 知识点1 夯实法治基础 · 知识点2 凝聚法治共识
点击查看完整的知识网络
2 考点突破
·考点1 法治 ·考点2 法治政府 ·考点3 厉行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考点1 法治 (教材九上P44~50)
考点1 法治 1.【2022南平一模2分】下框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用一个关键
词概括,最贴切的是( A )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公布施 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刑法修正案
(十一)开始施行…… ★2021年12月,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换届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复习提纲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一超”:美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表现:发动阿富汗战争,单边主义遭到多国抨击2、“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欧洲:①发展:欧盟于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
②政策: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2)俄罗斯:①地位: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②政策:推行多极化外交(3)日本:①地位:经济大国②政策: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4)中国:①政策: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②地位: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5)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经济全球化1、历史进程2、实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的扩张。
3、影响:(1)积极:加快世界经济发展(2)消极: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4、对策: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也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
5、曲折:一些国家出现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1、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2、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1、社会信息化(1)作用: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2)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2010江苏单科· 18 2009天津文综· 9 2009广东单科· 17 命题特点 此考点常结合具体事例以选择 题的形式考查丰富精神世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基础理论 的运用,难度适中。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训练6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强大 精神动力,也是激励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 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根据排除法,A、B容易排除,C为干扰项,但这一说法 有偏颇之处,因为日本人和韩国人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对同一 行为的评价是相同的,这点和A观点类似,故D为最佳答案。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命题点2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训练2 (2010· 福建文综)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 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世 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 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 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 博大精深。”这反映 ( )
答案 A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误区警示 易错点 提醒 人只要处于一个特定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 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文化环境 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 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接受 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积极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才会 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二十二课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 潜移默化 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 的。 (2) 深远持久 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 深远而持久 的。 提示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 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 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 的时效性。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题点1 训练1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第二十二课
(2011· 浙江文综)“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
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 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 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 D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解析
①表述错误,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表述太绝对。排除 含有①或③的 A、C、D 项,故选 B。
答案 B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误区警示 易错点 提醒 不能区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 “丰富精神世界”常用欣赏到、感受到、享受了、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体验到、体味到、领略到、修养、境界等标志词;“增 强精神力量”常用增强了、鼓舞着、激励着、振奋了、 促进了等标志词。
④文化决定人生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形成的,故排除③;文化
A.①②③
影响人生,但是不能决定人生,排除④。图书馆、美 术馆和博物馆都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环境, 故答案为B。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高频考点二 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核心突破 1.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提示 文化之所以会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在 于文化能从根本上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 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 向性,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2011 浙江文综· 31 2011 天津文综· 13 2010 天津文综· 8 2010 福建文综· 25 命题特点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 化对人影响的方式和特点的理 解。2011 年主观题的测试角度 集中展示从“文化的特点及影 响”的角度考查,难度偏低。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 举 例 画欣赏、阅读美文、欣赏 精美歌舞和电视剧,使人 开阔视野,知识增加,思 想解放,观念更新
“拼搏、进取、团结、创 优”的奥运精神鼓舞奥运 健儿不断创造辉煌,激励 着国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 到生产和建设中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二者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都改造和 相 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丰富的 同 精神世界有利于迸发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 点 量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优秀文 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二者具有统一性
第二十二课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 的环境或者一定形式的 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 主要 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 受震撼、力量倍增,并在这 内涵 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 一精神的作用下产生持久的 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人 行为表现,主要表现为改造 的主观领域 侧重 侧重人的主观领域,强 点 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 世界的精神状态 侧重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 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社会 实践的发展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二、文化塑造人生
第二十二课
1.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 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人的 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 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 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 提高。 提醒 文化具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的文化能够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 抗震救灾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体现了优秀文化 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项正确。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 B )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高频考点三 核心突破 文化的作用
第二十二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文化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对社会”和“对个人”两个方面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政 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 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 的发展。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命题点1 训练4
文化塑造人生
(2009· 广东单科)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B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 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
解析 总理的话旨在强调读书对人的影响,故B与题 意吻合。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命题点 2 文化对人的作用 训练 5 (2009· 天津文综)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 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化的影响 A.①② 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 ④文化作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近几年,文化的作用在各地的 2011北京文综· 26 2011福建文综· 26 高考中考查较多。从内容上 看,既有对社会的作用,也有 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011安徽文综· 37(1) 对人的影响。从形式上看,既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第二十二课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后, 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 默化的,C深远持久则不选。其他选项本身表述无误, 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 量的增强,故B、D两项与题意无关。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训练3
第二十二课
2011年国庆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阅读 ( B ) ②人们的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