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一、教案简介《创新作文》系列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写作训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并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和表达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培养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到写作过程中。
三、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创新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
2. 写作技巧的培养:讲解和练习各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如夸张、对比、排比等。
3. 语言组织的训练: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组织方法,如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
4. 作文修改和评价:讲解和练习作文的修改和评价方法,使学生能够自我检查和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法:通过写作练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写作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能够相互借鉴和提高。
五、教学评估1. 作文写作:通过定期的作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作文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评价,使学生能够自我检查和提高作文的质量。
3. 考试:进行定期的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创新思维训练: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 写作技巧训练:讲解并练习夸张、对比、排比等写作手法,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3. 语言组织训练:通过例句分析、仿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语言组织方法。
4. 作文修改与评价: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学会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教案’创新作文教案、日记叙写式

创新作文教案、日记叙写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日记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2. 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
3. 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日记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2. 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记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日记和创新作文。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日记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2. 新课讲解:讲解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一篇日记和创新作文。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日记和创新作文写作任务。
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日记,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2. 写一篇创新作文,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日记写作水平,关注写作格式和内容的规范性。
2. 评价学生的创新作文水平,关注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挥。
八、教学反思2. 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举办日记写作展览,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日记叙事式写作技巧讲解与练习。
2. 后续课程安排:继续讲解和创新作文相关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内容1. 日记叙事式写作技巧。
2. 创新作文的构思与创意表达。
3. 优秀日记叙事式和创新作文案例分析。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日记叙事式的写作技巧。
2. 创新作文的构思与创意表达。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记叙事式的写作技巧,创新作文的构思与创意表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日记叙事式和创新作文案例。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日记叙事式和创新作文。
九、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创新作文教案

创新作文教案创新作文教案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新作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作文教案篇1三、以图促说,激励创新(第二关:说)1、恭喜小朋友通过了第一关,为你们插上一面小红旗。
第二关上不上?2、你最喜欢哪一个,看着它你想到了什么?能说一段话吗?可以选自己画的,可以选圆圆画的,也可以选现在新想到的。
创新作文教案篇23、先独立构思,后找伙伴说说。
4、指名说。
四、以说促写,自由创作(第三关:写)1、说得多好啊!太棒了!奖励小红旗。
第三关更难了,还上不上?不畏艰难,好样的!2、要求:自己取个题目,15分钟内完成。
3、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五、以精促改,培养习惯(第四关:改)1、想想第四关该是什么了?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写完了发出声念2遍,边念边改。
2、找伙伴互改。
语句通顺吗?想象合理吗?3、集体评改。
一人读,其余学生听后评一评,评得好的发大奖。
六、总结同学们通过大胆想象,连闯四关,画出了一张张充满生趣的画,写出了一篇篇富有新意的文章,圆圆还写了一首有关圆的儿童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传阅。
附:《有趣的圆》创新作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1、激发兴趣,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使学生能主动动笔写作文。
2、能比较清楚地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教学准备:课件,稿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答:喜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度快乐时光吧(CAI出示:快乐时光)在做游戏之前,咱们先做做准备活动。
同学们,我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我相信,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们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那么,想一想:一个人有那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呢?(指名答)2生说:声音(对,每个人的声音和别人不一样)、性别、外貌、年龄、个性(有的人性格比较急躁,有的人温柔一点)、爱好(说到爱好,不错!)、经历的事(你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生说完老师请每个学生上台将自己说的上台来板书在黑板上)师评价:哇,你们看,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地方都和别人不一样。
‘教案’创新作文教案、日记叙写式

创新作文教案、日记叙写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地点等。
2. 日记的写作技巧: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
3. 创新作文的要求:独特视角、新颖结构、丰富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创新作文的要求。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日记内容创新,使作文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创新作文的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写日记和创新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日记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特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写日记和创新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写作心得,总结课堂所学。
教学评价:1. 学生日记和创新作文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日记写作技巧和创新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一本日记本,准备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2. 课堂活动: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分析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进行实践操作。
3. 课后作业:让学生每周至少写两篇日记,一篇创新作文,并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
七、教学资源1. 优秀日记和创新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特点。
2. 写作素材库:提供各种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3. 写作指导书籍:提供给学生课后自学,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分析优秀日记案例。
2. 第二周:讲解创新作文的要求,分析优秀创新作文案例。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创新作文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的定义与特点创新作文的意义与价值创新作文的挑战与机遇1.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与理解度评估学生创新作文练习评估第二章:创新作文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创新作文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原则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的思维方式创新作文的语言表达创新作文的结构布局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实践与讨论2.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对创新原则的理解与应用评估第三章:创新作文的素材积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素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累创新素材的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素材的来源与分类创新作文素材的筛选与整理创新作文素材的应用与展示3.3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分享3.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素材积累本展示评估学生创新作文素材应用评估第四章:创新作文的思维训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创新作文的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创意表达的技巧与策略创新作文的思维训练实践4.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分享4.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练习评估学生创新作文创意表达评估第五章:创新作文的实践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创新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的创作步骤与方法创新作文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创新作文的修改与完善5.3 教学方法实践演练与指导学生互评与自评5.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作文作品评估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评估第六章:创新作文的想象力培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想象力在创新作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6.2 教学内容想象力的定义与作用培养想象力的方法与技巧想象力在创新作文中的应用实例6.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创意写作练习与分享6.4 教学评估学生想象力培养练习评估学生创新作文想象力应用评估第七章:创新作文的情感表达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创新作文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创作具有感染力的创新作文的能力7.2 教学内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与方法情感表达在创新作文中的运用情感表达的实践与指导7.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情感表达练习与分享7.4 教学评估学生情感表达练习评估学生创新作文情感表达评估第八章:创新作文的创新手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新作文中的各种创新手法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手法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创新手法的种类与特点创新手法在创新作文中的应用实例创新手法的实践与指导8.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作文练习与分享8.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手法掌握评估学生创新作文创新手法应用评估第九章:创新作文的综合训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创新作文的整体能力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创作习惯与思维9.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的综合训练方法与步骤创新作文的创作心态与思维培养创新作文的实践与总结9.3 教学方法综合训练与指导学生创作分享与讨论9.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作文综合训练评估学生创作总结与反思评估第十章:创新作文的拓展与提升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拓展方向与提升路径培养学生持续创新作文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的拓展方向与方法创新作文的提升路径与技巧创新作文的持续创作与实践10.3 教学方法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创作与分享10.4 教学评估学生创新作文拓展与提升评估学生持续创作与反思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创新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补充说明:详细阐述创新作文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创新作文的特点,深入探讨创新作文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生在创新作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创新作文教案小学

创新作文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理解创新的概念。
2. 学习不同类型的创新作文。
3. 学习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4. 开展创新作文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创新作文的概念和意义1. 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视频展示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发明和创造,引起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10分钟)和学生一起讨论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并列举创新的例子,学生展示自己心目中的创新作品,并解释其创新之处。
4. 总结(5分钟)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总结创新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第二课:不同类型的创新作文1. 引入(5分钟)通过阅读一篇创新作文的范文,引起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作文的兴趣。
2. 导入(10分钟)介绍不同类型的创新作文,如科技创新、环保创新、教育创新等,并讨论每种创新的意义和影响。
3. 活动(15分钟)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新主题,自由发挥创造力,写下自己对该主题的创新设想,并展示给同学们。
4. 总结(5分钟)总结各组展示的创新设想,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创新作文的共同之处和个性特点。
第三课: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1. 引入(5分钟)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一些常见的创新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头脑风暴、逻辑思维和组织结构等。
2. 导入(1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时遇到的困难,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3. 活动(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和方法,再次展示自己对创新主题的创新设想,加以修改和完善。
4. 总结(5分钟)总结并展示各组的创新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写作能力。
第四课:创新作文的实践活动1. 引入(5分钟)通过培训学生如何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创新作文教案模板小学语文

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进行构思。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进行构思。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职业规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二、新课讲授1. 让学生列举自己感兴趣的几个职业,并简要介绍这些职业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些职业?这些职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写一篇关于未来职业规划的作文。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在上一节课中写了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巧,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继续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互相学习、提高。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进行创新思维和写作练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职业规划。
3. 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创新作文教案语言设计模板

创新作文教案语言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创新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创新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创新作文的范文或者故事,引发学生对创新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讲解创新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作文才算是创新作文,以及创新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区别。
3.分组讨论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构思创新的故事情节,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
4.展示范文和讨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作文,并进行讨论和点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5.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作文的实践。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作文的实践,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的题目和素材,让学生进行创作,然后相互交流和讨论,不断完善作品。
6.总结讨论。
通过总结讨论,让学生对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创新作文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创新作文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然后上交给老师进行评阅和点评。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创新作文的范文或者故事,以及一些创新作文的写作素材和题目,以便学生进行实践。
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源,让学生进行听力和朗读练习。
八、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估,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是否具备了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

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第三课时Ⅳ.第四阶段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任务:对本单元的作文研究进行总结。
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再交到各组组长处,由各组组长写出小结合第三阶段的成果交流,总结经验,确定一个最佳方案,重新写作,争取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创新例文】1昙花一现一晚,一位大家公认的欣赏水平极高的女欣赏家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花园里,观赏昙花。
女儿似乎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致,她手里也拿着一株刚买的花苗。
昙花还未开放,母亲开始了她的介绍,这是她的.本能,也是她的自豪——面对大多数植物,她可以对它的质地、生长等作出详细介绍。
她也常常引以为豪,然而她那5岁的女儿提出的问题却往往让她无言以对。
她曾经想过把女儿培养成和自己一样水平的欣赏家,但她见女儿想象力异常地丰富,便决定放弃以前的打算,随女儿自由发展。
昙花开了,母亲还在向女儿介绍。
她的女儿则耐心地听着,看着;“昙花是一种著名的常绿灌木,主枝圆筒形,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
白色的花朵又大又美,但多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极短,你看,它又谢了!它原产自哪儿?你知道吗?”母亲又本能地留给了女儿一个问题。
“我当然知道了!”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它不是从它的枝杆里长出的吗?”这个答案令在场所有观花的人都惊讶;但没有一个人能说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的确,这是一个连成人都很难想象到的非常正确的答案。
但接下来女儿的回答是让人吃惊:“妈妈,这也是花,对吗?”她仰起小脑袋举着手里的花苗问。
“对,我的乖女儿!”她抚摸着女儿的小脸蛋。
“那它干嘛不开花?它很懒吗?”女儿歪起了脑袋,似乎对这株花苗有些不满,就因为它现在没有开花。
“干吗非要现在开花呢?”母亲对她的问题产生了兴趣。
“刚才您不是说它也是花吗?现在它的同类都开了它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呢?”“可那是因为‘同伴’在土里而且到了它开花的时候嘛!”“它没在土里,可它在我手里呀!不是一样吗?”“孩子,你听我说,它不是懒,是因为它没有吸收养分,懂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吸收养分?”“因为要吸收养分它才生长啊!就像你必须吃饭一样!”母亲耐心地讲着。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一、第一章:创新作文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创新作文的兴趣和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创新作文的基本技巧。
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创新作文的意义和价值;创新作文的基本技巧。
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作文;讲解:详细讲解创新作文的定义、特点和价值;示范:教师展示一篇创新作文,分析其创新之处;练习:学生动手练习创新作文,教师给予指导。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创新作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
二、第二章:创新作文的素材积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素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引导学生运用素材进行创新作文。
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素材的重要性;素材的来源和分类;素材的运用技巧。
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素材对创新作文的影响;讲解:详细讲解素材的重要性、来源和分类;示范:教师展示一篇运用素材的创新作文,分析其运用技巧;练习:学生动手练习运用素材进行创新作文,教师给予指导。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素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
三、第三章:创新作文的结构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结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设计创新作文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结构进行作文。
2. 教学内容:创新作文结构的重要性;常见结构类型及特点;结构设计的技巧。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结构对创新作文的影响;讲解:详细讲解结构的重要性、类型及特点;示范:教师展示一篇运用创新结构的作文,分析其设计技巧;练习:学生动手练习设计创新作文结构,教师给予指导。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
四、第四章:创新作文的表达手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表达手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创新表达手法进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创新表达手法的技巧。
创新作文教案万能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创新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为什么需要创新?2. 讲解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特点(1)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创新作文的特点:富有个性、具有时代感、贴近生活。
3. 举例分析(1)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作文,让学生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2)引导学生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
4. 创新思维训练(1)教师提出一个创新话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2)教师点评学生的创意,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和创新。
5. 写作指导(1)教师讲解创新作文的写作步骤:立意、选材、构思、写作。
(2)教师结合具体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
6. 学生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创新话题进行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评讲与反馈(1)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讲,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和不足,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教师是否及时发现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创新作文,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2. 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创新作文,题目自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作文教案

创新作文教案教案名称:创新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创新作文,明确创新作文的特点;2.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作文的撰写;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创新作文的特点和要求;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创新作文的撰写实践。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撰写创新作文。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科书、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给学生展示一篇创新作文的例子,引导学生回答创新作文是什么,创新作文的特点有哪些。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创新作文的特点和要求,如多样性、独特性、创造性等。
Step 3:创造性思维培养(15分钟)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提供一个图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其中的故事;让学生以一个不寻常的角度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撰写相关描述。
Step 4:创新作文撰写(35分钟)教师布置一个创新作文的写作任务,并指导学生按照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撰写。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思维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撰写的创新作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Step 6: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创新作文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继续撰写创新作文或分析一篇优秀的创新作文。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创新作文比赛或在学校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创新作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水平。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创新作文教案万能模板初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创新作文的万能模板,并能灵活运用。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万能模板的应用。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 如何将万能模板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相结合。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创新作文的范文。
3. 学生作文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创新作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创新作文?它有哪些特点?二、万能模板讲解1. 教师讲解万能模板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2. 举例说明万能模板的具体应用,如“悬念式开头”、“总分总式结尾”等。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尝试修改万能模板,使其更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万能模板练习1. 学生根据万能模板,完成一篇短文。
2.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互评,共同探讨如何改进。
四、创新思维培养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万能模板更具创新性?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个性化表达与模板结合1. 教师提出要求:结合万能模板,写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作文。
2.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析其个性化表达与模板的结合。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万能模板的应用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对万能模板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万能模板,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2.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万能模板。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

《创新作文》系列教案一、教案概述《创新作文》系列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技巧。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观察生活、提炼主题、构思新颖的故事情节,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主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构思新颖故事情节的技巧。
4.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实践练习:通过布置作文题目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和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作文水平。
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观察与思考1. 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素材。
2. 学会思考和提炼主题,使作文有深度和意义。
第二单元:构思与创新1. 学会构思新颖的故事情节,使作文有趣味和吸引力。
2. 学会运用创新思维,写出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作文。
第三单元:修辞手法与表达1. 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丰富作文的表达和语言。
2. 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五单元:实战演练与评价1. 学会根据不同题目和要求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
2. 学会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不断改进和提高作文水平。
五、教学评估通过定期的作文练习和评价,评估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2课时):讲解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性,分析实例,进行课堂练习。
2. 第二单元(2课时):讲解构思与创新的技巧,分析实例,进行课堂练习。
3. 第三单元(2课时):讲解修辞手法与表达的技巧,分析实例,进行课堂练习。
4. 第四单元(2课时):综合练习,学生自主选题进行作文创作,教师点评指导。
创新作文教案模板语文初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掌握创新作文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创新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创新作文的审题和构思。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作文中体现创新思维。
2.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创新作文相关资料、案例、图片等。
2. 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的创新点,准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创新的事物?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二、讲授新课1. 创新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讲解创新作文的定义,强调创新作文应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 通过举例说明创新作文的特点,如选题新颖、结构独特、表达方式多样等。
2. 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师讲解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如:a. 突破常规思维,寻找独特的视角。
b.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c. 注重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新点,并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3. 创新作文的审题和构思- 教师讲解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眼,明确作文主题。
- 讲解构思的方法,如:a. 列提纲,明确文章结构。
b. 设定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c. 巧妙设置转折,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三、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结合自己的创新点,进行作文创作。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创新作文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创新作文教案设计模板小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创新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写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创新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突破传统写作模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创新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创新作文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创新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
- 引入: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引起读者的兴趣,点明主题。
- 正文: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 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 发挥想象力:结合实际生活,构思新颖的故事情节。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 丰富词汇:积累词汇,学会运用各种词汇,使文章生动形象。
- 注意段落结构: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层次分明。
(三)课堂练习1. 小组讨论:围绕某一主题,分组讨论创新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技巧。
2.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提高写作思路。
3.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创新作文。
(四)课堂点评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创新作文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创新作文,下节课进行展示。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文创新教案初中

作文创新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3. 提高学生对作文结构、语言、逻辑等方面的掌握能力。
教学内容:1. 创新作文的概念与意义。
2. 创新作文的技巧与方法。
3. 创新作文的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创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创新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创新作文的概念。
二、讲解创新作文(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创新作文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作文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运用,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3. 举例说明创新作文的方法,如:选材新颖、立意独特、结构巧妙等。
三、创新作文实践(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写作。
2. 学生现场构思、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四、创新作文的评价标准(10分钟)1. 教师总结创新作文的评价标准,如:思维独特、观点新颖、表达巧妙等。
2. 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创新作文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创新思维,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创新作文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创新作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创新作文评价标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创新作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创新热情。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创新作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创新作文教案反思模板高中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2. 提高学生对作文主题的挖掘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对作文主题的兴趣。
2. 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
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作文主题,挖掘主题内涵,确定写作方向。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创新观点。
三、写作指导1. 教师针对作文主题,进行写作技巧讲解,如立意、选材、结构等。
2.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开始写作。
四、互评互改1.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小组内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挑选部分作文进行点评,强调写作重点和注意事项。
五、展示交流1. 各小组推荐一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
2. 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感受,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分析1. 学生在作文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互评互改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3. 作文主题的挖掘和表达能力得到加强。
二、教学亮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观点。
2. 强调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3. 重视作文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三、教学不足1. 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讨论效果不佳。
2. 部分学生写作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主题内涵,导致作文立意不够深刻。
3. 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对作文技巧的讲解不够深入,未能全面覆盖写作要点。
四、改进措施1. 在分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内涵,提高作文立意。
3. 加强作文技巧的讲解,针对不同写作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4.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总之,本次创新作文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

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作者:肥西县上派中心校-姚中应【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学会写“虚”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抒情、议论的写虚能力。
【教学难点】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写“虚”。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分为a.进入情境、b.实践体验c.表达交流、d.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依次进行的四个阶段,a b一课时c.为一课时,d.一课时。
总计三课时。
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Ⅰ.第一阶段进入情境教师:㈠将学生划分成八个组。
㈡向学生公布研究专题“怎样写虚”,讲明研究内容和范围,激励学生研究探讨。
㈢介绍研究方法:阅读写作单元,借阅有关记叙文的抒情、议论方面写作知识的书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开讨论会。
走进社会,深入生活。
看哪些人、事、物、景能触动自己的情和意,自己对哪些事有或深或浅的认识,并与同学、父母、老师交流,随时记录写作知识、研究问题和体会。
Ⅱ.第二阶段实践体验任务:A.学生:㈠阅读教材“写作单元善于写虚”思考下列问题:1.学会写虚有什么意义?明确: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对外界的人、事、物、景总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而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检测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将这些情感、态度和看法写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写“虚”。
所以学会写“虚”是非常重要的。
2.什么是写“虚”?明确:写“虚”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情和意,是作者对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3.记“虚”有哪两种能力?明确:抒情和议论。
明确:写“虚”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情和意,是作者对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3.记“虚”有哪两种能力?明确:抒情和议论。
创新作文教案

创新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作文的基本要素:主题、结构、语言、修辞;2.作文的写作技巧:构思、组织、表达、修改;3.创新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作文范文,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作文的基本要素1.主题:讲解主题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如何确定作文的主题;2.结构:讲解作文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如何构建作文的结构;3.语言:讲解作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4.修辞:讲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第二节:作文的写作技巧1.构思:讲解构思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构思作文的内容和结构;2.组织:讲解组织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组织作文的结构和段落;3.表达:讲解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4.修改:讲解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节:创新思维的培养1.启发想象力:通过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力训练;2.鼓励尝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3.提高创造力:通过分析优秀的作文范文,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检验学生对作文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2.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3.作文评价: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作者:肥西县上派中心校-姚中应【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学会写“虚”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抒情、议论的写虚能力。
【教学难点】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写“虚”。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分为a.进入情境、b.实践体验c.表达交流、d.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依次进行的四个阶段,a b一课时c.为一课时,d.一课时。
总计三课时。
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Ⅰ.第一阶段进入情境教师:㈠将学生划分成八个组。
㈡向学生公布研究专题“怎样写虚”,讲明研究内容和范围,激励学生研究探讨。
㈢介绍研究方法:阅读写作单元,借阅有关记叙文的抒情、议论方面写作知识的书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开讨论会。
走进社会,深入生活。
看哪些人、事、物、景能触动自己的情和意,自己对哪些事有或深或浅的认识,并与同学、父母、老师交流,随时记录写作知识、研究问题和体会。
Ⅱ.第二阶段实践体验任务:A.学生:㈠阅读教材“写作单元善于写虚”思考下列问题:1.学会写虚有什么意义?明确: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对外界的人、事、物、景总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而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检测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将这些情感、态度和看法写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写“虚”。
所以学会写“虚”是非常重要的。
2.什么是写“虚”?明确:写“虚”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情和意,是作者对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3.记“虚”有哪两种能力?明确:抒情和议论。
明确:写“虚”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情和意,是作者对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3.记“虚”有哪两种能力?明确:抒情和议论。
4.什么是抒情和议论?明确:抒情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有时是直接抒情,有时是结合叙述、描写等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间接抒情。
议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善于写“虚”与虚构故事是一回事吗?明确:两者不是一回事。
虚构故事是指文章写的事本身并不存在,是作者根据需要杜撰出来的。
而写“虚”,是指作者对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景的感情和看法。
“虚”依托的必须是真实的人、事、物、景等。
㈡作文参考题目:1.快乐时刻2.温暖㈢随时记好笔记,特别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
㈣每小组召开两次讨论会。
B.教师:调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交流。
指导学生写作。
既要有宏观的指导,又要有具体文章的导引。
使学生在写作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并培养学生具备发散思维拟题和选择新颖材料的能力。
宏观指导:1.这次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内心体验,它必须是建立在对事情交代的基础之上的。
2.对文章正确使用抒情、议论。
3.提倡抒发真情、议论深刻。
具体指导:以写《今天我真高兴》为例进行讲解。
在写作中,我们必须要交代清楚,今天我因什么事而高兴,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是参加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详细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将自己高兴的原因记叙明白,使人读了文章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高兴、愉快心情。
面评学生习作。
在评阅时将学生作文分成“写…虚‟的抒情、议论”“书写”、“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作为评改重点。
分别指出每位学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优良得失。
从而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所获。
参考文题:1.快乐时刻【写作导引】写这篇作文,我们学会发散思维,如谁的快乐时刻?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我,还是弟弟、妹妹?。
何地的快乐时刻?在家里,还是外出旅游?何种方式、何种场面的快乐时刻?一次同学聚会,一次与亲人久别重逢,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等等。
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作文内容进行写作。
但文章一定要把动人的情景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才达到了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
活动、一次救援行动。
写作时通过具体的人、事,来揭示“温暖”,但不可在文章中无病呻吟。
3.任选一个表心理活动的词为题,写篇作文。
内容不限,题目自拟。
但文章必须写“虚”。
【写作导引】这类话题作文不限内容、题目,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写作空间,写“虚”又紧紧扣住了本次作文要求。
本次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为使你的文章有深度,最好只选择一个人或一件事来写。
由于本次作文要求写“虚”,所以,坚决反对瞎编乱造,必须是对真实人、事、物、景的真情流露或真实看法。
第二课时Ⅲ.第三阶段表达交流任务:㈠结合阅读和写作实践,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思想交流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教师还要抓住机会,适时设问、解答,以此推动学生认识的提升,扩大研究成果。
1.写“虚”是不是在文中对人、事、物、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知识要点:写“虚”并非是对人、事、物、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而是根据文章表达中心的需要,在文章中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流露和看法阐述。
2.抒情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文中的议论属于写“虚”吗?知识要点:抒情散文中的抒情、议论文中的议论也是属于写“虚”。
因为他们也都是对外界的人、事、物、景产生的感情或看法。
3.议论文中的议论与记叙文中的议论有何区别?知识要点:议论文中的议论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写虚中的抒情和议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行合适?情随景(人、物、事)生,情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文章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作者在写作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情到深处自然发。
议论一般在叙述之后进行。
5.写“虚”的抒情和议论应该注意些什么?抒情必须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
议论要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
㈡集体构思:作文题目“快乐时刻”。
展开讨论,激发灵感。
通过问题设置逐渐提升学生的认识:问题一,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拟题。
问题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1.你是怎样拟题的?2.你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第三课时Ⅳ.第四阶段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任务:对本单元的作文研究进行总结。
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再交到各组组长处,由各组组长写出小结合第三阶段的成果交流,总结经验,确定一个最佳方案,重新写作,争取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创新例文】1昙花一现一晚,一位大家公认的欣赏水平极高的女欣赏家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花园里,观赏昙花。
女儿似乎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致,她手里也拿着一株刚买的花苗。
昙花还未开放,母亲开始了她的介绍,这是她的本能,也是她的自豪——面对大多数植物,她可以对它的质地、生长等作出详细介绍。
她也常常引以为豪,然而她那5岁的女儿提出的问题却往往让她无言以对。
她曾经想过把女儿培养成和自己一样水平的欣赏家,但她见女儿想象力异常地丰富,便决定放弃以前的打算,随女儿自由发展。
昙花开了,母亲还在向女儿介绍。
她的女儿则耐心地听着,看着;“昙花是一种著名的常绿灌木,主枝圆筒形,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
白色的花朵又大又美,但多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极短,你看,它又谢了!它原产自哪儿?你知道吗?”母亲又本能地留给了女儿一个问题。
“我当然知道了!”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它不是从它的枝杆里长出的吗?”这个答案令在场所有观花的人都惊讶;但没有一个人能说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的确,这是一个连成人都很难想象到的非常正确的答案。
但接下来女儿的回答是让人吃惊:“妈妈,这也是花,对吗?”她仰起小脑袋举着手里的花苗问。
“对,我的乖女儿!”她抚摸着女儿的小脸蛋。
“那它干嘛不开花?它很懒吗?”女儿歪起了脑袋,似乎对这株花苗有些不满,就因为它现在没有开花。
“干吗非要现在开花呢?”母亲对她的问题产生了兴趣。
“刚才您不是说它也是花吗?现在它的同类都开了它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呢?”“可那是因为…同伴‟在土里而且到了它开花的时候嘛!”“它没在土里,可它在我手里呀!不是一样吗?”“孩子,你听我说,它不是懒,是因为它没有吸收养分,懂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吸收养分?”“因为要吸收养分它才生长啊!就像你必须吃饭一样!”母亲耐心地讲着。
“妈妈!那您干什么不把我也栽到土里,让我也开花呢?那样你就不用教我吃饭,给我讲故事了,我可以吸收养分长大!然后开花,一定会很漂亮!妈妈您把我和这昙花栽进去吧!”她稚气地摇着母亲的手。
“这……”母亲哑口无言,在场的各位都哄堂大笑,甚至有的说:“这孩子真傻!”但这聪明的母亲并不这么认为,从此,她开始培养女儿的创新才能。
终于,女儿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了一位和母亲齐名天下的发明家!难道我们能说这是昙花所带来的成就吗?不!是想象力,每个人都拥有的想象力啊!【创新点评】这是我在一次让学生自由作文中,要求学生写的作文。
我出的题目是“想象力”,这篇文章紧紧抓住“想象力”编叙故事。
通过小女孩与母亲的对话,引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想象力就是勇于想象的能力的道理,文章比起一般的说教文章来,要高明得多,是温暖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
”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肩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来之不易。
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了!一张桌子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
但爸爸不争气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路就会被打乱。
爸爸没有读过书,就分外晓得读书的重要。
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又要写作业了,爸爸起身外出。
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外面这么冷。
”元元劝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
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
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带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触了似的,受到极大地震憾,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创新点评】文章运用记“虚”的方法,通过父亲因咳嗽,怕影响儿子学习,而不分春夏秋冬地外出等儿子做完作业再回家,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使儿子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