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病害最新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山药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下)

山药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下)

雌虫无飞翔能力,每雌产卵 32~166 粒,平均产卵 94 粒;雄成虫善飞, 有 趋 光 性。 卵 发 育 历 期 33~59 d, 平均为 42 d。5 月上旬幼虫孵化, 在食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体长可 至 15 mm。到第 3 年 8 月下旬,幼 虫 老 熟, 于 16~20 cm 深 的 土 层 内 作 土 室 化 蛹, 蛹 期 12~20 d, 平 均 约 16 d。9 月中旬开始羽化,当年 在原蛹室内越冬。
植物保护
ZHI WU BAO HU
山药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下)
河南省农药检定站 邵欣欣 李波
一、蛴螬 (一)症状 蛴螬是山药常见的地下害虫, 主要取食山药的地下部分,咬断山 药根、茎,啃食块茎、块根等,对 山药的生长危害较大,严重时会导 致地面山药的茎叶枯死,造成山药 的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二)发病规律 蛴螬卵历期为 10 天左右,雌 虫 平 均 可 产 卵 40 粒 左 右,1~2 龄 幼 虫 期 25 天 左 右,3 龄 幼 虫 期 长 达 280 d。每年 4 月初出现少量蛴螬, 5 月中旬蛴螬成虫(金龟子)出土 量骤然增加。蛴螬成虫高峰期主要 在 5 月底至 7 月上旬,7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成虫量逐渐减少,9 月上 旬以后诱虫量明显降低。 (三)防治方法 一是பைடு நூலகம்药定植前,可采用 40% 辛 硫 磷 颗 粒 剂 或 微 胶 囊, 在 定 植 穴 内 进 行 撒 施 或 喷 施, 施 药 后 立 即覆土,药效可持续 30~120 d。二 是于 6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蛴螬发生 高峰期,用 40% 辛硫磷 1000 倍液 进 行 田 间 喷 浇( 辛 硫 磷 见 光 易 分 解,最好在多云、阴天或傍晚前进 行 喷 浇), 可 达 到 灌 喷 联 防 的 目 的。 每 667 m2 也 可 用 辛 硫 磷 颗 粒 剂 800~1000 g 进行条施,施后立即 浅锄,并浇水促溶,可有效降低山 药田间蛴螬的虫口数量,同时达到 灌喷联防的目的。 二、金针虫 (一)症状 金针虫属于多食性地下害虫, 在旱作区有机质缺乏、土质疏松的 粉沙土壤和沙黏土壤地带发生较 重,以幼虫钻入植株根部及茎的近 地面部分为害,蛀食地下嫩茎及髓 部,使植物幼苗地上部分叶片变黄、 枯萎,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二)发病规律 2~3 年发生 1 代,以幼虫和成 虫在土中越冬。在河南省南部,越 冬成虫于 2 月下旬开始出蛰,3 月 中旬至 4 月中旬为活动盛期,白天 潜伏于表土内,夜间出土交配产卵。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怀山药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养生、益气补脾、健脾益肾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怀山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着怀山药的品质和产量。

对怀山药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进行深入了解,对于保护怀山药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灰霉病灰霉病是怀山药上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由灰霉菌引起的。

病害发生后,怀山药块茎表面会出现白色霉层,严重影响着怀山药的品质。

为了防治灰霉病,可以在生长季节定期喷施有效的杀菌剂,如多菌灵、蒙立克等,及时清除病害部位,保持通风良好,减少湿度,提高怀山药的抗病能力。

2.炭疽病3.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病是怀山药常见的线虫性病害,病害发生后,怀山药块茎表面会出现根部肥大,甚至变形。

为了防治根结线虫病,可以选择抗根结线虫病品种进行种植,加强土壤消毒,定期翻土和轮作种植,保持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提高怀山药的抗病能力。

4.霜霉病1.蚜虫蚜虫是怀山药常见的害虫,对怀山药的生长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保证怀山药的生长良好,及时清除病虫部位,定期喷施有效的杀虫剂,如敌敌畏等,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增加怀山药的抗虫能力。

2.甘蔗象甘蔗象是怀山药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怀山药块茎为食,对怀山药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防治甘蔗象,可以在生长季节增加田间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情况,选择防治甘蔗象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引进天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压力。

3.蓟马4.白粉虱怀山药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怀山药的抗病虫能力。

也需要加强科研力量,研发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怀山药的生长和发展,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山药两种病,危害很严重!怎么防治

山药两种病,危害很严重!怎么防治

山药两种病,危害很严重!怎么防治山药种植管理中,有两种病害要注意防治,一是根茎腐病,二是白锈病,这两种病对山药正常生长会产生严重危害,防治不好会造成山药枯死,减产绝收。

怎么防治呢?一、山药根茎腐病山药根茎腐病发病初期是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形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

病斑的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丝状霉。

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若是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山药根腐病的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过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传播。

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隔7~2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山药白锈病山药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

最初会在叶背面出现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

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孢子囊。

在叶正面则显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晰的不规则斑,有时交链孢菌在其上腐生,致病斑转呈黑色。

种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弯曲肥大,其肉质茎也出现乳白色疱状斑,成为本病重要特征。

此病除为害白菜、萝卜外,还侵染芥菜类、根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

在温暖地区,寄主全年存在,病菌可以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完成其周年循环。

白锈菌在0℃~25℃均可萌发,潜育期7~10天。

故此病多在纬度或海拔高的地区和低温年份发病菌重,如内蒙古、吉林、云南此病有上升趋势,在广东一带如遇冬春寒雨天气,本病为害有时也很严重。

在这些地区如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露水重,连作或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好及地势低排水不良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隔年轮作。

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博爱县怀山药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博爱县怀山药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博爱县怀山药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2012—2014年笔者对博爱县山药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观察,确定了博爱怀山药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并根据主要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一、主要病害症状与发生规律(一)炭疽病1、症状。

主要为害山药叶片、叶柄和茎蔓。

叶片受害,发病初期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然后产生褐色略下陷的小斑,形状不规则,接着小斑逐渐扩大,呈黑褐色、中部褐色、边缘清晰、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2~0.5cm的病斑,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至灰白色,上有不规则的同心轮纹,病斑周围叶发黄,当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发现粉红色的黏性小点或黑色小点。

几个病斑常连成大斑块,病部易破裂穿孔。

叶柄发病,多在叶片与叶柄,或叶柄与茎交接处,初期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呈黑褐色干缩,导致叶片萎蔫脱落。

茎蔓染病,初期在距地面较近部位产生褐色小点或不定形褐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病斑略下陷或干缩,致茎蔓局部坏死,最后导致病部以上茎蔓全部枯死,在空气潮湿时,病部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

2、发生规律。

病菌可在山药的病残体上越冬,为第2年初次侵染的来源,随风雨传播。

6月中旬开始发生,前期病情发展缓慢,7月中旬进入始盛期,8月份是发生最严重的时期,9月上旬病情发展趋缓,病情逐步减轻,中旬后基本停止发展,进入病情稳定期。

流行高峰期遇高温干旱,病情停止发展,遇雨后再次出现流行高峰。

环境条件和栽培情况对炭疽病发病有明显影响,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80%时有利发生;种植过密,架过矮,易造成荫蔽,利于发病;过多的施用速效性氮肥,易引起秧蔓徒长,使植株的抗病性降低;在高温、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

(二)褐斑病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感病时,病斑出现在叶片两面,叶背颜色较浅,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一般2~21mm,病斑中心灰白色至灰褐色,常有1~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有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高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

山药的常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措施

山药的常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措施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应轮换使 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降低病虫 害的抗药性。
安全间隔期
在采收前,要确保山药经过足够的安 全间隔期,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
05
结论
结论
山药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 和治疗是保证其健康生长和产 量的关键措施。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需要采取 不同的防治和治疗措施,以确 保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观察病情
定期观察山药的生长情况,注意病虫害的早期发现,一旦发现病虫 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使用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微生物等,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和蔓延。
治疗措施注意事项
精准诊断
准确识别山药病虫害的类型,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合理用药
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 用药量和用药方法使用,不得随意加 大用药量或改变使用方法。
山药锈病
症状识别
山药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背面和藤蔓上,初期产生黄 色小点,后期形成红褐色或深褐色的锈状物。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引发山药锈病,病原菌通过风雨 传播。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避免过度潮湿,及时 清除病叶和病株。
山药枯萎病
01
02
03
症状识别
山药枯萎病主要表现为植 株矮小、叶片黄化、茎秆 枯萎等症状。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来控制其数量。
使用生物农药
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如Bt乳剂等。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
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的次数,避免产生药害和环境污染。
03
山药病虫害治疗措施
物理治疗

山药的研究进展

山药的研究进展

山药的研究进展1、引言山药又称薯蓣,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固精、益气养阴等功效。

此外,山药还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山药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2、山药的研究现状山药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类、种植、加工、药用价值等。

在分类方面,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山药属共有27种,其中最常见的为薯蓣和褐苞薯蓣。

在种植方面,山药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此外,山药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优化,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加工方面,山药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和药品,如山药粉、山药片、山药粥等食品,以及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中药。

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广泛的需求,也为山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在药用价值方面,山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

研究表明,山药中的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如多糖、皂苷、黏液质等。

这些成分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抗疲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3、山药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山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山药的基因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此外,山药中的一些特定成分如皂苷和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这给山药品种的选育、改良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在山药种植过程中,常常面临病虫害问题,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需要加强山药抗性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技术的推广。

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山药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4、山药研究的成功案例分析尽管山药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仍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探讨。

例如,某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山药粉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使山药粉的颗粒更细、更均匀。

山药的病虫防治

山药的病虫防治

2023-11-08•山药的常见病害•山药的常见虫害•山药病虫防治方法目录•防治山药病虫的注意事项•案例分析01山药的常见病害传播途径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寄主。

症状识别山药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上,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

山药炭疽病症状识别山药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边缘清晰,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

传播途径斑点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010203症状识别01山药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形成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清晰,中央褐色,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02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03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治。

02山药的常见虫害症状山药 wireworm 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根部,导致山药生长缓慢、块茎畸形,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如呋喃丹、辛硫磷等,可有效防治山药 wireworm。

同时,保持土壤湿度和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也有助于提高山药的抗虫能力。

山药 Wireworm症状山药天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残缺不全,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在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减少虫源。

同时,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种植户们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防治实践,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将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危害症状山药线虫病主要发生在地下块茎部位,发病轻时,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严重时,地上部表现叶色变淡、生长势弱。

山药线虫病主要有两种,一是根结线虫病:为害块茎和根,形成瘤状虫瘿(俗称水痘)是其主要特点。

根茎发病部位的颜色明显偏暗,呈黄褐色。

细根上长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结。

二是根腐线虫病:初期主要危害种薯和幼根,后期主要危害块茎,块茎受害,初期表现为浅黄色小点,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病斑直径2~4毫米,病斑内部呈褐色海绵状,深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造成山药植株的长势弱、块茎小。

二、发病规律1、土质因素山药线虫在同期好,田地具有较高的地势,有充足的水分、且结构疏松的沙壤土发病率高,这种条件有利于线虫繁殖发展。

土壤潮湿、粘重,则不利于线虫的发生。

2、土壤温湿度因素种植环境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与山药线虫的活力和繁殖速度存在着重要的相关。

山药线虫与山药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相似,一般地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最适合线虫生长繁育,土温超过40℃线虫活力下降,55℃以上时线虫就会死亡。

3、耕作制度因素线虫的危害程度与山药的连作年限成正相关,长年连作,土壤中的病原线虫逐年累积,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严重。

三、防治措施山药线虫病是一种很顽固的土传病害,线虫抗逆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不易根治。

现在的药剂防治只能是一种辅助措施,实施防治应该进行综合防治。

1、加强引种检疫。

在引进山药的品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确保种子的无病。

农户在自繁种时,选择健壮无病的山药种。

2 、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

最好在5年以上没有种过山药的田块做繁种田,繁育健康的种苗。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怀山药是一种优质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和胃、滋阴潜阳的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食疗和保健领域。

在怀山药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了解怀山药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对于保障怀山药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怀山药常见的病害包括黑斑病、叶斑病、软腐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螟虫、甲虫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措施。

1.黑斑病黑斑病是怀山药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叶面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导致细菌滋生并侵染叶片引起的。

病叶上呈现为黑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枯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选择对病害抗性强的品种种植;及时采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控制病害的发生。

2.叶斑病叶斑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引发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采用早期防治、防治后期发病的综合防治策略;选用对抗性品种,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通气性等。

1.蚜虫蚜虫是怀山药的常见害虫之一,主要以吸食植株汁液为生。

蚜虫的危害表现为叶片卷曲、变形,严重时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种植密植或合理间作,增加天敌种群密度;利用环境调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

2.螟虫螟虫是怀山药的常见害虫之一,主要以吃食植株叶片为生。

螟虫的危害表现为叶片被啃食出现孔洞,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凋落。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灯诱捕、黏虫板等物理防治方式;选择对螟虫抗性强的品种种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怀山药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及时了解和应用各种防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采用防治病虫害的药剂、生物、物理措施等多种手段,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方案。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种植,也是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4.药剂保护 4.药剂保护
• 6月中旬第一场雨后开始第一次 防治,第一次药后的间隔期,持 续干旱15d左右,遇阴雨天气5-7 天一次。流行高峰期(7/中-8/ 下)雨前打药,大雨过后,立即 补防。据我们试验和大面积使用 调查结果表明,轮换选用下列药 剂对山药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 大生M-45(600-800倍)或杜邦 福星8000倍、猛杀生800倍、炭 疽福美1000-1500倍、70%代森锰 锌WP600倍等。
叶部两种症状 叶部
• 叶部染病 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 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 发病较慢,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 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 扩大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 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 白色,边缘黑褐色。急性型发病 快,危害重,多在叶柄与叶片或 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 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少见病 斑,数日后叶片即脱落,严重时 几天时间叶片掉光。
1、 形 态 识 别
2、发生及为害特点
• 成虫白天隐藏在山药藤叶茂密处,日落后 开始活动,晚间取食、产卵。成虫产卵多 在中、下部叶片的背面。每卵块有卵100至 200粒,上覆褐色绒毛。幼虫6龄,具假死 性,低龄幼虫聚集为害,二龄后分散,三 龄前幼虫仅啮食叶肉,剩下表皮,呈窗纱 状,4龄后进入暴食期,叶片被食成缺刻, 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留叶脉。山 药厢面上一层虫粪,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
1.轮作。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无水源条件 三、 防治技术 的田块应避免与山芋、花生、西瓜连作。 2.清洁田园。山药生长期如出现急性型落叶,可 轻轻晃动秧架,让病叶掉落,并扫净落叶,并带 出田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山药刨收后及时 清除病残体。
3.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增施 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深沟窄 畦,清沟排渍。定期喷施调节剂,使植株壮而不 旺,稳生稳长,提高抗病能力。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怀山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怀山药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传统薯类作物,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怀山药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一、病害防治1. 炭疽病症状:叶片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之后形成灰白色菌丝团,中央呈黑色小凹陷,感染重的叶片变黄干枯,甚至整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1)加强灭菌措施,清除病株和病残体,保持地面清洁。

(2)选用健康无菌种薯,定期浸种。

(3)喷洒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7-10天喷一次,连续治疗3-4次。

2. 疫霉病症状:叶片、蔓茎等部位出现白色绒毛状物,感染严重时会覆盖整个叶片,形成灰绿色霉层。

3. 银斑病症状:叶面出现黄色或白色的环形斑点,病斑中央为褐色干燥区,叶片逐渐枯死。

1. 包虫害症状:包虫幼虫在地下钻吃怀山药根部和果实,会使根部膨胀,并留下小洞口。

严重时会导致怀山药根部变形,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埋铝片,把虫子吸在铝片上,每隔3-4天检查一次,铝片要清洗消毒。

(2)用松节油、熏蒸剂熏蒸土壤,在怀山药种植前2-3天进行熏蒸。

2. 节肢动物害症状:叶片被咬出“鱼骨斑”,幼苗或薯块被咬伤或啃食,甚至整株怀山药枯死。

防治方法:(1)选用无害菌株进行施肥。

(2)在田间设置灯光诱杀器,吸引昆虫飞到灯光下,然后用网捕捉、杀灭。

(3)可使用安全高效的虫控膜,如3%降解HUAx薄膜,有效减少婴儿蠕虫及其他虫卵孵化。

综上所述,种植怀山药需要定期防治病虫害,才能保障生产质量和产量。

在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药剂和方法,严格控制剂量,合理使用农药,确保生态环境和消费者身体健康。

山药各种病害病图谱

山药各种病害病图谱

山药各种病害病图谱要问山药各种病害病图谱,据悉对于山药疫病,可以选用72.2%普力克800倍液、72%克露700-8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喷施防治,防治2-3次,间隔7天防治一次,其发病症状有叶片会显现绿色油渍状小斑点等;对于灰斑病可以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防治,其发病症状有叶片显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一、疫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其中叶片会显现绿色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叶柄病部逐渐变成褐色,茎蔓发病早期的症状与叶片类似,围茎近一周时,其上部茎蔓萎蔫枯死。

2、防治方法可以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72%克露700-800倍液、70%甲霜灵锰锌或7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70%新万生或大生的600倍液、特立克600-800倍液喷施防治,连续喷施2-3次,间隔5-7天喷施一次,建议药液交替使用。

二、灰斑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部灰白色至褐色,边沿酒囊饭袋暗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叶片干枯脱落。

2、防治方法发病早期选用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百霜净胶悬剂600倍液喷施防治。

三、根茎腐病1、症状发病早期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之后发展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发病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

2、防治方法发病早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间隔7-20天防治一次。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山药炭疽病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山药炭疽病是由炭疽菌侵染引起的病害,该病菌主要在山药地上部分引发病害,主要致病因子为炭疽菌中的毒素,长期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会促进病害的发生。

针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应采用综合的防治技术,包括预防措施和化学、生物、物理技术。

一、预防措施山药种植地应选择病害较轻或无病的土地,过去种植富营养的土地容易引起该病害。

山药生长期间应注意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及时除草等措施,以保持山药生长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种植后病害发生期应及时清除病残体,避免病害传播,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根及根部土壤,以减少病害菌源,下次种植应在不同秧苗,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在山药种植中比较常见,常用的药剂有多菌灵、时空、和泰克等,应根据药剂使用量,浓度适应山药生长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但使用化学药剂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应尽量减少使用,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在山药炭疽病的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通过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比例对抗炭疽病原菌。

生物制剂比如木霉素、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粉孢四物汤等,具有优异的防治措施,不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通过物理防治方法,可以增强山药的免疫功能,降低病害发生率。

物理防治方式,可以通过改变栽培土壤中病害菌株的分布、影响病害菌株生长及生化代谢等方式防治山药炭疽病。

例如,焚烧、覆盖草膜、太阳光照射、热气处理、物理掩盖等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山药炭疽病的发生。

山药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在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病情综合应用,加强预防措施,合理选用化学、生物、物理技术。

尽早发现该病害,及时进行处理,降低和避免其的发生,保障山药产量和质量。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编者按:山药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藤本植物,它既可当粮食也可作蔬菜食用。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山药的市场也日渐看好。

为了提高山药的种植效益,本期系统介绍山药栽培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供山药种植者参考。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产品器官为块茎,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下面就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一、红斑病1.症状:山药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山药根状块茎。

染病的块茎小,重量轻。

山药红斑病发病之初是在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稍凹陷的病斑,单个病斑直径2 ~ 4毫米。

发病重时,病斑密布,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的斑块,表面具有细龟纹病斑,深2 ~ 3毫米,最深可达1厘米以上,呈褐色干腐状。

2.防治方法:与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棉花、烟草、辣椒、胡萝卜、西瓜等不易被侵染的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用0.1% ~ 0.3%TMK浸带病栽子24小时,防病效果可达95%以上;在重茬种植的情况下,播前每667平方米沟施TMK颗粒剂2公斤,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

选无病田繁殖栽子,并配合采取轮作和施用无害肥料等综合措施。

二、炭疽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蔓。

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

茎蔓发病多在距地面较近部分,病斑黑褐色,略凹陷,危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茎蔓枯死,导致植株死亡。

叶片或茎蔓上的病斑在空气潮湿时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

2.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将留在田间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菌源;采用高支架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植株柔嫩而易感病。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引言山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保障山药的生长和产量,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山药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案,帮助种植户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山药产量和质量。

一、病害防治方案1.1 炭疽病防治炭疽病是山药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薯传播。

病害发生时,患部表面出现黑褐色病斑,严重影响山药的生长和品质。

为了防治炭疽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健康的种薯,并进行消毒处理;-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巡查病害情况,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株;- 使用炭疽病抗性强的山药品种。

1.2 白粉病防治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气溶孢子传播。

病害发生时,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堆,影响山药的正常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为了防治白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白粉病的山药品种进行种植;- 定期喷施防治白粉病的农药;- 确保适当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及时清理病害部位,防止病害扩散。

1.3 红腐病防治红腐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气溶孢子和土壤传播。

病害发生时,山药的根部会出现红褐色溃疡,并伴有恶臭气味。

为了防治红腐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山药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地,以减少病源的传播;- 定期喷施抑制红腐病的农药;- 加强田间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提高山药的免疫力。

二、虫害防治方案2.1 蚜虫防治蚜虫是山药常见的害虫,主要通过代际交替传播。

它们吸食山药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和干枯。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并清除发生蚜虫的叶片;- 定期喷施杀虫剂,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叶片;- 引进天敌,如瓢虫等,控制蚜虫数量;- 保持田间的清洁,减少虫害种群的生存环境。

2.2 蛇蛀虫防治蛇蛀虫是山药根部的害虫,会侵入山药根部导致叶片黄化和凋落。

山药腐烂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

山药腐烂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

0引言山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深受大家喜爱,已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1-4]。

山药为一年只收获一季(11—12月)的蔬菜作物[5-6]。

为满足市场对鲜山药的需求,山药采收后需进行贮藏保鲜,避免腐烂[7-8],山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4℃,相对湿度维持在80%~85%为宜。

应注意贮藏环境湿度过高过低,以免发生腐烂[9]。

引起山药腐烂的主要病害有真菌群(链格孢属、葡萄孢属、镰刀菌属和青霉属)所致的干腐病、青霉病和黑斑病所致的基金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药周年储藏保鲜技术研究”(2017ZJ1039)。

第一作者简介:刘少军,男,1966年出生,山东昌乐人,高级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遗传育种与作物栽培技术。

通信地址:261500山东省高密市昌安大道南1458号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E-mail :970892650@ 。

通讯作者:刘勇,男,1980年出生,山东郓城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全降解包装膜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通信地址:271018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E-mail :85060380@ 。

收稿日期:2018-10-08,修回日期:2019-01-16。

山药腐烂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刘少军1,孙亚玲1,姚甜甜1,舒锐1,岳林旭1,臧传江1,许念芳1,李晓龙1,焦健1,彭勇2(1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所,山东高密261500;2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要:为研究山药储藏过程中腐烂问题,以4个山药品种为试材,分离出采后山药腐烂病原微生物,通过形态学、18S rRNA 序列测序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

结果表明,引起山药腐烂的微生物与青霉菌家族Penicillium sclerotigenum 亲缘关系最近,确定该菌株为Penicillium sclerotigenum 。

山药黑皮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药黑皮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越来越严重,根系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的恶化,影
借助雨水、流水、农具及田间操作传播。连作田、低
响了山药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吸收功能,导致病害发
洼田、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
生严重。在山东青州山药种植区,一般施肥过量的
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利于发病。
1.1 连作
近年来山药种植已形成小规模的区域化种植,
地块从第二年开始就陆续出现黑皮现象。
1.4 土壤黏重,
排水不良
在土壤黏重、地势低洼的田块进行山药的种
区域化种植有利于山药种植产业的形成,但也造成
植,由于土壤黏重,透气性差,排水不良,导致植株
了连作。山药黑皮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连作种植造
生长受阻,加重山药黑皮病发生,因此一般黑土种
成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积,且易造成山药嘴子带
展。但有机肥施用不当(如施用大量未腐熟的植物
统疾病有明显疗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
秸秆、粪肥等)不但不能预防病害的发生还会加重
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山药的需求逐年增加,山药种
病害。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虫卵
植面积也逐年加大。但随着山药种植年限的增加,
等,直接施用有利于病虫害的蔓延及传播,且大量
植山药比黄壤土种植黑皮病发生严重。
菌、有机肥料带菌、及农机具带菌,导致病害发生严
2 防治措施
重。
1.2 有机肥未充分腐熟
山药块茎入土较深,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疏
2.1
2.1.1
农业防治
深翻土地
计划种植山药的地块,在前茬作
收稿日期:2017-03-20;修回日期:2017-07-20
作者简介:祝海燕,女,副教授,专业方向:蔬菜学。E-mail:zhuhaiyan1978@

汉中市山药枯萎病病原鉴定及防治初探

汉中市山药枯萎病病原鉴定及防治初探

山药(Dicscorea opposita Thunb )又称薯蓣、淮山药等,是药食同源的保健蔬菜之一,因其经济价值较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1]。

陕西汉中市南郑、城固、汉台等县区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递增,目前种植面积近2万亩,已成为浅山丘陵区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

随着多年连作及规模种植,病虫危害加剧,尤以一种基腐引起的枯萎病危害最重,重病田减产幅度一般达30%~70%[2],严重制约着山药产业的发展。

笔者根据田间观察、室内病原鉴定及防治,对该病害进行了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症状观察及病原鉴定在山药生长期内观察发病植株的症状表现,采集病组织在室内用新配置的6.7%漂白粉溶液将其表面消毒后,28℃条件下保湿培养4d,观察症状并做徒手水玻片进行镜检确定病原,根据田间发病程度制定分级标准。

1.2防治药剂筛选供试品种:九斤黄(汉中市常用的水山药品种)。

试验地点:选择城固县二里镇星明村多年山药种植基地的一块地,有一定坡度,沙壤土,土壤疏松,排灌方便。

种植株行距10cm ×100cm ,3月15日播种,4月8日出苗,10月30日收获,除灌药外,其他按常规管理。

供试药剂:①70%代森锰锌WP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倍液;②72.2%普力克AS (霜霉威盐酸盐,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600倍液;③50%精甲·丙森锌(江西中讯农化有限公司)500倍液;④250g/L 嘧菌酯SE (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1000倍液;⑤70%甲基托布津WP (江苏省江阴市农药二厂有限公司)800倍液。

试验方法: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8m 2。

于2019年4月26日山药出苗后18d ,用对好的药液统一浇灌根茎部,每窝浇灌200mL ,对照浇灌清水。

调查方法:于7月2日每处理逐株调查发病情况,10月30日收获时小区称产,计算防效。

2结果与分析2.1山药枯萎病症状及病原鉴定山药枯萎病症状表现:①未出苗时栽子(龙头)上的芽头出现褐色小斑;②出苗初期侵染茎基部种块以上、地表以下部位,在茎蔓的基部出现棱条形湿腐状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展,使基部的整个表皮腐烂、病部缢缩;③当茎基表皮腐烂面积迅速扩大到能绕茎2/3以上时,就会致地上部的叶片逐渐黄化、脱落,茎蔓也迅速枯死。

山药病虫害都有哪些?什么时候收成

山药病虫害都有哪些?什么时候收成

山药病虫害都有哪些?什么时候收获山药也称薯蓣、淮山、山薯、白薯等,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在我国多有种植。

那山药什么时候收获?主要病虫害都有哪些?防治措施是什么?一、山药什么时候收获?山药从霜降时期,茎叶全部枯萎时就开始采收,大约在10-11月份,露天种植的收获期比较长。

但是大棚里面种植的不同,一样在6月20日左右采收。

二、山药主要病虫害都有哪些?1.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部位,发病早期叶片显现黄白色的小病斑点,逐渐分散成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与叶片接合出呈褐色,中心部位显现黑色斑点。

2.褐斑病褐斑病又叫枯叶病,也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发病时在叶片下半部显现黄白色的病斑,后期病斑分散,并变为褐色,且中心部位有黑色的小粒点,这些小粒点破裂时,会导致叶片穿孔,常常在病发严重时植株的叶片枯萎而亡。

3.根腐病根腐病主要危害山药的根茎部位,发病在根系是不易发觉,植株在发病早期藤茎基部位置显现褐色小斑点,随着时间推移,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病斑中心位置凹陷。

发病严重时病斑有褐色霉丝状物,根茎萎缩腐烂,终究导致植株死亡。

4.蛴螬、红蜘蛛蛴螬主要危害山药的根系,常常啃食山药的根块,使其生长缓慢,而且影响品质;而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它常常群集于山药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失水而枯黄而掉落,造成植株萎缩和早衰。

三、山药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什么?(一)农业防治采取抗病品种、轮作、整地、田面清洁、施肥、灌溉等措施到达避免或减轻山药病虫害的产生。

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山药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如:选用太谷毛山药可抗茎腐病。

栽培抗病品种时要公道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并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

2.轮作可减轻或避免山药茎腐病和根结线虫危害。

与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不被侵染的作物至少3年轮作1次;常年栽培山药的老区,应1年轮作1次;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水早轮作,防治成效更好。

3.整地能直接排除在土中越冬的病原菌。

挑选地势高燥、湿度较低、肥沃疏松沙壤土,进行秋季整地,可将遗留在地表上的病残体翻入土中,加速病残体分解和腐烂,经过冬冻春晒使部分病原物失去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37(1): 74-78 Biological Disaster Science, V ol. 37, No. 1, 2014 swzhkx@ DOI:10.3969/j.issn.2095-3704.2014.01.014山药病害最新研究进展黄婷1,蒋军喜1*,余国庆2,熊爱芳2,王园秀3(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2. 江西省瑞昌农业局,江西瑞昌 332200;3.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摘要:山药是一种颇具食用和药用保健价值的蔬菜作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大有发展前途。

近年来,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病害发生也随之加重,其中包括真菌病害、细菌病害以及病毒病害等,而这些病害的发生在雨水多的季节尤为突出,其为害程度也随之加重,严重制约着山药的发展。

通过对山药病害发生种类、为害症状、病原、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对山药病害进行综述,指出了山药病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山药病害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山药;病害;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76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704(2014)01-0074-05Latest Advance in Researches on Dioscorea opposite Thunb DiseasesHUANG Ting1, JIANG Jun-xi1*, YU Guo-qing2, XIONG Ai-fang2, WANG Yuan-xiu3(1. College of Agronom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2. Agricultural Bureau of Ruichang County, Ruichang 332200, China; 3. College of Biolo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xi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Abstract: Dioscorea opposite Thunb, having high medicinal and edible values, is a promising vegetable crop. In recent years, as the planting area of Dioscorea opposite Thunb increased, its diseases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oscorea opposite Thunb diseases was reviewed from their symptoms, pathogens, occurrence regularities and control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diseases of Dioscorea opposite Thunb.Key words: Dioscorea opposite Thunb; diseases; research advance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nb),也称薯蓣、淮山药、山芋,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以块茎作蔬菜食用。

山药既因其突出的食用和药用保健价值受到消费者之亲睐,也因其种植效益好受到生产者之欢迎。

山药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1],我国则在河南[2]、湖北[3]、山东[4]、江西、广西[5]等省有大面积栽培。

根据文献报道及近年笔者对江西瑞昌[6]、泰和等山药产区的调查,山药病害已成为制约山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充分掌握目前山药病害的研究现状,以便有效地开展山药病害的研究和防治,笔者对山药病害研究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收稿日期:2014-02-13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3269)作者简介:黄婷,女,硕士生,主要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jxfzncht@;*通信作者:蒋军喜,教授,2014年第1期黄婷等:山药病害最新研究进展・75・1 山药真菌病害1.1 山药炭疽病山药炭疽病是我国山药生产中分布最广、发生最重的一种病害,在四川雅安[7]、黄淮地区[8]、鄂西南地区[9]可分别造成山药减产90%~100%、10%~50%和20%~50%。

本病在国外,如西非[10]、加勒比海地区[11-12]等国家也有报道。

该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蔓。

初期叶尖或叶缘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为褐色或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通常有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红色或黑色小点。

茎蔓感病后出现梭形、稍凹陷的褐斑。

山药炭疽病主要由胶孢炭疽菌(Cloeosporium. gloeosporioides)[5-6,13]引起,少数由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7-8,14]或薯蓣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pestis)[15]引起。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湿度大是该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主要防治措施有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30%爱苗、50%施保功[16]等。

1.2 山药褐斑病也称白涩病、叶枯病及斑纹病,常与炭疽病并发,主要为害叶片和茎杆,一般发病时减产20%。

其与炭疽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病斑后期边缘微凸,中间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枯死但不易落叶。

茎秆感病时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融合在一起,茎蔓枯死[17]。

山药褐斑病主要由薯蓣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和薯蓣叶点霉(Phyllosticta dioscoreae)[18]引起。

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

主要防治措施有轮作、选育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和加强栽培管理等。

1.3 山药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叶先出现淡黄色病斑,后扩大为褐色椭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大斑,叶背有紫灰色霉层[2]。

该病主要由薯蓣色链隔孢(Phaeoramulana dioscoreae),异名薯蓣尾孢(Cercospora dioscoreae)引起。

本病危害性不大,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等药剂。

1.4 山药疮痂病本病主要危害山药块茎,发病时产生褐色小斑点,表皮木栓化坏死,有大小不均的瘤状凸起或疮痂状破裂。

主要由放线菌疮痂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引起。

病菌主要在病茎中越冬[4]。

可对块茎进行药剂处理,有效药剂有80%重茬保可湿性粉剂。

1.5 山药黑粉病主要为害叶脉和叶柄,叶片产生灰褐色疣形斑,可引起畸形,表皮破裂后,露出黑色粉末[2]。

病原为山药条黑粉菌(Urocystis dioscoreae)。

病菌以孢子团在土壤中越冬。

生产中应禁止施用混有病菌孢子而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播种前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等药剂浸种。

1.6 山药白锈病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淡黄色斑点,叶背着生白色粉状疱疹,破裂散出白色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畸形,叶柄肿大。

病原为卵菌纲白锈菌属真菌(Albugo ipomoeaepanduranoe)[2]。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春秋长期低温多雨发病重。

发病时多采用药剂防治,如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等。

1.7 山药枯萎病山药枯萎病也称死藤病、死秧病。

主要为害茎基部及地下块茎,染病时茎基部有梭形褐色病斑,而后表皮腐烂;块茎染病后形成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严重时整个山药变细、变褐。

病原为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mrium)[19],也有报道为尖镰孢薯蓣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dioscoreae)[18]。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块茎内或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主要靠流水和农事操作传播,通过选用无病种茎或喷施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防治。

1.8 山药斑枯病本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褐色,边缘暗褐色,其上着生黑色小点,发病・76・生物灾害科学第37卷第1期严重时,叶片干枯,全株枯死。

病原为薯蓣壳针孢(Septoria dioscoreae)[18]。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等。

1.9 山药立枯病本病也称山药茎腐病,通常在苗后直立生长期(5—6月)发生,地上部出现萎蔫继而倒伏症状,地下茎先产生黄褐色不规则形或长形凹陷病斑,随后逐渐干缩腐烂。

病原为半知菌类丝核菌属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20],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存活期可长达3年。

1.10 山药根腐病本病主要表现为根部皮层变褐腐烂、脱落,维管束呈褐色,地上部叶色变黄,叶片干枯直至整株枯死。

病原主要为镰刀菌(Fusarium sp.),包括厚垣镰刀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1],还有报道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22]引起。

贾海民等[22]报道河北麻山药出苗后,遇上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7月上旬为始发期,7月中、下旬为盛期,发病率80%以上。

采用新的生物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1]能有效防治麻山药根腐病的发生。

1.11 山药黑斑病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尖或叶缘产生半圆形黑色大病斑,有不明显轮纹,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

病原为半知菌类链格孢属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20]。

该病6月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盛期。

可通过在播种期对栽子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来防治该病害的发生。

1.12 山药黑痣病(山药黑皮病)本病也称山药黑皮病,主要为害山药根状茎,发病时表皮形成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发病严重时,病斑硬化,根状茎干瘪,病斑仅限于山药表皮,不影响山药产量但对山药的外观有影响。

其病原为甘薯毛链孢(Monilochaetes infascans)[18]。

2 山药细菌病害山药细菌性病害只报道了山药叶斑病的发生。

该病害系统性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基部叶片开始发病,产生暗褐色、圆形、直径2~8 mm病斑,叶片发黄易脱落,茎基部维管束褐色,由萎蔫短小杆菌的一个新的致病变种(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us pv. Discorea)[20]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