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1~5的认识 导学案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a12e84693daef5ef73dce.png)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4.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
5个排排五、全班齐读:正、反读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1、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4小,可能是几?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六、学习写数: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3.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板书设计: 1 2 3 4 5教学反思:第二时:比多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19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比较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2. 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5482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0.png)
附赠材料: 怎样认真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高效教师的课堂,毫无意外, 你会看到学生一定正在忙着学习。这些学生虽然不 一定整齐划一地干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手头一定有事 做,而不会坐在课桌前发呆。
相对地,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低效教师的课堂,你 可能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分配了学习任务,总 有那么几个学生坐在椅子上无所事事。他们或许在 打瞌睡,或许在做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
●你是否曾遇到过这种情形,离下课还有一点时间时,你对学生 说:“如果你们保持安静,我就不会再布置更多的任务了。”学生 会有哪些反应? 你是否曾发现自己预先安排的内容已经讲完了,却还没到下课时 间,于是决定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来填补这段空白,此时学生有哪 些反应?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我们也都知道,如果 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事情可做的话,他们就会自己找事。而且往往 学生自己找来的事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8 课时 5 以 内 的 减 法
探究新知
5-2= 3
从5倒着数,5、 4,还剩3只。
5 23
做一做
1.
5-1= 4
5-4= 1
2.划一划,填一填。
4-1= 3
4- 3 = 1
3.涂一涂,填一填
3-1= 2
4-1= 3
5-2= 3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4 课时 分与合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新知
把
放在
里,
可以怎样放?
4 13
4 22
4 31
做一做
1.
共有 3 个。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83dfe18e9951e79a89278d.png)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优秀教案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本单元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同时让学生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等。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主题画:奶奶家的小院子。
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它的数量是多少?师:同学们说的数量都在1~5之间,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5。
(板书课题:1~5的认识)【探究新知】1.认识1。
师: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像图中这样,1个人、1只小狗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师: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师:图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2表示?请你说一说。
师:凡是像图中这样,2只鹅、2个盘子等就可以用数字2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3单元 归纳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3单元 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b8fe5e03d8ce2f00662388.png)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d45763dd88d0d232d46a33.png)
3+ 1 = 4
3. 先用 摆一摆,再填得数。
1+1= 2 2+1= 3 2+3= 5
三、达标检测 1. 看算式,先画 ,再写出得数。
1 + 2 =( 3 ) 2 + 1 =( 3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 1 =( 4 ) ______________
4 13
4
4
22
31
把 有不4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4 13
4 22
4 3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5 个 放在两个
里,有几种放法?
5 14
5 23
5 32
5 41
有把不5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5 14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 23
5 32
5 4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探究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 以用“认4”识来这表是示几?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第5课时 加法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 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 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 流意识。
学习重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4b401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f.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1-5的数字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对1-5数字的认识,数字的书写,以及1-5的加减法运算。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进行。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1-5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能够进行1-5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1-5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1-5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能够进行1-5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组成,能够进行复杂的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新课:通过展示数字1-5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记忆数字1-5,并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接着,通过加减法游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5的加减法运算。
3.巩固练习: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69b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d.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数字1至5。
2.能够掌握1至5的数字大小关系。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1至5的数字书写和认识。
2.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至5的数字卡片。
2.小贝壳:用于辅助加法和减法运算。
3.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自我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1至5的数字。
2. 认识1至5•教师展示1至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并正确书写数字1至5。
3. 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比较1至5的数字大小关系,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顺序。
4. 数字游戏•教师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1至5的认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前一课内容•教师简要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1至5的数字有基本认识。
2. 1至5的加法•通过小贝壳等实物辅助,教学生1至5的加法运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3. 1至5的减法•继续通过小贝壳等实物辅助,教学生1至5的减法运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
4. 练习•针对加法和减法分别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1至5的数字认识、大小关系,以及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回家继续练习1至5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加深印象。
通过以上教学,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1至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cf23f5a8102d276a22f83.png)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33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习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使学生知道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演示、动手操作学具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5以内各数,并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知识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16页)一、教学目标:1、认识1-5各数,会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5这5个数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1-5各数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和数的排列顺序。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1-5的数字卡片。
学具:1-5的数字卡片,学具圆片若干、小棒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你们去过农村吗?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农村的美景。
请看(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情境图)。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288a58312b3169a551a403.png)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a3968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8.png)
比少 3<4
等号 读作:3等于3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一、比一比,写一写。
1.
2.
54
33
3. 23
三、先涂一涂,再比一比。
和 同样多 比多 比少
3=3
4>3 2< 3 (后2小题答案不唯一)
四、 可以填几?
4> 1
2< 3
1 <3
(前三小题答案不唯一)
5 >4
2.4 m 2.0 m 1.8 m 1.6 m 1.4 m 1.2 m 1.0 m
0.0 m
“0”像什么? “0像0鸡”蛋怎圆么又写圆?。
鸡蛋
0 的书写
说 鸟 你一 窝 会说 里 列,还出从有算图几式中只解你小决看鸟这到?个了问什题么吗?
3-3=0
你还能说出像 3-3=0这样的算式吗?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 里的数表 示的意思一样吗?
5
5
3.
【课本23页“练习四”第1题】
(1)把左边的 4只小鸟圈起来。 (2)从左边数,给第 4 只小鸟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4
只小鸟。
4. 【课本23页“练习四”第2题】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第5个
遮(zhē)住的是第 3 个和第 4 个, 遮住了 2 个。
4 -1= 3
减号 读作:4 减 1 等于 3 。
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时候, 就你算可知式以道中用这4表一道示种题什新的么的减?方法1法算表—式示—怎什减样么法写?来吗3又计?表算示。什么?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说说 4-1=3的意思吗?
1.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课本26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bb55a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d.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155的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本课时“1~5的认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和比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的认识基础薄弱,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学PPT,包括数字1~5的图片、动画等。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0~5,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出示数字1~5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大小顺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排列数字卡片,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操练(10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数字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数字1~5的认识。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排序”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含有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排序和比较。
2.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操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1~5的认识同步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1~5的认识同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b5e0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a.png)
数学一年级上3.1 1—5的认识人教版 1年级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中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学重点】重点是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难点是1-5的写法。
一、课程导入1、创设动画情境。
教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动态展示:湛蓝的天空一轮红日,院落4朵向日葵;一位老奶奶再给4只可爱的小鸡和两只鹅喂食院落里还有1只小狗,3盆花、5个南瓜,房顶上还有3只燕子。
2、数画面中的人和物。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个(或多少只)。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数画面上人和物的数量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数。
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或物。
当学生说“1个太阳、1只小狗”时,即将“1个太阳、1只小狗”图移放在主题下面(如教材所示),并告诉学生,一个太阳、一头只小狗都用数字卡片“1”来表示。
并在小狗图下面贴上“ 1 ”。
同时让每个学生找出数字卡片“1”,摆放在桌子上。
并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位老奶奶”等。
2、3、4、5的教学过程和1的教学过程相同。
二、知识精讲1、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教师:“请你拿出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形状,指名上台演示。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a58e2c33687e21ae45a953.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14-P16及练习三第1、2、4、5题知识目标: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摆一摆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题。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内容】:教材P17及练习三第3、6、7、8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一年级上册.数学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d648871ed1f34693dbef3e5f.png)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科书将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将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教科书加强了数概念教学,帮助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认识。
在1~5的认识中,教科书完整地呈现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数数——抽象出数——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开始摆几何图形,增加兴趣,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基础)。
在分别认识了1~5的基础上,通过计数器感知相邻两个数的关系,运用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同时,适当地渗透了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教科书通过多种方式将数与形、式与图适当联系起来。
在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中,教科书借助情境图、过程图等直观演示,强调加减法的含义。
在计算时,教科书借助对话框,突出算法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学生已经会认、读1~5各数,对于1~5的加减法,大多数学生也会计算。
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两个难点。
一是写数字,初入学的小学生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比如: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写得不整齐、不匀称。
二是对加减法的含义的理解,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很快说出1~5的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但更多的是一种记忆,对于加减法的含义并不清楚,算理也并不明白,教学中要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1.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教学写数字时,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的书写范例,弄懂写数字的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分与合既是数概念的重要方面,也是计算的重要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24006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8.png)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数字1~5。
2.能够正确理解1~5的数量概念。
3.能够运用1~5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4.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灵活运用1~5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5的书写和数量概念。
2.进行1~5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1~5的加减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1~5各10张。
2.课堂板书:整理1~5的数字形状及对应的数量。
3.多媒体课件:包含1~5的数字形状及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练习题。
4.学生学习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复习1~5的数字形状及数量,让学生通过数字卡片进行认识和记忆。
2. 学习认识1~5的加法•让学生举例给出1~5的分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利用数字卡片进行1~5的加法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法规则。
3. 学习认识1~5的减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如从5中拿掉2个等于几。
•利用数字卡片进行1~5的减法练习,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律。
4. 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1~5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5.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要求学生跨越单位,如3+2=5,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结果。
六、课堂小结通过教师对加减法的引导和练习,学生对于1~5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要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进一步拓展练习,如与家长一起进行数学游戏,加深对1~5的加减法的掌握。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的第三单元关于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认真复习,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案例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案例二)](https://img.taocdn.com/s3/m/c7a540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4.png)
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表示?
请仔细找一找,除了1位老奶奶,还有什么物体的数量是“1”?
探究新知
你们看,房顶上的三只小鸟是不是也想吃粮食?可以用数字“3”表示。
两只大鹅、两个箩筐、两个盘子,都可以用数字“2”表示。
2
3
用“3”表示物体还有三盆花和三只蝴蝶。
探究新知
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节 1~5的认识(案例二)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吗?让我们一起来瞧瞧这幅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吧!
创谁情境
今天我们就来 认识这些数字。
探究新知
1~5的认识
观察一下老奶奶家的院子里都有什么,注意要从最少的数起。
课堂练习
2.找规律,画一画。
(1)
(2)
课堂练习
3.数一数,写一写。
1
3
5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1、2、3、4、5这五个数字,又用各种方法明白了有几个物体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学会了正确书写五个数字,收获真不小。
“1”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探究新知
1的后面是2,4的前面是3,3在4的前面,又在2的后面。
探究新知
1~5各数的写法
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 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本子一尺远。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1.连一连。
1
2
3
4
3
4
3
探究新知
你们看,四棵向日葵和五个南瓜长得多好啊!它们用“4”和“5”表示。
4
5
一年级数学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3ff6435901020206409c5b.png)
作品编号:2354596851214563555220002学校:包头市新民镇钽家屯小学*教师:晓晓*班级:晴天参班*1.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各数大小的比较、5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合、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
2.本单元的内容是数的概念中的基础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为此,初步让学生通过数数的过程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利用已经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能熟练地掌握1~5各数的含义、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1~5的认识……………………………………………………………………1课时(2)比大小…………………………………………………………………………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第几……………………………………………………………………………1课时(5)分与合…………………………………………………………………………1课时(6)练习课…………………………………………………………………………1课时(7)加法……………………………………………………………………………1课时(8)减法……………………………………………………………………………1课时(9)练习课…………………………………………………………………………1课时(10)0………………………………………………………………………………1课时(11)练习课………………………………………………………………………1课时(12)整理和复习………………………………………………………………………1课时(13)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通过情境演示与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难点:1~5的基数意义。
导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导学
(一)、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二)、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
(同上)
三、导疑导疏
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1、2、4、5
四、导评
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