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参考文本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参考文本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危化学品安全标签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市场上流通时应由供应者提供的附在化学品包装上的,用于提示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人员的一种标识。
它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注意事项。
一. 安全标签的主要内容与设计名称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危险化学品的通用名称。
名称要求醒目清晰,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数,居名称的下方,若是混合物此项可略。
化学成分及组成标出主要危险组分及其浓度或规格。
编号标明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和中国危险货物编号,分别用UNNo.和CN No.表示。
危险性标志用危险性标志表示各类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二个标志。
标志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和“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警示词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危险”、“警告”、“注意”三个词分别进行高度、中度、低度危害的警示。
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用危险性最大的警示词。
警示词位于化学名称下方,要求醒目、清晰。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与处置方法
Treatment
-
压缩空气
与易燃气体、油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受热时瓶内压增大,有爆炸危险有助燃性
切断气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AgCN
氰化银
本品不会燃烧,但遇酸会产生极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剧毒,吸入粉尘易中毒;与氟剧烈反应生成氟化银
禁用酸碱灭火剂;可用砂土、石粉压盖
AgClO3
氯酸银
MgClO32·6H2O
氯酸镁
与易燃物硫、磷,有机物,还原剂等混合后,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雾状水、砂土、泡沫
MgClO42
高氯酸镁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及金属粉末等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雾状水、砂土
NH3
液氨
猛烈撞击钢瓶受到震动,气体外逸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氨水,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空气中氨蒸气浓度达%~%,有引起燃烧危险,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
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
BaO2;BaO2·8H2O
过氧化钡
遇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干砂、干石粉、干粉;禁止用水
Be
铍
极细粉尘接触明火有发生燃烧或爆炸危险;有毒,长期接触易发皮炎,人在含铍m3的环境中会引起急性中毒
砂土、二氧化碳
BeC2H3O22
乙酸铍
剧毒,可燃
水、砂土、泡沫
切断气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OsO4
四氧化锇
本身不会燃烧,但受热能分解放出剧毒的烟雾;剧毒,触及皮肤能引起皮炎甚至坏死;能刺激眼睛结膜,甚至失明;吸入蒸气可使人死亡
水、砂土
P4
红磷
遇热、火种、摩擦、撞击或溴、氯气等氧化剂都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
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油品罐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罐区一片火海,死亡9人,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上。
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化学品自身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造成的。
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根据其状态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1.1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以爆炸,而是固定浓度范围的,不同可燃物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
这一固定范围通常叫该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物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4.3%~19.O%。
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
汽油的爆炸极限是1.0%~6.0%;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4.8%~13.46%;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一氧化碳的极限是12.5%~74.2%;氨气的爆炸极限是15.5%~27%等等。
爆炸极限的数值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这一范围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有变化。
(2)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
如氢的最小点火能为0.019mJ,甲烷为0.25mJ,乙烷为0.25mJ,环氧乙烷为0.065mJ,乙烯为0.096mJ。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全解
常有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危险性类火灾危序号品名主要危险特征险性类别别第 2.1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甲类H2 氢气易燃气体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藏时,漏气上涨滞留屋顶不1 易排出,遇火星会惹起爆炸。
O2 氧气第 2.2 类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多半乙类2 不燃气体活性物质。
CL2 氯气第 2.2 类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多半乙类3 不燃气体活性物质。
第 2.3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能惹起焚烧乙类NH3氨气有毒气体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响。
若遇高热,4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CO 一氧化第 2.1 类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乙类5 碳易燃气体明火、高热能惹起焚烧爆炸。
第 2.1 类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响,有窒息性甲类易燃气体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焚烧时会开释出未结晶的二氧化SIH4 硅烷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惹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开释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6 形成混淆物而发生延缓性的爆炸。
AsH3 砷化第 2.3 类强复原剂。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甲类7 氢有毒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
PH3 磷化第 2.3 类强复原剂。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甲类8 氢有毒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
CH4甲烷第 2.1 类易燃,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甲类9 易燃气体烧爆炸的危险。
第 2.1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甲类CH3F 氟甲易燃气体化剂易焚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烷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10 燃。
第 2.1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甲类CH2F2 二易燃气体化剂易焚烧爆炸。
有毒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有毒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有毒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标准版)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火灾时间延长1倍,损失可能增加4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钟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
1.爆炸特点(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在石化、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大多是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可燃性物质从工艺装置、设备管线、阀门等处泄漏出来,或者是空气进入可燃气体存在的设备管线内,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
粉尘本身的理化性质(燃烧热、氧化反应速度等)以及粉尘的颗粒大小、粉尘浓度都是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水能抑制粉尘的悬浮性,因而降低了粉尘的爆炸性。
(3)蒸气爆炸。
处于过热状态的水、有机液体、液化气体等,瞬间气化而产生的爆炸现象,称为蒸气爆炸,又称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
蒸气爆炸不同于一般的爆炸,着火源不是蒸气爆炸的必备条件,只要气、液两相的平衡遭到破坏就能引起蒸气爆炸。
2.事故危害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
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1)直接的破坏作用。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化工厂的火灾危险性分析报告
化工厂的火灾危险性分析报告概述火灾是化工厂面临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破坏以及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火灾危险性,本文对化工厂火灾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火灾危险源与可能引发原因分析1.1 危险物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化工厂通常储存大量易燃、可燃或感光品,在不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引发火灾。
此外,部分化学反应过程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爆炸性废物,增加火灾发生风险。
1.2 设备设施故障或操作失误设备设施故障或操作失误往往也是引发火灾的诱因之一。
例如,电缆老化、电器元件起火等机电问题可能增加火灾发生概率;而人为操作失误、操作不当则可能引起泄漏溢出等情况。
二、现有消防安全措施分析与存在的漏洞2.1 消防设施与设备配置化工厂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包括灭火器、泡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然而,在一些企业中,消防设施并未按照标准进行安装和维护,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2.2 员工培训与意识普及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以及对危险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知识普及也是关键环节。
然而,某些情况下,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够重视,缺乏日常检查和监管。
三、提高化工厂火灾安全性的措施建议3.1 加强火灾风险评估与管理定期开展火灾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评估得出化工厂各过程节点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并制定相应预案与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3.2 完善消防设施与应急演练机制合理配置消防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在化工厂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消防演练。
同时,要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更新和提升灭火技术。
3.3 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包括日常安全知识普及、实操技能培训等。
通过考试或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并向他们传达发生事故时避免恐慌、冷静应对的重要性。
四、其他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4.1 防止封闭空间积气封闭空间是易于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积聚的区域,请确保管道通风畅通,并设置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积累问题。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64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式版)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
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油品罐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罐区一片火海,死亡9人,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上。
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化学品自身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造成的。
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根据其状态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1.1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以爆炸,而是固定浓度范围的,不同可燃物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
化学品的火灾效应及防护范文(二篇)
化学品的火灾效应及防护范文火灾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的一种现象。
化学品火灾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化学品火灾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析化学品火灾的效应,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期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参考。
一、化学品火灾的效应化学品火灾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火势猛烈:化学品火灾的燃烧速度较快,火势也很猛烈,火焰高度可以迅速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同时,火灾中的热辐射强度也非常高,可造成周围物体的热量堆积,进一步加剧火势。
2. 有毒气体产生:化学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的产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引起窒息、中毒等情况。
3. 爆炸风险:某些化学品在火灾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如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等。
这些爆炸会进一步加剧火势,造成更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4. 氧气亏缺:化学品火灾中的燃烧反应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火源周围的氧气含量下降。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可能导致火焰无法维持,然后火势迅速衰减。
二、化学品火灾的防护措施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火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储存和处理: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应采取专门的储存设施,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同时,对于废弃的化学品,应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避免其引发火灾。
2. 灭火设备:在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应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防护装备:在处理化学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火防爆服、护目镜、呼吸器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在火灾中的伤害风险。
4.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从事化学品相关工作的人员,应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化学品火灾的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火灾的发生风险。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讲解精选全文
24
HCl
氯化氢
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磷 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腐蚀性。
甲类
48
硫、硫磺
第4。1类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甲类
49
二硫化碳
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易爆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CS2液体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于130~140℃时可以自燃。
甲类
12
NO一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乙类
13
NF3三氟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4
C4F6
六氟—1,3-丁二烯
甲类
38
丙烯酸树脂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挥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引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与炸危险性分析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与炸危险性分析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与炸危险性分析在工业安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分析和评估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和炸危险性对于预防和应对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火灾原因、危险性评估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全面分析危险化学品火灾与炸危险性。
一、危险化学品火灾原因分析危险化学品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错误的储存和操作:不正确的储存和操作方式是引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不小心泄露或混合不当的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可燃物质暴露在火源附近,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2. 电气故障:电气设备故障或电气线路短路等问题可能导致火花或高温,从而引发危险化学品的火灾。
3. 火源接触: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火花等对危险化学品的接触可能导致火灾。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等,可能破坏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导致泄漏并引发火灾。
二、危险性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与炸危险性,我们通常使用以下方法:1. 物性和化学特性评估:这一步骤涉及收集和分析有关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信息,如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
这些数据将帮助我们了解危险化学品在火灾条件下的行为和潜在的危险性。
2. 火灾危险性评估:通过研究危险化学品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和火焰传播性能,我们可以评估火灾对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这一评估通常涉及火灾的产烟、有毒气体释放、热释放等方面。
3. 爆炸危险性评估:这一评估旨在确定危险化学品在爆炸条件下的潜在危险。
它涉及爆炸极限、爆炸压力、燃烧速度等参数的评估与计算。
三、危险化学品火灾与炸危险性的预防措施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与炸危险性,我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1. 储存规范: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的容器和条件储存,避免与火源接触。
同时,储存区域应设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免积聚有害气体。
2. 操作规程:制定和执行清晰的操作规程,对危险化学品的操作过程进行规范,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
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危险源分析公司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绝大部分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电气系统可能发生电气火灾。
另外爆炸还存在压力容器爆炸和压力管道爆炸的可能性。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火灾爆炸(1)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环氧丙烷: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铁、锡、铝的无水氯化物,铁、铝的过氧化物以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活性表面接触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爆破。
遇氨水、盐酸、氯磺酸、氟化氢、硝酸、硫酸、发烟硫酸猛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异丙醇: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氯甲烷: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剧毒的光气。
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铝化合物。
甲苯:易燃,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蒸汽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叔丁醇:易燃,易燃,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有爆炸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氯乙烷: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反应,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醋酸: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五氧化溴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具有腐蚀性。
氢氧化钠: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化学危险品的危害及防护范本
化学危险品的危害及防护范本化学危险品是指具有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刺激性、毒性等性质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在使用和处理化学危险品时,需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以降低事故和危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化学危险品常见的危害和防护范本。
一、化学危险品的危害1. 燃烧性:许多化学危险品都具有燃烧性,可以引起火灾和爆炸。
例如,易燃物质如汽油、丙烷等,当与火源接触时容易燃烧。
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2. 爆炸性:一些化学危险品具有爆炸性,当受到外界刺激或发生不正常反应时,可能发生爆炸。
例如,硝化油和火药等可在受到撞击、摩擦或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
爆炸会释放大量能量,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3. 腐蚀性:一些化学危险品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人体组织和设备。
例如,盐酸、硫酸等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腐蚀性物质还可以腐蚀金属表面,导致设备损坏和泄漏。
4. 刺激性:一些化学危险品具有刺激性,可以引起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反应。
例如,氨气、氢氟酸等会引起刺激性效应,如眼睛疼痛、皮肤过敏等。
5. 毒性:一些化学危险品具有毒性,可以对人体造成中毒。
毒性物质通过吸入、摄取、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内脏、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例如,铅、汞等重金属对人体有慢性毒性,苯、甲醛等有机化合物对呼吸系统有急性毒性。
二、化学危险品的防护范本在使用和处理化学危险品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降低事故和危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范本:1. 工程控制措施:采用工程措施是防止事故和危害的首要步骤。
例如,对于易燃和爆炸性物质,应设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排除火源。
对于腐蚀性物质,应将其存放在特殊的防腐蚀柜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此外,还需为设备和管道提供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2. 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化学危险品时,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危害。
例如,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化学物质与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接触。
化学品火灾的防护范文(二篇)
化学品火灾的防护范文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医药等。
化学品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各种安全隐患,其中包括了火灾风险。
化学品火灾极具破坏力,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化学品火灾的防护工作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品火灾的危害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学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雾,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其次,火灾会导致化学品发生爆炸,加剧灾害程度,并扩大火势蔓延的范围。
另外,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不仅仅是化学品本身的价值损失,还包括了生产设备、厂房和其他相关设施等。
最重要的是,火灾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对周围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范化学品火灾,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火灾事前防护工作,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善。
这包括了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水炮、灭火器等,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其次,加强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储存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要做到分类储存,杜绝混储混放,避免化学品之间的相互反应和意外泄漏。
同时,要对储存容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对潜在危险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和制定防范措施。
火灾事故的预防应该从源头做起,要加强化学品的生产与运输环节的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配备完善的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在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火灾风险,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路线,确保运输的过程安全可控。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是防范化学品火灾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流程。
其次,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演练过程中,要注重模拟真实场景,加强与周边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另外,要及时总结演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火灾是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
例如,气焊时将四周的可燃物(油棉丝等)引燃,进而烧毁设备和建筑物,烧伤人员等,超出了气焊的有效范围,这就构成了火灾。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由于物质状态的急剧变化,爆炸发生时会使压力猛烈增加并产生极大的声响。
其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升高。
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必须要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可燃物与助燃物也必须有正确的比例和在合适的状态下才干燃烧或爆炸,过量的燃料与不充足的氧、高浓度的氧与不够量的燃料都不能燃烧,只有具备了一定数量和浓度的燃料和氧,以及具备一定能量的点火能源,三者同时存在并且发生互相作用,才干引起燃烧或爆炸。
(一)可燃气体、液体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当遇点火源时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但并非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而是有固定的浓度范围,不同可燃物有不同的浓度范围。
这一范围通常叫该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通常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用单位体积质量浓度(mg/m3)来表示,可燃粉尘用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之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4.3%~1 9.0%,4.3%称为爆炸下限,1 9.0%称为爆炸上限。
通常,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的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它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爆炸危险性可以用爆炸危险度来表示:爆炸上限浓度-爆炸下限浓度爆炸危险度 = —爆炸下限浓度爆炸危险度计算公式说明,气体或蒸汽的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浓度越低、爆炸上限浓度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另外,某些气体即使没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同样可以发生爆炸。
如乙炔即使在没有氧的状况下,假设被压缩到2个大气压以上,碰到火星也起爆炸。
这种爆炸是由物质的分解引起的,称为分解爆炸。
乙炔发生分解爆炸时所必须的外界能量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报告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报告一、事故概况我单位位于工业园区,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
2023年6月15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发生一起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经初步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可能与生产场地管理不到位、员工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事故导致企业生产中断,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二、事故经过2023年6月15日上午10时40分,生产车间员工发现一处白磷储存区域冒出浓烟,他们立即报告给生产班长并尝试用灭火器扑救。
但由于白磷易燃且难以扑救,浓烟迅速扩散并引发爆炸,随后着火。
工厂迅速启动火警系统,安全员并进行紧急疏散,并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求助。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周边村镇居民进行疏散准备,避免火灾蔓延和人员伤亡。
消防部门采取了多种灭火手段,现场指挥工作人员进行扑救,最终在事故发生后近五个小时扑灭火势。
火灾造成公司部分厂房损毁,财产损失惨重。
三、事故分析1.事故原因(1)生产场地管理不到位:白磷储存区域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和防火措施,且未按规定设置防火安全设施。
(2)员工操作不当:事故发生前员工并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置。
2.事故后果事故导致企业生产中断,有员工受伤,部分厂房损毁严重。
由于火灾中白磷易燃且难以扑救,场地附近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威胁到周边村镇居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火灾造成的浓烟对环境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四、事故处置与救援1.企业处理: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并协助消防部门扑灭火势。
同时,企业成立应急调查组,对火灾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故。
2.消防救援:消防部门迅速响应,组织多个灭火小组对火灾进行扑救。
同时通知周边村镇居民进行疏散,以防火灾蔓延引发更大的灾害。
3.环境保护:当地环保部门也参与了事故处置工作,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处置,以减少火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五、事故救援和社会影响1.事故救援成果:消防部门、企业和环保部门的紧急处置措施有力遏制了火灾的蔓延,尽量减少了火灾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火灾与化学品的危险性分析
火灾与化学品的危险性分析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灾害。
在很多火灾事故中,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和储存往往是导致火灾发生和火势扩大的原因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对火灾与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火灾与化学品的联系在某些场景下,化学品的使用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首先,某些化学品在与空气接触时会产生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引发火灾。
其次,一些化学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外界撞击等原因而发生自燃,从而引发火灾。
此外,化学品本身可能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等特性,一旦在火灾中燃烧或泄漏,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二、1.易燃性火灾与化学品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其中易燃性是最为常见的特性。
一些化学品如乙醇、丙酮等具有极高的易燃性,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火源,很容易发生火灾。
此外,有些化学品虽然不易自燃,但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会放出大量热量,进而引发火灾。
2.易爆性某些化学品具有易爆性,一旦受到外界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刺激,就会迅速发生爆炸。
例如,硝酸铵和甲醇混合会产生易爆的燃烧气体,聚四氟乙烯具有爆炸性。
因此,在储存和使用化学品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防止产生撞击或摩擦等危险情况。
3.毒性一些化学品具有毒性,这种毒性可能会在火灾中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危害。
例如,氰化物、有机磷农药等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另外,火灾中的化学品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常含有有毒物质,吸入这些烟雾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三、火灾与化学品的预防和控制针对火灾与化学品的危险性,预防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措施:1. 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学品储存、使用和处理制度,确保员工按照规程操作,避免不当使用和储存化学品;2. 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确保设施符合安全要求;3.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与化学品危险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4.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装置,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提高现场灭火的能力;5. 在化学品储存区域设置防火墙、通风设备等,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6. 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
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
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
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油品罐
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罐区一
片火海,死亡9人,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
上。
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
事故,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
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化学品自身的火
灾爆炸危险性造成的。
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
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
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根据其状态不同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1.1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1)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非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可以爆炸,而是固定浓度范围的,不同可燃物有不同的固定浓度范围。
这一固定范围通常叫该物质的爆炸范围或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可燃物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能够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例如:乙醇爆炸范围为4.3%~19.O%。
4.3%称为爆炸下限,19.0%称为爆炸上限。
汽油的爆炸极限是
1.0%~6.0%;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4.8%~13.46%;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一氧化碳的极限是1
2.5%~74.2%;氨气的爆炸极限是15.5%~27%等等。
爆炸极限
的数值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这一范围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有变化。
(2)最小点火能
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
如氢的最小点火能为0.019mJ,甲烷为0.25mJ,乙烷为0.25mJ,环氧乙烷为0.065mJ,乙烯为0.096mJ。
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
(3)爆炸压力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称爆炸压力。
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
物质不同,爆炸压力也不
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境、原始压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同。
最大爆炸压力愈高,最大爆炸压力时间愈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愈高,说明爆炸威力愈大,该混合物或化学品愈危险。
1.2易燃或可燃液体的燃爆危险性
(1)闪燃与闪点
液体燃烧时,液体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先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而燃烧。
每种液体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气存在,随着液体温度的升高,蒸气浓度也随之增大,当蒸气浓度高于其爆炸极限下限时,遇火焰则会引起燃烧。
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饱和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发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引起闪燃时的温度称作闪点。
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则随时都有被火焰点燃的危险。
闪点愈低,该化学品愈易引起燃烧与爆炸。
(2)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3)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火源的作用下,在空气或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两种情况:
受热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
引起物质自然发热的原因有:分解热(如赛璐珞]、氧化
热(如不饱和油脂),吸附热(如活性碳)、聚合热(如液体氰化氢)、发酵热(如干草)等。
自热自燃是化工产品贮存运输中较常见的现象,危害性极大。
1.3固体的燃烧爆炸危险性
固体燃烧分两种情况,对于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时首先熔化,继之蒸发变为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过程;对于复杂物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物质的组成部分,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液态产物蒸发着火燃烧。
评价固体物质的燃烧、爆炸危险性指标主要有燃点、自燃点、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火花感度、火焰感度、冲击波感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等。
燃点与自燃点愈低,说明该固体物质愈易燃。
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火花感度、火焰感度、冲击波感度等是评价化学品爆炸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分别指
该物品对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火焰、冲击波等因素的敏感程度。
如有机过氧化物对撞击、摩擦敏感,当受外来撞击或摩擦时,很容易引起物品的燃烧爆炸,故对有机过氧化物进行操作时,要轻拿轻放,切忌摔、碰、拖、拉、抛、掷等。
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则体现了爆炸物品爆炸时的爆炸威力大小。
氧化性固体物与还原性固体物接触后,在大气中水分参与下激烈反应、放热,甚至燃烧,因此强调危险化学品要分类储存。
2、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
爆炸则是淬不及防。
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
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
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
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2.1直接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
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
2.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物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速度膨胀,象活塞一样挤压周围空气,把爆炸反应释放出的部分能量传递给这压缩的空气层,空气受冲击而发生扰动,使其压力、密度等产生突变,这种扰动在空气中传播就称
为冲击波。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使人员伤亡。
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其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
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在这样高的超压作用下,建筑物被摧毁,机械设备、管道等也会受到严重破坏。
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波阵面超压在
20kPa~30kPa内,就足以使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物受到强烈破坏。
超压在100kPa以上时,除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部分将全部破坏。
2.3造成火灾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对一般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
安全文书样本 QCT/FS-ZH-GZ-K442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
但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遗留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也可能把其它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
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破后最易发生。
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破坏,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点燃附近储存的燃料或其它可燃物,也能引起火灾。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