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3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3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3 篇导语:《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3 篇,欢迎[亠丿]』—I大家参考!《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 (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教学安排:四课时五、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这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

教学安排:四课时五。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有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 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通用6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通用6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1、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介绍演讲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2、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四、介绍议论文常识五、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先后谈也哪些问题?(有业、敬业、乐业)(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业是前提。

敬业是基础。

乐业才是最高境界)(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乐业敬业人生法门)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第二部分(2~8)论证中心论点。

第0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0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07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相关文体知识,理解“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2.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分析论证方法以及作用,引发对学业和未来职业的正确思考。

【重点难点】1.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引发对学业和未来职业的正确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2.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职业,无分贵贱,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认真专注。

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请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学业的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对我们今天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知识积累1.文题解读“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

“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能从其中领略出趣味。

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提出了中心论题。

文题表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有《饮冰室合集》存世。

3.写作背景毛泽东说,年轻时影响他最大的人就是梁启超;胡适说,少年时读了梁启超的文字像受到电击,梁启超之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革新思想,演讲是重要手段之一。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5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5篇《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本文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

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文章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我们学过他的《少年中国说》,一起来背诵一下最后一句话。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习的兴趣,再由熟悉的文本过渡到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环节二:圈点批注,玩游戏、理结构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在书的空白处适当写一写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学生活动:在书中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师引导:第一个游戏:请从你画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话,这十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是其一篇著名的演讲稿。

文章以“敬业”和“乐业”为中心论点,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认真对待,尽职尽责,才能获得快乐和成功。

文章语言精炼,富有哲理,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 内容概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敬业”的重要性,指出敬业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关键。

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乐业”的真谛,指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了“敬业乐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2.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及其内涵,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

•难点: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理解文中一些抽象的哲理,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文章中一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也可能成为难点,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

•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够运用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写作。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感知(一) 导入新课 (约10分钟)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职业入手,例如医生、教师、工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什么,以及从事这些职业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可以播放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提问:你理想中的职业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一个好的职业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约20分钟)学生默读课文,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教学难点】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2、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准备:课前预习学案。

(内容见“教学过程”中“自学学案”)学生准备:1、课前阅读课文完成“自学学案”2、查阅资料搜集与作者相关的信息、资料。

(可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特色分析】此设计有三大特点:1.重视学法的指导。

如课前有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照学案,自己预习课文,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更是以小组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养成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

教师适时地给以“导”和“点”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重视问题设计,形成文体意识。

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出发点,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文体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从而站在议论文问题的高度把握全文,每个问题都有明确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法,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学以致用的阅读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自学学案部分:(此部分由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一、问题导学: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1、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学法指导: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

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

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②亵渎()():③征引:④骈()进:⑤敬业乐群:⑥断章取义:⑦不二法门:⑧言行相顾:⑨强聒不舍():⑩安其居,乐其业: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5、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三)整体感知:J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 - 了解敬业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 掌握乐业的方法和技巧; - 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敬业与乐业的概念和内涵;–敬业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意义;–乐业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如何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PPT,并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

•学生准备:–打印相关学习资料;–整理小组讨论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张激励性的图片引入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15分钟)•教师给出敬业和乐业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含义和区别。

•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敬业和乐业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 掌握敬业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教师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敬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积极主动、专业技能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敬业的经验和感悟。

4. 培养乐业的态度和价值观(20分钟)•教师介绍乐业的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乐业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乐业的方法和技巧,如培养兴趣、保持积极的心态等。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一项小组活动,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来培养乐业的态度。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教师展示相关的扩展资源,如书籍推荐、网站链接等。

五、教学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小组讨论质量;•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程度;•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并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案例和小组讨论,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加深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体验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价值观。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介绍了敬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乐业来实现敬业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敬业的概念,理解敬业的重要性,掌握通过乐业来实现敬业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敬业的认同感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将乐业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入敬业的概念。

请学生围成一个圈,依次说出自己喜欢的工作,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个工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敬业的认识。

2.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发放教材,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敬业,它的重要性是什么?(2)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乐业的方法?(3)学生认为自己如何实现敬业的目标?3.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并撰写小组报告:(1)你认为敬业的重要性是什么?(2)你认为乐业如何帮助你实现敬业的目标?(3)你打算如何实施乐业方法?4.分享与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他们的小组报告,并对其他小组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5.总结与课堂作业(10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敬业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堂作业:请学生动手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实现敬业目标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但在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时,应更具挑战性,以适应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可以提供更多的写作指导和例文展示。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优秀6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优秀6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优秀6篇)敬业与乐业获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⑴ 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⑴ 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2、能力目标:⑴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⑴ 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⑴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德育目标: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洁】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谁,辨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 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含五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含五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含五篇)第一篇:《敬业与乐业》教学案总第课时孙伯中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学案课型:讲读主备人:朱国华主讲人:第一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中加点字的音、形,能说出“敬业乐群断章取义言行相顾强聒不舍”的意思。

(教学重点)2、摘录并积累如“安其居,乐其业”等经典语句、格言。

3、回顾议论文的相关常识,能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理清写作思路。

4、分析作者对“有业之必要”的论述,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围绕某一分论点的论述而知道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学会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二、课前预习导学1、预习方案○1通过查阅《优质课堂训练》(巩固练习册)中的“相关链接”板块知道梁启超的相关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通过查找书下注释、查字典完成本课时目标1中任务。

○3在自读课文中,将发现的经典句子、格言摘录到笔记本上。

○4读课文两遍,初步感受本文既是议论文,又是演讲稿的特点。

2、预习收获(此处由学生总结填写,可以写出预习时获得的知识,也可以写预习时总结的经验)3、质疑问难(此处由学生填写,主要写在预习中所遇到的有关知识、方法方面的困难)三、课堂学习研讨1、本文是作者给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做的演讲,对于学生们毕业后怎样对待工作这一问题,作者在文章中有明确的提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通读全文找出本文的论点,并明确论点提出的段落。

(这道题目的设置,意在让你们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初步感受论点提出的方式。

初次接触议论文,你们可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相互探讨。

)2、本文在提出论点后,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本题意在让你们搞明白全文的论证思路,可以在读透文章的前提下通过关注段落首尾句子来弄明白这个问题)3、读文章第二到第五段解决如下问题:○1列出简单的提纲。

(这一部分论述的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可以通过反复读文章,并结合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一般结构学会分析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敬业与乐业的定义与内涵2. 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3. 培养敬业与乐业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敬业与乐业的定义、内涵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敬业与乐业的意义。

2. 讲解:讲解敬业与乐业的定义、内涵及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本职工作中体现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的定义、内涵及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能结合自身实际体现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正面案例,如优秀员工、企业家等。

2. 教学图片: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图片,如团队合作、专注工作等。

3. 教学视频: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短视频,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保持教室整洁、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设备准备:确保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正常运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能体现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采访优秀员工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敬业”和“乐业”的定义,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这两个概念。

1.3 知识点:敬业是指对工作的高度认真负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乐业是指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享受工作的过程。

1.4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他们在生活中如何体现敬业与乐业。

第二章:敬业的重要性2.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敬业在个人发展和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2.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

2.3 知识点:敬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实现自我价值;敬业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分析敬业在他们行业中的具体作用。

第三章:乐业的心态3.1 导入:讲解乐业心态对个人成长和工作的积极影响。

3.2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乐趣,培养乐业心态。

3.3 知识点:乐业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身心健康。

第四章:如何培养敬业与乐业4.1 导入:讲解培养敬业与乐业的方法。

4.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认为有效的培养敬业与乐业的方法。

4.3 知识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设定职业目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4.4 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第五章:敬业与乐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5.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5.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敬业与乐业表现。

5.3 知识点:敬业与乐业体现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如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等。

5.4 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自己在工作中如何体现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4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4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为了加深您对于敬业与乐业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4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摆事实”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有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三、整体感知出示问题组: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理解它们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节将通过讲解敬业与乐业的理念,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并践行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一段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视频短片引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3.2 讲解详细讲解敬业与乐业的定义、意义以及在工作中的应用。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敬业与乐业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敬业与乐业,并分享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言、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4.2 评估标准能够准确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概念,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践行敬业与乐业的策略。

5.2 反思教学根据学生的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材、案例、视频短片等教学资源。

6.2 教学环境确保教学场所舒适、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6.3 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章:教学实施7.1 教学步骤7.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7.3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第八章:教学反馈8.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8.2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8.3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九章:教学拓展9.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敬业与乐业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敬业与乐业的定义。

探讨敬业与乐业的价值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敬业与乐业的定义和意义。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享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敬业精神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业精神的含义和表现。

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敬业精神。

2.2 教学内容介绍敬业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探讨敬业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敬业精神的含义和表现。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和践行敬业精神。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敬业精神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乐业心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乐业心态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乐业心态。

3.2 教学内容介绍乐业心态的定义和作用。

探讨乐业心态在个人发展和工作中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乐业心态的定义和作用。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的乐业心态。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乐业心态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敬业与乐业的融合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将敬业与乐业融合在一起,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4.2 教学内容探讨敬业与乐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介绍如何将敬业与乐业融合在一起的方法和策略。

采用讲授法,讲解敬业与乐业融合的重要性。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敬业与乐业融合在一起。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敬业与乐业融合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引导学生展望未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5.2 教学内容总结敬业与乐业的核心要点。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和力量:学习和积存文中运用的大量经典语句、格言;初步了解、能够推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演讲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阅读规律性比拟强的谈论性文章。

在整体感知过程中逐步理清行文思路;联系语境、借助解释理解一些古代名言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对事业的责任心和喜爱事业的态度。

能联系自身生活阅历对“敬业与乐业”精神有所品尝与领悟、反思与批判。

(难点)【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解题,简介二、通读课文,思索在文中谈到了哪几个问题?全文从构造上看有何特点?三、小组内沟通谈论,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归结出构造提纲第一局部(1):交代题目的来源,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次局部(2~8):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2~5):论述“有业”之必要。

其次层(6~7):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层(8):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三局部(9):总结全篇,鼓励人应当“敬业”“乐业”。

四、重点研读其次局部1、主问题:运用哪些材料来证明做人应当要“敬业”、“乐业”?(归纳论据)引用:儒门孔子的话、朱熹名言、《庄子》里的语句等。

举例:佛门百丈禅师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做工苦的实例。

2、总结:体会举例、引用论证的好处,思索应当选择怎样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运用:为“投身于学业是好玩味的”的观点找几个有说服力的论据。

五、探究构造特点找出第一段和最终一段与中间局部有亲密关系的关键句子,思索它们的作用。

1、第一段中有可以概括全文意思的句子:“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即论点)2、末段中有与上文想照顾的句子:依据自己的亲身阅历,指出“责任心”和“趣味”与“敬业、乐业”的关系最为亲密: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

盼望能鼓励大家。

(即结论)3、了解一般谈论文的构造: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

六、体验生活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能依据这个标准从身边找出一两个“天地间第一等人”吗?和同学们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点: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提出疑问: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整体感知:1.品题目:(1)从题目来看,文章谈的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明确题目即论题)(2)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学生解释“敬业”与“乐业”的含义)(3)文中哪个句子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学生依据预习回答)2.学生谈预习课文后的感受: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框架思路。

四、设疑品文明论据导入:文章的标题为“敬业与乐业”,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证明“要敬业”这个观点的?1.提问:如果是你,你打算如何证明“要敬业”这个观点?(思路及依据)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并导入对课文的研读。

2.研读第6-7段:(1)请一位学生以演讲的口吻朗读第6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划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以及作者提供的依据。

(2)学生齐读第7段,然后划出相关句子。

(3)学生就勾画结果进行讨论,交流。

并明确:A.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第一要敬业”。

(引导学生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B.作者的依据:①朱子的话;②做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③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④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人与军人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⑤曾文正、庄子、孔子等的话。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概括事例,并总结出方法。

(4)提问:这些依据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明确:A.这些依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名人名言,一类是具体的事例。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明白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明白论据的特点:事实论据往往是一些具体的事例和数据;道理论据往往是一些名人名言、公理、定理等。

B.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理解和讨论):引用了朱子的话,证明了什么是“敬”。

(朱子的话的含义)举了做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例子来证明“凡职业都是神圣的,都是可敬的”,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理。

(谈谈你对这个例子的理解)作者先举了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然后又举了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人与军人的例子,最后引用了曾文正、庄子和孔子的话,都是为了证明怎么“敬业”的道理。

(谈谈对这些例子和名言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形成板书。

C.教师追问:任何人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道理论据吗?把一大堆论据堆叠在一起就行了吗?(不行,还应对其进行分析与阐述)(5)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来证明“要敬业”这个观点的?学生讨论明确:什么是敬?——为什么要敬?——怎么敬?3.研读第8段。

(1)本段论证的是“要乐业”这个观点,请自读文段,然后说说职业有哪些趣味。

学生自读,并交流观点,明确职业的趣味所在。

(2)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段的论述与前文相比,更多的是讲道理,事实论据很少。

下面,请同学们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补充几个事实论据。

学生补充论据,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同时提示议论文中讲述事实论据时的详略处理。

五、互动比较知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论证思路和依据与文章进行比较。

1.提问:刚上课时,同学们与梁启超同样论证了“要敬业”的观点,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你们与梁启超的论证中,有哪些共通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学生讨论,比较,教师引导学生从“论证的思路”、“论证的依据”、“论证的效果(说服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引导明确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

2.学生发表看法:(1)相同点:都引用了名言和事例。

(2)不同点:思路不同,效果不同。

3.提问:(1)如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提供一些有说服力的论据)(2)论据从何而来?(平时的积累)六、拓展延伸作小结1.判断下面两个例子能否作为证明“要敬业”的论据?为什么?A.甲同学很喜欢小动物,所以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他全神贯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实验,写了一篇科普小论文,并获得一等奖。

B. 乙同学很喜欢玩游戏,他为了游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学校、在课堂、在课后,他脑海里想的全是游戏,他也因此成为班里的游戏高手。

学生讨论明确:A事例可以作为论据,B事例不能。

因为作为学生,学业是唯一的事业,甲同学是专心于学业的表现,而乙同学则开了小差。

2.请为“要敬业”的观点再提供几个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均可)。

3.回头照应导语论证:作为学生,要勤奋学习。

4.教师引导学生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谈收获。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1)一般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提出论点——证明论点——得出结论;(3)论据的类型及作用;(4)常见的论证方法。

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议论文)论证论点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1)什么是“敬”?2)为什么要“敬”?做总统与拉黄包车都是可敬的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3)该怎么“敬”?木匠与政治家同一价值挑粪工人与军人同一价值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话课题敬业与乐业课时1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教学内容要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一、解题,介绍作者,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

广东省新会人。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

文编《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

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这里讲的是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

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