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docx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2017秋人教版配套试题,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个现象说明( A )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5.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6.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
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A )A.铝7.由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A )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配套练习练(160页附答案)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新课导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河外星系及整个宇宙,有着无数天体,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物质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做分子,分子极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1纳米=10-9米 ,一般分子直径0.3nm-0.4nm,纳米尺度是指0.1nm-100nm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分子的间距极小,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液态:分子的间距较小,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比固体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
气态:分子间距较大,分子极度散乱,运动绝对自由,可以高速向各个方向运动,粒子间作用力极小、几乎没有,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夸克的知识只要提及一下即可。
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径大约为10-10m,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含了大约1015个原子!5、1光年=9.4608×1015m6、当物质被细分到纳米尺度,即物质小颗粒的尺度小到1~100nm时,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
这是由于每一颗粒内只包含几十或几百个原子、分子,所以使得纳米材料在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上既不同于日常的大块的固体,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分子。
例如,大块金子是黄色的,10nm的金颗粒是绿色的,而1nm的金颗粒是红色的。
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研究正是利用它在某一特性方面的变化来改变原材料的效能。
[例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B、水从高处流到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会生锈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盐,这杯水会变咸答案:D。
【教材答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第13章13.1分子热运动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6.25×1014 8.93×104解析:一般分子直径约为4×1010m,则一个分子所占的面积为1.6×10-19m2,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面积为1 cm2,即10-4m2,则正方形中的分子个数n=全球人口约为70亿,即7×109人,则分子数是人口数的倍数为:≈8.93×104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有用的例子:在房间中放上固体清新剂,整个房间中都有香味;有害的例子:大量汽油扩散到空气中易引发爆炸。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热水杯中的更甜。
因为热水温度高,糖分子运动速度快,即扩散得快。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答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水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从而使弹簧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增大。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答案13.2内能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1)冰粒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解析:冰粒在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冰粒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火箭在升空过程中速度、高度均增大,所以它的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大,故机械能增大,同时与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使内能增大;子弹击中木板后嵌在木板中,静止后动能为零,机械能减小,温度逐渐降低说明内能减小。
13.3比热容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物质的形态、质量等无关。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B解析:由于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当相同质量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热量时,铜上升的温度较高。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与水同样质量的沙子温度升得更高,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第14章14.1热机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用到热机的还有:拖拉机、坦克、火箭、导弹、轮船等。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一个模拟交通路口红绿灯工作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添加两根导线,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答案】【解析】由题意知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说明三盏灯互不影响,也就是说三盏灯是并联;结合实物图,S1是控制红灯和黄灯;S2控制绿灯和黄灯,故连接电路图如图.2.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电阻约10Ω)。
(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连接的部分电路,请将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调节(选填“左”或“右”);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W。
(4)做完此实验后,小丽还想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 x的阻值,与其他同学讨论后,她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0~9999Ω 5A)、定值电阻(200Ω 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A、B两种方案(如图).在A、B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_____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
(电表为理想电表)【答案】略灯短路右1.2B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解析】(1)小灯泡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如下图:(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故障为短;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灯泡短路;(3)电流表量程为0~0.6A,由表知0.4+4×0.02A=0.48A;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UI=2.5V×0.48A=1.2W;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由2V增大到2.5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应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4)方案A通过R x与R串联,测得Rx两端电压,然后单刀双至开关由a到b再调节电阻箱,电压表示数与在a点相同,则可求得电阻值;方案B先后把电压表分别放在R x和R0两端测出电压值,由串联分压公式可求R x.调节电阻箱阻值,可以多次测量.方案A,只能求一次阻值;方案B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九年级全⼀册第⼗三章内能§1分⼦热运动1、把分⼦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个单层分⼦的正⽅形,边长Lcm,分⼦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形中约有个分⼦,每个分⼦占有的⾯积是m2。
2、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D.空⽓清新剂的使⽤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和热⽔中分别放⼊相同的糖块,过⼀会,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有关。
3、把⼲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计下⾯,读出测⼒计⽰数。
使玻璃板⽔平接触⽔⾯,然后稍稍⽤⼒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计⽰数玻璃板的重⼒,产⽣此现象的原因是。
4§2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变成⾬滴。
内能;机械能。
(2)⽕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箭外壳和⼤⽓摩擦后温度越来越⾼。
内能;机械能。
(3)⼦弹击中⼀块⽊板,温度升⾼。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机械能减⼩;(2)⽕箭的内能增⼤,机械能增⼤;(3)⼦弹的内能减⼩,机械能减⼩。
2、⽤物体内能改变的⽅式说明“炙⼿可热”和“钻⽊取⽕”的含义。
“炙⼿可热”是指利⽤热传递使⼿内能增加,温度升⾼;“砖⽊取⽕”是指克服摩擦⼒做功即对⽊头做功,使⽊头的内能增加。
3、⽣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内能,有时⼜通过阻碍热传递防⽌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开得很⼤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内能;利⽤暖⽔壶来装开⽔及为了防⽌液化⽓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内能转移。
4、把图钉按在铅笔的⼀端,⼿握铅笔使图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图钉温度有什么变化?解释这种变化。
摩擦后的图钉变热,这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图钉的温度升⾼。
§3、⽐热容1、关于⽐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帶答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人教版配套试题,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三章综合测认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 •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豊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个现象说明(A )A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 •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 •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而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英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英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5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立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泄升高6•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
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A )A.铝B.铁7 •由c=・(丫八‘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ni \t—to)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虽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 )A •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人教版新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袃九年级全一册羀第十三章内能蚇§ 1分子热运动1、2、莅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em,分子的直径约为d x 1O「10m,该正方形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m2。
3、4、蚂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肀A .花香四溢肇B.腌咸菜腿C .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蒁D .空气清新剂的使用膀3 .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____________ 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6、葿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8、薅莈§ 2、内能1、2、螄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肂(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__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膈(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_______ ;机械能_肇(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
袄(1 )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 )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蒃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袀“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祎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羃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物理配套练习册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能力提升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可以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能力提升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由于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人教版新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袃九年级全一册羀第十三章内能蚇§ 1分子热运动1、2、莅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em,分子的直径约为d x 1O「10m,该正方形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m2。
3、4、蚂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肀A .花香四溢肇B.腌咸菜腿C .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蒁D .空气清新剂的使用膀3 .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____________ 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6、葿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8、薅莈§ 2、内能1、2、螄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肂(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__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膈(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_______ ;机械能_肇(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
袄(1 )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 )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蒃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袀“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祎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羃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进一步探究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法拉,用字母F表示。
两个相距很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在电路中用表示。
(1)如图,闭合开关,电容的两个极板将带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充电。
充电过程中,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改变电源电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也发生改变,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V282电荷量Q/C4×10-36×10-32×10-35×10-3电容C/F2×10-30.75×10-31×10-32×10-3(2)分析数据可知,电容C与电容器两端电压U及电荷量Q的关系式为:C=______。
(3)请把表格补充完整______。
(4)电容的大小不是由带电量或电压决定的,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为SCdε=(ε是一个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离)。
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C C C C++…,(C表示总电容,C1、C2.……C n表示各电容器的电容)。
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1、S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1、d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上,则总电容C=______,总共能够储存的电荷量为______。
【答案】B到AQCU= 2.5V 121221S SS d S dε+121221S Sd dUS Sε+【解析】【分析】【详解】(1)[1]充电过程中负电荷从A运动到B,正电荷从B运动到A,则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为B到A。
(2)[2]由表中数据可知3-3210F 2V 410C -⨯⨯=⨯ 3-30.7510F 8V 610C -⨯⨯=⨯3-3110F 2V 210C -⨯⨯=⨯即Q CU =则Q C U=(3)[3]根据上题所得公式QU C=,将表中数据带入可得 33510C 2.5V 210FQ U C --⨯===⨯(4)[4][5]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 1、S 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电容决定式为SC dε=则111S C d ε= 222S C d ε=因为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C C C C ++… 则12111=C C C + 带入12C C 、可得121221S S C S d S d ε=+则总共能够储存的电量为121221US S S d C S d Q U ε+==2.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___________)(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答案】短路电流表A2被烧坏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解析】【分析】【详解】(1)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电路发生了短路故障,若闭合开关S,由于电路发生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电流表A2被烧坏.(2)改正电路如图:(3)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点睛】电路中发生短路的危害,可能烧毁电流表或电源,为避免短路发生,可采用试触法.3..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相等吗,小科想到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m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示,在A1A2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汁时,t=5s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离渠中心线距离r/m0.10.200.400.600.801.00乒乓球移动距离S/m1.000.960.840.640.38几乎为0水流速度/m·s-10.2000.1920.1680.1280.076几乎为0(1)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离渠中心线距离r越大,水流速度v____________.(2)为了得出v与r的定量关系,小科根据上表数据绘制v一r2图线如图乙,据此图可得到v与r的关系式是v=____________.(3)图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面示意图.假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丙中同一深度的B、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8__________P C.(4)上《电流》一课时,老师常用水的流量和水流来类比电量和电流.理想水渠交叉点上,单位时间内流入的总水量等于流出的总水量,同理,在电路的某连接处,流入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图丁是某实验电路的一部分,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若通过导线ab电流为0.6A,请分析通过导线cd的电流大小及方向.【答案】(1)越小;(2)22220.20.20.21/r rm sm m⎛⎫-⨯=-⎪⎝⎭()01r m≤≤;(3)<;(4)0.46;若①当ab中的电流是从a到b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0.6A+0.46A=1.04A,电流方向是从d到c;②当ab中的电流是从b到a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 =0.6A-0.46A=0.14A ,电流方向是从c 到d. 【解析】试题分析:(1)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可知,离渠中心线距离r 越大,水流速度v 越小;(2)观察乙表可知,速度22220.20.20.21/r r v m s m m ⎛⎫=-⨯=- ⎪⎝⎭;(3)因为水在流动,流体压强的特点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可知:因为B A v v >,所以B A p p <;(4)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 的量程,分度值是0.02A ,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 ; 若Iab=0.6A 时,电路分为两种情况,因为电流表的正确接法是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因此,若①当ab 中的电流是从a 到b 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 =0.6A+0.46A=1.04A ,电流方向是从d 到c ; ②当ab 中的电流是从b 到a 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 =0.6A-0.46A=0.14A ,电流方向是从c 到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流和电流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4.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10Ω 2A”、 “2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__ ;(2)为了完成该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的规格.按图乙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最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小明在a、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________(选填“E”或“F”)端移动,小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又将乙图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标有“2.5V”的小灯泡,图丙是使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表的示数,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6)若将电阻R换成电动机,则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它的转速将变______(选填“快”或“慢”).【答案】图略(电流表接0—0.6A的量程)“20Ω 1A”右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F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不变0.5快【解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如图右所示:(2)当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I=U R/R=2.5V/20Ω=0.125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 =U-U R =4.5V-2.5V=2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U滑/I=2V/0.125A=16Ω,则应选规格为“20Ω1A”的滑动变阻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在闭合开关前,使滑动变阻器处于阻值最大处,根据乙图可知滑片应该移动到右端;(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电阻发生短路或电压表断路;(4)改接10Ω的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则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右端即F端滑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V不变;(5)电流表的读数为:I=0.2A,则P=UI=2.5V×0.2A=0.5W;(6)由电路图分析可知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电阻减小,电流变大,当将R换为电动机,则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它的转速将变快5.某实验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晓丹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她设计了如下右图所示的电路,准备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线若干进行实验.(1)画好电路图后,晓丹同学开始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_____的.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她开始实验,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Ib/A Ic/A Ia/A0.180.180.36晓丹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2)晓丹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_____.(3)请你对接下来的实验提出改进措施(一条即可)_____.【答案】断开选用规格相同的(或电阻相同)灯泡进行实验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等【解析】【分析】【详解】(1)[1]为保护电路安全,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2)[2]两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相同,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这说明所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或电阻相同),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为得出普遍结论,应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3)[3]为得出普遍结论,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且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等.6.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路图如图甲。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附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13.1分子热运动1.D2.B3. 大引4. 不同物质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答:只闻到香味,是因为豆浆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看不清豆浆是因为豆浆机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13.2内能1.A2.C.3.飞出去内盒盖机械5. 延展性减小热传递解析:(1)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金属剑和冷水之间存在温度差,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金属剑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金属剑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6. 增加热传递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13.3比热容1.D2.D.3. 凝固放热比热容大4. (1)牛奶少(2)A5. 修建人工湖和内河增加城市水的储蓄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第十三章内能1.C2.B3.C4. 扩散蒸发(汽化)升华5. 答:乙同学的看法比较合理.傍晚,水和干泥土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在相同情况下,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Q=cmΔt,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温度比较高,陆地温度比较低,所以到岸上散步更凉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4.1 热机1.C2.D3.C4. 内做功提高热机效率(节能、环保)5. 盒盖被弹飞,塑料盒口有白雾出现做功内机械14.2 热机的效率1.D2.C3. 热值10004. 内机械25%5. 1.26×105太阳 1.4×1027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保持不变方向性2. 内电3. B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C2.C3.A4.D5. 内比热容做功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5.1两种电荷1.C2.D3. B4. B5. 正失去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负(2)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再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3)如果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金属箔片闭合,是因为这个带电小球上的负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了中和现象.6.(1)摩擦起电(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人体导电(4)拖鞋绝缘等等15.2 电流和电路1.A2.D3.B4.大地云层5.开关插头处短路6. 冷热15.3 串联和并联1.B2.D3.C4. 并联开关15.5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C2.B3.A4.0.155. 0.36 0.18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D2.A3.B4. 0.6 A5. (1)灯泡L1不发光,L2发光(2)L1被短路,电流表A1的接线柱接反了6.S1闭合,S2断开S1闭合,S2也闭合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6.1 电压1. A2. B3. B4. 3 电荷5. 3 2.5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B2.B3.D4. 4 1.5 2.55.(1)如图所示(2)1.2 1.8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等于L1两端的电压与L2两端的电压之和,故关系式为U1=U2+U3=6 V+4 V=10 V.16.3 电阻1. C2.B3.C4. 电阻26 Ω5. 粗减小16.4 变阻器1.C2.B3.A4. 滑动变阻器长度5. 弹性滑动变阻器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A2. A3. AC4. 电压表5.滑动变阻器亮暗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D2.(1)1 (2)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B3.C4. 15 3017.2 欧姆定律1.B2. B3.(1)保护电路(2)变大(3)0.4.17.3 电阻的测量1.B2.D3.BD4. 1 55. (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缺少滑动变阻器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A2.B3. 10 0.6 3.334. 10 2.5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A2.C3. 变大变亮4. 60 12 40第十八章电功率18.1 电能电功1.B2.C3. 0.14. (1)10 (2)0.25. 20 218.2 电功率1.B2.A3.A4. A5. 暗小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C2. C3.(1)断开(2)0.1 (3)电源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4. (1)如图所示(2)最右18.4 焦耳定律1.A2.D3. 1:2 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4.电流热量5.(1)温度相等(2)C (3)串大(4)多第十八章电功率1. A2. C3.C4. 越多越小5. (1)从接通电源到指示灯熄灭需要7700 s;(2)热水器的效率约为85.6%.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9.1家庭电路1.近年来,LED灯因其节能而备受人们青睐,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家庭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A.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 V B.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D.灯带中一只LED灯开路后其他灯还亮2.春节前,小茜家新购住房装修完毕,家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6)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______决定的,且 _______,灯泡发光越亮.
【答案】0—0.6A
灯泡短路 0.24 W 2.5 0.24 0.6 实际功
率 实际功率越大 【解析】 试题分析:测灯泡的功率的测量原理是 P=UI,即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 流,算出灯泡的功率.根据题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 0-3V,灯 的电阻约为 10Ω,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算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 0.25A,小于 0.6A,所 以电流表应选 0-0.6A 的量程.闭合开关后,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的故障是 短路,电压表的示数是零,说明灯两端没有电压,所以灯被短路.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中,除了要记下需要测的物理,还要写清物理量的单位,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 2.5V,电 流表读数是 0.24A,算出灯的额定功率为 0.6W.根据表格中灯的实际功率与灯的亮暗可以 得出灯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的亮度越高. 考点:测小灯泡的功率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训练(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_______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_______ (松开/捏紧)手指.(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答案】水又开始沸腾气压减小旋紧捏紧均被吸引转换法【解析】【分析】【详解】(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时,液面上方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气压减小;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水又开始沸腾的现象.(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气体压力的方法,改变小瓶的浮沉,所以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挰紧手指,则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对小瓶的压力增大,同时压力增大时,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加,小瓶自重增加,所以小瓶下沉.(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橡胶棒与铝箔条吸引;再靠近其右端时,同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也会观察到铝箔条被吸引,即两次都被吸引(但要注意橡胶棒与铝箔条不能接触,接触后,带同种电荷,第二次会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2.现有两只小灯泡L1、L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1)如图甲是小明测定灯泡L1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_____.②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物理】人教版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物理初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进一步探究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法拉,用字母F表示。
两个相距很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在电路中用表示。
(1)如图,闭合开关,电容的两个极板将带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充电。
充电过程中,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改变电源电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也发生改变,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V282电荷量Q/C4×10-36×10-32×10-35×10-3电容C/F2×10-30.75×10-31×10-32×10-3(2)分析数据可知,电容C与电容器两端电压U及电荷量Q的关系式为:C=______。
(3)请把表格补充完整______。
(4)电容的大小不是由带电量或电压决定的,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为SCdε=(ε是一个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离)。
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C C C C++…,(C表示总电容,C1、C2.……C n表示各电容器的电容)。
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1、S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1、d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上,则总电容C=______,总共能够储存的电荷量为______。
【答案】B到AQCU= 2.5V 121221S SS d S dε+121221S Sd dUS Sε+【解析】【分析】【详解】(1)[1]充电过程中负电荷从A运动到B,正电荷从B运动到A,则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为B到A。
(2)[2]由表中数据可知3-3210F 2V 410C -⨯⨯=⨯ 3-30.7510F 8V 610C -⨯⨯=⨯3-3110F 2V 210C -⨯⨯=⨯即Q CU =则Q C U=(3)[3]根据上题所得公式QU C=,将表中数据带入可得 33510C 2.5V 210FQ U C --⨯===⨯(4)[4][5]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 1、S 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电容决定式为SC dε=则111S C d ε= 222S C d ε=因为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C C C C ++… 则12111=C C C + 带入12C C 、可得121221S S C S d S d ε=+则总共能够储存的电量为121221US S S d C S d Q U ε+==2.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 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 .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次数R0/Ωr/m B0/T T0/s I/A1100.1 1.00.15π×l0-2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答案】2000B r R t 25A sT m π⋅Ω⋅⨯ c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图像分析可得2EI R=……………1 E t∆Φ=∆...............2 =?S B ∆Φ∆ (3)120+2R R R R == (4)由1234联立得:22000022B B r r I t R t R ππ∆=⋅=⋅∆由于2π为定值,故 2000B r I k R t =[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k =25A sT m π⋅Ω⋅⨯(2)[3]若R 0变,其他为定值,则2002B r t π均为定值,可看作0'k I R =,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 表示.3.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 、B 、C 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小张根据电路图连接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王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表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___(2)电路改正后,小张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小王根据测出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了小灯泡的电流、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由此可以判断,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此次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乙还可以判断,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P=UI图略小灯泡断路0.75W改变(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灯丝由金属制成,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的原理是P=UI;电路图连接如图: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的开路的地方,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 V,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不变,说明开路的地方在电灯处,即小灯泡断路;当电压为额定电压2.5V时,对应的电流值为0.3A,则电功率P=UI=2.5V×0.3A=0.75W;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4)当小灯泡的电压升高时,实际功率也变大,温度升高,对于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会变大2..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相等吗,小科想到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m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示,在A1A2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汁时,t=5s 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离渠中心线距离r/m0.10.200.400.600.801.00乒乓球移动距离S/m1.000.960.840.640.38几乎为0水流速度/m·s-10.2000.1920.1680.1280.076几乎为0(1)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离渠中心线距离r越大,水流速度v____________.(2)为了得出v与r的定量关系,小科根据上表数据绘制v一r2图线如图乙,据此图可得到v与r的关系式是v=____________.(3)图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面示意图.假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丙中同一深度的B、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8__________P C.(4)上《电流》一课时,老师常用水的流量和水流来类比电量和电流.理想水渠交叉点上,单位时间内流入的总水量等于流出的总水量,同理,在电路的某连接处,流入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图丁是某实验电路的一部分,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A,若通过导线ab电流为0.6A,请分析通过导线cd的电流大小及方向.【答案】(1)越小;(2)22220.20.20.21/r rm sm m⎛⎫-⨯=-⎪⎝⎭()01r m≤≤;(3)<;(4)0.46;若①当ab中的电流是从a到b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0.6A+0.46A=1.04A,电流方向是从d到c;②当ab中的电流是从b到a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 =0.6A-0.46A=0.14A ,电流方向是从c 到d.【解析】试题分析:(1)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可知,离渠中心线距离r 越大,水流速度v 越小; (2)观察乙表可知,速度22220.20.20.21/r r v m s m m ⎛⎫=-⨯=- ⎪⎝⎭; (3)因为水在流动,流体压强的特点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可知:因为B A v v >,所以B A p p <;(4)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 的量程,分度值是0.02A ,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 ;若Iab=0.6A 时,电路分为两种情况,因为电流表的正确接法是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因此,若①当ab 中的电流是从a 到b 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 =0.6A+0.46A=1.04A ,电流方向是从d 到c ;②当ab 中的电流是从b 到a 时,电路图如图所示:此时,I cd =0.6A-0.46A=0.14A ,电流方向是从c 到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流和电流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 、B 、C 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册上答案(新)

参考答案与提示 三 作图题 ! (" 用 车慢慢 停 下 来 是 受 地 面 摩 擦 力 的 作 用 他们都是受 合 力 不 为 零 运 动 状 态 改 变 的 具 体表现 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 " ! &"毛 巾 受 到 手 的 拉 力 而 改 变 运 动 状 ! )" 态 头发由于惯性而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态 所以会抖出来 " 四 实验与探究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 *"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 ! 两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 $
! & 度 $ $" +4! . 3$
四 解答题
!& 5!( 体积 大 ! $" !$ 5!! பைடு நூலகம்$
! &"测量步骤 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金 ! 测盛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 !总! $ 测把金属块放入烧杯后的总质量 !总$ & 则 金 属 块 体 积 $ 金 3$ 排 水 3 !排 水 ( 水
& ! (" ! $" +/ 7 8
$ &
& 由图象可知 当体积为 $7 时 甲 & 8
的质量为 )" 乙的质量为 !" (/ ,/ 由图象 可 知 当 质 量 为 !" 甲的 ( ,/
& & 体积为 ." 乙的体积为 $7 +7 8 " 8
将矿泉水瓶
的速度将不会减慢 且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 远运动下去 " 失去惯性 ! !" 四 简答题 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 物 ! $"不矛盾 " 体不受力 合力为零 时的运动规律 物体受 力 合力不为零 时 物体的运动状态将要改 变" 车加 快 向 前 是 由 于 受 人 蹬 车 的 力 的 作
人教版新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袃九年级全一册羀第十三章内能蚇§ 1分子热运动1、2、莅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em,分子的直径约为d x 1O「10m,该正方形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m2。
3、4、蚂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肀A .花香四溢肇B.腌咸菜腿C .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蒁D .空气清新剂的使用膀3 .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____________ 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6、葿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8、薅莈§ 2、内能1、2、螄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肂(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__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膈(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_______ ;机械能_肇(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
袄(1 )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 )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蒃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袀“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祎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羃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 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 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 引力,斥力。
4 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 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 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 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 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 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 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 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1 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 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 2)增加( 3)增加。
4 (1)做功( 2)热传递( 3)热传递( 4)做功( 5)热传递( 6)做功。
5(1)×( 2)×( 3)×( 4)√( 5)×( 6)√。
6 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7D8D9D10B11B探索研究 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 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 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 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 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 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2特性,一般不同, 1kg 的冰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 2.1*103 J 。
3 热量,比热容,质量,初温,末温,cm(t-t0),cm(t0-t)。
4、70,比热容,热量。
5 比热容,低于水平提升 6C7B8B9C10A11B12B13C14、6.3*104J 。
15、65℃探索研究 16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相关(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的变化相关(3)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种类相关( 4)物质的种类、质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
17、7.072*105J 。
18(1)0.46*103J/(kg℃)。
(2)铁第十三章综合练习一、填空题 1 (1)分子( 2)间隙( 3)无规则运动( 4)引力,斥力。
2 小于,分子间有间隙。
3 间隙,斥力。
4 扩散,无规则,温度。
5内,热传递,电。
6、455.4 。
7 做功,热传递。
8ABFG。
9、4.2*105 。
2.1*103 。
10、6.3*105 ,6.3*105二、选择题 11B12A13A14B15C16D17A18A三、探究题 19 (1)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又大,所以不宜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20(1)质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哪一个温度升高得快,哪一个吸热本领强?(海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相同吗?)( 2)略( 3)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变化得快(或水和沙子吸热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或沙子和水,温度越高时升温越缓慢)。
(4)例如:早稻育秧,晚间往稻田灌水,白天将水放出;夏天阳光照射下的柏油马路比水泥人行道热得多等。
四计算题 21、8.4*105J 。
22、0.46*103J/(kg ℃) 。
铁。
23(1)100kg (2)2.52*107J(3)5.04*106J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热机基础知识 1 化学,化学,内。
2 热机,内燃机,柴油机。
3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 喷油嘴,空气,功率。
5A6B水平提升 7 做功,内,机械。
8D9C10D11B12C13B探索研究 14 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点火方式为点燃式;用在小汽车上、低速飞机上。
柴油机的顶部有喷油嘴;吸入空气;点火方式是压燃式;用在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上。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基础知识 1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质量, q,J/kg ,J/m3,Q=mq。
2内,机械,有用功。
3 乙 4C5D水平提升 6C7D8A9D10C探索研究 11 、6.3*105J ,3kg。
12、8.7*109J 。
13(1)锅炉效率低的原因:①锅炉冒出大量的黑烟说明煤燃烧不完全;②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说明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太多。
改进措施:①增大送风量,将煤块磨成煤粉,使煤在炉膛内尽可能燃烧完全;②在锅炉的外面包裹一层不易散热的材料,减少热量散失。
( 2)能够增大受热面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基础知识1能量,产生,其他形式,其他物体,总量。
2 功,能量。
3 机械,内,机械,内。
4 内能的转移,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5(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5)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转化为机械能( 7)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平提升 6B7D8C9D10D11D12A13A14B探索研究 15 在滚摆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摩擦不可避免,总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整个装置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总的能量(即机械能和内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16 用嘴对着手心哈气是热传递过程,是内能的转移;两手相搓是做功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十四章综合练习一、填空题 1 内能,机械能,做功。
2、 8.4*107,7. 。
3 方向,不可能。
4 热值高,污染小。
5C,A 二、选择题 6A7D8B9C10C11A12B(2)25℃三、探究题 13 (1)四、计算题 14 解:水所吸收的热量为Q 吸=c 水 m 水t=4.2*103J/(kg℃) * 40kg * 52℃=8.7*106J,因为 Q放=Q吸,Q 放=mq焦炭,所以 m=Q放/q 焦炭 =8.7*106J /3*107J/kg=0.29kg 。
答:略 15 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 水 m水t=4.2 *103J/(kg ℃) * 225kg * 40 ℃=3.78*107J ,设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η,由题意知, Q吸=P0Stη, 即η= Q 吸/P0St=3.78 * 107J /( 1.4*103J /(m2 s)* 3m2 *8 * 3600s )=31%答:略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基础知识 1 同种,异种。
2 电荷,摩擦起电。
3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 甲。
5 正,失去,两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负。
6 带电。
7 正,正,负。
8A9D10A 水平提升 11 摩擦起电。
12 不一定,一定。
13 不变。
14 失去。
15D16D17C18D19D探索研究 20 塑料笔杆因摩擦起电而带有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的碎纸屑;碎纸屑被吸引后,与塑料笔杆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又很快跳离笔杆。
21 (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小球偏离的角度与什么因素相关? 22(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正,负( 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基础知识 1 电池,发电机,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
2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3 略。
4 从正极到负极。
5C6D7A8B水平提升 9D10B 11 略探索研究12 ①②⑥,导,③④⑤,绝缘。
13略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基础知识 1 首尾。
2 一,互相,多,互不。
3 并。
4 串。
5B6C7B或D 待查 8A9B 水平提升 10 不变,干。
11S2,S1、S3。
12B13D 14略探索研究 16 略。
17 拧掉一个灯泡,闭合开关,若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亮灯串联;若另一个灯泡亮,则亮灯并联。
18 略 19 略第四节电流的测量基础知识 1 (1)电流强度, I ,安培,安, A(2)mA,μ A(3) 10-3,10-6 2 题 3,2,1,0.1 ,0.2 ,0.02 。
3 题 2.4,0.48. 。
4 量程,,试触,电源两极。
5C水平提升 6 (1)200(2)0.05 (3)10-4 (4)106。
7C8D9B10C11B12D探索研究 13 略。
14(1)灯泡亮,但开关不能控制灯的亮灭( 2)灯不亮,电路短路,电源和电流表可能烧坏。
15 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基础知识 IA=IB + IC 。
2 题 0.3 ,0.3 。
3 题 2,1,热,化学能。
4C5C6C7A8B9C水平提升 10 题 = 。
11 并联, 0.5A,0.5A,12C13B探索研究 14 因为0.25A + 1.5A + 0.1A + 0.32A + 2.17A。
5、10,0.25. 6A7C8C探索研究 9 (1)欧姆定律,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图略( 2)0.28,12.5,44.6. 10 (1)略( 2)电路中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或电流表选用量程太小( 3)4,较小,时大时小,导体的温度。
11(1)电压( 2)12.5 (3)一次测量有偶然性,再侧几次求平均值。
12(1)连接电路时开关闭合了( 2)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上( 3)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上。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基础知识 1 、30 2 、8 , 8 。
3D4D水平提升 5 、 1 。
6 、5 。
7、1:2 。
8、 15探索研究 9 解:因为 R1、R2 并联,所以 U=U1=I1R1=0.4A *30Ω=12V,U2=U1=12V, R2=U2/I2 = 12V/0.8A = 15Ω即电源电压为 12V, R2 的阻值为 15Ω10、解( 1)U1=IR1=0.3A * 10 Ω=3V;( 2)U2=U-U1=12V-3V-9V。
11解:( 1)当 S1、S2闭合时,电路中的电阻 R1被短路,电阻R2与灯泡 L 并联。
通过灯泡的电流IL = UL / RL = 6V / 12Ω =0.5A,IR2 = I1-IL = 0.9A - 0.5A = 0.4A,通过电阻R2的电流电阻R2= UR2 / IR2 = 6V/0.4A = 15Ω(2)当 S1、S2 都断开时,电路中电阻 R2被断路,电阻 R1 与灯泡 L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 U/R1+RL = 6V/18 Ω+12Ω=0.2A,灯泡两端电压为 UL=I2R1=0.2A*12Ω=2.4V 12解:(1)电压表示数U2为8V 时,电流表示数I=U2/R2 = 8V / 80Ω=0.1A;(2)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U1=U-U2=9V-8V=1V,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1=U1/I = 1V/0.1A = 10Ω(3)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 0.3A 时, R1两端电压U1’=I ’R1=0.3A*10Ω=3V, 电压表的示数U2’=U=U1’=9V-3V=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