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等奖2篇

4、《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怖、吱、誓、蔑、津、蔚、谓、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预习提纲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介绍。
[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4、(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二、展示与交流1、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1)读词语:恐怖吱声发誓轻蔑津津有味蔚蓝本无所谓凄惨(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吱、蔑、津”3个字的读音。
“怖、吱、蔚、凄”等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
“津”字要与形近字“律”比较。
“蔑”字比较复杂,书写是要写正确。
)2)理解词语: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轻蔑:轻视,看不起。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凄惨:凄凉,悲惨。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
还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篇1【教学设想】课程教材研究所8月4日在因特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段文字:“新课标教材和以往语文教科书相比,这套教材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名著导读的设计。
它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实质上这是一个蕴涵着此次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指向而又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的崭新栏目,如何认识它的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身实践,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是此次语文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段文字道出了编者设计“名著导读”的意图,也成为了我们备课的指南。
因此,我们在备这篇名著片断时,尝试着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人公的心理,体味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5、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2、由对人物的分析进而引申到对社会、人生作深刻的思索;3、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步骤】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提前一至两个月布置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引导学生采用略读方法,了解全书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线索等。
二、任选一章试作点评学生从全书中任选一片断(建议课本节选为佳)进行点评,并阐述选之理由,用自己的心和作品对话。
教学生学会精读。
三、四边互动走近人物在前面略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能启发学生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感受他的勇敢和机智。
3.体会小说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汤姆的形象。
2.体会小说的特点。
2.难点
1.理解汤姆的行为动机。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冒险电影片段,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概括汤姆的冒险故事。
3.精读课文
1.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2.体会小说的情节设置。
4.总结拓展
1.总结汤姆的品质。
2.推荐其他冒险小说。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关于冒险的作文。
2.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6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6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6篇《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
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
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
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
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
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
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
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艰苦,回想起来你也会很开心。
谁没有在小时候做过一件半件的傻事?当你越长大,你就会越觉得这些傻事有趣。
我说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时隔越久,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小说。
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
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时的味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02教学流程一、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1.谈话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认识了喜欢航海和冒险的鲁滨逊、充满幻想的尼尔斯。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去认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
齐读课题。
2.关注导读,明确任务。
(1)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2)指名交流反馈。
3.运用方法,梳理情节。
(1)勾连已知,回顾方法。
在学习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后,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请你用这样的方法梳理这篇文章的情节。
自学要求:①快速默读节选,边读边想:节选中写了哪些情节?②抓关键词,用小标题梳理故事情节,并在课文旁边作批注。
(2)学生默读批注,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相机板书。
哀悼失踪孩子迎接他们归来讲述山洞经历看哈克和贝琪(4)借助关键词,用小标题串联故事情节,归纳主要内容。
二、聚焦汤姆言行,感受人物形象1.明确学习任务,自主评价人物(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关注主人翁的言行。
出示自学要求:①再读第4~15自然段,边读边想: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填写学习单,看看你能写出汤姆的几个特征。
学习单:(2)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多维度评价人物。
交流“我眼中的汤姆”,并用关键词在黑板上写出汤姆的主要性格特征。
预设:勇敢、爱冒险、会想办法、爱吹嘘、看重友情、有正义感……要点:①聪明。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5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5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精彩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精彩之处。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形象,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L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通过题目你能猜测一下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为什么?生:我觉得他是一个爱冒险的孩子,因为这本书的题目中有“历险记”这三个字;我觉得汤姆应该是一个调皮、聪明的孩子,因为我觉得敢于冒险的人都很有智慧,而且性格都很活泼,不安现状;我觉得汤姆应该还是一个人缘比较好的孩子,因为历险应该是多个人一起才有意思,如果只有汤姆一个人历险,就不好玩了【设计意图】通过题目初步引发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猜想,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对本书的阅读兴趣。
2.同学们刚刚的猜测非常好,那谁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呢?关于作者的信息我们可并不陌生。
生: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人,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并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进一步巩固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1.默读节选片段,你能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吗?生: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生:我觉的是汤姆和贝琪在山洞分开的部分,他们两个都是孩子,而且贝琪还是女孩子,他们两个分开之后如果遇到危险自己可能应付不过来;我要补充,我觉的是汤姆独自寻找洞口的时候最惊险,因为在最后我们知道山洞里面还有别人(杀人犯),这真是太冒险了;我读到汤姆在洞里饿了三天三夜的时候,感觉到洞里的环境应该很恶劣,这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3.你觉得这个片段中哪里描写的最精彩?生:我觉得这里面的人物神态描写的很好,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可以让我感同身受;我觉得汤姆的语言写的也很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我觉得场面描写的也很好,比如汤姆回来后大家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还有大家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等。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
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
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
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
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交流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交流教案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背景介绍:简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该时期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1.2 作者介绍:介绍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兰格赫恩)的生平和创作特点,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小说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2.1 汤姆·索亚:描述汤姆的外貌、性格和成长经历,分析其勇敢、智慧、善良等品质。
2.2 哈克贝利·芬:描绘哈克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与汤姆的友谊。
2.3 蓓姬:介绍蓓姬的身份背景,分析其与汤姆、哈克的关系,以及她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三章:小说主题及思想内涵3.1 自由与冒险:通过分析小说中汤姆和哈克的冒险经历,探讨自由、冒险精神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3.2 友谊与成长:以汤姆与哈克、蓓姬的友谊为线索,探讨成长过程中友谊的珍贵。
3.3 社会批判:分析小说对当时社会风气、道德观念的批判,如虚伪的宗教、刻板的学校教育等。
第四章:小说艺术特色4.1 幽默与讽刺:分析小说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手法,如对成人世界的讽刺,对儿童天真烂漫的描绘。
4.2 现实与虚构:探讨小说在现实基础上的虚构,以及这种虚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4.3 叙述视角:分析小说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以及其对故事氛围的营造。
第五章:读书交流活动设计5.1 讨论话题:根据小说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讨论话题,如“你认为汤姆索亚具备哪些优秀品质?”“你如何看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等。
5.2 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心得分享等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
5.3 总结与反馈: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并对活动进行反馈,以便改进后续教学。
第六章:小说情节分析(上)6.1 章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前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等。
6.2 情节分析:深入分析小说中关键情节,如汤姆与哈克的初次相遇、蓓姬的加入等,探讨这些情节对主题的贡献。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精选3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梗概,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概括历险过程、比较大悲大喜,感受情节的精彩;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细节描写,了解夸张、反衬的表现手法;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2′1.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古人有以诗会友,以酒会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算是以书会友。
2.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文章——《金钱的魔力》。
(出示作者)3.出示原书。
这本书的书名叫《汤姆.索亚历险记》,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请大家都来注意这个词——“历险”,读读这个词,会给你什么感觉?惊险,你的感觉呢?预设学生回答:惊险、刺激、疯狂、恐怖、好玩……那么汤姆.索亚到底会经历哪些冒险,险到什么程度呢?今天这堂课会让我们更好地去读这本书。
二、发现不同2′先请大家把课文翻到86页,快速地浏览一下第17课,这篇课文跟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这篇课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梗概,另一部分是精彩片段。
(板书:梗概、精彩)理解梗概。
那什么是梗概呢?谁来说一说?就是说是大概,浓缩,缩写……注意不是主要内容。
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来说这梗概就是这本书内容的缩写。
三、学习“梗概”9′1.那么书中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呢?我们可以借助哪一部分来去了解?A.聪明!请快速默读梗概部分,想一想汤姆经历了哪些冒险?你也可以在相应的冒险旁边采用小标题来概括。
B.汤姆经历了哪些冒险?这是汤姆经历的一个冒险,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是——试胆量汤姆还经历了哪些冒险呢?C.引导概括——①前面我们概括的一个经历是试胆量,哪这个冒险可以用怎样的小标题,可以吗?②这个***字,我们可以换成——“**”。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导语:《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 认识“墓、执、怖、誓、逮、蔑、津、蔚”8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小说。
课前准备:1. 幻灯片。
2.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会唱《粉刷匠》这首歌吗,一起唱一唱吧。
2. 过渡。
知道这首歌是那部电影的主题曲吗?它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中的主题曲。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外国名著,它一经问世,就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的青少年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片段,走近汤姆·索亚。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一)指名分段读课文。
1.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其他学生画出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
1.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展示课件第三屏)2.采用指名读、分组读、老师带读、抢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3.幻灯出示文中词语。
(展示课件第四屏)4.指定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拟小标题(一)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学生读课文,相互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二)读课文,拟小标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小组交流品味。
2.从中拟出小标题。
(展示课件第五屏)(三)浏览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9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1、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理解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3、表达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课堂导入。
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位大作家的故事。
大作家有一次到某地的一个旅店投宿,别人事先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5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学生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通过学习,提高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学习过程: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图片,算是一点补充吧。
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二、导读。
1、读书而有所感。
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8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4、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回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生举手回答)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给你们,它就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四大名著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课题)这部小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交流反馈。
(1)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件事:①孩子们回来前小镇上人们的悲痛心情;②孩子们归来时人们的欣喜;③汤姆·索亚讲述自己和贝奇在山洞遇险的经历;④汤姆·索亚探望生病的小伙伴哈克。
(2)课文主要记叙了汤姆·索亚在山洞历险后返回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精彩(一)品味情节,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预设1:困难重重的历险1、汤姆讲述冒险的这段经历很精彩。
那么,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奇是怎样一步步脱离险境的?浏览第4自然段,跟随课文内容,你也来走一走。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所关联。
第一部分讲的是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
第二部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
脱险后,汤姆告诉人们乔在山洞里,应把他救出来,接受审判。
当人们打开山洞时,发现乔已经饿死了。
课文通过讲述汤姆·索亚的历险故事,说明了他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两大部分。
课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总写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喜欢冒险。
后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了他的这些特点。
接着讲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罗宾逊大夫、乔和穆夫·波特三个盗墓贼为钱发生争执,大夫打昏了波特,乔杀死了大夫。
哈克贝利因害怕凶犯报复,提出绝不把看到的说出去,汤姆同意了哈克贝利的意见。
然后讲人们发现了罗宾逊大夫的尸体和波特的刀子,逮捕了波特,准备审判他。
汤姆的心理十分矛盾,他想去作证,但害怕乔报复,所以“不寒而栗”。
汤姆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
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
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富有正义感。
最后讲在法庭上,汤姆勇敢地指出了杀死大夫的是乔,不是波特。
汤姆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
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
乔看到事情败露,逃跑了。
波特被释放。
课文的第二部分先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和蓓姬在山洞探险迷了路。
(完整版)汤姆索亚历险记

(完整版)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型:教法学法:本课的设计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
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初知冒险的经历。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2、了解作者:指名介绍作者,教师根据学生介绍出示课件补充。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3.今天这节课会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去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
让我们走进课文,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有所不同,有(指名回答)什么是“梗概”?(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大概的内容。
)设计意图: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二、学习梗概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2、学习梗概部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喜欢的历险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
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
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4.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
形象与精神,能够有感情、流利准确的朗读课文。
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5.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
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
细节描写,了解夸张、反衬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
吗?试着讲一讲。
2.今天,我们要阅读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
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惊心动魄的历
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
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
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
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
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
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
样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习生字、
理解词语。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
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3.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
部分内容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4.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谈谈你
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1.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
2.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
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
3.课下阅读小说,看看下节课有谁能够复述汤姆•
索亚的经历,好吗?下课。
板书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墓地历险机智聪明
荒岛历险无所不能
鬼屋历险向往自由
山洞历险沉着冷静精彩片段先悲后喜,大喜大悲
幽默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