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概念
城市社区建设基本知识3.19

城市社区建设基本知识1、什么是社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什么是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3、为什么要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一是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四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五是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城市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必然要求。
4、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二是资源整合、共驻共建;三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四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5、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是以社区组织建设为重点,构建新的社区管理体制;二是以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建立新的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三是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四是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6、城市社区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社区一般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一般按3000户左右为标准,以全覆盖、无缝隙为目的,结合城市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状况等要素科学划分。
7、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 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
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居民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依法履行应尽义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活动,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化解社区居民群众间的矛盾,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
(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3)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指导和监督社区内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研究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城市化进程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社区概念入手,探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并对社区建设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
一、社区概念社区是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基础,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居住共同体。
社区的概念具有多样性,因为社区是围绕不同的共同环境和利益结构而形成的。
社区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应用设施、服务设施等。
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现代城市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区建设包括社区规划、社区管理、社区公共服务等。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需要考虑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多种问题,例如居住环境、交通、公共设施、绿化空间维护等。
1.社区规划社区规划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它是对社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通过空间规划、功能规划、道路网络规划等,建立起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规划应考虑到社区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使其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
因此,社区规划需要立足于人民、立足于业主,注重和谐协调、持续发展。
2.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管理包括社区卫生、环保、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需要组织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共同管理社区。
社区管理需要定期检查社区设施及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及时修缮和更换。
3.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
社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运动等多个方面。
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需要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分析与探讨1.社区建设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建设的意义也逐渐被重视。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四篇】

社区建设基础知识【四篇】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领域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生活大群体。
它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建设基础知识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1、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就是什么?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存有哪些基本类型?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单位型社区--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形成,存有单一制统辖界限,封闭式管理;小区型社区--成建制研发的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服务设施,单一制物业管理;板块型社区--主要是以三级以上马路砍块划定的社区,多在老城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型社区--除地域统辖因素外,具备特色功能的社区,例如商贸、文化、公众等比较分散的区域,但通常没居住地居民。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非政府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通常就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社区成立的依据就是秉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当的统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助于管理、自治权、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割社区。
7、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社区的成立、撤消和调整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同意。
8、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社区的名称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认,但通常严禁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沦为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秩序井然、人际关系人与自然、政治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大社会的过程。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1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1社区建设基本知识第一部分社区建设的相关概念1、社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
2、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3、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植下,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各种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
简单地说,主要是指社区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的过程。
4、弱势群体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等等。
5、社区内单位是对社区地域内的一切单位的总称,既包括社区地域内的企业单位,又包括事业单位和部队、机关等等;既包括隶属于社区的单位,又包括不隶属于社区的单位;既包括公有制单位,又包括非公有制乃至混合所有制单位。
6、社区中介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不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介于社区主体组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
如志愿者组织、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妇女协会、读书会、秧歌队、摄影协会、书法协会、钓鱼协会等等。
7、社区规划是指对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
其目的是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各种社会关系,合理配置生产力,有计划地发展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区划的合理性,从而提高社区整体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8、社区居委会是指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
9、“星光计划”“星光计划”是“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的简称。
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实务

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实务2011年2月18日今天,我受区委组织部的委托,向同志们讲讲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实务。
其实,让我讲社区工作,有点难为,因为我亲身接触社区工作时间仅仅一年半多一点,没有什么经验可总结,恐有误人子弟之嫌。
但是,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王彦晨科长盛情难却,我只好匆匆予以准备,把我所了解的社区建设的相关资料匆忙予以整理,把我一年半以来对社区建设的感受简单予以罗列。
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座的各位,很多是在社区工作十几年的老社区干部,如程改芳等同志,所以讲的如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只当我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下面,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一)社区的基本概念。
2000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对社区一词进行了规定,即“社区”是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实际上,关于社区这个概念,内容比较广泛,研究也很深入。
社区这个概念是个外来词,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
他认为,社区是由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同情味的社会团体。
人们加入这个团体不是有目的的选择,而是自然形成的结果,是以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以及亲戚、邻里、朋友等血缘或地缘为纽带,是家庭、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福利、娱乐及社会保障等主体构成的一个整体。
1933年,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首次引进并界定了“社区”这个概念。
他说,社区是具体的,是一个地区上形成的群体。
它区别于“社会”。
社会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而社区则是具体的,特指的;社会是人类群体生活的总称,而社区这个概念较小。
当然,社区不能离开社会,它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并且被整合在社会之中。
1984年,费孝通教授又对社区进行了新的表述,即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建设是指在城市或乡村中,通过组织居民参与、共同管理和共建共享的方式,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社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管理、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首先,社区规划是社区建设的基础。
合理的社区规划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使居民居住更加舒适便利。
在社区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居住需求、交通便利、绿化环境、文化设施等方面,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保障社区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的基础。
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才能更好地发展,居民才能更好地生活。
同时,社区管理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效的社区管理能够提高社区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在社区管理中,需要加强居民自治意识,推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体系,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文化建设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建设包括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
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公共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保障。
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可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总之,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涵盖了社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管理、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推进这些内容,才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通过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能够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以西部地区社区服务为例1、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1.1国外有关“社区”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其标志为滕尼斯1887年发表的《社区和社会》一书。
“社区”概念是滕尼斯首先提出的。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大发展的时代,存在着社会转型和由此造成的两种社会组织的分野。
一种组织是传统的,以农村为代表,其人际关系具有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等特性;另一种组织是现代的,以城市为代表,其人际关系具有陌生、反感、不信任、相互独立等属性。
他把前一种传统组织称之为“社区”,后一种现代组织称之为“社会”。
并且他看到,在社会转型中,前者正在为后者所取代; 在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社区”与“社会”对立起来看,社会是以目的、利益为基础,社会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契约、交易和计算关系,其制约因素通常是依据正式法律:而社区则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其行为控制通常是依据习惯、传统或乡规民约、良风民俗。
(2)“区域”论时代以麦基文1917年发表的《社区:一种社会学的研究》为标志,麦基文把社区看作是人类在其中共同生活的区域,它可大可小,在这里,社区不再是绝对的,它与社会的界限不再是刚性的。
(3)“综合”论时代以1958年桑德斯的《社区论》的发表为标志,对社区的研究进入了“综合”论时代,既把社区既看作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又看作是“一个行动的场所”。
“综合社区”论把冲突论和行动论引了进来,打破了“组织社区”和“区域社区”的均质、平衡状态,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的属性,科学地揭示了社区发展,同时为社区发展提供了过程、运动、方案和方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1.2城市社区服务的概念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引领着社区建设的发展。
简言之,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建设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通过组织和协调社区成员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促进社区成员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
二、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社区应该注重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保持社区环境整洁美观。
可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好社区的环境质量。
此外,还可以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如公园、健身场所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安全建设。
安全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
社区应该注重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工作,加强社区安保力量,维护社区的平安稳定。
可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增强居民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社区环境。
四、民生建设。
民生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
社区应该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可以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活动,如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
五、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应该注重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可以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组织机构,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监督,共同管理好社区的公共事务。
总之,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涵盖了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安全建设、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内容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促进社区成员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希望社区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社区环境。
社区管理基本常识考试及答案总结

社区管理基本常识考试及答案(word文档,ctrl+f搜索,谢谢下载)一、名词解释1、社区概念: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它既是人们聚集、生活的特定区域,也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
2、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3、社区服务: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目标,以社区服务机构为主体,福利性服务与有偿、低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服务。
4、社区组织:是指直接从事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5、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指由全体社区成员选举产生的,代表社区成员行使重大事务决策权以及对居委会工作的监督权的权力机构。
6、业主委员会: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对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具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自然人或法人(代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行使与房屋有关的各项职权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7、社区自治:是中国城市社区居民群众自治,即居民通过居民委员会等自治性组织依法管理和建设与本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各类事务,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8、社区民主决策:是指在涉及社区重要事项时,按照社区自治章程,规定,由社区相关机构根据一定的程序进行民主讨论或协商,并形成一定的决议交付执行的决策过程。
9、社区民主管理:是指社区居委会按照自治章程规定,对属于社区自治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
10、社区发展:是社会发展行动在社区内的具体体现形式,指的是社区居民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下,成立社区组织,根据社区的共同需要,依靠社区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过程。
11、社区党建:是以街道中国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社区共产党组织为主体,由社区居委会等自治组织配合、由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内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
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

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社区是一个人们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彼此关系的网络。
一个好的社区建设和管理计划可以为社区提供安全、支持和方便的环境。
社区建设和管理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凝聚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下面将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良好的社区。
一. 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指为了增进居民的福利和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与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社区建设一般分为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
1. 物质建设物质建设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绿化、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使社区更加美好,居民普遍希望社区在这些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
道路和桥梁是连接社区内部和外部的枢纽。
它们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社区的运行和居民的生活。
社区管理人员应该确保道路、桥梁的畅通,并及时处理道路破损、人行道破坏等问题,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公共设施是社区提供给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设施,如水电气煤、医疗、教育、消防等。
社区管理人员应该确保这些设施安全可靠并提供稳定的服务。
在具备足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社区管理人员还能够在绿化、公园等方面不断完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精神建设精神建设主要包括文化活动、公益交流、志愿服务等各种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也能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终促进社区居民的彼此理解和团结。
社区文化活动主要包括街舞、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种有趣的活动,可以促进年轻人的社交与才艺的锤炼,增强居民的自信心和个人魅力。
公益交流则着力于提高居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同情。
例如,社区可以组织义工团队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如陪老人聊天、为残障儿童提供看护、组织环保活动等等。
志愿服务则可以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社区的各种问题。
通过志愿服务,居民可以更好地成为社区的一份子,并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指各种为了维护社区运行和居民生活的有关法律、规章、规定的实施和管理活动。
社区建设内容及基本特征要点

社区建设内容及基本特征要点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建设内容及基本特征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区建设的内容与基本特征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1.社区建设内容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①社区服务,开展面向社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②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③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等;④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⑤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⑥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2.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①综合性,社区建设是指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它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治安、社区民主、社区法制、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②社会性,我国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③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因而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④计划性,要系统有序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第三章 城市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第三章城市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构成(4400)第一节社区建设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1.简述社区建设的基本含义?答: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建设社区建设的一般特征?答:社区建设的一般特征包括:(1)整合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
(4)地域性。
(5)计划性第二节社区建设与相关范畴的关系1.简述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的关系?答:社区服务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福利性、公益性和便民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
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区别、联系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形成过程来看,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的延伸。
第二,从运作方式和主要特点来看,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具有高度一致,两者都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都具有社会性的显著特征。
第三,从内容来看,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等同于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因此可以说,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简述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答:(一)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相同点表现为:(1)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
社区发展是指通过社区居民共同努力,且与政府合作,以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而促进社区协调和社区整合的过程。
这与社区建设定义中强调的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含义是一致的。
(2)两者都是全方位的社区系统工程。
(3)两者强调的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国外社区发展的不同点表现为:(1)社会背景不同。
社区建设的含义及特征

第三节社区建设的含义及特征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含义)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还是我国社会基层组织结构重组和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
二、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概括而言,社区建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社会性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
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民间活动,而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它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政组织发挥着领导或主导作用。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自然也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党的方针、路线的指引下,各级政府机构承担着制定和实施社区建设政策和社区建设规则,完善社区建设制度,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并在其中协调居民、社团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等等职责。
二是社区建设工作面向整个社区,面向社区成员,为社区组织和成员提供多方位、多样化的服务。
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各种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发挥着骨干或中介作用。
三是社区建设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驻共建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
没有社会各部门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广泛参与,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社区建设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2.群众性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
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
社区居民的基本利益和实际需求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这是社区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是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坚实基础。
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越高,社区的发展越快,社区工作开展得就越好。
三是社区建设工作必须是全体居民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形成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与参与感,即社区意识。
只有使社区居民真正树立起社区意识,才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关系研究

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关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是两个紧密联系但相互独立的概念。
社区建设是指建设一个具有完备设施、良好服务、安全有序、和谐宜居的社区;社区治理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机制,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组织、公开透明决策、公正公平协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首先,社区建设是社区治理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必须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配套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空间。
这是社区治理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必要条件。
其次,社区治理是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手段。
社区治理不仅要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更要有广泛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让社区居民在工作、生活和日常事务中实现自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
这是社区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
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关系紧密相连,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
例如,营造专业化、开放式、参与化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居民自治和社区服务的管理和建设。
同时,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提高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创新社区治理方式,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共建共享。
总之,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对建立和谐稳定社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构筑起一个机制顺畅、制度健全、服务优质、民主协商的现代化社区体系。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问答22题

社区建设基本知识问答22题1、什么是社区?答: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越来越普及的一个名词。
1933年,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在翻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第一次将“community”这个英文词译成了“社区”,后来成了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在此之前,有些人把它译为“共同社会”、“地方共同社会”或“共同区域社会”等等。
于是,我们可以给社区下这样一个一般性定义:它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社区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它包括了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
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社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3)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由于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共同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所以,人们的基本生活活动大都是在本社区范围内进行的。
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从事着生产力劳动、商业经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各种职业活动,并以此获取经济收入,作为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来源。
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大都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
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通过长期共同生活建立了多种人际关系,并且借助这些人际关系互通有无、交流感情、共同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难题。
另外,绝大多数居民作为某一社区的正式成员,在本社区范围内享有参与社区管理、选举人民代表、选举社区干部等项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还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决定了它必须具备相应的活动设施。
(4)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
聚落,作为人文地理学和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可以透过各种类型的聚落来认识不同类型的社区结构及其人文景观。
(5)社区是发展变化的。
如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社区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社区建设名词解释

社区建设名词解释社区建设是指党和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开展的一系列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
社区居委会(简称“社区”)是在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代表居民利益,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2、科学规划(1)科学合理布局的基本要求社区功能区域合理分布、空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环境与交通良好,形成协调、优美、舒适、便利的社区生活环境;合理配置社区公共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合理规划、拓展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鼓励发展社区体育健身等活动场所,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2)社区规划的原则合理布局(3)社区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物质文化需求②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③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目标④合理确定各级社区组织的职责,增强社区活力⑤兼顾社区自身特点,突出社区个性特色⑥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⑦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节省投资3、强化保障(1)要不断加强组织领导(2)强化财政投入(3)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制度,促进土地的市场化运作(4)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5)积极引导单位资源向社区居委会转移(6)在农村建立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4。
加大投入,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必须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认真研究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新机制。
一是改革创新社区体制,建立“大社区”体制。
即把以往社区行政体制的主管部门从街道中剥离出来,建立新的管理和运行体制。
二是改革财政投入方式,建立“多渠道、广覆盖”的投入体制。
要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并存的投入机制。
三是健全社区自治机制,建立“依法自治、民主自治”的社区自治机制。
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议事会等各种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探索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依法实现社区的民主自治。
社区建设方案

社区建设方案社区建设是指创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有朝气的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社交活动等必要的条件,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在社区建设方案中,需要整合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将现有的社区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制定合理的计划和预算,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社区建设的目标、步骤和关键措施。
社区建设的目标社区建设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包括:1.优秀的道路、照明、下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以保障社区的基本居住需求;2.高质量的教育、健康、文化等社区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生活服务;3.活跃的社交活动、公益服务、文化娱乐等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交交往和生活质量。
步骤社区建设方案的实施需要合理的计划和步骤,包括:1.确定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方案,并且与各方面的相关单位协商,在各方面形成共识;2.收集社区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反馈,了解社区的需求和优先建设方向;3.制定实施计划和预算,并明确计划实施的时间和步骤;4.针对不同建设阶段制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和任务清单,分解工作任务,实现目标的有序完成。
关键措施实施社区建设方案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包括:1.推进城市化进程,让高质量的城市设施和服务覆盖到每一个社区;2.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积极性;3.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质量;4.通过政府引导或其他多样化的形式推动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5.提高社区文化活动和公益事件的影响力,扩大社区的影响力,引导社区居民向社会传达和弘扬良好的社区文化和价值观。
总结社区建设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协力推进。
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利益,特别是要注意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订社区建设方案时,我们应该倾听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反馈,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预算,以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社区建设_精品文档

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促使社区成员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形成良好的社区环境的过程。
社区建设旨在提升社区的整体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社区内部的和谐与共融。
1. 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以提供居民生活的便利和安全感,促进社区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增加居民的福祉。
同时,社区建设还可以推动社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2. 社区建设的内容社区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道路、桥梁、公园、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的修建和完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条件。
2.2 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这包括医疗卫生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为居民提供全面的社会福利保障。
2.3 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2.4 社区环境保护与改善社区环境保护与改善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措施,改善社区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3. 社区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社区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实施,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3.1 增加社区参与度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的过程,增加居民的参与度,提高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3.2 引入专业机构支持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为社区建设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支持。
3.3 建立社区组织和机构建立社区组织和机构,加强社区内部的管理和组织,推动社区建设的实施和落实。
3.4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源,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
4. 社区建设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社区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4.1 资金不足缺乏资金是社区建设的一大挑战。
社区概念方案简短

社区概念方案简短
社区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相互联系、依存、互帮互助、共同生
活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种基于家庭、亲戚、邻居和朋友的联合。
社
区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代不同地区、不同利益、不同文化和
不同群体。
社区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人类社会的
基本单元。
社区概念方案是指,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社区,需要根据社区的
特点、实际情况和需要,设计出一套社区建设方案。
社区概念方案不
仅包括社区的物质组织与管理架构,还包括社区文化和社区的社交网络。
社区概念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社区的整体性、独立性和可
持续性。
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要保持社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可靠、高效、可持续的社区管理团队,积极促进社
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互信、互动和合作解决问题。
此外,社区概念方
案还需要考虑到社区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医疗设施的建设、交通和安
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区的生活品质和安全保障。
社区概念方案需要考虑到社区的居民文化、信仰、生活习惯和个
人需求等方面,进而尝试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
在社区建设中,需要注重传承本土文化和习俗,避免传统文化的丧失和民俗的消失。
同时也应该开展各种文化、运动和娱乐活动,给居民提供宽松、健康、有趣的生活方式。
总之,社区概念方案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考虑到
社区的各个方面,注重居民个人需求,并尝试提供全面的社区服务。
建设和维护一个良好的社区可以让人们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感受到
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建设
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扩大民主,社区自治3资源整合,共驻共建4责权统一,管理有序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概述所谓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
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扩大民主,社区自治
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资源整合,共驻共建
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宗旨社区建设的宗旨是稳定、服务、发展。
即在保持稳定,为职工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社区的发展,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更加完善,更加的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
核心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以社区居民为依托,让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基本任务(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
2、树立先进典型。
3、搞好业务培训。
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
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
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将城区和市区所有社区的电脑配置到位,初步实
现市、区、街、社区“四级联网”;在软件开发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立即着手开发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
建立起全市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2、全面拉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3、广泛集聚本地区社会资金。
4、整合现有资源。
(五)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1、结合城市建设,积极创办市民学校,不断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形成包括舆论阵地、文化场站、体育场馆、休闲场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网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要。
2、以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为阵地,努力提高市民素质。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利用社区和社区内单位的图书室、影剧院、文化馆、俱乐部等各类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
增强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5、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市民”、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活动,引导居民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自觉维护城市和社区的良好形象,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搞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1、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调整、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实行行业管理。
2、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七)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
1、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
2、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
3、积极开展“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无害化处理,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4、加强市容、环境治理。
落实社区环境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社区建设的核心
社区建设内容
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1. 社区服务,开展面向社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2. 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
3. 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等;
4. 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
5. 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6. 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1. 综合性,社区建设是指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它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治安、社区民主、社区法制、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2. 社会性,我国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3. 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因而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4. 计划性,要系统有序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因此,计划性是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
5. 群众性,从社区建设的对象看,不是指社区内的某一群体或几个群体,而是指社区内的所有群众。
由此决定社区建设具有明显的群众性。
社区建设目标
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