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萧疏玉一团。更着梅花,轻袅云鬟。这回不是恋江南。只是温柔,天上人间的意思

合集下载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自幼博通诗书。

她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明白如话,在艺术上独有成就,曾被称为“易安体”,被目为婉约派正宗,对词的看法相当保守。

念奴娇•春情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①,扶头酒醒②,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③。

被冷香消新梦觉④,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⑤,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①险韵:以生僻字协韵写诗填词。

②扶头酒: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

一说“扶头”为酒名。

③玉阑干:白石栏杆。

④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⑤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出自《世说新语•赏誉》。

初引:叶初长。

①有斜风细雨:“有”原本作“又”,据别本改。

②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以为饮食,谓“新火”。

③宠柳娇花:【《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

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也。

④险韵:即用生疏冷僻、难押韵的字做韵脚。

⑤扶头酒:容易饮醉的酒。

口语中常称上头、缠头。

能让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饮多则易醉。

一说“扶头”为酒名。

晨饮少量淡酒以醒神志,谓之扶头。

酒醉逾夜,晨以淡酒饮之,便于醉者清醒,俗曰投酒。

杜牧《醉题五绝》:“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

”贺铸《南乡子》词:“易醉扶头酒,难逢故手棋。

”⑥玉阑干:白玉石栏杆。

⑦慵倚:音雍,懒。

倚:靠。

⑧被冷香消新梦觉:【清彭孙遹《金粟词话》】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⑨香消:香炉中的香已烧尽。

柳永《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赏析及译文

柳永《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赏析及译文

柳永《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赏析及译文《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值得一读之处只在上片前三韵景语。

无论是所绘之景还是所用之语,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宋代:柳永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

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

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译文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

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洒湿凡尘。

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

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

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在云雾间环绕。

我游遍了山间美景。

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

权贵带了许多女眷和文人,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风景美好的地方。

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

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

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注释玉蝴蝶:词牌名。

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

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

亦有九十八字体。

渐觉:渐渐让人感觉到。

芳郊:京郊的景色。

明媚:鲜妍悦目。

膏雨:即春雨。

古有谚语“春雨贵如油”,故称春雨为膏雨。

膏:油脂。

满目浅桃深杏: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闺情》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而且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欢快。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闺情》原文宋代: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译文及注释译文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她的笑容像荷花盛开,斜坠的云鬓,双手衬着雪白的香腮。

她的眼波灵活可动就像能说话一样。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笔下的纸笺写了一半上面全是寄托自己娇嗔和思念的话语。

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②绣面:形容面容姣美。

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③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

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④一面:整个脸上。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韵:味道。

⑤笺:纸,指信笺、诗笺。

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⑥月移花影: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赏析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

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

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

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

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情的词作。

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文言文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1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这首词是李清照用多情娟丽之笔书写的浪漫情怀,再现了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缱绻思绪。

这首词从思想上来说,首先体现了夫妻人格上平等,是一对恩爱夫妻的相思之情。

这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婚姻家庭观念背道而驰。

这一点,在词中有深情的表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或者赵明诚有二心,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

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

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真爱不分阶级地位,没有金钱世俗名利夹杂,否则,就不叫爱情。

这是我们现代人对爱情的诠释。

古往今来,爱情是超越时空和阶级限制的。

在封建社会里,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从一而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平等。

但李清照是幸运的,和他的丈夫两相恩爱,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这样的断语,这样的心有灵犀,在封建社会是极其少有的。

像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也极为鲜见。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其次,这首词也体现了李清照感情的自我封闭,不能向外人诉说的孤独哀愁。

这是封建社会闺中少妇处境的必然体现。

《临江仙·梅》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临江仙·梅》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临江仙·梅》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临江仙·梅》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二、《临江仙·梅》原文翻译庭院一层层的有好多层,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

思念让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相聚,向阳的梅枝也到了发芽的时节。

梅花风姿清瘦,南楼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调。

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

三、《临江仙·梅》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蘋通:苹)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原文翻译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

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秋”,领起全篇。

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白雨斋词话》)。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已凉》诗)。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

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

这一句,钩连上下。

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

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念奴娇·春情(李清照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春情(李清照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春情宋代: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写景、怀人、寒食节译文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

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

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

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

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

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注释重门:多层的门。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险韵诗:以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的诗。

人觉其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并无凑韵之弊。

扶头酒:易醉之酒。

征鸿:远飞的大雁。

玉阑干:栏杆的美称。

慵:懒。

烟敛:烟收、烟散的意思。

烟,这里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云气。

晴未:天气晴了没有?未,同否,表示询问。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

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

柳、花而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

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

一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道出词人闲愁的原因:自己思念远行的丈夫,“万千心事”却无法捎寄。

下阕开头三句,写出词人懒倚栏杆的愁闷情志,又写出她独宿春闺的种种感觉。

“不许愁人不起”,写出作者已失去支撑生活的乐趣。

“清露”两句转写新春的可爱,因之产生游春心思。

结尾两句最为佳妙:天已放晴,却担心是否真晴,那种心有余悸的感觉,表现得极为凄迷。

念奴娇梅原文翻译

念奴娇梅原文翻译

念奴娇梅原文翻译导读:念奴娇·梅宋代: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译文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

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就是何等的荣耀。

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

不管就是万里风烟还就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

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个人在想念它。

注释阿谁:疑问代词。

犹言谁,何人。

东君:司春之神。

篽(yù):禁苑。

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标格:风范,风度。

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鉴赏:这就是一首咏物词,就是咏梅花的。

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

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

开头二句写其颜色。

“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

“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

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

“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

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

“骨清”二句就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

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

“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

苏轼的浣溪沙文言文翻译

苏轼的浣溪沙文言文翻译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时的花叶尽堪怜,红艳袅娜浑无力。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清晨时分,细雨斜风,带来丝丝寒意。

淡薄的烟雾缭绕,稀疏的柳条轻拂着晴朗的河滩。

正值春日,盛开的花朵和嫩绿的叶子都值得怜惜,它们红艳袅娜,却显得无力。

春水流淌,落花飘散,春天即将离去。

这景象宛如天上人间,美不胜收。

苏轼在这首《浣溪沙》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

以下是具体翻译:
1. 细雨斜风作晓寒:清晨时分,细雨斜风,带来丝丝寒意。

其中,“细雨”形容雨势不大,斜风则指风向不正,使得寒意更加浓重。

2. 淡烟疏柳媚晴滩:淡薄的烟雾缭绕,稀疏的柳条轻拂着晴朗的河滩。

这里的“淡烟”和“疏柳”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色,而“媚晴滩”则表现了自然之美。

3. 入时的花叶尽堪怜:正值春日,盛开的花朵和嫩绿的叶子都值得怜惜。

其中,“入时”指正值盛开之际,“堪怜”表示怜爱。

4. 红艳袅娜浑无力:红艳的花朵娇艳动人,但似乎显得无力。

这里的“袅娜”形容花朵姿态优美,而“浑无力”则表达了花朵的柔弱。

5. 流水落花春去也:春水流淌,落花飘散,春天即将离去。

这里以流水和落花象征春天的逝去。

6. 天上人间:这景象宛如天上人间,美不胜收。

这里的“天上人间”形容美景如画,令人陶醉。

总之,苏轼的《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古典诗词的佳作。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译文|赏析《念奴娇·春情》此词为春闺独处怀人之作,上片由春闲引发对远人的思念,下片通过抒写春寒之日的凄清,反映作者百无聊赖的心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念奴娇·春情》原文宋代: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译文及注释译文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

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

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

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

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

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

重门:多层的门。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险韵诗:以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的诗。

人觉其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并无凑韵之弊。

扶头酒:易醉之酒。

征鸿:远飞的大雁玉阑干:栏杆的美称。

慵:懒。

烟敛:烟收、烟散的意思。

烟,这里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云气。

晴未:天气晴了没有?未,同否,表示询问。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

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

柳、花而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

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

一句“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道出词人闲愁的原因:自己思念远行的丈夫,“万千心事”却无法捎寄。

一剪梅李清照怎么理解

一剪梅李清照怎么理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当时已经做到三品大员了,而清照姐的父亲也做到了六品,他们当时的生活应该还是可以的,但是这两个爹的的家风很严,从来不惯小孩子乱花钱的毛病。

所以每次赵明诚从太学回来,两个人就跑到当铺里去,冬天当夏天的衣服,夏天当冬天的衣服,去淘文物。

相爱,已属不易,却能彼此相知、相携,更是难得。

分别只是短短的半个月,对于清照姐而言,却像是隔了整整一个世纪。

她最深的寂寞不是没有倚靠,而是忽然间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肩膀。

盼不到人,盼不到信,只有让刻骨的相思吞噬着自己的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图片上,超级爱自拍的清照姐没有放自己的照片,而是一弯清冷的月牙挂在空中,看着是那样孤零零的令人心碎。

清照姐,多愁善感。

辛弃疾的《念奴娇·梅》原文译文赏析

辛弃疾的《念奴娇·梅》原文译文赏析

辛弃疾的《念奴娇·梅》原文|译文|赏析《念奴娇·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念奴娇·梅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念奴娇·梅》原文宋代: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念奴娇·梅》译文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

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是何等的荣耀。

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

不管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

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个人在想念它。

《念奴娇·梅》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

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

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

开头二句写其颜色。

“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

“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

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

“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

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

“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

《西江月·梅花》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西江月·梅花》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西江月·梅花》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西江月·梅花》原文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么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二、《西江月·梅花》原文翻译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

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

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三、《西江月·梅花》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西江月·遣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豪放派古诗词《西江月·遣兴》原文,《西江月·遣兴》原文翻译,《西江月·遣兴》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李清照《临江仙·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临江仙·梅》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临江仙·梅》原文|译文|赏析《临江仙·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中作者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帐悯,极其高华而深至地表现了出来。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临江仙·梅》原文宋代: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译文及注释译文庭院一层层的有好多层,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

思念让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相聚,向阳的梅枝也到了发芽的时节。

梅花风姿清瘦,南楼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调。

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

注释①《临江仙·梅》:此首或为李清照效法欧阳修《蝶恋花》所作的数阕《临江仙》之一。

②南枝:向南,亦即朝阳的梅枝。

③玉瘦檀轻:谓梅花姿态清瘦,颜色浅红。

檀:原为木名,此处指浅绛色。

④羌管休吹:意谓不要吹奏音调哀怨的笛曲《梅花落》。

⑤暖风迟日:语出孙光宪《浣溪沙》词:“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

”迟日:春日,语出杜审言《渡湘江》诗:“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⑥肥:这里指盛开。

赏析这首词以咏梅为题,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帐悯,极其高华而深至地表现了出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起句袭用欧词,一字不改,而又融化不涩,别具意境。

这种问鼎名篇的作法,表现了漱玉词人的魄力与艺术上的自信。

以设问的口气一连迭用三个“深”字,能在读者心中唤起了一种院宇深邃,气象雍容的声情效果。

迭字用得好,却能形容尽妙,动人于不自觉之中……李清照这首《临江仙》一、二两句用得浑成而富有变化。

因而避免了袭用成句容易造成的雷同之感。

“庭院”句言其深,“云窗”句状其高。

一纵一横,交相映衬,便将一座贵家池馆的富丽与清幽的气象勾画出来了。

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原文译文鉴赏

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原文译文鉴赏

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原文|译文|鉴赏《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是五代词人韩偓的一首词。

全词六句,从头到尾都在描绘女子晓起的衣着打扮体态,全词描写细腻,造语精工,含而不露,香艳华丽。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原文唐代:韩偓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译文及注释译文晚唐女子宿醉初醒带着离别的愁绪慢慢整理环形发髻,轻如蝉翼的衣服让身子有一点点寒冷,慵懒地照着镜子涂口红穿翠衣。

装着蚕丝袜和装饰金莲花头饰,如雪肌肤在薄薄的纱衣下仿佛是玉石般润泽,在沉香与檀香的氛围下露出杨柳小纤腰婀娜的身姿。

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小庭花》、《减字浣溪沙》、《东风寒》、《和清风》等。

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

慢:胡乱,随便。

髻鬟(jì huán):环形发髻。

古代中国妇女发式。

六铢衣:中国古代计量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极言其轻。

也指仙人之衣。

青鸾:青鸟。

古代创说中能帮人传递信息的仙鸟。

这里指青铜鸾镜。

菡萏(hàn dàn):指莲花。

玉琅玕(láng gān):玉石。

沈檀:沉香与檀香。

“沈”通“沉”。

鉴赏该词为典型的“香奁体”词,为最早的《浣溪沙》,题材为“艳情”题材,抒情风格细腻深曲,文辞丽美。

上片主要描写宿醉初醒女子面部神态、发髻、衣服、面容等内容。

“愁”字写出女子的情绪,“慢”写出了女子的动作,“寒”烘托了环境冷暖,“红”和“翠”也出了颜色。

下片主要描写女子体态、身姿、腰身、肌肤、和腿部。

“罗袜”、“雪肌”、“玉琅玕”突出了女子体态、肌肤的质感,“骨香”和“沈檀”突出了嗅觉感受。

全词共六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描写了女性,以雕琢的文辞表现了女子的形态美和装饰美,但更重的是她的“离愁”,因离愁而醉酒、慵懒,失了生活的趣味却又止不住“更沉檀”即重涂脂粉,看似享受却掩饰着内心的苦涩。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原文翻译鉴赏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原文翻译鉴赏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原文|翻译|鉴赏《生查子·含羞整翠鬟》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全词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艺术境界,蕴藉含蓄,韵味悠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原文宋代:欧阳修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翻译译文似娇还羞抿了抿秀发乌鬟,笑靥盈盈秋波流转频频顾盼。

玉手纤指轻弹,筝声婉转欢快,琴弦飞荡回旋,似春莺传情,低语交欢。

曲终人去,宛如飞云飘逸,只留下娇柔的身影。

春梦已断不知何处寻觅。

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注释①翠鬟:妇女环形发譬称鬟。

翠鬟,泛称美发。

②雁柱十三弦;筝有十三弦;琴柱斜排如雁斜飞,称雁柱。

这里均代指古筝。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赏析此词以男子的口吻,写一女子弹筝的情景,并在其中渗入爱情与离愁。

上片描写从前女子在与情郎相聚时弹筝的情景。

起首一句好似一个特写镜头,先画出这位女子的娇容美态。

此时她仿佛坐在筝前,旁边站着一位英俊少年。

在弹筝之前,她娇羞怯怯,理了理头发。

“整翠鬟”三字把她内心深处一股难名状的激动感情恰当地反映出来。

下面“得意频相顾”一句,是写这女子弹筝弹到高潮,她的感情已和筝声溶为一片,忘记了方才的羞怯,不时地回眸一顾,看看身旁的少年。

这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感情交流。

“雁柱”二句具体地描写筝声。

唐宋时筝有十三弦,每弦用一柱支撑,斜列如雁行,故称“雁柱”“一一春莺语”,系以莺语拟筝声。

白居易《琵琶行》云:“间关莺语花底滑。

”韦庄《菩萨蛮》云:“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似为此句所本。

前一句以“雁行”比筝柱,这一句以“莺语”状筝声,无论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美感。

而“十三”、“一一”两组数字,又使人觉得女子的十指在一一按动筝弦,轻拢慢捻,很有节奏。

赵长卿《念奴娇(落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赵长卿《念奴娇(落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赵长卿《念奴娇(落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落梅)原文:
玉龙声杳,正瑶台曲舞,香山初彻。褪粉掐酥千万颗,满地平铺银雪。草褥香茵,苔钱买住,留待黄昏月。有人妆罢,对花凝伫愁绝。休更恨落羞开,东君情分,自古多离别。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浮花浪蕊,到头不是生活。 诗词作品:念奴娇(落梅) 诗词作者:【宋代】赵长卿 诗词归类:【宋词三百首】、【豪放】、【山水】、【月色】、【喜悦】、【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韵萧疏玉一团。

更着梅花,轻袅云鬟。

这回不是恋江南。

只是温柔,天上人间的意思
“风韵萧疏玉一团。

更着梅花,轻袅云鬟。

这回不是恋江南。

只是温柔,天上人间”出自宋朝诗人周文璞的作品《一剪梅·风韵萧疏玉一团》,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韵萧疏玉一团。

更着梅花,轻袅云鬟。

这回不是恋江南。

只是温柔,天上人间。

赋罢闲情共倚阑。

江月庭芜,总是销魂。

流苏斜掩烛花寒。

一样眉尖,两处关山。

【注释】
[1]风韵萧疏玉一团:形容闺中女子萧散清疏的美丽风韵。

[2]轻袅云鬟:秀发飘逸如轻云。

[3]只是温柔,天上人间:意为自己与爱人相隔一方,如同天上人间那么遥远。

[4]庭芜:庭院内丛生的草。

[5]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绒制成的穗子,常用作车马、帷帐的垂饰。

[6]一样眉尖,两处关山:指闺中人与情郎各处一方,被同一种愁闷所缠绕。

【翻译】
优雅的气质、姣好的容颜,插上梅花更觉得娇艳,我把秀发高高
束起,越发显得轻袅逸散。

我这样刻意打扮得漂漂亮亮,不是留恋江南秀丽的水乡,而是怀着我满腔的温柔,去思念远在那里的情郎。

我们相距那么遥远,仿佛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心中无聊我戴着梅花倚栏望远,只看到前方江水渺茫月光惨淡,近处则是久已无人欢语满目荒芜的庭院,观此景惹人内心生出无限伤感。

看眼前,屋内帐前流苏斜垂,蜡烛的光晕也让人感到发寒,不禁让我平昔舒展的眉头,此刻又皱成了两座关山。

【赏析】
这首小令写闺中女子怀念远人,题材虽为常见,但运思巧妙,意味亦颇深长。

通篇以梅花为抒发感情的媒介物,分四个层次将怀人念远的主题表达完毕。

开篇“风韵萧疏玉一团。

更着梅花,轻袅云鬟”三句着意描述女主人公美丽的容姿。

直言其风韵萧娴,貌美如玉。

再加上高耸的云髻,上插梅花,随风摇曳。

可谓人面、梅花两相映衬,使美人显得更加娇妩动人。

这里一个“更”字突出美人──闺中思妇着意折梅为饰的举动。

主人公为何着意于梅花,谈至方始明白,原为词人在这里暗用“一枝春”典故。

据《太平御览》收《荆州记》记述,南朝陆凯自江南折梅并赋诗寄赠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

后常用此代指对家乡和友人的怀念。

故尔词人在抒写思妇“更着梅花”之后,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她“这回不是恋江南。

”即言思妇这一次着意佩饰梅花并不是对江南故乡的思念。

而“只是温柔,天上人间”之故。

即只是因为曾经和自己恩爱谐处、度过一段神仙般的甜蜜生活的意中人已分手去了江南,
而今自己是多么地孤苦寂寞!“温柔”二字是思妇“更着梅花”的真正原因。

这正是她浓郁相思的情结所在。

“天上人间”表明过去的温柔和现在的离索有如天壤之别。

主人公对曾经有过的美好生活的留连、珍惜、向往,全在后三句怅惘的情感中真挚质朴地流露出来。

下片对主人公解不开的情结加以表述。

过片“赋罢闲情共倚阑”写女主人公赋诗完毕,带着闲愁倚阑凝望。

赋诗、倚栏皆为排解闲愁之举,然而“剪不断,理还乱”,她看到的只是“江月庭芜,总是销魂”那一片令人丧魂的一轮江月照耀着荒凉冷落的庭院之景。

“总是”二字概括了思妇凡所触目,无不伤情之意。

“江月”二句为全词抹上一层幽冷的色调。

接着“流苏斜掩烛光寒”句再一次为思妇空闺独守的环境的凄清色调浓抹一笔。

流苏,指闺房中用羽毛或丝线做成的穗状垂饰,这里代指罗账。

这一句是说闺房内烛影摇曳,罗帐虚掩。

一个“寒”字把烛花绽满、烛光昏暗的闺房冷落气氛渲染到到极点。

结尾二句“一样眉尖,两处关山”对主人公忧思郁结、双眉紧锁的情态加以描述。

眉尖、关山取古代形容佳人眉如远山之说以刻划思妇的外部面貌。

全词从思妇插梅为饰写起,引出她对当年与她相亲相爱而今分手而去江南的意中人无限留恋之情,以及别后的离索情怀。

意脉断续自然,结构圆转流畅,颇能见出词人工致娴熟的填词技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