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_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e000c7658fafab069dc0233.png)
AbstractThe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and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but also raised the problems in today'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At the last article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The article said that financial assets are growing,the credit are growing steadily,and the increase of openness;but there are also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financial operation,increase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innovation.The article finally said we should innovative system and create a favorable credit environment and use the capital market to develop financial and economic.Key words:Financial Sector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Financial innovation目录一、广东金融运行的现状 (1)(一)金融资产实力延续增势,信贷投放稳步增长 (1)(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1)(三)金融现代化步伐加快 (1)(四)金融总量领先优势 (2)二、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一)通胀膨胀带来压力,金融结构不平衡 (2)(二)金融风险隐患,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2)(三)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3)(四)资金投放分布不够合理,影响全省整体经济发展 (3)(五)金融总量虽居全国首位,但某些指标仍落后于其他省份 (3)(六)金融创新滞后 (4)三、广东金融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成因 (5)(一)面对金融风险的冲击,改革创新精神不够 (5)(二)现行制度的缺陷制约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三)缺乏金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措施 (5)四、对广东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创新制度,创新市场 (6)(二)提高资产质量,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信贷消费 (6)(三)通过总体规划以及整合金融资源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7)(四)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提升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7)(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8)(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 (8)(七)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强化金融服务意识 (9)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978年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率先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论文
![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ddd9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5.png)
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论文金融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一)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全球化进程加速了金融业的国际化,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全球性金融巨头的崛起和跨国金融机构的扩张,对本土金融机构构成了巨大压力。
这些跨国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多元化、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传统金融机构构成了直接竞争。
(二)金融科技的冲击金融科技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热门行业之一,它的发展给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通过互联网、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企业正在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市场格局。
这些新兴科技公司具有创新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的优势,挑战着传统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
(三)监管的不足金融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其稳定发展需要严格监管的支持。
然而,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的监管体系和法规已经逐渐落后,无力应对新兴金融业态的风险。
金融业风险的频发和系统性风险的上升,暴露了目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二、金融业的发展前景(一)好的治理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面对挑战,金融业需要以好的公司治理为基础,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控制、合规和内部审计等制度,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金融科技为金融业带来机遇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挑战,也为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机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扩大服务范围,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将促使金融业进行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就业机会。
(三)强化监管是金融业稳定发展的保障面对金融业面临的监管不足问题,应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业各个环节的监管,预防和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
广东金融运行:现状、问题、对策
![广东金融运行:现状、问题、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6704d7195f312b3169a578.png)
广东金融运行:现状、问题、对策黄正新“八五---九五”时期,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从1990年至1999年10年,广东GDP年均增长达到14%以上,主要的经济总量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期2-3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广东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新旧体制转型和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经济疲软、通货紧缩现象交替出现,对广东金融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认真分析认识这些特点,研究问题及对策,对于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广东金融运行的现状与特点1.金融资产实力不断增强,信贷市场已呈现充分竞争格局2000年1-9月,广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累计已达16441.30亿元,占全国同期存款总量20048.33亿元的13.7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额累计已达11270.72亿元,占全国同期贷款总量95995.51亿元的11.74%,二指标均居全国之首。
信贷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银行的贷款种类不断增加。
目前,广东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全面涉足住房、汽车、助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还有个人外汇存单质押人民币消费贷款、个人商销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等多个新品种。
2.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从1991年一1998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达28.6%,1999年出现负增长4.7%,仍达143亿美元,居全国之首。
出口需求1999年比上年增长1.3%,达到776.8亿美元,2000年上半年,出口总值达428.20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居全国出口总量近四成。
目前广东仅珠江三角洲就拥有外资银行的分行、代表处和中外合资银行的网点100多家,成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3.物价走势基本止跌企稳,经济与金融将走出通缩的阴影自1997年10月以来,广东零售物价已经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1999年的物价走势呈轻微的“V”型,2000年价格总水平已基本止跌回稳,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至1%左右,预测今后三、四年内不再会有较大的波动。
2023年广东金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广东金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bbe68e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8.png)
2023年广东金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广东省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强省,金融行业是该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柱行业。
广东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广东金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广东省内的金融机构包括了银行、信托、保险、证券、期货等类型的金融机构。
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广东省内的银行业在人民银行的引导下,推进了许多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
目前,广东省内的银行业机构类型多样,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
广东省内的银行业市场主要分为两个市场:传统市场和新型市场。
传统市场包括了存款、贷款、理财等传统银行产品,新型市场包括了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产品。
目前广东省内的银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20多个,这给广东省内的银行业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业市场发展现状:广东省内的保险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该省比较成熟的金融行业之一。
广东省内的保险市场主要包括了人寿险、财产险、养老险等产品。
广东省内的保险业机构非常丰富,包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保险等机构。
目前广东省内的保险业市场总体规模较大,保险业在该省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证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广东省内的证券业市场规模较小,但是经常出现一些热点事件,如2013年南华金融投资公司破产事件,2015年珠江投资公司和南国置业公司的争端等。
广东省内的证券机构包括了广发证券、广州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
广东省内的证券业市场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需要依托政策和市场的引导,才能逐步壮大和发展。
期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广东省内的期货业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广州商品交易所是广东省内唯一的期货交易所,该交易所主要开展能源、化工、农产品等方面的期货交易。
以pcabs为代表的期货产品,在广东省内较有市场,交易量也比较大。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优惠,广东省内的期货业市场将逐渐壮大。
广东省发展金融科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东省发展金融科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00aa1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4b.png)
专版研究园地54广东省发展金融科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王陶冶 李利 尹冰毅0 引言金融科技是一种创新的技术与模式,可以给金融服务业带来改变1,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移动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等,这些前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
现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金融浪潮,现在的时代是金融兴国的时代。
近五年来,全球金融科技公司数量翻了近三倍,融资总额翻了近七倍。
2019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金融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金融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对广东、香港、澳门的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在经济发展时,一定要加大绿色金融以及对于金融科技的运用。
广东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同时也是金融大省,需要积极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让广东金融科技创新走在国家的最前沿。
1 广东省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广东有着金融科技创新的良好平台,近年来,各金融机构都在不断开展业务升级及系统优化,银行业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发展,金融业信息安全水平及金融服务水平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同时,大量金融科技企业在市场中相继亮相。
总体发展实力稳步增强。
2018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左右,达到了7296.9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了2.25万亿元,约占全国九分之一,排全国第一。
GFCI 225,即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广东有两个城市位列全国前三十:深圳排第14位,广州排第24位。
(另外,香港、上海及北京分别位列第3、5、9位。
)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以各大科技公司、高水平高校及科研院所为支撑,广东有着深厚的金融科技创新基础。
如腾讯金融科技实验室、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区块链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平台,通过每年耗费巨资开展创新研究工作,大批技术成果通过这些高端研究机构流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3年广东金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广东金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b5d91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d.png)
2023年广东金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广东金融行业市场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市场规模、金融业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前景。
首先,广东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金融业在全省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随着广东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广东的金融机构数量众多,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广东地区有着广泛的业务活动。
其次,广东金融行业的业务多样化。
广东的金融机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贷款、保险、投资、金融咨询等。
广东的金融市场涵盖了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等多个金融产品,满足了广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金融科技也在广东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三,广东金融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的金融市场竞争程度比较高。
各类金融机构在广东地区争夺市场份额,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以及拓展客户群体。
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分支机构,加剧了市场竞争。
最后,广东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广东地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金融业将继续在广东地区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广东地区政府也在积极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打造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
随着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将继续受益于广东地区的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广东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业务多样化,竞争格局激烈,发展前景广阔。
金融机构在广东地区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20f47d8453610661fd9f421.png)
流程缓慢ꎬ缺乏效率ꎬ影响了绿色金融的迅速发展ꎮ 绿色金融产品
管理绿色金融业务ꎬ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ꎮ 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ꎬ
不够丰富ꎬ范围有限ꎮ 传统绿色金融产品主要是绿色信贷ꎬ绿色债
扩展绿色金融覆盖范围ꎮ 可以建立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ꎬ比如开
券ꎬ 绿色基金ꎬ绿色保险等ꎬ发展范围主要是投资领域ꎮ 这些金融
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陈思扬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520630)
【 摘 要】 为了保护环境ꎬ降低污染ꎬ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的发展ꎬ党的
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ꎬ发展绿色金融ꎮ 广东省作为第一批 5 家绿
色金融创新试验区之一ꎬ绿色金融迅速发展ꎬ绿色信贷ꎬ绿色基金、绿色
保险迅速增长ꎬ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ꎬ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ꎮ 本文
排放权交易所将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在机制层面和地域层面紧密
省应该抓住机遇ꎬ积极应对发展挑战ꎬ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ꎬ促
联系ꎬ从而更能反映碳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变化趋势ꎬ充分发挥
进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ꎮ
碳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ꎬ对我国的碳定价权和碳产品的国际话语
二、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
在成为首批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以后ꎬ广东积极推进绿色金
(3)
[3] 贺苧.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 西部金融ꎬ2019(1)
[4] 韩健鹏ꎬ邵子轩.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
究[ J] . 知识经济ꎬ2019(5)
[5] 戴曼曼. 广州绿色贷款余额 2454. 6 亿[ J] . 羊城晚报ꎬ2019(4)
— 37 —
所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突破 1 亿吨ꎬ累计成交金额逾 20 亿元ꎬ
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ꎮ 此外ꎬ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在
粤港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粤港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f89f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4.png)
粤港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粤港地区的金融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重要一极。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粤港之间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造就了密切联系的金融生态系统,也为两地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重点探讨粤港金融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粤港金融发展的现状1.金融业务全面发展:粤港地区的金融业务范围日益扩大。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先进的金融产业体系和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能力。
而广东则因地处中国大陆,与内地金融业务便捷对接,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
两地的金融业务互补性强,形成了独特的金融生态。
2.金融创新活跃:粤港地区的金融创新水平较高。
香港的金融科技发展日益迅猛,推动了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广东积极引进和培育金融科技企业,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两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互相促进,加速了金融产业的升级。
3.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粤港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香港是中国最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及全球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而广东各个城市也积极推进股权市场建设,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两地共同努力,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二、粤港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1.竞争压力加大:随着粤港金融合作的不断加强,两地金融业务的重叠度增加,竞争压力逐渐加大。
粤港地区相对于其他省份和城市拥有优势,但也需要面对来自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
2.风险管理亟待加强:金融风险是粤港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挑战。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面临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
广东也需要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强化风险管理措施,以应对金融风险的挑战。
3.法律法规衔接问题:粤港金融发展中,法律和监管方面的衔接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两地法律体系的差异,金融机构在跨境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地的法律协调和合作,推动金融法规的一体化建设。
三、粤港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1.深化合作,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粤港地区将继续深化金融合作,拓展金融服务领域。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4d723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7.png)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内地广东省与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发展区域,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核心区域之一。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下面将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现状1.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其中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澳门也在发展中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广东省内涵盖股票、债券、保险、期货等多个金融服务板块,成为内地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创新的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同时,政府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业务,推动粤港澳金融业务的互联互通。
3.区域间金融合作不断加深: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在政策沟通、合作交流、机构互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不断加强区域间的金融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存在问题1.金融业竞争压力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相对发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金融机构,而广东省的金融业相对滞后,与香港的差距较大。
2.金融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快速,但金融监管体系较为分散且存在缺陷。
各地区间的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3.人才短缺与培养不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但目前仍然存在人才短缺和培养不足的问题。
在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吸引和培养高质量金融人才成为一大挑战。
三、对策1.推进跨境金融合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粤港澳金融业务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相互认可和合作共治,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广州金融业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
![广州金融业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4837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a.png)
广州金融业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开放与创新,加大金融业支持力度,促进了金融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强化。
本文利用2008年和2004年广州市两次全国经济普查翔实的数据资料,对广州金融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把握发展趋势,并通过与国内主要城市的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
一广州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广州金融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作为着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广州金融业逆势而上,2008年金融业在总量规模、竞争实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方面与2004年相比,都有了大幅地提升。
(一)金融业发展加快,支柱地位日益提高作为广州市的新兴服务业,金融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第三产业中快速发展的新亮点。
2005~2008年,金融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达18.9%(可比价增速),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高出了4.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各行业中,金融业年均增速是最快的。
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广州经济的贡献也在逐年加大。
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核算结果,广州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90.33亿元,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46.27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9.1%,比重较2004年经济普查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8年经济普查与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对比显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3.9%上升为2008年的5.4%,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从2007年开始,金融业已成为广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表1 2004~2008年金融业增加值情况(二)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壮大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广州市支持金融业发展意见的若干实施细则》和《广州市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推动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提出引进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建设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广州地区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形成了一个以银行业为主导,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行业逐步发展,其他相关金融配套行业为补充,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
毕业论文_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毕业论文_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ed143127284b73f3425015.png)
目录一、广东金融运行的现状 (1)(一)金融资产实力延续增势,信贷投放稳步增长 (1)(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1)(三)金融现代化步伐加快 (1)(四)金融总量领先优势 (2)二、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一)通胀膨胀带来压力,金融结构不平衡 (2)(二)金融风险隐患,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2)(三)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3)(四)资金投放分布不够合理,影响全省整体经济发展 (3)(五)金融总量虽居全国首位,但某些指标仍落后于其他省份 (3)(六)金融创新滞后 (4)三、广东金融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成因 (5)(一)面对金融风险的冲击,改革创新精神不够 (5)(二)现行制度的缺陷制约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三)缺乏金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措施 (5)四、对广东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创新制度,创新市场 (6)(二)提高资产质量,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信贷消费 (6)(三)通过总体规划以及整合金融资源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7)(四)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提升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7)(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8)(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 (8)(七)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强化金融服务意识 (9)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978 年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率先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过30年来的发展,广东已经成为金融大省。
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条件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证券和保险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但广东现在还不是一个金融强省,金融业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其他兄弟省份,金融创新依然有所滞后,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问题的根源,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让广东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4f6a8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e.png)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大湾区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同时也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然而,随着大湾区金融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对大湾区金融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现状1.1政策环境:大湾区金融业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
1.2金融基础设施: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包括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等金融中心,以及一系列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为金融业的跨境合作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便利。
1.3资金流动: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枢纽,资金流动相对便利,金融市场活跃,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4人才支持:大湾区聚集了大量金融人才,为金融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5创新发展:大湾区金融业在金融科技、绿色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不断推动金融创新和发展,为整个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问题2.1金融监管协调:大湾区内部涉及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一个省份,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分散,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监管协调仍存在一定的障碍。
2.2金融服务开放度:大湾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国际金融机构在大湾区开展业务的门槛较高,影响金融国际化水平。
2.3风险防范能力:大湾区金融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
2.4金融科技创新: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较为活跃,但在数据互通、监管合规、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2.5跨境金融合作:大湾区金融市场跨境合作存在一定的障碍,包括货币政策、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了大湾区金融市场的整合发展。
三、对策3.1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大湾区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协调合作,建立跨境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协调,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广东金融行业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广东金融行业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c4937dbb14e852458fb57af.png)
广东金融行业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势必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持。
本文侧重研究广东省在优化产业结构进程中金融支持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银行信贷一、引言随着广东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步伐加快,2011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万亿元,人均GDP为50295元,已经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
三次产业比例为5:50:45。
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为5%左右,但广东农村经济仍以较快速度发展。
同时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虽然经济数据显示广东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大省,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产业类似重叠、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突出。
这些问题需要广东省进一步采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鉴于金融支持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分析广东省金融支持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相应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提供现实依据。
二、广东省在优化产业结构进程中金融支持所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支持体系发展不均衡1、地区存贷款不均衡。
珠三角地区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全省的90%左右,而其他地区加总所占的比例才10%。
存贷款余额是否充裕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广东存贷款余额的不均衡,势必影响了非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劲头。
2、金融机构与金融人才分布不均。
珠三角地区拥有全省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人才。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区域金融不平衡将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反过来作用区域金融的不平衡[1]。
3、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其中,间接融资的比例相对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企业过度依赖银行的贷款。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其获得银行资金的难度加大,使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失去发展的契机,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放贷风险。
2024年广东金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广东金融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67c97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e.png)
2024年广东金融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重要省份之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也日益提高。
本文将对广东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分布、典型金融产品的特点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等,从而揭示广东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2. 广东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分布广东拥有众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广东金融机构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以广东省会广州市为金融业的重要中心。
在广东省内,各类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和珠海市等发达城市。
这些城市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集聚于此。
3. 典型金融产品的特点广东金融市场的典型金融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东金融市场涌现了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创新性和便捷性,如互联网支付、P2P 借贷等。
•保险产品的多样化:广东的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涵盖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
这些产品兼顾了个人和企业的不同需求,为广东居民和企业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
•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广东有一些金融机构积极推出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等。
这些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
4. 市场竞争情况广东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广东的商业银行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
各家银行通过推出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崛起:在广东金融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
它们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并逐渐获得市场份额。
•金融科技的发展:广东金融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引入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5. 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广东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创新化和国际化。
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步伐加快,广东金融市场有望进一步崛起,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题研究论文: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
![课题研究论文: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83f47cc915f804d2a16c1e4.png)
金融研究论文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2004-20xx年期间,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足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处于我国经济基础地位的农业的支持力度。
在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更加强调这项工作的灵活性与精准性,其中“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更是单独列为一章。
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广东省来说,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创新农村金融,无论是在金融体系、金融规模还是在金融产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农村金融仍然是广东省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一、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一)农村金融体系日趋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广东省已初步建立起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采取收缩政策,对农村分支机构网点进行整合和撤并[1]。
为了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中国银监会决定适当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于 2006 年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于经济实力雄厚、民间金融力量强大的广东省来说,在多元强化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方面也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优势。
2008-20xx年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8-20xx年期间,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个数呈现下降趋势,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却保持增长势头。
2008年12月26日,广东省首家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正式挂牌营业,揭开了广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历史。
在经历了五年的试探性改革后,广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改革步入快车道。
推进广东金融发展
![推进广东金融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8fc14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0.png)
推进广东金融发展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金融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广东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尤其是随着广东自贸区在2015年的推出,金融创新逐渐成为了支撑广东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既能提高经济效益,也能优化金融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
本文将会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科技三个方面来探讨广东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广东金融机构创新广东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主,目前有6家大型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1家城市商业银行、16家农村信用社和15家农商银行等。
在这些金融机构中,中小微企业是其重要客户,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广东省领导出台了多项金融,并倡导银行改进贷款制度。
目前广东的金融机构推出了多项创新业务,如银行反向抵押贷款、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银行保理、债券通等。
1. 银行反向抵押贷款银行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借助于抵押城市居民住房获得的借贷方式。
相对于传统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方式不需要按照抵押物的价值来确定可贷款数额。
而反向抵押贷款是根据申请人的年龄、住房面积、抵押物的价值等因素来确定贷款额度,并以此计算出每月可获得的收入。
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是房龄很长、已经失去收入来源的居民,这种借贷方式可以为其提供最后一份收入来源,同时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反向抵押贷款的推出,对于一些老年人和少收入人群的普及是有非常大帮助的,这种服务越来越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青睐,极大地促进了广东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是指为了满足客户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而将不同的金融产品整合成一个整体,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种服务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一窗式”服务,客户可以在同一个场所、同一个平台享受不同金融服务。
实际上,这种综合服务并不是新的创新业务,但是在广东多家银行开展这项服务时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3. 银行保理银行保理指的是银行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待售出的货物所提供的资金融通保证服务。
2024年广东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广东金融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6be1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4.png)
2024年广东金融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金融市场是指一种特定的市场环境,提供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货币等)的买卖和交易。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金融市场环境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广东金融市场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从政策、法律、经济、市场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2. 广东金融市场政策环境广东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政策,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
例如,广东省将金融服务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的创新,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此外,广东还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金融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 广东金融市场法律环境广东金融市场的法律环境健全,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来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
广东省通过严格的金融监管,保障金融机构及其客户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广东还加强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4. 广东金融市场经济环境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金融市场受到较好的经济环境支持。
广东省拥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和商业环境,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
此外,广东还具备较高的金融消费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5. 广东金融市场市场环境广东省的金融市场发达,市场主体众多,竞争激烈。
广东金融机构分布集中、种类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选择。
同时,广东还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交易所、银行、证券公司等,为金融市场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6. 结论综上所述,广东金融市场的环境整体良好。
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等方面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广东金融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监管等问题。
因此,广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推动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注意: 本文为人工智能生成,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广东金融运行的现状 (1)(一)金融资产实力延续增势,信贷投放稳步增长 (1)(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1)(三)金融现代化步伐加快 (1)(四)金融总量领先优势 (2)二、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一)通胀膨胀带来压力,金融结构不平衡 (2)(二)金融风险隐患,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2)(三)信用环境有待改善 (3)(四)资金投放分布不够合理,影响全省整体经济发展 (3)(五)金融总量虽居全国首位,但某些指标仍落后于其他省份 (3)(六)金融创新滞后 (4)三、广东金融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成因 (5)(一)面对金融风险的冲击,改革创新精神不够 (5)(二)现行制度的缺陷制约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三)缺乏金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措施 (5)四、对广东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创新制度,创新市场 (6)(二)提高资产质量,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信贷消费 (6)(三)通过总体规划以及整合金融资源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 (7)(四)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提升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7)(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8)(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 (8)(七)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强化金融服务意识 (9)广东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978 年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率先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过30年来的发展,广东已经成为金融大省。
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条件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证券和保险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但广东现在还不是一个金融强省,金融业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其他兄弟省份,金融创新依然有所滞后,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问题的根源,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让广东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广东金融业的现状(一)金融资产实力延续增势,信贷投放与一般贷款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11月末,广东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7711亿元,同比增长9.8%,存款规模连续22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各项贷款余额58027亿元,同比增长12.9%,贷款规模连续26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
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批发零售业,契合广东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分项目看,主要是单位经营贷款和贸易融资增长较快,分别增加137亿元和56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20亿元和5亿元。
个人贷款平稳增长,个人经营和消费贷款分别增加15亿元和24亿元。
(二)对外开放程度加大目前,广东金融业已经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截至2010年末,广东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56家,资产总额打到3450亿元,外资银行支行机构网点到2010年末在广东共设立98家支行。
外资证券机构实现了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末,广东已有2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12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1家中外合资期货公司入驻,同时也加快外资保险公司加入步伐。
(三)金融现代化步伐加快2006年以来,率先推进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推广工作,启动“广东省金融结算服务平台”、“广东全省大同城票据交换平台”和“广东3A电子支付网络”建设,推出个体工商户电话终端转账业务,开通广东电子缴税入库业务、小额支付系统集中代收付业务和银行本票业务。
2010 年1-9 月,现代化支付系统广州城市处理中心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业务笔数均居国内各大城市首位,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广州、深圳分中心处理业务487.5 万笔,同比增长26.9%,金额1862.9 亿元,增长46.6%。
(四)金融总量领先优势截至2011年底,全省金融总量达到12.5万亿,在全国位居第一,此外金融业增加值、信贷收支额等多个金融指标均多年在国内居首位,广东正在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转变,让广东的金融不仅在国内具有立足之地,而且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
二、广东金融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通胀膨胀带来压力,金融结构不平衡一些专家认为,近期的通胀跟过去不同,物价正处于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扩散的关键时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CPI,一年期贷款利率低于PPI,这给存款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不过最深层次的问题还是金融结构不平衡。
第一,金融机构不平衡,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银行占88%,证券只有7%,保险5%,整个金融机构银行占绝大部分资产,形成银行业寡头垄断格局;第二,两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不平衡,与深圳相比,广州的金融平台、亮点、抓手仍不够突出;三是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占了广东经济80%,而粤东西北则只占20%,其金融总资产和金融举措、金融服务仍相对比较薄弱。
结构上的不平衡,将是阻碍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重要原因。
(二)金融风险隐患,资产质量有待提高广东面临的金融风险有几个方面:第一,广东仍存在一定的经济泡沫问题,房地产空置率已经超过警戒线一倍,在全国积压房地产中广东占1/5左右;广东工业的盲目扩张现象也依然存在,截至2009年3月,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了六成,亏损企业亏损额155.64亿元,居全国之首。
第二,近年的省国投破产,部分城市信用社停业整顿,广东金融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2009年末,广东不良资产高达7000多亿元,快速增长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经过3年至5年后,在2012年、2013年前后将迎来还款高峰。
未来两三年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不良贷款可能会集中出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面临不小压力。
第三,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隐患,一些证券经营机构存在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折借资金,申购新发股票和进行二级市场炒作的问题,不仅使股票一、二级市场交易不公正,而且将资本市场风险传导到货币市场,危害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三)信用环境有待改善信用在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信用关系衍生了各种金融工具,如果信用环境不好,则会严重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
广东企业逃废债的问题比较严重,政府就在国有四大银行中设立了一些中小企业贷款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但实际情况是,大量的贷款发放不下去,原因是中小企业总的来说虽然很有活力,但一些中小企业开几天就倒闭了,有的甚至借了钱以后人就跑了,因此广东的信用环境是有待改善的。
(四)资金投放分布不够合理,影响全省整体经济发展广东是一个经济发展快速的省份,但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据统计,广州深圳两地GDP占全省40%,而全省80%的地区资金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资金投放一般集中在广深以及沿海发达地区,而如梅州、肇庆、云浮等较不发达地区资金占有只有全省的两至三成,这势必加剧地区间发展差距,影响全省整体经济的发展。
(五)金融总量虽居全国首位,但某些指标仍落后于其他省份(1)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落后于上海、北京、浙江。
2010年广东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93.5亿元,高于浙江(2288.0亿元)、上海(1931.7亿元)、江苏(1900.0亿元)、北京(1838.0亿元)和山东(1184.2亿元),居全国首位。
但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却落后于上海、北京、浙江。
2010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3%,占比较上海(20.1%)、浙江(19.5%)和北京(17.8%)分别低7.8个、7.2个和5.5个百分点。
(见表1)(2)人均金融指标落后于其他兄弟省份。
从存款指标看,2010年末广东人均存款78638元,比浙江少21456元;其中,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5442元,比浙江少3315元。
从贷款指标看,2010年末广东人均贷款49664元,比浙江、江苏分别少36577元和6502元。
(见表2)表1 “十一五”期末全国及京沪苏浙鲁粤金单位:亿元、%、家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金融统计资料、各地统计公报注:金融业增加值和保费收入为2010年全年累计数,其余指标为2010年年末数。
表2 “十一五”期末全国及苏浙鲁粤主要人均金融指标比较单位:元/人(六)金融创新滞后(1)组织创新滞后。
近几年广东金融机构发展缓慢,组织创新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他兄弟省份,而且广东地方金融机构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经营模式、创新能力、盈利模式等方面还有待改善。
(2)市场创新之后。
广深两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不明确,因此难以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此外,广东期货市场发展落后于现货市场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落后于基础工具市场发展。
(3)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目前广东个人金融资产形式依然以银行存款为主,理财产品形式所占比重非常低。
银行收入依然主要靠存贷息差,所开发的产品创新以负债类为主,资产产品创新不多。
三、广东金融业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一)面对金融风险的冲击,改革创新精神不够二十世纪末,广东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泡沫破灭,曾一度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为化解此次风险,广东政府也付出沉重带价,但之后政府对金融风险采取保守政策,仅仅看到金融对经济的负面作用,忽略了它的积极意义,没有把握金融核心地位的真正含义。
广东是经济发展的先锋队,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改革创新的精神应该继续加强,我们不能简单采用西方国家的一套金融制度,如果放慢金融创新的步子,不仅在金融业新一轮的竞争中失去机遇,而且还将将难易应付突如其来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忧患意识,改革步伐慢广东省存款和贷款总量指标分别在1988年和1984年跃居全国首位,之后广东金融总量指标数年来皆独占鳌头,全国第一金融大省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然而,在近几年,全国各省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许多兄弟省份如北京、上海、浙江等与广东省在总量上的差距渐渐缩小,一些人均金融指标甚至已经超过了广东省,因此可以看出广东省有待加强忧患意识,一步领先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步步领先,今日之广东,必须更加加快体制改革,促进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三)受证券市场低迷的负面影响证券市场对于整个金融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证券形势向好时,证券业务量增加,证券机构的效益还有交易印花税的征收量也与之增加,证券业带来的增量将为整个金融总量的增加带来强大推动力;反之,当证券形势低迷时,证券机构收入和交易印花税均下降,即便银行和保险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也会受证券市场拖累,证券的下跌量将对金融总量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有时甚至导致金融总量的负增长。
现在证券行业形势低迷,成交量下跌,对整个金融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四)现行制度的缺陷制约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一,是金融监管体系的冲突。
目前,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区域划分是不一致的。
1999年,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九大区行制,以经济区域而非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失去了原有体制下的特殊地位,成为广州大区行辖下的一个中心支行,抑制了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