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与还原性

合集下载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实质上是物质得失电子难易程度的比较。

即物质越易夺得电子,则其氧化性越强,越难夺得电子则其氧化性越弱;反之,物质越易失去电子,则其还原性越强,越难失去电子,则其还原性越弱。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是:元素的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对铁元素组成的物质而言:氧化性:Fe<二价铁盐<三价铁盐还原性:Fe>二价铁盐>三价铁盐1.对金属而言,金属越活泼(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而言: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活泼性(金属性)————?减弱其单质还原性:K>Ca>Na>Mg>Al>…Hg>Ag>Pt>Au其离子氧化性:K+2++2+3+2++2++<Ca<Na<Mg<Al<…<Hg<Ag<Pt<Au对同主族的金属元素,从上到下活泼性依次增强。

如对?A族金属元素:Be Mg Ca Sr Ba活泼性(金属性)————?增强其单质还原性:Be<Mg<Ca<Sr<Ba2+2+2+2+2+>Mg>Ca>Sr>Ba 其阳离子氧化性:对同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金属性)依次减Be弱。

如对第3周期金属而言:Na Mg Al活泼性(金属性)————?减弱其单质还原性:Na>Mg>Al其阳离子氧化性:Na+2+3+<Mg<Al2.对非金属而言,其非金属越活泼(非金属性越强),其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对一般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而言:F Cl Br I S活泼性(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氧化性:F>Cl>Br>I>S 2222其阴离子还原性:----2-F<Cl<Br<I<S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非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如对?A族元素而言有:F Cl Br I活泼性(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氧化性:F>Cl>Br>I 2222---- 其阴离子还原性:F<Cl<Br<I对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而言,其活泼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作用的能力。

氧化性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氧化剂反应,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数的能力;还原性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还原剂反应,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数的能力。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比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比较方法。

1.标准电极电位法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

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标准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通过比较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可以推测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2.氧化还原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

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通过测量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如,可以将物质与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观察反应程度来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如果物质能够与氧化剂反应而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说明其氧化性较强;如果物质能够与还原剂反应而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说明其还原性较强。

4.结构和成分分析法通过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可以推测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例如,含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含有活泼金属或含有较多还原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通常是与其他物质相比较的。

同一个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此外,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也受到其他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的影响。

总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通过标准电极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法、实验方法和结构和成分分析法进行比较。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S2->SO3(2-)>I->Fe2+>Br->Cl->F-推荐: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2+,Fe3+等或H+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常见的还原剂有1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比Cu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比Al活泼2非金属活动顺序F Cl Br I S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4HCl+O2=(CuCl2,500摄氏度)2H2O+2Cl2(3)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KMnO4,MnO2,O2,(1)式中KMnO4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2)式中MnO2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3)式中O2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CuCl2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2Fe+3Cl=(加热)2FeCl3Fe+S=(加热)FS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F Cl Br I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氧化性和复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根据化合价判断对同一元素而言,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Fe3+。

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弱,S2?SO32?。

特例: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2、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复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为氧化性越弱。

单质复原性:按金属活动性表的顺序依次减弱。

离子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表的顺序依次增强(铁指Fe2+)。

如氧化性:Ag+Fe3+H+Fe2+3、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复原性越弱。

单质氧化性:F2Br2S离子复原性:S2?Br?F?4、通过化学反响比拟对于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剂+复原剂→氧化产物+复原产物来说,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复原剂的复原性大于复原产物;如Cu+2FeCl3=2FeCl2+CuCl2说明铜的复原性大于亚铁离子,同时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铜离子。

5、通过相近的反响比拟变价金属与氧化剂反响,被氧化的价态越高,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Fe+Cl2→FeCl3;Fe+S→FeS可得出氧化性:Cl2S6、由反响条件的难易比拟不同氧化剂与同一复原剂反响时,反响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不同复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响时,反响条件越易,复原性越强:如:卤素单质与H2的反响,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响越来越难,反响条件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可得出氧化性:F2Br2I27、影响氧化剂的氧化性和复原剂的复原性的其它因素①温度: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热的浓硫酸比冷的浓硫酸氧化性要强:②浓度:如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③酸碱性:如KMnO2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增强〔一般地,在酸性环境中,KMnO4的复原产物Mn2+,在中性环境中,KMnO4的复原产物为MnO2,在碱性环境中,KMnO4的复原产物为K2MnO4〕。

化学新高考 专题21 氧化还原反应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化学新高考  专题21   氧化还原反应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 -e -===Na +,Al -3e -===Al 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 比Al 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 比Al 的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 3+、浓H 2SO 4、KMnO 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 -、S 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S 、Cl 2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技巧点拨:从规律看都是剂大于产物,所以平时具体做题比较强弱的时候,记住一点就行,在同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左边的大于右边(2)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①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如Na 与冷水剧烈反应,Mg 与热水反应,Al 与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 ;非金属单质F 2、Cl 2、Br 2、I 2与H 2反应,F 2与H 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Cl 2与H 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Br 2与H 2加热到500 ℃才能发生反应,I 2与H 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 2>Cl 2>Br 2>I 2。

②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nO 4>MnO 2。

高中化学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顺序比较方法

高中化学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顺序比较方法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一般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难易(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

例:三个反应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氯气,氧化剂分别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有反应方程式可得,反应条件越来越难,可得结论:氧化性KMnO4> MnO2> O2(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例如:,,可得:氧化性Cl2>S注:不能通过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多少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右,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下,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注: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左下方,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右上方,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6)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根据这个规律也可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电极)①两种不同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级:负极:金属电子流出,正极:金属电子流入还原性:负极>正极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物质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但也与外界因素(如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酸碱性等)有关,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1)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

(2)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2.依据“二表、一律”判断(1)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同主族元素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②同周期元素对应单质的还原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Na Mg Al Si P S Cl2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3)依据元素周期律判断①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则氧化性:Cl2>S>P>C>Si。

②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Al(OH)3,则还原性:Na>Mg>Al。

3.依据产物中元素价态的高低判断(1)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

例如:(2)相同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

例如:4.依据反应条件判断[细练过关]题点(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与应用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Cl2+2KI===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④H2S+I2===S↓+2HIA.H2S>I2>Fe3+>Cl2B.Cl2>Fe3+>I2>SC.Fe3+>Cl2>H2S>I2D.Cl2>I2>Fe3+>H2解析:选B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Cl2>I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Cl2>Fe3+,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Fe3+>I2;由反应④可知氧化性:I2>S,则氧化性:Cl2>Fe3+>I2>S。

高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排列

高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排列

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S2->SO3(2-)>I->Fe2+>Br->Cl->F-推荐: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²+,Fe3+等或H+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常见的还原剂有1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比Cu 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比Al活泼2非金属活动顺序F Cl Br I S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4HCl+O2=(CuCl2,500摄氏度)2H2O+2Cl2(3)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KMnO4,MnO2,O2,(1)式中KMnO4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2)式中MnO2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3)式中O2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CuCl2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2Fe+3Cl=(加热)2FeCl3Fe+S=(加热)FS)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F Cl Br I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创新题)用 Pt 电极电解含有 Cu2+ 和 X3+各 0.1 mol 的溶液,阴极析出固 体物质的质量 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 的物质的量 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 A.Cu2+>X3+>H+>X2+ B.X3+>H+>Cu2+>X2+ C.X3+>Cu2+>H+>X2+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与水反应的活泼金属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 【解析】选A。分析三个反应事实可得如下结论:
反应 ① ②

结论 氧化剂:B2+,氧化产物:A2+,氧化性:B2+>A2+
D能置换出H2O中的氢,说明D为活泼金属,D2+的氧 化性非常弱
………三年19考 高考指数:★★★★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五大常用依据 (1)依据反应原理。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性强)(氧化性强)(氧化性较弱)(还原性较弱)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其他依据
(1)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
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
浓度大小等。
例如:2Na+2H2O====2NaOH+H2↑,
Mg+2H=2O△== Mg(OH)2+H2↑ 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还原性:Na>Mg。
【典例2】已知:①A+B2+====A2++B ②D+2H2O====D(OH)2+H2↑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E2++2e-====E,B-2e-====B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E2+>B2+>A2+>D2+ B.氧化性D2+>E2+>A2+>B2+ C.反应E+A2+====A+E2+能够进行 D.提取某废水中含有的少量A2+时可以选用D
由电极反应知,B为原电池负极,所以金属活动性B>E, 氧化性E2+>B2+;正极反应为:E2++2e-==E,说明阳 离子氧化性E2+>H+
综合三个结论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E2+>B2+>A2+>D2+。
.“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1)含有多种还原剂 加入氧化剂 还原性强的先反应。 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 Fe2+先与Cl2反应。 (2)含有多种氧化剂 加入还原剂 氧化性强的先反应。 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 >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依据金属、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依据元素周期表。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相同条件下:
①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
化性强。
例 可如以:推根 知据 氧化2F性e+:3CCll2 2>=点S=。燃==2FeCl3,Fe+S
D.X2+>H+>C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知, 氧化性 Cu2+>H+。根据图中信息知,当电路中有 0.1 mol 电子通过时阴极没有固体物质产生,此时反应为 X3++e- ===X2+,氧化性 X3+>Cu2+,当电路中又有 0.2 mol 电子 通过时,阴极析出 0.1 mol 的铜。随后溶液中 H+在阴极 放电,固体质量不再增加,所以选 C。
【高考警示钟】 (1)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 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Al被氧化时产物为Al3+,失去3个电子, 而Na被氧化时产物为Na+,只失去1个电子,但还原性Na> Al。 (2)对于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反应,如 Cl2+H2O====HClO+HCl,不能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3)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 如Na+、SO42-;同理,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也不一定具有强 还原性。
(2)依据元素价态高低判断——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 边转。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比较,一般而言:最高价态只有氧 化性(作氧化剂),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作还原剂);中间价 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如:
特例:在氯元素的含氧酸HClO、HClO2、HClO3、HClO4中HClO 的氧化性最强。 (3)依据反应物本身所处的状态判断。 反应物(氧化剂或还原剂)本身的浓度越大,温度越高,相应 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 氧化性HNO3(浓)>HNO3(稀), HNO3(热、浓)>HNO3(冷、浓) 。 (4)依据反应物所处的介质判断。 NO3-、MnO4-、ClO-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较在中性或碱性条件 下要强。
FeS,
高温
====
②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
原性强。
例如:根据Cu+2Fe3+====Cu2++2Fe2+,3Zn+2Fe3+====3Zn2++
2Fe,可以推知还原性:Zn>Cu。
(5)依据电化学原理。 ①原电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 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②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 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2.其他依据 另外,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反应物本身所处的状态等其他条件也影响氧化剂的氧化性或 还原剂的还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