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点:1.运动和力:包括物体的运动状态、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力和质量、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2.声音: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力、声音的特性、声的反射、共鸣等。

3.光学: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镜和透镜的成像原理、眼睛的成像、色散等。

4.电和磁:包括静电、电流、电磁感应、电磁铁等相关知识。

5.热学:包括温度和热量、热传递的方式、物体的热膨胀等。

6.其他:包括电池、电路、仪器等相关知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一些重点知识点:1.物体的运动状态:(1)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变化。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Δx/Δt(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3)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Δv/Δt(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4)等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5)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向上或向下以抛体形式进行的运动。

2.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不变,除非受到力的作用。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F表示作用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光波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发生反射现象,符合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光的折射:光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符合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比等于折射角的正弦比)。

(3)棱镜和三棱镜:光通过棱镜会发生折射和色散,不同波长的光会分离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4.电和磁:(1)静电: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力作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1-6章复习提纲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1-6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复习提纲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

B分子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越。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

②: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6、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内能;物体放热,温度,内能。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的单位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1.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扩散:(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注意: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4.分子间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考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3.改变内能的方式(1)做功(2)热传递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考点三:热值1.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J/kg 或J/m33.公式:q=Q/m 或q=Q/v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qm 或Q=qv说明: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3.0×107J/kg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考点四:比热容1.定义: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2.单位:J/(kg. ℃)3.物理意义: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如:水的比热容:4.2×103J/(kg. ℃)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Q吸=cm(t—t0)Q放=cm(t0—t)说明: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篇一】电现象一、电荷: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 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 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 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三、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

“Q”四、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 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其实: 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②电流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 正极出发,流回负极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 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 1)电路中有电源;( 2)电路必须闭合。

电与磁一、奥斯特的发现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种。

1.2 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3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摩擦力等。

1.4 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5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6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第二章运动和力2.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4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2.5 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做加速运动。

物体速度越来越慢,物体做减速运动。

第三章质量和密度3.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2 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3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3.4 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质量 = 密度 × 体积体积 = 质量 ÷ 密度第四章浮力4.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4.2 浮力的产生浮力是由于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压力和上表面受到的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现行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全部知识点,但是我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知识点供参考:
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2. 力和运动: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重力
3.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
4.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 弹力和胡克定律:弹性形变、弹力的性质、胡克定律的实验验证
6. 压力和压强:压力的概念、压力的计算、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
7.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性质、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验证
8.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特点、声音的传播速度
9.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定律、镜子和光的反射
10.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和折射率、透镜和光的折射
11.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阻和电阻率
12.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概念、电容的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以上仅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一部分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参考教材。

教科版本初中九年级的物理上册的学习知识梳理

教科版本初中九年级的物理上册的学习知识梳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梳理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内能1.分子动力论一、分子动力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可是分子还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2、全部无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因为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了然: 1、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有空隙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添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 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使劲忽视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分子在摆列方式上不一样造成的。

五、“破镜不可以重圆”是因为裂缝处绝大多半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使劲几乎为零。

2.内能和热量一、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质的大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强烈程度3、把物体内大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二、 1、把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不单和温度相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要素相关,全部物体都有内能。

3、同一物体,温度高升,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不变,内能不必定。

三、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A战胜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自己的内能会减小。

3、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许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达。

发生热传达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内能得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达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高升,叫做汲取了热量。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1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有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相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相关。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个物质的特性。

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改变的难易水准。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相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则Q放=cm△t5、热值计算公式:Q放=mq,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Q放表示完全燃烧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

2 改变世界的热机(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

绝大部分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

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1.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量与单位:力、功、能、压强等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 物理量的测量:直接与间接测量、准确度与精确度等测量相关概念。

- 物理规律与物理模型: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及其关系。

2. 运动- 矢量与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与性质。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抛体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 圆周运动:半径、周长、弧长等圆周运动相关概念。

3. 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力学的基本规律。

- 惯性与质量:惯性与质量的概念与关系。

- 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等与摩擦力相关的概念与公式。

4. 能量与能量转换- 功与能量:功的定义与计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等相关概念。

- 功率与效率:功率的定义与计算、效率的计算与应用等相关概念。

- 机械能与动能: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等相关概念与公式。

- 弹性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弹簧的特性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5. 压强与浮力- 压强: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压强的应用与实例等相关概念。

-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的产生与大小、浮力原理的应用等相关概念与实验。

- 原子与分子: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等与原子分子相关的基本知识。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并配合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与应用。

享受探索物理世界的乐趣吧!。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概述,根据不同教科书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1. 物理实验与测量
-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 物理量和单位
- 仪器使用和仪器误差
2. 运动的描述
- 物体的位置、位移和路径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和速度-时间图像
- 自由落体运动
3. 力及其作用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与非惯性系
- 摩擦力和滑动、滚动摩擦
4. 力的测量
- 弹簧测力计和测力的基本原理
- 弹簧劲度系数
5.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何方法 - 几何矢量的运算
6. 物体的压力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气压和大气压强
7. 浮力和浮力原理
-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原理和浮力的应用
8. 物体的平衡
- 物体平衡的条件
- 平衡和力的合成
- 物体受力分析
9.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0. 功、功率和机械能量
- 功的概念和计算
-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机械能量和能量转化
11. 机械波和声
- 机械波的传播和特性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计量
这是大致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知识点的深入与扩展可以参考教科书或课堂教学内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教科版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科学。

九年级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关键阶段,掌握了这个阶段的物理知识点,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分别介绍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教科版内容。

第一部分:力和运动1. 直线运动2. 力的作用和结果3. 动力学定律4. 滑动摩擦力5. 静止摩擦力第二部分:光的传播与光学1. 光的反射2. 光的折射3. 光的传播和光的本质4. 光的成像5. 光的色散和彩色光第三部分:电学和电磁学1. 电的本质和电荷2. 电路和电流3.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4. 电阻和欧姆定律5. 电能和电功第四部分:热学1. 热传导和热平衡2. 物质的三态变化3. 温标和温度计4. 热量和内能5.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第五部分:声学1. 声的产生和传播2. 声的特征和性质3. 声源和声音的强度4.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5. 声音的利用和保护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教科版中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本文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列举了各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对于九年级的物理学习者来说,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点。

物理学是一门很有趣的科学,通过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

祝愿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一、摩擦起电:摩掠过的物体拥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查验物体能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五、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七、导体和绝缘体:擅长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擅长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在必定条件下能够相互变换;八、电流: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面,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结起来就构成了电路;电源:供给电能的装置;用电器:耗费电能的装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到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结的图叫电路图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可以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连和并联把电路元件逐一按序连结起来的电路叫串连电路;串连电路特色: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把电路元件并列连结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色: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常依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那么为串连,假定出现分支那么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结方法线路简捷、不可以出现交错;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次序必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挨次连结,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结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结时找准节点。

5、在连结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单位是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微安1A=103A=106μA电流强度等于1秒内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丈量:用电流表;符号○电流表的构造: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电流表的使用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能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电流表一定和用电器串连;;选择适合的量程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快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假定指针摇动很小,需换小量程,假定高出量程,那么需换更大的量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很小,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②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的做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由于分子运动,的分子彼此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

②分子之间有 . 扩散现象有,。

3、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是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是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因为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4、温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反映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叫做热运动。

5、把物体内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不仅和有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都有内能,物体内能不为零。

同一物体,温度,内能;温度,内能;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的。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

7、内能从传到,或者从同一物体的传到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是:,结果是:,方向是,实质是:内能的。

注意:传递的是内能(热量),不是温度;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与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般不相等;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8、热传递过程中,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内能,热量;低温物体温度,热量,内能。

9、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冬天哈气使手暖和,搓手也能使手暖和,前者是用的方式使手暖和,后者用的方式使手暖和。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基础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基础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2、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设计并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数目是巨大的,而分子体积是很小的。

要点二、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动理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要点诠释:1、条件:①不同的物质;②互相接触。

2、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分子间距离r=r0(r0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所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r>10r0时斥力和引力都变得非常微弱,此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要点诠释: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有在距离很小才比较显著。

当两个分子间距大于10倍分子的限度时,引力和斥力就不大了。

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

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

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要点四、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原子与分子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

最简单的物质单位是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1.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整体是电中性的。

1.3 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的种类称为元素,元素用符号表示。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1.4 原子的质量与量原子的质量可以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原子质量单位(amu)是以碳-12的质量为标准制定的。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

1.5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

原子的电子数决定了其化学性质,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决定了其物理性质。

第二章:能量与能量转换2.1 机械能物体具有质量和速度时,它具有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2.2 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转化是物质改变状态或发生运动的基础。

2.3 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能量可以通过物质间的传递和转换来实现。

能量的传递可以是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

能量的转换可以是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等。

2.4 能源与社会发展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利用能源并发展清洁能源。

第三章:力与压力3.1 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

3.2 重力与物体的重量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重量等于其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3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称为压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2、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设计并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数目是巨大的,而分子体积是很小的。

要点二、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动理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要点诠释:1、条件:①不同的物质;②互相接触。

2、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分子间距离r=r0(r0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所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r>10r0时斥力和引力都变得非常微弱,此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要点诠释: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有在距离很小才比较显著。

当两个分子间距大于10倍分子的限度时,引力和斥力就不大了。

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

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

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要点四、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各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 月食、小孔成像等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定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电功的定义:电流所做的功,用字母W表示,单位是焦耳(J)。
电功率的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电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而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了解电的来源和特性
安全用电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常见问题:温度计读数不稳定、误差较大等。
内能与热量
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影响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热量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比热容与热值
比热容: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和物质质量之间的比例,用于描述物质的热 学性质。
声的利用
声可以传递信息, 例如:渔民利用声 呐探测鱼群
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如:医生利用超 声波粉碎结石
声可以用于通信, 例如:对讲机利用 声音传递信息
声可以用于娱乐, 例如:扬声器播放 音乐
物态变化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的过程 分类: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 热学现象: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掌握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
汇报人:XX
适用范围:适 用于宏观低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1•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扩散:(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4•分子间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考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3•改变内能的方式(1)做功(2)热传递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考占三•热值P 八、、八、、I I I-1.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J/kg 或J/m33.公式:q=Q/m 或q=Q/v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qm 或Q=qv说明: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 x 107J/kg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考点四:比热容1.定义: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厶t,则Q/m △ 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 △ t2.单位:J/(kg. C )3.物理意义: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如:水的比热容:4.2 X 103J/(kg. C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Q 吸=cm (t—t o) Q 放=cm (t°—t)说明:A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只与物 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水和冰不同)B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降)慢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降)快所以:内陆地区,砂石居多,气温变化明显沿海地区,水居多,气温变化不明显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考点一:热机1•定义: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分类:蒸汽机、内燃机、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考点二:内燃机1•定义:热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这种机器叫活塞式内燃 机 2•分类:根据燃料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1) 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 四个冲程的特点:说明: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1次做功----飞轮转2周 考点三:热机效率 1.定义:热机所做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2公式: W 有用n = Q 放3•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1 )使燃料充分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3)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说明:n小于1第三章认识电路考点一:电荷1.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电流及其方向(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说明: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电流方向考点二:电路和电路图1.电路组成(1)电源:提供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路(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输送电能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A、电源短路B用电器短路3.电路图:(1)电路图形符号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2)电路图呈长方形,有角有棱,导线要横平竖直(3)电路图形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4)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画到正极注:用铅笔画图,用直尺画导线考点三:串联和并联1.定义:串联:把电路元器件逐个按顺序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并联:把电路元器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2.特点:(1)串联电路:A、电流只有一条路径B、用电器互相影响C、开关文字改变,其作用不变,开关控制整个电路(2)并列电路:A、电流有多条路径B、用电器互不影响C、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3.判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1)电路通断法:去掉一个用电器,若影响了其他用电器,就是串联电路,否则就是并联电路(2)电流流向法:让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不分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流回负极,就是串联电路,否则,就是并联电路第四章探究电流考点一:电流1.电流大小的描述:每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的电荷多少2•符号:I3•单位及换算安(A) 毫安(mA) 微安(卩A)3 3 "1A=10 mA 1mA=10 卩A4•电流表的使用(1)调零:实验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用零点调节器调到零位(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3)电流方向: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4)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5)如果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可以先用较大量程进行快速试触0.6A, 若超出量程,换更大量程电流表,若没超出量程,但大于0.6A,应选0----3A的量程,若小于则选0----0.6A的量程(6)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电流表将被烧坏5•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I = l l = l2(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 = l l + l2考点二:电压1•作用:能推动电荷定向移动,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符号:U3•单位及换算KV V mV 卩V3 3 3 —1kV=10 V 1V=10 mV 1mV=10 卩V4•电压表的使用(1)调零:使用前,如果指针没指在零刻度线处,需用零点调节器使指针归零(2)并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若串联,相当于开路(3)电流流向: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4)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5)如果不能估计被测电压大小,可以先用较大量程进行快速试触3V, 若超出大量程,换更大量程电压表,若没超过大量程但大于3V,应选0----15V的量程,若小于则选0----3V5.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 i+U2(2)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都等于并联电路两端电压U=U i=U2考点三:电阻1•定义: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符号:R3单位:欧姆(Q )4•性质: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5•滑动变阻器(1)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使用方法:A、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B、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C、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D、接法:一上一下(3)作用:A、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B、保护电路第五章欧姆定律考点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3、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4、两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⑴在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A、保护电路B、通过移动滑片,改变导体两端电压⑵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中A、保护电路B、通过移动滑片,使阻值不同的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考点二: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匸* 推导公式:U=IR R=U注意:(1)定律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应是针对同一个电阻而言(2 )对于公式R=UI能不能说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不能,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但与外加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等因素无关考点三:伏安法测电阻U1•实验原理:R=—I2•测量方法: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I,然后依据R=UI 计算电阻因为U=U1=U2所以U=R U—+R1UR2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考点四:电路中的电阻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R?因为l = l i = |2所以IR=IR+|RU U i U2得出:当I 一定时,R越大,U越大,即电阻大的分得电压大,即£1=色U2 R2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U与R成正比:即1= 1+R R1R23.电路图得出:当U —定时,R越大,I越小,即电阻大的分得电流小,即I与R成反比11 = R212 R i第六章电功率考点一:电能与电功1•电能:电流具有的能量用电器- -------------------------------------------------- -电能其他形式的能电源2•电功:(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2)实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3)单位及换算:1kW.h=3.6 x 106J(4)计算----------------------- j_____________①W=Pt适用所有电路②W=UIt③W =U tR适用纯电阻电路④W=|2Rt(5)测量:①测量工具:电能表②读数方法: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注:电能表表盘中最后一位数字是读数的小数部分考点二: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用电器所消耗电能与时间之比 3•单位及换算1kW=103W 4•计算公式:(1)所有电路纯电阻电路考点三: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2•公式:(电热的计算)(1) Q=I 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2) Q=UIt(3) Q=pt(适用于纯电阻电路)(4) 0=常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 利用: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白炽灯等(2) 防止:用电器装有风扇、散热窗等 考点四:灯泡的电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