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合集下载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

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等。

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仍将继续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日趋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未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见图14.1)。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中韩产业结构演化比较

中韩产业结构演化比较

中韩产业结构演化比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韩国是亚洲最大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1996年成为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今天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万美元。

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中韩两国有着诸多相同和不同,比较两国工业化发展道路,不仅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丰富世界工业史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一中韩经济发展情况的简要对比1.经济总量的比较根据搜集到的数据,1985~2007年中韩两国经济总量增长都比较快,中国从1985年的3079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3072亿美元,韩国从1985年的96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0493亿美元,总的增长幅度基本相同,均增长了约10倍。

但是,以美元度量的中国经济总量是韩国经济总量的倍数关系则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汇率的变化引起的(见图7-1)。

总的来说,1985~2007年以汇率为基础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是韩国经济总量的1.5~3.5倍,平均数为2倍。

但是,有人用购买力平价法(PPP)测算中韩两国经济总量的差距应该在4~8倍,中国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韩国的6倍。

图7-1 中韩经济总量的对比2.发展阶段的比较尽管中国经济总量高于韩国,但中国人均经济总量远低于韩国。

中国人均GDP从1985年的292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490美元,如果不考虑美元贬值的因素,这个变动过程大致相当于韩国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情况。

与我国刚刚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不同,目前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万美元,已经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中国只相当于韩国的1/10~1/9,中国与韩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落后韩国20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和韩国经济发展阶段没有那么大的差距,用PPP法测算,中国和韩国的人均收入差距要小得多,中国相当于韩国的1/5~1/4。

中国与韩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与启示

中国与韩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与启示


般来说 , 国的 经 济 增 长 同 劳动 和 资本 这 两 一

个要 素 的投 入是 密 不 可分 的 , 是 除 了这 两 个 要 素 但 对经 济增长作 出贡献外 , 据索 洛 的研究 , 其模 型 根 在 中还存 在一个 索 洛 剩 余 。索 洛 剩 余 是 由技术 变 化 、
产 业结 构演 变 等 因 素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之 和 所 构 成 , 中产业结 构 演变 与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十 分密 切 的 其 内在 联系 。历史 数 据 表 明 , 业 结 构 的 高 变换 率 会 产 导致 经济 总量 的高增 长率 , 经 济 总量 的 高增 长 率 而

中韩 两 国产 业 结构 的演 变 过 程
( ) 国产 业结构 度 较 大 , 人 自然 资源匮 乏 , 场狭 小 , 市 因此 , 展 以 出 口产业 为 中心 的外 向 发 型经 济 , 韩 国产业 政策 的最 初 阶段就得 到 了体现 。 在 其后 , 国政 府有 推进 重 化工业 化 , 韩 促进产 业结构 升
的优 势发 展 出 口加 工 业 , 资本 和技 术 积 累创 造 了条 件 。 2 为 O世 纪 7 O年 代 的 重 化 工 业 化 促 进 了韩 国的 经 济 起 飞 。
2世纪 9 O O年代新一轮 的产 业结构调 整没有到位, 又使韩 国受到 亚洲全融危机 的严重冲击。我 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第一产 业得到 了加 强, 第二 、 三产业得 到 了迅速发 展 , 但产 业结构 还有待进 一 步改善。 因此, 产业 结构的调整过 在 程 中, 应加 强 自主创 新。 促进 产业结构持 续升 级, 注重发 挥 比较优 势和 后发优 势, 实行有 利于发挥 各地 区优 势的产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一、农业占比逐渐下降,服务业逐渐崛起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农业的占比逐渐下降,而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在过去,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业的占比也逐渐减少。

相应的,服务业逐渐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服务业的发展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也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制造业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中,制造业的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另一个显著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提高了就业率,并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制造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能源、原材料等。

可以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整体进步。

三、现代服务业兴起,高端服务业发展迅猛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中,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以及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迅猛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如金融、医疗、教育、旅游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高端服务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互联网、科技研发等行业。

这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中,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另一个显著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相应地,城市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商业零售、餐饮、酒店等。

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也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

同时,城市化进程还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

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

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

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0年以前大致为"一三二"型,1970年至1993年为了"一二三"型,其后为"一三二"型,目前离"三二一"发达类型还差两个阶段。

中日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中日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中日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决定了一国的经济能否快速平稳的发展。

文章对二战以来中日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以及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有助于认识和借鉴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对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重要启示。

标签:中日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这一经济能否实现稳定而高速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起点比1949年的中国还低,然而日本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经济强国,其中奥妙众说纷纭。

但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政府根据发展阶段准确选择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推动了一轮又一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取得了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

相比而言,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本文通过对战后的日本和解放后的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出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经济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之间出于“备战”需要重点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倾斜发展的时期;1978年以来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

第一,旧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近代工业仅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1949年全部工业产值仅140亿元左右,其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仅占26.4%,重工业中,主要是矿冶工业和机械修配业,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的。

一是1949-1952年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土地革命和全面恢复经济,使得国营工业产值由1949年的36.8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42.6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26%上升到1952年的41%。

二是1953-1957年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中,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投资占89%,制造消费资料的工业投资占11%。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三次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个比例关系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趋势1. 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生产规模逐渐减小。

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工人,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

2. 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需要: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大幅提高的空间。

然而,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使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农业生产必须提高效率,增加产量。

3. 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导致了就业机会减少,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市流动。

4.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必然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民有更多选择,不再仅仅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

农业结构调整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趋势1. 国际竞争的加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工业部门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而服务业相对于工业来说,更具竞争力,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因此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消费升级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工业生产的商品往往只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而服务业能够提供更多高端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升级需求。

3. 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本作为战后后起的发达国家之一,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和日元持续升值等因素的影响,面临新兴经济体的强大竞争压力,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经历了了漫长的结构改革和调整时期。

2000年以后,日本经济形势出现转机,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就业促进和能源节约战略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这些成就除了国内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之外,产业结构升级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产业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于我们了解全球化背景下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1、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形势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时期,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1990-2000年期间的多数年份出现1%以下的零增长或负增长,平均增长仅为1.6%,远远低于1970-1980年和1980-1990年期间平均4.6%、4.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同时期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参见表1)。

按照总需求结构分析,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民间最终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比80年代明显下降,民间住宅和企业设备投资成为负增长,政府消费和公共固定资产形成增长加快,出口也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水平。

由于不同的增长情况,导致各项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最终消费虽然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上升,但由于与80年代相比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明显降低;民间企业设备投资负增长,该项对总需求的贡献率成为负值,造成GDP增长率下降;与民间需求相反,政府消费支出和公共固定资产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出口增加在总需求增量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正常下降,农业投资稳步回升,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1996年与1991年比较,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下降了9 .2个百分点,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4.3个百分点。

从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产比重逐步下降是正常的,而且,同世界一些人均GDP水平大体与我国相同的国家比较,目前我国的一产比重是属于偏高的。

另外,在一产比重下降的同时,我国农产品的供给仍然满足了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说明农业的效率在提高。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在1994年达到谷底后逐渐回升,1997年1~8月第一产业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已达到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的稳定发展将对我国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生积极作用,并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创造一定的条件。

2.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991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1%,1996年提高到49%,5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下降了4.3和2. 6个百分点,与八十年代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的情况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并不是以牺牲一、三产业的发展为代价的,而是在一、三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和二产内部结构逐步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充分表明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3.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尚不处于主导地位1996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低于发达国家三产所占比例的50%左右,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有较强的第二产业作为支撑。

我国第三产业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业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快速发展还需要经济总体环境的改善和有序的竞争机制的形成。

三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蒸汽机、纺织机械为代表的机器制造业兴起,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型。

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迁移,农民成为工人阶级,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石油和钢铁等新兴产业为核心,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工业化进程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产业的发展。

制造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转型,服务业迅速崛起,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同时,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也蓬勃发展。

总体而言,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演进,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传统农业为主到工业为主再到服务业和知识经济为主的演变趋势。

从单一产业发展到多元产业并存,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依存和互相渗透。

这些变化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社会结构、就业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变化。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1.从产值看产业结构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分类,1994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499万亿日元中,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0万亿日元,占%;第二产业的产值为170万亿日元,占,第三产业的产值为319万亿日元,占%。

这就是从产值来看的日本产业结构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明治初期100多年来日本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

在明治初期,日本是个农业国,1880年第一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达%,农、渔业生产占全部生产的2/3;第二产业仅占%,说明工业尚未发展起来;第三产业虽占%,其内容主要是大米、鱼、蔬菜的销售,具有从属于第一产业的性质。

192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半,第二产业的比重增至近3倍,显示出工业化的进展。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下同)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55年的%下降到1970年的%,进而下降到1994年的%;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55年的%上升到%,其后一直保持在35%—36%之间;第三产业则始终保持在60%上下。

这意味着第一产业在战后产业结构中缩小的份额被扩大了份额的第二产业所“占用”了。

从1955年到1970年前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以迅速的技术革新为背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的发展引人注目,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5年的%提高到1970年的%。

在制造业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轻工业,使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变为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在1960年就超过了50%,即发生了轻重工业比重的“逆转”,其后重化学工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轻工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至1994年前者占制造业的64%,后者仅占36%)。

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成为高速增长的原动力;“材料型”制造业的价低质优的供给能力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又促进了汽车、电机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发展。

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

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

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前言石油危机迫使日本改变产业结构。

日本政府发表的《70年代展望》,提出产业结构知识集约型设想,把以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尖端技术领域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发展。

这些产业具有耗能少、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摆脱能源制约、切实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985年9月,5个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的会议,并通过“广场协议”决定降低美元对日元和西欧各国货币的汇率。

此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两年间日元汇率上涨了一倍。

日本强调其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得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产品在日元升值后依然具有雄厚的国际竞争力。

70年代后,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这与日本资本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是分不开的。

考虑到与各国的贸易摩擦而受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壁垒的限制,许多日本企业开始转为在出口对象国当地生产销售。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经济大国地位继续增强,另一个结果是土地、股票价格逐渐背离正常价格,导致泡沫经济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期确立的“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目标,并未通过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提高大众消费购买力来进行,而是像以往那样采取了“支持生产者”的政策,内需没有从根本上得以确立。

90年代,美国将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重点放在个人计算机和网络,而日本仍把大型计算机作为攻关目标。

当美国英特尔公司放弃了存储器的生产而专注于CPU 生产的时候,日本东芝公司等仍在生产利润低、附加价值不高的存储器。

结果2002年,日本六家电机企业全面亏损。

存储器生产曾经世界第一的东芝公司不得不退出这一行业。

目前这些电机企业纷纷展开战略重组,加大个人电子产品和软件服务的比重。

2000年通商产业省发表《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的课题与展望》认为支撑日本半个世纪发展的“自给自足式”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应当建立一个“更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模式”,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信息产业、老龄化社会服务和环保产业上。

《韩国产业结构变化》课件

《韩国产业结构变化》课件
韩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韩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度的外向型、大企业主导、政府强干预以及高度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这些特点对韩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国产业结构的问题
尽管韩国产业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度依赖出口、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以及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不足等。
政府加强经济干预,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
总结词:重化工业为主导,经济结构调整
CHAPTER
03
韩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韩国企业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促使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方向发展。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如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合作等,对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开始重视工业发展,采取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
总结词:农业为主导,工业起步
韩国在战后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开始起步,但整体经济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
01
03
02
04
05
详细描述
70年代以后,韩国开始发展重化工业,如钢铁、造船、石油化工等。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瓶颈等问题。
趋势三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韩国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韩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方向,推动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展望一
绿色经济的发展:韩国政府将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投入,推动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目标。

产业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

产业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

产业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
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是不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不同。

产业结构伴随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不断演变过程中。

从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看,各国工业化进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前期
这个时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处于萌芽状态,农业占绝对大的位置,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些必须消费性的部门。

(2)第二阶段是前工业化时期
这个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仍占相当大比例,现代工业较快发展,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也逐步增长。

(3)第三阶段是工业化阶段
这个阶段,第二产业得到重大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退居第二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表明国家已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被称为“脱农化”。

(4)第四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
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已降低到一定位置,第二产业比重呈稳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取代第二产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他把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作为“后工业化中第一个、最简单的特点”,他认为第
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则保持上升的趋势,在西方国家这一比例都在5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
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

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

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
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

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0年以前大致为"一三二"型,1970年至1993年为了"一二三"型,其后为"一三二"型,目前离"三二一"发达类型还差两个阶段。

按从业人数比重计算的变化趋势与按三次产业占GDP 比重计算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前者却明显落后于后者的结构类型,其主要原因在于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第一产业虽从业人数比重打,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其GDP总值相对少;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虽然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少,但其GDP总值相对较大。

总的来看,经过五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与调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正向着合理方向转变。

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人员的主要产业,并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各类服务。

2.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变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增长趋于下降状态,而第三产业比重则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

其演进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1955年战后恢复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1956~1973年高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1974~1989年的低增长、转换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就业比例来看,整体上呈现出与产业结
构相同的变动趋势,在1970年之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快速下降,从1950年的48%下降到1970年的19.7%,二十年下降了2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 1.4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日本工业经济在1955~1973年进入起飞阶段,大量的农业人口开始向第二产业转移。

1970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调整阶段,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依然呈线性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明显减慢。

1970~1990年,二十年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55个百分点。

在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第一产业仍然处于缓慢下降状态,但由于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农业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已无继续下降的空间。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1970年之前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55年的24.9%上升到1970年的35.3%,15年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1973年世界爆发了石油危机,日本高速增长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诸多因素迫使日本经济进行重大结构调整,从1974年开始,日本进入了低增长时期,这个时期日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力图实现向节约型社会的转变。

第二产业吸纳农业人口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其幅度很小,因此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反而呈缓慢下降趋势,从1970年的35.3%下降到1990年的33.8%。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制造业萎缩,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继续下降。

到2004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占28%,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呈直线上升趋势,从1955年的33.8%,增加到2004年的67.5%超过了全部就业人数的2/3。

这说明第三产业一直是吸纳农业人口的主力军,而
且也是高速吸纳从第二产业退出的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总而言之,日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其产业结构已发展成为“三二一”型。

从未来日本三次产业的总体变化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可能维持在1%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会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但是内部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原料品制造业的比重下降,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比重上升,制造业的高附加值化特征将更加突出,第三产业的比重可能会继续提高,产业结构继续向服务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韩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二战和朝鲜战争使当时的朝鲜和韩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一直到1953年7月朝鲜战争全面停战以后,才开始走向稳定的恢复和工业化进程。

在该阶段以前,韩国经济十分落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今天,在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韩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国,且第三产业
占GDP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挤入了“三二一”型发达的产业结构行列。

从图中可以看出,韩国战后产业结构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1)1954~1961年的经济恢复和重建时期,也是韩国工业化进程的过渡时期。

战后韩国重整产业结构,使整个经济恢复到战前那种轻工业与农业结构的水平。

这一阶段经济发展不快,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2)1962~1986年的工业化时期。

韩国工业化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62年至1966年是轻工业阶段,1967年至1986年是重化工业阶段。

1962年韩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韩国工业化的正式起步。

此后,韩国产业结构开始有了明显的改观。

在1962年到1972年,韩国大力促进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从70年代初大力推行重化工业,使经济继续高速增长。

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970年,韩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31%、41%;到了1980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4.5%、40.4%、45.1%。

10年间,第一产业比重减少1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4.1个百分点。

(3)从1987年到现在是韩国后工业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国实行技术立国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结构转换与升级的高级化态势。

这个时期,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缓慢,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1990年,三产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8.7%、43,4%、47.9%,而到了2000年则变为4.7%、42.4%、
52.9%。

10年间,第一产业下降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则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

从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看,大体上也是工业化后期应有的结构走向,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继续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速度逐渐放慢,并开始出现下降势头,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上升。

总的来说,韩国第二产业产值占据很大的地位,在2003年时为34.6%,而第三产业的比率刚达到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60%~70%的水平。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韩国的第三产业仍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会有所下降,产业结构继续向后工业化社会演进。

由此可见,通过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说明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

正好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