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血常规各项检查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 ~0.05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单核细胞M 0.03 ~0.08 (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引言概述:临床常用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病理变化及身体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正常值是指在特定人群中,健康状态下被认为正常的某项指标的取值范围。

了解临床常用检验的正常值及其意义,有助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正文内容: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情况,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相关疾病。

2. 白细胞计数是判断人体免疫功能及感染状况的指标之一,正常范围内的白细胞计数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较为正常。

3.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凝血功能,了解血小板的数量有助于判断出血性疾病。

二、肝功能检验肝功能检验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肝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AST和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健康人的AST和ALT水平相对较低,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异常、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存在。

2.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胆红素水平表明胆道系统功能较为正常。

三、肾功能检验肾功能检验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及诊断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指标有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正常值的意义如下:1. 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正常。

2. 尿酸是检测体内尿酸代谢情况的指标,正常范围内的尿酸水平表明尿酸代谢相对平衡。

四、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血液脂质状况及诊断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指标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以下是血常规检查中常见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到人体各个部位。

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表明出血、骨髓功能异常等疾病。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意味着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可能引发出血风险。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MCV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6. 血红蛋白浓度(MCH)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7.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平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MCHC 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表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范围。

RDW异常可能意味着贫血类型或疾病。

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

NEUT%的变化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的比例。

LYMPH%的变化可能与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1.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单核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的比例。

MONO%的变化可能与感染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2. 嗜酸细胞百分比(EO%)嗜酸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嗜酸细胞的比例。

EO%的变化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血液常规检验指标及其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检验指标及其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检验指标及其参考值和临床意义(以下指标仅为参考值,每个检测设备其参考值有一定的差异)一、血红蛋白(Hb)1.参考值男性11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2.临床意义(1)贫血(如男性<120 g/L, 女性<110/L)、白血病、大量失血及钩虫病等降低。

(2)慢性缺氧(肺气肿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

二、红细胞(RBC)1.参考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5×1012/L。

2.临床意义同血红蛋白,巨幼红细胞贫血时减少更为明显。

三、白细胞(WBC)1.参考值成年人4.0~10.0×109/L,儿童 5.0~12.0×109/L,新生儿15~20×109/L。

2.临床意义(1)细菌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应激状态(如急性出血和大手术)等增多。

(2)妊娠后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可有生理性增加。

(3)病毒感染、伤害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严重感染、放射性辐照、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减少。

四、白细胞分类(DC)1.参考值(1)中性粒细胞0.5~0.70×(50~70%)(2)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3)嗜碱性粒细胞0~0.01(0~1%)(4)淋巴细胞0.2~0.40(20%~40%)(5)单核细胞0.03~0.08(3%~8%)。

2.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和尿毒症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性辐照和肿瘤化疗。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等。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和铅中毒等。

生化及血常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生化及血常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 参考值:8~40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谷草转氨酶:AST 参考值:8~40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总胆红素:T-BIL 参考值:4~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4.直接胆红素:D-BIL 参考值:0~6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总蛋白:TP 参考值:55~85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白蛋白:ALB 参考值:35~55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

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血糖:GLU 参考值:3.4~6.2mmol/L临床意义: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尿素氮:BUN 参考值:1.8~8.3m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轻度肾功能下降,高血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无尿,尿毒症前期,肝硬化,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肌酐:Cr 参考值:36~132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降低:见于恶性贫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甘油三酯:TG 参考值:0.3~1.8mmol/L临床意义增高:可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血常规检查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解读

血常规检查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解读

血常规检查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解读一、引言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通过分析静脉血液中不同成分的数量和比例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针对血常规检查中各项指标的意义与解读进行详细介绍。

二、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每升静脉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男性成年人在4.5-5.5 × 10^12/L,女性成年人在4.0-5.0 × 10^12/L之间。

若红细胞计数过高,则可能出现缺氧、肾功能异常等问题;若过低,则可能出现贫血等情况。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男性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为130-175 g/L,女性为115-155 g/L。

如果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可能表示有慢性肺部疾病、高原适应等情况;而血红蛋白浓度过低,则可能是贫血导致的。

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每升静脉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正常值范围在4-10 × 10^9/L之间。

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偏高,可能表示有感染、炎症、免疫系统异常等;若过低,则可能为骨髓功能不良或免疫抑制等情况。

2. 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个种类。

通过分析各种类的比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

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表示存在一些过敏反应;淋巴细胞增多则可能意味着存在某些慢性感染。

四、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每升静脉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正常值范围在100-300 ×10^9/L之间。

如果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若过低,则可能会引发出血倾向。

2.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用于评估人体止血能力。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示存在出血或凝固障碍等问题。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常规是指通过检测全血中的各种参数来判断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的疾病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成人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是4.2-5.8×10^12/L,女性为3.9-5.6×10^12/L。

红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心病、高原适应、肺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出血等疾病。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其正常范围是120-160g/L。

血红蛋白异常可以反映贫血程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失血、贫血、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血小板生成障碍、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炎症、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的常见表现,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缺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范围是82-92fL。

MCV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大小,如果MCV增高可能是宏细胞性贫血的表现,而MCV降低可能是微细胞性贫血的表现。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范围是11.5-14.5%。

RDW表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程度,如果RDW增高可能是由于不同大小的红细胞比例的改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范围是7.2-11.0fL。

MPV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如果MPV增高可能是由于血小板产生增加,例如炎症、感染等。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感染等病情,提供有关疾病的初步诊断依据。

血常规的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的指标及临床意义

pg(1.5 ~ 2.0 fmol) 。 具体的临床意义是如果检查出来的数值
疫缺陷病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况。
这一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的范围为( 100 ~ 300) × 109 个 /
就称之为血小板减少症。 如果说患者的血小板低数值于了
床休息,或者在急诊室进行留观,在对患者排出了病毒感染、
这一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120 ~ 160g / L;女性:
围是贫血,并且血红蛋白浓度越低,贫血的情况就会越严重。
体内有炎症、肿瘤等因素。
五、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十一、 结语
临床意义:如果数值不在这一范围内,患者可能患有缺铁性
血常规的相关数值和临床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旦出现血
贫血。
常规数值出现异常的情况,患者要及时地就医,进行针对性
六、 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数
可能会存在尿毒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白血病等情况。
八、 单核细胞计数
这一指标的正常百分比为 3% ~ 8% 。 具体的临床意义:
如果数值是超过这一范围,就可能存在某些细菌感染或者是
单核细胞白血病,如果数值是低于这一范围则没有什么重要
的临床意义。
九、 淋巴细胞计数( L)
这一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 0.2 ~ 0.4( 20% ~ 40% ) 。
检查出来的数值偏离这一范围,患可能存在血液病、恶性肿
作者简介:
王兰,成都新华医院。
·161·
具体的临床意义:如果数值出现增多的情况,患者可能存在
结核病、病毒感染、淋巴肉瘤等情况;如果数值出现了减少的
二、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情况,患者就可能存在淋巴细胞减少症、传染病的急性期、免
意义是,贫血患者若 MCV 低于或高于此值,就需要考虑患者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单核细胞M 0.03 ~0.08 (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指标:1.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炎症和感染的程度。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有感染、炎症或应激反应等情况,如肺炎、感冒、阑尾炎等。

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的低下,如骨髓抑制、慢性感染等。

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范围:男性为4.5~5.5×10^12/L,女性为3.8~5.0×10^12/L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的异常可反映贫血的存在。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失水、肺部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是由于贫血、出血等因素引起的。

3.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30~175g/L,女性为120~16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是由于失水、肺部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可能是由于贫血、出血等因素引起的。

4.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范围:150~4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的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表示存在异常增生性疾病、感染、炎症等,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性疾病等。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破坏性贫血等,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抑制等。

5.小红细胞比积(HCT):正常值范围:男性为0.40~0.50,女性为0.37~0.47临床意义:小红细胞比积可以反映红细胞的比容,即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

小红细胞比积偏高可能表示存在失水等,如脱水、尿毒症等。

小红细胞比积偏低可能表示存在贫血、出血等,如贫血、大出血等。

二、生化指标:1.血糖(FPG、OGTT、HbA1c):正常值范围:空腹血糖(FPG)小于 6.1 mmol/L,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小于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6.5%临床意义:血糖可以反映机体的糖代谢状态。

血糖偏高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如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测是临床常见的一项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测包括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指标。

以下是血常规检测的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血红蛋白含量(Hb)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氧的重要分子,它能反映人体贫血和贫血的程度。

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贫血是急性或慢性,以及其原因是失血、缺铁性贫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2.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范围:4-10×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其测定可以评估人体免疫功能和感染状况。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应激反应或骨髓增生异常;而低白细胞计数可能与骨髓抑制、化疗、病毒感染以及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等相关。

3.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范围:150-4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是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的细胞片段,血小板计数的改变可以提示血液的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高血小板计数可能与炎症、感染、骨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血液肿瘤等有关。

4.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范围:男性:4.3-5.8×10^12/L;女性:3.8-5.1×10^12/L 临床意义:红细胞是血液中携氧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的改变可以反映贫血、失血、骨髓异常以及其他疾病。

红细胞计数低可能表示贫血,而高红细胞计数可能与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心脏疾病以及高海拔等因素相关。

5.血细胞比容(HCT)正常参考范围:男性:40-54%;女性:37-47%临床意义:血细胞比容反映红细胞的含量和血液的稠度,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液的输送功能。

血细胞比容低可能与贫血、失液、骨髓问题和营养不良相关,而高血细胞比容可能与脱水、肝病、骨髓增生异常以及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测指标的正常值以及其临床意义对于诊断和监测疾病非常重要。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在临床医学中,各项检验值的正常范围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这些正常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不同的检验指标具有不同的正常范围,下面将介绍常见检验指标的正常数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感染、炎症、骨髓问题等。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为4-5.5×10^12/L。

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供氧能力。

异常的红细胞计数可能提示贫血、失血、骨髓问题等。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范围为120-150g/L。

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机体的贫血程度。

异常的血红蛋白浓度可能提示贫血、出血、水化问题等。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止血能力。

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可能提示出血倾向、骨髓问题等。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8-40U/L。

ALT是诊断肝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异常的ALT值可能提示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8-40U/L。

AST是肝功能检测的另一个指标,异常的AST值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肝炎等。

- 总胆红素(TBIL):正常范围为3-17 μmol/L。

总胆红素可以反映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异常的总胆红素值可能提示胆管梗阻、肝功能异常等。

-白蛋白(ALB):正常范围为35-55g/L。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异常的白蛋白值可能提示肝功能损害、营养不良等。

3.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5-7.5 mmol/L。

BUN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异常的BUN值可能提示肾功能损害、脱水等。

- 肌酐(Cr):正常范围为53-115 μmol/L(男性)和44-97μmol/L(女性)。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化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测人体体液或组织中的生化物质,可以获得一些客观的数据,帮助医生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1)红细胞计数(RBC):男性4.5-5.5×1012/L,女性4.0-5.0×1012/L。

红细胞计数反映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可用于诊断贫血、感染等疾病。

(2)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和感染状况,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3)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系统的功能,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性疾病。

2.血生化指标(1)尿素氮(BUN):3.2-7.1mmol/L。

尿素氮是代谢产物,当肾功能异常时,尿素氮会升高,提示肾功能减退。

(2)肌酐(Cr):60-110μmol/L。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肾功能减退时,肌酐浓度会升高。

(3)血糖(BG):空腹血糖3.9-6.1mmol/L。

血糖是衡量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4)总胆固醇(TC):<5.18mmol/L。

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肝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7-40U/L。

ALT是肝功能的特殊酶,增高可能表示肝脏损伤,如肝炎、酒精肝等。

(2)谷草转氨酶(AST):10-40U/L。

AST是一种常见的酶,在心脏、肝脏、肌肉等组织中都存在,增高可能表示心肌梗死、肝脏损伤等。

(3)总胆红素(TBIL):5-21μmol/L。

总胆红素是衡量胆红素代谢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4.电解质指标(2)血钾(K+):3.5-5.5mmol/L。

血钾是维持心肌和神经传导的重要电解质,高低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肌肉疲劳。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机体有炎症、感染或白血病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力低下或骨髓功能障碍等问题。

-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5.5×10^12/L(男性)和3.5-5×10^12/L(女性)。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有心肺系统疾病,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失血等问题。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为120-160g/L(男性)和110-150g/L(女性)。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表示肺心病或吸烟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2.尿常规指标:-尿蛋白:正常范围为阴性。

尿蛋白阳性可能表示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尿糖:正常范围为阴性。

尿糖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尿红细胞:正常范围为0-3个/HP。

尿红细胞偏高可能表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肾脏疾病等问题。

3.生化指标:- 血糖:空腹时正常范围为3.9-6.1mmol/L。

血糖偏高可能表示糖尿病、胰腺炎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低血糖。

-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8-40U/L。

AST偏高可能表示肝炎、肝脏损伤等问题。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8-40U/L。

ALT偏高可能表示肝炎、肝脏损伤等问题。

- 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5-21μmol/L。

总胆红素偏高可能表示肝功能障碍或胆道阻塞等问题。

-肾功能指标:- 肌酐:正常范围为53-115μmol/L(男性)和44-97μmol/L(女性)。

肌酐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受损。

- 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9-8.2mmol/L。

BUN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障碍或脱水等问题。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正常成人范围为4-10×10^9/L,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骨髓异常。

-红细胞计数:正常男性范围为4.5-5.5×10^12/L,女性为4.0-5.0×10^12/L,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失血或骨髓异常。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男性范围为130-175g/L,女性为115-150g/L,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倾向或骨髓异常。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男性<50U/L,女性<35U/L,ALT升高可能表示肝炎、肝损伤或药物性肝炎。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男性<50U/L,女性<35U/L,AST升高可能表示肝炎、肝损伤或肝功能异常。

- 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3.4-20.5 μmol/L,总胆红素升高可能表示肝炎、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白蛋白:正常范围为35-55g/L,白蛋白降低可能表示肝功能异常、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

3.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正常范围为2.5-6.4 mmol/L,尿素氮升高可能表示肾功能损伤、肾衰竭或脱水。

- 肌酐:正常范围为62-106 mmol/L(男性),53-97 mmol/L(女性),肌酐升高可能表示肾功能损伤或肾衰竭。

- 尿酸:正常范围为男性208-428 μmol/L,女性143-339 μmol/L,尿酸升高可能表示痛风、肾功能损害或代谢异常。

4.血糖和脂质指标:-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空腹血糖升高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 总胆固醇:正常范围为<5.2 mmol/L,总胆固醇升高可能表示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血常规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测常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它可以提供有关血液成分和状态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血常规检测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 红细胞计数(RBC):
- 临床意义: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暗示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

2. 血红蛋白浓度(Hb):
-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浓度的异常可以提示贫血或体液紊乱。

3. 红细胞压积(Hct):
- 临床意义:红细胞压积的异常可以指示贫血、脱水或其他疾病。

4. 白细胞计数(WBC):
- 临床意义:白细胞数量的升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过敏或恶性肿瘤的存在。

5. 血小板计数(PLT):
- 临床意义:血小板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意味着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疾病。

6.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 临床意义: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异常可以提示贫血类型和其他疾病情况。

7.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 临床意义: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的异常可以指示贫血类型和其他疾病情况。

8.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 临床意义: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异常可以提示贫血类型和其他疾病情况。

9.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 临床意义: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异常可以指示贫血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血常规检测的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检测的指标结果只是一个起点,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以上是血常规检测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

请在具体情况下,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治疗方案。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L
20-40﹪
增高: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单核细胞M
3—8﹪
增高: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网织红细胞
0.5—1.5﹪
增高:生理性见于妊娠期,病理性见于失血、溶血等
降低:再障、化学药品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红细胞沉降率(ESR)
魏氏男:0—15mm/h
女:0—20mm/h
克氏男:0—8mm/h
偶有
大量:见于消化道出血
白细胞

大量:见于细菌性疾病及感染性腹泻等
巨噬细胞

多则见于细菌性痢疾等
上皮细胞

大量则见于慢性结肠炎等
寄生虫

发现即可诊断为该寄生虫感染或寄生虫病
隐血试验
阴性
若进食较多肉类是可呈弱阳性.阳性者多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钩虫病等
(六)免疫学检验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
正 常 值
结合胆红素
〈3。40μmol/L
增高:见于肝炎、胆道阻塞等疾病
谷—丙转氨酶
〈40u/ml
40-80 u可疑,80u以上有诊断价值,多见于急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脂肪肝等
谷-草转氨酶
〈40u/m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各种急性肝炎、心肌炎、脂肪肝等
总蛋白
60-80g/L
临床意义取决于白、球蛋白的变化
白蛋白
(Anti-HBe)
阴性
乙肝恢复早期,如抗原转阴则提示病情好转
甲肝IgM抗体
(IgM—A—HASr)
阴性
阳性对甲肝有早期诊断价值





O
〈1:80
发病后一周出血,H、O增高可诊断为伤寒,O及A、B、C中任何一项增高可诊断副伤寒,如凝集价递增诊断价值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是否有营养缺乏性贫血
注意事项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 ×109/L
临床意义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百分率(BASO%)
0.0~2.0 %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计数(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HGB)
110~160 g/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注意事项
红细胞比积(HCT)
0.32~0.53
临床意义
增加: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由于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 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9~17 fl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
注意事项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9.0~13.0 g/L
临床意义
增大: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脾功能亢进,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栓性疾病等。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注意事项
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
13.0~43.0 %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巨血小板血症患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数目少,体积增大者原发性血小板增高症患者可出现巨型血小板增高。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110 fl
临床意义
增大:为大细胞性贫血 减少: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注意事项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6~35 pg
临床意义
增高: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注意事项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10~370 g/L
临床意义
增高: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注意事项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11.0~14.1 %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是否有营养缺乏性贫血
注意事项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
37.0~54.0 fl
单核细胞百分率(MONO%)
3.0~8.0 %
临床意义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
50~70 %
临床意义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百分率(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绝对值(BASO)
0.0~0.1 ×109/L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RBC)
3.5~5.6 ×1012/L
临床意义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