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逍遥游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逍遥游教案(较好)

逍遥游教案(较好)

逍遥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逍遥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2)能够分析逍遥游中的重要比喻和寓言;(3)能够欣赏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表达哲学思想的高超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逍遥游;(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文本,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庄子逍遥游的哲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自由与幸福,追求人生的真谛。

二、教学重点1. 逍遥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2. 逍遥游中的重要比喻和寓言;3. 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表达哲学思想的高超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逍遥游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理解;2. 庄子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逍遥游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重要比喻;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庄子哲学思想;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庄子和逍遥游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逍遥游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重要比喻;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庄子哲学思想;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庄子逍遥游的哲学意义;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对逍遥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2)对逍遥游中的重要比喻和寓言的分析和解读能力;(3)对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表达哲学思想的高超技巧的欣赏。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深度;(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逍遥游》原文及注释;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庄子哲学的书籍和论文;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本和播放相关讲座、视频等资料。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逍遥游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

4、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评价庄子的思想。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

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曾作过漆园吏。

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人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人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

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

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2、《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逍遥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逍遥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逍遥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逍遥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虚词及句式,疏通1—5节文意2、庄子想象、夸张的艺术及用寓言说理的技巧3、理解庄子从反面阐述他“无所待”思想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虚词及句式;领会本文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文章比喻说理的方法及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朗读练习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一、解题及庄子、《庄子》了解庄子和《庄子》简介】①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②《庄子》一书现存33篇。

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③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题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

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逍遥游》教案【优秀4篇】

《逍遥游》教案【优秀4篇】

《逍遥游》教案【优秀4篇】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篇一【课题与教材】课题:《逍遥游》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够结合课文注释以及工具书独立通读全文,基本疏通文意。

二、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增强文言文的语感,体会本文想象奇特,设譬取喻,说理透彻的特点,通过初步鉴赏,领略《庄子》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三、了解庄子的思想和智慧,学习庄子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辨证地看待庄子“绝对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分析和准备】一、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一、二2、难点:目标三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训练学生的“聚焦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获得并丰富对“逍遥游”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欲望,使他们相互切磋,在交流和碰撞中加深领悟。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诵读感知经典心得交流拓展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疏通文意一、问题情境,激趣导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逍遥游》,作者庄周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媒体显示庄子画像)。

我们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处士横议,他们试图在乱世建立不朽的功业,百家争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治国的方略。

但是,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最为特别,他拒绝权势媒聘将时世冷眼看穿。

讲“曳尾涂中”(楚威王拜相)的故事。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拒绝诱惑的内力?他到底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一同感悟庄子的大智慧。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意(一)对照注释默读全文(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时间:5分钟)PPT提示读音:鲲(kūn)鹏抟(tuaacute;n) 齐谐(xieacute;)坳(agrave;o)堂迁徙(xǐ)北冥(miacute;nɡ)夭阏(egrave;)沮(jǔ)丧榆枋(fānɡ)斥鴳(yagrave;n) 舂(chōnɡ)米晦朔(shuograve;)泠(liacute;nɡ)然蓬蒿(hāo) 翱(aacute;o)翔恶(wū)乎待哉穷发(fagrave;)之北知(zhigrave;)效一官决(xuegrave;)起而飞数数(shuograve;)然蟪(huigrave;)蜩(tiaacute;o)(二)学生朗读《逍遥游》(要求:读准字音、合理断句;时间:3分钟)(三)评点(时间:3-5分钟)(四)老师或学生范读(要求:勾画不解不解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中的道理;时间:3分钟),体会谁读得更有情味?(五)讨论交流(要求:疏通文意、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记录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间:5分钟)(六)课堂练习:媒体显示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附:1、通假现象:(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餐而反(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2、虚词、实词(1)怒而飞(怒:奋发)(2)志怪者也(志:记载)(3)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4)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5)之九万里(之:到去)(6)之二虫(之:这)(7)众人匹之(匹:相比)(8)彼且奚适(奚:哪里)(9)是鸟也(是:这)(10)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11)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12)而后乃今陪风(陪:凭)(13)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14)适百里(适:往)(15)以久特闻(特:独)(16)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17)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3、词类活用(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4、古今异义词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逍遥游》的教学设计范文(6篇)

《逍遥游》的教学设计范文(6篇)

《逍遥游》的教学设计范文(6篇)一、设计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拟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肯定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

《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予在生动的想象中。

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

同时,本文中比方之奇怪,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动,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肯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

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力量,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学生懂得借助工具书去疏通文字。

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力量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力量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根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存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育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

对文中较简单的问题,采纳问答法,简捷明快。

3.争论法。

对有肯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需广泛地争论。

五、教学重点1.鉴赏本文运用比方、夸大、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七、教学预备:多媒体八、教学用时:两课时九、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意,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

今日,我们就来共同观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

(二)听录音,检查预习状况。

1、字音识记2、通假现象3、虚词、实词4、词类活用5、文言句式6、古今异义词7、固定句式8、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三)理解文章内容。

高三语文《逍遥游》教案逍遥游教案优秀教案

高三语文《逍遥游》教案逍遥游教案优秀教案

高三语文《逍遥游》教案逍遥游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逍遥游》的基本内容,把握庄子的哲学思想。

2.培养学生欣赏古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庄子的逍遥思想,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庄子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庄子散文,如《秋水》等,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文有初步的了解。

(2)简介《逍遥游》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2.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讲解课文(1)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庄子的逍遥思想。

(2)解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3)引导学生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庄子提出的逍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行?为什么?(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拓展延伸(1)介绍庄子的其他散文,如《养生主》、《人间世》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2)推荐阅读:庄子的散文《庄子·外篇》。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理解庄子的逍遥思想。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庄子的逍遥思想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教案如下:一、课文讲解1.分析文章结构《逍遥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逍遥游的意义,第二部分写逍遥游的方法,第三部分写逍遥游的境界。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

2.讲解逍遥思想(1)逍遥思想的核心:顺应自然,无所依赖,无所束缚。

(2)逍遥思想的内涵:追求精神自由,超越物质束缚,实现人生价值。

3.解析重点词语和句子(1)“逍遥游”: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游历。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3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3篇)

《逍遥游》优秀教案(优秀3篇)《逍遥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和积累之、其两个虚词的用法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1、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然后通过对文章第一段的分析,尝试背诵。

2、然后研习第二、三自然段,完成对于文章的理解。

并对逍遥游的进行探究。

完成对文章主旨的体会。

教学难点: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题理清作者的思路;2、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也不必过分地批判,通过课文,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3、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中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

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

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却遭拒绝。

他说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

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逍遥游》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逍遥游》教学设计(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逍遥游》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

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1.介绍庄子及《庄子》。

2.在诵读基础上,疏通、研习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节选)。

(板书课题)二、解题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

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山东曹县)人。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逍遥游》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逍遥游》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逍遥游》教案篇1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重点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庄子思想的理解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2)[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结合注释①教师补充投影: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属于道家学派。

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

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

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三、熟读课文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画线字注音。

(1)其yì()若垂天之云(2)海运则将xǐ()于南冥(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6)tiáo()与学鸠笑之曰(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9)适百里者,宿chōng()粮(10)小知不及大知()(11)斥鴳()笑之曰(12)而()征一国者(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14)彼且恶()乎待哉?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考,回答。

逍遥游 公开课优秀教案

逍遥游  公开课优秀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此为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主旨及庄子思想。

通过对“大鹏鸟”形象的分析、对“小大之辩”的认识、对“逍遥游”境界的探讨,领会庄子文章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了解庄子独特的思想和智慧。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中理解文意,思考中提升认识,探究中把握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的想象美、形象美、情感美,理解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人生观的原因及“无己”“无功”“无名”的现实意义,认识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对“大鹏鸟”形象的分析、对“小大之辩”的认识、对“逍遥游”境界的探讨。

(二)教学难点对“逍遥游”境界的理解及正确认识庄子的精神追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庄周梦蝶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读了《庄周梦蝶》,翩翩起舞、神秘梦幻的蝴蝶形象总是令人神往;在《逍遥游》中,庄子又塑造了什么形象让人难以忘怀呢?二、鲲鹏形象:1、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鹏鸟?(1)鲲鹏:奇大无比、勇于蜕变、目标高远、无所畏惧、厚积薄发蜕变:鲤鱼跃龙门、毛虫变蝴蝶、凤凰涅盘、老鹰蜕变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关于老鹰蜕变的故事我们听过很多生物蜕变的故事:菜青虫变成花蝴蝶,知了猴蜕变成蝉……,为了传种接代,它们必须完成生命中的不同阶段。

但当我听了老鹰蜕变的故事后,我几乎惊呆了……。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大约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又十分重要的决定。

因为这时,它锋利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抓猎物。

它的喙也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不再像昔日那般灵活。

它的翅膀变得非常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这时,它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等死;另一种是要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历练”。

它必须费尽全力奋飞到一个绝高山顶,筑巢于悬崖之上,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完整word版)公开课《逍遥游》教案

(完整word版)公开课《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

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看破生死关。

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

逍遥游教案(公开课)

逍遥游教案(公开课)

一、知识与技能ﻫ1、了解庄子得人生哲学。

2、把握《逍遥游》得基本思想及文章得结构。

3、文言词句积累。

ﻫ二、过程与方法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得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得艺术特色。

ﻫ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ﻫ1、正确理解庄子得人生哲学与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得自由理念.ﻫ2、进行尊师爱生得文化教育。

重点难点:ﻫ一、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得创作风格.二、难点:正确理解庄子绝对自由得人生观.ﻫ教学设想:一、安排3课时.ﻫ二、教法:朗读设疑点拨多媒体ﻫ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庄子思想及其作品,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ﻫ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

然而弟子们想厚葬她,她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

她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得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ﻫ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与老鹰吃您得遗体?"她笑道:“天上有乌鸦与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就是夺了前者得食物给后者享用,不就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得人就就是庄子.ﻫ二、庄子其人及思想1、庄子其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

/她曾作过只一段时间得漆园吏,因此长期生活在贫困中:靠打草鞋营生,饿得面黄肌瘦;身穿补丁衣服;曾向监河侯借粮。

/但就是物质生活得困窘并没有使她低下高傲得头颅:她蔑视权贵,不愿为富贵利禄而苟且营求,曾拒绝楚王得千金聘相。

/她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自在得生活。

2、庄子思想:庄子与老子同就是道家学派得创始人,她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得思想,强调事物得自生自灭,否认神得主宰.庄子思想极为复杂,与儒、墨两家思想针锋相对。

庄子建构得人生哲学体系有三个方面:(1)提倡率情任性得自然人生。

所谓自然,就就是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得状态。

她认为仁义礼乐就是对人得自然本性得束缚.她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

(分析端正提高:网络游戏得愉悦与满足规则得前提关系)(2)奉行全性保真得贵生主义。

《逍 遥 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逍 遥 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逍遥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感知语言,感悟寓言,感受思想。

2、用诗、词、曲、联或整句总结点化自己的解读。

【教学重难点】1、根据所提供的联句,理解段意,解读文意。

2、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

3、试着用诗、词、曲、联或整句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方法】1、诱思探究,对联解读。

2、多媒体(PPT)。

【教学时间】2007年5月10日【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小家”的小对联,激发兴趣:“生命是一个过程,走完它,很长很长。

一个人走路,太寂寞;一群人上路,多欢乐。

”学习同样是一个过程,走完它,很长很长。

一个人学习,太寂寞;一群人学习,多欢乐。

让我们一起走过这四十分钟,去体味语文学习之乐。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小人物”的欢乐:(齐读)①登高见远假舆马以致千里君子日日学则终成大业顺风闻彰借舟楫而绝江河吾辈时时思即日臻妙境②琵琶女琵琶行琵琶弦上琵琶语青衫客青衫人青衫司马青衫湿③太史公报任少卿书通狂惑表私心昌黎翁祭十二郎文衔哀痛致诚意④不可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潜归园田唱隐居者之乐岂能摧眉于京城权贵,李白游天姥吟不遇者之愤⑤翠翠、窦娥、祥林嫂、林黛玉、杜十娘、李香君、朱丽叶、玛蒂尔德,古今中外,一群女人唱尽人生悲欢离合,诌出一套《哀江南》,《祝福》声回荡《茶馆》水生、马谡、小栓爹、青面兽、张公子、柳梦梅、葛郎台、别里科夫,中年老少,一堆男人演绎世间酸甜苦辣,写成一部《逍遥游》,《雷雨》声响彻《边城》⑥论学科,《语文》最葩,书本内有许多风雅。

鉴小说,古今名家;品名著,中外贤达。

更有那坐茶馆,观雷雨,赏罗朱,冤窦娥,沁人心脾,赏心悦目,潸然泪下。

2、名家对联,引入课题:让我们再体味一下“大人物”的欢乐:①对联: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②导语(涉及庄子其人及其思想):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庄子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他在天地之间,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逍遥游 公开课 教案

逍遥游 公开课 教案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逍遥游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逍遥游》这首古文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3. 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古文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2. 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逍遥游》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2.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他们对诗歌的了解和喜好。

2. 提问:你们听说过《逍遥游》这首诗吗?你们知道它是谁写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杨万里和《逍遥游》的背景。

2. 分析《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3.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

三、诗歌鉴赏(20分钟)1. 分发《逍遥游》的诗歌原文和翻译,让学生阅读。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找出诗歌中的重要词句。

3. 分享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个人思考与表达(10分钟)1. 让学生个别思考并回答:你对《逍遥游》的理解是什么?你觉得诗歌中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印象。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请学生在家自行查找其他杨万里的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阅读和鉴赏。

2. 下节课学生可以自愿朗读他们选择的杨万里的作品,并进行分享。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诗歌鉴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逍遥游》的读后感。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鉴赏其他古文诗歌,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备注: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

古文《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逍遥游》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3.掌握《逍遥游》的基本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5.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逍遥游》的阅读,让学生理解古文的特点和魅力;•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古文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古文课本《逍遥游》部分;2.资源:电子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逍遥游》的主题和背景信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导入课文(15分钟)•回顾上一堂课讲过的古文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阅读古文;•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词语意思的方法。

3. 课文解读(30分钟)•通过分析《逍遥游》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主题、内涵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进行讲解和解释,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4. 文言文阅读练习(30分钟)•分发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技巧阅读并理解文中的内容;•鼓励学生主动解读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拓展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就《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通过归纳总结,理清思路;•学生展示: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并与全班共同交流和讨论。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堂作业1.阅读《逍遥游》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逍遥游》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逍遥游》的主题和意义。

课堂内容设置合理,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通过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

逍遥游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逍遥游》中庄子对于自由、逍遥的生活态度及其哲学思想;分析文本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掌握文本的论证结构及逻辑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困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学会用哲学的视角看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逍遥游》的文本理解,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分析,论证结构及逻辑关系的把握。

2.教学难点:庄子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庄子画像及《逍遥游》的部分名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庄子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逍遥游》文本,标注生字词、难句,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3.合作探讨(1)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2)文本中运用了哪些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3)文本的论证结构及逻辑关系是如何安排的?4.课堂讨论各小组汇报探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5.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逍遥游》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自由、逍遥的理解。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读《逍遥游》文本,巩固生字词、难句。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2.学生对庄子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提高人生境界。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逍遥游》文本、庄子画像、相关背景资料等。

2.教学参考书:《庄子》、《古文观止》、《庄子解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

3.文言词句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的自由理念。

2.进行尊师爱生的文化教育。

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二、难点:正确理解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一、安排3课时。

二、教法:朗读设疑点拨多媒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庄子思想及其作品,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

然而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

他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的人就是庄子。

二、庄子其人及思想1.庄子其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

/他曾作过只一段时间的漆园吏,因此长期生活在贫困中:靠打草鞋营生,饿得面黄肌瘦;身穿补丁衣服;曾向监河侯借粮。

/但是物质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他低下高傲的头颅:他蔑视权贵,不愿为富贵利禄而苟且营求,曾拒绝楚王的千金聘相。

/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2.庄子思想:庄子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神的主宰。

庄子思想极为复杂,与儒、墨两家思想针锋相对。

庄子建构的人生哲学体系有三个方面:(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所谓自然,就是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

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

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

(分析端正提高:网络游戏的愉悦与满足规则的前提关系)(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以无用为用”观点,即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功名宝贵。

(分析举例:人生愉悦的状态)(3)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设计的途径:安命(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齐物(否定和抹煞事物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三、《庄子》著作及其风格1.学生参看课文题注。

2.背景知识及风格印象。

故事回顾:《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东施效颦》《鹏程万里》《白驹过隙》《得鱼忘筌》。

庄子散文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幽默讽刺的的意味。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四、自读课文《逍遥游》1.指导朗读全文(或听录音两遍,形成语感,为加强理解服务)。

2.通读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重要词语或理解障碍。

3.完成《步步高》的基本内容:字词注音;词义理解(通假/一词多义)4.整理阅读思路,按出现的事物整理,继而归纳课文结构(要求学生动笔,必要时让学生上讲台板书交流)。

5.合作交流:(1)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是怎样的?(2)哪些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第一段、第二段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②南冥者,天池也。

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翻译下列句子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鹏鸟:南徙以六月息抟扶摇高飞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4.学生齐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5.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

①置杯焉是胶,水浅而舟大也。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翻译下列句子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之二虫又何知!6.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蜩学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不至就控于地○笑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1.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①小年不及大年。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③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翻译下列句子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②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也哪些例子?学生阅读,发现,交流。

明确: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鴳(此物重点处理)。

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了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讽意味,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三、课后巩固、整理。

1.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

2.整理课文中“之”“而”的用法。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第三段批判继承庄子思想领悟文本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三段(20分钟)1.学生试着翻译全段(分两组:一组翻译“故夫知效一方…………虽然,犹有未树也。

”一组翻译“夫列子御风而行…………圣人无名。

”)2.效果检验①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③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讨论探求: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逍遥”的主张的?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分解一、前面两段主要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泛讨论分析,本段主要是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举“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对比,说明这些人虽有区别,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都不免有所待,从而从正面直接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说明了全文主旨。

分解二、真正逍遥游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说,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做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也中人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此境界。

分解三、庄子认为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

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己”。

因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所谓“无己”,就是忘记自我,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物我合一。

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神禄之心,无建功立业的理想。

所谓“无名”,忘记荣辱得失,俯仰随我。

这样一来,便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了超现实的绝对自由。

二、批判继承庄子的思想(10分钟)设问:在现实生活中,你相信庄子描绘的那种“绝对自由”生活吗?如何处理?讨论、交流。

点拨:①庄子的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就是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是超现实的精神上绝对自由。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我又发现这种“绝对自由”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观。

②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脱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

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私利之心和不合时段与身份的杂念,勇敢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拼搏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③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活的规约性,不可忽略个性释放的伤害性、攻击性。

三、领悟《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8分钟)分解1.第一段中是如何描写鲲鹏的?形体硕大的它们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学生活动:找出语段,然后思考其描写的特点。

教师明确:想像奇特,大胆夸张,行文汪洋恣肆,把虚构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分解2.第二段中描写了哪些超常的人或物?体现了何种特点?学生活动。

然后明确:超常事物有“冥灵”“大椿”“彭祖”“列子”。

作者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人与物,以此来体现世界的神奇,表现了创作主旨,张显浪漫主义特色。

分解3.品读描写了“蟪蛄”“朝菌”“蜩”“斥鴳”的语句,思考其文采魅力原因。

小结:思维超常,材料神奇,辞格手段。

四、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