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
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美术《透视》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中关于“透视”的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空间与透视”,其中详细内容包括透视的基本概念、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以及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的能力,提高空间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视示例图、绘画工具。
2.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特点。
2. 知识讲解:a. 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
b. 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c. 分析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示例讲解:以一幅绘画作品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练习。
5.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题目。
六、板书设计1. 《透视》2. 内容:a. 透视基本概念b.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c.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教室一角为题材,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具有透视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透视原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透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绘画方法的掌握。
透视与制图PPT课件
• 透视基础 • 制图基础 • 透视与制图实践 • 透视与制图进阶 • 透视与制图案例分析
目录
01
透视基础
透视原理
透视是绘画中表现三维空间和立 体感的一种重要技巧,通过透视 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深度和立体感。
透视原理主要是基于人眼的视觉 特点,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 下的变化,表现出物体的远近、
02
制图基础
制图工具
笔
尺
圆规
橡皮擦
用于绘制线条和标记。
用于测量和绘制直线。
用于绘制圆形和弧形。
用于擦除错误或不需要 的线条。
制图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的数据、 图片和信息。
制作幻灯片
根据设计,使用工 具进行绘制和编辑。
确定主题和目的
明确要表达的信息 和目标受众。
设计布局
规划幻灯片的布局 和结构。
透视与产品设计制图
产品设计的透视表示
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设计图纸上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效 果,便于评估和优化产品的外观和结构。
产品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掌握绘制产品透视图的技巧,如线条的消失、灭点和视平线的确定 等,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产品的透视效果。
产品透视图的解读
学会解读产品透视图纸,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产品 功能要求,为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透视与建筑制图
建筑图纸的透视表示
建筑透视图的解读
通过透视原理,将建筑图纸上的二维 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效果,便于理解 和呈现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学会解读建筑透视图纸,能够更好地 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为施工和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建筑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掌握绘制建筑透视图的技巧,如线条的 消失、灭点和视平线的确定等,能够更 加准确地表达建筑物的透视效果。
透视和构图(风景速写)
突出重点
在保持画面整体和谐的基 础上,突出表现重点景物。
适当取舍
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对 不必要的细节进行适当取 舍。
捕捉光影和色彩
注意光影变化
强调色彩对比
观察并捕捉自然光在不同时间、不同 天气下的光影变化。
通过强化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具视觉 冲击力。
表现色彩层次
运用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来表现景 物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构图设计
根据所选主题,运用所学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个性化的构图设 计。
创作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细节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使作品具有个人 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感谢观看
THANKS
04
透视和构图的应用
自然风景的透视构图
远近法
利用线条的远近变化表现景物的 远近关系,使画面具有深度感。
焦点法
选择一个焦点,将其他景物以渐 变的方式向远处推,以突出焦点。
对比法
通过对比景物的颜色、大小、形 状等属性,来表现景物的远近关
系。
城市风景的透视构图
高低法
利用建筑的高低变化表现城市的层次感,使画面 具有立体感。
02
构图原则
平衡与对称
平衡
在构图中,为了使画面看起来稳定,需要使画面中的元素保 持平衡。可以通过合理分布画面中的元素,使其在视觉上达 到平衡状态。
对称
对称构图是指画面左右两侧完全相同或相似,给人以庄重、 稳定的感觉。在风景速写中,可以利用树木、建筑等元素来 创造对称效果。
对比与调和
对比
通过对比手法,可以突出画面中的某些元素,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例如, 可以利用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手法来表现画面的主题。
03
风景速写技巧
初中美术学习绘画中的透视和构图技巧
初中美术学习绘画中的透视和构图技巧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透视和构图是两个基本且关键的技巧。
本文将借此机会详细介绍透视和构图的定义、原理以及在绘画中的运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技巧。
一、透视技巧在美术绘画中的运用透视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将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画面,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透明感的一种技法。
在绘画中,透视是创造立体感的基础,也是表现景深的重要手段。
透视技巧分为线性透视和气氛透视两种形式。
线性透视主要通过利用视点和消失点来表现画面中的空间距离和比例关系。
而气氛透视则是通过运用色彩、明暗和虚实等手法,使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透明感和远近感。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透视技巧来提升作品的立体感:1. 一点透视:适用于画面中只有正对视点的场景,通过将物体沿着地平线上的消失点进行透视变形,使画面呈现出远近距离的感觉。
2. 两点透视:适用于画面中存在多个消失点的情况,通过将物体的边缘线或者主要线条沿着两个消失点进行透视变形,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画面中的空间关系。
3. 多点透视:适用于画面中复杂的空间结构,需要运用多个消失点来呈现画面中多个物体的透视效果。
这种透视技巧需要较高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透视技巧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把握视点和消失点的位置和作用,视点决定了观察者的视角,而消失点则决定了物体在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其次,要考虑光线和阴影的变化,明暗和虚实的对比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
最后,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如在透视变形过程中要保持物体的比例关系和形态特征,不要因为透视的需要而失去物体的真实性。
二、构图技巧在美术绘画中的运用构图是指在绘画过程中对画面元素进行有机组织和布局的过程。
构图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调整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大小和比例,以达到表达主题和情感的目的。
素描基础知识---透视及五大调 ppt课件
ppt课件
17
ppt课件
虚 实
18
现实生活中
20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近实远虚 • 近鲜远灰
ppt课件
21
三大面
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 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 一面叫暗面。 (黑白灰)
ppt课件
22
ppt课件
ppt课件
8
透视的分类
• 透视有三种: • 1 .色彩透视 • 2. 消逝透视 • 3 .线透视.
• 这是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 的比重
ppt课件
9
常见的几中透视
• 1、平行透视 • 2、成角透视 • 3、三点透视 • 4、散点透视等。
ppt课件
10
1.平行透视
ppt课件
13
近高远低
ppt课件
近大远小
14
近 大 远 小 的 透 视 规 律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 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 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 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形的繁简变化
就是有一面与画面 成平行的正方形或 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 平展、稳定、庄严 的感觉。
ppt课件
11
2.成角透视
就是任何一面都 不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ppt课件
12
透视基本专业术语(一)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 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高中美术人物立体造型的透视与构图技巧
02
人物立体造型构图方法
构图基本原则与要素
01
平衡原则
在构图中保持视觉上的平衡, 通过合理安排人物的位置、大 小和色彩等要素,达到画面的
稳定感。
02
对比原则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特点, 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大小 对比等,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
力。
03
节奏与韵律
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 的重复、渐变和交错,形成画
发型设计
了解不同发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如短发、长发、卷发等,通过 线条和色彩表现发型的质感和动
态。
头饰选择
熟悉各种头饰的样式和功能,如 帽子、头巾、发带等,运用头饰 点缀人物形象,增添个性和美感
。
发型与头饰的搭配
掌握发型与头饰的搭配技巧,根 据人物性格、身份和场合选择合 适的发型和头饰,提升整体形象
图形式。
多角度尝试
从多个角度观察人物,寻找最佳的 构图视角,展现人物的立体感和动 态美。
借鉴与融合
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或文化元素的构 图手法,将其融合到人物立体造型 构图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03
头部结构分析与塑造技巧
头部骨骼和肌肉结构剖析
颅骨形状与比例
了解颅骨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椭圆 形等,以及不同人种和年龄段的颅骨 比例差异。
采用同一色相不同明度或纯度的色 彩组合,表现层次感与立体感。
无彩色搭配
运用黑、白、灰等无彩色进行搭配 ,简约大方,适用于多种场合。
服饰对整体形象塑造作用
01
彰显个性
通过服饰的选择与搭配,展现 人物的独特气质与个性特点。
02
塑造角色
服饰对于人物角色的塑造具有 重要作用,如职业装、民族服
素描基础透视构图
23
降低视平线至前页门上 的标记,以此为基础做出 这组楼群的透视图。
两消失点在视平线上的 相对位置和之前一样。可 以看到画面中垂直的直线 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而 水平方向的直线却因视平 线的改变而较之前的透视 有所不同。
素描的透视、构图和整体性
一、透视
透视从大的方向来理解,是近大远小的简单原理了。
1
心点→ 视平线与视中线的相交 点
2
透视中的概念
1、视点→ 你眼睛所在的地方。
2、视线→ 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接。
3、视角→ 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4、视域→ 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5、视锥→ 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
15
两个消失点 (两点透视)
16
17
18
当消失点位处砖块 中心的正上方,我 们又得到一幅铁轨 透视的模型图:一 组相交的平行线 (铁轨)和一组平 行于地平线的平行 线(枕木)。第二 组平行线也可以理 解为其平行于画面。
19
三组平行线 定位消失点和视平线
20
21
只要延伸两侧直线直至相交,
4
立方体与圆柱的透视
想画好立方体,需要要掌握以下两点: ⑴透视 ⑵形体塑造(塑造只要是依赖于明暗变化的规律) 掌握好这两点,正方体就算学明白了。以后再画长方
体、多面体以及其他复杂的形体就会比较容易了。 透视从大的方向来理解,无非就是近大远小的原理了。
什么是近大远小?当我们面对较小的物体可能会出现 的三种透视:无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我们 最常见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尽管我们的视线总是受到各种物体的干扰,比如一只手,一 幢大楼,一座高山,我们把地平线理解为无限延伸的。即便 我们走进一幢大楼,关了门,地平线依旧不声不响地存在着。
透视与构图
透视是景观建筑手绘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一幅手绘作品不管有多么精彩的线条和细节,如果在透 视方面出现大的问题,那它绝不可能成为一幅成功的手绘作品。
请输入您的标题
透视原理
是指人通过特定的视 觉条件(视点、视角、 视距)观察事物时, 随着视阈空间深度的 延伸而呈现的具有数 理关系和规律的透视 缩减原理。
请输入您的标题
(二)色彩透视
色彩透视,是指因大气及空气介质 (如雨南、雪、烟、雾、尘土、水汽 等)的存在而 使人们看到近处的景物比远处的景 物浓重、 色彩饱满、清晰度高等的 视觉现象,又称 “色调透视”“影调透视”“阶调 透视”“空气透香视”。
请输入您的标题
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法:也称动点透视法。散点透视法是中国绘画的技法之一,不同于 西方的焦点透视。散点透视法是从多个角度表现事物特征,或从多个侧面刻 画人物形象的创作方法。焦点透视只有一个观察点,散点透视则有许“点”, 如《清明上河图》。这样可以在有限的图画中表达出许多主题,像一幅可以 边走边看的长卷轴。 焦点透视法:是西方传统绘画的透视方法, 如《并木林道》就是焦点透视的 典型代表 作品。焦点透视的原理是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近实远 虚。
透
眼 睛生
。活Leabharlann 视构中 不 缺 少 美,
图
而 是 缺 少 发
现
美
的
请输入您的标题
透视和构图
透视 构图
分类
中国散点透视 西方焦点透视
形体透视 色彩透视
焦点透视原理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实远虚
几何透视三要素 视平线、心点、距点
基本原理 均衡与对称、变化与统一
基本因素 均衡式
对称式
一、透视
2024年初中美术形体透视标准课件
2024年初中美术形体透视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5课《形体透视》,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什么是形体透视,掌握形体透视的基本规律,学习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以及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形体透视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难点: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尺子、橡皮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尺子、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发学生对透视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形体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示范演示(10分钟)演示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形体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形体透视2. 内容:形体透视基本概念透视原理一点透视画法两点透视画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原理,创作一幅描绘生活中物体的画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形体透视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程度,以及绘画表现能力的提高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并尝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透视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演示;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室内手绘理论讲解(透视与构图)-合肥手绘培训
3. 透视的常用术语
A.视角与视域:视角是从眼睛看物体所形成的圆锥形视域角度。 将物体置于60度的视角的视域范围内,可以一眼看完全物体对 象,所以作画均采用60度视角。视域是指视角为60度时,人眼 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B.视点与视心 (心点): C.视线与视平线: D.透明画面与 物面:
E.原线与变线: F.灭点:
4.平行透视
特点:立方体只有一个 消失点,即心点(主点) 立方体与画面平行的线 没有透视变化,与画面 垂直的线都消失于心点。 由于位置的不同,立方 体的平行透视有9种状态 立方体与画面垂直的面 愈接近视中线或视平线, 透视缩形愈大,最后缩 扁为线(外轮廓线)
5.成角透视
特点:一是正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失去了原有的正方体的特征, 产生透视缩形变化,二是立方体不同方向的三组结构线中,与 地平面垂直的仍然垂直,与原画面呈一定角度的两组线分别向 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消失于两个余点。
仰视倾斜透视的特征:所 画物象在视平线以上,呈上小 下大的透视缩形,垂直于地面 的线变成倾斜,并向天点汇集 消失,原来向视平线汇集消失 的变线向地平线汇集消失。
透视变形后的圆面形状为椭圆 形。 圆心在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的 交点上最长直径的半径相等最 长直径将椭圆分成的两半,近 半部分略大远半部分略小。不 论和种状态下的圆,只要先画 出相应的的方形的透视,即可 画出相同状态的圆形透视 与地面和画面垂直的圆,其位 置 越接近视中线,透视缩形变化 就越大有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垂 直的圆,其位置越接近视平线 透视缩形变化也越大与画面平 行的圆,无论远近都保持圆形, 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
将变化与统一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用来分析和推敲构图, 是绘画的基础。
太
空
太 挤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课件(17张PPT)
我叫视平线, 是与你眼睛平行 的一条水平线, 平视时我与地平 线重合。
我叫消失点, 随着视线的延伸, 景物会逐渐聚于 一点,这个点就 是我,你能找到 我吗?
消失线夹角处天空与道路由近及远
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近远
说一说
树出现了哪些变化?
近远 近远 近远
颐和园长廊
思考与讨论:
1.本课中的透视现象有 哪些? 2.画透视的场景,应该 注意那几个问题。
平面
立体空间
用色彩也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感!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视现象 描画了一条 乡间小路。 你看到后有 怎样的感受?
《村道》(油画) 1689霍贝玛 荷兰
说一说: 哪张给你的空间感最强烈?
1
2
你在哪里 见到过这种 现象?
说一说:
为什么这幅的空间感最强烈?
介绍两个新朋友
消失点
视平线
平行透视简图
视
消
平
失点
线
消失 线
林荫小道与长廊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线
人眼视线 取景框 视平线
取景方法
消失点
视平线
说一说
1.学生作品是怎样取景的? 2.是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 透视现象的?
餐厅
教学楼走廊
图书阅览室
学校电脑室
运用本课所学的透视知 识,在教室或校园里找一处 场景写生,表现出近大远小 的透视现象。
小组评价:
1.说一说 你有什么收获。 2.评一评 谁的画面空间效果好。
谢谢
设计素描的透视和结构_图文
线条的表现
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无论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还是表达情感 方面,都显得十分明确。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在开始学习时,首先要加强线条的熟练程度,要做大量的线条练 习。提高线条质量,也就是说达到熟能生巧,“巧”线条才有质量,线条的质量是肯定有力轻松自如有松有紧, 有虚有实有粗有细有深有浅,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作到变化中整体,整体中变化。这样我们的线条才富有生 命力和动感。
物体的外形千差万别,变化非常复杂, 但是它们的形体结构可以概括成一个基本形 体或几个基本形体的组言,它在画面 表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结构素描主要通过线条对形态和空间进行
线
分析,用不同特点的线对形体和空间做有目的
的处理和表现。在结构素描中我们将这些线称
“一切物体的外 部形状都是它在 内在结构的反映”
例如建筑,这些外形 各异的建筑都是由各 自的内在框架结构方 式所决定的。物体的 内在结构决定着物体 的外部形状。 所以,我们只有真正 理解了物体是怎样结 合的、是怎样构成的, 才会对其外在形态有 清晰的和深刻的感受, 才能够正确地将它表 现出来。
结构素描的概念
1919年德国包豪斯(Bauhous)学校开创了结构 素描教学,结构素描的理念才正式提出来。 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直到90年代才真正 开始深入到学院素描的教学体系之中。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版 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的 《结构素描》,此书的出 版在我国设计教育界影响 很大,在用线表现物体以 及在看不见线的地方找出 线的关联,巴塞尔学院素 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 法。
结构的类型
框架型 (或称骨架型)
体量型 (或称积量型)
框架型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主干部 分和支干部分连接而 成,支干通过关节系 统与主干连接构成一 个整体。
第五讲-透视和构图
26
27
28
29
(三)平面构图 1、透视构图中的空间层次
构图一般应有三个层次,即前景、中景和背景。 (1)近景空间处理
渲染画面氛围; 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有均衡画面的作用。
30
(2)远景空间处理 处理上,远景多以树丛、云山、天空等来衬托; 色调上,要求与主题形成对比; 视觉上,突出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3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
37
38
39
2、几种透视中基本的构图形式 (1)三块构图的方法:主体占三分之二左右。 (2)主体小背景空阔:形成强烈的对比。 (3)横向的构图:左右不能对称,在表达的
一、透视
(一)透视初步
1、透视的由来
由来:
正式研究透视图的第一个人,是十五世纪意大利建筑 家布鲁内勒斯基(Tilippo Brunelleschi),随后有玛萨奇奥 (Masaccio)等人继承之,到了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及拉斐尔(Raphael)等大家时,透视图渐趋成熟, 此即为西方透视图法的主流。至今,透视图法不但是写生 素描的基本,也成为设计表现最重要的方法。
为和谐。 (2)多样统一——画面主次清晰,才具统一感。 (3)均衡——画面上有形状、大小、深浅、线条的重
量均衡感 。 (4)对比——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产生的强烈感
触。 (5)节奏与韵律——同一视觉要素反复出现产生的韵
律感。 (6)比例——能表达一个准确的尺度感。 (7)视觉重心——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 (8)联想与意境——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
9
画法: 1、画面上的视平线与灭点概念的强化是画好大尺度
环境的首要前提。 作画步骤:
中考素描入门——透视、构图
透视
❖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水平方向 的平行支线、延长线都将在远方消失于一点, 这种现象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和规律,所以 能给人以真实感、立体感。
❖ 平面透视的特点: ❖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近粗远细、
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 ❖ 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三点透视或多点透视,
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国画中常用的透视 方法)
平
行
透
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正方体是什么透视?
一 点 透
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三大面、五调子
根据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及其变化,我们用三大面、五 大调来概括,那么由此就引申出下面的内容,就是素描的三大 面无大调。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大调: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部和投影 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 灰面:指光照射较强的物面 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 反光部: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到反射的物面 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
高光是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上最亮的部分。 灰光位于高光的两侧,一侧渐为形体的边沿,一侧与明暗交界线 相衔接。 明暗交界线位于亮面与暗面的交界处,它是暗面中最黑暗的层次。 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部分层次 反光是因为光线折射与物体相邻的另一物体受光面的光线反射, 或因环境光的作用,形成反光。一般情况下,强的反光仍比最深的灰光 深。 投影是因光线被物体遮挡后在支撑物上留下的黑影。
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近大远小
铁 轨 透 视 图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艺术——如何通过透视构图营造视觉冲击力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艺术——如何通过透视构图营造视觉冲击力摄影构图是摄影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光影、色彩、形态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的作品,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摄影师所想要表达的信息。
其中,透视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手法,可以通过虚实对比、视角倾斜等方式,营造出视觉上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为作品注入强烈的动态气息。
本文将从透视构图的概念、特点、技巧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启示。
一、透视构图的概念和特点透视构图是指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使作品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构图方式。
透视是指视线在视野中延伸时,远离视觉中心,越来越狭窄的现象,通俗来说就是远近距离感。
在构图中,利用正确的透视可以使画面更加形象生动,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体感强透视构图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使作品呈现出明显的三维效果,营造出立体感强的视觉冲击力。
2.空间感强透视构图能有效营造出作品的空间感和深度感,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深远延伸和立体层次。
3.视觉冲击力强透视构图能够将画面的中心点放在一个明显的位置,从而为作品注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透视构图的技巧和应用透视构图作为一种常用的构图手法,在摄影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构图要素、线条运用和视角选择等方面介绍一些透视构图的技巧和应用。
1.构图要素的运用透视构图中涉及到构图要素的使用,如线条、色彩、光影等。
线条的运用可以通过细长的物体或建筑物在画面上刻画出明显的透视效果,如斜线、弯曲线等,从而营造出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色彩运用方面,可以通过色彩的渐变或对比来突出引人注目的物体,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在色彩鲜艳的物体和暗淡的背景之间形成明显的反差。
在光影运用方面,可以通过阴影和反射等手法,为画面增加质感和层次感。
2.线条的运用线条是透视构图的基础,直线运用较多,但弯曲线也可以营造波浪和动感的效果。
01-构图与透视
图23
3.3视域与画面
视域既是,人在固定视点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焦 点透视的视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眼对周围事物的感觉, 大体可以分为能见范围、能辩范围和最清晰范围。一般作 画要求,是将所描绘的对象、空间纳入正常的能辩观察范 围内,这个范围以60°视角为基准视域圈(如右图),取 景不能脱出这个范围,否则物体透视变化就要超出常态, 甚至模糊不清。
把线给画错,但是要保留点。
6、在地平线及垂直线上画单位
为一厘米的格点。m1、m2连接 地平线上的格点落在底边的墙边 上确定最终的格点。然后d、c 两灭点连接底边的最终格点,画 出地面上的网格。
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对比:
1、从绘画方法上:一点透视较为容易,透视不 容易画出大的问题,而两点透视掌握不好,画面 透视容易出现问题。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 仰视图。第三个消失点,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的 主视线,必须使其和视角的二等分线保持一致。
圆透视
作圆的透视,可用外切正方形的方法.先做出圆的 外切正方形的透视,再观察圆上各点在外切正方形中 的位置,定出各点的透视,并连结之.一般用八点法。
图47-49
2、从画面效果上:一点透视在画面效果上较为 单一、拘谨,呈现的画面空间较为简单。而两点 透视呈现的画面,空间组织上给人灵活的感觉, 空间层次感也更好,对某一个需要呈现的设计面, 能更好地呈现。
在透视中,除去一点与两点这两个较为常用的透视外,还有三点透视与圆透视,在 专业表现技法中,我们只做知识了解。
一点透视绘制方法 图33-37
1、白纸上绘制一
条直线,在直线上 找一个灭点。这个 视点尽量不要放在 正中。
2、然后在下方再画
一条地平线。将你的 空间单面墙按所设的 比例缩小放在地平线 上,将灭点概括进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37
38
39
40
2、几种透视中基本的构图形式 (1)三块构图的方法:主体占三分之二左右。 (2)主体小背景空阔:形成强烈的对比。 (3)横向的构图:左右不能对称,在表达的 内容上得到均衡和协调。 (4)“X”形构图:构图爽利。强调空间透视 )“X”形构图:构图爽利。强调空间透视 所带来的层次感和运动感。 (5)“井”字形头图:构图严谨。主题突出, 画面稳当。 (6)“S”形构图:构图流动。主体占画面的 )“S”形构图:构图流动。主体占画面的 三分之二,主题醒目,视觉冲击力强。
41
(四)透视配景构 图中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1、透视配景构图 时不要等分画面 2、透视配景构图 时不宜过于对称 3、透视配景构图 时画面不宜轻重 失衡
42
10
画法: 1、画面上的视平线与灭点概念的强化是画好大尺度 环境的首要前提。 作画步骤: (1)在纸面上先预计一个高度轻轻画一条视平线; (2)研究灭点的大概位置(鸟瞰、仰视的视平线多在 线外); (3)从灭点引出透视关系线,在视平线和透视关系线 夹角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应用: 室内设计、街道、原野、大海等,能体现场景的纵深 感。
7
8
3、透视的原理及透视的表现现象 透视现象也叫“远近法”。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 面: (1)体积相同的物体,距离近时,视觉影像较大,远 时,则小。 (2)宽度相同的物体,距离较近时,视觉影像较宽, 远时,则窄。 总结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9
(二)透视的类型: (二)透视的类型: 1、一点透视 概念: 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 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 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特点: 心点无论在物体内部或外部,物体与视平线始终保持 着平行或垂直的关系。
第五讲 透视和构图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透视
(一)透视初步 1、透视的由来 由来: 正式研究透视图的第一个人,是十五世纪意大利建筑 家布鲁内勒斯基(Tilippo Brunelleschi),随后有玛萨奇奥 (Masaccio)等人继承之,到了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及拉斐尔(Raphael)等大家时,透视图渐趋成熟, 此即为西方透视图法的主流。至今,透视图法不但是写生 素描的基本,也成为设计表现最重要的方法。 中国画的画面乃是由虚灵的空间所构成,也是画家藉 外物以表现内涵的一种“心象”。无限的情思造成无数个 视点,脱离了真实的表象世界,成为一种写意的绘画,所 以透视图法一直未在中国画中出现,直到清朝意大利人郎 世宁(Gl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来华,才正式 把透视图法传入。
27
28
29
30
(三)平面构图 1、透视构图中的空间层次 构图一般应有三个层次,即前景、中景和背景。 (1)近景空间处理 渲染画面氛围; 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有均衡画面的作用。
31
(2)远景空间处理 处理上,远景多以树丛、云山、天空等来衬托; 色调上,要求与主题形成对比; 视觉上,突出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3
4
5
6
2、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眼睛高度线 )视平线——眼睛高度线 (2)心点——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心点——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距——画面与视点的距离 )视距——画面与视点的距离 (5)视中线——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视中线——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6)灭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灭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7)天点——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天点——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8)地点——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地点——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9)一点透视——又叫“平行透视”,有一面与画面成 )一点透视——又叫“平行透视”,有一面与画面成 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10)两点透视——又叫“成角透视”,任何一面都不与 10)两点透视——又叫“成角透视”,任何一面都不与 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2
概念: 线性透视是指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确立的描 线性透视是指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确立的描 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学透视的方法和其他科学透 视的方法。是绘画者要求理性解释世界的产物。 特点: (1)传真性——客观传达设计者所诉求的创意。 )传真性——客观传达设计者所诉求的创意。 (2)说明性——在形态、结构、材质、量感、色彩、 )说明性——在形态、结构、材质、量感、色彩、 凹凸光影上达到高度的说明目的。 (3)广泛性——可让未曾受过图学训练的人一目了然。 )广泛性——可让未曾受过图学训练的人一目了然。 (4)启发性——能使人想象出该设计的未来景观,进 )启发性——能使人想象出该设计的未来景观,进 而了解设计者的构想与做法。 逼真再现事物的真实关系,是绘画的重要基础。
32
33
34
(2)远景空间处理 处理上,远景多以树丛、云山、天空等来衬托; 色调上,要求与主题形成对比; 视觉上,突出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35
(3)中景空间处理: 中景经常是画面重点区,即画面的中心是重点描绘的 地方。 (4)空白空间处理: “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空白留取得当,会使 画面生动活泼、空灵俊秀。
19
20
21
(三)课堂练习
22
三、课堂练习
23
(四)透视在空间中的应用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增加纵深感
24
两点透视---活泼生动,立体感强 两点透视---活泼生动,立体感强
25
二、构图
(一)构图浅谈 构图一词译自英语COMPOSITION,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其含义是把构图的各部分加以组成、结合、配置并整理出 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二)平面构图 1、平面图分割图面的视觉效果 书中P28画面分割划分为九类,产生了或紧张,或松 书中P28画面分割划分为九类,产生了或紧张,或松 弛,或运动,或静止的视觉效果。 画面分割一般以长方形画面居多,恰当的长方形易于 视觉接受,如书籍、杂志、名片、照片等都是长方形的, 现今常用的长方形图面边长的划分比例为1 1.6,这一比 现今常用的长方形图面边长的划分比例为1:1.6,这一比 例被称为“黄金比例”。这种画幅形式只是一种参考,应 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确定画幅的比例和样式。 在实践中,学生应该把握:主体景物易于安排在画面 左或右或上或下的黄金分割线上,主体景物不宜偏离画面 黄金分割线的交点。画面黄金分割的位置便于人们视觉接 收,易于突出主体,而不呆板。其他景物宜安排在画面次 26 要位置,起到烘托主体景物的作用。
2、平面构图的方法 (1)和谐——画面中的要素具有共同性和融合性,称 )和谐——画面中的要素具有共同性和融合性,称 为和谐。 (2)多样统一——画面主次清晰,才具统一感。 )多样统一——画面主次清晰,才具统一感。 (3)均衡——画面上有形状、大小、深浅、线条的重 )均衡——画面上有形状、大小、深浅、线条的重 量均衡感 。 (4)对比——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产生的强烈感 )对比——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产生的强烈感 触。 (5)节奏与韵律——同一视觉要素反复出现产生的韵 )节奏与韵律——同一视觉要素反复出现产生的韵 律感。 (6)比例——能表达一个准确的尺度感。 )比例——能表达一个准确的尺度感。 (7)视觉重心——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 )视觉重心——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 (8)联想与意境——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 )联想与意境——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 达到某种意境。
11
12
13
14
15
2、两点透视 概念 指画面与对象的主要垂直界面呈非90º 指画面与对象的主要垂直界面呈非90º的倾斜相交, 与画面相交的并有两个消失点时,称为两点透视。 特点: 能使画面活泼生动,立体感较强,反映形体较为全面。 应用: 大部分景观透视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