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doc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

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

这样,就形成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套封建官僚制度使皇帝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统治秩序。

战国时期,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先后尊号称王,统一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把三皇五思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

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割据状态出现,但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这一点贯穿始终。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专制制度在我国沿教学小结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整体设计人们境况的悲惨,也是当时劳动人民对秦始皇修筑陵墓、宫殿、驰道、长城这些劳民伤财的工程的控诉。

秦始皇修筑那么多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之外,当然还需要大量钱财。

为了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赋税。

田租、口赋、杂赋等加起来就占去农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

人们这样描述当时百姓的生活情况:“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纺织不足衣”。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百姓的生活是何等悲惨。

除了沉重的徭役、赋税,秦朝的刑法也是让人闻之色变的。

光是死刑就有十多种。

其中,车裂就是将人的双手、双脚和脑袋分别绑在五匹马上,然后让马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直到人的身体四分五裂,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马分尸。

相比之下,一些腰斩、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较仁慈的死刑了。

有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抓人大牢,甚至糊里糊涂就给砍去了脑袋。

这就是当时最不合理、最不人道的刑罚:连坐。

一个人犯了罪,往往会牵连到他的家族和邻里。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了解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程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和发展过程;2. 掌握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3. 了解中国近现代重要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 注重历史知识与学科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崇敬,吸取历史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第一课: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和发展过程(2课时)1.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和发展过程;2. 学习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3. 分析近代中国的崩溃和复兴。

第二课: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3课时)1. 了解晚清政府的内外困境;2. 学习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和重要意义;3. 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的发展。

第三课: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3课时)1. 了解晚清中国经济的困境;2. 学习洋务运动的发生背景和重要意义;3. 了解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农民问题。

第四课: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2课时)1. 了解晚清中国的社会问题;2. 学习中国近代的社会运动;3. 分析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教育变革。

第五课:中国近现代重要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3课时)1. 学习中国近现代重要事件的发生背景;2. 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过程安排:1. 以故事和图片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介绍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的照片、音频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发言,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5. 安排学生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研究一位历史人物或事件,并进行口头或书面报告。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章古代文明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章古代文明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章古代文明单元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使学生掌握七年级历史课程中第三章古代文明单元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探索各个文明古迹的历史意义,并培养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古代文明的定义和起源;2.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3. 黄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发展;4.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发展;5.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和发展;6. 古罗马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不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情况;2.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分享他们对不同文明的了解和发现;3. 互动讲授:教师与学生互动,利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思考和兴趣;4. 视觉展示:使用地图、图表等视觉展示工具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轨迹。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研究的掌握情况,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定期小测验: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2. 口头报告:要求学生就某个古代文明进行口头报告,评估他们对该文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书面作业: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关于古代文明的问题,评估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资源本单元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学生研究的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籍;2. 多媒体材料:准备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用于教学展示;3. 地图和图表:提供各个文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图表,帮助学生理解;4. 乐器和艺术品:使用一些古代文明的乐器和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时间安排本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周:导入古代文明的概念和起源- 第二周:研究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三周:研究黄河流域文明- 第四周:研究古埃及文明- 第五周:研究古希腊文明- 第六周:研究古罗马文明- 第七周:总结和复,进行教学评估参考资料- 《七年级历史教科书》- 《世界历史概览》以上是针对七年级历史课程中第三章古代文明单元的教学计划,请参考并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三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三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三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7一、教材分析1、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2、本教材较好地处理了教科书同《课标》的关系。

3、教材增强了课程内容同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以及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

4、基本实现了由教本到学本的转变,体现了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教科书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科书较好地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1、所教学生记忆比较好,但理解归纳能力比较差,遇到自己概括的题班上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学答得相对完整。

多数学生只是喜欢上历史课,而听着要背的题就烦,甚至躲避。

2、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

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

三、本期奋斗目标(质量目标)1、所教班级有较好的学风,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能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阅读历史资料,学会考证当地历史。

2、所教班级争取期末测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本期教学措施1、严格班级纪律管理,对违犯课堂纪律的同学轻则当堂批评,不超过两分钟,重者先点名,后下课或课外活动课时间批评教育,抓住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认真地组织和进行教学。

2、背书由小组长负责,老师上新课前对学生进行抽查背诵。

3、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师生负担,又给足了学生的背书时间,学生也不会自习课应付于抄作业中。

4、各单元学习完后要认真组织测试,巩固所学内容,促进下单元的用功学习。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昌盛的秦汉文化。







1、认知目标: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两汉兴衰的脉络和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体验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着重讲解了统一国家的建立,包括“秦王扫六合”、大一统的汉朝、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本单元还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1.教难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教案北师大版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年级七科目历史时间标题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中心发言人成员一、教材分析(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来的基础。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统一国家的出现避让要求扩大对外联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联系比较发达的时期。

对外联系的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出于政治动机,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二是为了商业往来,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三是出于宗教原因,如佛教东来。

(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早在秦汉时期就在一些领域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这一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与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单元的部分历史知识有所了解,但是没有完整的概念,教学中尽量开展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拓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社会及自身实际相结合、历史、客观的评价态度与方法,强化合作意识,共同探讨问题等。

三、教学目标(结合课标)知识技能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方法1、在掌握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基础知识后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秦始皇。

2、通过文字叙述和图片、地图、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等措施,及其对巩固“大一统”国家所起的作用。

3、结合地图弄清“西域”“丝绸之路”的概念,通过归纳张骞的功绩,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课本或课外资料中援引图片、史书记载、文物等获取信息来了解把握张骞通西域的情况及认识丝绸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核心知识点;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提高其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和社会的发展进程2. 第二单元:城市国家的诞生3.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4. 第四单元:古代东亚文化的交流5. 第五单元:古代非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6. 第六单元:古代美洲文化的繁荣与灭亡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周:第一单元《人类起源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一课时:人类起源- 第二课时:人类的社会生活- 第三课时:从社会到国家第二周:第二单元《城市国家的诞生》- 第一课时:河间地与夏- 第二课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商- 第三课时:黄河中游地区与周第三周:第三单元《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 第一课时:文明与帝国的兴起- 第二课时:古代东南亚的国家- 第三课时:中亚西亚的古代文明第四周:第四单元《古代东亚文化的交流》- 第一课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流- 第二课时:东亚与西亚、地中海文明的交流- 第三课时: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流第五周:第五单元《古代非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一课时: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二课时:埃及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课时:古代非洲东部和西部的文明第六周:第六单元《古代美洲文化的繁荣与灭亡》- 第一课时:美洲文化的起源- 第二课时:中美洲文明的繁荣与灭亡- 第三课时: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精选2篇(二)教学工作计划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时长:40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微课”教学设计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显示多媒体图表:皇帝——丞相——郡守——县令
通过多媒体,用动画形式演示秦朝的各项权利是怎样一步步集中到中央,集中到皇帝手里面的。

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2、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多媒体显示:七国所沿用的货币。

让学生明白这了经济上所采取的统一货币措施。

让学生分析统一货币的所起到的作用。

3、思想上——焚书坑儒。

请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么样?
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

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4、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秦长城的修建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
学生一般在电视或者书籍上听说过,由学生来讲述,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并分析今天的长城还意味着什么。

让学生体会修长城的艰巨,明白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产生民族自豪感。

越族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单元教学内容结构框图思想: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地点:大泽乡 楚汉之争 时间:公元前207年 重大战役: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结果:刘邦灭亡秦朝,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 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政都城:咸阳 地位: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新的统一局面 秦的灭亡 秦朝 统治措施 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民族关系:北击匈奴,筑长城;统一东南、岭南,修灵渠 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原因: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赋税沉重;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统一国家的建立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文景之治 原因: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 卫青、霍去病:漠北战役大败匈奴(汉武帝时) 匈奴的兴起及 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建立国家(秦汉之际) 汉匈和亲:昭君出塞(汉元帝时)及意义: 汉朝 汉武帝大一统政治: 削弱诸侯国实力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经济: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民族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对外关系:开通丝绸之路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西域的地理位置:广义、狭义 目的:第一次 第二次 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立(时间和意义): 班超经营西域 丝绸之路 背景:张骞通西域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一)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内容标准一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与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与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与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一)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___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

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

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___族的形成。

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范本)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大汉文化的传承
- 教学目标:
- 了解大汉文化的代表性特点
- 掌握大汉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 授课内容:
- 了解大汉文化的时间背景和发展历程
- 研究大汉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文物
- 探讨大汉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 教学方法:
-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
- 教学时长:3周
第二单元:秦朝的创建与统一
- 教学目标:
- 了解秦朝的创建与统一过程
- 掌握秦朝的重要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 授课内容:
- 讲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 研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法律制度
- 了解秦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
- 教学方法:
- 阅读相关文献和历史资料,加深学生对秦朝的理解- 进行小组合作,展示秦朝的重要制度
- 教学时长:4周
第三单元:秦朝的灭亡与西汉的兴起
- 教学目标:
- 了解秦朝的灭亡原因和过程
- 掌握西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
- 授课内容:
- 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和影响
- 研究西汉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发展
- 了解西汉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 教学方法:
-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秦朝灭亡和西汉兴起的背景
- 进行角色扮演,了解西汉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 教学时长:5周
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知识与技能1.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过程与方法2. 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一、导入新课以李白的《古风》导入新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那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编、导及演出了一幕幕宏伟的、并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他的伟绩。

即第9课——《秦朝的统一》。

(课件显示课本标题;第9课、秦朝的统一)二、展示学习目标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 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三、自主学习我们这节课的标题是“秦朝的统一”,那么我们就要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

(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好,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战国末年,秦国已经具备了扫除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及条件,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秦国具备哪些统一天下的条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 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七年级历史上册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2. 课程安排第一单元:远古史- 课时安排:2周- 内容概述:介绍人类远古时期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以及进化过程。

重点关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演变。

第二单元:古代史- 课时安排:4周- 内容概述:探究古代文明的发展演变。

重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第三单元:中世纪史- 课时安排:3周- 内容概述:了解中世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

重点关注欧洲的封建社会、骑士精神和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单元:近代史- 课时安排:4周- 内容概述:研究近代史的发展和变革。

重点关注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以及近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第五单元:现代史- 课时安排:3周- 内容概述: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重点关注世界两次大战、冷战时期和当代国际关系等。

3. 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思考能力。

4. 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本教学计划将采用综合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项目、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5. 资源需求教学所需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适合学生研究和讨论的辅助材料和案例分析资料。

以上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和安排。

希望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历史初中七年级第三章节教学方案

历史初中七年级第三章节教学方案

历史初中七年级第三章节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学习懂得中国古代历史的划分方法;2.了解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3.认识夏、商、周三代的朝代特点和主要贡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夏、商、周三代的朝代特点和主要贡献;2.难点:理解“三皇五帝”时期的概念,了解其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历史划分方法a.学生从头脑中尽可能多的想出划分历史时期的方法,并与同学分享思路。

b.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划分,可以采用朝代为单位的方法。

c.通过展示时间轴或图示的方式,给学生直观地展示朝代的变化。

2.第二课时:“三皇五帝”时期a.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对于“三皇五帝”时期的好奇心,并了解其大致概念。

b.介绍“皇帝”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三皇五帝”即黄帝、炎帝、蚩尤、伏羲、女娲、轩辕黄帝等具有传说色彩的历史人物。

c.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相关文献和古地图的分析,让学生对于“三皇五帝”时期有更深入的了解。

3.第三课时:夏朝与商朝a.学习夏朝的成立和夏朝的特点,如大禹治水等。

b.学习商朝的兴起和商朝的特点,如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等。

c.通过对比夏朝和商朝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朝代的不同之处。

4.第四课时:周朝的建立a.了解周朝的兴起,探讨周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封建制度和分封制度等。

b.学习西周的国力兴盛以及东周的国力衰退原因。

c.通过观看相关历史电视剧片段或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朝的历史。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

2.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图表、电子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三单元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三单元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教学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嬴政登基称王。

公元前230年,秦王发兵灭韩,拉开了10年统一战争的序幕。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灭齐,至此天下尽归于秦。

秦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庞大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天下万民只有一个领袖——秦始皇。

那么,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历史功绩呢?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1.合作探究: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

2.教师总结归纳:(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

(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群。

(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积极策划。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秦王统一的过程。

提示:(1)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人物:嬴政。

(4)都城:咸阳。

(5)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4.图片展示:观察教材《秦朝形势图》5.教师讲述: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6.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课堂活动:学生表演小品《朝会》,情景再现,感受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

(《朝会》剧本附教案文件夹内)2.问题思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创建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一是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二是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3.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提示: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4.教师讲述: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初一上册历史教学计划部编版

初一上册历史教学计划部编版

初一上册历史教学计划部编版目标与背景本教学计划旨在引导学生系统研究初一上册历史课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掌握历史知识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事件。

2. 掌握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善于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中国古代的生活- 概述中国古代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 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和科技成就。

- 分析古代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单元二: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社会- 了解和分析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 理解和封建社会的特点和演变。

- 分析古代社会制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单元三:中国古代的农业与商业-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与演变。

- 掌握农业技术和商业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分析农业与商业的关系,探究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单元四: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艺术-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和艺术成就。

- 分析古代文化与艺术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

- 鼓励学生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发掘灵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单元五: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 熟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发明成就。

- 分析古代科技和发明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变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 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相关历史事件和知识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3. 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历史片段或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4. 互动游戏:设计历史知识问答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

教学评估1. 定期考试:通过笔试形式,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知识与技能1.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过程与方法2. 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又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一、导入新课以李白的《古风》导入新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那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编、导及演出了一幕幕宏伟的、并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他的伟绩。

即第9课——《秦朝的统一》。

(课件显示课本标题;第9课、秦朝的统一)二、展示学习目标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 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三、自主学习我们这节课的标题是“秦朝的统一”,那么我们就要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

(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好,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战国末年,秦国已经具备了扫除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及条件,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秦国具备哪些统一天下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__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活动目的: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佛教和道教,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合作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兴趣。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学,从中去感受、体验劳动创造的艰辛和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师从网上下载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用PowerPoint制成教学课件。

2.上网查阅资料,编写宗教与邪教的区别、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资料。

3.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组,要求每组同学根据对佛教和道教的不同理解,确定表现形式。

并收集有关宗教、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读物、图集、仿制品等。

4.教师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学生按要求制作道具,并准备所需的材料等。

5.教师查阅的主要参考书及网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版
历史天地:///lishi
活动步骤:
第 2 页共 6 页
1.学生分成小组积极准备。

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确定本组表现方式。

2.在课堂展示中,每组同学用不同形式表现佛教和道教,争取组内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由于时间关系,选择2—3组同学当堂展示,其余组的活动可留到每节课前3—5分钟完成。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从各组不同的表现方式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并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欣赏秦始皇陵兵马涌的图片、仿制品等。

5.学生自由表达看后自己最大的震撼。

6.动手做一做小陶俑。

活动过程:
同学们确定的表现形式各具风格,有的从雕塑、壁画的艺术成就上来展示,有的通过介绍佛教道教名山,有的从佛教和道教不同的建筑风格来体现,还有……
首先登台展示的这组同学阵容庞大,全组成员一起上台。

首先是一位同学把他们绘制的佛教传入中国路线图贴到黑板上,另一位同学介绍佛教诞生于古印度,阿育王时期向周围国家传播,西汉时从西域等地沿着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来到我国中原地区。

接着两位女同学把经过精心挑选,用毛笔写的两首古诗贴到黑板上,如下:
《枫桥夜泊》《江南春绝句》
张继杜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千里莺啼绿映红,
江枫渔火对愁眠,水村山郭酒旗风。

姑苏城外寒山寺,南朝四百八十寺,
第 3 页共 6 页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多少楼台烟雨中。

全班同学齐读后,台上的一位同学问“从这两首诗中,你能谈谈学到哪些与佛教有关的知识吗?”有的说能看出南朝的寺院很多,说明当时统治阶级重视佛教。

有的说知道了南京最着名的寒山寺,由此可见寺院是佛教的建筑特点等。

然后是一位手拿一幅自绘“老子”画像的同学走上前,旁边一个同学为大家介绍道教起源于中国,“老子”是道教的教主,人称“太上老君”。

最后是一个同学模仿道士炼丹,一边炼丹一边把炼好的丹丸放到嘴里,同学们被他的滑稽样逗得开怀大笑,另一个同学在热烈的气氛中讲述了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发明火药的小故事。

在表演中,同学们积极展现自己所知道的,在欣赏时,同学们轻松了解自己不知道的。

在课堂展示中,赢得掌声最多的是其中一组同学表演的短剧《猜一猜》。

最先上场的是两位脖子上挂着自制佛珠的男同学,其中一位双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词,另一位双腿一盘,竟然坐在地上,手中敲着泥塑的木鱼,口中模仿敲击木鱼的声音,在笑声和掌声中,摇头晃脑地走下来。

接着两位挽着发鬓的女同学,手拿拂尘飘然而过,后面是两位在胸前画着十字,口中念着“上帝保佑”的小基督教徒从两边徐徐走到同学们中间,最后上来两位裹着教室窗帘的白衣天使,头戴一顶纸糊的白色小帽,双手掌心向上,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同学们掌声不断,爆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

在欢笑声中小组长请同学们猜一猜刚才表演的四幕分别代表哪一支宗教。

然后同学们一起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仿制品,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泥土、橡皮泥、白萝卜、土豆、刻刀等,大胆去尝试,捏一个或雕一个小陶俑。

同学们兴趣高昂,各展其能。

有的把一块黄泥反复
第 4 页共 6 页
揉捏,然后分成两部分,先用一点做陶俑的头,另一块做身体。

有的把萝卜去皮后,先雕出陶俑的大致模样,再精心去雕塑面容和姿态。

短短十分钟,一块块普通的黄泥,一个个萝卜、土豆,在他们的小手中变成一个个小陶俑。

学生天地:
1.每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适当的分工,准备简单道具:用打盼籽或红豆等材料申在一起制成佛珠,用白纸糊成小帽,用白色窗帘制成长袍,用一条条细细的白纸和木棍制成拂尘。

2.学生绘制佛教传入路线图和八卦图,还有与佛教和道教有关的画等。

收集与佛教、道教有关的诗和用语等。

第 5 页共 6 页
编号:______
感谢您的浏览!!
仅供参考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6 页共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