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国际经济学垄断竞争例题
国际经济学垄断竞争例题一、判断题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 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2、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23、如果瑞士旅行鞋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1)一、单项选择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 )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 如果出口供给比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那么: ( )A.进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B.出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C.出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D.进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4. 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 )A.Bertil Ohlin.B.Eli Heckscher.C.John Maynard Keynes.D.David Ricardo.5.H—O理论说明: (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D.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
6.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 )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7.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要素禀赋。
B.国民收入。
C.技术。
D.消费偏好。
8.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点: ( )A.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方。
B.在生产可能性之上或之内。
C.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国际贸易分析第二章
外贸市场
供给(国内和国外)与供给量的区别 供给曲线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需求曲线
供给
要素禀赋是指这个经济体所拥有的劳动力、资 本和其他生产要素总额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是指在一定技术和一定资 源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组 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及其内部区域,我们称之为生产 可能性集合(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 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 最大价值。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 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 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如:一块地有三种用途,一年用作种 粮食可收入1000元,种水果可收入1200元,建 高尔夫球场可收入1500元。按最大利润原则, 土地所有者用来建高尔夫球场。问这块地用来 建高尔夫球场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供应
W
E
A
8
F
4
B
G
3
O
34
7D
C
图2.1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供应
邮票市场
几个骗子拿着一些更小的纸片对一些傻瓜 说,我们这里有一些更神奇的纸片,它们虽然 只有一寸见方,上面的面值只有几分钱,但是 它们可以几万倍、几百万倍的升值。你们看, 现在这张写着面值8分的纸片我就升值一万倍 卖800元。于是傻瓜门蜂拥而上,买了那些纸 片,后来的傻瓜甚至以8万元、80万元的价格 买那张8分的纸片,直到有一天,傻瓜们发现 那些纸片什么用处也没有,还不如包装纸精美 漂亮有用,最多只值8分钱,于是最后以最高 价格买到那些纸片的傻瓜就成了最大的傻瓜。 这就是邮市。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1章到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1章到第4章目录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第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7)第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3)第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6)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传统贸易理论研究产业(industry)或部门(sector)层面,假定企业同质;新新贸易理论研究企业(firm)层面,假定企业异质。
2.答: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
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3.答:北京师范大学李翀教授认为,马克思曾经有一个六册著作的写作计划,准备研究国内和国际经济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然而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能够完成他的研究工作。
将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城。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经济体系已经成熟,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国际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因此,应该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三个方面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
在商品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国际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等基本范畴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在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生产资本本质的角度重新构建直接投资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微观经济学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部分1.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2008年简)答: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
二者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①假设不同。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即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大小来表示,并且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增加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者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水平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高低,而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示在无差异曲线中.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MU以及预算约束条件来分析效用最大化条件。
而序数效用论则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为工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
③所表述的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不一样的。
其中前者表述为MUx/Px=λ,后者表述为MRSxy=Px/Py。
以上分析方法上的区别,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消费者行为的一般规律。
除此以外,二者有又许多相同之处:①两者都是从市场的需求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来说明需求曲线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两者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
③两者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④两者推到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2.供给曲线的移动、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2011简)答: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现也是不相同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移动,而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一.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或称要素丰裕度):是针对国家而言的,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1.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
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
2 H —O 定理:一国出口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3.H-O 理论的论点:1).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存在差异就决定了比较利益的存在。
2).形成各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差异的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资源禀赋(endowment of factors)不同。
如中国人口众多,劳动量丰富;美国资本雄厚,而劳动力不足,这是自然、历史等原因使然4结论: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
要素价格: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 如土地租金 ,劳动工资,资本利息管理利润。
均衡状态下,劳动价格为 :lx x m p p w = ly ymp p w = 二、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含义 :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即单位成本最低时的产量规模。
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 起因和利益的来源,对于国际基础做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内容:即假定厂商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总是不变的,即边际成本不变。
或者说,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
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部门具有规模经济特点,即收益递增、成本递减。
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主要观点:规模收益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由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三、(1)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概念①产业间贸易,又称部门间贸易,是指贸易国出口和进口的必然是其国内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贸易现象,即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产品的交换。
国际经济学复习参考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相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既有顺差又有逆差。
6.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出口值大于进口值为净出口,进口值小于出口值为净进口。
7.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8.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9.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10.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1.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一国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将导致该国劳动力密集产品产量的增长,而其他产品的产量不变。
12.小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导致其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3.由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迫使厂商重新考虑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以考虑最低成本,结果是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14.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15.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16.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17.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18.关税措施比非关税壁垒更具有直接性、针对性、灵活性、隐蔽性和歧视性。
19.最佳关税或最佳关税率是由关税征收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彼此相等的那种关税率,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最佳关税使外国的利益转变成本国的利益,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分配。
20.厂商采取倾销的条件是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备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而且它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是相同的。
21.最优关税不会减少消费者剩余。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相互依存性:意味着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经济能够独立发展,而是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工业、服务部门、收入和就业水平、生活水准等等,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紧密相连。
其联系的方式包括国际间的物品和劳务流动、劳动力流动、工商企业的流动、投资资金和技术的流动。
甚至一国在制定本国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对他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世界扩展的过程,从而形成各国、各地区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
无差异曲线:口味和偏好的作用可以形象地用一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明。
它表示的是在消费者眼中具有同等偏好,也就是达到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消费组合。
称为无差异曲线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观点:在提供同等满足感的多种可能的商品组合中,任何一种组合方式在消费者看来都是没有差别的。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无差异曲线图来描述,一组无差异曲线构成一个消费者的无差异图边际替代率即在任一给定的满足水平上,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以减少一定量的另一商品为代价。
两种商品替代的比率称之为边际替代率(MRS)。
(链接4-1)。
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俄林─赫克歇尔的资源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贸易的基础.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在生产中需要大量使用充裕而便宜的资源的商品。
相反,一国将进口那些在生产中使用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资源的商品。
同时指出通过贸易两国间资源价格的相对差异会逐渐消失。
简述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内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的主要倡导者,认为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劳动分工,通过自由贸易,各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他们能生产的成本最低的商品,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分工的收益。
具体内容是:一个由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构成和劳动(同质的,劳动数量决定商品的成本或价格)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的世界中,当一个国家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即生产单位产品使用的劳动较少),而另一个国家具有生产另一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时,国际贸易和专业化将是有益的。
第2部分贸易理论练习题
第2部分贸易理论练习题⼀、填空题1、重商主义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即()和(),⼆者均认为()是财富的唯⼀形态,除了开采⾦银矿藏外,只有()才能够增加⼀国的财富数量。
2、按照偏好相似性论的观点,⼀国产品出⼝的可能性取决于该产品的()需求,如果贸易国之间的收⼊⽔平和消费偏好越相似,那么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产业内贸易量就越()。
3、斯密反对国家⼲预经济,主张实⾏(),由此,他也成为最先明确提出()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
4、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较利益论认为国际分⼯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5、⽐较利益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分⼯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差异,两国就可以按照“两优择其重,()”的原则来分⼯。
6、根据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在各国具有相同⽣产函数即()相同的条件下,各国⽐较成本的差异依然会出现,产⽣的原因是由于各国()⽐率不同和()⽐率不同。
7、⼀种产品的要素密集类型是指该产品⽣产过程中投⼊要素的(),要素禀赋论主张每⼀个国家都应该⽣产和出⼝密集使⽤本国()要素的产品,进⼝密集使⽤本国()的产品,这⼀结论也称为()模型。
8、要素禀赋论认为,通过国际分⼯和贸易,两国间的要素()渐趋平等,从⽽也表明国际间()的流动在⼀定程度上替代了()的流动,这⼀结论也称作为()定理。
9、⾥昂惕夫之谜指的是⾥昂惕夫运⽤投⼊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部分产品的进出⼝⽐例分析后所得出的与()相反的结论,即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实际上出⼝的却是()密集型产品,⽽进⼝的却是()密集型产品。
10、⼤卫·李嘉图的主要代表作是()。
11、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绝对优势来源于()、()和()等。
12、⼤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产⽣不仅仅在于绝对成本上的差异,⽽且在于()的差异。
⼆、单项选择题1、提出按⽐较优势进⾏国际分⼯的西⽅经济学家是()。
国际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重商主义理论是一种(B)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C.国际金融的“杠杆理论”D.国际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A)Λ.斯密B.李嘉图C.俄林D.魁奈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的论证过程中,机会成本(D)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本国生产1、2、3、4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C)A.4、IB.3、2C.1、4D.2、36、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消费偏好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7、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A)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8、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说明(D)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备比较优势B.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D.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大量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9、对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Λ.要素禀赋B.国民收入C.技术D.消费偏好10、第一位系统阐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学家是(D)A.俄林B.赫克歇尔C.凯恩斯D.李嘉图11、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成功地解释了(D)A.发生在除美国以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1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答:斯密的假设条件不具有广泛性,按照斯密的理论,或者一个国家至少有一种产品在交换伙伴中处于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存在国际贸易,但二者都不是事实 。
所以这个理论不具备普遍性。
2 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答:若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等,甲国在所有产品上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乙国相反,处于绝对优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一样,因此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之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也不需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相对本国之内具有最大劣势的产品,自由交换,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福利。
3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答: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 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相反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商品交换往往会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4、试画出J答:在经济实践中,一个国家的商品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根据弹性法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J 曲线效应。
这就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来预防J 曲线效应的影响。
5点A向外移动到A1,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价格线的切点,由C移到C’,由于这时期的价格T’较原价格线更平缓,导致了贸易条件向不利于X产品的方向变化,无差异曲线Ⅱ低于无差异曲线Ⅰ,福利水平下降。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贸易条件恶化,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常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
它的发声需要具备的条件:出口国经济单一;产品为初级或劳动密集型;出口国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产品弹性小,且国民经济高度依赖于出口,以至于国际价格的下降要用大量的出口来弥补损失等。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end
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又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反映国际贸易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3.国际贸易结构反映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的指标,指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出口额(进口额)占世界出口额(进口额)的比重来表示。
4.贸易依存度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GDP或GNP的比重。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公式: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进口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D=[(X+M)/GDP ] *100%5.供给方面:生产可能性曲线一个国家在充分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6.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7.边际替代率MRS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表示。
8.要素密集度: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9.要素丰裕度也称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10.贸易条件的定义贸易条件是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又叫国际交换价格、相对价格、物物交换比例11.提供曲线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与所愿意出口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一国进出口的贸易随着商品的相对价格(交换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提供曲线上任意一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表达了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
点的坐标是在这一贸易条件下愿意出口和进口商品的数量12.米德(J·E·Meade)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给,并且和无差异曲线相结合,推导出提供曲线,得出国际贸易的均衡价格。
国际经济学重点
第二章绝对优势理论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基本观点:当两国都拥有各自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时,互利贸易就可以产生了。
绝对优势是对外贸易的基础贸易模式: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利得:分工改善了的劳动生产率政策主张:自由贸易政策概念: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本绝对地高/低于另一国。
绝对优势来源:自然禀赋优势或获得性优势适用范围:非常一小部分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比较优势原理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本观点:一个国家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或低于其他国家,但只要在劳动投入相对量上有所不同,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
贸易基础:比较优势。
贸易利益来源:分工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改进政策主张:贸易改善了两国福利,自由贸易政策需求相似理论: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章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完全使用其所有资源,并利用最优技术,可能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社会或国家带来相同的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作用:决定一国的偏好与需求情况,用来反映福利水平高低特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斜率是负的,其绝对值即边际消费替代率(MRS)边际替代率(MRS):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额外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它由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点的斜率决定,并随一国对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下降。
边际转换率(MRT):一国要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这是商品的机会成本的另一种说法,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点的斜率给出。
递增的机会成本:一国要生产额外的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数量的递增。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贸易基础:指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动力,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其能从贸易中获利时才会愿意从事贸易。
贸易所得: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中,获得的利益有多大,贸易利益在国家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贸易模式:对于参与国家来说,哪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哪个国家进口那种商品。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一国的财富形式,一国拥有的货币越多,则这个国家的财富越多绝对优势: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机会成本理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劣势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活残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相对商品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
机会成本递增:一国每多生产1单位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生产边际转换率: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Y的数量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边际替代率: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相互需求:在国际贸易中,可以把出口视为对对方的供给,把进口视为本国的需求。
提供曲线:又称相互需求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出口和进口的商品数量。
贸易条件: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率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资源的相对量状况要素丰裕度:可以用两个角度来衡量,一种是以实物来衡量,即用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和来衡量;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来衡量,即用每个国家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来衡量。
分析国际贸易中的进口
分析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之间重要的经济活动。
进口作为贸易中的一种形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从贸易模式、影响因素和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贸易模式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可以通过不同的贸易模式进行实现。
1. 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指的是国家之间在没有设置贸易限制和关税的情况下进行贸易活动。
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国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优势进行进口,使得市场更加开放和自由。
2. 关税贸易关税贸易相对于自由贸易,国家在进口商品时会对其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
关税的设置可以保护国内产业,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从而调整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
3. 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是一种保护本国利益的贸易政策。
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
这种贸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育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引发贸易纠纷和经济壁垒。
二、影响因素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政策环境国家的贸易政策对于进口的影响至关重要。
政府的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补贴等,会直接影响企业进口的成本和销售条件。
2. 汇率汇率也是影响国际贸易中进口的重要因素。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的价格会相对于本国商品而降低,从而增加进口的吸引力。
3. 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的变化也会对进口产生影响。
当国内市场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企业为满足需求可能会增加进口,并通过进口来补充国内供应。
4. 外部环境全球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关系等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产生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危机会导致国际贸易萎缩,进口量减少;而贸易协定的签署则会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进口的增长。
三、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对于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 丰富市场选择进口增加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丰富了市场的多样性。
消费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获得更多种类和更高品质的产品。
2. 促进产业升级通过进口,国内产业可以与国际市场接轨,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关税同盟给参与国带来的动态效应包括
国际经济学1 单选题1 关税同盟给参与国带来的动态效应包括() CA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B 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C 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D 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2 在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中,强调技术外溢和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是() CA 李斯特标准B 穆勒标准C 肯普标准D 巴斯塔布尔标准3 征收进口关税对于进口国来说() CA 有利于进口国消费者B 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少C 有利于进口竞争品的生产者D 限制进口的作用大于进口配额4 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800单位劳动与10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B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B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C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D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5 在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 DA 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的产量均下降B 贸易规模不变C 贸易规模扩大D 贸易规模缩减6 假设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口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口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万美元的顺差。
CA 100B 33.3C 66.7D 507 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 BA 扩大进口替代品生产规模B 使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C 使出口贸易规模缩减D 使进口贸易规模缩减8 A国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5,2008年该国出口增加100亿美元。
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该国应该() BA 增加投资40亿美元B 增加投资250亿美元C 减少投资40亿美元D 减少投资250亿美元9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2014年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若201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6%,则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理论汇率应该是() AA 1美元兑5.886元人民币B 1美元兑6.115元人民币C 1美元兑4元人民币D 1美元兑9元人民币10 下列哪个项目不属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内容() BA 中国政府向塞拉利昂捐助的抗埃博拉专项资金B 中国企业利用在非洲投资所获得的资本收益进行的当地再投资资金C 中国在非洲的建筑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D 中国居民购买阿里巴巴股票获得的股息收入11 假设美国资本相对丰裕,汽车相对纺织品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 AA 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B 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C 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D 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12 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 BA 降低关税壁垒B 高估本币价值C 放松外汇管制D 减少非关税壁垒13 下列哪项定理描述了要素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BA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B 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C 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O-S Theorem)D 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14 若dx表示某国的出口需求弹性,dm为进口需求弹性,sx为出口供给弹性,sm为进口供给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表示为dx+dm的绝对值() A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等于015 下列有关新贸易理论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DA 新贸易理论主要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B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C 各国分工形成存在先行优势D 新贸易理论强调政府没有必要对自由贸易进行干预16 出口导向战略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CA 二元结构理论B 幼稚产业保护论C 比较利益理论D 中心—外围理论17 假定美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8单位劳动与2单位劳动,而中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15单位劳动与12单位劳动,则() AA 美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B 中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C 美国只在X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D 中国只在Y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18 在下列()情况下,本国加入关税同盟的动机较小 DA 本国与其他成员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大B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C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D 伙伴国与非成员国同种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大19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方法,如果初始状态时国内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则该国紧缩信贷会导致() BA 国际收支逆差B 国际收支顺差C J曲线效应D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确定20 “荷兰病”可以用以下哪种理论加以解释() CA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B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C 罗伯津斯基定理D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2 多选题1 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汇率(直接标价法)呈正函数关系的变量是() B C DA 本国国民收入B 外国国民收入C 本国的利息率D 本国货币供给2 下列关于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A 技术要求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B 产品多样化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C 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D 规模收益不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3 按照调节机制划分,属于国际收支收入调整论的是() B DA 货币论B 吸收论C 弹性论D 乘数论4 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统计内容的是() A B CA 商品和服务贸易B 经常转移C 投资收益D 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再投资5 一般而言,适合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所应具有的特点包括() A B DA 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B 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C 具有“二元经济”特征D 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6 下列哪些情况下,加入关税同盟使本国福利增加的可能性更大() A B CA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B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C 本国与同盟伙伴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别较大D 同盟伙伴国与非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别较大7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理论,下列()条件下汇率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是否应该禁止自由贸易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自由贸易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应该禁止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会导致国家失业率上升。
当国家开放市场,进口廉价产品时,国内企业往往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导致国内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例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许多制造业企业转移到了海外,导致了大量的失业问题。
自由贸易会导致国家产业结构失衡。
当国家依赖进口产品时,国内产业往往无法得到发展,导致国家产业结构失衡。
例如,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廉价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导致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自由贸易会导致国家经济不稳定。
当国家依赖进口产品时,一旦出现国际贸易摩擦或者外部环境变化,国家经济就会受到影响。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依赖出口的国家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
反方辩手观点,不应该禁止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能够提高国家经济效益。
当国家开放市场,进口廉价产品时,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选择,价格也会更加合理。
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进口产品,消费者受益匪浅。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当国家开放市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例如,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家产业升级。
当国家面临国际竞争时,国内企业会受到激励,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
例如,日本在20世纪后期面临国际竞争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自由贸易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不应该禁止自由贸易。
如亚当·斯密所说,“自由贸易是国家之间和平相处的最好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在线作业_A一单项选择题1. 开放贸易给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5.0 分)a 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消费者的损失b 不可度量c 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消费者的损失d 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消费者的损失2. 自由贸易条件下,出口会使一国的收入分配发生如下变化:()。
(5.0 分)a 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消费者则会受益b 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d 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3. 如果出口供给比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大,那么()。
(5.0 分)a 进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b 出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c 出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d 进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4.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5.0 分)a 贸易顺差b 贸易黑字c 贸易逆差d 出超5. 技术贸易的主要标的物有()。
(5.0 分)a 科学知识b 商品货物c 商标d 土地使用权6. “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称为()。
(5.0 分)a 自然人流动b 商业存在c 境外消费d 过境交付7. 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入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的增长模式为()。
(5.0 分)a 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b 进口替代c 出口扩张d 以上三者都不对8. 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5.0 分)a 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b 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c 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d 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9. 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5.0 分)a 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b 会减少国家的福利c 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d 会增加国家的福利10. 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中美双边协定签订于()。
(5.0 分)a 2000年5月1日b 1999年11月15日c 1999年4月15日d 2000年2月1日11. 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4、个人偏好可表示为:()A. 生产可能性边界B. 等价值线C. 无差异线D. 生产函数E.以上均不是5、国际市场价格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总是围绕着:()A.国内价值上下波动B.国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D.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6、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于()A第二次世界大中战后 B 15世纪末16世纪初C原始社会后期 D 18-19世纪产业革命后7、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贸易往来 B 贸易冲突C贸易利益 D 国际商品二、填空题1、广义的对外贸易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2、对外贸易的产生具备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
3、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提供的本国商品的数量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
4、两国提供曲线的相交点是_________。
5、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的生产可能型曲线为直线,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_____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____原点的曲线。
6、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Dc = 2000-0.02P,汽车的供给函数为Sc=1200+0.02P。
若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那么,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__ ,进口为___。
三、判断题1、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决定因素。
2、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
3、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大多数服务的有形性。
5、世界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6、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7、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8、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选择题1、提出绝对成本说的古典经济学家是:()A.大卫·李嘉图B.俄林C.亚当·斯密D.赫克歇尔2、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自由放任主义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A.货币价值论B.贸易差额论C.财富价值论D.货币差额论6、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7、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 )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8、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
A. B国同时生产X、Y 产品,A国不生产B. A国生产Y 产品,B国生产X产品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 A国同时生产X、Y 产品,B国不生产二、填空题1、重商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___________。
2、重商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3、重商主义认为,_________是财富的唯一代表。
4、针对斯密绝对优势贸易模型的缺陷,李嘉图在其________的著作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5、假设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如下表:美国法国中国泰国大米4 10 18 16小麦1 4 6 12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____出口大米进口小麦,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8,_______和_______出口小麦进口大米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针对_______________而言。
7、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________或_______。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________或_______。
8、亚当·斯密在_________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
9、在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中,____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10、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十八世纪下半期的_________。
)11、.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_________,由此,他也成为最先明确提出_________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
12、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_________的差异,而比较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_________的差异。
13、比较利益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_________)的差异,两国就可以按照“两优择其重,_________”的原则来分工。
三、判断题1、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的相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既有顺差又有逆差。
3、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出口值大于进口值为净出口,进口值小于出口值为净进口。
4、“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是比较利益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5、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四、问答与计算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2、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3、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5、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6、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
(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7、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8、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9、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
下表给出了四个国家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10.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
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
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一、选择题1、“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该结论源于()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2、贸易条件概念是指:()A.一个出口的数量B.国际市场合同交易的价格C.一国出口价格除以进口价格D.自由贸易进口的数量E.以上都不是3、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一年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 16.6%B. 20%C. 36.6%D. 3.33%4、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