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无线网络开发
015--《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大纲及进程表(网工 两年)(30+30课时)
《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课程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6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30 课时,实验课时为30 课时,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工程师TC专业,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章节号章节名称理论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说明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 1 1第2章网络协议分析 2 2第3章加密与认证技术33第4章PKI组件及其应用 3 3第5章VPN技术 3 3第6章防火墙技术 3 3第7章入侵检测技术 2 2第8章主机操作系统的安全 3 3第9章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2 2第10章木马与后门 3 3第11章无线网络安全 2 2第12章企业网安全综合应用 3 3课时小计3030课时总计60《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工程师专业(两年制系统方向)教材: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XHJC-091-805)出版社:新华教育集团(北京)研究院教学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室考核方法:考试-课程实践执笔人:王海军审稿人:叶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课程属于网络工程应用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构建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安全策略,掌握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的方法。
在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黑客活动、黑客的攻击范围及防止和控制黑客侵入的方法,同时掌握加密和身份验证方法及过程,保护Windows 2k和Linux 系统免于受到攻击、提高安全性能,以及防火墙的技术构成、体系结构及与Internet服务的结合,通过安全审核的不同阶段,掌握审计及日志分析的方法和基于主机及网络的入侵检测的方法及软件的使用。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加密技术与认证、VPN技术、防火墙技术与应用、操作系统安全等。
本课程遵循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原则。
应该把所有的安全技术从理论上为学生讲解清楚,其次每一种安全理论在实际的环境中的应用,每种安全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每种安全技术的适用范围、能实现的安全目标,及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
《5G移动通信系统》第10章 5G语音解决方案
固定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IMS
铂松信息Biblioteka 使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作为网络元素之间呼
网络
铂松信息
Wi-Fi 热点
9
IMS架构示意图
10.1 5G语音标准方案及终端
IMS架构
无线网络接入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提供无关 的基于IP 的服务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LTE
• 无论是独立组网还是非独立组网模式,对运营商来说,语音业务都是其运营中的 重要一环。
• 与4G网络相比,5G网络需要进一步提升所有业务的质量。
• 5G商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提供绝对的语音业务质量 • 因为用户绝不能接受5G网络的语音业务质量相对4G而言是明显退化
• 伴随着新形势与新挑战,如何在5G中有效的开展语音业务并提高其质量成为了服
5G语音标准方案及终端 网络架构和分场景的部署方案 不同场景下方案的对比
5G语音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铂松信息
• 更系统的理解5G网络
中的语音业务解决方
案
• 对未来5G网络中语音
服务的演进过程有所
了解
4
10.1 5G语音标准方案及终端
“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
• 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5G及其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满足相较于现在万倍以上 规模的数据流量需求。
《现代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课件第10章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图10-7 典型的多种红外无线局域网应用系统的结构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图10-4给出了802.11的层次结构模型。物理层定义了红外、 跳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的数据传输标准。MAC层的主要功 能是对无线环境的访问控制,提供多个接入点的漫游支持,同 时提供数据验证与保密服务。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图10-4 802.11的层次结构模型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10.2.4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传输技术
1. 红外无线局域网 1) 红外传播的基本特点 (1) 红外线频谱很宽,可以提供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 与微波通信相比,红外通信不易被入侵,因此数据传 输的安全性高。 (3) 红外局域网的设备相对简单、便宜,易于管理。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2) CSMA/CA冲突避免的工作原理 802.11的物理层执行信道载波侦听功能。当确定信道空闲 时,源结点在等待DIFS时间之后,如果信道仍然空闲则发送 一帧。发送结束后,源结点等待接收ACK帧。目的结点在收 到正确的数据帧的SIFS时间之后,向源结点发送ACK帧。源 结点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接收到ACK帧,说明没有发生冲突, 该帧发送成功。
第 10 章 无线网络技术与发展
发送结点在发送完一帧之后,必须再等待一个短的时间间 隔,检查接收结点是否发回帧的确认(ACK)。如果接收到确认, 则说明此次发送没有出现冲突,发送成功。如果在规定的时间 内没有接收到确认,表明出现了冲突,发送失败,重发该帧, 直到规定的最大重发次数。其中,等待的时间间隔叫做帧间间 隔(Inter Frame Space,IFS)。帧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帧类型, 高优先级帧的IFS短,因此可以优先获得发送权。图10-5给出 了802.11结点发送数据帧的过程。
【网络通信】华为培训第10章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
第10章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本章首先介绍WCDMA系统不同版本之间演进过程,使读者对WCDMA制式有总体的熟悉;接着从具体的网络建设角度动身,介绍了华为WCDMA全网解决方案。
10.1 WCDMA演进概述10.1.1 标准进展概述WCDMA技术从出现以来逐渐演进开展为R99/R4/R5/R6等多个时期,其中R99协议于2000年3月(3GPP官方讲法是1999年12月)冻结功能,通过两年时刻的完善,协议差不多成熟;R4协议于2001年3月冻结功能,协议差不多稳定。
R5协议于2002年3月〔局部功能6月〕冻结功能。
R6协议估量在2004年12月左右冻结功能。
图10-13G协议的开展趋势WCDMA系统相关于GSM网络和GPRS网络来讲,一个最重要的变化确实是根基无线网络的改变。
WCDMA网络中,使用无线接进系统RAN来取代了GSM中的基站子系统BSS。
R99版本的WCDMA核心网从网络形态上来讲,能够瞧作是GSM的核心网络和GPRS的核心网络的组合。
也即R99的核心网络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
电路域与GSM的核心网构造全然相同,分组域与GPRS的核心网构造全然相同。
R4版本的核心网络相关于R99版本来讲,最大的变化就在于R99核心网电路域中MSC网元的功能在R4版本中由MSCServer和MGW来完成。
其中MSCServer处理信令,MGW处理话音。
分组域没有什么变化。
具体可参见第三章系统结构的相关内容。
R4协议的核心网络具有TDM和IP两种组网方式。
采纳TDM方式组网时,R4网络的网络建设与R99网络有许多相近之处。
比方在建设汇接网络、信令网络等方面,许多考虑根基上相同的。
采纳IP方式组网的时候,R4的网络建设那么与R99有了不小的区不。
R5版本的核心网络相关于R4版本来讲,多了一个IMS〔IP多媒体子系统〕域,增加了相应的设备和接口;电路域和分组域的网络结构那么没有什么大变化。
同时由于网络功能的增强,局部设备功能也进行了升级。
经典著作: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
第1章引言本书介绍了有关无线通信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加剧的竞争和数字技术的引进在内的诸多因素给无线应用市场带来了空前发展。
本章,我们将讨论驱动这一新兴的电信革命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本书连同本书的Web站点,为读者提供了诸多的材料。
按照讨论惯例,这一章仅对全书做一个概述。
1.1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古列尔默·马可尼在1896年发明了无线电报1。
他在1901年把长波无线电信号从康沃尔(Cornwall,位于英国的西南部)跨过大西洋传送到3200公里之外的圣约翰(St.John,位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Newfoundland)。
他的发明使双方可以通过彼此发送用模拟信号编码的字母数字符号来进行通信。
一个世纪以来,无线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无线电、电视、移动电话和通信卫星。
现在,几乎所有类型的信息都可以发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近年来,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卫星通信、无线网络和蜂窝技术。
通信卫星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射的,那时它们仅能处理240路语音话路。
今天的通信卫星承载了大约所有语音流量的1/3,以及国家之间的所有电视信号[EVAN98]。
现代通信卫星对所处理的信号一般都会有1/4 s的传播延迟。
新型的卫星是运行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因而其固有的信号延迟会较小,这类卫星已经发射用于提供诸如Internet接入这样的数据服务。
无线网络技术使商业企业能够发展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而无需电缆设备。
IEEE开发了作为无线局域网标准的802.11,蓝牙(Bluetooth)工业联盟也在致力于能提供一个无缝的无线网络技术。
蜂窝或移动电话是马可尼无线电报的现代对等技术,它提供了双方的、双向的通信。
第一代无线电话使用的是模拟技术,这种设备笨重且覆盖范围是不规则的,然而它们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移动通信的固有便捷性。
现在的无线设备已经采用了数字技术。
与模拟网络相比,数字网络可以承载更高的信息量并提供更好的接收和安全性。
第10章-5G基站图文图文课件
10.1.2 5G基站设备体系 1、5G基站设备分类 5G基站可分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Antenna、一体 化gNB等不同的架构
基核站桃设A备I 架构
10.1.2 5G基站设备体系
BBU-AAU架构中: 基带单元映射为单独的一个物理设备BBU,AAU集成了射频单元与天线单元,若采用 eCPRI接口,AAU内部还包含部分物理层底层处理功能。这种架构是目前5G基站的主 要形态。
CU/DU分离架构的5G基带单元将传统的BBU切分成CU、DU两个物理实体,两者配 合共同完成整个NR基带处理功能。
----DU是分布式接入点,负责完成部分底层基带协议处理功能; ----CU是中央单元,负责处理高层协核议桃功AI能并集中管理多个DU。
10.1.2 5G基站设备体系 CU与DU之间的功能切分存在多种选项,有8种候选方案,即Option1~Option8,
5G移动通信技术
CONTENTS 第十章
5G基站
5G基站的架构 中兴BBU-AAU基站BBU单元 中兴BBU-AAU基站AAU单元 基站开通
10 5G基站 1.5G基站的架构
核桃AI
10.1.1 5G基站逻辑架构 5G基站处于UE和核心网之间,它通过空中接口Uu接受和处理UE的数据,通过NG
收机、IEEE1588V2(IEEE 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网络化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1PPS+TOD(1 Pulse per Second+Time of Day,秒脉冲+日时间)、SyncE(Synchronous Ethernet,同
实战网络安全 pdf
实战网络安全 pdf实战网络安全是一本网络安全领域的经典书籍,主要介绍了实际网络安全防护和攻击技术。
全书共分为13章,包括了针对各种攻击的防护策略和实操技巧。
第1章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威胁。
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的定义、威胁的分类以及网络攻击者的动机等方面。
第2章讲述了网络摄像头的漏洞和攻击方式。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网络摄像头的安全隐患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3章介绍了常见的网络钓鱼攻击和防范方法。
包括钓鱼网站的特征、识别钓鱼邮件的技巧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的重要性等。
第4章讨论了移动设备安全问题,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包括设备丢失或被盗、应用漏洞以及移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第5章介绍了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包括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原理和分类、入侵检测规则的编写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第6章讨论了远程访问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包括SSH远程登录的安全配置、防止暴力破解密码的方法以及配置防火墙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第7章介绍了网络蜜罐的概念和应用。
讲述了网络蜜罐的原理和分类,以及利用蜜罐吸引并追踪攻击者的技术。
第8章讨论了DDoS攻击与防御。
介绍了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原理和类型,以及应对DDoS攻击的防御策略。
第9章介绍了内网渗透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主要包括内网渗透测试的准备工作、常见的内网攻击技术以及防御内网攻击的方法。
第10章讨论了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
包括无线网络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无线安全隐患以及保护无线网络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第11章介绍了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技术。
包括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文件上传漏洞等常见的Web安全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方法。
第12章讨论了云安全的概念和技术。
介绍了云计算架构的安全性、云存储的安全性以及云安全的最佳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第13章总结了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物联网安全的挑战以及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等等。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填空选择:第一章绪论填空:1.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 LAN MAN WAN3. ARPAnet4.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5. ALOHANET6. 可以让人们摆脱有线的束缚,跟便捷,更自由地进行沟通7. 协议分层8. 协议9. 应用程序、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10.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主机至网络层 11. MAC协议单选:1-3 D A C 多选:1 AC 2 ABC 判断:1-4 T F F F第二章无线传输基础填空:1、电磁波2、FCC3、全向的4、天线5、定向6、地波7、衍射8、快速或慢速平面的9、Christian Doppler 10、数据 11、信号12、传输 13、模拟 14、ASK FSK PSK 15、扩频技术 16、大于 17、DSSS FHSS THSS 单选: 1-5 A C C CD 6-7 A B 多选:1 ACD2 ABCD3 BCD4 ABC5 AB6 ABC 判断:1-5 F T T T T 6-10 F T T T F 10-14 F T T T第三章无线局域网填空:1、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2、标准发布3、标准(猜的)4、 IEEE5、基站或接入点6、基础机构集中式拓扑7、 BSSID8、介质9、 MAC10、媒体访问控制1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12、 11Mbit/s 13、 b14、多载波调制技术 15、 16、 11 17、 csma 18、 sta服务 19、物理20、联结重新联结解除联结分布集成 21、竞争22、 mac协议 23、多个无线网络整体网络 24、四地址 25、、27、动态频率选择传输功率控制 28、发送功率控制过程29、无线局域网中关于快速服务集切换的内容 30、 600Mps31、 32、 WPA 33、 WAPI34、认证框架和可拓展认证/标准安全 35、 WEP36、企业模式单选:1-5 D D C B C 6-10 A B C D A 11-15 C D D D B16-20 B B B C A 21-25 A B A A A 26-30 D A D C D 31-35 C D A C A 36-39 C A C B 多选:1 AC2 CD3 BC4 BC5 AB6 CD7 AB8 AC9 AC 10 ABC 11 ABC 12 BC 13 AC 14 ABC 15 ABC16 AC 判断:1-5 T F T T T 6-10 T F T F T第四章无线个域网填空: 1. 302. IEEE3.4. 无线个人区域网5. 蓝牙6. 基带7. 1 MHz 带宽 8. 散布式网络 9. 超宽带UWB 10. 协议栈 11. 250 kb/s12. 全功能设备,只具有部分功能的设备 13. 设备对象单选: 1-5 C A C D A 6-10 B D A(不确定)A D 11-12 A A多选:判断:1-3 F F T第五章无线城域网填空:1、 2、回程 3、 4、固定宽带无线5、 6、 7、 8、 9、6GHZ 10、2~11GHZ 单选:1 -5 D B B C A 6-8 D B C多选:ABC判断:1、F 2、T第六章无线广域网填空:1、IEEE 2、250km/h 3、OFDM MIMO 4、纯IP第七章移动ad hoc网络填空:1、移动Ad Hoc2、移动Ad Hoc网络单选:B第八章无限传感器网络填空:1、移动Ad Hoc网络(或者分布式网络系统)2、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第九章无线mesh网络填空:1. 移动Ad hoc网络2. 无线多选: ABC 判断: T第十章无线网络与物联网填空:1.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无线城市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答: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信息处理技术员官方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10~11章)
第十章.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第1题.正确的IP地址是()。
A.202.112.111.1B.202.2.2.2.2C.202.202.1D.202.257.14.13A本题考查IP地址基础知识。
IP地址是一个软件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网络上的终端设备。
地址结构:由32位数据组成,分成为8位的4组数据,并用符号“.”连接。
每个IP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部分。
每个十进制数都不能超过255。
第2题.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收件人必须有E-mail地址,发件人可以没有E-mal地址B.发件人必须有E-mail地址,收件人可以没有E-mal地址C.发件人和收件人都必须有E-mail地址D.发件人必须知道收件人住址的邮政编码C本题考查电子邮件基础知识。
发件人和收件人都必须有E-mail地址,但是邮政编码不需要。
第3题.一台型计算机要与局域网连接,必领安装的硬件是()。
A.集线器B.网关C.网卡D.路由器C本题考查网络基础知识。
网卡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路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
第4题.A. MHB. EDUC. CND. BITA本题考查网络域名地址基础知识。
的主机名是MH,是域名,是国内教育类专用域名。
第5题.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邮件的英文简称是E-mailB.加入因特网的每个用户通过申请都可以得到一个电子信箱C.在一台计算机上申请的电子邮箱,以后只有通过这台计算机上网才能收信D.一个人可以申请多个电子信箱C本题考查电子邮件基础知识。
电子邮箱不受用户地理位置限制。
电子邮件首先要被送到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存放在属于收件人的电子邮箱里,而所有的邮件服务器都是24小时工作,收发电子邮件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计算机网络试卷20
《计算机网络》试卷20一、填空(10分,每空1分)1.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电子邮件传送协议是___________。
2.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无线局域网的常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___________上。
5.世界上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分组交换网是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作为ICMP的一个重要应用,分组网间探测ping使用了回送请求和()报文A. 回送回答B.时间戳请求C. 时间戳回答D. 差错报告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3.IP地址128.11.3.31,若采用默认子网掩码,其网络标识(netid)为()。
A. 128.11.3.31B. 128C. 128.11D. 128.11.34.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A.网络接口层B. 网络互联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5.TCP首部中的()表明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首字节的序号。
A. 推送PSHB. 确认ACKC.复位RSTD. 同步SYN6.两个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同步,下列方法中可以在没有时钟信号的情况下保持同步的是()A. 时分多路复用B.异步数据传输C. 同步数据传输D. 异步传输模式7.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报文,期望与主机B建立TCP连接,若主机B收到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B向主机A发送正确的TCP报文段可能是()A. (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C. (SYN=1,ACK=1,seq=11221,ack=11221)D. (SYN=0,ACK=0,seq=11220,ack=11220)8.光纤上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A. CDMB. TDMC. FDMD. WDM9.IEEE 802.11的MAC帧有四个地址,在有固定基础设施的WLAN中只使用其中的三个地址字段,下列哪一个不是WLAN中使用的()A. 源地址B.目的地址C. AP地址D. DP地址10.IP多播需要使用()协议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计算机网络第10章 无线网络
当源站发送它的第一个 MAC 帧时,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在等待一段 时间 DIFS 后就可发送。这是考虑到可能有其他的站有高优先级的帧要 发送。如有,就要让高优先级帧先发送。
若无优先帧,源站发送自己的数据帧。 目的站若正确收到此帧,则经过时间间隔 SIFS 后,向源站发送确认 帧 ACK。 若源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帧 ACK(由重传计时器控制这段时 间),就必须重传此帧,直到收到确认为止,或者经过若干次的重传 失败后放弃发送。
18
信管
严峻
皮可网(piconet)
Piconet 直译就是“微微网”,覆盖面积非常小。 每一个皮可网有一个主设备(Master)和最多7个工作的 从设备(Slave)。 通过共享主设备或从设备,可以把多个皮可网链接起 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扩散网(scatternet)。 这种主从工作方式的个人区域网价格比较便宜。
A 的作用范围
C 的作用范围
A
B
C
D
当 A 和 C 检测不到无线信号时,都以为 B 是空闲的, 因而都向 B 发送数据,结果发生碰撞。
5
信管
严峻
其实 B 向 A 发送数据并不影响 C 向 D 发送数据 无线局域网的特殊问题 这就是暴露站问题(exposed station problem)
B 的作用范围
C 的作用范围
?
A B C D
B 向 A 发送数据,而 C 又想和 D 通信。 C 检测到媒体上有信号,于是就不敢向 D 发送数据。
6
信管
严峻
CSMA/CA 协议的原理
欲发送数据的站先检测信道。在 802.11 标准中规定了在物理层的空中 接口进行物理层的载波监听。
通过收到的相对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一定的门限数值就可判定是否有其他 的移动站在信道上发送数据。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1节《神奇的电磁波》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2.讨论主题: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电磁波,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4.小组成果展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4.培养学生运用电磁波的相关知识,分析电磁波对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不同类型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应用领域等,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电磁波的接收与发射:介绍电磁波的接收和发射原理,如天线、无线电发射设备等,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电视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接收与发射过程。
4.不同类型电磁波的特性与应用:详细讲解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不同类型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三)学生小组讨论
2.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实验室进行电磁波实验,如制作简单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观察电磁波的传播现象。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
3.案例研究:请学生选择一种电磁波应用,如手机、雷达、微波炉等,分析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原理及可能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现代交换技术--第10章IMS技术
• 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过渡将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路交换网将逐 步消亡,软交换将逐步取代传统电路交换网, 最终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将融合各种网络 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平台,在此之前,电路交 换网、软交换网和IMS将采取互通的方式长 期共存。
1.网络融合技术 2.业务融合技术 3.管理融合技术
本 章 小 结
• 本章介绍了IMS的由来、体系结构、功能 实体和接口,通过对IMS用户的标识和通信 流程的讨论,展示了IMS基于分组域提供多 媒体业务的会话控制过程。
• 通过IMS与软交换的比较和分析,展望了 IMS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和管理融合方面 的优势。 • IMS是移动网和固定网融合比较适合的架 构,基于IMS的网络体系对移动性管理、承 载网控制、接入控制等有了清晰的关系定义。
1.P-CSCF发现流程
图10-2 P-CSCF发现流程
2.用户注册流程
图10-3 IMS用户注册过程
3.用户会话流程
图10-4 IMS漫游用户始发的会话过程
图10-5 漫游用户终结的会话过程
10.4 IMS与软交换
• IMS本质上仍属于软交换技术,但网络更 加分布化,且符合NGN 的发展方向。
第10章 IMS技术
•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 体子系统)是由3GPP在R5阶段引入的、 构建在分组网之上、以SIP为控制协议的多 媒体业务系统。
• IMS 基于软交换思想,实现了会话控制 和业务控制在功能上的彻底分离,使网络 架构更为开放、灵活,是业界普遍认同的 解决固移融合的理想方案和下一代网络的 核心技术之一。
3.1
10.1 概述 10.2 3.2IMS的体系结构 【案例5】百鸡问题 10.3 IMS通信流程 10.4 3.3IMS与软交换 【案例6】彩票组合 10.5 基于IMS的固移融合
第10章无线通信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王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10.1 简单点到点通信
• 4. 实验步骤 • 1) 相关操作 • (1)给智能主板供电(USB外接电源或2节干电池)。 • (2)将两个无线节点模块分别插入到两个带LCD的智能主板的相应位置。 • (3)将2.4G的天线安装在无线节点模块上。 • (4)将CC2530仿真器的一端通过USB线(A型转B型)连接到 计算 机,另一
• 3. 实验原理
• 1)实验说明
• 本实验主要是在学会了配置CC2530 RF功能基础上,一个简单无线通信的应用,该实验 可以用来测试不同环境或不同通信距离的误码率以及信号的强弱。完成本实验需要两个
模块,一个设置为发送模块,一个设置为接收模块;其中发送模块主要是通过板上按键
设置不同的发送参数,然后发送数据包。接收模块接收发送模块的数据包,然后计算误 码率和信号的强度。
第10章 控制器实验
本章要点
1 实验一 简单点到点通信 2 实验二 CC2530无线通信丢包率测试实验 3 实验三 802.15.4—2.4G各信道信号强度测试实验
10.1 简单点到点通信
• 1. 实验目的 • 学习配置CC2530射频参数,实现两个节点间的通信。 • 2. 实验设备 • (1)计算机一台(已安装集成开发环境)。 • (2)CC2530 USB仿真器一部。 • (3)无线节点模块两个。(选用OURS-IOTV2.2530物联网实验系统) • 3. 实验原理 • 1)实验说明 • 本实验主要是学习怎么配置 CC2530RF 功能。本实验主要分为 3 大部分,第一部分为
WAP无线应用协议第10章无线电话应用接口规范关于IS-136的附加说明
第10章无线电话应用接口规范关于IS-136的附加说明10.1 范围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 P)是WA P论坛经过不断努力得到的成果,它提供了一个业界技术规范,以便开发出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的应用和业务。
WA P 论坛的工作范围就是为各种业务和应用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规范。
无线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新的用户不断增多,新的业务不断涌现。
为了给运营商和生产者提供一个面对先进业务、多种类业务和快速灵活业务生成的商机,WA P制定了一系列用于传输层、会话层和应用层协议。
有关WA P体系结构更多的信息,请参阅“无线应用协议体系结构规范”( W 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WA P]。
本规范是无线电话应用接口(W T A I)的附加说明。
W T A I为其所支持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网络定义了一个A P I,而本章描述了专门用于I S-136网络的函数。
10.2 IS-136专用库除了在[ W T A I]中定义的W T A函数之外,I S-136网络还支持本章规定的函数。
10.2.1 网络事件W T AI 定义了与I S-136移动网络相匹配的W T A事件的名称。
这些移动网络事件传输移动网中的服务状态,可以由活动的上下文处理,或者用来开始一个有新的上下文(见表 1 0-1)的W T A用户代理。
表10-1 WML预先确定的呼叫控制事件事件参数描述i s136/i a a s e q到来的告警信息。
设备已经收到一个告警序列< a s e q>:告警序列信息i s136/i f f s e q到来的f l a s h信息。
设备已经收到一个f l a s h序列< f s e q>:F L A S H序列信息10.2.2 网络函数本章中函数的定义格式与[ W T A I]中相同,用到的技术术语(例如事件、错误代码)也参照[ W T A I]中的解释。
通信原理第10章数据通信接口和设备
HTTP协议支持多种请求方法, 如GET、POST、PUT、 DELETE等,用于获取、创建、 更新或删除资源。
FTP协议
FTP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互联网标 准协议。
FTP协议支持匿名访问和用户认证两 种模式,提供文件传输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
FTP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 户端通过FTP客户端软件连接到FTP服 务器,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通过建立连接、发送数据、确认接收、流量控制和错误 校验等功能,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
IP协议负责数据的路由,通过IP地址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节点。
HTTP协议
HTTP协议是用于访问和传输网 页内容的互联网标准协议。
HTTP协议基于请求/响应模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 务器返回响应。
Thunderbolt接口
高速数据传输接口
VS
Thunderbolt接口是一种基于PCIe 和DisplayPort技术的串行总线接口,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视频信 号传输。它使用双通道传输数据,支 持多种设备连接,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40Gbps。
03
数据通信设备
调制解调器
总结词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02
数据通信接口
RS-232接口
传统的串行通信接口
RS-232是一种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 信。它使用单根线来传输数据,支持全双工通信,最高传输速率可达20kbps。
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USB接口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它可以连接多种设备,如鼠标、键盘、打印机等,最高传输 速率可达480Mbps。
计算机网络技术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技术说课稿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网络分类、拓扑结构等内容,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2章物理层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包括信道、调制解调、传输介质、信号传输等内容。
第3章数据链路层本章介绍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内容。
第2部分原理体系结构第4章网络层本章介绍网络层的基本概念、IP协议、路由算法、子网划分等内容。
第5章运输层本章介绍运输层的基本概念、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可靠传输、流量控制等内容。
第6章应用层本章介绍应用层的基本概念、常见应用协议HTTP、FTP、SMTP、DNS等内容。
第3部分网络管理与安全第7章网络管理本章介绍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协议SNMP、网络管理工具等内容。
第8章网络安全本章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威胁、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内容。
第9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本章介绍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的基本概念、流媒体技术、实时传输协议RTP、实时控制协议RTCP等内容。
第10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本章介绍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基本概念、无线局域网、蜂窝网络、移动IP等内容。
三、教法和学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实验操作和课程总结。
在基础知识的讲授阶段,教师应该注重讲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实验操作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课程总结阶段,教师应该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五、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验成绩等。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考试成绩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情况等。
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介绍
2014年9月21日星期日 8时23分54秒
25
主要参考文献:
[1] Conta A ,Deering S.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v6)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IPv6). RFC2463[S ]. 1998. [2] B. Fenner, D. Meyer, Multicast Source Discovery Protocol (MSDP), RFC 3618,October 2003 [3] B.Fenner,M.Handley,H.Holbrook,I.Kouvelas.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 Sparse Mode (PIMSM):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vised) , RFC 4601, August 2006 [4] C.Perkins, E.Belding-Royer, S.Das.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AODV) , RFC3561 July 2003
高级计算机网络 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
李向丽 郑州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iexlli@
2014年9月21日星期日 8时23分53秒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李向丽
1
课程主要目标
通过授课,讲解计算机网络研究和应用领域中
的一些高级主题、前沿主题
通过阅读文献和讨论,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李向丽 24
2014年9月21日星期日 8时23分54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4
设置HTTP请求头
请求头的类型HTTP提供了许多的头 标类型,使MIDlet设备和HTTP服务器就 发送和接收内容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协商。
(1)Connection (2)Connection-Length (3)Content-Type (4)Date (5)Last-Modified
10.2.1
GCF 的层次结构
图10-2
通用连接框架的接口结构图
10.2.2
GCF的使用
10.3 HTTP 连接
前面已经提到过,MIDP规范中规定 设备必须支持HTTP和HTTPS,所以,这 里主要也将围绕HttpConnection进行讨论。
10.3.1
HTTP 简介
HTTP是无状态协议。
如果服务器响应正确的话,还可以打 开输入流,读入数据。
1.GET 2.HEAD 3.POST
10.3.6
关闭HTTP 连接
在前面的代码中,其实已经用过 javax.microedition.io.Connector.close()方 法了,使用该方法可以关闭HTTP连接。
10.3.7
HTTP 示例
在这点上UDP 做不到,而且在发送过 程中有可能出现消息丢失的现象,这就需 要用户重发。
10.5.2
Datagram示例
还是来看示例,代码如下:
10.6 小 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无线网络的开发,首 先介绍了通用连接框架和它的层次结构, 又详细介绍了HTTP连接、Socket连接和 Datagram连接。
前面介绍的HTTP是属于ISO 网络层 的应用层,在它下方传输用的是TCP, TCP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发生错 误,那么将重新传输该错误的部分。
但是这样一来常常会浪费很多时间, 在一些讲究实时性的通信过程中,这样做 有些不切实际。
例如在观看网络视频的时候,少量的 数据丢失并不会有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就 会用到UDP 这样的协议。一个UDP Datagram 数据包含了地址和数据缓冲区, 其中地址是一个URL字符串。
重点掌握的内容是HTTP连接和Socket 连接。这部分内容涉及了J2EE方面的一些 内容,对这部分知识不太熟悉的读者可以 参考J2EE相关的内容。
流套接字从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的是 连续的数据流,且不要求标记记录的界限, 数据都以不同的包形式发送,而且各个包 中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在使用Socket连接时需要在发送方和 接收方之间建立一个连接,让数据在这个 连接中进行传送,这样不需要指明消息的 发送方向。
但是UDP 套接字不需要连接,只是一 个单独处理消息的模式,每条消息发往不 同的目的地,就好像邮寄东西一样,显然 这种发送方式是需要发送方向的。
通过Datagram.getLength()和 Datagram.setLength()方法对数据部分的字 节长度进行读取和设置。同样要获得连接 就需要用到DatagramConnection,而获得 的方法也和前面说到的一样使用 Connector.open()方法,所不同的是URL 应该满足如下的形式。
在J2ME中发送数据的时候使用 Datagram.setAddress()方法来设置目标地 址(目标地址要包括主机名和端口号)。 在接收数据的时候,地址是指数据的源地 址。
数据缓冲区,是一个带有偏移量和长 的字节数组,程序可以直接访问该数组, 也可以通过DataInputStream和 DataOutputStream进行间接的读写。通过 Datagram.getOffset()方法对获得数据的偏 移量。
第10章 无线网络开发
移动终端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随时随 地接入无线网络来访问数据和服务。本章 将首先介绍连网服务的核心——通用连接 框架(Generic Connection Framework, GCF)的体系结构,然后通过案例学习如 何通过HTTP、Socket及Datagram访问网 络服务。
在HTTP请求中有多种形式,在这里 只简单的介绍:GET,POST和HEAD三种。
1.GET 2.HEAD 3.POST
10.3.2
HTTP 连接状态
一个HTTP 连接有三种状态:setup, connected和close应用程序通过 javax.microedition.io.Connector.open()这 个方法打开连接
(6)Location (7)Server (8)User-Agent (9)Accept-Language (10)Authorization
10.3.5
使用HTTP 连接
在MIDlet 设置了需要的请求头标后, 就可以使用此连接了,而连接的动作是根 据setRequestMethod 方法的设置值。
10.1
J2ME联网技术简介
10.2
通用连接框架
10.3
HTTP 连接
10.4
Socket 连接
10.5
Datagram 连接
10.6
小结
10.1 J2ME联网技术简介
在J2SE中可以使用和java.io提 供的类来访问网络服务和文件系统,由于 移动信息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内存的限制, 它们并不适合运行在移动设备上。
还有一点Socket和UDP不同的是, UDP可以接收不同方向的消息,而Socket 只能接收一个方向的消息。
从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来说,UDP不 如Socket安全可靠。Socket 像是一种点对 点的连接,中间已经架构了连接,它可以 保证发送方的消息发送到接收方(除非断 网),万一网络方面有点问题,一旦修复, 未发送的消息还是会依次发送,不必担心 重发。
下面演示J2ME 实现简单电子邮件发 送功能。
10.4 Socket 连接
10.4.1
Socket 连接简介
使用Socket是连接两台计算机最简单 的方法,另外由于Socket 使用的是TCP, 所以也就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并不是所有的MIDP设备都支持Socket 网络。在这部分中主要涉及的两个接口是 SocketConnection和 ServerSocketConnection。
datagram://localhost:5555 这样表示 建立了一个客户端模式的连接。在指定 ip:localhost 和指定端口:5555。 datagram://:5555 这样建立的是一个 服务器端模式的连接,在本地的5555 端口。
建立连接后,可以通过 DatagramConnection的newDatagram()方 法构造一个Datagram,然后调用 DatagramConnection的send()方法。
图10-1
通用连接框架与MIDP、基础简表和J2SE的关系
由于无线网络的各个特点,因此在开 发MIDP 联网应用程序的时候,要注意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关于网络通信的 API都是要花费大量CPU计算时间并且有 可能阻塞线程的。
10.2 通用连接框架
通用连接框架在J2ME 平台中扮演着 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移动信息设备的资 源受限特性,所以不适合在这里使 用。Generic Connection Framework(以 下简称GCF)是在CLDC中定义的。它的 引入成功的解决了联网的复杂类型。
10.4.2
Socket 示例
在J2ME中使用Socket和J2SE中差不 多,无非就是由服务端打开一个监听端口 等待客户端请求该端口,下面来看具体的 示例。
图10-4
Socket示例
10.5 Datagram 连接
10.5.1
Datagram 连接简介
提到Datagram 网络就要先对UDP 通 信协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