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
放大 虚
放大镜
学习交流PPT
33
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2、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 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是(B ) A、10cm B、7cm
C、8cm D、16cm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20 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此时像
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D )
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
学习交流PPT
34
说课流程
五、板书设计
学习交流PPT
35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规律: 2.猜想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交流PPT
1
说课流程
学习交流PPT
2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学习交流PPT
3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8
说课流程
三、教法
学习交流PPT
9
实验法 讨论法 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法
学习交流PPT
10
说课流程
四、教学过程
学习交流PPT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
介绍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器。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物距、像距、焦距等关系。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题
要求学生撰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思考。
分享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1
2
3
分析数据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光线折射误差等。
误差来源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确保实验环境的光线充足且稳定,避免外部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小误差方法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04
凸透镜成像特点分析与应用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常用于制作老花镜,用于矫正远视眼的视力问题。
眼镜
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制作而成的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便于观察细节。
放大镜
在相机和摄像机中,凸透镜作为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聚焦和成像。
摄影摄像
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
望远镜
工业检测
激光技术
凸透镜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环节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PPtPPT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和理解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分析 教材
学情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
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我 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属于中上等。
教学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学 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 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
分析 教材
布置适当作业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感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如果稍微改动一下实验器材,会获得更好的实 验效果。本实验用5颗LED灯组成的正五边形光 源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板作为光屏 有以下优点:
1、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 屛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2、光源为正立的正五边形,而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正五边形,很容易比较出像与物是倒立的,也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教学
探究--凸透镜成像
制定计划,观察探究
程序 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我先展示器材介绍构造 (投影),再示范调节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怎样观察虚像? (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教学 程序
探究--凸透镜成像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法
提问
引导
探究--凸透镜成像
交流
在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 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猜想——探究 ——创新三位一体的目标。使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 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 来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结构的一部分。
学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
3、零刻线刻在标尺的中央,可直接读出物距和 像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不同位置时,成 像的方式和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具体 来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 于凸透镜的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
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是物 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成像过程中, 像距和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 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31
02
当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03
04
当像距小于两倍焦距而 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17
当像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焦距越长,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弱,成像位置离透镜越远。
焦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成像位置离透镜越近。
25
提问环节,解答学生疑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疑
问。
2024/1/28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 的解答和指导。
通过提问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26
07 课程总结与回顾
2024/1/28
27
重点知识点回顾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 性质
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02
04
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05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03
2024/1/28
06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 关,不同的物距会得到不同性质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
反射光现象
凸透镜的表面会产生反射光现象,损失掉一部分光 能量。
防反射涂层
在凸透镜表面涂上具有特殊折射率的化学物质,能 改善光线的传输和成像效果。
凸透镜成像对眼睛的影响
近视和远视
近视患者的凸透镜曲度较大,视力暂时得到矫正。远视患者的凸透镜曲度较小,使眼睛聚焦 更远的距离。
散光和斜视
针对这些眼睛问题的凸透镜有特殊的设计和片面,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测试和调整。
显微镜
凸透镜用于放大物体,产生高清 晰度的图像。
凸透镜成像的误差分析
球面畸变
产生光轴外部像的缺陷。
非球面像差
不同位置焦点产生的成像误差。
彗差畸变
由近心点和远心点产生的误差。
胶片畸变
由相机或显微镜内部产生的误差。
焦距的测量方法
1 实验测量法
通过几何和光学方法,测量凸透镜的实际焦 距。
2 光屏法
将凸透镜放置于光源与光屏之间,获取焦点 位置和焦距长度。
3 物距大于焦距
像位置在凸透镜的异侧,产生缩小倒立的实像。
光线追迹法在凸透镜成像中的应用
画光线近似成像
使用光线追踪法手动计算凸透镜产生的实像。
定位光线位置
通过反向光线追踪,确定稳定的光线来源。
凸透镜成像的实际应用
相机镜头
凸透镜用于控制焦距,产生清晰 的图像。
眼镜
凸透镜用于矫正近视、远视及散 光。
光线传输定律
光线在空气与凸透镜上的传输 路径、速度和强度遵循能量守 恒,有特定的计算公式。
非球面镜面设计
通过多种数学方法,设计适应 不同目的和需求的非球面凸透 镜,以校正畸变和漏光等问题。
衍射和干涉现象
光线在通过凸透镜时会产生衍 射和干涉效应,对成像效果有 一定影响。
初二物理(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投影仪的应用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将图像放大并投射到屏幕上的一种设备。
通过调整投影仪的焦距和灯泡亮度,可以控制投影画面的大小和亮度,满足不同场 合的展示需求。
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学校、公司、家庭等场合,用于展示幻灯片、视频、图片等内容 。
放大镜的应用
放大镜是一种小型凸透镜,通常用于 放大微小物体,以便更好地观察。
眼睛的调节机制
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和瞳孔的 大小,来改变焦距和成像效果,从而 适应不同的视距和光线条件。
近视与远视的矫正方法
近视矫正
近视患者由于眼球过长或晶状体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前,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 膜上。
远视矫正
远视患者由于眼球过短或晶状体曲率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后,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使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 膜上。
放大镜
利用凸透镜的会聚光线作 用和虚像性质,将物体放 大并呈现为正立虚像,便 于观察。
02
CATALOGUE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与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
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光源、尺子、记 录纸和笔。
实验步骤与实验操作
步骤一
步骤二
像的放大率与物距的关系
总结词
像的放大率是指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比,它与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详细描述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时,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即放大率为1;当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逐渐 变大,放大率也逐渐增大。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或小于2倍焦距的情况下,放大率分别大于或小于1。这些关系可 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表示,对于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非常重要。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等。
误差来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器材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刻度尺测量距离。
2. 选择质量更好的实验器材,如使用高质量的凸透镜和光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物距(u)、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M=h'/h=-v/u,其中h为物高,h'为像高,v为像距,u为物距。负号表示成像为倒立。
放大率公式
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确定像的性质
在凸透镜成像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如果光线能从A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B点,那么光线也能从B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A点。
结构特点
03
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0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02
经过焦点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焦距是指从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f表示。
焦距
主光轴
焦点
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F表示。
03
CHAPTER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或光源)、刻度尺等。
操作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像距和像的特点(大小、正倒)。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前节所学内容,引起 本节内容 二、观察放大镜,照相机,投影 仪透镜的成像规律
说方法
一、激发引导 二、自主实验 三、启发思考 四、培养兴趣热情
板书设计
一、基本概念 1、物距 2、像距 3、焦距 4、实像 5、虚像 二、实验结论 1、物距>二倍焦距 2、2倍焦距距>物距>焦距 3、物距=焦距 4、物距<焦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
说教材
本节采用人教版八 年级上册第三章第 三
教学目标
一、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 物理实验的 一般方法,激发学生动手自主探究物理知 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考与 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 的兴趣
谢谢指导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倒立、放大、实像
4、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视 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5、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 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 镜视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作图究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应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凸
光
蜡
透
屏
烛
镜
2F F
物距 u
像
的
情
况
应用
大于2倍焦 距
倒立
等于2倍焦 距
倒立
在2倍焦距和 倒 立
焦距之间
缩小 实像 等大 实 像 放大 实像
照相机
投影仪
小于焦距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u>2f f<v<2f成__倒__立__、__缩__小__、_实__像___。
(照相机)
2、u=2f u=2f成__倒__立__、__等__大__、_实__像___。
• 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__倒__立__、 ___缩__小__、__实_____像;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间。
• 当物体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__倒__立__、 _____放__大、_____实__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7张PPT)目录•凸透镜基础知识•成像原理与规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验证•应用领域拓展•常见问题解答与误区澄清•课程总结与回顾CONTENTSCHAPTER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平凸或凹凸等形式。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光线传播路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特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物体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像与凸透镜的相对位置。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CHAPTER02成像原理与规律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原理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由于透镜的特殊形状,光线会发生折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光线汇聚成像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即为物体的像。
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等特性与物体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有关。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当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和像都变大;物距减小,像距和像都变小。
像的正倒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当物体从无穷远处向凸透镜移动时,像逐渐变大;当物体移动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变得最大。
03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01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02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二、学情分析
❖ 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知道了照相机,投 影机,放大镜都运用了凸透镜使物体成像原理,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 纳能力,但是对像的放大、缩小,虚、实还处于不解状态,只有通过实 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才能完成对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才能引发他们乐于探索日常和自然现象中的物理 道理。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像距( v)
正立 缩小 虚像
应用
一束平行光
u>2f u=2f f<u<2f u=f u<f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
距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投 的规律
《凸投镜成像规律》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过程 六、总结规律 七、效果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 这节课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 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 镜的理论基础,(应用—理论—再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集物理概念、现象、规律于一体的课程。因此它在本章起至 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对于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或测 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f凸透镜的 成像特点,把观察结果记录表格中,分析得出结论,从中学习实 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 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 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2f >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1、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
u>f 2、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条件?
u > 2f 3、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2f > u > f 4、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
u ˂f
结论: 1、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
2、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的转折( 分界)点; 3、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实像的转
够成在光屏的中间。
已知凸透镜焦距f =10cm
问题:在探究实验中需要测量或知道 哪些物理量?
物距u、像距v、焦距f。
F
F
F
F
பைடு நூலகம்
F
F
F
F
F
F
[收集证据]
焦距 物距 f/cm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
正、倒
放大、 缩小
实、虚
分析与结论(第二课时)
思考一:
1.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转折(分 界)点在哪? 2.成实像与虚像的转折(分界)点在 哪? 3.实像、虚像与物体相对于透镜的位 置关系?实像与虚像的倒、正?左、 右是否互换?
思考二: 在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从二
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 中,成实像与成虚像的时候像距如 何变化,与对应的所成像的大小如 何变化。
[分析与结论]
焦距 f/cm
物距 u/cm
u>2f
像距 v/cm
2f >v>f
像的性质
正、倒
放大、 缩小
实、虚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丰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要求学生多动 手,多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实验探究中能自主操作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 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像的性质 物距 u/cm 像距 v/cm 正立或 倒立
二倍焦距处 是成放大缩 小像的分界 点
虚像 放大或 或实 缩小 像
u>2f u=2f f<u<2f u=f u<f
f<u<2f 倒立
u=2f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u>2f
不成像
倒立
放大
放大
实像
虚像
一倍焦距处 是成实像和 虚像的分界 点
0-- 正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说课程序
一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
反思评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第五章的中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 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 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顺利地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
很难记,怎么办?
速记
一焦分虚实 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
联系实际
照相机:u>2f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物 体 光圈 暗箱
镜头: 胶片: 暗箱:
凸透镜 光屏 像距
镜头
胶片
2f
•F
•F
2f
联系实际
投影仪:f<u<2f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f
•F
•F’
2f
联系实际
放大镜: u<f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镜镜 头 凸 透 )
(
引发思考
提出问题:
三者都为凸透镜 ,成像的性质却不同。
那么它们成像的性质究竟与什么有关系? 这样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 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成功地引起学生对新知 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
引发猜想
猜想假设
1 凸透镜的大小决定成像性质 2 凸透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决定成像性质 3 凸透镜的焦距决定成像性质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需要引出探究的实质,创设 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
纳、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法、观察法、Biblioteka 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等。
四
学生学法
五 教学设计
复 习 引 入
引 发 猜 想
实 验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
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数 据 记 录 表 格
组别
任务
物距u(cm) 1
像距v (cm)
f = (cm)
缩小组
成缩小的像
2
3
1 放大组 成放大的像 2 3 1 倒立组 成倒立的像 2 3
1
正立组 成正立的像
2 3
合作交流
分析数据,组内讨论
物距(u/cm) 大小 像的性质 正倒 虚实 像距(v/cm)
U>2f
缩小
倒立
实
f<V<2f
f<U<2f
放大
倒立
实
V>2f
U<f
放大
正立
虚
——0
合作交流
那么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或二倍焦 距时,又将成什么性质像呢? 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实验结果是否 一致?
合作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合作交流
讨论:
除了以上两结论,由表格还能总结出哪些?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实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 这一环节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个人与小组的合作有 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 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人 际关系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学生分组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 光屏、火柴
二、学情分析
此时的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 和分析归纳能力,而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学生而言,
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做好分组实验并分析归纳得出
凸透镜成像规律很是关键,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
联系却相当紧密,因此在这节课设计时应从生活入
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应用知识。
投射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通过反射或折射后的反向
延长线汇聚所形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思考:实像和虚像还有哪些区别?
实验探究
实验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各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不 同;每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各大组中四个小组所用凸透镜 完全相同。
四小组分别命名为:放大组、缩小组、正立组和倒立组。
;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养成 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体验合作交 流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
(四)教具与学具
教师演示用: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 光屏、火柴
在这一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主 体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探究
认识实验器材
物距u: 物体与透 镜之间的 距离 像距v: 像(光屏) 与透镜之 间的距离
实验探究
实验注意的事项
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实验探究
实像: 由实际光线汇聚点组成的像,可以
联 系 实 际
复习引入
复习:
1 透镜的类型及对光的作用。 2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思考: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有哪些?
复习引入
像 ( )
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像。 投影片上的图案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放大的、倒立的像.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像。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F
F’
联系实际
这一环节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 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六、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 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
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 进行: 一是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操作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