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_第1节分子热运动(2)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 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 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的 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扩散)
知识小结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总之,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想一想: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实验五: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 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 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滴 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的红墨水扩 散现象?
扩散现象
27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 )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春天柳絮飞舞
28
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D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观察与思考三
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扩散就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 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 子热运动。
小结
•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扩散现象。 • 扩散现象说明了: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的运动.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扩散现象说明的问题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探索新知
热水中
二 分子热运动
扩散的快慢
冷水中
1.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故称为“分子 热运动”。
3.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
微观现象
宏观现象
扩散现象是微观世界分子运动的宏观体现。
3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6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题至第5题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天空课堂中,王亚平老师进行了“液桥”实验,我们观察到两块透明板 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这是因为( D ) A.水分子运动快 B.水具有粘性 C.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D.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课堂练习
6.如图示意了某种物体常见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A.从乙状态到甲状态,分子间的引力变大 B.丙状态时,物体的流动性最明显 C.甲状态时,物体最容易被压缩 D.甲状态时,分子的位置固定,不会运动源自探索新知四 分子动理论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用来解释热现象
课堂总结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由原子、分子构成 分子很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物质的三态模型 引力和斥力由分子间的距离决定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新知导入
消失的白糖
满架蔷薇一院香
茶香四溢
新知导入
长喙天蛾吸食花蜜
花香是怎样传播的?
前人的猜想: 我们在远处就可以闻到花 香,是因为有花香的“原 子”飘到我们鼻子里。
嗅觉的产生
探索新知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L1

L2

L 3 >10r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表现与它们的 距离 有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 14
5.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 分子间作用


有无固定很小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很小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典型例题
| 18
C (2019.重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 成是熔化现象
典型例题
| 19
(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
C 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典型例题
| 20
(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C )
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体,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比如,水分子的直径:4×10-10m。
1、扩散
|4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问题:这么多的分子,在物体内是什么状态?
我们不能用肉眼直击观察到分 子,但是可以通过宏观的现象间 接判断分子的状态---扩散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复习课件(15张ppt) (共15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复习课件(15张ppt) (共15张PPT)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再见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53:08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钻木取火、
热 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
升温
沸腾
内 能
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 温
晶体熔化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概览1.考点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物质分子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以选择题居多。

从历年中考来看,从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

2.中考题型分析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进行判断等。

此部分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分值在1-3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

本节考点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还会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选择题或填空题较多,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一般考点分子之间作用力选择题和填空题较多,用规律解释现象冷门考点对组成物质的分子理解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
RJ九年级P3图13.1-3 液体扩散的实验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
第十三章 内能
演示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物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体积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内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也同样具有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在 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_大__,它们的动能也 就越_大__。除此之外,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 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_分__子__势__能_。
RJ九年级P8图13.2-3 铁水很热, 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
物体内能的改变 如果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这是因为在 此过程中发生了热__传__递__。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 能增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内__能__。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热__量__,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物体 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 内能减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__大__。
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热和能》第2节《内能》课件ppt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热和能》第2节《内能》课件ppt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热和能》第2节《内能》课件ppt将下述几种说法中的热字与相应的物理知识用线连接起来:今天天气真热热量物体吸热膨胀内能摩擦生热物体吸热升温温度练习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练习一滴沸水落在冰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山吸收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小B:沸水放出热量,因为沸水的温度高C:沸水吸收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大D:冰山放出热量,因为冰山的内能小练习(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练习(2011常德)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对物体做功A练习(2013日照)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A(2012?安徽省)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B练习(20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C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C.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C练习(2012?达州)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练习①冰粒内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3.1 分子热运动(共27张PPT)

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 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 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 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mm深。
2.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扩__散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___分__子__在__不__停___地__做__无__规___则__的__运__动_____。
铅块



金块
铅块 金块
1.扩散现象 (1)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3)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的快慢除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呢?
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 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实验: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 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实验:
将一个大号注射器的活塞拔出一些,然后用橡皮套堵住出口,再将活塞往前推,会发 现很难推动。
间接说明了: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分子
物质 ↓ 原子核
原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练一练:
如今治理雾霾是我们身边重大的事了,而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 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 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 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想一想:下面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水晶
雪花
海水
一、物质的构成
我们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 酒精的微粒飘到我们鼻子里了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 子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只有百亿分子几米,人 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影响物质扩散快慢的因素
1、物质状态:相同温度下物质状态不同,扩 散快慢不同,一般气体扩散最快,固体扩散最 慢。 2、温度:温度越高,物质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 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 运动。
练一练
在实验室里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 很快就充满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
法正确的是( D )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中“2.5”的单位是nm C.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分子热运动----气体的扩散
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_标清.flv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吗?
打开一瓶香水,一会儿满屋生香,为什么?
5.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 重新结合起来,其原因是(B ) A.分子间引力太小 B.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 离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件(共25张PPT)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r0 当r > 10r0 无作用力
1、既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发生。
温度越高,分子扩散得越快。
➢当r > r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玻璃板。 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
怎样证明分子是运动的呢? 压紧的铅片和金片放置几年后 7×1019个分子,现在大型计算机每秒100亿次,如果人数数的速度也达到每秒100亿次,要想数完需要80年。 当r < r0 引力<斥力 物体之间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扫地时灰尘飞扬 堆放煤的墙角变黑 (2)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2、扩散现象还表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 怎样证明分子是运动的呢? 当r > 10r0 无作用力 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有一定的体积 有一定的体积 无固定的体
和形状
无固定形状 积和形状
归纳与小结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 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 重圆”能否真的发生。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 热运动越剧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热运动》精品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热运动》精品课件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5.如图所示,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的气 味,这是扩__散__现象;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高___时,现象 越剧烈。
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 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 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所示,这表明( )B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2018·抚宁县期末)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___间_较隔大;但 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斥__力的缘故。有些房间是用 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 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表明甲醛已扩散,这说明甲醛分子 是_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的动。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3.(2017·济南)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C)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 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 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 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D) 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B.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 C.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开水中加盐,水变咸了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无__规__则___的运动。 这种__无__规__则__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__力__,又有_斥__力_,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 同时消失的。 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的___分__子__、__原__子__构成的;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__停__地做_热___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__引__力和__斥__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