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大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保护电力设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作用。
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的研究和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念和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理,包括过流保护、欠频保护、过电压保护等。
2. 继电保护设备的选用和配置继电保护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设备,以及如何配置继电保护设备。
3. 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法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包括对电力系统的分析、保护方案的选择和参数设置等。
4. 继电保护系统的实施与维护继电保护系统的实施步骤、调试方法和维护要点,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排除和改进方法。
三、课程设计的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教科书学习和参考文献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继电保护设备的调试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理解和掌握。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包括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案设计、继电保护设备的参数设置和继电保护系统的实施方案等。
四、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1. 教师讲解教师首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向学生介绍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选用和配置原则。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 介绍本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对于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际继电保护方案设计和仿真测试,提高电力系统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
2. 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继电保护定制方案设计 - 继电保护仿真测试 - 继电保护应用实例2.1 继电保护定制方案设计通过了解不同的电力系统负载特性、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和电力系统电源接入模式,结合各类电力设备本身的特性和操作要求,设计出合适的、可操作的继电保护方案。
2.2 继电保护仿真测试通过各类电力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仿真测试,验证其可行性和稳定性,提高方案的设计质量和操作效果。
2.3 继电保护应用实例通过实际的电力系统应用实例,展示继电保护方案的应用和优势,同时总结出可供实际工作应用的继电保护方案和应用经验。
3. 设计步骤3.1 继电保护方案设计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初步设计出继电保护方案,并结合各类电力设备本身的特性和操作要求,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和完善,最终得到可操作性较高的继电保护方案,并分配各类继电保护设备的参数和接线。
3.2 继电保护仿真测试通过各类电力仿真软件(如Matlab、PSCAD等),对设计的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仿真测试、优化和验证,辅助提高继电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进行详细的仿真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
3.3 继电保护应用实例通过多组实际电力系统的应用实例,展示继电保护方案的应用,总结出可供实际工作应用的继电保护方案和应用经验,并提供实际工作中的继电保护操作建议和应急措施。
4. 课程结构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 1. 继电保护基础概念介绍 2. 继电保护定制方案设计 3. 继电保护仿真测试 4. 继电保护应用实例 5. 继电保护工程实践技能训练 6. 继电保护总结与反思5.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础概念和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原理和功能;掌握常用的保护装置和保护参数;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保护需求;学会使用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和保护操作;能够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安全的责任感,增强对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保护装置和保护参数、继电保护的应用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解释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保护动作的判断依据。
2.常用保护装置:介绍常用的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分析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3.保护参数的设定:讲解保护参数的设定方法,包括动作电流、时间延迟等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4.继电保护的应用:介绍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输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
5.继电保护的设计:讲解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保护级联、保护区域划分、保护装置选择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装置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保护装置的动作和性能,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参数设定和保护方案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地将故障隔离,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设计非常重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应该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如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等。
这些基本知识是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应该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分类。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指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继电保护的分类是指继电保护按照不同的保护对象进行分类,如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等。
掌握了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继电保护的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应该包括继电保护的应用。
继电保护的应用是指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如继电保护的设置、继电保护的调试、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等。
掌握了继电保护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应该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分类、继电保护的应用等内容。
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提高电力系
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附录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附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各种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知识目标:学生应能够理解并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各种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技能目标: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能够对保护装置进行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能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热爱电力事业。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各种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基本原理。
2.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差动继电器等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包括保护装置的调试步骤、方法,以及维护和保养注意事项。
4.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运行管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各种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继电保护原理》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主变保护: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纵连差动保护原理:差动保护是一种依据被保护电气设备进出线两端电流差值的变化所构成的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一般可分为纵联差动保护和横联差动保护。
动作特性:只在保护区内短路时才动作,不存在与系统中相邻元件的保护的选择性配合问题,因而可以切除保护区内的任何一点短路事故。
整定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选择14.33511021===T T T n n n 48.105.1011031'===T T T n n n 考虑到不平衡电流等的影响,为增加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大一点;在差动回路中接入具有饱和特性的中间变流器的方法;采用相同的互感器等。
原理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张保会167页2、110KV 母线的保护:完全电流母线差动保护母线保护的的原则:1、在110kv 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分段母线上,为保证有选择性的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发生的故障,而另一组(或段)无故障的的母线仍能继续运行,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2、110kv 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 母线或高压侧为110kv 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所的35kv 母线,按照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完全电流母线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张保会228页。
整定计算:TA MAX K REL SET R N I K I .1.1.0×=TAMAX L RSET N I KRELI .2×=KA I MAX L 235.011085.022.=÷=TATA SET N N I /282.0/2.1235.0=×=∴3、35KV 出线的保护配置:零序电流速段保护原因:对于35kv 出线处的保护,在出口处如果发生三相短路时,保护可能会出现死区。
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在于保护不存在死区,零序阻抗大,保护灵敏性高;除此之外受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电力系统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参考教材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和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运行特点;3. 学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能够进行常规保护方案的设计;4. 具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和故障处理的能力;5.了解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二、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a. 继电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b. 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发展历程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a. 出线保护装置b. 过流保护装置c. 距离保护装置d. 差动保护装置e. 频率保护装置f. 转子开路保护装置g. 母线保护装置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a. 保护原则和设计准则b. 选用保护装置的依据和方法c. 保护的设置和参数的选择4. 继电保护的特殊问题a. 自动重新合闸保护b. 同期重切保护c. 同期选址抗饱和保护d. 光纤继电保护及其应用5. 继电保护设备的试验与调整a. 保护设备的试验方法b. 保护设备的调整和校验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三、参考教材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该书包含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等内容,适合作为该课程的主要教材。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出版社):该书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和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的设计和应用。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机械工程出版社):该教材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念到保护装置的详细原理,系统地介绍了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且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适合作为该课程的参考教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双电源网络线路继电保护设计一、原始资料某双电源网络如图所示:EAa) 线路AB (A 侧)和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120安和100安;负荷的自起动系数为1.8。
b) 可靠系数1 1.25rel K =,2 1.15rel K =,3 1.2rel K =, 1.15rel K =(躲开最大振荡电流时采用),返回系数0.85re K =。
c) A 电源的.min 15s X =欧,.max 20s X =欧,B 电源的.min 20s X =欧,.max 25s X =欧;其它参数如图中所示。
试设计线路AB (A 侧)的三段式电流保护。
二、设计任务a) 线路AB (A 侧)继电保护的规划配置;b) CT 变比的选择;c) 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d) 用autocad 或visio 软件绘制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图。
三、设计成品a) 编写设计报告书(包括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b) 用autocad 或visio 软件绘制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图。
总体要求:根据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参加设计指导课,独立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报告书和图纸,完成后上交给指导教师。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电力系统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保护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主要参考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张明君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三版), 张保会、尹项根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三版), 贺家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陈德树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陈生贵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原理》,吕继绍主编,电力工业出版社,1990。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教材章节:第五章继电保护原理
- 5.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 5.2常用继电器的结构与原理
- 5.3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
- 5.4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2.内容列举:
-(1)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掌握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3)学习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理解其作用和相互关系;
-(4)学习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继电保护的参数;
-(5)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的了解。
2、教学内容
-(6)学习微机继电保护的原理、构成及优势;
-(7)探讨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故障(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24)通过模拟电力系统故障,进行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优化保护参数;
-(25)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8)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分析动作特性;
-(9)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检验及维护方法;
-(10)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案例,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11)深入了解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对称分量法及序网分析方法;
-(12)探讨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理解与SCADA、智能电网等现代技术的融合;
-(20)通过课程总结和反思,评价自身在继电保护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提升,为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故障和事故,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这些故障和事故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停电。
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继电保护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点,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各种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用和实践,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和调试方法;4. 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继电保护的原理,设计和优化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案。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点: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点,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模式、负荷特性等;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继电保护的分类、工作原理、特点等;3. 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介绍各种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过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4. 继电保护的应用和实践:介绍继电保护的应用和实践,包括继电保护的设计和调试方法、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和处理等;5. 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和优化:介绍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继电保护的原理,设计和优化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案等。
四、教学方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小组讨论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而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保护方法和保护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程背景电力系统属于大型复杂系统,具有分布、多层次、多种类型的特征,其中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变电设备等,这些设备都需要有一定的继电保护机制。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性需要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1. 着重介绍电力系统故障及故障类型,传统保护与微机保护技术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继电保护技术的实质和细节。
2. 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中故障监测技术,保护技术的系统set 置等方面的知识,以及高压线路的绝缘与弧光特性,接地故障产生机理等。
3. 学习各种保护设备的原理、构造、实现及功能、其保护对象和保护类型,以及设备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为了达到监控实时状态及预防故障问题的目的。
4. 了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将继电保护技术和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力系统保护及控制方案。
三、课程模块1. 电力系统故障及故障类型2. 继电保护技术的实质和细节3. 电力系统中故障监测技术和保护技术的系统set 置4. 保护设备的构造和实现5. 保护设备的保护对象和保护类型6. 设备的特殊保护7.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四、课程教学方法1. 讲授理论知识,主要采用课件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践环节,安排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掌握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群体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演讲、案例探讨等方式,让学生在融合互动的过程中,激发思维和创新精神。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题目110kV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设计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年级电气134班姓名王学成学号 2013011983 提交时间 2016年12月19日成绩指导教师何自立许景辉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摘要 0第1章、概述 (1)1.1距离保护配置 (1)1.1.1主保护配置 (1)1.1.2后备保护配置 (2)1.2零序保护配置 (3)1.2.1零序电流I段(速断)保护 (3)1.2.2零序电流II段保护 (4)第2章、系统分析 (4)2.1故障分析 (4)2.1.1故障引起原因 (4)2.1.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 (4)2.1.3 短路简介及类别 (5)2.2输电线路保护主要形式 (6)(1)电流保护 (6)(2)低电压保护 (6)(3)距离保护 (6)(4)差动保护 (6)2.3对该系统的具体分析 (7)2.3.1对距离保护的分析 (7)2.3.2对零序保护的分析 (7)2.4整定计算 (7)2.4.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7)2.4.2零序保护的整定计算 (13)2.4.3结论 (18)2.5原理图及动作分析 (19)2.5.1原理图 (19)2.5.2动作分析 (21)第3章、总结 (21)第4章、参考文献 (22)摘要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又称阻抗保护。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压为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流为负载电流,而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电压降低、电流增大。
因此,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是有很大变化的。
由于线路阻抗和距离成正比,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阻抗,也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距离。
所以可按照距离的远近来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这样就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本设计为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简述了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原理具体整定方法和有关注意细节,对输电网络距离保护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介绍了距离保护的接线方式及阻抗继电器的分类,分析了系统振荡系统时各发电机电势间的相角差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和短路过渡电阻影响。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的设计和调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特点;能够根据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设计;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然后讲解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让学生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最后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问题;接着,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采用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继电保护原理》等参考书;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详细的PPT课件,展示了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和工作原理,同时准备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继电保护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继电保护知识的理解。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应用,能够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掌握继电保护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熟悉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
3.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能够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
5.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
6.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意识,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继电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应用。
1.继电保护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
3.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基本组成。
5.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
6.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和其他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
7.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8.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继电保护原理》等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这部分应该包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述,介绍它的定义、作用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提及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在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后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和能力: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方案;具备继电保护实施和调试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完成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和应用继电保护方案。
以下是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研究重点: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和原理,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不同类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讲解各种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如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
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流程和方法:介绍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流程,包括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分析、选择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装置的配置和参数设置等。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电力系统中,提高他们的继电保护设计能力。
以上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设计和应用继电保护方案的能力。
以上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设计和应用继电保护方案的能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分院院长:教研室主任: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内容原始数据:某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见附图),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Sn=31.5MVA;电压为110±4×2.5%/38.5±2×2.5%/11KV;短路电压U HM(%)=10.5,U H.L(%)=17, U ML(%)=6。
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 KV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附图。
2.设计任务及要求:1、认真完成系统设计计算,并熟练掌握基本接线操作。
2、要求规划并完成图纸的绘制,布局,标注及图形符号的绘制符合电气规范,准确,清晰,美观。
3、书写报告,3千字左右,报告按照设计过程来进行书写(包括计算过程,电气接线过程,绘制过程及设计总结),变压器主接线图、系统电气接线图各一份。
3.参考资料1.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贺家李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刘学军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5.答疑时间及地点目录第一章绪论 (5)第二章运行方式的选择 (7)1.1 运行方式的选择原则 (7)1.1.1 发电机、变压器运行方式选择的原则 (7)1.1.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原则 (7)1.1.3 线路运行方式选择原则 (7)1.1.4 流过保护的最大、电小短路电流计算方式的选择 (7)1.1.5 选取流过保护的最大负荷电流的原则 (8)1.2 本次设计的具体运行方式的选择 (8)第三章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9)3.1 断路器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9)3.1.1 距离保护І段的整定计算 (9)3.1.2距离保护П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9)3.1.3距离保护Ш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0)3.2断路器2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1)3.2.1距离保护І段的整定计算 (11)3.2.2距离保护П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1)3.2.3距离保护Ш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2)第四章线路保护方式的选择、配置方案的确定 (14)4.1 保护的配置原则 (14)4.2 配置方案的确定 (14)4.2.1 保护装置的配置 (14)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8)第一章绪论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2)1.设计原始资料 (3)1.1 具体题目...........................................................................................................1.2 完成内容...........................................................................................................2.分析课题设计内容 (3)2.1保护配置............................................................................................................3.保护配合的整定 (4)3.1 线路L1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4)3.1.1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4)3.1.2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5)3.1.3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6)3.2 线路L2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6)3.2.1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6)3.2.2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6)3.2.3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7)3.3 线路L3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8)3.3.1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8)3.3.2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8)3.3.3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9)总结 (11)1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E 115/ϕ=,Ω=151G Z ,Ω=102G Z , Ω=103G Z ,12L = L =60km ,km L 403= ,B-C L =50km ,C-D L =30km ,D-E L =20km 线路阻抗为0.4Ω/km ,85.0'=rel K , 8.0''=rel K ,2.1=re K 15.1'''=kB-C.max I =300A 、C-D.max I =200A 、D-E.max I =150A ,5.1=ms KAB试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题目110kV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设计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年级电气134班姓名王学成学号 ********** 提交时间 2016年12月19日成绩指导教师何自立许景辉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摘要 (1)第1章、概述 (2)1.1距离保护配置 (2)1.1.1主保护配置 (2)1.1.2后备保护配置 (3)1.2零序保护配置 (4)1.2.1零序电流I段(速断)保护 (4)1.2.2零序电流II段保护 (5)第2章、系统分析 (5)2.1故障分析 (5)2.1.1故障引起原因 (5)2.1.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 (5)2.1.3 短路简介及类别 (6)2.2输电线路保护主要形式 (7)(1)电流保护 (7)(2)低电压保护 (7)(3)距离保护 (7)(4)差动保护 (7)2.3对该系统的具体分析 (8)2.3.1对距离保护的分析 (8)2.3.2对零序保护的分析 (8)2.4整定计算 (8)2.4.1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8)2.4.2零序保护的整定计算 (14)2.4.3结论 (20)2.5原理图及动作分析 (20)2.5.1原理图 (20)2.5.2动作分析 (22)第3章、总结 (22)第4章、参考文献 (23)摘要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又称阻抗保护。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压为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流为负载电流,而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电压降低、电流增大。
因此,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是有很大变化的。
由于线路阻抗和距离成正比,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阻抗,也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距离。
所以可按照距离的远近来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这样就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本设计为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简述了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原理具体整定方法和有关注意细节,对输电网络距离保护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介绍了距离保护的接线方式及阻抗继电器的分类,分析了系统振荡系统时各发电机电势间的相角差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和短路过渡电阻影响。
最后通过MATLAB建模仿真分析本设计的合理性,及是否满足要求。
关键词:距离保护;整定计算;第1章、概述1.1距离保护配置1.1.1主保护配置距离保护的主保护是距离保护Ⅰ段和距离保护Ⅱ段。
(1)距离保护第Ⅰ段线路AB 正序阻抗 1AB A B Z Z L -==0.4×60=24Ω线路BC 的正序阻抗 1B C B C Z Z L --==0.4×40=16Ω保护1、2的距离保护Ⅰ段 .1,2set rel AB Z K Z =ⅠⅠ=0.85×24=20.4Ω保护3、4的距离保护Ⅰ段 .3,4set rel BCZ K Z =ⅠⅠ=0.85×16=13.6Ω (2)距离保护Ⅱ段整定计算1)按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Ⅰ段配合整定为保证在下级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上级线路保护处的保护Ⅱ段不至于越级跳闸所以其Ⅱ段的动作范围不应该超出下级线路Ⅰ段的动作范围。
考虑分支电路的影响,可按下式进行整.1.min .2()IIIIIset rel AB b set Z K Z K Z =+•式中,IIrel K 为可靠系数,取0.8;为确保在各种运行方式下保护1的Ⅱ段范围不超过保护2的Ⅰ段范围,分支系数Kb 取各种情况下的最小值Kb.min 。
2)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整定若被保护线路的末端母线接有变压器时,其距离Ⅱ段保护的动作范围不应超出变压器快速保护(一般是差动保护)的范围,即距离Ⅱ段应躲开线路末端变电所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处短路时的阻抗值,设变压器的阻抗为ZT ,则起动阻抗整定为.1.min ()IIIIset rel AB b t Z K Z K Z =+•当被保护线路末端母线上既有出线又有变压器时,距离Ⅱ段的整定阻抗应取上述两种情况的较小者。
3)保护动作时间的整定12IIIt t t =+∆(1.5)4)灵敏度校验距离保护Ⅱ段,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本线路末端短路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
由于是反映于数值的下降而动作,其灵敏系数定义为具体对保护1的距离Ⅱ段来看,在本线路末端短路时其测量阻抗为ZAB ,因此灵敏系数为一般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距离保护Ⅱ段应与相邻元件的保护Ⅱ段相配合,进一步延伸保护范围,并延长动作时限。
5)当校验本线路末端故障时,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则距离保护Ⅱ段应与相邻元件的保护Ⅱ段相配合,进一步延伸保护范围,并延长动作时限。
保护动作时间:距离Ⅰ段与Ⅱ段联合工作构成本线路的主保护。
1.1.2后备保护配置(1)距离保护第III 段整定本题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当线路上负荷最大且母线电压最低时,负荷阻抗最小,如.min.min .max L L L U Z U ••=式中.min L Z 最小负荷阻抗..min L U 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max L I 为被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此系统选择具有方向圆特性阻抗继电器,由躲开负荷阻抗换算成整定阻抗值,则 .min .1cos()III L set rel ss re set L Z Z K K K ϕϕ=-式中set.1III Z 为保护1距离III 段的整定阻抗;rel K 为可靠系数。
取2.1=rel K , 1.2ss K =, 1.2re K =和75o set ϕ=,30o L ϕ=(2)灵敏度校验距离保护的III 段,既作为本线路I 、II 段保护的近后备,又作为想了下级设备保护的远后备,灵敏度应分别进行校验。
作为近后备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校验,则作为远后备时,按相邻设备末端短路校验,则.1(2)1.max set sen AB b nextZ K Z K Z =+Ⅲ (3)动作时限的整定距离保护III 段的动作延时,应比与之配合的相邻设备保护动作延时大于一个时间级差△t 。
1.2零序保护配置1.2.1零序电流I 段(速断)保护躲开下级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30.1.max I ,引入可靠系数为rel K Ⅰ=1.2.1set I Ⅰ=0.1.max 3rel K I ⨯Ⅰ (1.12)1.2.2零序电流II 段保护1)零序电流II 段的电流整定零序电流II 段保护的工作原理与相间短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一样,其启动电流首先考虑与下级线路的零序电流速断保护范围的末端M 点相配合,并带有一个高出△t 的时限,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可靠系数为1.15.4.24..minrel set set b K I I K =⨯ⅡⅡⅠ2)灵敏度校验应按照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的最小零序电流来校验,并满足0.4min .13re set I K I =Ⅱ>=1.5 若灵敏度不满足要求,除考虑与下级零序II 段保护配合外,还应考虑到下列方式解决:用两个不同灵敏度的零序II 段保护。
从电网接线的全局考虑,改用接地距离保护。
第2章、系统分析2.1故障分析2.1.1故障引起原因1、雷害2、大风3、洪水暴雨4、外力破坏5、覆冰6、污闪7、鸟害8、本体缺陷2.1.2故障状态及其危害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例如短路、断线等故障。
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类型的短路。
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后果:(1)通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
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4)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2.1.3 短路简介及类别电力系统的短路就是在回路中因为电阻降低而引起电流异常增大的一种现象;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而流过非常大的电流。
短路分为很多种情况,有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等。
相线俗称火线,三相就是三个火线,他们电压相等,频率相当,但是相序(时间)不同。
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线对称短路图2-1 常见短路故障一、单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是指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一根相线与大地成等电位状态了,也就是该相线的电位与大地的电位相等,都是“零”,非故障两相电压接近正常电压,负荷电流接接近正常,故非故障相工作状态与正常负荷状态相差不大。
二、两相短路两相短路任意两相导线,直接金属性连接或经过小阻抗连接在一起。
此时故障点处两故障相的对地电压相等,故障相电压不为零。
而非故障相三、两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是指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两根相线与大地成等电位状态了,此时故障点处两接地相的电压都为零。
四、三相对称短路三相对称短路是指三相全部短路,三相对称性短路时,故障点处的各相电压相等,且在三相系统对称时均都为零。
此种短路情况最为严重,对电力系统的损害极大。
2.2输电线路保护主要形式(1)电流保护对于输电线路来说,在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供电的负荷电流,越靠近电源端,负荷电流越大。
假定在线路上发生三相短路,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
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中电流幅值的增大,可以构成过电流保护。
(2)低电压保护在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各变电所母线上的电压一般都在额定电压±5%~±10%范围内变化,且靠近电源端母线上的电压略高。
短路后,各变电所母线电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离短路点越近,电压降得越低,短路点的相间或对地电压降低到零。
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可以构成低电压保护。
(3)距离保护同样,在正常运行时,线路始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的是该线路与供电负荷的等值阻抗及负荷阻抗角(功率因数角),其数值一般较大,阻抗角较小。
短路后,线路始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的是该测量点到短路点之间线路段的阻抗,其值较小,如不考虑分布电容时一般正比于该线路段的距离(长度),阻抗角为线路阻抗角,较大。
利用测量阻抗幅值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可以构成距离(低阻抗)保护。
(4)差动保护利用每个电力元件在内部与外部短路时两侧电流相量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利用两侧电流相位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利用两侧功率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等还可以构成其他原理的纵联保护。
利用某种通信通道同时比较被保护元件两侧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气量差异的保护,称为纵联保护。
它们只在被保护元件内部故障时动作,可以快速切除被保护元件内部任意点的故障,被认为具有绝对的选择性,常被用作220KV及以上输电网络和较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元件的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