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气候学生导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导学案(中国气候第1课时)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导学案(中国气候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304e44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79.png)
区域地理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制作人:赵忠丽审核人:胡良善适用范围:高二(文奥、文普)使用日期:2021年11月5日【考点展示】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划分。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锁定目标】掌握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结合气温或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规律与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学案】-、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漠河阳近数值最小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区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小: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
7JJ 夏季 等温我稀疏除育藏高原外,全国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
① 曳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但白 昼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因而北方获得的太阳照射不比南 方少。
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夭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 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减少。
东部地区的等温线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西部等温线比较弯 曲,而且一些地方等 温线出现闭合 东部地区普遍高温西部青藏高等山地 气温偏低 ① 夏季南北方获得太阳辐射差异小,纬度作用减弱,海陆位置增强。
东部地区普遍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控制,加强了海陆因素 的作用而成为主导因素,所以东部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② 西部因地表起伏大,地形仍是主导因素,山地因海拔高而成 为低温中心,盆地因海拔相对较低和盆地热效应而成为高温中心。
所以等温线比较弯曲,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
吐鲁番盆地数值最 大,等温线闭合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 夏季最热的地方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增温作用强, 形成焚风:③沙漠广布,吸热快:④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温度带⑴划分的依据:枳温的多少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
当日 平均气温稳定到10°C 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 活跃生长。
为此,可把-年中N10持续期内,每 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积温越高,作物的生长期越长。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e99beb65ce0508763213e9.png)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复习目标】(1)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2)体验高考真题(3)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念。
【复习重难点】(1)根据气候特征归纳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准确把握复习目标要求【学习方法指导】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并归纳总结。
【学习资源】课本、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方法是指导【基础知识自主学习】情境导入:自主复习课本,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成因分析1、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成因x+k、Com]①赤道低气压带常年控制;②北西南三面地势较高,东面地势较低,有利于信风携带大量水汽进出,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③沿岸有暖流流过。
2、亚洲东部成为世界最典型季风区的成因:亚洲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3、地形对北美大陆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为大平原,冬季寒潮可自由南下,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大面积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显著;西部为高山区,东部为高原山地区,水汽主要不自大西洋。
4、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大的成因:①常年受西风控制;②海岸线曲折,地势低平,山脉分南北并呈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把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水汽带入内陆,使之终年温和多雨。
5、撒哈拉沙漠形成世界最大的沙漠气候区的成因: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②海岸线平直,地形单一;③西部有寒流流过;④东部靠近干燥的阿拉伯半岛。
二、世界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其它地区分布成因2、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上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地形为高原,海拔高,气温下降,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为热带草原气候。
3、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①受山脉阻挡,地形的影响;②受沿岸洋流的影响;4、南半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缺失的原因: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相应纬度为海洋。
河南省安阳县二中高二地理《22 世界的气候》导学案
![河南省安阳县二中高二地理《22 世界的气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cf638ccbff121dd368333.png)
2.2 世界的气候(导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知道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3.能读图分析、判断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和特点。
【课前补充】1.气压、气流和降水的关系:低气压→气流上升→降水多;高气压→气流下沉→降水少;气流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降水多;气流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降水少。
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湿润,降水多;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干燥,降水少。
2.描述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1)气温: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2)降水:冬夏降水、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地中海气候---冬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基础知识自我诊断】1.绘制“三圈环流”的理想模式图,并标注“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2.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的地理意义有哪些?3.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分析以下气候的“成因、特点、分布及规律”。
(1)单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2)单一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3)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对气候的影响──(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合作探究】1.P40页课后题2.赤道穿过东非高原,但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分析其原因。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4.总结归纳下列三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分布地区,并对比这三组气候类型的异同。
(1)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知识体系构建】形成气候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练习】判断气候类型(1)(2)(3)。
《气候特点导学案》
![《气候特点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bcb14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3.png)
《气候特点》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是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气候特点。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气候特点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环境、预防自然灾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候的观点及其形成原因;2. 掌握气候因素及其互相干系;3. 熟悉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4. 能够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气候的观点及形成原因2. 气候因素及互相干系3. 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四、进修重点和难点1. 气候因素及其互相干系2. 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五、进修方法1. 听讲和笔记2. 小组讨论和合作3. 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六、进修过程1. 讲解气候的观点及形成原因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多种因素。
气候的形成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探讨气候因素及其互相干系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气压等。
这些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
比如,温度高的地区一般降水量也比较大,而温度低的地区降水量较少。
3. 分析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因素,世界上可以划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寒带气候则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不同气候类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居住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教室练习1. 请根据气候因素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选择一个大洲,描述其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
3. 讨论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八、教室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的观点及形成原因,掌握了气候因素及其互相干系,熟悉了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气候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特点的理解。
气候课堂导学案.doc
![气候课堂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8f293a2aef8941ea66e054a.png)
气候类型及全球气候变化【高考定位明确目标】1.考核内容上,侧重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和成因及其影响。
2.考核形式上,命题多结合热点区域、气候图表资料考查。
3.应考策略上,熟知考点,理解原理;揣摩题型,把握规律;关注热点,举一反三。
【考点清单归纳整合】考点一、气候的形成因素1.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不均,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节差异的主要成因,也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2.大气环流:(1)低气压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高气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2)一般说来,西风带多雨;信风带、东风带少雨。
(3)季风环流: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形成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冬季则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形成低温干燥的气候特点。
3.海陆分布: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降水较丰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5.地形:山地比附近的平原气温低,变化小;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1.请列举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2.请列举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2011山东文综第26题)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 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请回答:(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6分)(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考点二、气候类型的判读1.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表。
(1)“以温定球”: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 月,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 1 月。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①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
②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③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最新高二地理下册《中国气候》精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最新高二地理下册《中国气候》精品导学案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be2e0cc8d376eeafaa3179.png)
中国天气教案 2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地域的主要锋面雨带,往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 8 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挪动。
以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 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表示图”。
读图回答1---2 题。
b5E2RGbCAP1. 该同学绘制的表示图中有一处显然错误,其错误点及原由分别是()A .“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2.图中副高所处地点,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B.六月C.七月 D .八月2012 年 7 月 23 日,一场忽如其来的强降雨侵袭北京,使北京市里发生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
据此并联合所学知识达成3-4 题。
p1EanqFDPw3.“下雨了,北京又成海了,欢迎到北京来看海”,网友们的讥讽反应出北京() A.天气种类有别于周边地域 B .城市基础设备建设不尽合理C.地表河网密布,水资源充分 D .城市旅行资源丰富多样4.北京市在城市发展中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根本举措是()A.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 B .加大城市下水道建设力度C.成立城市排涝应急指挥中心D.增强防涝避险的宣传教育以下图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良红枣品种。
据此达成5-6 题。
5.甲地就地取材栽种该品种枣树,主假如因为其 A .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6.甲地小枣质量优秀,主假如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展D.绿洲广布,土壤肥饶2010 年 5 月初,该地区天气明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以下图所示地区降水季节分派较均匀。
的洪灾。
据此达成 7-9 题。
DXDiTa9E3d7.形成本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根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8.自 2009 年冬至 2010 年 4 月尾,与常年对比该地区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9. 2010 年 5 月初,控制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转状况是D.暖锋迟缓过境A.气旋迟缓过境B.冷锋迟缓过境 C .反气旋迟缓过境读图 2 ,达成 10-11 题10.依据图是信息能够推测,A . 1 月均匀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 月均匀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 7 月均匀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 7 月均匀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1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汗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2012 四川)表 1 为某地天气有关数据。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气候 导学案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气候 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0e61c4d4d8d15abe234e54.png)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 高山气候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够在地图上填注中国气候类型、界线。
2、 能说出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3、中国气温和降水特点【重点难点】不同干湿度、温度带分界线【课前预习】①、读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②、读出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
③、结合我国主要温度带图判断下列地区所属温度带:漠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海南岛。
④、我国六个温度带的农业耕作制度分别表现为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和青藏高原区 。
⑤、结合我国干湿地区图判断下列地区所属干湿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海南岛、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天山。
⑥、我国四个干湿地区最适合的利用类型分别是: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
⑦、我国跨干湿地区最广的省区是 。
跨温度带最广的省区是 。
⑧、比较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为什么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并不都是干旱少雨?我国的气温和降水:①、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我国全国普遍;一月0℃等温线经过一线。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特点是;时间分布特点是。
③、A、B两地气候差异表现为,原因是;CD两地气候差异表现为,原因是。
④、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地最多,地最少;夏季气温地最低,地最高;地受寒潮影响较小。
⑤、图中E地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相比,冬季气温偏,原因是。
2.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中国的气候:①、读图略气候特点: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温带季风;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亚热带季风;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温带大陆;海南岛——热带季风;③、漠河——寒温带;东北平原、准噶尔盆地——中温带;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暖温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亚热带;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寒区;海南岛——热带;④、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到三熟一年三熟一年一熟;⑤、松嫩平原、华北平原——半湿润;三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海南岛——湿润;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干旱;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交界;天山——半干旱;⑥、水田旱地草地荒漠;⑦、甘肃、陕西;甘肃;⑧、温带季风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且降水较少;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且降水较多副热带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较多。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9b63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5.png)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是地球大气层中气体的状态和运动的综合表现。
气候对于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深入了解地球气候做好铺垫。
二、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类。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三、导入问题1. 什么是气候?2. 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 了解气候因素有哪些?四、进修过程1. 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力等。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2. 气候因素的分类气候因素可以分为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力等。
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量,风向风力是指风的方向和强度。
3. 气候类型的分类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不同气候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气候因素,反映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五、拓展应用1. 请结合实际例子,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你认为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类。
气候是地球大气层中气体状态和运动的综合表现,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为地球环境的珍爱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新人教版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3fd3fb02020740bf1e9b1d.png)
高二地理《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温度带。
2、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3、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自主预习】1、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中用色笔描出一月0℃等温线,该线大致位于我国(山脉)、一线,向西沿伸至高原东缘。
(2)从海口到漠河,温度大致相差—℃,温差较大的原因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图上28t等温线用色笔描出,并写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所在的地形区名称o (2)漠河与海口气温大致相差_℃,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是:3、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下列各温度带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正确表示温度带的分布。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F、高原气候区(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一致,其东段都位—一一线。
(3)说出下列地区所处的主要温度带:平原:①东北平原、②华北平原、③ 长江中下游平原 o盆地:④四川盆地―、⑤塔里木盆地、⑥准嚼尔盆地 _、⑦柴达木盆地。
高原:⑧黄土高原 _、⑨内蒙古高原、⑩云贵高原 O4、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用色笔描出。
(2)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线,经高原东南边缘;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_ (山脉),经高原东南边缘,最后进入高原东南部。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合作探究】1、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画出非季风区的范围。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夏季风的风向。
高二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
![高二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755f8be23482fb4da4cb4.png)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2、掌握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一、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内容:气候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一、单选题读图“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丙地气候特点是A.终年温和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终年高温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小薇暑假和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
关于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B.②地阳光明媚,栽种着柑橘、葡萄等经济林果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D.④地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男子,传统打扮是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
他们的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美观休闲能保暖B.地形崎岖宜行走C.炎热干燥多风沙D.狩猎探险真方便5.以下地点气候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B.巴西利亚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C.伦敦温凉湿润,降水均匀D.雅典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A.对流活动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西南季风强盛D.东北信风控制7.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8.下列气候类型中,欧洲西部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合掌造是日本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最好】高二下期中国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最好】高二下期中国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气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b3a37a8114431b80dd820.png)
第三节中国的气候【考纲要求】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主要气象灾害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1、中国气候的特点2、常见的气象灾害(成因及危害)3、我国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相应措施【教学重难点】气候特征、成因、对农业的影响及气象灾害【主要问题】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2、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3、我国的气候特征、成因及评价4、影响我国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基础梳理】一、天气与气候天气是指短时期的大气状况(阴晴冷热风雨等),天气变化较快。
气候是指长时期的天气综合状况。
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二、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详见地图册P163框图)读一月等温线图(地图册P161)注意: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地图册p164)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兰州附近河谷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岛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⑥冬季大兴安岭两侧等温线弯曲状况及原因西侧位于迎风坡,气温低,弯向南;东侧气温高,弯向北。
⑦四川盆地冬季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高的原因:A.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减弱,气温偏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形为平原,地势开阔,是北方南下冷空气的主要通道,气温偏低。
B.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分散。
C.多云雨保温作用强。
读七月等温线图(地图册P161)注意: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地形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B.沙漠广布,吸热快;C.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③七月天山地区等温线分布状况及原因:沿山脉延伸,受地形的影响三、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详见地图册P163框图)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地图册P162)注意: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气候导学案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气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aa3d0e53a580216fcfedc.png)
“世界的气候”补充资料一、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2.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夏季→陆地比海洋吸热快→陆地气温 ,气压 →形成 低压 ·冬季→陆地比海洋放热快→陆地气温 ,气压 →形成 高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割,断裂成块状分布·夏季30°N 附近的 高气压带被夏季陆地热低压切断成块状 ·冬季60°N 附近的 低气压带被冬季陆地冷高压切断成块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55º 10º0º0º40º 30º20º 70º60º70º5035副极地低气压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信风带3.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4.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气候类型判断思路:5.几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与形成原因⑴四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⑵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⑶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导学案》
![《气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5869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d.png)
《气候》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气候的观点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气候”。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气候这个词,但你知道气候是什么吗?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气候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气候吧。
1.2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 理解气候的观点和特点- 掌握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探究2.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并回答)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现象。
气候是稳定的,而天气是短暂的。
例如,北京的气候是寒冷干燥的,而今天的天气可能是晴天或多云。
2.2 气候的分类气候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将世界气候分为几类,并简要描述各类气候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活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三、拓展3.1 气候变化与举世变暖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息发展,地球的气候也发生了变化。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举世变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学生思考并回答)举世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等问题,给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积极采取行动珍爱地球。
3.2 珍爱环境,关爱地球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珍爱环境,关爱地球。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你能做些什么来珍爱地球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我们可以减少应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勤俭用水、骑自行车出行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珍爱环境。
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地球才能更加美好。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的观点和特点,掌握了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了解了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举世变暖对地球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珍爱出一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一、单选题德国摩泽尔地区的葡萄园分布纬度较高(多在47°N-52°N),是全球最北的葡萄酒原料产区,该地区是被世界公认的德国最好白葡萄酒原料产区之一。
摩泽尔地区的葡萄园山坡极陡,有些坡度甚至达到70°,且土壤中富含热容量高的深色板岩和玄武岩风化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摩泽尔坡度达70°左右地区的葡萄十分优质,其主要原因是葡萄在生长期A. 降水丰富B. 土壤通气蓄水C. 光照充足D. 坡面积雪较少2.摩泽尔地区利于葡萄成熟的重要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累积B. 岩石风化物白天吸热,夜间返光给葡萄C. 岩石风化物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D. 岩石风化物白天吸热,夜间返热给葡萄3.该地葡萄种植最易带来的生态问题是A. 土壤盐碱化B. 水土流失C. 土地沙化D. 旱涝灾害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4.图中( )A. ①为东南信风B. ②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C. ③为高空南风D. ④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5.当④形成的气压带被同纬度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A. 巴西高原绿草茵茵B. 非洲最南端(34°S)附近高温于燥C. 哈尔滨冰雪路面行走困难D. 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下图为两个岛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岛乙岛6.图中A. 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B. 甲岛的位置位于乙岛东北方向C. 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大D. 甲岛日出东北时乙岛昼短夜长7.甲乙两岛的共性特征是①终年盛行西北风②地形类型为盆地③河流流程比较短④地热资源较丰富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岛的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B. 甲岛以阳光海滩、椰林风光闻名C. 乙岛西南海域为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D. 乙岛对外交通方式为航空和海运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题。
9.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0°~10°盛行西北风B. 10°~20°盛行东南风C. 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 30°~40°盛行西南风10.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A. AB. BC. CD. D玫瑰湖是一个有着草莓奶昔粉红色的盐湖,它位于非洲大陆最西端—塞内加尔的佛得角,距离该国首都达喀尔35公里,湖泊蕴藏着丰富的盐矿。
研究发现在高温和充足光照下,湖里的嗜盐藻类便开始聚集红色的β-胡萝卜素,使湖泊变成粉红色,盐度越高粉红色越浓。
湖泊独特的粉红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但也有游客遗憾所见玫瑰湖不够红。
据常年居住在湖泊附近的居民反映,玫瑰湖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褪色”现象。
结合图完成下列题。
11.欣赏玫瑰湖粉红色的最佳时间是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12.导致游客所见玫瑰湖不够红的自然原因可能是A. 西风影响,降水多B. 信风影响,降水少C. 高压影响,降水少D. 低压影响,降水多13.近几年,玫瑰湖“褪色”的原因可能是A. 全球变暖,气候异常B. 湖滨围垦,水位下降C. 厄尔尼诺,降水异常D. 过度开采,盐度下降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南段,平均水深273米,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湖水透明度常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变化较剧烈。
如图示意马拉维湖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题。
14.一年中马拉维湖湖水最清澈的时间段是A. 4——5月B. 6——8月C. 9——11月D. 12——次年3月15.湖水透明度随季节变化剧烈的原因最可能是A. 湖泊深度B. 大气环流C. 火山活动D. 生物繁多16.湖水透明度随季节变化剧烈将直接影响到湖泊A. 鱼量的季变B. 水位的季变C. 盐度的季变D. 含沙量的季变每年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易出现山林火灾。
下图为2018年11月加州山火分布示意图,此次山火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节从大盆地向西南扫过加州的一种风,对所经过的山林火灾影响极大。
据此完成下列题。
17.形成“圣安娜风”的气压或风带是A. 陆地冷高压B. 副热带高压C. 盛行西风D. 极地东风18.到达加利福尼亚州着火点的“圣安娜风”的性质是A. 低温干燥B. 高温干燥C. 低温湿润D. 高温湿润19.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林区多火灾的主要原因是①多雷电天气②多受焚风效应影响③多枯枝落叶④多家庭燃木取暖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国土面积在西印度群岛中仅次于古巴及海地居第3位。
牙买加东部的蓝山山脉凭借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孕育出蓝山咖啡的独特风味,使其跻身于极品咖啡之列。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据图推算,牙买加国土面积约为A. 1.1万平方千米B. 55万平方千米C. 11万平方千米D. 55万平方千米21.咖啡树喜温和多雨、忌长时间直接日照和酷热,蓝山东北坡的咖啡豆品质明显优于西南坡,其主要原因是A. 东北坡为阴坡,无阳光直射B. 东北坡纬度较高,夏无酷暑C. 东北坡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热量好D. 东北坡是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2.蓝山山脉以南地区每年有段时间降水偏少,该时段最可能是A. 1~2月B. 4~5月C. 7~8月D. 10~11月2013年6月19日一场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本次雾霾袭击新加坡,雾霾烟尘来自A. 苏门答腊岛B. 加里曼丹岛C. 爪哇岛D. 马来半岛24.用于对雾霾分布范围进行监测的系统通常还可用来A. 出行导航B.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C. 进行矿物地质探测D. 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昆明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下题。
25.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 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26.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 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27.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B. 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C. 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D. 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28.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B. 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不明显C. 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环流形式不同D. ①→②→③→④→⑦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29.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B. 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 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 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30.图示季节( )A. 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B. 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C. 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D. 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下列左图沙漠为被称为为“世界干极”的智利塔卡马沙漠,但是这里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沙漠开花”(即沙漠中的种子发芽)往往会和厄尔尼诺现象相伴发生。
下右图为西澳大利亚沙漠图,人烟稀少。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1.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降水更少,下列与其相关的是①阿塔卡马沙漠距赤道较远,上升气流较弱②阿塔卡马沙漠受地形的影响更明量③西澳大利亚沙漠受东南信风控制的时间更短④西澳大利亚沙漠受寒流的影响更小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2.厄尔尼诺现象和“沙漠开花”往往同时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A. 该地气候变暖B. 该地降水增多C. 山区融水增多D. 昼夜温差增大33.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 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较为发达B. 智利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较大C. 西澳大利亚沙漠地区资源乏D. 西澳大利亚沙漠肉食动物较多二、综合题34.读甲半岛区域图以及西侧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
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
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
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4).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