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120fc1d5f0e7cd18425363e.png)
制 目标 提 供 合 理 保 证 而 制 定 的各 项 政 策 、 序 和 规 定 。企 业 控 制 活动 可 以 程 而 且应 当 纳 入 一 个 行 之 有 效 的 综 合 框 架 之 中 , 这 个 综 合 框 架 就 是 全 面 预
算 。企业 要根据 实际情况与全面预算的差异来分 析问题和提 出解决方案 。 第 四, 检查 和评估 离不开全面预算。检查和评估 是为保证 内部控制 的适 当 性和有 效性而进 行的 日常和定期监督、 检查 。 然, 面预 算指标 为这种检 显 全 查和评估提供 了科学 的参照 依据。离开全面预算 , 企业将 很难有效界定检 查 和 评 估 中发 现 的 管 理 责任 。 2 全 面 预 算 管理 目标对 内部 控 制 有 一 定 的 统 驭 作 用 . 全面预算 管理的 目标基 本上就是整个财务管 理体系的 目标 , 统驭着 内
部 控 制 的 目标 。C S O O提 出 的 内 部 控 制 整 体框 架 虽 然 是 当 今 世 界 公 认 的 最
的基本 内容包括业务预算 、 资本预算 、 资预 算、 筹 财务预 算等 。 全面预算管理是正在被人们探索和实 践的一种现代企业 管理新方法 , 它 以全 面 预 算 为 主 要 内容 , 据 预 算 管 理 的 原 则 、 法 、 程 和 程 序 , 用 依 方 流 运 预 测 、 计 、 析 预 算 等 管 理 方 法 编 制 。 施 预 算 管 理 要 依 据 预 算 对 责 任 单 统 分 实 位和个人进行考核 。 2 全 面 预 算 管 理 的 基 本 特 点 . 全 面 预 算 管 理 是 帮 助 企 业 实 现 战 略 目标 的 一 种 管 理 手 段 , 它将 企 业 全 部经营活动 的计 划、 目标 以数量形式 具体而系 统地反映 出来, 以此为基 并 础进行控制和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推进企业精 细化、 规范化 管理的重要 手段, 是企业 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 。“ 事前计划 、 中控制 、 事 事后反馈 ” 是全面预算管 理的主要 流程 ,而执行 和反馈是 全面预算 管理 的核心 和重 点 。 面预 算 管 理 是 企 业 实现 效 益 最 大 化 、 用最 小 化 的 有 效 控 制 方 法 , 全 费 是 促进企业 自我预算约束、 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 , 也 是 一 套 系 统 的 管 理 方 法 和 管 理 机 制 。它 对 于规 范 企 业 的行 为 、 高 企 业 提 的整体管理水平,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预算 的编制、 执行 、 控制 与调 整涉及企业 的所 有部 门及 主要人员 ,包括企业所 有的业务 部 门与职 能部
全面预算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全面预算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35a06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e.png)
在公司管理中,全面预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涉及到经济资金的支出,还关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全面预算不仅仅是为了规划财务支出,还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内部控制,并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指公司通过对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规划和预测,从而制定出一份全面的预算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仅包括日常的财务支出,还包括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出。
全面预算要求公司对整体经营进行全面的考量和规划,从而使得公司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资源,提高财务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在全面预算中,涉及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全面预算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实施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和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等。
通过全面预算,公司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实施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全面预算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产生了影响。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通过全面预算,公司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效率。
总结来看,全面预算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全面预算,公司能够更好地实施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稳定性。
公司在制定预算计划时,应该更加注重全面预算,并将其纳入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考量之中。
对于我个人而言,从事文章写手这一职业,我深切理解了全面预算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撰写高质量的文章时,我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规划,从而使得文章更加严谨和有逻辑性。
我也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对文章内容和结构进行控制,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稳定性。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doc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a2b181ad02de80d5d840bc.png)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做出的计划安排。
全面预算作为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成为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指出的:全面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因此,探讨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把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中,对于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并提高全面预算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一)全面预算是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手段由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并于2008 年 6 月28 日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方法概括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手段之一。
从全面预算与控制的关系来看,全面预算制度本来就包含有控制原理,如全面预算从编制、审批、下达、执行过程中的审批制度和职责分工制度,以及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考评等,均贯彻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由此可见,全面预算本身就属于内部控制范畴。
全面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与拥有的资源和企业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识别、预测、评估与控制过程。
与具体的管理制度不同,内部控制主要表现为一种机制,其目标是保证企业的规则和制度得以执行和遵守,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资产的安全性,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果。
也就是说,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需要以具体的管理制度平台,并将自己融于管理制度之中,从而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控制作用。
预算属于管理职能之一,具有事前控制的特征。
全面预算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f4f0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f.png)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将介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们将深入探讨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在将阐述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对企业的启示,同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效管理企业财务,提高企业绩效。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研究、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理论基础、重要性、关系、案例分析、结合、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概述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是对企业管理中两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全面规划、全员参与为核心特征的管理方法,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评价等环节,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达成。
而内部控制则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确保企业资源合理利用和风险控制,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探讨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实际应用效果,最终总结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结合对企业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将有助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保障企业财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经营环境,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全面预算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内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6abe722e518964bcf847cbc.png)
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概述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措施。
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单位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预算安排。
企业全面预算一般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等。
(一)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全面预算管理的下列风险:1.缺乏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完整,可能导致企业盲目经营;2.预算执行不力,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二)应对措施企业应当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明确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环节的主要风险点,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有效控制。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预算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控制: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全面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与考核、评估与披露等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对预算编制方法、审批程序、预算执行情况检查、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考核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
关键内部控制一、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企业应当建立全面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全面预算工作中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一)全面预算工作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1.预算编制(含预算调整)与预算审批编制预算的人员与审批人员是不相容的。
审批人应当根据预算工作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预算工作。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预算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审批与执行工作也是不相容的,执行这两个工作的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具有明确的界限,跨过了这个界限,就属于违背了内部控制关于预算控制的基本规范。
3.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预算执行人员与对预算进行考核的人员不能由一个人同时担任,这两者属于不相容岗位。
论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论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33fa8fff61fb7360a4c6506.png)
算 。 全额 ” 指 根据 战 略制 定 合 理 的利 润 目标 , 企 业 所 有 业 “ 是 将
务活动( 经营活动 、 资活动 、 资活动 ) 即 投 筹 以价 值 量 的形 式 表
现 出 来 , 管 理 信 息 真实 地 反 映业 务 活 动 , 使 并提 供 业 绩 考 评 的 标 准 , 而 实 现 对 企 业 资 源 的合 理 配 置 。全 面 ” 指 通 过 预 算 从 “ 是 对 经 营 活 动 进 行 全 面 的计 划 、 织 、 调 和控 制 , 企 业 战 略 组 协 使 落 实 到 日常 工 作 中 。 全 员 ” 指 通 过 预算 来 合 理 设 计 权 责 体 “ 是 系 , 企 业 全 体 员 工 真 正 参 与 到预 算 中来 , 而最 大 限度 地 调 使 从
、
全面预算是内部控 制的基础
我 们 可 以 从 COS 内部 控 制 综 合框 架 的 内 容 出 发 , 明 O 证 全 面 预算 是 内 部控 制 的基 础 。
1全 面 预算 是 控 制 环 境 最 直 接 的 表 现 形 式 。 理 层 应 倡 . 管 导 一 种 良好 的控 制 环境 , 化 伦 理 道 德 教 育 , 传 管 理 宗 旨 、 强 宣
险评估的依据。
框架包括控制环境 、 险评估 、 制活动 、 息情报传递 、 风 控 信 检查
和评估五个部分。 推 行 全 面 预算 和加 强 内部 控 制 是 企 业 财 务 管理 工作 的 重
●
3全 面 预 算 是 控 制 活 动 的综 合 框 架 。 制 活 动 是 为 实 现 . 控 内部 控 制 目标 提 供 合 理 保证 而制 定 的各 项 政 策 、 序和 规 定 , 程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d9aaed5f61fb7360b4c657b.png)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一、前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理念,但在我国起步较晚,当前很多企业进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较为落后,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难以有效应对,企业的竞争实力有所下降。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当前应用的范围在变得越来越广泛,对于协调企业的经济生产活动、组织经营活动方面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关情况1.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内涵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使用的资金进行具体安排,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进行相应的总体规划和动态控制,从而能够逐渐形成综合性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评价、激励、约束和控制融为一体。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采用一系列的调整、约束、评价手段,实现其经营发展目标,保证经营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性、效率性,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性环节,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方法和预算目标。
2.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现代企业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自身经营活动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并且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内部控制工作一个核心环节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各项收支情况更加明确、更加系统化。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作业环节中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充分的考察和评价,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运行效率。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资产、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现代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更加明确。
全面预算管理能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控制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控制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毕业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b5b0928e9951e79a8927af.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工具,这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基于市场运作进行科学的预测,并规划各公司的运营管理,以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公司的整体预算管理体系还不够成熟,为此,很多公司都致力建立一套更完善的,更科学的管理体系。
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作用,特征等进行概述,对比国内外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别探究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执行及监督考核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如何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时代中国物业板块子公司--时代邻里为例,介绍了时代邻里物业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体系、执行体系、监督、考核和内部控制体系,探讨了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成功和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本文根据时代邻里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预算管理实施的全过程中存在的实施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寻求一个更适合时代邻里集团经营模式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期望能为促进该公司的资源优化,促进集团战略目标实现,保证集团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时代邻里、现状、制约因素、优化措施A study of the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acase study of Times ChinaAbstract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firm value. Achieving target profit,it requires 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to scientifically predict based on market operations, planning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subsidiary corporations to impede from a series of risks for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the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of many corporations is under developing in China, thereby many companies struggle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mechanisms for better managemen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cepts,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and then explores the general problems and find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of it before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Furthermore, taking an example of Times Neighborhood Holdings Limited, it introduces that system of budget-making,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evaluation, bonus-penalty and internal control by utilizing case analysis method. Moreover, the existing merits and demerits are further exposed in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mechanisms. Eventually, it presents feasibl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problems.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mplementation in the whole course of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object, and then gives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for figuring out the most suitable mechanisms of budget management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promp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s, the realization of strategic goals and the long-term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at enterprise.Keywords: overall budget management, Times Neighborhood Holdings Limited, pros and cons, constraints, suggestions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研究现状 (1)二、概念阐述 (2)(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2)(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3)(三)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3)(四)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 (3)三、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一)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二)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7)四、案例分析 (10)(一)时代中国基本情况 (10)(二)时代中国物业板块独立上市—时代邻里基本情况 (10)(三)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概况 (11)(四)时代邻里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 (11)(五)时代邻里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 (17)(六)时代邻里全面预算管理的审计监督 (20)(七)时代邻里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和奖惩 (22)(八)时代邻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 (27)五、总结 (30)参考文献 (31)谢辞 (32)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和企业的战略规划来说,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就是会计造假等事件的存在。
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e2b63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3.png)
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是指为了实现有效的预算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预算目标的实现,建立的一套规范、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预算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二、目的与意义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协调、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预算目标的科学制定、科学执行和科学监督,以保证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的意义在于提高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提升组织的综合竞争力。
三、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1. 预算目标的确定在制定预算之前,必须明确和确定预算目标,并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进行合理的设定。
预算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实现性和可衡量性,以便后续预算编制和执行中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估。
2. 预算编制的程序与方法预算编制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预测技术应用、制定预算方案、编制预算报告等环节。
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内部因素和管理需求,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预算执行的监控与评估预算执行的监控与评估是确保预算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应当建立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制定相应的监控指标和方法,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
4. 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
应当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预算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五、预算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因素预算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对预算制定和执行都有重要影响。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战略布局、内部控制体系、资源配置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法律法规等。
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影响,及时进行预警和调整。
六、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评估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评估是确保预算管理内控制度有效运行和实施的关键。
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明确监督与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法,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考核和追责,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效能。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b1c19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7.png)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1. 引言1.1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全面预算,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方式。
而内控体系构建则是为了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流程。
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体系构建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决策质量和执行效率。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预算目标。
通过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可以有效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体系构建的结合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内控体系构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有效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预算目标,提高经营效率,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应该重视这一重要性,不断完善和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内控体系构建,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2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通过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内控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体系的结合分析,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de95c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0.png)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有效规范企业财务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构建财务内控框架和制定预算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稳健运行。
完善预算监控机制和加强内部审计则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基石,而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内控机制,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财务内控体系、预算管理体系、财务内控框架、预算控制措施、预算监控机制、内部审计、风险管理、长期发展。
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财务风险和管理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变得日益重要和必要。
为什么需要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划和监控财务资源的使用,确保经营活动按照计划进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绩效表现。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和岗位之间形成协同合作的机制,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降低内部冲突和管理漏洞的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预算计划,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既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内控中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面预算规划和控制,有效管理企业资源的使用,提高企业财务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内外部风险和挑战,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
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析
![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7f5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e.png)
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析一、引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各项活动进行评估、规划和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全面预算,企业可以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
本文将从企业内控的角度出发,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在企业内控的框架下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二、企业内控的概念和作用企业内控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控制措施、制度和流程。
它的作用是保障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企业内控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等要素。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和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内控框架下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规划、评估和控制的管理方式。
它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提升经营绩效,降低风险,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四、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规范经营活动:企业内控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确保各项决策和行动符合企业内控制度和规范。
2.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对各项资源的需求和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3.风险防范: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
4.提升经营绩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对各项活动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方案,提升经营绩效。
5.增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部门和岗位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组织内部的合作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五、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步骤1.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始之前,企业应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编制预算的部门和项目。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b19aa6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5.png)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业务流程的优化、风险的控制等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以确保预算实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从内控体系的构建角度,探讨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的相关要点。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要求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对财务、战略、运营等各个方面的预算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控制,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内控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划和控制:1. 预算编制: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盲目性和主观性的预算制定,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预算执行:通过制定合适的预算执行流程和机制,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并及时监测和调整。
4. 预算评价:建立科学的预算评价体系,对预算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1. 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和方法,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控:(1)建立预算编制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和权限,制定合适的预算编制流程和规范。
(2)制定合适的预算编制指导和模板,保证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统一性,降低主观干扰。
(3)建立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编制中的问题和不足。
2. 预算执行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需要建立合适的预算执行机制和流程,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内控:(3)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制定合适的预算监督流程和方法,确保预算监督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3)建立预算评价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预算管理的持续改进。
三、内控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在构建内控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内控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紧密融合,以确保内控体系能够更好地支持和保障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28e6c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f.png)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1. 引言1.1 引言事业单位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单位,主要从事公益性事业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保障其正常运转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来有效管理和监控事业单位的运营及财务活动。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时,全面考虑各项收支的影响因素,合理分配资源,精细化管理,实现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
而内部控制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程序,规范员工的行为,保护单位的资产和合法权益,防范和降低各类风险。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密切,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内部控制是预算管理的保障和支持,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保证预算的落实和执行。
探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保障事业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只有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长久发展。
2. 正文2.1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全面预算化管理的一种制度。
其定义包括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活动进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的一系列活动。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各项活动进行预算编制和控制,可以有效地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增强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质量。
通过对各项活动进行预算编制和控制,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经济活动的开展,确保经济运行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制度,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事业单位经济运行质量和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77bc2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c.png)
79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应用V V 张炜敏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有利于企业部门间的交流企业运营需要各个部门高效协作,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并积极地配合好各部门的工作链接,实现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稳定开展。
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促进企业部门间的交流协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企业有固定的内部组织结构,在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将管理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再将目标细化为各部门具体工作内容。
虽然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任务和目标存在差异,但其整体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环,要实现各部门高效沟通协作,需要以信息数据为基础,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为各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信息数据,从而促进部门间实现信息交流共享。
(二)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控制费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所有员工有明确的目标,所有费用支出有上限,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组织各条线、各部门资源实现科学分配,包括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同时,加强财务审核,有目标、有组织地实施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目标。
在此过程中,能够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将各项业务收支金额予以量化,不仅可以减少生产费用,还能够有效控制内部经营管理产生的成本。
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管理者准确掌握资金动向和经营情况,从而更合理地调配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效能。
(三)有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传统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数据获取渠道狭窄,获取方式存在缺陷,没有进行足够的市场调研分析,导致预算编制不客观、不全面。
在大数据环境下,基础数据具有多样性、庞杂性和实时性强等特征,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提前深入市场组织调研,测算多种方案,精细分析各项资源需求,安排预算节点,对运营期间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有利于企业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规避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
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协调企业内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强化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强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72e4f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c.png)
ACCOUNTING LEARNING149全面预算管理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强化策略钟宏娟 滕州市自然资源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体系也进入了新的改革进程,工作重点从财政收入转为财政支出,而且在新时代的推动下,会计管理模式也在进行改革,由以往的核算核心转为财务管理,既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绩效,又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以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内部控制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引言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中,全面预算管理是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优化单位的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相关业务顺利开展。
单位管理人员除了要加强内部管控,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采用合理有效的内控措施,来提升预算管理效果。
鉴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全方位地分析内控问题,并制定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便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提供保障。
一、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概述(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单位的业务、财务等进行全面预测,通过对物力、人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单位实现预期目标,并在规范化的绩效管理机制下跟踪目标,落实内控制度,控制经费支出,从而实现各项事务的管控目标。
作为一种有效的内控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各项业务结合在一起,促使单位实现全过程管控的目标[1]。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各项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改善内部管理现状。
内部控制工作的目的是,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的精准性,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1.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途径全面预算管理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各项内控活动的推进提供了途径。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e274b0551e79b89680226e8.png)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一、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全面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内部沟通,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不只涉及一个部门,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而各个环节都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实现。
预算目标的确定和预算编制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固化和量化,预算的执行过程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预算的控制是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保障手段,预算分析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信息参考。
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
2.有效进行监控与考核,高效使用企业资源。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对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考核。
预算的编制结果和预算的执行结果,在企业中通常会分别成为其业绩考核指标的设定依据和评定依据,预算的执行分析是企业监控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预算计划可以使企业高效使用资源,企业可以了解各预算管理单位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在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企业资源被统筹调度、合理安排,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无效或低效使用。
3.有效管理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收入并节约成本。
通过全面预算,企业可以初步发现年度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预案,有效地规避或化解部分经营风险。
在全面预算的编制环节,预算管理单位在分析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增加收入和节约成本费用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在预算执行控制环节里,收入与成本历来是重要的监测指标,预算管理单位不得不提高应变能力,对他们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在预算考核评价阶段,收入成本经常被作为利润等基本指标的辅助参考指标,与业绩考核结果甚至薪酬计划相关联,激励预算管理单位追求增加收入、控制成本。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1.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如果缺乏设置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对其预算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就难以满足需要。
长久以来,有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完整的全面预算组织机构设置,使得全面预算形同虚设,预算分析的工作时效难以保证,分析缺乏深度,对后续一系列改进提高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破坏了整个预算管理循环的流畅性。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浅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c00be7e009581b6bd9eb90.png)
、
员 在 岗期间 的教育和培训 , 提高会 计人员 的职业 道德和 业务 素养 , 增强他们 的法律 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及会计 职业 意识 。第 三, 要 对我国的乡镇卫生 院的会计 人员管理机制 不断的 改革 与创新 , 而达到建立有效 的乡镇卫生 院会计 人员激 励机 制 以及成长机制而增强会计 队伍 的稳定性 , 而保证 会计 工作 的连续和持久性 。最后 , 在乡镇卫生 院内部营 造 良好 的会计 监督氛 围 以及 达 到保 证乡镇 卫生 院会计
就是对 乡镇卫 生 院的一些基 础房 屋建设 投资 以及仪器 设 备购 置等 , 要 经过卫 生 院的领导 班子 的研究 。最后 ,
要 明确 我 国的乡镇卫 生 院的划分会 审工作 的权利 和职
[ 2 ] 李 进亮, 胡庆梅 . 对乡镇 卫生 院会 计集 中核算 的几点体 会[ J 】 . 卫生经济研究 , 2 o l o ( o 8 ) . [ 3 】 杨邦全乡 镇卫生院会 计委派制 的实践与思考[ J 】 _ 行政 事业资产与财务 : 下, 2 0 1 1 ( 0 9 ) .
圉豳盒 —
基于全面预算 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制 度浅析
耿 永建
摘要 : 行政事业单位在 我国国 民经济 中 占有重要地位 , 对 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 的发展产 生重要 的作用 。全 面预 算 管理是行政事业 单位管理 工作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不仅 可以整合各 种优化资 源 , 提高资金 的使用效率 , 而且 有助于
人员 的正常工作 。 第三 ,对乡镇 卫生 院的会计 监督机 制下 的财 务做
总而言之 , 我 国的乡镇卫生院的会计 监督机制对于 我 国的乡镇卫生院 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 是极其重要 的, 而且 这还是我 国的乡镇 医院的财务管 理 的关键 重要 的 环节 , 同时这也是提高我 国的乡镇卫 生院的整体经营管 理水 平 以及可 以做到保 障乡镇卫 生 院会计 信息 的准确 性和及 时对 乡镇卫生 院的存在 的问题进行改正 。另外 , 良好 以及严格 的乡镇 医 院会计 监督机 制是保 障我 国的 乡镇卫 生 院的健康发展 以及使 其实现 良性循环 发展 以 及维护我 国乡镇卫生 院的经营秩 序有着 重要作用 , 不仅 如此 , 这还能够切实保证我 国乡镇 卫生院管理 的规范化 以及制度化 , 同时对整顿和规 范我 国的医疗市场 的经济 秩序也是具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
摘要本文探讨了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二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重要原理,并初步说明了全面预算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促进和完善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一、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
首先,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全面预算管理以它的系统性、全面性、战略性、机制性和整合性等特征,成为了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
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
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其次,全面预算的实施需要内部控制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预算的编制,一般应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总体平衡”的程序进行。
“自上而下”是指预算编制的总体目标应由公司高层确定,并层层分解至各子公司、分公司、职能部门、具体职员或责任主体;“自下而上”是指某些性质的预算应根据具体职员或责任主体、基层部门的实际需要进行分级汇总,得出公司的分项预算;“上下结合”是指公司的总体目标与基层职能部门或职员的具体目标汇总数应保持总量平衡关系,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夸大目标或过于保守地设立目标,使预算失去根本意义。
另外,全面预算与其他管理工具一样,需要经历计划、执行、控制、
考核等多个环节,其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有可能使预算偏离其预期目标,故此,要保证全面预算的贯彻执行,需要以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基础,并要求有专门管理制度为之保驾护航。
第三,全面预算是检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的工具之一。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会根据自身实际设计出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宗旨、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业务操作流程与方式等理念及要求贯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以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能够认真、正确地履行岗位职责,以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
而在编制全面预算的过程,各项预算目标、任务的分解是以上述行为准则、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在预算目标任务分解的过程中,可以初步检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整程度及其有效性。
另外,为了对未来一段期间内企业面临的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使得企业能够有效避免风险、降低损失,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核心之一风险评估应运而生。
全面预算环节中,前期的经营目标的分解、预算平衡等环节,都需要结合风险评估而确定,可以为风险的评估、识别、预测和控制工作提供合理依据。
第四,全面预算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的提升,优化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的实施,先要立足于企业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文化,而内部控制工作在内容上也涵盖了组织规划、文件记录、实物安全、授权审批、预算控制、内部审计等工作。
由此可见,全面预算工作应该是和内部控制工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全面预算工作的出发点在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它要分析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价值驱
动因素,然后将战略目标按照合理的计划细化为企业的年度工作目标,进而分解成各部门、责任主体的工作计划,据此作出资源安排。
故此,通过预算的编制与实施,将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和优化、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战略业绩的监控和评价,并能够及时地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降低经营风险,从而带动企业快速发展,为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全面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统领作用。
美国coso将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等要素加入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体系之中,逐渐淡化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但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依然是保证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工作依然没有脱离会计控制模式。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全面预算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实现目标的统一,从工作目标这个角度上看,全面预算工作对内部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第一,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组织。
首先,企业应该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决策机构。
企业应当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该委员会的成员应该包括企业的负责人和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一般来说,企业的负责人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任,由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担任副主任,负责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还应该制定与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保证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
第二,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基本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包括了预算的计划、编制、执行和考核四个工作阶段。
预算计划包括预算管理机构的成立、预算进度安排、年度预算目标的制定等;预算编制工作主要为预算的编制、审批和下达等;预算执行则涵盖预算指标的分解和责任的落实、执行控制工作、分析和调整工作等。
预算工作的各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保证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应该建立全面预算内部控制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授权审批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
在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体系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梳理,在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将预算的编制、审批和考核工作分别下达给不同的管理部门或人员,明确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到权责明确,不越位,不滥用,不越权,在预算管理部门指挥和协调下,带动企业各个部门按照既定的目标而努力。
第四,建立定期的分析、监察和相应的奖惩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企业内部对预算实施结果的评价,同时也是预算执行力度的检验和保障,通过绩效考核的信息反馈及相应的调控,可以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从而实现过程中控制。
从另一个方面上说,全面预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内部权力的分配与责任安排,
通过对权力和责任的绩效考核,才能促进权、责、利三者的协调、平衡和统一,最终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留平,黄娇娇.试论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的协同.内部控制.2011.
[2]张伟,沈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浅析.商业经济.2011.
[3]张金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