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
唯物辩证法练习题
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唯物辩证法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方法和认识世界的工具。
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通过辩证思维揭示事物本质,深化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唯物辩证法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思想方法。
1. 以下哪个观点属于唯心主义?A. 意识决定物质B. 物质决定意识C. 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的D. 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决定世界2. 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矛盾普遍存在B. 事物发展没有规律可循C. 意识决定一切D. 物质是一切的根源3. 请分析以下论述的矛盾运动:人民的意识是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实际关系的产物。
A. 人民的意识是物质决定的B. 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实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民的意识C. 人民的意识和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实际关系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D. 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实际关系不会对人民的意识产生任何影响4. 下列哪个观点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观?A. 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沿着一条直线逐步前进B. 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不断重复相同的过程C.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呈现出辩证变化D. 事物的发展是任意的,不受任何规律限制5. 请分析以下观点中是否存在矛盾:旅游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A. 存在矛盾B. 不存在矛盾6.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什么说“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B. 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矛盾的冲突和斗争C. 矛盾只是事物发展的表面现象,不影响事物的发展动力D. 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7. 根据辩证法的观点,对于解决事物的矛盾应该采取什么态度?A. 消极对待,避免干涉事物的正常发展B. 积极主动,通过斗争和调节解决事物的矛盾,推动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C. 允许事物的矛盾存在,不进行任何干预D. 根本就不存在解决事物矛盾的需要8. 请解释以下观点的辩证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相互作用。
辩证法的20道经典习题
辩证法的20道经典习题辩证法是每年考研政治必考内容,在此分享辩证法的20道经典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A.对立统一学说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解析】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解析】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时问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正确。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A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都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错误项;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而不是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C也是错误项。
3.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解析】题干讲的都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不是讲相互排斥、相互渗透,更不是讲相互转化的,所以C是最准确的答案。
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题干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长厚、多智),因为描写超出了一定的“度”,结果适得其反(似伪、近妖)。
可见,B是正确选项。
A、C、D三项都是辩证法观点,但与题意不符。
高一政治专题复习二: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人教实验版
高一政治专题复习二: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专题复习二: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二. 重点、难点1.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2.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4.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5.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 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7.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8.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9.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0.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1.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2.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3.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14. 坚持适度原则15.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6.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7.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18.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三. 具体内容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探究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联系观(总特征、基本观点):理解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内容及要求);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
发展观(总特征、基本观点):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发展的实质,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观(实质与核心):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与原因。
第三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练习题
第三章唯物主义辩证法练习题一、填空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2、辩证法学说历史上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3、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4、联系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6、只看到事物“非此即彼”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观点7、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要尊重客观性,要求具体认识、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坚持唯物论。
8、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
9、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的10、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11、客观世界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是因果联系12、因果关系很复杂包括: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13、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会导致神学目的论和宿命论。
14、现实性和可能性是揭示可能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
15、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式的范畴是内容与形式16、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的哲学依据是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17、揭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的范畴是现象和本质18、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19、矛盾的斗争性是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20、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1、我们要用全力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矛盾,还要兼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因为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2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理论基础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3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3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界限36、肯定因素是指事物中保持事物存在,代表事物稳定性的方面37、否定因素指事物中促使事物灭亡,代表事物变动性的方面38、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39、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
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在唯物主义的发展中。
这一事实表明:(a)矛盾的一方战胜另一方,促进事物的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的发展3.防止工作中“过”和“欠”的关键在于(a)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B.了解事物的数量,C.确定事物的质量,D.把握事物的程度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6.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它服从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并与之交织在一起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9.生物物种的遗传和变异表明有()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B.质量和数量变化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0.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11.方法论上应坚持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则()a.均衡论b.一点论c.重点论d.二元论1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常动,不为尧或桀。
辩证唯物主义习题
辩证唯物主义习题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和科学分析,以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辩证唯物主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1.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它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
2.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
3. 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5. 请列举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6.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7.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8.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9.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有什么意义?
10. 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或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决。
以上习题旨在引导我们思考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通过对这
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并在实践中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我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重要依据。
只有深入理解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我们
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变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以上习题能够对大家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应用提供帮助。
【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6: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习题含答案
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选择题1.(2019届安徽六安月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这是因为( )①联系是多样的,非本质联系不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②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③联系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在人的意识之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表述错误,联系是多样的,但非本质联系也会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③表述错误,联系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④符合题意,“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是因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在人的意识之外。
2.(2019届陕西宝鸡质检)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
”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
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 )①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②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③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的社会性质和面貌④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之所以“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存在着共性的东西,①②正确;历史规律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未来的社会性质和面貌,③错误;事物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未来是以对历史的既肯定又否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④错误。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期考复习题参考答案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期考复习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个人梦”和“国家梦”也是紧密相联的。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要把“个人梦”和“国家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3)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
【解析】此题以“个人梦”为背景进行考查。
题干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要求准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
2、(1)①2012年中国青年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越高。
(1分)②良好的教育对青年的就业应该有明显帮助,但是受教育越多越可能失业,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1分)(2)①我国大学毕业生应有合理的就业预期。
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由市场进行配置的,个人预期与市场需求要相符合。
(3分)②我国大学毕业生应树立职业平等观。
认识到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有所作为。
(3分)(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在教育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中,分析和解决二者错位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发展观点)
哲学常识《唯物辩证法》专题复习练习(发展观点)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现代科技瞬息万变,企业切不可以以僵化、静止的观点来对待产品质量,认为一种名牌产品可以优势长存,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错误的。
”上述论断说明()。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说:“纵逼真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齐白石也曾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主要表明()。
A.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内因和外因是不可分割的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D.只有继承才能发展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C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6、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成熟。
“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④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增长的关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
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联系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解析:C 本题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防微杜渐”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属于辩证法;“微不足道”忽视了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属于形而上学。
A、B、D都与题意不符,不选。
2.(2018宁波十校联考)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的共生,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
通常情况下,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那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将锐减,从而造成系统的崩溃。
上述现象说明了( )①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③认识世界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④系统优化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及优化趋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题中强调珊瑚礁中珊瑚虫和藻类的共生,体现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世界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②④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关键部分的重要性,故没有体现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题中没有涉及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故没有体现系统优化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及优化趋向,故排除②④。
3.(2018 浙江六市六校联考)2019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改革既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重矛盾的次要方面②改革既要重视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基层的实践探索③既要着眼于改革中的普遍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特殊性问题④既要着眼于改革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顶层设计”即重视全局,“摸着石头过河”即重视实践,“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与②中观点一致;“整体推进”为全局,“重点突破”为局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与④中观点相一致。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习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习题及答案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习题: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
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09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
澳门回归以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祥和,民众安居乐业。
澳门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变,生活方式没变,文化传统和特色也没有变化。
变化的是澳门焕然一新的社会面貌和同祖国内地日益密切的联系。
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B.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要求重视量的积累C.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5、《淮南子?说山训》中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辩证唯物主义习题
辩证唯物主义习题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而且物质具有客观存在的特性。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研究,以及通过辩证法的应用来认识世界。
以下是一些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的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哲学思想。
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与唯心主义有何不同之处?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什么是世界的根本?为什么物质具有客观存在的特性?
3.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请举例说明。
4.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研究,请解释全面分析的含义,并说明其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5. 辩证唯物主义倡导使用辩证法来认识世界,请解释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看待矛盾的存在?请解释矛盾的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7.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看待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请解释辩证唯
物主义对社会变革的理解。
8. 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是什么?它如何认识科学的
发展规律?
9.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看待人类认识的发展?请解释联结认识和
实践的关系。
10.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有何启示?请举例说明。
通过思考和回答以上习题,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辩证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简单的行动,若能坚持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若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365天以上,你想改变这个习惯都困难。
下列名句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2.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 + 4 "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
一位年轻人建议把原来的"4+4”车道模式改为“6+2"模式,堵车问题因此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一事列启示我们应①优化系统内部结构,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②借助外力作用进行辩证否定,实现事物的变化③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积极寻找新思路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
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中可以看出A.人们可根据自己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方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4.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自贸区坚持先行先试的原则,以服务全国的发展。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我们应该从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B.要坚持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工作方法C.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否定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逐年增加,已居于世界第二位。
对于申遗问题,有人认为如果是建立在功利或是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上,会对自然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甚至毁灭。
哲学唯物辩证法练习
《生活与哲学》专题二题组11.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
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
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
”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图3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图3《学习先进经验》(赵汀阳,《读书》)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的发展自己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
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21.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原理唯物辩证法习题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A.批判继承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指( B )A.决定论和非决定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是( C ) A.是否承认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B.是否承认事物都是发展的C.是否承认事物内在矛盾是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存在是一个过程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C )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5.在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否认( B ) A.世界的普遍联系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D.联系和发展的关系6.“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D ) A.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7.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指( B )A.事物状态的改变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的一般运动D.事物的一般变化8.汉朝的哲学家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属于( A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唯物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9.新生事物是指( C ) A.在形式和现象上都具有新意的东西B.一经产生就是强大、完善的东西C.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D.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东西10.新生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主要是因为( A ) A.新生事物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B.它得到了英雄人物的支持C.它的优越性是与生俱来的D.旧事物太软弱1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A.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B.矛盾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因为(A )A.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没有内部的联系就没有外部的表现C.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内部依据14.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 A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B.纯粹是外力作用的结果C.矛盾同一性起作用的结果D.矛盾斗争性起作用的结果15.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17.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C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18.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19.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B )A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B .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C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0.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21.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 A .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B .强调矛盾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A .矛盾斗争不被任何条件所束缚B .矛盾斗争能脱离同一性而单独存在C .矛盾斗争不需要任何条件D .矛盾斗争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A . 主要矛盾B .普遍矛盾C .次要矛盾D .内部矛盾A .必然和偶然相结合的道理B .质变和量变相结合的道理C .可能和现实相结合的道理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道理(C)C强调矛盾的普遍性而忽视其特殊性D.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而忽视其普遍性2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D )A. 都是诡辩法的观点B. 都是辩证法的观点C. 前者是诡辩法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法的观点23.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D )A.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2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D )A.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B. 事物质变的关节点C. 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25.区别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 )A.量变限于度的范围,质变超出度的范围B.量变不显著,质变显著C.量变决定于数量,质变决定于属性D•量变渐进,质变突然26.只承认事物的质变而否认事物的量变,在政治上容易导致( D )A.右倾机会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左倾冒险主义2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B)A.形式和状态B.方向和道路C.源泉和动力D.结构和功能28.辩证的否定是( D )A.绝对的否定B.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C.对事物的任意否定D.事物的自我否定2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C )A.循环B.继承C.扬弃D.抛弃3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 B )A.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统一B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BDE )A.用发展的观点还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B.用联系的观点还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C用社会的观点还是用自然科学的观点看问题D.用片面的观点还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ABCDE)A.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一矛盾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D.它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E.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在下列说法和做法中,坚持和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观点的有(ABE)A.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B.要振兴经济,必须发展教育C.喜鹊叫喜,乌鸦叫丧D.片面追求升学率E.无农不稳,无工不富4.下列关于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有(ADE)A.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B.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C.新陈代谢就是发展D.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E.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判别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要看它(ACD)A.是否具有远大的前途B.是否尽善尽美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D.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E.是否比旧事物强大6.下列说法体现了矛盾同一性的有(ABC)A.矛盾对立的双方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转化B.矛盾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D.矛盾双方互相分离和排斥E.矛盾双方在斗争中改变各自力量对比,为质变做准备7.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ABCDE)A.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冲突B.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C人民内部的意见分歧D.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E.同学之间对某一问题认识上的差异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BCD )A.同一性与斗争性直接同一B.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C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D.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E.斗争性重要,同一性不重要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BDE)A.相互转化的关系B.相互联结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E.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0.以下各项哪些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 BDE)A.守株待兔B.对症下药C.削足适履D.因材施教E .量体裁衣11.割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危害性在于(ABDE )A.会导致教条主义B.会导致经验主义C.会导致唯心主义D.会导致形而上学E.会导致绝对主义1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及其意义表现为(ABCDE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C.两点论反对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D.重点论反对不分轻重的均衡论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13.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BCD)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E.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4.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BCDE)A. 整体是各部分之和B .整体由部分所构成C. 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来的性质和功能D.整体具有各个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性质E.整体和部分可以互相转化15.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ACE)A.不同量的事物可能是同质的B.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存在本身C.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D.同质的事物没有量的差别E.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16.割裂量变与质变关系会导致(ABCE)A.激变论B.改良主义C.冒险主义D.诡辩论E .庸俗进化论1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BDE)A.否定是发展的中断B.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C在任何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D.肯定中包含着否定E.否定中包含着肯定18.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是(ABDE)A.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表现出其全过程B.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现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C.经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其全过程D.经过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E.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9.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A.盲目乐观主义B.唯意志论C.宿命论D.直线论E.循环论20.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B.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C.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D.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E.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ACDE ) (ADE)。
辩证法练习题
辩证法练习题辩证法部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B、运动和静止C、普遍性D、多样性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B、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C、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D、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是新出现的事物B、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C、是否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D、样式是否新颖4.“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这两个成语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的原理B、矛盾特殊性的原理C、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的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变化的显著不显著C、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6.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7.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8.在实际工作中,那种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们违背了()A、关于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的原理B、关于发展的观点C、关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原理D、关于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9.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10.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11.“牵牛要牵牛鼻子”这句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普遍性C、抓主要矛盾D、内部矛盾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14.因果关系是()A、一切先后相继的关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切相互制约的关系D、可知的关系15.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这是()A、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正确观点B、神学目的论的错误观点C、宿命论的错误观点D、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16.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作用17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18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C、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D、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19“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的说法是()A、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20.“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唯物辩证法练习题
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唯物辩证法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方法论。
1. 请解释什么是矛盾?并举出一个例子说明。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这些对立的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例如,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是光与暗的矛盾。
光和暗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相互依存,没有光就没有暗,没有暗就没有光。
光和暗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相互转化,推动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
2. 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
矛盾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不断地从一个质变到另一个质变,实现了事物的发展。
例如,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矛盾推动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请解释唯物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前进,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否定和肯定的过程。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内部的矛盾会引发否定,旧的事物被否定,新的事物产生。
但是,新的事物又会继承旧事物的一些积极因素,得到肯定。
这样,事物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发展壮大。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之否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然后被社会主义社会否定,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肯定。
4. 唯物辩证法如何应用于科学研究?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注重研究对象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科学研究要求我们从事物的矛盾和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解释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从细胞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出发,探索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复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
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的发展3.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6.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8.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9.生物物种的遗传和变异表明事物内部存在着()A.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B.质变和量变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0.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1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A.均衡论B.一点论C.重点论D.二元论12.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直线前进的过程B.不断回到出发点的过程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1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15.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原理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属于( )A.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形式B.矛盾普遍性的两种情形C.矛盾斗争的两种形式D.矛盾运动的两种形式17.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9.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2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2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22.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23.“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激变论的观点24.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2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26.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D.激变论的错误27.我国古人表述的“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28.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29.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是说(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推动一切事物发展C.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性质D.矛盾是永远存在的3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31.“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B.唯心主义的认识观点C.唯心辩证法的变化观点D.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32.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33.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A.高于唯物辩证法B.扬弃了唯物辩证法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34.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3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3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7.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B.新事物和旧事物达到合为一体C.新事物在本质上区别于旧事物D.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38.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新成果,这是( )A.必然的结果B.命运的安排C.偶然的巧合D.偶然中隐藏着必然3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4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4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42.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A.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C.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D.对立统一关系43.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变化的显著与不显著D.事物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44.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45.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质的规定性C.事物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4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47.“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
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48.“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49.有人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是()A.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50.“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52.在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处于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53.“假相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
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54.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根据是()A.现实的可能性B.好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现实性55.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其各要素性质和功能的总和。
这表现了系统的()A.有序性B.整体性C.内部结构趋向优化D.组织性二、多项选择题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B.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E.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天不变,道亦不变”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D.“光阴一去不复返”E.“蛋白质在每一瞬间既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E.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问题4.“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C.急躁冒进的表现D.重视可能性的表现E.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表现5.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B.物极必反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E.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6.下列说法体现质变与量变关系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防微杜渐D.拔苗助长E.适可而止7.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 肯定即否定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8.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有(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9.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10.“祸福相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说法表明祸与福的(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包含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E.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1.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表现为( )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B.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根据C.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E.现象是第一性的,本质是第二性的1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还是彼此孤立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还是凝固不变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D.世界是可以认识还是不可以认识E.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3.在矛盾的同一性的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 )A.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的对立B.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C.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D.否认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性E.否认要在同一性中看到斗争14.下列说法体现正确对待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物极必反,相反相成B.因材施教,因人而异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E.退避三舍,声东击西15.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是( )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B.任何肯定同时是否定,任何否定同时是肯定C.肯定即是好的事物,否定即是坏的事物D.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是保持自身的存在E.否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向对立面转化16.“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历史辩证法的观点D.宿命论的观点E.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的观点17.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8.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的发展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19.下列态度中,违背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A.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B.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的态度C.对外国文化有分析,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D.对外国文化照搬照抄的态度E.对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全盘抛弃的态度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A.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E.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21.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B.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C.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存在固定不变的界限E.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2.“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