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行动纲要--最终版试行稿

合集下载

2023年高级中学办学方案优秀10篇

2023年高级中学办学方案优秀10篇

2023年高级中学办学方案优秀10篇 高级中学办学方案 篇一 本人20xx年参加工作,所学专业为政史教育,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思品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思想工作扎实,班级凝集力强。在思品教学方面,善于钻研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勤于思索拓展学生思维途径,着力打造高效、特色课堂模式。 1、树立良好的师德观念,提高个人职业道德水平。学习相关资料,以参与案例教学、聆听报告为载体,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 2、积极参与“互助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推进,打造特色、高效课堂,形成自己的品牌。 3、以课改研究为主要形式,提升个人的教育科研水平,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研读课标,课堂实践、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请教教学能手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一)学校规定的研修内容 1、师德研修。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自己依法从教的水平。 2、新课程标准研修。学习《初中思品学科新课程标准及解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自己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3、教学教研能力研究。积极参与组内教研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研讨课活动、听评课活动。积极研讨,在互助学习中更新理念,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做到教学即研究,不畏惧科研,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二)个人自主选择的研修内容 1、从实际出发,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研讨、互助,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学习,使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三点一线活动。始终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点连成一线,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课堂评析、教材分析设计等为教研的基本形式,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平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每周参加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促进专业化成长。一人讲课,众人评论,不仅益于讲课教师查找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好的观念与具体做法较为形象、具体的传达给其他人。 2、参加丰富的活动,展示自己,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做好人人一节最佳课活动。号召教师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展示自己。展示备课本、业务本,促进教师业务学习的深度、广度。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地球与环境」课程纲要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地球与环境」课程纲要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地球與環境」課程綱要壹、目標為培養具備「地球與環境」根本素養(包罗知識、思維和技能、態度)的現代百姓,促進生涯發展,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地球與環境」課程目標如下:一、培養學生具備「地球與環境」的重要知識,並能了解日常生活中有關「地球與環境」的報導。

二、提昇學生活用「地球與環境」知識的能力,進而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技能。

三、激發學生學習「地球與環境」相關議題之興趣,培養主動關心和珍惜地球環境的態度。

貳、時間分派本課程於高二實施,為四學分之課程,以摆设一學年,每學期二學分,每週授課二節為原則。

參、课本綱要本课本綱要分主題、主要內容、內容細目、預期學習结果、及參考節數等五部分,以作為课本編輯之指引與依歸。

课本編輯時,可根據課程理念自行統整课本綱要之內容,自訂篇、章、節之順序或名稱 (預期學習结果係內容細目之綜合說明,並非一對一之對應)。

註 :1.「預期學習结果」之說明(前面兩項屬於認知領域,後面二項屬於情意領域,技能領域涵蓋根本的科學過程技能,如觀察、分類、測量、運用時空關係及數字、傳達、推理、預測,以及統整的科學過程技能,如解釋資料、形成假設、控制變因等等。

這些科學過程技能應與上述認知領域密切配合,並逐漸經由課堂教學和實習活動培養,本綱要並不特別說明):(1)知道: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事實或知識,完整或有系統的記憶。

在認知層次中,「知道」屬低階的學習结果。

例如:學生能夠簡單記得三大岩類或大氣的主要身分,皆屬此層次的學習结果。

(2)了解:學生能夠理解原理法則,並解釋看法或現象。

在認知層次中,「了解」是比「知道」更高一層的學習结果。

例如:學生能夠說明三大岩類的形成原因或解釋水循環的過程,皆屬此層次的學習结果。

(3)欣賞:學生對於接觸到的事物,能夠有自己的體會並能樂在其中。

例如:學生能體會地球環境與生態互動之巧妙,並能樂在其中。

(4)察覺:學生對於週遭的事物,能夠有所意識或感觉。

例如:學生能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而有所感觉。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

关于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的指导意见(试行)(讨论稿)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新课程体系要求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计划的同时,自主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

现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请各学校参照执行。

一、课程目标1.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

2.以学校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确定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时代发展同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结构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学校课程的设置主要在以下五个领域:1.民族文化领域。

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
通知
【法规类别】中等教育
【发文字号】教基[2000]3号
【修改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通知
【失效依据】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0.01.31
【实施日期】2000.01.3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E0303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
(2000年1月31日教基[2000]3号)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语文等十二个学科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各学科教材(以下统称为“课程方案”),并于 1997年在江西、山西省和天津市进行试验。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该套课程方案受到试验省、市师生以及专家的肯定和普遍好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在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我部组织专家进一步修改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制度汇编(试行)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制度汇编(试行)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制度汇编(试行)同江市第一中学2007年11月22日目录1、同江一中新课程实施工作方案------------------ 22、同江一中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123、同江一中学生选课指导方案---------------------164、同江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195、同江一中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管理制度-------------276、同江一中校本教研实施方案---------------------297、同江一中新课程教学常规-----------------------328、同江一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389、同江一中模块修习评价方案---------------------4010、同江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4411、同江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50同江市第一中学新课程实施工作方案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部署和要求,为了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教育“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从我校实际出发,构建体现我校“民族、俄语、文科”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素质教育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求真务实的原则。

要充分认识学校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以民族振兴和学生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贯彻“以校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困难,不等不靠,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课程方案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努力为新课程实施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

凝聚着理论勇气和战略眼光的行动纲领-总结报告模板

凝聚着理论勇气和战略眼光的行动纲领-总结报告模板

凝聚着理论勇气和战略眼光的行动纲领机关作风评议、服务型政府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社区建设……南京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许多特色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年初,南京市委又连续发出1号文件和3号文件,在国内率先编制了政治文明的工作目标,率先制定了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纲要。

一时间,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南京市委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上。

有专家评论说,南京的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将给南京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凝聚着理论勇气和战略眼光的行动纲领南京争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①非同寻常的市委1号文和3号文:南京争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正式拉开大幕20XX年1月5日,南京市委出台了20XX年1号文件。

这就是酝酿一年之久的《南京市20XX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试行)》(以下简称《工作目标》)。

这份文件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年度目标进行量化,这在南京是第一次,在全国也鲜有所闻。

专家、媒体甚至普通市民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这份不同寻常的1号文件上。

负责牵头编制《工作目标》的南京市委副秘书长王为崧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目标的出台,对南京政治文明建设本身的全面推进及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考虑到三个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协调发展,一直是南京常抓不懈的工作,这次如此高规格地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实际上也就寓示着南京争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行动正式拉开大幕。

将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来发布,是一种巧合,抑或是必然? 有关人士对此专门作了解释:在编制目标时,我们并没有预先将它设定为今年市委的l号文件,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是一种“巧合”;而事实上,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南京市委就明确提出,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战略构想。

早在20XX年底,市委在制定20XX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的同时,就在酝酿政治文明建没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准备,终于拟定出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目标》成为今年市委的1号文件,就不单纯是一种巧合,而是南京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没不断深入推进的一个必然结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_17_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_17_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 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 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 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 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拓展视野,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终确定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终确定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07月29日23:46 来源:新华社目录序言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四)战略主题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三章学前教育(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六)明确政府职责(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四章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第六章职业教育(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第七章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第八章继续教育(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第九章民族教育(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第十章特殊教育(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第三部分体制改革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第十五章管理体制改革(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行稿)《中国湖南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阶段性全面工作的总纲。

学校在初步构建学校文化与价值观的基础上,以《行动纲领》为构建学校体制与机制、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提供引领;试图以《行动纲领》明确师生员工在主要工作领域的行为准则。

《行动纲领》每三年由校务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讨论、修订关键条款的具体内容,校行政会议研究,呈报董事会审核,交由学校教代会通过执行。

第一章学校发展战略第一条我们的使命是:践行适合学生成才的教育,将新翰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现代好公民,把新翰建设成为社会满意、家长信任、师生向往的新优质学校。

新翰学生应该勇于担当、严格自律、身心健康、能力全面,能优秀做人、卓越做事,成为具有现代理念、人格成熟、富于创造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

第二条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构建“安全、生活、学习、心理”四大服务体系,让学校成为学生想进来,老师留得住;学生乐学,教师善教;使学校成为每一位学生天天进步的成长乐园,成为每一位教师体面生活的精神家园。

第三条关键成功因素:根据学校发展规律,展望学校发展的未来,确定学校未来三年成功关键词:教师、课程、生源、个性化、国际化、数字化、规范化、优质化。

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量化分解,得出具体行动指标。

学校各层级、各岗位对关键成功因素指标的全面落实,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

第四条战略发展领域: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学校着眼未来,立足实际,通过执行国家课程、建设与完善校本课程,系统开发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有效,教育才会有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优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与课堂是学校今后相当长时期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发展性战略领域。

第五条学校文化与价值观:按照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学校倡导并强调以下价值取向。

1.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继承与创新,坚守与改革,敢为天下先。

3.创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4.一心向学,心无旁鹜;海纳百川,包容共生;聚天下英才,做伟大事业。

5.追求卓越,远离平庸,反对低劣。

做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校园老实人”;为想做事、会做事的人搭建展示舞台;营造积极向上、努力作为的工作氛围。

6.让学生今天有分数,未来有素质,实现分数和素质的同步和谐发展。

7.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让会研究成为一种能力,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

8.教师形象:师德高尚,专业坚实,能力全面,品质优秀。

9.干部形象:公平、勤政、谦和、坦荡、能干。

10.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共同体。

11.把讲台让给学生,让每一张课桌成为学生的讲台;把主席台让给老师,让老师成为学校的主人。

12.精细做事,优秀做人,全面发展,多向成才。

13.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我之责任。

14.具有主人翁意识。

教代会代表积极参与制定、修订学校重大文件和方案。

15.对自我加强反思,对他人加强正思。

16.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能力可以不是第一,态度一定要是第一。

17.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行动力永远摆在第一。

18.忠心耿耿且能力突出的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19.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让学校与世界接轨,让学生与国际同行,培养祖国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

20.新翰人正能量标签:我行我能不计较不抱怨不放弃第二章学生培养目标第六条勇于担当:胸怀天下,具有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勇于担当责任,自觉为国家、为团队、为家庭、为朋友排忧解难;自觉奉献社会主动服务他人。

志远行近,既胸怀天下,又脚踏实地,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动力。

第七条严格自律:懂规划、会选择,能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按照学业和职业规划学会学习,坚持努力。

慎独自律,信守承诺,成为值得信任的人。

第八条身心健康:尊重自己,悦纳自己的个性和性格;尊重规则和秩序,不随意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利;尊重父母家人,尊重老师长者,友善同学,学会用谦恭的态度与人交往。

第九条有情有义:拥有感恩之心,懂得随时回报他人,并以感恩的态度回报社会。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对话人格,坚持平等对话,学会换位思考,有协商与妥协的品质。

第十条能力全面:具有思考力。

有问题意识,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困难时能够针对问题运用多种思维逻辑进行推理和实践,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学习力。

有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具有行动力。

有目标意识,言行积极,行动迅速、能力突出,能够自我突破。

谦逊而有韧性,质朴而无畏,能在不同的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追求学业成绩好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审美情趣和艺体技能,有一两项让自己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习惯。

第三章管理组织结构第十一条全局总揽:“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第十二条师生导向:学校组织结构的构建必须以为师生服务为导向,凡事简化程序,快速响应师生、教育教学的需求;有利于创造以学生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的学校文化。

第十三条模式简约:压缩组织结构层级,减少无效劳动;通过科学的组织结构,使各层级的管理跨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第十四条矩阵结构:学校构建处室、年级组与学科组共同对教育教学质量负责的机制;年级组与中层处室一起构成矩阵管理结构;在矩阵管理结构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主管工作负责,服从学校发展总目标,将有利于学校大局、有利于把事情办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十五条分线领导:董事会和校长室依据不同的任务特点和成员能力,给主管副校长、各处室和年级组确定不同岗位目标职责,根据实际需求和实施效果动态更替,逐步实现管理队伍由管理走向领导。

第十六条责权分明: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各处室、各年级组、各学科组实行分权分责的管理机制,在人事、财务、教育教学诸方面明确不同层级的目标责任,同时赋予相应的权力。

第十七条人事聘任:学校实行教职工与部门双向选择的聘任机制,启动淘汰制,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尽可能让不同的教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十八条分配机制:坚持按资发薪、按劳取酬、按绩发奖、论功行赏的薪酬分配机制。

第十九条制衡监督:任何权力都要有相应的制衡与监督,对每一个岗位都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责任的落实,防止渎职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四章教师育人职责第二十条有理想信念:相信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教学生读书和做人,让学生有良好成绩也有良好品质。

第二十一条有道德情操:做学生师德的表率,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书写“教他一阵子,影响一辈子”的动人故事。

第二十二条有扎实学识:跟上国家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打造独具魅力的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学习、处世、生活的帮助和指导。

第二十三条有仁爱之心:让师爱成为学生成长的“守护神”,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构建温情和谐的育人氛围,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十四条守住育人底线: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你在学校中的价值。

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性格缺憾,但都不可以轻慢学生、忽视教学;我们可以原谅许多东西,但永远不能原谅的是对学生和教学的轻慢态度,这是育人的底线。

第二十五条自我反思与学习:善于分析自已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要通过自我反思和持续自我学习的习惯与品质,保证自己能力跟得上学生成长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

第五章良好师生关系第二十六条师生关系改变,学校才能改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先做朋友再做老师,先当“父母”再做老师,严而有格,爱而不纵。

第二十七条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当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那就离学好那门功课不远了。

当学生喜欢老师,愿意靠近老师,老师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示范和引导学生。

第二十八条要改变学生,先改变自己。

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教师要主动承担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责任。

用人格与学识去赢得学生,不用简单粗暴的“师道尊严”去赢了学生。

第二十九条有爱还要有方法。

以学生为本,爱学生不等于简单迎合学生的喜好,放松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放纵学生的不良行为。

要智慧去爱,以学生的进步为基点,让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助推学生的发展。

第六章课程文化建设第三十条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应与学校培养目标相一致,立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

第三十一条系统开发:保证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加强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各个学科要加强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明确学科课程建设的思路,进行系统开发。

第三十二条优化课程链:完善课程链的各个环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诊断诸方面系统思考,环环相扣,以增强课程实施的整体效益。

第三十三条活动课程化:树立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的意识。

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都要作为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深度开发。

第三十四条教学课程化:课堂教学只是教学工作的环节之一,课堂教学的实施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切的教与学方式,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并实现部分学科教室资源标准化,落实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诊断,提高教学效益。

第三十五条终生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厘清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分类型、分层次的选择性课程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育;构建每一位学生为自己负责的终生规划课程。

第三十六条课程实施多元化:课程是有个性的,课程实施策略要多元,反对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构建有新翰特色的科学教学方法体系,帮助学生建构学习方法体系。

第三十七条课程建设国际化:引进、整合国际优质课程,积极开发与实施国际课程,在可能的领域里努力实现中外课程的融合。

第七章教育教学发展第三十八条从发现问题走向发现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放弃、不抛弃。

把发现、唤醒和帮助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当成孩子,责任与爱同行,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第三十九条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树立全面育人观,实行全员育人的制度,人人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时时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