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补充内容
教材选择的反思与补充

教材选择的反思与补充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适合的教材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然而,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教材选择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补充建议。
一、教材的涵盖内容是否全面教材的涵盖内容是否全面是选择教材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材内容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具备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入性。
教材选择时应注意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的问题,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将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同时,教材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教材的课程设计是否科学教材的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
教材中的每一节课都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材中的案例、习题和实践活动等都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材的语言表达是否精准教材的语言表达是否精准是教材选择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教材中使用的语言应该准确、简练、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
教材语言表达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句子。
五、教材的文化背景是否适应教材的文化背景应该与学生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背景相适应。
教材中的例子、案例和故事等应该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读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教材的文化背景也应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带来了更多教材选择的机会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选择教材,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补充措施:一、参考国内外的优秀教材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教材可以作为参考。
通过研究和借鉴这些教材,可以提高对教材质量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同时,也可以吸取其他教材的创新点和优点,为自己的教材选择提供启示。
二、开展教材评估和反思教材选择后,应该及时进行教材评估和反思。
教材内容整改方案

教材内容整改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也在发展变化,教材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然而,目前一些教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陈旧、偏颇、缺乏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等。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份教材内容整改方案,力求使教材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适合学生。
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教材内容整改,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更新教材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时代需求;2.提高教材表现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3.弥补教材短板,让其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具体方案一、更新教材1. 增加案例和实例我们会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历史教材中,我们会增加一些历史事件的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上的某些重大事件。
2. 更新内容我们会根据现代科技和生活的新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
例如,在科学教材中,我们会增加一些新的科技和理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科学发展。
二、提高教材表现形式1. 增加多媒体表现形式我们会增加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内容,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会增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漫画等,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更加了解和热爱。
2. 优化排版我们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排版优化,使教材更加易读。
例如,在数学教材中,我们将调整公式的排版,使其更加简洁易懂。
三、弥补教材短板1. 补全古代文化知识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时,经常会因为缺少背景知识而无法理解。
因此,我们会增加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2. 补充实践环节实践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在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会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生物实验中,我们将增加一些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
结语通过这次教材内容整改方案,我们希望可以让教材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适合学生。
我们相信,经过这一整改,教材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愉快,更加高效。
开学第一课教案补充材料

开学第一课教案补充材料开学第一课是新学期的开始,也是教师向学生传达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学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丰富这堂课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补充材料,以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本文将从教案补充材料的种类、选择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介绍学校历史与文化可以在开学第一课中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与文化,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校的图片、文献资料或者学校官方网站上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阅读文字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
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等方面介绍学校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展示学校的荣誉与成就学校的荣誉与成就是学校的一面旗帜,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校获奖证书、新闻报道等,让学生了解学校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荣誉。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校友故事等,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追求卓越。
三、分享成功的校友经历成功的校友是学校最有力的教育资源之一。
教师可以邀请一位成功的校友来校报告,分享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
通过校友的讲述,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成功路径和努力方向,从而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与校友的互动交流,加强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和定位。
四、引用名人名言与励志故事名人名言和励志故事是教育领域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或励志故事,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名言背后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对比和联系。
五、展示学校开展的特色活动学校的特色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校举办的特色活动的照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
通过展示这些特色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二化学新教材补充内容

高二新教材补充内容一、铝热反应:(高二上p15)反应原理: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加热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混合物达到很高的温度,生成氧化铝和液态铁。
现象:可以看到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三氧化二铁粉沫和铝粉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纸漏斗被烧穿,有熔溶物落入沙中,待熔溶物冷却后,除去外层溶渣,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落下的是铁珠。
高温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反应的仪器:三角漏斗和滤纸、蒸发皿。
反应试剂:氧化铁、铝粉、氯酸钾、镁条。
操作步骤:用两张圆形滤纸折成漏斗,把5克氧化铁粉末和2克铝粉混合均匀,放入纸漏斗中,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湿润后,放在用硬纸做成的三角漏斗里,把漏斗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一个盛沙的蒸发皿。
在纸漏斗中加入少量氯酸钾,在混合物中间插上一根镁带,用小木条引火点燃。
二、铝的氧化:课堂实验(高二上p15)用硝酸汞处理的现象与分析: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空气氧化变成氧化铝。
通常的铝制品之所以能免遭氧化,是由于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外衣保护着。
当在铝箔的表面涂上硝酸汞溶液以后,硝酸汞穿过保护层,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液态金属——汞。
汞能与铝结合成合金,俗称“铝汞齐”在铝汞齐表面的铝没有氧化铝保护膜的保护,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铝。
当铝汞齐表面的铝因氧化而减少时,铝箔上的铝会不断溶解进入铝汞齐,并继续在表面被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
最后使铝箔长满白毛而且越长越高。
化学方程式:2Al +3Hg(NO3)2→3Hg+2Al(NO3)34Al+3O2→2Al2O3习题1、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三、铝跟碱反应的原理:学生实验(高二上p16)操作步骤:用砂纸擦去铝条表面的物质,将铝条浸入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022年教学教材史料补充英国《大宪章》

英国?大宪章?〔1215年〕受命于天的英格兰国王兼领爱尔兰宗主,诺曼第与阿奎丹公爵、安茹伯爵约翰,谨向大主教,主教,住持,伯爵,男爵,法官,森林宫,执行吏,典狱官,差人,及其管家吏与忠颇的人民致候。
由于可敬的神父们,坎特伯里大主教,英格兰大主教兼圣罗马教会红衣主教斯提芬;杜伯林大主教亨利……暨培姆布卢克大司仪伯爵威廉;索斯伯利伯爵威廉……等贵族,及其他忠顺臣民谏议,使余等知道,为了余等自身以及余等之先人与后代灵魂的平安,同时也为了圣教会的兴盛和王国的兴隆,上帝的意旨使余等成认以下诸端,并昭告全国:1 首先,余等及余等之后嗣坚决应许上帝,根据本宪章,英国教会当享有自由,其权利将不受干扰,其自由将不受。
关于英格兰教会所视为最重要与最必需之自由选举,在余等与诸男爵发生不睦之前曾自动地或按照己意用特许状所颁赐者,一一同时经余等请得教王英诺森三世所同意者一一余等及余等之世代子孙当永以善意遵守。
此外,余等及余等之子孙后代,同时亦以下面附列之各项自由给予余等王国内一切自由人民,并允许严行遵守,永矢勿渝。
2 任何伯爵或男爵,或因军役而自余等直接领有采地之人身故时,如有已达成年之继承者,于按照旧时数额缴纳承继税后,即可享有其遗产。
计伯爵继承人于缴纳一百镑后,即可享受伯爵全部遗产;另爵继承人于缴纳一百镑后,即可事受男爵全部遗产;武士继承人于最多缴纳一百先令后,即可享受全部武士封地。
其他均应按照采地旧有习惯,应少交者须少交。
3上述诸人之继承人如未达成年,须受监护者,应于成年后以其遗产交付之,不得收取任何继承税或产业转移税。
4 凡经管前款所述未达成年之继承人之土地者,除自该项土地上收取适当数量之产品,及按照习惯应行征取之赋税与力役外,不得多有需索以免消耗人力与物力。
如余等以该项土地之监护权委托执行吏或其他人等,侮对其收益向余等负责,而其人使所保管之财产遭受浪费与损毁时,余等将处此人以罚金,并将该项土地转交该采地中合法与端正之人士二人,傅对该项收益能向余等或余等所指定之人负责。
高考必背补充教材篇目指导

8.《礼运》(大道之行也)中,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 ______”。 故外户而不闭 9.《礼运》(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 是“_是__故__谋__闭__而__不__兴__,__盗__窃__乱__贼__而__不__作__,__故__外__户__而__不__闭_________”。
文明的发展,深植于各自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土壤,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 高低优 劣之分;而文明的进步,则源于人们对“美的结晶”的追求。 纵观现实,要 想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首要条件是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就 是中国古 人所谓的“君子之风”。巴黎的孔子学院有一年开新年晚会,结果只有很少的法国 学生参加,老师询问原因,法国学生说:“你们晚会的主题成了‘我爱中国”,这不 是带有 强制色彩吗?”
11 《赤壁赋》—苏轼
12 《登泰山记》—姚鼐
13 《静女》—《诗经》
14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5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6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3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必
4 《阿房宫赋》—杜牧
修 下
5 《六国论》—苏洵
6 《登岳阳楼》—杜甫
7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8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 《<论语>十二章》—《论语》
选
2 《无衣》—《诗经》
必
3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上
4 《将进酒》—李白
5 《江城子·乙卯日夜记梦》—苏轼
1 《屈原列传(屈平疾……争光也)》—司马迁
勘误版教材-实务补充

P25:按爆炸原理,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两种。
P83: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4. 8 无此条)P85: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3.6-3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P92: 剧场、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该面积也不得增加。
(此红色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5.4.7无此内容)P145: △P=3+0.5Pv+0.04ψ2 (式2-8-2)P187:四、灭火救援窗的设置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2.5)在灭火时,只有将灭火剂直接作用于火源或燃烧的可燃物,才能有效灭火。
除少数建筑外,大部分建筑的火灾在消防队到达时均已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从楼梯间进入有时难以直接接近火源,因此有必要在外墙上设置供灭火救援用的入口。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0.8m和1.0m(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30m(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 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初三数学学习中的补充教材推荐

初三数学学习中的补充教材推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而在初三数学学习中,除了正式教材外,适当引入一些补充教材,不仅有助于拓宽知识面,还能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思考角度。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初三数学补充教材,以便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一、《中学数学(新版)九年级上册/下册》作为一套经典的教材,《中学数学(新版)九年级上册/下册》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套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充分理解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同学们不仅可以学好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
二、《挑战杯全国数学竞赛系列教材》挑战杯全国数学竞赛系列教材是一套以竞赛题为主线的教材。
这套教材内容难度较高,涵盖了初中数学各个领域的典型题型和解法。
通过解析竞赛题,同学们可以接触到更加有挑战性和灵活性的数学题目,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历届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精选汇编》历届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精选汇编是一本整理了历年来数学竞赛的真题的教辅书。
这本书包括了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涵盖了各个数学知识点。
通过解析真题,同学们可以了解到竞赛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四、《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书是一套针对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学生编写的教材。
这套教材内容丰富、深入,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同学们可以接触到一些高阶、有趣的数学知识和问题,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网络资源和手机应用除了纸质教材,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手机应用来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一些针对初三数学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视频和在线课程。
此外,还有一些手机应用,如"Mathway"和"Photomath",可以帮助同学们解答数学问题,提供即时的反馈和解题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别以下指标:毕业生人数——时期指标,在校学生数——时点指
标;
固定资产原值——时点指标,固定资产增加值——
时期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所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
指标、劳动量指标。
实物指标,可以反映经济现象的具体内容,但其综合性能受到限
制,难以进行汇总,不能反映复杂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
价值指标,它便于汇总,可用补充实物指标的不足,但是它脱离了
组)。
应用重叠组限要注意统计单位数时的“上限不在内”原则。
进行数量标志分组时,应根据资料的特点来决定采用的分组类。
具体为:第一,当用来分组的变量是离散型变量,其变量值较少
且变动范围不大时,可选择单项式分组;若变量值较多且变动范围较大
时,则应选择组距式分组。第二,当用来分组的变量是连续型变量时,
通常选择连续组距分组。第三,当变量支的分布较均匀,或研究数量分
开放性问题
双向列联法
赋值评价法 多项选择法 二项选择法 顺位法 自由询问式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一、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我国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按照统一的表式和内容、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时间,自上而下地统一
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书面报告制度。
统计报表有如下优点:(1)全面性和连续性(2)统一性和及时性
布的规律性问题时多采用等距分组;若变量值的分布有特殊性时,应采
用异距分组。如年龄分组等。
(三)划分各组界限
分配数列(频数数列)
一、概念
各组名称
分配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
各组次数 各组单位数(也称为次数或
频数)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称为频率
综合上述各种的分组,分配数列的类型,可归纳为:
分 品质数列
配
单项数列
反映总体 中各组成 部分之间 的数量比 例关系, 可以研究 总体各部状 况
用以表明 现象的强 度、密度 或普遍程 度
用以说明 现象在不 同时间上 的发展和 变动程度
(3)指标体系 一系列相互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用来说明总体各方 面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统计指标体系。
提问的内容尽可能短 用词要确切、通俗 一项问题只包含一项内容 避免诱导型提问 避免否定形式的提问 避免敏感性问题 三、回答项目的设计 总的而言,问卷中所拟答案要有穷尽性,避免重复和相互交叉,拟 定的答案要编号。 问卷中的问题类型有两类:一类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拘形 式,可任意发挥;一类是封闭式问题——答案标准化,易回答、便于调 查后的资料整理。 封闭式问题
特点
计算公式
应用
种类
计划完成程 度
相对数
实际完成数 与计划任务 数之间的数 量对比关 系,通常以 百分数 (%)来表 示。
分子分母①不 可互换;②同 属一个时间, 同属一个总 体,同类现象
①计划数是绝对数 ②计划数是相对数 ③长期计划:水平法、累计 法
用以检查 计划的执 行情况
结构相对数
是将总体某 组成部分数 值与总体总 数值对比的 比率,通常 以百分数 (%)来表 示。
重点调 查
只选择一部分重点 单位进行的调查, 用以掌握所研究现 象总体的基本情 况。
省时、省力,能反 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用于调查对象中 确实存在重点单 位,调查任务只 要反映调查总体 的主要情况或基 本趋势的情况
典型调 查
抽样调 查
下。
在被研究对象中有 意识地选出个别或 少数有代表性的典 型单位, 进行深入 的、周密的调查研 究的方法。
总量指标按说明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 标。 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例如,各种 产品产量、产值、储蓄存款发生额等。 时点指标——说明现象在某一地点的数量状况。例如,储蓄存款余 额、人口数、商品库存数等。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不同特点: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可以相加 的是时期指标,否则是时点指标。
①有些强度相 对指标分子分 母可以相换, 从而产生正指 标和逆指标; ②有“平 均”的意义, 但与平均指标 不同 ③分子分母可 属于不同总 体、不同类现 象、同一时 间。
同类指标在 不同时间状 态下的对比 关系,表现 形式可以是 百分数 (%)、倍 数。
①分子分母不 可互换;②分 子分母属于同 类现象、同一 总体、不同时 间
数 变量数列
等距数列 连续组距数列
列
组距数列
异距数列 不连续组距数列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现介绍变量数列的主要编制步骤: 1、确定变量数列的形式 编制变量数列时,有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两种形式可选择,应根据 资料的特点来决定,具体为:第一,当用来分组的变量是离散型变量, 其变量值较少且变动范围不大时,可选择单项数列;若变量值较多且变 动范围较大时,则应选择组距数列。第二,当用来分组的变量是连续型 变量时,通常选择连续组距数列。 2、确定组距和组数 组距在全距一定的分组中,其大小与组数成反比变化,即组距=全 距/组数。确定组距和组数至关重要,如果组数过多,组距太小,就容 易将同类的单位划分到不同组,显示不出现象类型的特点;反之,如果 组数过少,组距太大,又会把不同性质的单位归到同一组内,掩盖现象 之间的实质差异。两种情况都应避免。 组距大小确定后,还有等距与异距的问题。通常,当现象性质的差 异是通过数量变化逐渐积累起来的,从而使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时,适 宜采用等距分组的方法;若现象的数量变动并不均匀,则适宜采用异距 分组的方法。 3、确定组限 定组限应根据现象的特点来确定组限:(1)客观数量界限,如:按 成绩分组的60分、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的100%、各时期的贫困界限等, (2)第一组的下限和最后一组的上限。当变量值出现有极端值时,第一 组和最后一组可采用开口组。(3)尽可能采用5或10的倍数。 4、分配次数,形成分配数列 可利用EXCEL表进行汇总
②我国人口普查规定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要求普查登记工作 在7月10日完成,那么调查时间便是7月1日零时,调查期限便是7月 1--10日的十天时间。
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主要内容有:调查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调查人员的组成;调查的方式 和方法;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如宣传教育、干部培训、文件印刷等;调 查资料的报送办法;调查经费的预算开支;提供或者公布调查成果的时 间,以及其他。
3.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
值。
数值型变量 根据其取值特征不同,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
量;
根据性质不同,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第二章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确定调查目的——明确调查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明确调查的范围以及向谁调查, 由谁来具体提供资料 调查对象: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全体。 调查单位:构成调查对象的个体,因此是调查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例如:要了解银行的经营状况,则所有银行就是调查对象,而每一 家银行是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对象,使我们知道所要了解的现象总体范围,而确定调查 单位,则使我们知道从哪里去取得有关的标志表现的资料。 填报单位:指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调查中,两者有时一 致,有时不一致。 例如:工业企业调查与工业设备调查——前者一致后者不一致。 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单一表:适用于调查项目多,调查单位少时 调查表的形式 一览表:调查项目不多时,调查单位多时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 就要明确规定资料所反映的是现象变动过程的起迄时间;如果所要调查 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和报送资料需要的整 个时间。 例如:①生产经营月报,规定基层单位填报时间为次月3日。那么其 调查时间是报告期的那一个月,调查期限为报告期的次月1--3日的三天 时间。
选取单位有主观判 断,调查范围小、 调查单位少、灵活 机动、具体深入、 省力
可用于对数据的 质量检查,了解 与数字相关的生 动具体情况;对 新生事物的深入 调查,总结经验 教训等。
按照随机原则在调 查单位中抽取一部 分单位进行观察, 取得资料,用以推 算总体数量特征的 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部分推 断总体、抽样误差 可以事先计算并加 以控制
事物的具体内容,比较抽象。因此,价值指标常和实物指标结合使用。
◇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在某一时间内发展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有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之分(相对数和平均数)。如2006年我国GDP同比
增长10.7%,又如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活期存款比重、贷款利润率等。
相对指标是社会现象中两个相关指标之比的比值,它表明各种经济
①各组成部分 所占比重之和 应等于1;② 分子、分母不 可互换;③分 子分母同属一 个总体、同类 现象、同一时 间。
反映总体 内部构成 状况
比例相对数
同一总体内 不同部分 (组)数值 对比的比 值,通常以 百分数 (%)、比 例式来表示
①分子分母可 以互换②对比 的数值往往是 绝对数③分子 分母同属一个 总体、同类现 象、同一时 间。
(3) 准确性(4)满足各级需要
统计报表制度的局限性:费时费力;受干扰多;缺乏灵活性
二、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它包括普查、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各种专门调查的定义、特点和适用条件
专门调 查
定义
特点
适用条件
普查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 的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全面 调查
摸清重大国情国 力,有重大决策 需要。
比较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
同一时期两 个同类现象 在不同空间 上的数值对 比的比值, 通常以百分 数(%)、 倍数来表示
①可以用绝对 数对比,但一 般适宜用相对 数或平均数对 比。②有些对 比的两个数值 可以互换。③ 分子分母属于 不同总体、同 类现象、同一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