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代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第一章英国学前教育

第一章英国学前教育
• 大多想成为早期教育教师的人都选择 (xuǎnzé)教育硕士课程。虽然一些学院提供 从事3-11岁或5-11岁儿童教育的课程,但更 多的人专攻3-9岁儿童的教育。
• 在完成正规训练以后,所有的人都必须作为 实习生从事一年的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教师 资格。
精品PPT
二、英国(yīnɡ ɡuó)学前教育现 状
精品PPT
二、英国(yīnɡ ɡuó)学前教育现 状
• 保育儿童的年龄从出生以后3-10周到5岁。 实际上,只有10%年龄在1岁以下的儿童入 托。
• 日间托儿所成人与儿童的比例(bǐlì)因儿童年 龄不同而不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是1:3, 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比例(bǐlì)是1:4或1:5。
• 工作人员一般在有执照的保育员,负责人必 须拥有社会工作的执照或保育员的执照。
精品PPT
一、英国(yīnɡ ɡuó)学前教育沿 革
•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 入国民教育制度之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 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 保育学校学生施行免费入学,并对政府承认(chéngrèn)的 13所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名词解释)
精品PPT
二、英国(yīnɡ ɡuó)学前教育现 状
• 保育学校和保育班一般招收3~4岁的儿童入学,少 数地方还招收2岁儿童入学。目前鼓励4岁儿童进入 幼儿学校1年级的趋势,也影响了保育学校和保育 班年龄的儿童。在许多情况下,儿童指在保育学校 待一年以后,就进入了初等学校。
• 在初等学校附设的保育班当中,招收的儿童从120 人到40人不等。保育学校和保育班开始的时间和初 等学校一样,但是他们为年幼的儿童提供(tígōng) 一个比较安全和宽松的环境,并提供(tígōng)符合 3-5岁的儿童需要的课程。

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学前教育发展的背景1840年至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

英、法、俄、德、美、日等国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近代资本主义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产生近代幼儿公共教育。

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英国近代的学前教育背景:18世纪60年代,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妇女参加工作,儿童无人照料,近代英国学前教育以欧文幼儿学校为起点,形成规模浩大的幼儿学校运动,一度波及欧美各国。

一、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幼儿教育的发展(一)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1、产生原因2、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教育内容:智育方面:提倡发展“推理能力”;提倡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实物教学;游戏场是重要设施道德教育:养成幼儿守纪律习惯,培养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舞蹈、音乐和军事活动(2)教育方法:人道主义态度,反对责骂和体罚儿童;集体合作游戏;实物教学等3、评价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教育开了先河,但将发展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具有局限性。

欧文幼儿学校: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欧文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招收1—6岁工人子女。

重视幼儿智育和道德教育,提倡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采取开放教学形式,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孩子,反对责骂惩罚儿童。

这是英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教育发展开了先河。

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1、创办目的:为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2、教育内容和方法:智育内容:国语、算数、自然、社会、音乐、宗教等。

方法:“开发教育方法”(5个方面)教具:“游戏场”“阶梯教室”“旋转秋千”“教学柱”“置换架”德育任务:预防贫儿道德堕落、消除不道德行为、培养德性方法:“爱”和“赏”3、对教师的要求:风采、气质、关于人性的知识、研究幼儿心理4、评价:过于注重智育内容,忽略儿童的理解能力,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4近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4近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 术革命,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使工 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十三章
近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近代英国
164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以蒸
汽机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等教育的内容下方 到幼儿阶段?
2.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
招收对象:幼儿学校主要招收贫民和工人的幼儿 教育目的:以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 教育内容:智育、德育、体育
智育
目的:致力于贫民和工人子女的“知识改善”
内容:国语、算数、自然、社会、音乐、宗教
方法:开发教育法反对传统的单纯灌输片段知识的背诵主义;重
欧文(1771—1858)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 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 为1-6岁儿童创办幼儿学校; • 为6-10岁儿童开办初等学校; • 为11-17岁的少年工人开设夜校; • 为工人及其家属举办业余教育机构; 1816年,他将以上这些文化教育机构合并为 “性格形成新学园”。
(1)性格形成学说
们学习的好奇心。
教育内容及方法
智育
智育
体育
基本原则:以科学代替宗教迷信
德育
主要内容:学习影响个人和人类的各种自然规律
娱乐性课程 教育方法:直观教学原则,反对幼儿学校进行书
本教学。
体育 幼儿的保育 体操 军训
德育 主要内容——集体主义精神 德育方法: • 游戏时要尽量使其他小朋友感到快乐 • 同伴榜样 • 不实施惩罚 思考:为什么把初
外国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时间划分
古代教育史(地球上有人类——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教育史(1640——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教育史(1917——1945年二战结束) 当代教育史(1945年以来)

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10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学前教育经历了许多变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以下是10个现代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早期教育机构:英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提供者是早期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和游戏中心。

这些机构为3-5岁的儿童提供教育服务,有些机构甚至提供24小时的托管服务。

2、综合性课程: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综合发展,包括社交、情感、语言、认知和身体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创造性游戏、探索性学习、音乐、舞蹈和绘画等。

3、全纳教育:英国学前教育积极推广全纳教育,尽可能让所有儿童在同一个环境中学习和玩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教师专业发展:英国对学前教育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

政府还大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资源。

5、家长参与:英国学前教育强调家长的参与,认为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学校会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与孩子一起学习和发展。

6、科技整合: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科技整合,许多学校引入了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帮助儿童发展信息科技能力。

7、评估与反馈: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评估,并向家长提供反馈。

这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为下一步的教育做好准备。

8、重视户外活动:英国的学前教育强调户外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户外活动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交发展。

许多学校都有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资源。

9、文化多样性:英国的学前教育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鼓励儿童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学校会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让儿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10、安全与健康:英国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学校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卫生规定,确保儿童的身心安全。

同时,学校还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全纳性、科技整合性和文化多样性等特点。

英国近代学前教育

英国近代学前教育

一. 17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 (萌芽时期)
• 英国圈地运动带来社会问题. • 贫民管理(包括贫民婴幼儿的隔离、保
护和教育问题)纳入国家管理的范畴.
• 在工业革命之前大众化的幼儿教育设 施尚未问世.
• 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婴幼儿保 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的 根源和胚胎.
二.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开创和发展时期)
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一学前教育性质转变的历史条件二托儿所性质的转变三福禄贝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实现了从慈善事业到国民教育事业的转变
英国近代学前教育
发展分三个阶段
•一.17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
•二.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三.19世纪下半期
(一).背景 1.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2.幼儿及幼儿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二).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运动 (三).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
三.19世纪下半期
•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受福禄贝 尔幼儿园的影响
•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 园由德国的伦克夫妇和别劳夫 人传入英国
1.伦克夫妇引进福禄贝尔幼儿 园的贡献
教育机构 (二)托儿所运动
—帕斯特莱、柯夏、马尔波
二.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学前教育性质转变的历史条件 (二)托儿所性质的转变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 • 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
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实现了从慈善事业到国 民教育事业的转变. (四)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
2.伦克夫妇归国和福禄贝尔幼 儿园运动的停滞
3.伦敦福禄贝尔协会的工作和 幼儿教育的复活和发展
法国近代学前教育

9学前教育简史 (第九章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

9学前教育简史 (第九章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

第六节 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
一、 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及附属幼儿园的创立 简易幼儿园、托儿所或保育所及基督教会幼儿园的创立
第六节 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
二、 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影响
从幕府末年开始直到整个明治时期,随着欧美思潮的不断涌入,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也影响到日本。其中பைடு நூலகம்日本学前教育影响最大 的是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节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
二、 19世纪下半叶的学前教育
(二) 福禄贝尔幼儿园协会的活动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团体,一个是1860年成立的由别劳夫人担任名誉会长的“柏林福禄贝尔 主义幼儿园促进妇女会”。另一个也是由别劳夫人于1863年设立的“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 该协会致力于学前教育的全面改革,包括设立幼儿园及幼儿园培训机构,创办以福禄贝尔教育 思想为指导的儿童游戏场等。1874年,这两个协会合并为“柏林福禄贝尔协会”。
(三)公立幼儿园运动及幼儿园协会的成立 ➢ 公立幼儿园的创办与发展 ➢ 幼儿园协会的成立
第五节 近代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
一、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学前教育
(一) 别茨科伊与莫斯科教养院 18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执政期间,在教育上实 行了一些开明政策,并任用进步教育家别茨科伊进行教育改革活动。 (二) 葛岑教养院 为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1802年,彼得堡教养院在彼得堡近郊葛岑 村开设了葛岑教养院。 (三) 收容所与孤儿院 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制危机日益加重,农民及城市劳动者的苦难有增无减。俄国一 些进步知识分子试图组织社会力量来帮助贫苦人民。他们组成各种慈善团体,以帮助农 民、乞丐和孤儿。

近代六国的学前教育

近代六国的学前教育

一、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幼儿教育 (一)别茨考伊与“莫斯科教养院” (二)葛岑教养院 二、19世纪下半期至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幼儿教育 (一)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 (二)慈善教育继续发展 三、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一)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2.教学论思想 (二)对俄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幼儿学校的兴办 二、私立幼儿园的建立 (一)德语幼儿园的出现 (二)英语幼儿园的开办 三、慈善幼儿园的兴起 四、公立幼儿园的产生和发展
第六节 机构的产生,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在这 之前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富有的家庭主要聘请家教为孩子进行入学前 的教育,普通平民家庭的子女的学前教育则依靠一个专门为平民子弟开 设的叫“寺子屋”的简易教育机构进行。1868年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进行改革的同 时,在教育上也进行了各种改革试验,在广泛吸收欧美国家的教育思想 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开始了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日本近代学前教 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第五节 美国的学前教育
19世纪初,伴随着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的学前教育也 开始起步了。美国最初的学前教育受欧洲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最早的 学前教育机构是在英国欧文影响下创办的幼儿学校,在当时曾一度掀起 过“欧文幼儿学校运动”,出现了许多欧文式的幼儿学校。19世纪中期 以后,福禄倍尔幼儿园传入美国,出现了私立的福禄倍尔特色的幼儿园, 这是美国幼儿园的创建时期。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它的学前 教育也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初,美国学前教育已形成了以公立 幼儿园为主体,私立幼儿园和慈善幼儿园多种形式并存的体制。
一、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奥柏尔林的“编织学校” (二)托儿所运动 (三)法国政府的托儿所政策

10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10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10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英国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驱之一,其现代学前教育体系有着诸多值得探讨和借鉴之处。

英国的学前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现代社会,它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从教育理念来看,英国现代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这意味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兴趣、需求和能力。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观察者,他们会细心留意孩子的表现,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学习。

这种理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建立起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教育内容方面,英国的学前教育注重综合性和多元化。

除了基础的语言、数学等知识,还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艺术教育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绘画、手工制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育则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感受节奏和旋律的魅力;体育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索激发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所在。

教育环境也是英国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通常会提供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环境。

教室里布置着丰富的教具和玩具,室外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和游乐设施。

环境的布置和设计都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育机构也非常注重卫生和安全,确保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师资力量在学前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英国对于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较高,他们需要接受专业的教育培训,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们不仅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还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英国现代学前教育注重游戏和活动。

孩子们通过游戏来学习和发展各种技能,例如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
19世纪30年代中期~19世纪 末
一.18世纪末至1835年以前的 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法国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幼儿
教育机构 (二)托儿所运动
—帕斯特莱、柯夏、马尔波
二.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学前教育性质转变的历史条件 (二)托儿所性质的转变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 • 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
• 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婴幼儿保 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的 根源和胚胎.
二.1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2.幼儿及幼儿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二).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运动 (三).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
三.19世纪下半期
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实现了从慈善事业到国 民教育事业的转变. (四)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
英国近代学前教育
发展分三个阶段
•一.17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
•二.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三.19世纪下半期
一. 17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 (萌芽时期)
• 英国圈地运动带来社会问题. • 贫民管理(包括贫民婴幼儿的隔离、保
护和教育问题)纳入国家管理的范畴.
• 在工业革命之前大众化的幼儿教育设 施尚未问世.
•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受福禄贝 尔幼儿园的影响
•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 园由德国的伦克夫妇和别劳夫 人传入英国
1.伦克夫妇引进福禄贝尔幼儿 园的贡献
2.伦克夫妇归国和福禄贝尔幼 儿园运动的停滞
3.伦敦福禄贝尔协会的工作和 幼儿教育的复活和发展
法国近代学前教育
发展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