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的中医护理
小儿咳嗽的中医护理PPT课件PPT56页

2024/7/21
-
38
第39页,共56页。
风热咳嗽—食疗
❖ 小儿患风热咳嗽时,还可以给他吃冬瓜煨汤 、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这同样起到消 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
2024/7/21
-
10
第11页,共56页。
(二)西医咳嗽的病因
❖ 1、呼吸道疾病 ❖ (1)呼吸道感染:
上感、咽炎、喉咽、咽峡炎、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在小儿中发 病最多。 ❖ 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霉 菌、寄生虫等。
2024/7/21
-
11
第12页,共56页。
❖ (2)呼吸道非感染性疾病:
身痛者卧床休息。 ❖ ③辛凉解表药宜偏温凉服,药后观察出汗、
体温、伴随症状的变化。若汗出热退身凉脉 静则为正卫胜邪,可不必尽剂。
2024/7/21
-
36
第37页,共56页。
风热咳嗽
❖ ④发热口渴可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津 液。
❖ ⑤高热可以温水擦浴。
❖ ⑥汗后护理同风寒证。
❖ ⑦饮食宜清淡半流食,多补充水分,可食用 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等;忌辛 辣、油煎肥厚食品。(注意伤胃)
2024/7/21
-
6
第7页,共5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咳嗽的病因病机
2024/7/21
-
7
第8页,共56页。
(一)中医病因病机
❖ 外感——外邪犯肺 ❖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其他
外邪随风侵袭人体 ❖ 时邪:时令感冒 ❖ 疫毒:非典
2024/7/21
-
8
第9页,共56页。
小儿咳嗽中医治疗

小儿咳嗽中医治疗咳嗽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病患。
不论外感,内伤所导致的肺失清肃而壅遏不宣者,都会引发咳嗽。
小儿咳嗽要治疗及时,小儿咳嗽的中医基本治则是理肺,健脾,固肾。
理肺包括宣肺,清肺,润肺,泻肺和温肺;健脾包括化湿,渗湿,利湿,燥湿和补脾;固肾包括温肾,壮阳等。
小儿咳嗽在治疗中首先运用理肺法则。
如果效果不理想,再加健脾法。
如果已成哮喘时,可增入固肾法,三法协调,辨证治疗。
下面对常见小儿咳嗽的治疗介绍如下:★小儿风热咳嗽症状:发热,咳嗽,流涕,喉中痰鸣,吐黄痰,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脉象浮数,舌红苔厚腻,指纹红紫。
治疗原则:清肺,化痰,止咳。
方名:鱼蛤石花汤(临床方)。
组成:生石膏30g,金银花10g,海蛤粉10g,杏仁10g,前胡10g,川贝母6g,橘红6g,鱼腥草10g,木蝴蝶6g。
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水煎两回取汁约200ml,分三至四次服(适于5岁用量),少加白糖。
★小儿肺寒咳嗽症状:秋冬季气寒冷或者感受骤寒引起咳嗽,长时间不愈,每天轻夜重,咳嗽痰鸣,脉细缓,咯痰白稀,便溏溺清,舌淡苔薄白,指纹暗淡。
治疗原则:温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名:冬花五炙饮(临床方)。
组成:炙杏仁10g,炙冬花10g,炙枇杞叶15g,炙紫菀6g,炙米壳6g。
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服法同前。
★小儿阴虚燥咳症状:咳嗽日久,干咳无痰,痰少而黏,不容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脉象细数,舌红少苔,指纹紫青。
治疗原则:清肺养阴,化痰止咳。
方名:养肺止咳汤(临床方)。
组成:生地黄15g,麦冬10g,北沙参10g,五味子6g,小茴香6g。
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服法同前。
★小儿风寒咳嗽症状:咳嗽频作,全身酸痛,恶寒无汗,发热头疼,痰白稀薄,鼻塞不通,流清涕,喉痒声重,小便清长,舌苔薄白,指纹红。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名:苏橘甘草汤(临床方)。
组成:麻黄3g,苏叶10g,桔梗6g,甘草6g,橘红6g。
中医咳嗽护理常规

中医咳嗽护理常规咳嗽就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得肺系疾病。
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或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临床分为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现代医学中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疾病,有咳嗽证候者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脾胃肺病科一般护理常规二、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灰尘及异味刺激,禁止吸烟。
风寒咳嗽室温宜暖;风热咳嗽室温宜凉爽。
三、咳嗽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痰多者侧卧位以利排痰。
经常变换体位,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咳嗽兼喘者取半卧位。
四、痰色黄绿时,及时送检。
五、肺结核咳嗽,及时执行呼吸道隔离,并尽快联系专科医院。
六、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与咯痰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
如观察到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医护协作处理:1、消瘦、胸痛气促、午后发热、面潮红、久咳、痰中带血。
2、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
3、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得厥脱证。
七、临证(症)施护:1、风寒束肺咳甚者,可于大椎、肺俞、风门穴拔火罐。
2、干咳少痰、粘稠难咯,可给雾化吸入。
3、痰热壅肺咳嗽,可遵医嘱服竹沥水、川贝粉等清热化痰;痰中带血,可遵医嘱给予三七粉,或用白茅根、藕节水煎汤送服。
八、汤剂一般宜温服;风寒、阳虚者应热服、九、饮食宜给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风寒咳嗽可服姜糖水,忌生冷饮食及瓜果,宜热饮食;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梨粥、藕粥;肺肾阴虚咳嗽可给麦冬煎水代茶、十、保持精神愉快,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得影响,学会自我调节。
十一、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1、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冷暖,预防感冒3、鼓励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呼吸操以增强体质及肺功能。
咳嗽的中医护理 PPT课件

2.辨证护理
(6)肺气虚证:①咳痰无力时,要协助排痰。 ②肺气虚易感外邪,慎起居,防感冒,勿汗出 当风。③注意休息,勿过劳,以免劳倦更伤正 气。 (7)肺阴虚证:①可配补养肺阴之食品,如 玉竹粥、沙参粥、糯米阿胶粥等。②干咳痰难 咯出时,可雾化吸入稀化痰液,湿润咽喉。③ 观察有无痰中带血,血量多少,必要时报告医 生予以止血治疗。
3.养生指导:
(1)外感咳嗽愈后要重视锻炼身体,增 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2)内伤咳嗽久病体虚,要重视合理调 养,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戒烟酒,宜 进补益食品。也需根据体力适当散步、 作呼吸操、太极拳、气功等增强正气的 体质锻炼,逐渐增强正气。
小儿咳嗽的中医护理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出痰液 的病证。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将“有声无物”谓之咳,“有物无 声”谓之嗽。而临床常为二者并见,故 为咳嗽。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之邪:风、寒、热、 燥和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 度等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失宣发 肃降则肺气上逆作咳。
1.一般护理:
④咳嗽患者最需要新鲜空气,病室经常开窗通 风,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 激。 ⑤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外邪侵袭。注意保暖, 戒烟酒。 ⑥准备好有刻度的痰具,及时清理痰液和消毒 痰具。 ⑦咳痰无力,咯痰困难者要协助排痰,定时翻 身拍背,体位引流排痰。必要时吸痰。
1.一般护理:
⑧痰液粘稠难咯出者,可用超声雾化稀 化痰液,便于排出。 ⑨咳嗽有痰者不能使用麻醉止咳剂,可 予以化痰止咳剂,消炎化痰剂,痰出炎 消咳自止。 ⑩针刺止咳:针肺俞、列缺、天突、丰 隆穴。
咳嗽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1.一般护理:
⑧痰液粘稠难咯出者,可用超声雾化稀化
痰液,便于排出。 ⑨咳嗽有痰者不能使用麻醉止咳剂,可予 以化痰止咳剂,消炎化痰剂,痰出炎消咳 自止。 ⑩针刺止咳:针肺俞、列缺、天突、丰隆 穴。
8
2.辨证护理
(1)风寒咳嗽:①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
品。②咳嗽较重时,可临时服咳嗽合剂10ml,或 复方甘草合剂,或通宣理肺丸。忌服梨膏冰糖蒸 汁或冰糖蒸梨汁,以免滋润过早,邪不外达。( 2) 风热咳嗽:①痰粘难出,除翻身拍背排痰等,可 用鱼腥草或黄芩注射液配液雾化吸入,消炎止咳 稀化痰液,便于排出。②咳嗽时可服止咳枇杷露 10~20ml。③平时可食梨、枇杷等水果。忌辛辣、 肥甘、厚味,戒烟慎酒。
9
2.辨证护理
(3)燥热伤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干咳痰中带血时,密切观察出
血量,出血多时报告医生。②鼻干咽痒干咳,可 服用止咳枇杷露、养阴清肺膏,亦可梨膏加川贝 粉调服③平时可食用川贝炖梨、百合银耳羹。 (4)痰湿蕴肺证:①病室温度不宜太高。②注意 饮食调护,饮食有节,配食健脾利湿化痰食品, 如薏米、赤豆、山药,忌食糯米等粘甜食品,及 肥厚油腻之品,以防碍脾助湿生痰。 (5)痰热壅肺证:肺热咳嗽可配食枇杷叶粥、鲜 芦根粥等。
11
3.养生指导:
(1)外感咳嗽愈后要重视锻炼身体,增强
抗御外邪的能力。 (2)内伤咳嗽久病体虚,要重视合理调养, 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戒烟酒,宜进补益 食品。也需根据体力适当散步、作呼吸操、 太极拳、气功等增强正气的体质锻炼,逐 渐增强正气。
12
6
1.一般护理:
④咳嗽患者最需要新鲜空气,病室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 ⑤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外邪侵袭。注意保暖,戒 烟酒。 ⑥准备好有刻度的痰具,及时清理痰液和消毒痰 具。 ⑦咳痰无力,咯痰困难者要协助排痰,定时翻身 拍背,体位引流排痰。必要时吸痰。
咳嗽中医护理方案

咳嗽中医护理方案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外感病症的范畴。
中医认为,咳嗽是由于外界的寒邪或热邪侵袭,或是由于肺气失调所引起的。
因此,治疗咳嗽的关键在于调整肺脏的功能,清除体内的邪气,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饮食:咳嗽患者应注意饮食,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可以选择些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煮熟的蔬菜等。
同时,可适当多喝水,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有助于痰液的排除。
2.起居调摄:咳嗽患者在起居方面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尤其是脚部和背部要特别保暖,可使用**艾叶袋热敷法**来增加局部的温度。
此外,咳嗽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肺脏的刺激。
3.草药疗法:中药是中医治疗咳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中药有川贝、百部、桑白皮等。
这些草药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热邪和痰液。
通常采用煎煮的方法服用,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肺经**上的**尺泽、太渊、鱼际、商阳穴**等。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肺脏的功能,从而改变咳嗽的症状。
5.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常用疗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肺脏的功能。
例如,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背部的**肺经**,或是用手指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足三里穴**等。
以上是中医护理咳嗽的方案,咳嗽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是一种温和、缓慢的治疗方法,效果会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患者坚持一定的时间和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对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中医药保健方案推荐

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中医药保健方案推荐儿童喉咙痒咳嗽是常见的症状,多数由感冒病毒引起。
中医药在儿童喉咙痒咳嗽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舒缓症状,还能改善身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
在本文中,将为您推荐几种中医药保健方案,帮助缓解儿童喉咙痒咳嗽的不适。
一、小儿传统中药方剂1. 请帖处理方本方由生姜、枳实、大枣等药材组成,具有宽胸、燥湿、降火的功效,适用于儿童因感冒引起的喉咙痒咳嗽。
使用方法为将药材煎煮,取药汁温服,每日2次。
2. 芦根散剂治疗芦根散剂是一种中成药,由芦根、羚羊角、黄芩等药材制成,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儿童因热毒引起的喉咙痒咳嗽。
使用方法为按照医生建议饭前服用一定剂量。
二、中医药调养1. 饮食调理儿童喉咙痒咳嗽期间,可以适当调整饮食,避免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建议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小米粥、煮熟的水果、蔬菜等,有助于缓解体内湿气和炎症。
2. 中药浴中药浴是一种通过水煮药物,使药物精华溶解于水中,进而渗透皮肤,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儿童喉咙痒咳嗽期间,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材,如金银花、连翘等,煮水进行中药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中医养生方法1. 注意居室通风儿童喉咙痒咳嗽期间,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排除室内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2. 提供适宜环境儿童喉咙痒咳嗽需保持良好的休息环境,避免疲劳和过度用声。
同时,给予适当的情感关怀,减轻儿童的焦虑和不安。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喉咙痒咳嗽期间,家长应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食甜食和油腻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儿童喉咙痒咳嗽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合理使用小儿传统中药方剂、中医药调养和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喉咙痒咳嗽症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反复发作。
但是,使用中药时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变化。
咳嗽中医护理的方案

咳嗽中医护理的方案一、寒咳方案寒咳多由外感风寒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声低、痰多而稀白、舌苔白腻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案:1.中药治疗:可选用桂枝汤加减、麻黄汤加减、小青龙汤等方剂,用于驱散寒邪、祛除湿气。
2.针灸:可选用风池、肺俞、卧蚕等经络穴位进行刺激,起到散寒、化痰的效果。
3.推拿按摩:可在肺俞、肺腧、风池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促进气血运行,舒缓咳嗽症状。
4.穴位贴敷:可选择桂枝汤配穴贴敷,常用的穴位有子午、肺俞、大椎等,贴敷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二、热咳方案热咳多由外感风热或内伤热毒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声重、痰黄而稠、口干咽燥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案:1.中药治疗:可选用清燥化痰汤加减、连翘败毒散等方剂,用于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2.针灸:可选用肺俞、翳风、鱼际等穴位进行刺激,起到清热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
3.推拿按摩:可在合谷、太渊、肺俞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舒缓痰热症状。
4.穴位贴敷:可选择清肺煎配穴贴敷,常用的穴位有肺俞、支沟、阳陵泉等,贴敷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三、风咳方案风咳多由外感风邪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声喘、咳嗽时有鼻塞流涕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案:1.中药治疗:可选用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方剂,用于平喘开窍、解表散风。
2.针灸:可选用百会、风池、肺俞等穴位进行刺激,起到祛风开窍、平喘止咳的效果。
3.推拿按摩:可在百会、风池、肺俞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舒缓喘咳症状。
4.穴位贴敷:可选择银翘散配穴贴敷,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翳风等,贴敷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四、虚咳方案虚咳多由脾肺虚弱引起,症状包括咳嗽声轻、痰白而稀、气短懒言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案:1.中药治疗:可选用补肺汤、小青龙汤等方剂,用于补益脾肺、化痰止咳。
2.针灸:可选用肺俞、脾俞、中府等穴位进行刺激,起到补肺健脾、化痰止咳的作用。
3.推拿按摩:可在肺俞、脾俞、中府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促进气血运行,舒缓咳嗽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