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咳嗽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PPT课件

四、范围:西医学称肺炎喘嗽为肺炎 1、病理分类 2、病因分类 3、病程分类 4、病情分类
1、病理分类: 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
2、病因分类: 感染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 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原虫 性肺炎 非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 嗜酸细胞性肺炎
6.喜炎平注射液 用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
肺证
针灸疗法
主穴: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 配穴:少商、丰隆、曲池、中脘,用于痰热闭肺
证;气海、关元、百会,用于阳气虚脱证。
拔罐疗法
取穴肩胛双侧下部,拔火罐。每次5~10分钟,1 日1次,5日为1疗程。用于肺炎后期湿性啰音久不消失者。
药物外治
感受外邪
口鼻 肺 肺气闭阻
外邪闭肺 风寒闭肺 肺气失宣 风热闭肺 肺 炎 邪郁化火 热邪闭肺 喘 煎津成痰 热痰闭肺 嗽
余邪未尽 肺胃阴虚 正虚邪恋 肺脾气虚
病因病机
总之,肺炎喘嗽有外邪闭肺、热邪(或热痰) 闭肺及正虚邪恋等不同阶段,而热邪闭肺则是 本证病机传变的中心环节。其病位主要在肺, 常累及心、肝、脾。
(2)神经系统:常见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 替出现。继而出现昏迷,惊厥,前凶隆起,呼吸不规 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及有脑膜刺激征。
(3)消化系统:常见食欲缺乏、呕吐、腹泻、腹 胀等。重症肺炎可见中毒性肠麻痹,肠鸣音消失, 腹胀严重时致使隔肌上升,压迫胸部,使呼吸困难加 重。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 (2)支气管异物:吸人异物可继发感染引起肺部炎症。根 据异物吸人史,突然出现呛咳及胸部X线检查可予以鉴别, 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3)肺结核: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及 X线影像改变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但肺部啰音常不明 显。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杭体检测、 X线胸片随访观察加以鉴别。

小儿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心得

小儿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心得

小儿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心得摘要: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本文浅谈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内治法对小儿咳嗽进行辨证施治。

首先应分清外感与内伤,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咳嗽一般预后好,尤其是外感咳嗽,因其病轻浅,及时治疗多能短时间内治愈。

内伤咳嗽,其病较深而难治,每与痰热、痰湿、气虚、阴伤有关,临证必须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方能奏效。

关键词:小儿咳嗽;中医;咳嗽既是独立性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小儿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多。

小儿咳嗽,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本文浅谈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内治法对小儿咳嗽进行辨证施治。

现代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的因子,但是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生活、社会活动等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咳嗽按发病时间通常分为类: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咳嗽。

一般急性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而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超过8周。

而急性咳嗽原因通常包括普通感冒以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而亚急性咳嗽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慢性咳嗽的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等。

咳嗽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纤毛细胞损伤脱落,粘液腺体肥大,粘膜下层有炎症细胞浸润,分泌物增加。

若细菌感染,分泌物可呈粘液脓性。

炎症消退后,粘膜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1]。

中医对于咳嗽的认识,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

分而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分为五脏咳和六腑咳,并论述对对应的症状及治疗。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區要略》文中对咳嗽证治论述比较多,将咳嗽作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阐述,从辨证和立法遣方来看,张仲景论及的咳嗽理论认识及治则方药都为小儿咳嗽的诊治提供重要借鉴。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47页】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47页】

《幼幼集成》论咳嗽说:“大抵咳嗽属肺脾 者居多,以肺主气,脾主痰故也。”还指出: “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 矣。”
清代《医学心悟》把咳嗽的原因明确地分 外感与内伤,“六淫之邪,自外击则鸣”“饮 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由此可见,咳嗽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和内伤 两类,所涉及的脏器主要与肺脾二经有关。
3)脾胃虚弱的人,饮食入胃,不能化为精微输 布全身,就成为停饮痰湿之邪,也就是脾虚生痰, 上贮于肺,引起肺失宣肃而咳嗽;痰湿之邪,从 热化,就成为痰热;脾阳素虚的人,痰从寒化, 就成为痰饮。
4)脾虚多痰者,由于诱发外邪,引动痰浊, 痰浊犯肺。肺失宣肃而咳嗽(内伤兼外感) 日久耗伤,形成内伤咳嗽。又因脾虚体弱, 易感外邪,形成恶性循环。
为主证。肺部听诊有细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可
见斑片状阴影。
四 辨证论治
钱乙论咳嗽的辨证施治,把咳嗽分为虚和实。其 中肺实见面赤,身热,用葶苈丸下之;咳久肺虚 伤阴,用阿胶散补之;冬天的伤风咳嗽,是风从 肺*而入,用麻黄汤;肺盛咳嗽,面肿用泻白散。 他说:“治嗽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补之。”后来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钱乙的两句话后面加上 一句“风则散之”
化痰
甘草,姜,枣——调营血
加减:(1)表寒重:加麻黄
(2)咳重:加炒杏仁
(3)痰多:加橘红,半夏
(4)风寒兼湿,肢体沉重,苔白腻:
加羌活,厚朴
(5)头痛:白芷,白蔓子
2 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风热犯肺,热邪
灼津 口渴,咽痛——咽为肺之通道,热伤津 发热微汗出,鼻流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浮
二 病因病理
历代文献有关小儿咳嗽的病因论述甚多。 《幼科指掌》中记载:“小儿之嗽有五,须 考有痰无痰,有热无热,宜分表里,未可 攻嗽。有风热之嗽,七情之嗽,虚嗽,寒 嗽,饮食伤脾之嗽。”

中医儿科学--咳嗽(精)

中医儿科学--咳嗽(精)

中医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疏散表邪,宣通肺气。 (散寒/清热) 内伤咳嗽--辨别病位、病性,分别治疗。 (痰湿、痰热、气虚、阴虚) 久咳:敛肺纳气
咳嗽--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临床表现:起病急 +咳嗽频繁声重,痰白清 稀+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咽痒不红+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数 ,指纹浮红。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金沸草散。 说明:此证临床少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 此病的临床表现为躺下或睡觉时突然发 作,剧烈性呛咳久不停息,并伴气急气喘。 • 该病常见于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嗜酒、 吸烟及气郁不舒伴胃部不适者。 • 引起胃性呛咳的原因在于胃内压力过高, 导致胃内酸性消化液倒流入食管下段,刺 激呼吸道迷走神经,引起平滑肌痉挛发生 气喘不止。
病因病机
• 病因: • 病机:
病因病机
总之,咳嗽病证多由以外感风邪为主的 六淫之邪侵犯肺脏,涉及于脾而引起。病 理机制为肺失宣肃。病位主要在肺脾,
咳嗽--诊断 【诊断要点】
1、病史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症状:呼吸道症状主要有咳嗽,有时可发热, 部分患儿可出现胸痛、 喘息、呼吸急促;婴幼 儿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 体征:呼吸次数稍增快,咽部充血,肺部呼 吸音粗糙,或有干、湿罗音。
• (1)主要表现:慢性咳嗽(时间常超过8周), 咯吐或回吞黏痰;喉部发痒,觉有液体从后鼻部 流入咽喉;咽中异物感,有频繁清嗓现象。可伴 有鼻塞、流涕等。 • (2)检查:咽部可见咽后壁有黏液样物附着甚至 见其滴流;或见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 改变。肺部听诊病理性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摄 片无异常,血常规化验基本正常。 • (3)经五官科相关检查诊断为各类型鼻炎、鼻窦 炎、咽喉炎等。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1. 嘿,各位准中医们,今天咱们用顺口溜的方式,把中医儿科的重点知识串起来!这些口诀朗朗上口,记起来特别容易,就像小时候背儿歌一样有趣。

2. 小儿体质要记牢:脏腑娇嫩易受扰,阳常有余阴常亏,气血未充易生招。

形神未分脾肾弱,一碰就病来得早。

3. 望闻问切有妙招:望面色,看舌苔,小儿不会说话来。

面红热证身发烫,面白寒证要温快。

舌红苔黄热当头,舌淡苔白寒邪在。

4. 小儿发热好记忆:风热咳嗽鼻塞多,肺热喘咳面颊红。

胃热口臭便秘到,心热心烦睡不着。

肝热眼红易发怒,脾热腹胀食欲糟。

5. 消化不良要牢记:吐奶腹胀食积停,脾虚食少便溏行。

肝气犯胃哭闹凶,胃热口臭便秘生。

健脾和胃是关键,调肝理气保安宁。

6. 咳嗽分类记心间:风寒咳嗽痰清稀,风热咳嗽痰黄腻。

痰湿咳嗽声音闷,肺阴不足干咳急。

止咳化痰要分明,辨证论治不糊涂。

7. 小儿惊风要记清:内风肝阳上亢忙,外风感冒热生张。

惊风抽搐眼上吊,高热抽搐要降温,肝风内动快平肝。

8. 腹泻口诀要记牢:寒泻腹痛便清稀,热泻臭秽面发红。

食积腹胀便酸臭,脾虚食少便不成。

调理脾胃是关键,寒热虚实要分明。

9. 厌食口诀记心中:脾虚食少倦怠多,胃热口臭厌食糟。

肝气犯胃爱生气,食积腹胀吃不消。

健脾开胃要记牢,调肝理气莫忘掉。

10. 小儿用药有讲究:剂量要小莫太重,寒凉药物慎用行。

顾护脾胃最重要,扶正祛邪两不误。

甜味药物最适宜,苦寒之品要谨慎。

11. 预防保健记心间:饮食有节不过量,起居有常莫任性。

适度运动增体质,按时接种要记清。

情志调养要做好,快乐成长身体棒。

12. 这些口诀要牢记:朗朗上口好背诵,临床应用有帮助。

辨证论治莫慌张,望闻问切细推敲。

治疗原则要记牢,健康成长是目标。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口诀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1)痰(+三、二、菊)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寒(华)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虎+葶)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阴(沙)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6、气(人味)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中医儿科学试题

中医儿科学试题

病例分析每题10分患儿,男性,3岁。

2005年3月2日就诊。

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1天。

患儿3天前始见咳嗽,渐见痰多、咳嗽夜甚,1天前发热,气急。

查体:体温38.1℃,神清,咽充血,双下肺可闻细小水泡音。

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

(答题要求:写出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诊断:肺炎喘嗽(2.5分)证候分析:风热闭肺(2.5分)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2.5分)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2.5分张某,男,3.5岁。

2005年12月15日诊。

主诉:发热、咳喘4天。

现病史:入院前4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

以后病情逐渐加重,于入院前1天起,患儿高热不退,剧烈咳嗽,痰多色黄,呼吸急促。

曾予先锋4号口服,效果不著。

现症:高热面赤,黄浊涕,咳嗽气促,痰多,色黄粘稠,无鼻煽,口渴喜饮,尿黄,大便3日未行。

查体:体温39.5℃,烦躁哭闹,呼吸30次/分,口唇无明显发绀,心音有力,心率135次/分,双肺可闻及细小湿罗音,腹软,肝脾未及。

舌质干红,苔黄燥,脉滑数略浮。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8×109/L,G 82%L16%。

X线胸片:双肺纹理粗重紊乱,可见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中医诊断与辨证类型:肺炎喘嗽(3分),风热闭肺证(3分)西医诊断:肺炎(2分)治法与选方:辛凉宣肺、清热化痰(2分),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2分)处方:(3分)芥穗10g、薄荷(后下)5g、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前胡10g、桑叶10g、桔梗10g、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

张某,男,3岁。

腹泻2天,大便稀烂夹有食物残渣,1日3~5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腹胀,大便气味酸臭,无发热,舌淡红,苔厚腻。

查便常规:不消化便。

要求:诊断:泄泻(腹泻)(3分)辨证分型:伤食泻(4分)治法:消食化滞,运脾止泻。

(4分)处方(包括方名、具体用药):大安丸(或保和汤)加减(处方略)(4分)患儿,4岁。

主诉:腹泻3月,伴形体消瘦1月。

小儿感冒辨证

小儿感冒辨证

第一节感冒《中医儿科学》第一节感冒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

感冒又称伤风。

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

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后者即相当于中医学时行感冒。

[病因病理]小儿感冒的病因有外感因素和正虚因素。

主要病因为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等,亦有感受时行疫毒所致。

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发病,还与正气之强弱有关,当小儿卫外功能减弱时遭遇外邪侵袭,则易于感邪发病。

感冒的病变脏腑在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外邪经口鼻或皮毛侵犯肺卫。

肺司呼吸,外合皮毛,主腠理开合,开窍于鼻。

皮毛开合失司,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上受,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红肿;肺失清肃,则见喷嚏咳嗽。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可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邪的风寒证及兼夹暑湿的湿困中焦等证。

肺脏受邪,失于清肃,津液凝聚为痰,壅结咽喉,阻于气道,加剧咳嗽,此即感冒夹痰。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减弱运化功能,致乳食停积不化,阻滞中焦,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即感冒夹滞。

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出现一时性惊厥,此即感冒夹惊。

体禀不足,卫外功能不固之小儿,稍有不慎则感受外邪,久之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或肺阴不足,更易反复感邪,屡作感冒、咳嗽、肺炎等病症,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感冒辨证可从发病情况、全身及局部症状着手。

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中医儿科学》35个方剂

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中医儿科学》35个方剂

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中医儿科学》35个方剂为了帮助正在备考医师考试的考生更轻松地复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顺利拿下中医儿科学的分值,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中医儿科学》35个方剂,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胎怯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1)痰(+三、二、菊)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寒(华)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中医儿科学口诀

中医儿科学口诀

中医儿科学口诀1咳嗽风寒咳嗽,咳嗽频作痰白稀,喉痒声重鼻流涕,恶寒无汗身酸痛,金沸草散方无欺。

风寒夹热咽喉痛,宣肺清热三拗汤加黄芩。

风热咳嗽痰粘稠,口渴咽痛流浊涕,头痛发热身微汗,疏风清热桑菊饮。

痰热咳嗽多粘稠,面红目赤口苦渴,溲短便干脉滑数,清肺化痰清宁散。

阴虚燥咳咳无痰,口渴咽干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润燥沙参麦门冬汤。

2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重症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沙参麦门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

3哮喘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合葶苈丸。

外寒内热定喘汤。

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4鹅口疮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5口疮脾胃积热,凉膈散。

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

6泄泻伤食保和丸。

风寒藿香正气散。

湿热葛根黄芩黄连汤。

脾虚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伤阴连梅汤。

伤阳参附龙牡汤。

7厌食脾虚失运,曲麦枳术丸。

胃阴不足,养阴增液汤。

8积滞乳积,消乳丸。

食积,木香大安丸。

脾虚夹积,健脾丸。

9疳证疳者甘,过食肥甘。

疳者干,肌肤枯瘦。

疳气,面萎黄,毛发稀疏脾气强,资生健脾丸。

疳积肚膨胀,毛发也稀黄,疳积散是方。

干疳,皮肤干,皮包骨头大肉脱,腹凹如舟有低热,益气补血八珍汤。

兼证还有疳肿胀,身肿溲短面无华,温阳利水五苓散。

10惊风急惊风感受风邪,感受风热咽必红,咳嗽流涕又头痛,神昏惊厥当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

湿热疫毒起病急,忽然壮热神志昏,惊厥抽搐又腹痛,呕吐惊厥便腥臭,方用黄连解毒汤。

惊恐惧厥面时青,惊惕痉厥大便青,震动安神抱龙丸,或者安神丸也可。

慢惊身疲面色黄,嗜睡露睛大便稀,不欲饮水面浮肿,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

阴虚风动面潮红,虚烦神疲手心热,舌光无苔津液亏,方选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11肠道虫证蛔虫使君子散。

蛔厥证乌梅丸。

12小儿水肿风水相搏,水肿多从眼睑始来势迅速遍全身,恶风、发热肢酸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中医儿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儿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2、感受暑邪;清温败毒饮。 3、感受疫邪;(气营两燔);白虎汤合紫雪丹。(湿热)黄连解毒汤。 (痰食惊风);玉枢丹合保和丸。(惊恐惊风)抱龙丸、安神丸。 慢惊风 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寒湿);附子理中汤。 2、脾肾阳衰;固真汤、逐寒荡惊汤。3、阴虚动风;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十三、痫证 1、惊痫;镇惊丸。心血虚、养心汤。愈后疲倦用大补元煎。 2、风痫;定痫丸。 3、痰痫;涤痰汤。4、瘀血痫;通窍活血汤。 十四、小儿水肿 1、风水相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湿热内浸;三妙丸合导赤散。 3、肺脾气虚;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4、脾肾两虚;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 (肿甚)五苓散、五皮饮。 6、水气上凌心肺;已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7、邪陷心肝;龙胆泻肝汤。 8、水毒内闭;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时行疾病: 一、感冒 1、风寒;葱鼓汤、杏苏散或荆防败毒散。
《中医儿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为了帮助各位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同学,更好的备考《中医儿科学》的相关知识,中公 医考网小编整理并汇总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重点精华汇总”,供大家参考。
一、咳嗽: 1、风寒;金沸草散。(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 2、风热;桑菊饮。(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宁散。 4、痰湿;二陈汤。 5、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 6、肺虚久咳;六君子汤。 7、食积;曲麦二陈汤。 8、气阴两虚;生脉散。 二、肺炎咳嗽: 1、风寒闭肺;三拗汤合葱鼓汤或华盖散。 2、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 (重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 5、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变证;(心阳虚);参附龙牡救逆汤。(气阴两虚);生脉散。(内陷厥阴);羚 角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三、哮喘: 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中医儿科学试题精选文档

中医儿科学试题精选文档

中医儿科学试题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病例分析每题10分患儿,男性,3岁。

2005年3月2日就诊。

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1天。

患儿3天前始见咳嗽,渐见痰多、咳嗽夜甚,1天前发热,气急。

查体:体温38.1℃,神清,咽充血,双下肺可闻细小水泡音。

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

(答题要求:写出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诊断:肺炎喘嗽分)证候分析:风热闭肺分)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分)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分张某,男,岁。

2005年12月15日诊。

主诉:发热、咳喘4天。

现病史:入院前4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

以后病情逐渐加重,于入院前1天起,患儿高热不退,剧烈咳嗽,痰多色黄,呼吸急促。

曾予先锋4号口服,效果不着。

现症:高热面赤,黄浊涕,咳嗽气促,痰多,色黄粘稠,无鼻煽,口渴喜饮,尿黄,大便3日未行。

查体:体温℃,烦躁哭闹,呼吸30次/分,口唇无明显发绀,心音有力,心率135次/分,双肺可闻及细小湿罗音,腹软,肝脾未及。

舌质干红,苔黄燥,脉滑数略浮。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109/L, G 82% L16%。

X线胸片:双肺纹理粗重紊乱,可见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中医诊断与辨证类型:肺炎喘嗽(3分),风热闭肺证(3分)西医诊断:肺炎(2分)治法与选方:辛凉宣肺、清热化痰(2分),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2分)处方:(3分)芥穗10g、薄荷(后下)5g、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前胡10g、桑叶10g、桔梗10g、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

张某,男,3岁。

腹泻2天,大便稀烂夹有食物残渣,1日3~5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腹胀,大便气味酸臭,无发热,舌淡红,苔厚腻。

查便常规:不消化便。

要求:诊断:泄泻(腹泻)(3分)辨证分型:伤食泻(4分)治法:消食化滞,运脾止泻。

(4分)处方(包括方名、具体用药):大安丸(或保和汤)加减(处方略)(4分)患儿,4岁。

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课件ppt

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课件ppt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13
④ 毒热闭肺
证候 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 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 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 数。
治法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加减 热毒重加虎杖、蒲公英、败酱草清解热毒;
便秘腹胀加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泄热;口干鼻燥,
实验室检查:①血象检查:细菌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
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若由病毒引起,白细胞总数
正常或降低,有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②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病毒分离。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6
【辨证论治】
⒈ 辨证要点 ⒉ 治疗原则 ⒊ 证治分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7
⒈ 辨证要点

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佐以活
血化瘀;肺与大肠相表里,壮热炽盛时宜用通下
药以通腑泄热。出现变证者,或温补心阳,或开
窍熄风,随证施治。病久肺脾气虚者,宜健脾补
肺以扶正为主;若是阴虚肺燥,余邪留恋,用药
宜甘寒,养阴润肺化痰,兼清解余邪。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9
⒊ 证治分类
⑴ 常证 风寒闭肺 风热闭肺 痰热闭肺 毒热闭肺
12
③ 痰热闭肺
证候 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 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 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脉象弦滑。
治法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加减 热甚者加栀子、虎杖清泄肺热;热盛便秘, 痰壅喘急加生大黄,或用牛黄夺命散涤痰泻火; 痰盛者加浙贝母、天竺黄、鲜竹沥清化痰热;喘 促而面唇青紫者,加紫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
⑵症侯相对单纯,治疗易于康复。 ⑶一般预后良好,部分反复日久不愈,病情
重者可进展为肺炎喘嗽。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2.病前多有感冒病史。 3.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4.肺部听诊 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啰音或不
固定的粗湿啰音。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 6.X线检查 X线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
门阴影增深。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鉴别诊断
⑴肺痨:以低热,咳嗽,盗汗为主症。多有结核病 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气道排出物中找到结 核菌,胸部X线检查显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明显的支气管结核病变。
⑵顿咳 :初期与外感咳嗽相似,但往往起病2-3天 后咳嗽日渐加剧,日轻夜重,逐渐进入痉咳期,以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咳毕呕吐痰涎,伴鸡鸣样 回声,属于传染病,有一定传染性。
2.急支糖浆 每服5~10ml,1日3次。用于风热咳嗽。 3.蛇胆川贝液 每服10ml,1日2~3次。用于风热咳嗽。 4.半夏露 每服5~10ml,1日2~3次。用于痰湿咳嗽。 5.罗汉果止咳糖浆 每服5~10ml,1日2~3次。用于阴
虚咳嗽。
6.猴枣散 适于痰热型咳嗽。 7.复方鲜竹沥 适于痰热型咳嗽。 另外还有蛇胆陈皮散、祛痰止咳颗粒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预防与调护
1.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加强体格锻炼,增加小儿 抗病能力。
2.避免感受风邪,预防感冒。
3.避免与煤气、烟尘等接触,减少不良刺激。
3.经常变换体位及拍打背部,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4.饮食应给予易消化、富营养之食品。婴幼儿尽 量不改变原有的喂养方法,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 食,以防食物呛入气管。年长儿饮食宜清淡,不给 辛辣、煎炒、油腻食物,少给生冷、过甜、过咸之 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5
二 病因病理
历代文献有关小儿咳嗽的病因论述甚多。 《幼科指掌》中记载:“小儿之嗽有五,须 考有痰无痰,有热无热,宜分表里,未可 攻嗽。有风热之嗽,七情之嗽,虚嗽,寒 嗽,饮食伤脾之嗽。”
整理ppt
6
元《活幼心书》指出:“咳嗽者,因有数类。 但分冷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 因感冒而伤于肺。”又曰:“有脾虚亦能作嗽。 当投补剂。”
尤甚。
2 肺炎喘嗽 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
为主证。肺部听诊有细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可
见斑片状阴影。
整理ppt
16
四 辨证论治
钱乙论咳嗽的辨证施治,把咳嗽分为虚和实。其 中肺实见面赤,身热,用葶苈丸下之;咳久肺虚 伤阴,用阿胶散补之;冬天的伤风咳嗽,是风从 肺*而入,用麻黄汤;肺盛咳嗽,面肿用泻白散。 他说:“治嗽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补之。”后来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钱乙的两句话后面加上 一句“风则散之”
整理ppt
13
整理ppt
14
三 诊断与鉴别 诊断 1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罗
音 3 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整理ppt
15
鉴别诊断 1 顿咳 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证,
咳闭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暮
“小儿临床一般以外感咳嗽多见”。
整理ppt
3
古代文献中的“百zui嗽”(乳嗽,奶嗽,胎 嗽)是指乳儿出生百日内患咳嗽,气喘, 气急,痰涎雍盛等症,除包括一般咳嗽外, 还包括了新生儿肺炎等疾病。古人认为是 胎毒,为难治症。
整理ppt
4
本篇讨论范围是以咳嗽为主的病证,他病 兼见咳嗽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肺痈,肺 痿,痰饮)
数——风热在表 治则:疏风肃肺
整理ppt
26
方药: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透表,疏
散风热 杏仁,桔梗,甘草——宣肺止咳 芦根——清热生津
整理ppt
11
3)脾胃虚弱的人,饮食入胃,不能化为精微输 布全身,就成为停饮痰湿之邪,也就是脾虚生痰, 上贮于肺,引起肺失宣肃而咳嗽;痰湿之邪,从 热化,就成为痰热;脾阳素虚的人,痰从寒化, 就成为痰饮。
整理ppt
12
4)脾虚多痰者,由于诱发外邪,引动痰浊, 痰浊犯肺。肺失宣肃而咳嗽(内伤兼外感) 日久耗伤,形成内伤咳嗽。又因脾虚体弱, 易感外邪,形成恶性循环。
整理ppt
22
六 分型证治 (一)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 症状: 外感初起表寒症:发热轻,恶寒重,鼻塞
流清涕,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 外束,腠理闭塞,咳嗽喉痒,痰白稀薄——寒邪 犯肺,肺气不宣。
整理ppt
23
治法:散寒宣肺
方药:杏苏散《温病条辨》 前胡,苏叶——散风

杏仁,桔梗,枳壳——宣肺
整理ppt
7
《幼幼集成》论咳嗽说:“大抵咳嗽属肺脾 者居多,以肺主气,脾主痰故也。”还指出: “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 矣。”
整理ppt
8
清代《医学心悟》把咳嗽的原因明确地分 外感与内伤,“六淫之邪,自外击则鸣”“饮 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由此可见,咳嗽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和内伤 两类,所涉及的脏器主要与肺脾二经有关。
整理ppt
19
本病有寒热虚实不同,发病有轻重缓急,年龄体 质不同,临床必须辨别清楚。临床辨证要点及治 疗用药也各有差异。
(1)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伴表证多属 实。治法以祛邪为主。药宜动不已静,药味宜辛, 苦温可开泄肺气。药静则使外邪留恋不解。
整理ppt
20
(2)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专,可实可虚, 然虚者多。故治疗不宜用香窜耗气之品。虚症者 宜扶正或治疗他脏。
整理ppt
9
(1)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 较差,易感外邪。外邪自口鼻皮毛而入, 首犯肺卫,致宣降失常。肺中津液不能象 雾露一样滋润皮毛,灌溉全身,津液就化 为痰液。肺气失去清肃,肺气的出入升降 就不正常,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发 生肺气上逆而咳嗽。
整理ppt
10
(2)外感咳嗽日久,耗伤正气。使肺阴或肺气 虚弱不足,肺的清肃功能难以恢复,咳嗽反复不 已,愈伤正气,可形成内伤咳嗽。
整理ppt
17
《医学心悟》认为“肺为娇脏……而外主皮毛,最 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如果是 “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创制了“止 嗽散”一方,并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进行加减治疗, 至今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整理ppt
18
《幼幼集成》治疗咳嗽立“修败毒散”为“咳门第一 神方”。曰“凡有咳嗽,无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 夹湿夹毒,不拘男妇大小,胸紧气急,咽痛口苦, 痰不相应,即用此方外散之。
(3)外感治不如法,可以酿成内伤。内伤又有 外感诱发致病情加重恶化。
(4)肺热多由外感郁而不解,化热化火灼痰 阻肺。而肝气郁滞化火伤肺而成咳嗽少见。因小 儿阳常有余 ,阴虚燥咳包括感受秋令燥邪或肺热 咳嗽日久伤阴而致。
整理ppt
21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宣肺定喘,清热化痰。若痰多雍盛 者,首先降气涤痰;憋喘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 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 治以补气养阴,助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 治。
中医儿科学 咳嗽
整理ppt
1
一 概述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一个常见症状,多见于3 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咳嗽是 肺经本症,无论外感,内伤所致的肺失宣 肃,壅遏不宣,皆可发生咳嗽。咳和嗽在 含义上是不同的,有声无痰为咳,病在肺; 有痰无声为嗽,病在脾
整理ppt
2
《病机式要》“咳嗽谓有声有痰,因肺气受 伤动乎脾湿而然也;咳谓无痰而有声,肺 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也。”然而 咳与嗽临床上往往同时出现,故称咳嗽.
止咳
化痰
半夏,云苓,橘皮——止咳
甘草,姜,枣——调营血
整理ppt
24
加减:(1)表寒重:加麻黄
(2)咳重:加炒杏仁
(3)痰多:加橘红,半夏
(4)风寒兼湿,肢体沉重,苔白腻:
加羌活,厚朴
(5)头痛:白芷,白蔓子
整理ppt
25
2 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风热犯肺,热邪
灼津 口渴,咽痛——咽为肺之通道,热伤津 发热微汗出,鼻流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