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doc

合集下载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2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2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3.生物多样性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生物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思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教师指导: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和观看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学生对生物种类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生物种类分布特点的掌握。
(2)基因的多样性:学生对基因的概念的理解,对基因多样性和基因变异的特点的理解,以及基因多样性对生物性状的影响的掌握。
4.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结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知识要点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中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课前准备1.制作生物的多样性的课件。

2.收集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AV11。

2.设问: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

大自然中美丽的风光是由哪几种因素形成的呢?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可让学生随意地预测)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1.导语: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有500万种,有的说有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

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虽然我们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生物,但人类已经标识了其中的175万种。

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妙,有待于我们去探索,生物学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

屏显: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实际存在500万到1亿种之间。

2.设疑讨论: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又有什么特点呢?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我国有许多世界上所特有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

她们在地球上出现年代非常久远。

所以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同时,我国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种间基因的多样性 种内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14.96%左右。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族自豪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问生态系统概念||。

展示食物链、食物网的课件||。

提出生态系统的类型问题||,引导学生列举材料并与课本内容结合||。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组织引导||,评价纠正||。

讲解难点||。

引导总结||,评价纠正||。

使知识升华||。

引导评价||,达成共识||。

通过一步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1.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看书||,讨论||,回答||。

2.分清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明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3.在讨论基础上描述三者之间关系||。

每种生物的个体组成一个基因库||。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板书设计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后反思1.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

2.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有三个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3.创新是现代教学的新标志||。

本节课比较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点比较多||,特别运用新的“学”—“探”—“导”—“练”—“清”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形象的展示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探究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 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本节的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建构核心概念为主线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调动学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到“教”是为了学生今后更好的“学”,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本节课是学生在了解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基础上,来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人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处的重要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三、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基础上,学生对各种生物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情况下。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系统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能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概述三者的关系,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有初步认识。

能说明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情,理解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注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重点和难点: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基因多样性。

归纳、推理能力培养及环保意识的强化。

2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基因多样性。

.六、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采用体验.,自学,讨论合作,讲述等教学活动。

七、教学实施过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新人教版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生物上册第二章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这部分内容较为重要,学生很难理解,同时也是高中生物的重要部分,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生物多样性的涵义,才能理解和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多样性难点的依据:此难点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为例进行说明,同时注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肤浅,而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专业。

所以教师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不要要求太高。

注意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表达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生物种类多样性1、我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2、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阅读课本提供的资料,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质疑,通过计算表中所列我国生物类群占世界的总百分比,认同我国生物资源丰富。

观看生物多样性的录像片,完成讨论题3并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回答,在此基础上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情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组织交流、评价。

播放录像片并介绍世界生物资源情况。

鼓励学生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二、基因的多样性1、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2、基因多样性减少造成的危害。

分析案例并思考,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意见,能够得出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杂交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小组成员分析原因,讨论,质疑,达成共识,讲述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

袁隆顾通过杂交水稻品咱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

3、每种生物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4、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系统的概念2、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并举出所知道的部分相关生物。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根本保证。

4、三个层次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原因是近亲繁殖,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特征并初步理解不同种生物之间、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基因是不同的。

分析物种个体数量与基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理解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关系。

了解有关事例,产生民族自豪感。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关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2
五、板书设计: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生物上册第二章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这部分内容较为重要,学生很难理解,同时也是高中生物的重要部分,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生物多样性的涵义,才能理解和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难点的依据:此难点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初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课件展示画面: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背景音乐),教师:刚才大家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