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除法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基本的除法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产生混淆,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理解不透彻。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认识》和《除法的基本概念》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总结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地除法》教案设计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 10÷3 =3……1〔根〕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内容
教科书第3~4页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李长娥
教学目标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综合的能力.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交流
1〕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重点、难点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
小棒.
教学过程
创新开展
一.复习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应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与竖式中各局部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局部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1.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在满足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的基础上,还有一部分没有被整除,这个没有被整除的部分就叫做余数。
本章将围绕有余数的除法来展开。
1.2 除法的基本概念本章的数学基础是数的除法。
介绍除法的前提是实现对于一个数的因子和倍数概念的理解。
1.3 教学目标•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余数的计算及应用1.4 教学重点•除法及余数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的理解1.5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计算过程的规范化二、教学过程2.1 认识除法1.教师使用教具或者画图等方法,让学生看到图形的展现和理解。
2.教师利用小组或者学生竞赛的形式,默写出除法的定义并写出相应的乘法,以检测学生对除法的了解情况。
3.向学生展示数学书中对除法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到除法的概念。
4.让学生从不同场景中寻找并应用除法进行学习。
2.2 掌握余数概念1.认知余数:让学生通过实物或者教具来进行余数的理解。
2.让学生选择不同数字进行相除,并帮助学生计算出余数的部分。
3.利用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使用除法进行计算,并在其中找到对应的余数及其意义。
2.3 综合运用1.将销售数据进行记录和展示,要求学生进行对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并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找到除法计算过程中的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
3.开展集体讨论及互相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策略,互相了解并分享经验。
三、教学评价1.通过开展小测验,考察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了解情况,如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余数有哪些特征等。
2.通过开展课堂练习,考察学生对于除法计算过程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以及对学生答案的解释方式。
3.定期进行学习反馈,采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意见,促进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四、实施效果1.提升了学生对于除法的知道理解程度,并加强了对余数的应用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最新6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4、5题。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基本练习(课件出示)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还剩()根。
列式: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还剩()根。
列式: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1)师:前面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了,有更方便的计算方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便捷的方法——列竖竖计算,上节课学习了竖式的写法含义,那怎么计算呢?课件:43÷7=□……□(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
(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
(板书)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做一做(1)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第63页做一做的第1题,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商呢?出示:26÷4=□……□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3
……
……
……
3)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第(2)题: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第2题
1)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2)生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对比说说怎样得到的商?
3.完成3题。
读一读填空。根据这个想法列出完整的竖式。
3.完成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怎样又快又准确的找到商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使学生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 )里最大能填几?
( )×6<57 ( )×7<43 ( )×5<38
( )×4<31 ( )×8<26 ( )×9<60
2.看图填算式。
⑴
20÷3=□(个)……□(个)
20÷6=□(串)……□(个)
让学生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注意后面的单位名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 重
学 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 难
学 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 时
学 间
5 课时
数学科
第一单元
教科书第 1~2 页
有余数的除法
第 1 课时
内容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李长娥
1、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 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2、 使学生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
1、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 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
教 目
学 标
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 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创新发展
3) 问:如果每人分 3 根,最后把 10 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 1 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 10 根小棒,如果每人分 2 根或者每人分 3 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 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
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 交流 1)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 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如:把 10 根小棒,每人分 3 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 答) 问:按要求列式。 (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 和 3 分别表示什么? 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 10 里面最多有几个 3?有 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 说明: 没有分完的, 在商的后面写上 6 个点, 再把剩下的数写上, 这个数叫余数。 (板书:读作“10 除以 3 等于 3 余 1” )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6. 小结: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 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 1 1)出示题(1) ,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问:为什么剩下的 2 个圆片不再分 5 份? 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题(2) ,学生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问:为什么有余数? 2.完成 2 1)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1) (2)题。 2)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14÷4 =3(瓶)……2(朵)与 14÷3=4(朵)…… 2(朵)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师小结。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及教案(共4个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及教案(共4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余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在处理有余数的除法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困惑,对余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余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余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意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PPT,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分苹果、分糖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从而引出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呈现(10分钟)展示PPT中的例题,如20÷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任务卡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诀。
18÷2=30÷6=49÷7=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15÷5=33、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还有一些小同学,他们也很聪明,你们看,他们学得多认真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图形)(2)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后汇报结果。
用11根小棒,每()根摆成一个()形,摆了()个,还剩()根。
(4)质疑:根据我们刚才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
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
4、揭示课题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恰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教学例1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出示图片: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么摆?(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数学信息。
(2)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代表6个草莓,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内容教科书第1~2页课型新课主备人李长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2、使学生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具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创新发展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 出示10÷21) 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23..................3) 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3. 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地除法》教案设计
3.完成练习一第6题。
师:相信我们班里没有“小迷糊”,应该都“小精灵”吧,那么我们去开开小火车,看谁开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完成练习一第9题。
师:你们的火车已经安全到站了。小蚂蚁们也想赶快回家,因为下雨了,它们想找个地方避雨,可是该到哪个蘑菇下面躲雨呢,小蚂蚁们正发愁呢,我们去帮忙吧。
2、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
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新发展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3 63÷9 2×8 56÷8
7×4 6×4 36÷4 5×6
28÷7 12÷6 3×9 35÷5
2)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3
……
……
……
3)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7÷3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问:分成了几份?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商写几?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第1~3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突破思维定势,引出有余数除法1.基于经验,动手操作。
谈话:这儿有10枝铅笔,如果要把这些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摆法:(1)每份2根,分成5根;每份5枝,分成2份;每份1根,分成10份……组织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直观图:如果每人分3支,4支,5支,6支,分别可以分给几人呢?请大家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分一分,并把分得的不同情况记录下来。
2.突破定势,感受新知。
谈话:把10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每人分2枝,分给5个小朋友,也可以每人分5枝,分给2个小朋友……可为什么不每人分3枝呢?(因为每人分3枝,还有剩余的,分不完。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结果会怎样呢?请大家动手分一分,看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完成操作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分法,分别进行如下引导:第一种:提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分的?(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下1枝。
)第二种: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再问:其他小朋友对这种分法有什么想法?(剩下的4枝还可以再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出3根的1份。
3.比较交流,感受不同。
比较:请同学们把这种分法和前面的两种分法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三种分法的直观图)小结: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都是正好分完,也就是没有剩余;而今天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遇到了分不完的情况,也就是有剩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课程内容及目标
课程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包括什么是余数、如何计算余数以及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目标
•理解什么是余数;
•学会如何计算余数;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和方法
步骤一:引入
•教师先介绍什么是减法,在减法的基础上引入余数的概念,即两个数相除有剩余的数。
步骤二:概念讲解
•介绍什么是余数,并通过例子说明余数是如何计算的。
步骤三:案例分析
•利用若干实际案例,让学生们自己算出余数,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步骤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重点讲解步骤和技巧。
步骤五:练习
•让学生们进行练习,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步骤六:课堂讨论
•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本堂课所学知识点,并归纳总结。
步骤七: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掌握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什么是余数;
•如何计算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的步骤和技巧。
课后作业
•完成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习题;
•总结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理解了什么是余数,同时通过案例练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计算余数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路和体会。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一. 教材分析《1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比如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余数,如何求出余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卡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法运算中可能会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例如,老师有10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苹果,还会剩下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教学卡片,呈现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操作,例如,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题目。
江苏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时精品教案 第1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1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和第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10支铅笔。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支新铅笔来考考同学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PPT课件演示教材第1页的例1)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
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23456指导操作: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同学上台示范分一分。
师: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后有没有分完?自主活动。
师:如果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能分别分给几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PPT课件出示表格)表(1)表(2)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2 5 ——5 2 ——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3 3 14 2 26 1 4(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4课时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5课时
小学二(2)班班规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扣分标准
序
号
考核项目扣分值备注
1 没交作业、不做晚作业-1
2 忘带书本、学具-1
3 迟到-1
4 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2
5 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1
6 吃零食、带钱、带玩具-2
7 说脏话、打架-3请家长,写保证书
8 座位周围有垃圾-2
9 课间操、眼保健操不认
真做
-1
10 升旗时违反纪律-2
11 来学校不进教室,在走
廊聊天打闹
-1
12 体育课打闹说话、排队
不整齐
-2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