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说汉书

合集下载

名人对汉书的评价

名人对汉书的评价

名人对汉书的评价
《汉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的文献之一,被誉为“典史经典”。

《汉书》是班固编修的,囊括了文化、教育、宗教、历史、地理、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材料。

汉书因其权威性、完备性受到世界各国名人的赞扬和钦佩。

南宋大诗人苏轼曾写道:“汉书满有正统,至正至圣绝尊贤。

”他对中国历史的准确性表示了钦佩。

《汉书》描述得非常详尽,曾经勾勒出历史时期的广泛背景,令人叹服不已。

明清时期,作家李渔也曾经对《汉书》表达了赞赏,他曾写过:“汉书本是熟称神书,数十二卷,分三类五总,汇集汉朝百科全书,乃天朝真集。

”李渔的赞赏进一步彰显了《汉书》的宏大影响力。

著名历史学家顾炎武也曾对《汉书》的内容作出嘉奖:“汉书直白言明,鬼神未合其间,言辞洗炼,撰文以趣味,文章有神情,纤毫重尖,完历史之外,还江湖之中。

”顾炎武的评论尽显这本神书的精妙之处。

总之,各个时期的名人们普遍对《汉书》表示赞赏,他们赞扬它权威性、完备性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更是广大读者的见证历史变迁的宝贵宝典。

汉书中的经典故事

汉书中的经典故事

汉书中的经典故事
《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由汉代史学家班固编撰完成,记录了西汉自刘邦建立汉朝至王莽篡位期间的历史。

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和史料资料。

有一些经典故事或传记在《汉书》中被广为人知:
1. 刘邦的起义故事:讲述了刘邦起义成功推翻秦朝统治、建立汉朝的经过,以及他和项羽的争霸故事。

2. 吕后篡位和韩信被杀:记载了吕后篡位后,对韩信的猜忌和杀害的事件,也描述了吕后的权力和操纵手段。

3. 淮阴之战:讲述了刘邦与项羽在淮阴地区的决战,刘邦最终获胜并建立起汉朝统一的历史。

4. 卫青、霍去病兄弟:记录了卫青、霍去病兄弟在汉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以及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忠诚。

5. 文景之治:描述了汉武帝和昭帝时期的盛世,文化繁荣和社会治理的良好时期。

这些经典故事和人物传记在《汉书》中以历史记载的形式出现,为后世人们了解汉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参考。

汉书的文学价值

汉书的文学价值

汉书的文学价值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价值:《汉书》记载了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的历史,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文献。

它不仅记录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对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后人了解西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文学价值:《汉书》的语言简练、准确,叙事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思想价值:《汉书》中体现了班固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他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观念,强调君主应该顺应天命,实行仁政,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 史料价值:《汉书》采用了大量的史料,包括正史、方志、碑刻、档案等,为后世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总之,《汉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一)《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中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

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

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

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

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 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我个人认为他用错了),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

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

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

绝对是满满的收获。

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

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二)《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

《汉书》解读

《汉书》解读

《汉书》解读《汉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由汉代著名历史学家班固撰写而成。

它记录了刘宋的统治者汉武帝至汉哀帝的历史,是了解西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对《汉书》进行解读,探讨其中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第一部分:《汉书》的背景和结构《汉书》成书于东汉末年,编纂工作历经时隔几十年的努力。

它分为十二卷,涵盖了刘宋两代共计二十四位皇帝的统治历程。

《汉书》以纪传体的方式,通过记述各位皇帝的事迹,展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战争征伐、文化教育以及物产经济等方面的变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汉书》的历史意义1.政治制度的演进《汉书》记录了刘宋的政治制度演进,展示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其中,以汉武帝时期的封建制度为代表,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确立。

通过详细描绘统治者的政策和对各地区的统治,可以深入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演化过程。

2.军事征伐的变迁《汉书》对汉代的战争征伐有着详细的记述。

它包括从西汉初期的战争扩张到东汉末年的腐败衰落,反映了汉代军事力量的强盛和日趋衰退。

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可以了解汉代军队编制、兵种构成以及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变迁,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文化教育的发展《汉书》中有关文化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

它记录了汉代的文化盛世,包括经学、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特别是对于著名学者、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思想、学术成就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汉书》的价值和影响《汉书》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1.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汉书》是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之一。

它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细节,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无论是研究汉代封建制度、军事征伐还是文化教育,都离不开《汉书》这一重要参考文献。

2.思想传承的源泉《汉书》中记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具有重要的思想传承作用。

《汉书》内容概括

《汉书》内容概括

《汉书》内容概括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 230 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

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例如《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

除此之外,《汉书》还记载了其他学术著作,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史书推荐 阅读顺序

史书推荐 阅读顺序

史书推荐阅读顺序先从科普的入门的读起,读了下面这些入门的之后,可以把黎东方的细说历史系列读一读。

然后读一读易中天的中华史,然后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人的传记读一读。

之后可以研究的深一些,比如《中国历朝历代政治得失》,吕思勉的一些断代史。

然后可以尝试24史了。

史前:易中天中华史前三部《中华的位置》《祖先》《国家》春秋:《贾志刚说春秋》1到7战国和秦朝《李斯与秦帝国》(文笔特好)1到2汉朝:《那时汉朝》1到7东汉:《嗜血的皇冠》(文笔特好)唐朝:《唐朝穿越指南》宋朝:《如果这是宋史》1到10元朝:《细说元朝》《蒙古迷失》《成吉思汗》明朝:《明朝那些事儿》1到9清朝:《清朝的那些皇帝》民国:《民国的那些猛人》最后推荐一套《中国历史地图集》,一边看书一边看地图。

史书按真实性分类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

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以及《通志》等史书都属于别史。

由此可见,别史实际上是正史类史籍的重要补充部分,犹正史之别支,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别史类叙》中才有“犹大宗之有别支”的说法。

由著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

如《汉晋春秋》。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它不同于纪、传、表、志等体例齐全的正史,也不同于关系一朝执政的别史。

它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

历史(心得)之讲历史 学学易中天的“浑圆术”

历史(心得)之讲历史 学学易中天的“浑圆术”

历史论文之讲历史学学易中天的“浑圆术”人人熟知的三国故事,易中天硬是讲出了别样味道。

图为《三国演义》电视剧海报。

虽然历史很鲜活,但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教育、历史讲述方式却颇多乏味之处,易中天当然不在此列。

从“百家讲坛”里走出来的易中天,如今可是炽手可热、如日中天——虽然他更容易引发“百家争鸣”。

说他是用大众语言把玩文化的第一人,是因为他确确实实凭借一张嘴,品三国、品历史、品文化,一次就囊括了令人艳羡、使人咋舌的数百万元版税。

业内人称,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易中天堪称大众文化的英雄、文化市场里的天才操盘手。

时势造英雄,时运也造就“文曲星”。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娱情消费浮躁空虚、娱乐消遣怪异腻歪,而人文知识又匮乏饥渴的年代。

所以当易中天用大众语言和满腹经纶消遣历史、把玩文化的时候,我们一下子就被他那种闲淡平和、波澜不惊,却又回肠荡气的故事演说,牵动了每一根好奇与兴趣的神经。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说:“三国这段历史,其实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

”其实何止是“三国”,在《汉代历史人物》里,以及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人物里何尝不都有这“三种形象”?可惜的是,我们平时更加光顾和熟悉的一般是“文学形象”,尤其是“民间形象”。

对“三国”和“汉代历史人物”,我们更多的是从荧屏上得到或者是从被“演义”了的书籍上得到其文学形象;从民间的个人信仰和顶礼膜拜中得到其民间形象,比如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和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等等。

而“历史形象”究竟如何?除了专门从事研究的学者专家知道得比较“刻骨铭心”以外,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或者更倾向于维持历史人物已经约定俗成了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

但是英雄人物的历史形象究竟如何?恐怕是很多受众想知道,甚至是很有兴趣了解的。

“浑圆历史”是笔者对易中天《品三国》和《汉代历史人物》的一己之见。

“浑圆”历史不同于“还原”历史,“还原”历史是以唯物史观的态度还原其“庐山真面目”,而易中天不是历史系科班出来的,他无法百分百为“三国”和“汉代历史人物”还原。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之第四讲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之第四讲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之第四讲第四讲:窦婴与外戚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

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闹酒,后果却很严重:灌夫族灭,窦婴弃市,田蚡发神经病死。

此案的一大疑点,是所谓“先帝遗诏”——窦婴以矫诏罪被判处死刑。

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然而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高,何以给予他这样的重托呢?事实上,无论如何,窦婴非死不可。

为什么?因为他是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疑案。

这个案子虽然很大,起因却非常之小,是什么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闹酒。

那么灌夫为什么要在田蚡的婚宴上闹酒呢?是因为他发现来参加婚礼的人对窦婴不尊敬。

具体地说,就是田蚡给大家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避席了;而窦婴来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避席。

那什么叫避席呢?我们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召开会议或者是举行酒宴时,要先把这个席子放好。

你的席子放在哪里,你的座位就在哪里,这个叫做席位。

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两列排在旁边叫列席。

如果是主人或者重要的贵宾来给咱们敬酒,咱们要避席——离开这个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

那么在田蚡的婚宴上,田蚡来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窦婴来敬酒的时候,大多数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开,说“不敢当”。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客人对窦婴不够尊重。

而窦婴的资格可比田蚡要老得多。

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田蚡是什么?他只是个郎官,想拍窦婴马屁都拍不上的;现在田蚡当了丞相,窦婴下台了,你们就这样?你们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

灌夫发脾气,他也不好找别的人发啊,他瞄准一个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辈——我家里人我总可以教训吧!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呢?在和程不识将军说悄悄话。

灌夫就跑过去说,干什么干什么?老夫来给你敬酒,你却像个女人一样地说悄悄话!干什么呢?你平时说程不识将军一钱不值,怎么你现在跟他说悄悄话?田蚡看到这个就不高兴了:打狗要看主人嘛,这个是我的客人嘛。

《汉书》内容

《汉书》内容

《汉书》内容
以下是 9 条关于《汉书》内容的文案:
1. 《汉书》里的那些风云人物,那可真是数都数不过来!就像刘邦,从一个小亭长到开国皇帝,哎呀呀,这是多么传奇的经历啊!你能想象自己从一无所有到君临天下吗?
2. 还记得卫青和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啊!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不就跟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冲上去一样吗?
3. 哇塞,《汉书》里的那些政治斗争,不比现在的宫斗剧精彩多了?就说霍光吧,他的政治生涯那可是波澜起伏,真让人看得心跳加速!这难道不比电视剧带劲?
4. 那些在《汉书》中记载的文化发展,简直是让人惊叹不已呀!文字的演变、学术的传承,不就像我们文化的不断进步吗?
5. 瞧瞧《汉书》里关于经济的描述,那时候的商业贸易多有意思啊!和现在的市场经济比起来,也是各有千秋呢,不是吗?
6. 说到《汉书》里的礼仪制度,那可真是讲究得很呢!就好像我们现在也有各种礼仪规范,但那时候的更加繁琐细致,你不想了解了解吗?
7. 《汉书》里的一些人物命运啊,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像李广难封,多可惜啊,这就像是努力了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是不是很无奈呢?
8. 嘿嘿,《汉书》中的历史事件一桩桩一件件,不就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耀夺目吗?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我们去探究!
9. 《汉书》真的是一部超级宝藏的史书啊!它里面有无数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去感受,难道你不想走进那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吗?
我的观点结论:《汉书》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了魅力与价值,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4月19日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 易中天

4月19日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   易中天
4月19日 《汉代风云人物—晁错》(上) 易中天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5日 09:53
主讲人简介: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现在读史书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制曰可”,皇帝批示同意了。而且晁错的死,是他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马迁在给晁错做传的时候,用的是这样一句话:“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那么从这个字面上看呢,我们好像觉得汉景帝给晁错一个面子,就穿着上朝的衣服,上刑场。实际上不是,如果我们读《汉书》,我们就会发现《汉书》上晁错传里面写得很清楚,叫做“绐载行市”,这四个字从哪里来的,从《史记》来的,《史记》也写了这四个字。但是问题是司马迁他没有写在晁错传里面,他写在哪儿呢?他写在《吴王刘濞列传》里面,叫做“绐载行市”,绐是什么意思呢?骗,也就是说当时这三个人打一个报告给汉景帝,汉景帝批了可以后,马上就派中尉陈嘉,就是那个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驾了一辆马车,找到晁错,就是说皇上叫你,晁错以为叫他开会呢,穿上朝服,兴冲冲地上了车,上了车以后,一车拉到“东市”立即腰斩。我们现在不知道,在杀晁错之前,是否向他宣读了判决书,但是肯定有一条,没有给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当然也没有给他请律师,所以他死得惨,死得冤,死得窝囊。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汉书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汉书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汉书摘抄
《汉书》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中国典籍。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三十纪,记录了西汉自刘邦建立汉朝开始,直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的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经典之作,《汉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部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智慧结晶。

它不仅详细记述了西汉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对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才能和风采。

其中,包括了一些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如刘邦、汉武帝、王莽等。

《汉书》中的一些摘录,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智慧。

例如,书中有关农业的记载,描述了古代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通过耕种、灌溉等方式,为国家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

同时,书中也谈到了医学、地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此外,书中还记载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古代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审美观念。

通过《汉书》的摘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尽管《汉书》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它并不仅仅是一部古代历史的记录。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风貌。

这使得《汉书》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易中天中华史:命运和选择

易中天中华史:命运和选择

目录分析
统一战线
中国崛起
华夏文明圈
智者千虑
变法与争鸣
1
帝国的前夜
2
秦之误
3
汉之兴
4
三国与魏晋
5
南朝与北朝
成败两宋
兴衰隋唐
集权再集权
另一条线索
当惊世界殊
天的多重身份
宇宙与天下
尊儒得失
德治与官治
半步之遥
文明的起始与 国家的形态
本卷大事年表
作者介绍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曾任厦门 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方向。他从2005年开 始在《百家讲坛》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 类学》等作品。
易中天中华史:命运和选择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命运
之遥
易中天
中华
洛阳盆地
官 华夏
命运
帝国
国 文明圈
定型
中华史
国家
德治
帝国
兴衰
起始
得失
内容摘要
第24卷《命运和选择》是中华史系列的总结之卷,易中天带你快速闪回,从3700年以前洛阳盆地上“中国崛 起”开始,鸟瞰西周如何以政治智慧构建起华夏文明圈,又怎么把“产权不清”的锅甩给了子孙,再经战国两百 年试错、变法与争鸣,中华终于步入帝国时代。此后,中华帝国史鲜明地分作四段:秦汉至三国410年,创建期; 三国魏晋南北朝400年,试错、探索、整合期;隋唐两宋683年,高峰期;一气呵成的元明清647年,定型期。一 路走来,我们选择了变邦国为帝国;选择了独尊儒术,融合佛道;选择了打通南北,融合胡汉;遗憾的是,也曾 选择了闭关自守,并以幻想自欺。为什么是这些选择,而不是其他?请看《命运和选择》的回答。

向易中天学习教学语言

向易中天学习教学语言

向易中天学习教学语言向易中天学习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本文指有声语言)是指教师通过发声传达和交流教学信息的操作,也称教学口头语或教学口语。

教学中使用语言时首先是力求严密、科学、规范、清晰、流畅,但是正如苏赫姆林斯基所言:“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

”夸美纽斯更形象的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该象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会使课堂更活跃;将会使教师更富有个人魅力;将会使知识更通俗易懂,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近易中天“品读”系列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热点现象。

易中天最大的贡献还不是介绍了多少历史文化,也不在于他的解读是如何的深刻,而在于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关注历史和文化,正所谓“高议而不可及,不如卑论之有功”(汉·刘向)。

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现在听易中天讲三国,以后就可能会去看《三国志》、《后汉书》、《晋书》甚或《曹瞒传》,如此贡献不可谓小了。

我的学生中也有很多是他的“粉丝”,一问究竟,无外乎易老师讲得“幽默”、“风趣”、“精彩”、“通俗”…,说明他最富特色的最有吸引力的还是语言的运用。

我们能不能也学习一下他的语言风格,让课堂更有吸引力呢?认真的看了易老师的书,笔者认为教学中是有必要,也有可能学习他的语言风格的。

易中天的语言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语言的现代性以现代语言阐释古代人物和事件,是易中天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的幽默性表现之一,使用恰当之处,让久远的人物或事件,甚至让深奥、模糊的文言都亲切、生动、鲜活起来。

例如:“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

”(《品三国》)“诺,相当于现在的OK。

”(《品三国》)这是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最‘先富起来’。

”(《闲话中国人》)“‘周礼’中的‘乡饮酒礼’,就是一种酒宴形式的政治协商会议。

汉书的观点

汉书的观点

汉书的观点一、引言《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东汉末年的历史学家班固所撰写。

其内容包括了西汉、新朝和东汉的历史,涵盖了两百多年的时间。

《汉书》不仅是一部记载历史事件的著作,更是班固对于历史的观点和思考的体现。

本文将从班固的观点出发,对《汉书》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

二、班固的观点1. 历史观班固在《汉书》中体现了一种强调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

他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过去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揭示历史的规律性,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班固在《汉书》中通过对西汉、新朝和东汉的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深入探讨了各个时期的兴衰原因,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2. 政治观班固在《汉书》中对政治的发展和治理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他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治理国家,国家的治理需要依靠明君和贤臣。

班固对汉朝历代君主的评价和批判,既有对明君的赞美,也有对昏君的批评。

他认为明君应该以仁德为本,依法治国,尊重民众,重视教育。

而昏君则相反,他们无视民众疾苦,追求个人私利,导致国家的衰败。

班固在《汉书》中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君主的描述和分析,阐述了政治的核心和治理的方法。

3. 文化观班固在《汉书》中对汉朝的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评价。

他认为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班固对于汉朝的文化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

他认为儒家思想是汉朝的国家思想,对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班固在《汉书》中对汉朝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文学、历法、音乐等方面,展示了汉朝的文化繁荣。

4. 历史价值观班固在《汉书》中强调了历史的价值。

他认为历史是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同时,班固也强调了历史的客观性,他认为历史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记载和描述历史事件。

班固在《汉书》中力求客观公正地叙述历史,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历史参考。

《汉书》解读

《汉书》解读

《汉书》解读
《汉书》又称《前汉书》,其作者为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班固家族世代为汉朝的史官,积累了大量的史料。

在汉明帝刘庄的命令下,班固开始着手编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于汉章帝建初年中完成。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篇,分为十二本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

它详细记载了西汉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历史,是后世了解西汉历史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汉书》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背后的重大意义与深刻解读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汉书》具有重大的史学价值,它是对西汉历史的系统总结,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为后世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同时,《汉书》的纪传体结构对后世史书的编写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史书的典范。

《汉书》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其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书中有“破釜沉舟”、“指鹿为马”等许多人们所熟知的成语和典故。

《汉书》也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它记载了西汉一代的政治得失、经济兴衰、文化繁荣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对于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汉书》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和深刻解读的史学巨著,它对人们了解古代历史、认识文化传承、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为后人,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入研究《汉书》,从中汲取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岳麓书社 汉书 三全本

岳麓书社 汉书 三全本

岳麓书社汉书三全本
岳麓书社《汉书》三全本评述
岳麓书社出版的《汉书》三全本,堪称古籍整理的佳作。

对于热衷于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汉朝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

《汉书》作为中国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该书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历时二十余年,详细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从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到王莽篡位、西汉灭亡,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文化名人、重大事件均被收录其中。

岳麓书社此次出版的《汉书》三全本,不仅收录了原著全文,还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翻译。

这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向西汉历史的大门。

注释部分,编撰者们广泛吸收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原文中的疑难字词、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都进行了详细解释。

翻译部分,则采用了现代汉语,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同时保持了原著的文风。

除了注释和翻译外,三全本还附有大量的插图和地图。

这些图片不仅增加了书籍的观赏性,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

此外,书后还附有详细的索引,方便读者查找相关内容。

总的来说,岳麓书社出版的《汉书》三全本是一部集原文、注释、翻译、插图、地图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著作。

它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部了解西汉历史的优秀读物。

无论是对于历史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书籍。

汉书名词解释

汉书名词解释

汉书名词解释《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详细记载了西汉、新莽、东汉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共分为十二卷,涵盖了东汉王朝250年左右的历史。

《汉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含许多重要的历史名词,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太史公:《汉书》的作者司马迁自号太史公,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史学家,被封为太史令。

司马迁以他的卓越才能和严谨的治史态度,创作了这部千古传世之作。

2. 纪传体:《汉书》采用了纪传体的形式,即以纪事本末为主体,穿插着众多的传记故事。

纪传体的写作手法使得历史具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 十二本纪:《汉书》的第一卷至第十一卷是以年代为顺序编纂的正史记载,称为十二本纪。

它记载了西汉、新莽和东汉三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如刘邦建立汉朝、广武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征战等。

4. 后世文章:《汉书》的第十二卷是以各类文献资料为基础,编录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的书,称为后世文章。

它不仅记录了当时流传的众多文化和文学作品,还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点评和引用,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史籍志传:《汉书》的第四卷至第八卷是分别记载各地方历史和汉代重要人物的传记,称为史籍志传。

这些传记以详细而全面的方式记录了各地方的政治、军事、地理、风俗等情况,对于研究汉代地方行政和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6. 中兴记:《汉书》的第三卷是记载新莽时期历史的专门部分,称为中兴记。

此卷详细描写了新莽政权的兴起、覆灭和后来的一些政治事件,对于了解新莽时期的政治形势十分重要。

7. 附录:《汉书》的第十一卷附录是为了补充本书中所缺的历史资料,特设的一个部分,称为附录。

它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件和史官的记载,为汉代历史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资料依据。

8. 檄文表疏:《汉书》中的檄文表疏是指正史中汉朝君臣之间的书信和官方文件。

这些文件记录了当时政治、军事和外交的重要事件,对于了解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简介: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

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内容简介: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防止重蹈秦朝覆辙,便大封同姓诸侯,立为藩王。

可刘邦没有预料到,同姓王势力强大后,同样对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晁错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政治家。

他少习儒法,知识渊博。

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

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

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

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晁错的悲剧是源于他的性格所致。

他是一个善于为人谋,不善于为己谋的人,他锋芒太露,不知迂回,触人太多,不知多结善缘。

而一人立于朝廷之上,孤危之状却浑然不觉,只依仗皇上的宠信,便以为天下事不可为。

像这样一个谙于国政却疏于世故的忠臣,在朝廷大臣中就会不得人心。

晁错一心为汉室尽忠,极力主张“削藩”,但是到头来却成为平息叛乱的牺牲品。

自古以来作为一个政治家应该忠须有道,“削藩”是一件有关大汉的江山社稷,千秋大业的大事,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像晁错这样一个书生意气的政治家来主持削藩是完全不对的?所以当“七国”叛乱后,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汉景帝方寸大乱。

这时当他需要晁错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他解围时,这个书生意气十足的政治家,不但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反倒不知所措,性情之下竟然向汉景帝出了两个馊主意,正是这两个馊主意,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全文)首先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晁错最早是学“刑名之学”的,什么叫“刑名之学”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政治法律的。

也就是说晁错是政法学院或者政法系毕业的。

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主要是文字工夫好,就当上了太常掌故。

我们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讲究判决书的起草,要求判决书写得很有文采,晁错很有文采,所以选他做太常掌故。

晁错时来运转是什么时候呢?是被太常选拔去读《尚书》。

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古代的典籍失传,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间,传人一代一代地没有了。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懂得《尚书》的只剩下一个人,叫做济南伏生,但是等汉文帝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不可能把他请到朝廷来,怎么办?所以只好下命令说: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吗?选拔一个可造之材,到济南伏生家里去学。

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就是晁错。

晁错在济南伏生家,跟着济南伏生学了《尚书》,这就是儒家的学说,他原来学的是法家的东西,现在又学了儒家的东西,这叫做学贯儒法,学问大长,名声也大长,回到朝廷以后,说起话来是头头是道。

汉文帝说这是个人才啊,这个人才不能浪费了啊,那就去辅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于是就任命晁错做了太子舍人,后来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后来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个什么级别呢?算是一个中层干部。

晁错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别好,能言善辩,他进了太子府以后,太子嘛,他是储君,就是他等着做皇帝,他平时不管事儿,他没什么事儿做,晁错又一肚子学问,就天天跟太子谈学问,谈得太子对他有点崇拜,经常和他坐而论道。

太子的家人也对他有点崇拜,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智囊”。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虽然在太子府里面做一个家令,或者还只是做一个门大夫等等,官职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时常研究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他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谈两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边,一件事情是劝农,这篇疏文后来被收入《汉书》的时候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错的本传,一部分收入《食货志》,收入《食货志》的后来被命名为《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晁错,他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正因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还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趟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

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中的大臣关系就不好,我们看《史记。

晁错列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袁盎及诸大功臣都不喜欢晁错,很不喜欢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里面不过做个舍人,门大夫,家令,并不是什么职权很大的,很重要的官员,只不过喜欢发发议论而已,大家都不喜欢他,一旦他进入中枢,担任重要职务的时候,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果然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以后就重用晁错。

因为汉景帝觉得晁错是一个“智囊”,所以汉景帝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错为内史。

内史是个什么官呢?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所以晁错是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

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汉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都采纳他的建议,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兴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它有官场上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而汉代的政治在汉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国理念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张清静无为,主张一动不如一静,主张以柔克刚。

总而言之是不喜欢折腾,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是贵族,或者功臣,有的是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虽然能力不一定强,但是熬熬年头也就慢慢地熬上来了,所以大家对于像晁错这样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青云直上的家伙,看不上眼。

所以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

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像根“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大家对他就忍无可忍。

第一个被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找了个什么岔子呢?晁错不是当内史吗?那就是首都市的市长,内史有一个办公机构叫内史府,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他就南边开一个门,南边是什么?南边是太上皇的庙,南边开一个门就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一个洞,申屠嘉想,好家伙,太上皇头上动土啊,大不敬。

于是商量说,我们明天上朝的时候弹劾他。

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就走漏了,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就把情况都说了,汉景帝说: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这个事提出来,汉景帝说:哎呀!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晁错他是在太上皇庙的墙上开了一个洞,不过那个墙不是内墙,那是外墙。

那我们大家都是北京人,知道北京,看看就知道,故宫、太庙都是一圈一圈的好多墙,他开的是最外面的那个,没戳到里面去,外面那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呢?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最后汉景帝说了一句关键的话,这个事是朕让他做的。

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

就是晁错一上台就气死一个宰相,申屠嘉是什么人啊?申屠嘉是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啊,这样的人都搞不定晁错,还谁能摆平他?晁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宠骄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这个申屠嘉,他不是小人。

我们去看《史书》对申屠嘉的评价,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叫“门不受私谒”,什么叫“门不受私谒”?就是他在自己家里头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员你不要到我家里来谈事,有事咱们上朝,到办公室去谈。

袁盎曾经找过申屠嘉,申屠嘉说:袁公有什么事吗?公事明天到办公室找办事员谈,如果是私事,本丞相无私事,清官嘛,所以这件事情申屠嘉在这个朝廷当中威望是很高的。

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

比方说后来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廷尉张欧,什么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说了,是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他办案子有一个原则,就是他拿了这个判决来了以后,他要看,看了以后,他发现如果这个案子有疑点,比方说证据不足,程序不对,发回去重审,如果交上来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确实是证据确凿,这个人也确实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能赦免他,他会亲自到监狱里去宣读判决书,流着眼泪,一边哭,一边读,说你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后弄点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

是这么一个人,你想这样一个人都主张杀晁错,你说晁错得罪人得罪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想而知了。

那么晁错为什么不得人心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政见不和,他主张削藩,其他人主张不动,“道不同,不相与谋”。

第二个原因,性格不好,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

峭,什么意思呢?严厉;直,什么意思呢?刚直;刻,什么意思呢?苛刻;深,什么意思呢?心狠。

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不讨人喜欢。

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谁会跟这样的人成为好朋友呢?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一个好的人缘呢,而没有一个好的人缘,你怎么能在政府里面混呢?这就是晁错性格上的原因。

晁错的这个性格,我们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也看到有表现。

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就千里迢迢从颖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那么这个情节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

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一个栋梁。

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而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

这样的人,按照我们一般来说的道德标准,这是一个大好人啊,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往无前,奋不顾身,这不是很好吗?怎么不好呢?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为自己考虑的人,他往往也不能为别人考虑,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国情。

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具体的人民构成的,人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够没有人之常情,一个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个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的人,也不会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你既然不能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儿的话,你怎么为民众谋福利呢?一个连自己都保卫不了的人,你能够保卫国家吗?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奋不顾身,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承认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耿耿又有什么问题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既然是一心为公的,谁反对我,就是一心为私,我既然是忠臣,谁反对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会以自己来划线了,他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了。

而一个人不能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兼听则明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