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练习1-2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高中选修4课时同步练习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1.1.1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任何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5.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6.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B.Δ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7.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A.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C.氧化钙与水反应D.碳酸氢铵分解8.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1 kJ 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分子摩尔质量为112B.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24 kJ能量C.N4是N2的同系物D.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 kJ能量9.已知化学反应2C(s)+O2(g) 点燃2CO(g);2CO(g)+O2(g) 点燃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10.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下列两个反应4P(白磷、s)+5O2(g)=2P2O5(s);△H14P(红磷、s)+5O2(g)=2P2O5(s);△H2则△H1和△H2的关系正确的是A.△H1小于△H2B.△H1大于△H2C.△H1=△H2D.无法确定11.已知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二.非选择题12.(1)据了解,我国建成的三峡工程将提供的水力发电功率相当于30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 因此,三峡建设将有助于控制A .温室效应B .白色污染C .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D .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2)已知1g 炭粉(C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2.8kJ (与1g 原煤相当),若以火力发电,要达3000万千瓦的功率,每年至少需耗原煤多少万吨?(每年按365天计,1kw·h=3.6×106J )§1.1.2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选择题1.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 .2H 2(g)+ O 2(g)=2H 2O(l); △H = —142.9 KJ/molB .2H 2(g)+ O 2(g)=2H 2O(l); △H = —571.6 KJ/molC .2H 2 + O 2 = 2H 2O ; △H = —571.6 KJ/molD .2H 2(g)+ O 2(g)=2H 2O(l); △H = +571.6 KJ/mol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196.64kJB .196.64kJ /molC .<196.64kJD .>196.64kJ3.热化学方程式:S(l)+O 2(g)=SO 2(g);△H =—297.2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S(s)+O 2(g)=SO 2(g);|△H|>297.23kJ/molB . S(g)+O 2(g)=SO 2(g);|△H|<297.23kJ/molC .1mol SO 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 S 和1mol O 2键能之和D .1mol SO 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 S 和1mol O 2键能之和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 1 >Q 2的是A .2H 2(g)+O 2(g)=2H 2O(l) ;△H= Q 1 2H 2(g)+O 2(g)=2H 2O(g); △H= Q 2B .S(g)+O 2(g)=SO 2(g) ; △H= Q 1 S(s)+O 2(g)=SO 2(g)△H= Q 2C .C(s)+1/2O 2(g)=CO(g);△H= Q 1 C(s)+O 2(g)=CO 2(g);△H= Q 2D .H 2(g)+Cl 2(g)=2HCl(g);△H= Q 1 1/2H 2(g)+1/2 Cl 2(g)=HCl(g);△H= Q 25.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A .0.5QB .QC .2QD .5Q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 )+OH -(aq)== H 2O(l) △H= -57.3KJ/mol ,向1L 0.5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 1、ΔH 2、ΔH 3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 1﹥ΔH 2﹥ΔH 3B .ΔH 1﹤ΔH 3﹤ΔH 2C .ΔH 2﹥ΔH 1﹥ΔH 3D .ΔH 1﹥ΔH 3﹥ΔH 27.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n (s 、白) + 2HCl (aq )= SnCl 2(aq )+ H 2(g ) △H 1② Sn (s 、灰) + 2HCl (aq )= SnCl 2(aq )+ H 2(g ) △H 2③ Sn (s 、灰) Sn (s 、白) △H 3= + 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1 >△H 2B .灰锡变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13.2℃ < 13.2℃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483.6 kJ 二.非选择题:9.红磷P(s)和Cl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1=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的|△H2| |△H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P Cl5与足量水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10.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用50 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选择题 1~5 A CD CD 6~10 D D D A A 11 D二.非选择题12.(1)AD (2)103710x 8.3236524106.3103⨯⨯=⨯⨯⨯⨯⨯解之得 x =288(万吨)§1.1.2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选择题 1~5 B C C C C 6~8 D DC二.非选择题:9. ( 1)2P(s)+3Cl 2(g)=2PCl 3(g) △H=-612kJ/mol(2)PCl 5(g)=PCl 3(g)+Cl 2(g) △H=+93kJ/mol(3) -399kJ/mol 等于(4)PCl 5+4H 2O=H 3PO 4+5HCl10.(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相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偏小 偏小§2.1 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B .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 .反应物的结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根本原因D .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量的减少或生成物质量的增加2.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 →B 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4 mol A ,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 mol A ,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A .快B .慢C .相等D .无法判断3.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 2+O 22SO 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催化剂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④4.反应4NH 3+5O 24NO+6H 2O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X )不正确的为A .v (NH 3)= 0.18mol•L -1•s -1B .v (O 2)= 0.15mol•L -1•min -1C .v (NO )= 0.12mol•L -1•min -1D .v (H 2O )= 0.18mol•L -1•min -15.在2L 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 ==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 和B 都是4mol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秒钟后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为A .2.8molB .1.6molC .3.2molD .3.6mol6.对反应4A (g )+5B (g ) == 4C (g )+6D (g ),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 (A)=0.40mol•L -1•s -1B .v (B)=0.48mol•L -1•s -1C .v (C)=0.36mol•L -1•s -1D .v (D)=0.55mol•L -1•s -17.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 -1的两种气体,X 2、Y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达到平衡时c(X 2)=0.4mol·L -1、c(Y 2)=0.8mol·L -1、c(Z)=0.4mol·L -1,则该反应的方程式是A .X 2+2Y 22XY 2 B .2X 2+Y 2 2X 2Y C .3X 2+Y 2 2X 3Y D .X 2+3Y 2 2XY 38.已知:4NH 3+5O 2=4NO +6H 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 3)、ν(O 2)、ν(NO)、ν(H 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 .ν(NH 3)= 54ν(O 2) B .ν(O 2)= 56ν(H 2O) C .ν(NH 3)= 23ν(H 2O) D .ν(O 2)= 54ν(NO) 9.在密闭容器中,A 和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ν(A)、ν(B)、ν(C)表示,已知,它们之间的如下关系:3ν(A)=2ν(B),3ν(C)=2ν(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 .2A+3B===2CB .A+3B===2C C .3A+ B=== 2CD .A + B=== C10.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2s 时物质A 的浓度为0.6mol•L -1②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1③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④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 -1•s -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二.非选择题(12题15分,13题19分,共34分)12.将等物质的量的H 2和I2充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 I2(g)2HI(g),测得2min时v (HI) = 0.1 mol•L-1•min-1,I2(g)的浓度为0.4 mol•L-1,试确定:(1)H2和I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2)H2和I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3)2min末HI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1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 ·min). 试求:(1)x的值.(2)反应开始前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n(B)(3)5min时A的浓度是(4)此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1~5DDB A C 6~10 A CAAC11.D二.非选择题12.(1)均为0.05 mol•L-1•min-1(2)均为0.5 mol•L-1(3)0.2 mol•L-113.(1)2;(2)3mol;(3)0.75mol/L;(4)0.05mol/(L·min)§2.2.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选择题:(每空6分,共66分)1.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 mol/L 盐酸中,反应最剧烈的是A .FeB .MgC .AlD .Cu2.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 .2SO 2+O 22SO 3 B .CO+H 2O (g ) CO 2+H 2C .CO 2+H 2O H 2CO 3D .H ++ OH -H 2O 3.把镁带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氯离子的浓度.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4.把下列四种 X 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 10mL2 mol•L -1盐酸的烧杯中,并均加水稀释到50mL. 此时X 和盐酸缓缓地进行反应.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20mL 3 mol•L -1的 X 溶液B .20mL 2 mol•L -1的 X 溶液C .10mL 4 mol•L -1的 X 溶液D .l0mL 2 mol•L -1的 X 溶液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 .将铁粉改用铁片B .将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 .增大稀硫酸的用量D .滴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反应A (g )+B (g )C (g )+D (g )的正反应速率在改变条件的瞬间增大的措施是A .减小C 或D 的浓度B .增大D 的浓度C .减小B 的浓度D .增大A 或B 的浓度 7.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到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并且在a 中加入少量的CuSO 4,下图中表示其产生H 2总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8.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 产生气体体积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A .4-3-1-2B .1-2-3-4C .3-4-2-1D .1-2-4-3 Oa bV t A O a bV t BO a b V t C O a b V tD9.对于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炭块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一般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D.增加炭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10.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的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min后反应速率逐渐变小C.反应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间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1mol/(L·min)二.非选择题(11题24分,12题10分,共34分)11.100mL、6mol/L的H2SO4溶液与足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加入下列物质后,对v(H2)和n(H2)有何影响,请将结果填入下表. (请用“增大”、“减小”、“不变”填写. )加入物质对v(H2)的影响对n(H2)的影响Na2CO3固体K2SO4溶液NaNO3固体通入HCl气体12.加入0.1molMnO2粉末于50mL过氧化氢水溶液(ρ=1.1g/mL)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⑴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_⑵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⑶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___⑷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的浓度.(请保留三位小数)§2.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反成N2的CO2. 对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反应速率3.对于反应2SO 2(g)+O2(g)2SO3(g),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速率B.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C.用正催化剂只能加快正反应速率D.使用催化剂可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5.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其他条件相同).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6.反应C ( s) + H 2O (g) CO( g) + H2 (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升高温度D.增加H2O(g)7.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2O2+I-→H2O +IO-慢H2O2+IO-→H2O +O2+I-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D.v(H2O2)=v(H2O)=v(O2)8.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乙:在500℃时,用V2O5做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起反应丙:在450℃时,8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在500℃时,8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9.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V/mL c/mol·L-1V/mL c/mol·L-1V/mLA25 5 0.1 10 0.1 5B25 5 0.2 5 0.2 10C35 5 0.1 10 0.1 5D35 5 0.2 5 0.2 1010.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υ(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υ(C)=0.2 mol·L-1·s-1B.Z=3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为28.6%二.非选择题(11题16分,12题24分,共40分)11.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色.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2.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选择题1~5 B D D A D 6~10 DACDA二.非选择题:11.12.⑴60ml ⑵1min ⑶D>C>B>A ⑷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⑸0.107mol/L§2.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选择题1~5 CCADD 6~10 ACCDD二.非选择题11.(1)Zn+CuSO4 = Cu+ZnSO4Zn+H2SO4 = ZnSO4+H2↑(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Cu与Zn、酸溶液形成Cu/Zn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3)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4)①30 10 17.5 ②灰黑暗红③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将Zn的表面覆盖,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减慢.§2.4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下列过程的方向判断不正确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倾向于无序排列D.溶于水的硝酸铵不能自发地向水中扩散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的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都是放热反应C.只有放热反应才能够自发进行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很快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S m(s) >S m(l) >S m(g)B.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Cl2(g)的△H>0 △S>0C.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可逆反应进行的净速率与正、逆反应速率无关.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5.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S<0 不能自发进行B.∆S>0 能够自发进行C.∆S>0不能自发进行D.∆S<0 能够自发进行6.在高温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CO(g)===2C(s)+O2(g) B.2N2O5(g)====4NO2(g)+O2(g)C.(NH4)2CO3(s)====NH4HCO3(s)+NH3(g) D.MgCO3(s)===MgO(s)+CO2(g)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H<0、∆S>0的反应肯定是不自发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发生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B.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熵增加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D.改变条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9.碳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铵分解是放热反应,所以能够自发进行D.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在100℃时不可能自发分解10.向小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在木板上滴少量水,如图所示,搅拌过程中,可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一会儿就会发现烧杯内固态物质变成液体,烧杯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与烧杯粘在一起.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11.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 .图①表示反应2NO 2N 2O 4 ΔH<0 在定温定容下达到平衡状态后,降温充分反应再次达平衡过程中,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 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间的变化D .图④中a 、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2.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 2(g )+3H 2(g )2 NH 3(g ) ΔH =-92.4KJ ·mol -1) 容器甲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 2、3mol H 2 2mol NH 34mol NH 3NH 3的浓度(mol·L -11-)c 1 c 2 c 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 kJ 吸收b kJ 吸收c kJ 体系压强(Pa ) p 1 p 2 p 3 反应物转化率 a 1a 2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32c c >B .92.4a b +=C .232p p <D .a 1+ a 3>1二.非选择题(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8分,共28分)13.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 2 +3H 2 2NH 3 △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 _. (2)t 1、t 3、t 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1t3t4(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A.t0~t1B.t2~t3C.t3~t4D.t5~t614.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E2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15.已知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的条件下,其△H=-113.0kJ/mol,△S=-145.3J/(mol·K).(1)请讨论该反应是否能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请说明理由.(2)已知汽车发动机内温度高于2000K. 能否设计一个装置使该反应在发动机中进行?请分析说明. 若假定该反应的△H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请计算使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2.4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选择题1~5 D ABCB 6~10 AADAC 11~12BB二.非选择题13.(1)t0~t1、t2~t4、t5~t6 (2)升高温度加了催化剂降低压强(3)A 14.(1)放热.(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4)减小、减小.15.(1)能. 因为该反应的△H-T·△S<0(2)不能. 因为随着T(温度)的升高,会使△H-T·△S>0. 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为777.7K§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2.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 )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3.室温下,在pH=12的强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A.1.0×10-7mol•L-1B.1.0×10-6 mol•L-1C.1.0×10-2mol•L-1D.1.0×10-12mol•L-1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Cl-、NO3-、S2-② K+、Fe2+、I-、SO42-③ 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 K+、Ba2+、Cl-、NO3- ⑥SO42-、Mg2+、I-、S2O32-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5.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存在微弱的电离:2NH3NH4++ NH2-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粒子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C.液氨中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NH4+)=c(NH2-)D.只要不加入其它物质,液氨中c(NH4+)=c(NH2-)6.313K时,水的离子积K w=3.0×10-14,则313K时,c(H+ )= 10-7mol•L-1的溶液()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时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4C.0.2mol•L-1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8.(双选)0.1mol/L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c(H+)> c(F-) B.c(H+)> c(HF)C.c(OH-)> c(HF) D.c(HF) > c(F-)9.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块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块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10.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二.非选择题(每空8分,共40分)11.(24分)(1)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2)在此温度下,将PH=a 的NaOH 溶液V a L 与PH=b 的硫酸V b L 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 :V b = . ②若所得混合液PH=10,且a=12,b=2,则V a :V b = .12.(16分)将一定量铁粉在500 mL pH=1的盐酸中完全溶解,向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恰好完全反应后;再加入0.04 mol/L 的KI 溶液500mL 时,刚好使I -完全转变为I 2析出,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可以忽略. 试求:①铁粉的质量;②最终溶液的pH.§3.2.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选择题(每空6分、共60分)1.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 中起作用的是( ) A . Na +B . HCO 3-C . Fe 2+D . Cl -2.准确量取25.00 mL 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mL 量筒 B .100mL 量筒 C .50mL 酸式滴定管 D .50mL 碱式滴定管 3.(双选)对于常温下pH 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lmL 稀释至100mL 后,pH 等于3B .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H )c 之比值为-1210. 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的100倍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 42->c(NH 4+)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C .pH=11的NaOH 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 .向0.1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32c(OH )c(NH H O)•增大5.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 .用湿润的PH 试纸测稀碱液的PH ,测定值偏小B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化学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第一章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过关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答案 C解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均属于有待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新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D.形成产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 答案 D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故A项错误;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例如升华,气化过程要吸热,但不是化学变化,故B项错误;焓变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故C项错误。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异丁醇燃烧C.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D.氧化钙溶于水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得知应选择吸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放热,燃烧反应放热,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所以A、B、D均为放热反应;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吸热,C正确。
4.如图所示,E1=393.5 kJ·mol-1,E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1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答案 B解析石墨与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单质,二者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由图可知,1 mol金刚石的能量比1 mol石墨高395.4 kJ-393.5 kJ=1.9 kJ,故有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1,B项正确;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能量,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C项错误;C(s,石墨)===C(s,金刚石)ΔH=+1.9 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多,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配套同步练习:第四章 复习课 Word版含答案
本章复习课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 .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 .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O 2+2H 2O +4e -===4OH -D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式:2Cl --2e -===Cl 2↑答案 A解析 铁表面镀锌,铁应作阴极而锌作阳极,A 错误;锌比铁活泼,在船底镶嵌锌块,可有效防护船体被腐蚀;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上O 2得到e -被还原;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中阳极上Cl -失去e -被氧化,故B 、C 、D 均正确。
2.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 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 .b 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 .a 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 .b 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答案 B解析 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a 中铁钉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丝作正极,发生O 2+2H 2O +4e -===4OH -的还原反应,可知A 、C 错误;b 中铁钉作正极,发生O 2+2H 2O +4e -===4OH -的还原反应,而铝条发生氧化反应,不会冒气泡,B 正确、D 错误。
3.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式为2CH 3OH +3O 2+4OH -2CO 2-3+6H 2O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C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CO 2-3+6H 2O D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 3OH 转移6 mol 电子答案 A解析 从总反应式可知:电池放电时甲醇被氧化生成碳酸根离子,而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甲醇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CO 2-3+6H 2O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测试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测试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铜锌原电池装置(见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c(Zn2+)、c(Cu2+)均减小/B.原电池工作时,Cu电极流出电子,发生反应:Cu -2e-===Cu2+C.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Zn2++2e-===ZnD.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2.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Q(g)(m、n、p、q为任意整数)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 A∶v B∶v C∶v Q=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的同时有p molC也断键A.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3.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的气体A和1 mol的气体B发生反应:2A(g)+B(g)3C(g)ΔH>0。
t 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并测得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为φ1。
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A.加入1 mol氦气B.加入1 mol B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5.下列溶液中的离子关系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0.2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l mol·L-1的醋酸溶液中c(H+)之比大于2 : 1B. pH=3的醋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C. 0.l mol﹒L-1NaHSO4溶液中:c(H+)=c(SO) +c(OH-)|D.pH=4、浓度均为0.l mol·L-1的CH3COOH、CH3COONa 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10-4-10-10mol/L6.可逆反应:2SO 2(g)+O2(g)2SO3(g),用一定量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如果v(SO2)=0.05 mol·L-1·min-1,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A. 1 mol·L-1B. 0.9 mol·L-1C. 0.2 mol·L-1D. 0.1 mol·L-17.pH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值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A.m>n`B.m=nC.m<nD.不能确定8.25 ℃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配套同步练习:第二章 章末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答案 C2.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和2 mol H 2O(g),发生反应:CO +H 2O(g)CO 2+H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x 。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大于x 的是( )A .0.5 mol CO +2 mol H 2O(g)+1 mol CO 2+1 mol H 2B .1 mol CO +1 mol H 2O(g)+1 mol CO 2+1 mol H 2C .0.5 mol CO +1.5 mol H 2O(g)+0.4 mol CO 2+0.4 mol H 2D .0.5 mol CO +1.5 mol H 2O(g)+0.5 mol CO 2+0.5 mol H 2答案 B解析 对于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可逆反应,在等温等体积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时,只需投料比例相等便可保证两平衡等效。
A 项逆推后为1.5 mol CO +3 mol H 2O(g),与原平衡等效;B 项逆推后为2 mol CO +2 mol H 2O(g),CO 比例偏高,则平衡后CO 体积分数也偏高;C 项逆推后为0.9 mol CO +1.9 mol H 2O(g),CO 比例偏低;则平衡后CO 体积分数也偏低;D 项逆推后为1 mol CO +2 mol H 2O(g),与原平衡等效。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答案 D催化剂 高温解析 对于反应自发性的判断要综合利用焓判据和熵判据,仅靠单一判据不能对反应的自发性作出准确判断,B 、C 项错误;一定条件的非自发过程若改变条件也可能转变为自发过程,A 项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同步练习:综合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综合练习1、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B. 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0H ∆<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C.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3、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A.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3+2-2443Al SO 2Al +3SO =B.+-HFH +F C.+-HI H +ID.2+-2Cu(OH)Cu +2OH 5、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①盛待测液的锥形瓶里留有蒸馏水②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③滴定管在滴定前未将刻度调在“0”,而调在“2.40”④滴定达终点时,视线高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面的最低点A.①B.①③C.③④D.②③6、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2+O g =()2SO g 1297.16kJ/mol H ∆=-②S(正交,s)()2+O g =()2SO g 2296.83kJ/mol H ∆=-③S(单斜,s)=S(正交,s) 3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33kJ/mol H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S(单斜,s)=S(正交,s)30H ∆<,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S(单斜,s)=S(正交,s)30H ∆>,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7、—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2H S 溶液中,+-5-1(H )(HS )110mol L c c -==⨯⋅B.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 ,则a =b +1C.pH=2的224H C O 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24(Na )(H )(OH )(HC O )c c c c +=+D.pH 相同的①3CH COONa ②3NaHCO ③NaClO 三种溶液的+(Na )c :①>②>③8、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42SiCl g +2H g Si s +4HCl g kJ/mol(0)H Q Q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4SiCl 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4SiCl 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min 时,若HCl 浓度为0.12mol/L,则2H 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0.025Q kJ 时,生成的HCl 通入含0.1mol NaOH 的溶液恰好反应9、下列事实能说明某一元酸(HA)为弱电解质的是( )①25℃时NaA 溶液的pH 大于7②用HA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HA 溶液不与24Na SO 溶液反应④0.1-1mol L ⋅ HA 溶液的pH=2.1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10、室温下向10mL 0.1-1mol L ⋅ NaOH 溶液中加入0.1-1mol L ⋅的一元酸HA,溶液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练习1-1-2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8·黑龙江调研)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代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C .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既可以为放热反应,也可以为吸热反应D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 值不同。
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 值也不同【解析】 A 项中,若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说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而非标准状况下。
B 、C 、D 正确。
【答案】 A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不能发生B .在101 kPa,25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的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ΔH =-285.8 kJ/molC .甲烷是清洁、无污染的化石燃料D .氢气是热值高、无污染的燃料【答案】 D3.ΔH =-1.9 kJ/mol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1C(s ,石墨)+O 2(g)=CO 2(g) ΔH 2根据上述反应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ΔH 1=ΔH 2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 C4.1 g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A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B .H 2(g)+12O 2(g)=H 2O(g) ΔH =-285.8 kJ/mol C .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D .H 2(g)+12O 2(g)=H 2O ΔH =-285.8 kJ/mol 【答案】 A5.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课时训练:1.1.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课时训练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一、中和热概念的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1 mol酸与1 mol 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解析:中和热是指稀酸、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故C项正确。
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生成,所以不能利用二者反应来测量中和热,D项错误。
答案:C2.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解析:只看反应的表面含义,忽略了概念的本质而错选BC。
B项,未指明“吸”“放”热或“+”“-”号,不正确。
C项,中和热的定义中,已指明是放出热量,不用“-”号,不正确。
D项,醋酸为弱酸,电离要吸热,放出热量应小于57.3kJ,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3.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对下列反应: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Q1 kJ·mol-11 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ΔH=-Q2 kJ·mol-1HNO3(aq)+NaOH(aq)NaNO3(aq)+H2O(l)ΔH=-Q3 kJ·mol-1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A.Q2>Q3>Q1 B.Q2>Q1>Q3C.Q1=Q2=Q3D.Q2=Q3>Q1解析:由题意知,HNO3和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kJ,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Q1<Q3,而浓硫酸稀释放热,Q2>Q3,故Q1<Q3<Q2。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章综合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在第Ⅱ卷的表格中)1. 下列过程中的焓变小于零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B.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D. 石灰石高温分解2. 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3.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 反应物量的多少C.反应的快慢D. 反应物的性质4.燃料H2CH4C2H2C2H5OH燃烧热△H/kJ.mol-1-285.8 -890.3 -1299.6 -1366.8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充分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A. H2B. CH4C. C2H2D. C2H5OH5.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 量筒B.天平C. 环形玻璃搅拌棒D. 温度计6.1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a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H2(g)+ 1/2 O 2(g)= H2O(l)△H = -4a kJ.B. 2H2(g)+ O2(g)= 2H2O(l)△H = +4a kJ.mol-1C. 2H2(g)+ O2(g)= 2H2O(l)△H = -4a kJ.mol-1D. H2(g)+ 1/2 O2(g)= H2O(g)△H = -2a kJ.mol-17.在相同温度下,已知2H2(g)+O2(g)=2H2O(g) △H1;2H2(g)+O2(g)=2H2O(l) △H2;H2(g)+1/2O2(g)=H2O(l) △H3,则△H1,△H2,△H3大小关系为()A. 2|△H3|=|△H2|>|△H1| B. 2△H3=△H2>△H1C. △H3>△H2>△H1D. △H1=△H2=△H38.已知H2(g)+Cl2(g)= 2HCl(g)△H = —184 . 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A.+184 . 6 kJ/mol B. +92 . 3 kJ/mol C.—369 . 2 kJ/mol D. —92 . 3 kJ/mol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 H2(g) +1/2O2(g)==H2O(g) △H=—241 .8 kJ/molB.C(s) +1/2O2(g) ==CO(g) △H=—110 .5 kJ/molC. CO(g) +1/2O2(g) ==CO2(g) △H=—283 .0 kJ/mol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10.在101kPa和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 H2O(g)△H= —241.8kJ/mol;H2(g) + 1/2O2(g) =H2O(1) △H= —285 .8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H2燃烧生成1molH2O(g)时,放出241.8kJ的热量B. 1mol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的热量C. O2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D. H2的燃烧热为285.8kJ11.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 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13/2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A.+8Q kJ/molB.+16Q kJ /molC. -8Q kJ/molD.-16Q kJ/mol12. 已知:C(s,金刚石)= C(s,石墨)△H=—1 . 9KJ/molC(s,金刚石)+ O2(g)=CO2(g) △H1C(s,石墨)+ O2(g)=CO2(g) △H2根据上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H1=△H2B.△H1> △H2C.△H1< △H2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3. 在反应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 0.5mol·L-1·S-1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D.υ(D)= 10 mol·L-1·min-114.下列说法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①扩大容器的容积②减小生成物的浓度③增加反应物的质量④升高温度⑤缩小容积A.④B. ③④C.②③④⑤D. ②④15. 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同时生成2nmol NO2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同时生成nmol O2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16. 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1mol SO2和1mol O2,再加入少量的NO,在体系中发生①2NO+O2=2NO2;②SO2+NO2=SO3+N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O 的引入,可以提高SO 2的平衡转化率B.在反应过程中NO 是催化剂C.NO 参与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D. 体系中的总反应是:2SO 2+ O 22SO 317. 把HI 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HI(g) H 2(g)+I 2(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 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B.HI 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C.HI 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 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 18.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 + 2Y(g) Z(g) + M(g) + N(s) 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解析】 选项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H 2SO 4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Zn 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A5.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解析】 已知X +Y===M +N ΔH >0,说明X 与Y 的总能量低于M 与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反应,B 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一章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_最新修正版
第一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一些诗句、成语、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过程的是()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③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火树银花;⑦死灰复燃;⑧凿壁偷光。
A.②③⑤B.③④⑤C.⑤⑦⑧D.只有③答案: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答案:B3.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答案:B4.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技术突破。
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千克的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 700 kJ。
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e+12O2===BeOΔH=-564.3 kJ·mol-1B.Be(s)+12O2(g)===BeO(s)ΔH=+564.3 kJ·mol-1C.Be(s)+12O2(g)===BeO(s)ΔH=-564.3 kJ·mol-1D.Be(s)+12O2(g)===BeO(g)ΔH=-564.3 kJ答案:C5.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答案:A6.如图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充分燃烧,红磷放出的热量多B .红磷比白磷稳定C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吸热反应D .红磷比白磷更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P 4O 10答案:B 7.已知:①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 ②H 2(g)+12O 2(g)= ==H 2O(g) ΔH =-241.8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B .由①可知,1 mol CO(g)和12mol O 2(g)反应生成1 mol CO 2(g),放出283.0 kJ 的热量C 可用下图表示2CO 2(g)===2CO(g)+O 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D .分解1 mol H 2O(g),其反应热为-241.8 kJ答案:B8.H 2和I 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 2(g)+I 2(g) 2HI(g)ΔH =-a kJ ·mol -1。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训练:模块综合测试(二)(附答案)
同步检测十二 模块综合测试(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9江苏睢宁高三调研,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B.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C.沉淀的转换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平衡一般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移动D.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ΔH <0,ΔS >0的反应 答案:D解析:当ΔH <0,ΔS >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但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ΔH <0,ΔS >0的反应。
当ΔH >0,ΔS >0或ΔH <0,ΔS <0时,反应是否自发与温度有关,一般低温时焓变影响为主,高温时,熵变影响为主,而温度影响的大小要视ΔH 、ΔS 的具体数值而定。
D 项不正确。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 时):S(s)+O 2(g)====SO 2(g) ΔH=-297.23 kJ·mol -1, 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 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 -1B.S(g)+O 2(g) ====SO 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C.S(g)+O 2(g) ====SO 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D.形成1 mol SO 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 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答案:C解析: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知,S 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 -1,A 项正确;由于反应放热,所以,形成1 mol SO 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 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D 项正确;由于气态S 比固态S 能量高,所以,S(g)+O 2(g)====SO 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B 项正确,C 项错误。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修4习题 第1章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燃烧热能源基础巩固1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中全部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D.断裂N2中的N≡N键会释放出能量答案:C2将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
下列属于将来新能源的是( )①自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答案:B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自然气C.生物质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答案:C4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A.氢气让人快活让人忧B.煤为人类供应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D.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解析:A项中,H2让人快活是由于其为抱负能源,让人忧是由于其易燃易爆;B项中,由于煤作为能源时产生一些污染物,故也埋下了祸根;C项中,“无形杀手”是基于煤气化的气体是易燃易爆且有毒的气体;D项中,“水是取之不尽的”是错误生疏。
答案:D5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aq)+Ba2+(aq)+2OH -BaSO4(s)+2H2O(l) ΔH=-57.3 kJ·mol-1B.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g)ΔH=-5 518 kJ·mol-1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5 518 kJ·mol-1解析:A项,存在离子反应S(aq)+Ba2+(aq)BaSO4(s),其ΔH不应再是-57.3 kJ·mol-1,错误;C项,水的状态为气态,不属于稳定氧化物,错误;D项,反应热的数值与辛烷的物质的量不对应,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目录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节燃烧热能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1章单元复习第1章单元测试第3节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2章单元复习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章单元复习第3章单元测试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4章第1节原电池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第4章第3节电解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一)绪言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二)焓变和反应热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2. 反应热的定义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4. 反应热的表示5. 有效碰撞6. 活化分子7. 活化能8. 催化剂(三)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2. 表示意义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典型例题】[例1 ] 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25/2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B. 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1C. C8H18(l)+25/2O2(g)=8CO2(g)+9H2O △H+5518kJ?mol-1D. C8H18(l)+25/2O2(g)=8CO2(g)+9H2O(l) △H-48.40kJ?mol-1答案:B解析: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同步练习1-1-1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解析】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放出能量,化合、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也有可能是吸热反应。
【答案】 D2.(2009·盐城调研)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末来的石油”的观点。
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较低,容易有效控制D.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是硅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解析】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吸收能量,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如转化为热能、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答案】 D4.(2009·广东调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放出能量,所以形成2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和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高中化学选修四 全套同步练习+ 答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基础知识】1.人们把能够发生叫做活化分子,同时把称做活化能。
2.我们用ΔH 表示,其单位常用。
放热反应的ΔH 为(填正或负)值。
3.能表示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只表示分子的个数B .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 .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3.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 l )+O 2( g ) = SO 2( g ) ΔH =-293。
2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 (s )+O 2( g ) = SO 2( g ),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molB .S ( g )+O 2( g ) = SO 2( g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molC .1mol SO 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 硫和1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D .1mol SO 2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 硫和1mol 氧气的键能之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焓变是指1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 C .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质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 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放热最少的是( ) A .2A ( l ) + B ( l ) = 2C ( g ) ΔH 1B .2A ( g ) + B ( g ) = 2C ( g ) Δ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ΔH 3D .2A ( l ) + B ( l ) = 2C ( l ) ΔH 46.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 .分子个数 B .原子个数C .物质的质量 D .物质的量7.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 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热效应为ΔH 1,后者热效应为ΔH 2,则关于ΔH 1和ΔH 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是( )A .ΔH 1=ΔH 2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无法判断9.已知在1×105 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 ( g ) = H 2 ( g ) + 21O 2 ( g ) ΔH = +242 kJ/molB .2H 2 ( g ) + O 2 ( g ) = 2H 2O ( l ) ΔH =-484 kJ/mol C .H 2 ( g ) +21O 2 ( g ) = H 2O ( g ) ΔH =-242 kJ/molD .2H 2 ( g ) + O 2 ( g ) = 2H 2O ( g ) ΔH =+484 kJ/mol 10.有如下三个反应方程式( ) H 2(g )+21O 2(g )=H 2O(g ) ΔH =a kJ/molH 2(g )+21O 2(g)=H 2O( l )ΔH =b kJ/mol2H 2(g)+O 2(g )=2H 2O ( l )ΔH =c 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 、c 均为正值C .a =b D .2b =c11.含NaOH 2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配套同步练习:第一章 复习课 Word版含答案
本章复习课1.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答案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及发生条件。
化学反应是“断旧键,成新键”的过程。
断键需要吸收能量,只有当反应物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时,才能使旧键断裂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许多放热反应仍需加热才能发生,如H 2在空气(O 2)中燃烧,开始应点燃,故A 不正确;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一般不可能恰好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差一般通过“吸热”或“放热”途径找补(但热能不是化学反应的惟一能量变化方式,还有光能、声能、电能、动能等形式),B 正确;有不少吸热反应不必加热也能发生,如盐类的水解就属于吸热反应,但升温可促进水解的进行,C 、D 均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 .化学反应的焓变用ΔH 表示,单位是kJ·mol -1 C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 越大,表示放热越多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答案 C解析 ΔH 带符号,对于放热反应,ΔH 越大表示放热越少,对于吸热反应,ΔH 越大则表示吸热越多,故C 选项错误。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2SO 3 ΔH =-196.6 kJ·mol -1 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 答案 B解析 A 项无状态;C 项ΔH 的单位错;D 项ΔH 的`符号错。
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 CaCO 3沉淀,则在此条件下完全燃烧1 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 .0.5QB .QC .2QD .5Q答案 C解析 C 2H 5OH ~2CO 2~2CaCO 3~热量1 mol 200 g x100 g Qx =200 g 100 gQ =2Q 5.已知:①C(石墨,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 ②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1 则③C(石墨,s)+12O 2(g)===CO(g)的反应热是 ( )A .-123 kJ·mol -1B .-676.5 kJ·mol -1 C .-55.0 kJ·mol -1 D .-110.5 kJ·mol -1 答案 D解析 ①-②即得:C(石墨,s)+12O 2(g)=CO(g) ΔH =-110.5 kJ·mol -1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稀溶液中,1 mol 酸和1 mol 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D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C解析 A 、B 两项要注意对中和热、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前者是以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 2O 为标准,后者是以1 mol 纯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标准;D 项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过程中需吸收能量,即为吸热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第二节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C(s)+12O 2(g)=CO(g) ΔH =110.5 kJ·mol -1 B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D .H 2(g)+1/2O 2(g)=H 2O(g) ΔH =-241.8 kJ·mol -1【解析】 A 项C(s)燃烧未生成稳定氧化物CO 2(g),故其反应热不能叫燃烧热;B 项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 项H 2虽然转变成了稳定的氧化物H 2O(l),但由于其反应热表示的是2 mol H 2完全燃烧时的热量变化,故不能叫燃烧热;D 项参加燃烧的H 2虽然是1 mol ,但其生成H 2O(g),而不是H 2O(l),故它的反应热也不为H 2的燃烧热。
【答案】 B【点评】 不是任何燃烧反应的反应热都称之为燃烧热,燃烧热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1 mol ”、“完全燃烧”、“稳定的化合物”。
稳定的化合物是指不能再燃烧的,在常温、常压状态下的化合物,一般:C —CO 2(g)、S —SO 2(g)、H —H 2O(l)。
2.(2008·广东高考卷)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 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解析】 C 选项中,葡萄糖氧化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不正确;D 选项,应该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 不正确。
【答案】 AB【点评】 能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C 3H 8+5O 2=====点燃3CO 2+4H 2O 。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B .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C .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D .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解析】 等体积CH 4(天然气)的耗氧量比C 3H 8(液化石油气)的小。
【答案】 B4.在25 ℃、1.01×105 Pa时,1 g CH4燃烧时生成CO2与液态H2O,放出55.6 kJ的热量,则CH4的燃烧热为() A.-55.6 kJ·mol-1B.889.6 kJ·mol-1C.-889.6 kJ·mol-1D.-444.8 kJ·mol-1【解析】Q=n(可燃物)×ΔH,所以ΔH=Q/n(可燃物),计算可得ΔH=--889.6 kJ·mol-1。
【答案】 C5.有人预言:H2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A.生成H2的原料来源广阔B.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C.H2易液化,携带方便D.燃烧时无污染【解析】H2燃烧热值大,来源广,无污染,是理想的新能源,但是由水分解成H2和储存及运输H2等技术还有待解决。
【答案】 C6.1 g火箭燃料N2H4燃烧,生成N2和H2O(g),同时放出16.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H4+O2=N2+2H2OΔH=-5344 kJ·mol-1B.N2H4+O2=N2+2H2OΔH=-1068.8 kJ·mol-1C.N2H4(g)+O2(g)=N2(g)+2H2O(g)ΔH=-534.4 kJ·mol-1D.1/2N2H4(g)+1/2O2(g)=1/2N2(g)+H2O(g)ΔH=-267.2 kJ·mol-1【解析】A、B项没有标明聚集状态。
【答案】CD7.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解析】本题考查放热、吸热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据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可知,石墨储存的能量比金刚石的少,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答案】BC8.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在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无限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所需时间很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的非再生资源【解析】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不可再生,其形成过程非常复杂。
【答案】 D9.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适宜做燃料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 有机物燃烧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
【答案】 D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 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等物质的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 ②等质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A .①②③B .只有①C .①和②D .只有③【解析】 天然气相对于煤、柴油而言是比较清洁的能源,目前部分城市代替汽油加以推广;SO 2、NO x 的过度排放是引起酸雨的原因,而CO 2的过度排放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从题给信息看,等物质的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前者大,因等质量的CH 4和CO 2换算成物质的量时,n (CH 4)大,故②的说法正确,③的说法错误。
【答案】 C11.(2008·四川高考卷)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 -1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kJ·mol -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解析】 选项A 中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 2O 所放出的热量,与酸和碱的元数无关;选项C 中加热是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否为放热和吸热无关,如:Fe +S=====△FeS ,它属于放热反应;选项D 中燃烧热是指1 mol 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稳定化合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化合物稳定,如C 燃烧可生成CO 和CO 2,其中CO 2比CO 稳定,二是化合物的状态稳定,如气态的水就不如液态的水稳定。
【答案】 B12.已知反应:①101 kPa 时,C(s)+1/2O 2(g)=CO(g) ΔH 1=-110.5 kJ·mol -1②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2=-57.3 kJ·mol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碳的燃烧热用ΔH 3来表示,则ΔH 3<ΔH 1B .若碳的燃烧热用ΔH 3来表示,则ΔH 3>ΔH 1C .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解析】 ΔH 本身有正负之分,放热为负值,吸热为正值。
A 、B 中,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对于碳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CO 2,因为CO 燃烧是个放热反应,因此,ΔH 3<ΔH 1;C 中,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因此,浓硫酸与释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要小于-57.3 kJ·mol -1;D 中,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要吸热,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热量要小于57.3 kJ 。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目前上海大部分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浦东新区居民开始使用东海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
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H 2和少量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
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2CO +O 2=====点燃2CO 2 2H 2+O 2=====点燃2H 2OCH 4+2O 2=====点燃CO 2+2H 2O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进口风(填“增大”或“减小”),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是____________。
管道煤气中含有的烃类除甲烷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丁烷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
乙烷 丙烷 丁烷熔点/℃ -183.3 -189.7 -138.4沸点/℃ -88.6 -42.1 -0.5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在冬天严寒的季节里有时管道煤气火焰很小,并且呈断续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天然气消耗O 2的体积大。
因此,由管道煤气改烧天然气,就必须增大进氧气的量,以保证天然气充分燃烧,以防天然气不完全燃烧生成CO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由表中数据知,丁烷沸点为-0.5 ℃,易液化,使火焰很小且呈断续状态。
【答案】 天然气 增大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温度偏低使丁烷液化,导致管内气流不畅14.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800 kJ·mol -1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