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区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区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即将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考点】: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动量定理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答题;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当只有重力或只有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解:在木块与子弹一起向左运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木块、子弹、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系统动量不守恒;在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因此子弹、木块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系统动量与机械能是否守恒,知道动量与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清楚过程即可正确解题.2.(4分)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20si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的频率是100πHz B. t=0.05 s时,e有最大值C.交流电的周期是0.2 s D. t=0时,线圈位于中性面【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交流电的表达式,可以知道其最大值,以及线圈转动的角速度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求出其它物理量,如有效值、周期、频率等.【解析】:解:A、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20sin100πtV,交流电的频率是f==50Hz,故A错误;B、t=0.05 s时,e=0,故B错误;C、交流电的周期T==0.02s,故C错误;D、当t=0时e=0,此时线圈处在中性面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要正确理解,要会推导交流电的表达式,明确交流电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3.(4分)如图所示表示交变电流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A. A B. A C. 2.5A D. 5A【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让交流电和直流电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则直流的电流值为交流电的有效值.【解析】:解:根据有效值的定义知,,代入数据有:,解得电流的有效值I=.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抓住三个相同,即“相同时间”、“相同电阻”、“相同热量”.4.(4分)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220sin (100πt)V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为55V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C.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则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D.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L1亮度不变、L2将变亮【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瞬时值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解析】:解:A、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220sin(100πt)V,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根据得:电压表的示数为:,故A正确;B、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220sin(100πt)V,ω=100πrad/s,所以频率为:,故B错误;C、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输出的电压不变,电流变小,所以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故C正确;D、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于电压是由变压器决定的,输出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增大,即电流表读数增大,L1两端电压不变所以亮度不变,通过L1和L2的电流之和变大,通过L1的电流不变,所以L2电流增大,将变亮,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变压器的动态分析,关键是掌握制约关系,然后根据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5.(4分)许多楼道照明灯具有这样的功能: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它的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哪些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 B.光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D.热传感器【考点】: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解延时开关的使用原理,利用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及与门电路,天黑、声音同时出现它就开启,灯亮.【解析】:解:根据题意,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故电路中有光传感器,即使天黑,没声音灯也不亮,故用到了声音传感器.即控制电路中接入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故选BC【点评】:考查了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用到了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6.(4分)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恰好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若改用红光照射,则仍有可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考点】:光电效应.【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通过入射光的频率大小,结合光电效应方程判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变化.【解析】:解:A、光的强度增大,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故A正确;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v﹣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B错误.C、因为紫光的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v﹣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故C正确;D、若改用红光照射,红色光的频率小于绿色光的频率,能量比较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所以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以及知道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发出的光电子数目.7.(4分)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C.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g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就只剩下1g氡D.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正确理解半衰期的含义并利用半衰期公式进行有关运算.【解析】:解: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这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于少量原子核是不成立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故AD错误,B正确;设原来氡的质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其中n为半衰期的次数,氡的半衰期是3.8天,经过7.6天即n=2,带入数据得,M=1g,故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半衰期的理解情况,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深入理解其本质,不能只是理解其表面意思.8.(4分)如图所示,A、B是相同的白炽灯,L是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时,A、B灯同时亮,且达到正常B.闭合开关S时,B灯比A灯先亮,最后一样亮C.闭合开关S时,A灯比B灯先亮,最后一样亮D.断开开关S时,A、B灯同时熄灭【考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分析】: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源的电压同时加到两支路的两端,A灯立即发光.由于线圈的阻碍,B灯后发光,由于线圈的电阻可以忽略,灯B逐渐变亮.断开开关K的瞬间,线圈与两灯一起构成一个自感回路,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两灯逐渐同时熄灭【解析】:解:A、B、C、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源的电压同时加到两支路的两端,A灯立即发光.由于线圈的自感阻碍,B灯后发光,由于线圈的电阻可以忽略,灯B逐渐变亮,最后一样亮,故AB错误,C正确;D、断开开关的瞬间,线圈与两灯一起构成一个自感回路,过线圈的电流将要减小,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电源,两灯逐渐同时熄灭,故D正确.故选:CD【点评】:对于自感线圈,当电流变化时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当电路稳定时,相当于导线,将所并联的电路短路9.(4分)下列提到的交流电,哪一个指的是交流电的最大值()A.交流电压表读数 B.保险丝的熔断电流C.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D. 220V交流电压【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正弦式电流给灯泡供电,电压表显示是电源电压的有效值,要求电路中灯泡的电流或功率等,均要用正弦式电流的有效值.【解析】:解:A、交流电表的示数是有效值.故A错误;B、B、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也是有效值,故B错误;C、电容器的击穿电压,是指的电压最大值,故C正确;D、220V动力电压是有效值,故D错误;故选:C.【点评】:应牢记我们所说的电流电压值及机械能铭牌上所标记的数值及交流电表的测量值均为有效值;10.(4分)图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关于氢原子能级的跃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能量为l0.21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B.用能量为11.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C.用能量为14.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能量为12.10eV的光子后,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能级间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能用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若大于等于13.61eV,则会发生电离.【解析】:解:A、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1eV的能量,能量为﹣13.61+10.21=﹣3.40eV.跃迁到第二能级.故A正确.B、11.0eV的能量不等于基态与其它能级间的能级差,所以不能吸收而发生跃迁.故B错误.C、因为﹣13.61+14.0eV>0,所以用能量为14.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故C正确.D、基态氢原子吸收12.10eV的能量,会跃迁到第3能级,会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所满足的规律,即E m﹣E n=hv.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题,11题6分,每空2分,12题6分,每空3分,13题6分:每空3分,共1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方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1)H+H→H e+ 10n +17.6Mev(2)H+H e→O+ 11H(3)U→Th+ 42He .【考点】: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专题】:衰变和半衰期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利用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正确判断生成物.【解析】:解:(1)设生成物的质量数为x,则有2+3=4+x,所以x=1,电荷数:z=1+1﹣2=0,即生成物为中子,10n.(2)设生成物的质量数为x,则有14+4=17+x,所以x=1,电荷数:z=7+2﹣8=1,即生成物为质子11H.(3)设生成物的质量数为x,则有92=234+x,所以x=4,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z=92﹣90=2,是氦核42He..故答案为:(1)10n;(2)11H;(3)42He【点评】:根据核反应过程遵循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解决问题,知道常见的核反应方程,并能区分即可.12.(6分)如图所示,L1和L2是远距离输电的两根高压线,在靠近用户端的某处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监测输电参数.在用电高峰期,用户接入电路的用电器逐渐增多的时候.甲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乙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匝数比等于电压之比和匝数比等于电流反比求解,结合电路动态分析判断电阻增大时电流的变化.【解析】:解:由图可知: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所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在用电高峰期,用户接入电路的用电器逐渐增多的时候,副线圈总电阻变小,副线圈总电流变大,所以输电导线电流变大,输电导线电阻R不变,由U=IR可知,电压损失变大,所以高压线上输出电压变小,根据匝数比等于电压之比,所以甲电表的示数变小.输电导线电流变大,所以乙电表的示数变大,故答案为:减小,增大.【点评】:本题实质是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简单运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是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压、电流减小到可测范围进行测量的仪器.掌握电路的动态分析,这是高考中的热点13.(6分)核聚变电站被称为“人造太阳”,它来自下面的反应:4个质子(氢核)聚变成1个α粒子,同时释放2个正电子和2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质子、氢核、正电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此聚变的核反应方程是→(中微子可略去不写),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E= (4m1﹣m2﹣2m3)c2.【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轻核的聚变.【专题】: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应用专题.【分析】:(1)根据参与反应的粒子种类及生成粒子的种类,根据质量数守恒与核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式.(2)求出质量亏损,然后由质能方程求出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解析】:解:(1)核反应方程式为:→;(2)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4m1﹣m2﹣2m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E=(4m1﹣m2﹣2m3)c2.故答案为:→;(4m1﹣m2﹣2m3)c2【点评】:写核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核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先求出质量亏损,然后再求释放的能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0分,17题12分,共4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明确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分)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01m2,共1000匝,线圈电阻为10Ω,外接电阻R=90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T,当线圈以300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时,求:(1)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写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3)线圈由如图位置转过60°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多少?【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交流电专题.。

15学年下学期高二模块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1)

15学年下学期高二模块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1)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高二物理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 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 ~ 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 分。

答案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1.如图所示,闭合圆导线线圈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其中ac、bd分别是平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两条直径.试分析线圈做如下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使线圈在纸面内平动B.使线圈平面沿垂直纸面方向向纸外平动C.使线圈以ac为轴转动D.使线圈以bd为轴转动2.如图所示,A、B是相同的白炽灯,L是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时,B灯比A灯先亮,最后一样亮B.闭合开关S时,A灯比B灯先亮,最后一样亮C.闭合开关S稳定后断开开关S时,流过A灯中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同D.闭合开关S稳定后断开开关S时,A灯与B灯更亮一下后慢慢熄灭3.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线圈所围面积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B.t2时刻导线ad的速度方向跟磁感线垂直C.t2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D.t4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改变4.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各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 1,R 2,R 3均为定值电阻,初级线圈加上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流,当开关K 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1示数不变,A 2示数变大B .V 1示数变小,V 2示数变小C .V 1示数不变,V 2示数不变D .R 2消耗功率变小5. 一矩形线圈abcd 位于一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向里(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以I 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图甲中线圈上箭头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6.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 以大小为v 的速度匀速通过有清晰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大于导线框bc 边的长度),则此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规定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7.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若使这两种电流分别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则经过1 min 后,两电阻消耗的电功之比W 甲∶W 乙为( )A .1∶2B .1∶2C .1∶3D .1∶68.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电键按如图1所示连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键闭合后,线圈A插入或拔出线圈B时都会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B.线圈A插入线圈B中后,电键闭合后电流计指针偏转一角度后静止不动C.电键闭合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匀速滑动的过程,电流计指针无偏转D.电键闭合后,只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加速滑动,电流计指针才能偏转9.如图所示,金属铜球从距底端高h的绝缘光滑曲面无初速滚下,又沿曲面的另一侧上升,整个装置处在磁场中,则A.若磁场是匀强磁场,铜球滚上的最大高度小于hB.若磁场是匀强磁场,铜球滚上的最大高度等于hC.若是从左到右逐渐增强的非匀强磁场,铜球滚上的最大高度小于h。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试题2016.05第Ⅰ卷(非选择题, 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 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0时刻线圈通过中性面B .t 2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C .t 3时刻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D .t 4时刻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2.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A m 、B m ,且A m >B 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相距较远。

将两个大小均为F 的力,同时分别作用在A 、B 上经相同距离后,撤去两个力之后,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将( )A .停止运动B .向左运动C .向右运动D .运动方向不能确定3. 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B. 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 VC. 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D .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4. 如图所示,A 、B 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已知A 、B 两球质量分别为2m 和m .当用板挡住A 球而只释放B 球时,B 球被弹出落于距桌面水平距离为s 的水平地面上,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 左边的挡板,将A 、B 同时释放,B 球的落地点距桌面距离为( )A .13sBC .s D5.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 的小车,其左侧有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轨道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相切,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将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速释放,物块沿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关于物块从A位置运动至C位置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车和物块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摩擦力对物块和轨道BC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C.D.6. 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L1、L2、L3都标有“4V,4W”,灯泡L4标有“4V,8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和ab间输入电压为()A.2:1,20VB.2:1,16VC.1:2,16VD.1:2,20V7.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 B.电压表的示数为44VC. 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 R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增大8. 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保持静止,一木块从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加速下滑到底端.如果让传送带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样的木块从顶端以同样的初速度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与传送带保持静止时相比()A.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变大B.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不变C.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功变大D.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数值将变大9. 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v 运动,与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 m可能为( ) A . 2 B . 3 C . 4 D . 510.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 、b 两端接正弦交变电压u ,u =2202sin 100πt (V),电压表V 接在副线圈c 、d 两端(不计导线电阻).则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A .电压表示数不变B .电流表2A 的示数始终为0C .若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仅改变u ,使200V u t π=()则电流表1A 的示数增大D .若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仅改变u , 使200V u t π=()则电流表1A 的示数减小 第II 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实验题(本题每空2分,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0分)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 ),如图所示。

临沂市蒙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临沂市蒙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一中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4分)(2015春•临沂校级期中)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开始计时及每过1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具体数据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火车的位移在减小B.汽车的位移在减小C.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D.汽车的加速度较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首先据表格能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表格比较速度的变化,根据a=判断加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B、火车和汽车的速度方向不变,则火车和汽车的位移都增大,而非减小,.故AB错误;CD、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火车的速度均匀减小,加速度a==﹣0.5m/s2.汽车的加速度a==1.2m/s2.知汽车的加速度较大,火车加速度较小,则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知道加速度的求法,基础题.2.(4分)(2015•湖南一模)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5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B.0~10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10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s末D.10s末~15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斜率分析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0~10s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说明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0~15s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错误.B、0~10s末做运动员的速度开始减小,不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15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于图象的斜率在减小,则运动员在10s末打开降落伞后做变减速运动至15s末.故C 错误.D、10s末~15s末速度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速度问题的能力.关键根据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3.(4分)(2015•长宁区一模)如图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图象.线段AB连线过坐标原点,线段BC垂直于横轴.当气体状态沿图线由A经B到C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变化情况是()A.不断增大,且T C小于T AB.不断增大,且T C大于T AC.先保持不变再增大,即T C大于T AD.先保持不变再减小,即T C小于T A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根据图示图象判断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然后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答题.解答:解:由图示图象可知,从A到B过程p与V成反比,气体温度不变,T A=T B,从B到C过程,气体体积不变而压强减小,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T A=T B>T 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气体的温度如何变化,根据图示图象,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4.(4分)(2015•黄山一模)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A.v m可为许多值,与a l、a2的大小有关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无关C.a1、a2必须满足=D.a1、a2必须是一定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结合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得出v m和v的关系;结合速度时间公式,以及v m和v的关系得出a1、a2满足的关系.解答:解:A、当物体匀速通过A、B两点时,x=vt.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B 两点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总位移x=,解得v m=2v,与a1、a2的大小无关.故A、B、D错误.C、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t=,而v m=2v,代入得t=,整理得,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5.(4分)(2015•安康二模)图象法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下面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质点做曲线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B.由图(1)可知,质点在前10s内的平均的速度大小为4m/sC.由图(2)可知,质点在第4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由图(2)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5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s﹣t图线与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s﹣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解答:解:A、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1)可知,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x=20﹣0=20m,所以平均速度,故B错误;C、由图(2)可知,质点在第4s内加速度和速度都为负,方向相同,故C错误;D、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图(2)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2﹣4s内,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v﹣t图线和s﹣t图线的基本的特点、意义一定要熟悉,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金钥匙,在学习中要多多积累.6.(4分)(2014秋•山西校级期末)如图,直线①和曲线②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v﹣t图象,已知t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则在t1到t2时间内(不包括t1、t2时刻)()A.乙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且二者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C.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且二者间距离一直增大D.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总是不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两车距离的变化.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车的速度在t1到t2时间内一直增大,故A错误.B、t1到t2时间内,乙车的速度始终大于甲车的速度,知两者之间的距离一直增大,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故B错误,C正确.D、图线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在t1到t2时间内不是总是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7.(4分)(2015春•临沂校级期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T1、T2温度下发生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T2对应的图线上有A、B两点,表示气体的两个状态.()A.温度为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2时大B.A到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C.A到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A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不变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玻意耳定律PV=C,其中C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常数C越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气体内能的变化;根据压强的微观解释分析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解答:解: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V=CT,PV之积越大表示温度越高,故T1<T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为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2时小,故A 错误;B、A到B的过程是等温变化的过程,所以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B错误;C、A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E=W+Q可得,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正确;D、A到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变;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密度减小,所以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形得PV=CT,即P﹣V图象中PV之积越大表示温度越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不止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8.(4分)(2014秋•仪征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考点:* 液晶;布朗运动.分析: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D、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距离越大,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变大,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考查布朗运动、表面张力、液晶的特性以及分子势能,其中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考查最多的热学中的知识点,要牢固记住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9.(4分)(2015春•临沂校级期中)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D.当r<r1时,随着r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增大考点:分子势能.分析: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当分子势能最小时,即r=r2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r<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r>r2时,表现为引力,所以当r由r1变到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解答:解: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A、当r1<r<r2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r>r2时,表现为引力,故A错误.B、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正确;C、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故分子力做正功;故C错误;D、当r<r1时,随着r的减小,分子间为斥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增大;由于在相互靠近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分子势能图象的理解,知道分子势能随距离增大关系;会用分子力做功情况来分析分子势能的变化.10.(4分)(2015春•临沂校级期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吸收的热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过程ca中气体一定放热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平均动能最小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由图示图象判断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应用气态方程判断气体体积如何变化,然后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答题.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ab过程,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则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气体体积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功,故A错误;B、由图示图象可知,bc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气体要发出热量,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ca过程气体体积不变而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放出热量,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a状态温度最低,分子平均动能最小,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状态方程中对应的图象,要抓住在P﹣T图象中等容线为过原点的直线.11.(4分)(2015春•临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在车胎突然爆裂后的瞬间,车胎内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D.所有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专题:热力学定理专题.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W+Q,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所有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解答:解: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A正确;B、在车胎突然爆裂后的瞬间,车胎内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故B正确;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W+Q,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还要看物体是否做功.故C错误;D、所有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明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W+Q,分析气体做功和吸放热情况.12.(4分)(2014秋•湖北期末)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小物块的位移x和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5m/s2B.斜面倾角为30°C.小物块2s末的速度是5m/sD.小物块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7.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写出x﹣t的表达式,对照运动学公式得到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斜面的倾角.由v=at求得2s末的速度,并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A、由图得:x=2.5t2,对照公式x=v0t+,得初速度为v0=0,加速度为a=5m/s2.故A错误.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gsinθ,得sinθ===0.5,θ=30°,故B正确.C、小物块2s末的速度v2=at=5×2=10m/s,故C错误.D、小物块1s末的速度v1=at=5×1=5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7.5m/s,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得到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是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熟练运用.三、实验题:本题共计1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3.(6分)(2015•姜堰市模拟)①现有按酒精与油酸的体积比为m:n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从量筒中取体积为V的该种溶液,让其自由滴出,全部滴完共N滴.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右图所示,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直径为d=;②若已知油酸的密度为ρ,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 A,油酸的分子直径为d,则油酸的摩尔质量为.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专题:实验题.分析:①掌握估算油膜面积的方法:所围成的方格中,面积超过一半按一半算,小于一半的舍去;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根据d=估算出油膜厚度,即为分子直径;②摩尔质量为1moL分子的质量之和,液体分子间隙忽略不计,故1moL分子的体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答:解:①估算油膜面积时以超过半格以一格计算,小于半格就舍去的原则,估算出8格,则油酸薄膜面积为8S;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0==;故分子直接:d==;②油酸的分子直径为d,故油酸分子的体积为:V0=;油酸的摩尔体积为:V=N A V0;故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ρV=ρN A V0=;故答案为:,.点评: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实验中以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从而求出分子直径.14.(6分)(2015春•临沂校级期中)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以一定初速度从传感器(可以测量小车和传感器间的距离)处释放小车,并开始计时,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t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1)t=0.4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0.66m.(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1.3m/s.(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1.8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图象知与t成线性关系,与t的函数关系式是=kt+b,某个时刻的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图象求出传感器开启瞬间即t=0时刻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结合图象的斜率,即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知,=1.66m/s,且t=0.4s,因此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0.66m;(2)由图象知与t成线性关系,与t的函数关系式是=kt+b,某个时刻的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图象可知传感器开启瞬间即t=0时刻的物体运动的速度v0=1.3m/s(3)根据,得:=t+v0,某个时刻的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图象的斜率是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的一半;===0.90m/s2.则有:a=1.8m/s2故答案为:(1)0.66m(0.65﹣0.67均可);(2)1.3m/s;(3)1.8m/s2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物理学上经常用图象反应物理量间的关系,图象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一定要学会分析图象,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出题的一个热点.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9分)(2009•山东)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 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 A=0.3m3,T A=T C=300K、T B=400K.(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说明原因.考点: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1)A→B过程为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求出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2)气体的压强在微观上来看,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所以要解释气体压强变化,只要分析出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变化.(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气体内能变化与温度有关,A、C两状态的温度相同,可知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小的内能相同,然后通过做功的情况比较出吸热与放热的大小.解答:解:(1)设气体在B状态时的体积为V B,由盖﹣﹣吕萨克定律得,,代入数据得V B=0.4m3.(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小,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减小.(3)Q1大于Q2;因为T A=T 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小的内能相同,而A→B 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气体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6.(10分)(2014秋•武侯区校级期末)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 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5m/s2.求:(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时间(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x=vt,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x=求解,进而得总位移.解答:解:(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2,则s ①(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x1=v0t1②x1=18m ③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2,则④x2=90m ⑤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x=x1+x2=108m ⑥△x=x﹣50=58m ⑦答:(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s;(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58m,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点评:此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反应时间内车仍匀速运动.17.(10分)(2015•金山区一模)如图,上粗下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横截面积分别为S1=1cm2、S2=2cm2,细管内水银长度为h1=4cm,封闭气体长度为L=6cm.大气压强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T1=280K,上管足够长.(1)缓慢升高气体温度,求水银刚好全部进入粗管内时的温度T2;(2)气体温度保持T2不变,为使封闭气体长度变为8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的体积为多少?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封闭气体压强.分析:(1)根据几何关系求出水银的体积,从状态1到状态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2)从状态2到状态3经历等温过程,列出等式求解.解答:解:(1)S1h1=S2h2,h2=2cm初状态:P1=P0+P h1=80cmHg,V1=L S1=6cm3,T1=280K末状态:P2=P0+P h2=78cmHg,V2=(L+h1)S1=10cm3根据,代入数据得T2=455K(2)等温变化,P2 V2=P3 V378×10=P3×8,得P3=97.5 cmHg此时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差h3=97.5﹣76=21.5cm注入的水银柱体积V注=[2×1+(21.5﹣2)×2]﹣1×4=37cm3答:(1)缓慢升高气体温度,水银刚好全部进入粗管内时的温度455K;(2)气体温度保持T2不变,为使封闭气体长度变为8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的体积为37cm3点评:找出各个状态下的参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熟练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18.(11分)(2015•郑州一模)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6日报道,英式触式橄榄球球员赫普顿斯托尔在伦敦成功挑战地铁速度.他从“市长官邸站”下车,在下一地铁站“景隆街站”顺利登上刚下来的同一节车厢.已知地铁列车每次停站时间(从车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为t a=20s,列车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均为a=1m/s2,运行过程的最大速度为v m=72km/h.假设列车运行过程中只做匀变速和匀速运动,两站之间的地铁轨道和地面道路都是平直的且长度相同,两站间的距离约为x=400m,赫普顿斯托尔出站和进站公用时t b=30s.问:(1)他在地面道路上奔跑的平均速度至少多大?(2)郑州地铁一号线最小站间距离约为x′=1000m,地铁列车每次停站时间时间为t a′=45s,按赫普顿斯托尔的奔跑速度,在郑州出站和进站最短共需用时t b′=60s,列车参数和其它条件相同,试通过计算判断,若赫普顿斯托尔同样以上述平均速度在地面道路上奔跑,能否在这两个车站间挑战成功?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求出列出所用总时间,然后减去题目告知的出站进站时间,即可求出奔跑速度,(2)同理,比较所用时间的大小即判断挑战是否成功解答:解:(1)列车从静止加速至最大速度过程,所用时间为:t1===20 s运动位移为:x1===200 m故列车加速至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减速运动,列车在两站间运动总时间为:t车=2t1=2×20=40 s运动员在地面道路奔跑的最长时间为:t=2t a+2t1﹣t b=2×20+2×20﹣30=50 s最小平均速度为:v===8 m/s。

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试题含答案

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 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II 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B. 沿着电场线方向,相等距离上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必定相等C. 真空中相距为r 、带电量为+q 、-q 的两点电荷连线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22r kqD.根据公式2r Q k E 可知,真空中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的电量Q 成正比,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2.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号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若将一试探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 点移动到M 点,则A .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B .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增大C .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D .电荷电势能保持不变3. 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 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A .向负极板偏转B .电势能逐渐增大C .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 .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4.飞行器在太空飞行,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若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A .0.10 VB .0.20 VC .0.30 VD .0.40 V5. 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压、电场强度大小和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分别用d 、U 、E 和Q 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U 不变,将d 变为原来的两倍, 则E 变为原来的一半B .保持E 不变,将d 变为原来的一半, 则U 变为原来的两倍C .保持d 不变,将Q 变为原来的两倍, 则U 变为原来的一半D .保持d 不变,将Q 变为原来的一半, 则E 变为原来的一半6. 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 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为v ,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21,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A.导线内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变为原来的41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16I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4v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16v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其内阻为r ,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R 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 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 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通过R 2的电流变小C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D .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8. 如图(a )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某一方向移动,根据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描绘了如图(b )所示的两条U -I 图线A.图线甲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描绘的B.由图线可知,电源内阻r=3.0ΩC.图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D.图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此时电源效率达到最大值9. 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a)、(b)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b)中的A 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图(b)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10.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点运动到D点,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CD间各点电场强度和电势都为零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B两点间的电势差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V AR R0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8分)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示意图.其中A、B、C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它测量一阻值约为1~3kΩ的电阻.他测量的操作步骤如下:(1)调节可调部件____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左边零刻度处。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第一次精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B. 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开普勒C. 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D. 极地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2.关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一定是变化的B.加速度一定不为零C.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D.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3.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垂直B.始终保持不变C.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D.始终指向圆心4.在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下列仪器能正常使用是()A. 天平B. 杆秤C. 温度计D. 水银气压计5.关于平抛运动(g取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平抛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飞行时间就越短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率增量一定小于10 m/sD.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下落高度之比为1∶3∶5……6.同步卫星距地心间距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地球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为V2,则下列比值中正确的是( )A.aarR12=B.221⎪⎭⎫⎝⎛=rRaaC.RrVV=21D.rRVV=217. 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

对于这两颗卫星的运动周期之比T1:T2为( )A. 1:2B. 2:1C. 1:8D. 8:18.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物体的质量不变,乙物体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A.F B.F/2 C.8F D.4F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B.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C.球A 的运动周期一定大于球B 的运动周期D.球A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10.m 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A 为终端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在m 可被水平抛出的情况下 ( )A .皮带的最小速度为grB .皮带的最小速度为grC .A 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12πgr D .当m 被水平抛出后,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015.05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页。

临沂市罗庄区中考试物理试卷

临沂市罗庄区中考试物理试卷

临沂市罗庄区中考试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7九上·宜宾期末) 如图,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B . 控制电灯的开光要接在零线上C . 绝缘皮破损的导线可以继续使用D . 使用测电笔时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2. (2分)用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一行字,则这一行字()A . 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B . 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C . 由于它能发出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D . 如果只用绿色的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是绿色的3. (2分)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女高音”是指声音的()A . 响度大B . 音色好C . 音调高D . 振幅大4. (2分)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 .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B .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C . 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D . 以上说法都不对5. (2分)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 . 熔化B . 汽化C . 液化D . 升华6. (2分)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B .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C .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 . 小磁针的北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指向地理的南极7. (2分) (2019八下·厦门期末) 杜甫有诗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风“卷”走屋顶茅草的原因是流过屋顶外侧的空气()A . 流速大,压强大B . 流速大,压强小C . 流速小,压强小D . 流速小,压强大8. (2分) (2019八下·金牛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的弧形轨道竖立固定于水平面,一个小球由A点以速度vA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点B后到达最高点C。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l5分)1.下列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A.辟.(pì)邪 B.滥觞.(shǎng) C嘉节号.(háo)长春 D记载.(zǎi)【答案】D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特别是纽伦堡审判披露许多纳粹罪行的细节,让蒙在鼓里的德国人民幡然醒悟,自觉地进行深刻反省和忏悔,呼唤道德的重生。

B.各地多有自然灾害发生,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异常困苦,可达官贵人仍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百姓怨声载道。

C.一个又一个脚印,一段又一段精彩,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故事一定会越来越生动,中国梦和世界梦交织的谐奏曲也必将越唱越响亮!D.很多有名的书画文物鉴定家,十分自信,一言九鼎,不容质疑,若别人有异见,必奋起反驳斥责之,或讥别人不懂装懂,或嘲别人哗众取宠。

【答案】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历史的眼光世界大势,以战略家的智慧未来,以互利共赢的精神致力于发展,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区域合作,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出本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A.运筹展望促进 B.观察把握推动C.分析赢得加强 D.洞察谋划推进【答案】D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山东省临沂市2014_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14_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第1-5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6-8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4分)(2014•广东)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符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根据这些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图知,在前3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前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误;B、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第3s内和第4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故B 正确;C、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可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故C错误;D、根据“面积”可知:0~2s内和0~4s内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不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2.(4分)(2015春•临沂期末)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F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F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倾斜前相比()A.F不变,F1变大B.F不变,F1变小C.F变小,F1变小D.F变大,F1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座椅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座椅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F=0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2F1cosθ=mg解得:F1=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图中的θ角减小了,则cosθ增大,故F不变,F1减小.故选:B.点评:本题是简单的三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运用平衡条件列式分析,也可以运用图解法分析.3.(4分)(2015•安阳二模)《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正式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t图线如图所示.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m,则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A.0.5 s B.1.5 s C.3 s D. 3.5 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知位移x=L=10.5.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x=l=6×0.5×6×(t0﹣0.5)=10.5解得t0=3.0s故选:C点评: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4.(4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商场安装的智能化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B.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总是大于重力C.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D.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上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二定律.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要掌握: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明确超重和失重的实质,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解答:解:A、以人为研究对象,处于加速运动时,人受到静摩擦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下,故A错误;B、顾客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支持力才大于重力,故B错误;C、顾客处于加速运动时,人受到静摩擦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则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其作用力竖直向上,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4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所示中的传送皮带是绷紧的,当皮带轮不动时,滑块从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1,当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从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部所用时间为t2,则t1和t2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t1<t2B. t1>t2C.t1=t2D.因摩擦情况不明,无法判断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两种情况下的滑块受力分析,比较两次滑块的受力即可比较两次的加速度大小情况,从而得知运动时间长短.解答:解:当皮带轮不动时,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μmgcosα;当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由于滑块与斜面间的弹力大小没变,故滑动摩擦力f=μmgcosα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两次滑块受力情况相同则加速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即t1=t2;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前后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没变,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摩擦系数和正压力大小有关,与物体间相对速度的大小无关.6.(4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所示,A、B两个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A靠在竖直墙壁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不动,关于A、B的受力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一定受到5个力B.物体A可能受到4个力C.物体B一定受到4个力D.物体B可能受到3个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整体共受四个力作用,墙面对此有作用力;再分别隔离A、B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分析受力个数.解答: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f=G A+G B水平方向,推力与墙面的弹力;若AB间不存在静摩擦力,则有:隔离B物体,必受重力、A对B的压力和墙面的弹力与静摩擦力作用,受四个力;隔离A物体,受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外力F,三个力作用;若AB间存在静摩擦力,则有:A受四个力,B受五个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关键利用整体法并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B物体与墙间不存在弹力,注意AB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是解题的关键.7.(4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定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B.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C.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斜面对Q的支持力一定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P、Q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由于不知具体数据,对于静摩擦力的判断要考虑全面解答:解:A、对物体P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二力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P 的重力;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故绳子的拉力仍然等于物体P的重力,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故A错误,B正确;C、再对物体Q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可能有静摩擦力;当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时,有T+f=mgsinθ,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静摩擦力f会减小,也可能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当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时,有T=f+gsinθ,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静摩擦力会增加,故C错误;D、对Q受力分析,垂直于斜面方向有:支持力N=mgcosθ+Fcosθ,所以N一定增大,故D 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要对物体P和Q分别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难点在于静摩擦力的方向的不确定上.8.(4分)(2014•攀枝花二模)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A.B.C.D.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图可知各段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即可确定其运动情况,画出v﹣t图象.解答:解:由图可知,t0至t1时间段弹簧秤的示数小于G,故合力为G﹣F=50N,物体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t1至t2时间段弹力等于重力,故合力为零,物体可能为匀速也可能静止;而t2至t3时间段内合力向上,故物体加速度向上,电梯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图象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关键在于明确加速度的方向,本题易错在考虑不全面上,应找出所有的可能性再确定答案.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不要求写出演算步骤.9.(4分)(2015春•临沂期末)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记下细绳的方向;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力是矢量,因此在记录时要记录大小和方向,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步骤⑥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解答:解:步骤③中要记下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合力的方向,从而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合力;步骤⑥比较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的一致程度,得出结论.故答案为:记下细绳的方向;力F3与F的大小和方向.点评:本实验关键理解实验原理,即使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4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1.0 m/s2,打点C时物块的速度v= 0.64 m/s.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由图示刻度可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 x BC=x AC﹣x AB=8.80cm﹣3.90cm=4.90cm=4.9×10﹣2m;同理可得,C、D两点间的距离为 x CD=5.90cm=5.9×10﹣2,D、E两点间的距离为x DE=6.90cm=6.9×10﹣2m;根据△x=aT2可得:x BC﹣x AB=aT2,物体的加速度 a===1.0m/s2C点对应的速度:v C===0.64m/s;故答案为:1.0,0.64.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本实验的原理:匀变速直线的两个推论,由于本实验中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构成等差数列,所以没有必要运用逐差求加速度.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8分)(2015春•临沂期末)某天,刘德在上班途中经过一路口是恰好遇到一辆公交车也刚好经过该路口,该公交车以v0=12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向前驶去.刘德立即以v=6m/s 的速度追赶公交车,在离路口S=36m处公交司机发现有人追赶,便立即以a=4m/s2的加速度进行刹车,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求:(1)公交车停止后需要等待刘德多长时间?(2)刘德在追赶公交车的过程中,当与公交车间的距离最大时,公交车已经距离路口多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平均速度判断在车停下来之前追上还是停下来之后追上,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得公安需要待的时间;(2)与公交车间距离最大时两者速度相等,据此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公交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知=v人,所以刘德在公交停下之后才会追上.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公交停车时间在3s时间内公交车位移所以司机等待的时间:(2)当公交车的速度减速到6m/s时刘德与公交车的距离最大,设公交车在该过程刹车时间为t′则此过程中汽车的位移所以公交距路口△x=s+x′=36+13.5m=49.5m答:(1)公交车停止后需要等待刘德3s时间;(2)刘德在追赶公交车的过程中,当与公交车间的距离最大时,公交车已经距离路口49.5m.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知道两车相遇条件和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12分)(2015春•临沂期末)重力G=36N的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现用与水平方向夹角成θ=60°的斜向上的推力F拖住物体.(1)若F=20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要使物体能沿着竖直墙壁作匀速直线运动,求推力F的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物体不管静止还是匀速运动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我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解:(1)对物体静止时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如图:则:F1=Fsin60°=30NF2=Fcos60°=10N在竖直方向上:F f+F1=G,代入数据得:F f=6N(2)物体能匀速下滑时推力为F′摩擦力F f′这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有G﹣F′sin60°﹣F f′=0根据水平方向的平衡,有F N′=F2′=F′cos60°又:F f′=μF N′代入数据解得:F′=16N若物体匀速上滑,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有G﹣F″sin60°+F f″=0根据水平方向的平衡,有F N″=F2″=F″cos60°又:F f″=μF N″代入数据解得:F″=48N答:(1)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6N.(2)物体匀速下滑,推力F的大小应为16N或48N.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对静止的物体受力分析,再对匀速滑动的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区别就在于静摩擦力变为了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摩擦力计算方法不同.一、从A、B两组中任选一组作答.A.【选修3-3】13.(6分)(2015春•临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冰与0℃水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B.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提高,绝对零度一定能达到C.吹出的肥皂泡成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E.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考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布朗运动;*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分析:(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绝对零度无法达到;(3)液体表面张力是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4)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固体小颗粒(如花粉)的无规则运动;(5)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只是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解答:解:A、相同温度下的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A正确;B、热力学第三定律告诉我们,绝对零度无法达到;故B错误;C、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吹出的肥皂泡成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C正确;D、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故D错误;E、当分子间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故E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热学综合题,考查了液体表面张力、布朗运动、饱和蒸气压、分子力,都是定性分析的问题;要多记同时还要多理解和应用.14.(6分)(2015春•临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因而其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状态时的蒸汽,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E.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 晶体和非晶体.分析:本题应明确:(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2)相对湿度是恒量干燥和潮湿的标准;饱和蒸汽是指液体蒸发与蒸汽液化相平衡的状态(3)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同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解答:解:A、由于单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因而在不同方向上,其其物理性质不相同,具是各向异性;故A正确;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小.故B正确;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错误;D、饱和蒸汽是指液体蒸发与蒸汽液化相平衡的状态,液体仍在蒸发,蒸汽仍在液化,故D 错误;E、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表示为: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故E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晶体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要注意准确掌握相关热学规律,特别是热力学第二定律.15.(6分)(2015春•临沂期末)用油膜法估测分值的大小方法及步骤如下:A、向体积V油=1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总=500mLB、用注射器吸取A中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0=1mL.C、先往边长40cm左右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D、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E、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N=114,正方形的边长l=20mm.根据以上信息,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有数值计算的问题,先用信息中字母写出表达式,再代入数值并统一单位,最终算出结果)(1)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2×10﹣5mL.(2)油酸分值直径d= 2.2×10﹣8 m.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浓度按比例算出纯油酸的体积;(2)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由公式d=可以求出分子直径大小.解答:解:(1)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mL=2×10﹣5mL;(2)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则分子的直径为:d==m=2.2×10﹣8m故答案为:(1)2×10 ﹣5;(2)2.2×10 ﹣8 .点评:本实验关键要建立模型,此题不考虑油酸分子间的空隙,采用估算的方法求面积,肯定存在误差,但本实验只要求估算分子大小,数量级符合要求就行了.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16.(10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由B变化到C,已知状态A的温度为300K,求:(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2)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3)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由图示图象求出气体的状态参量,然后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求出气体的温度.根据符号法则,确定Q、W的正负号,代入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U=Q+W进行判断解答:解:(1)由图示图象可知,p A=0.5atm,V A=1m3,p B=1atm,V B=2m3,由题意可知:T A=300K,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即:=,解得:T B=1200K;(2)由图示图象可知:p C=0.5atm,V C=1m3,由状态B→C,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即:=,解得:T C=600K;(3)因为气体由B到C为等容变化,不做功,但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W+Q,W=0,则:△U=Q<0,气体要放热.答:(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为1200K;(2)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600K;(3)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要放热,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内能减少,气体放热.点评:运用△U=Q+W来分析问题时,必须理解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掌握它的符号法则.要注意研究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17.(12分)(2015春•临沂期末)如图,气缸左右两侧气体由绝热活塞隔开,活塞与气缸光滑接触.初始时两侧气体均处于平衡状态,体积之比V1:V2=1:2,温度之比T1:T2=3:5.先保持右侧气体温度不变,升高左侧气体温度,使两侧气体体积相同,然后使活塞导热.两侧气体最后达到平衡.求(1)两侧气体体积相同时,左侧气体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的比值;(2)两侧气体最后达到平衡时,左右两侧气体的体积之比.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封闭气体压强.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1)先保持右侧气体温度不变,升高左侧气体温度,使两侧气体体积相同,则右侧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守玻意耳定律.左侧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由玻意耳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别列式求解.(2)使活塞导热,两侧气体最后达到平衡时,两侧气体都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由此对两侧气体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左边气体体积为:V1=V,由题意可知:V1:V2=1:2,则:V2=2V,两边气体体积相等时,气体体积:V′=V;(1)设初始时压强为p.对左侧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对右侧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V2=p′V′,解得:k=2,则左侧气体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的比值为2;(2)活塞导热达到平衡,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对左侧气体:=,对右侧气体:=,平衡时:T1′=T2′,解得:=;答:(1)两侧气体体积相同时,左侧气体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的比值是2;(2)两侧气体最后达到平衡时,左右两侧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6.点评: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本运用,关键抓住初末状态的气体压强、温度、体积关键列式求解,注意平衡时左右两部分气体的压强相等.【选修3-5】18.(2015•山东模拟)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B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 .密立根最早测得电子电荷量D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和光子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 .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 .当人们感到空气很潮湿时,是因为空气的绝对湿度较大D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3.1916年,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完全肯定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测出了当时最精确的普朗克常量h 的值,从而赢得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若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γ,作出如图乙所示的U c γ-的图象,电子电荷量19e 1.610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电极A 连接电源的正极B .普朗克常量约为346.6410Js -⨯C .该金属的遏止频率为145.010Hz ⨯D .该金属的逸出功约为196.6110J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5.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B.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有可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重核裂变要发生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放出热量D.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电子绕核运动过程中会辐射电磁波6.用三种不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得到的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A和B是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B.单色光A的频率大于单色光C的频率C.单色光A的遏止电压大于单色光C的遏止电压D.A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C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则A.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B.小球离车后,可能做竖直上抛运动C.小球离车后,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D.小球离车后,小车的速度有可能大于v0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过程ab 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平均冲力增大B .气体在状态a 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 时的内能C .在过程cd 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 .在过程d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二、多选题9.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C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D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10.如图所示为静止的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后的轨迹,衰变后两带电粒子a 、b 的半径之比为45:1,两带电粒子a 、b 回旋运动的动能之比为11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衰变为α衰变B .小圆为α粒子运动轨迹C .两带电粒子a 、b 的回旋周期之比为13:10D .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11.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 =3能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跃迁时能够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波B.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C.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长最长D.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光子的能量而向更高能级跃迁12.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地进行B.知道某物质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求出其分子体积C.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三、实验题13.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液滴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最后油酸膜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m2;(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3)按以上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m.14.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中,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连着纸带,启动打点计时器,给小车A一初速度,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运动.实验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81kg,小车B的质量m2=0.84kg,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 Hz.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单位cm).(1)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长木板下应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B.小车A和小车B的车轮应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C.应选用质量差不多大的两个小车D.应选用足够光滑的长木板(2)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分为高度相等的AB、BC两部分,AB、B C两部分中各有厚度和质量均可忽略的绝热活塞a、b,横截面积S a=2S b,活塞a上端封闭氧气,a、b间封闭氮气,活塞b下端与大气连通,气缸顶部导热,其余部分均绝热.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AB高度的14,活塞b在BC的正中间.初始状态平衡,大气压强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1)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求活塞b运动到气缸底部时氮气的温度;(2)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至420K,求平衡后氧气的压强.16.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为3 kg,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动,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非常短),碰前A的速度变化如图乙中图线Ⅰ所示,碰后A、B的速度变化分别如图线Ⅱ、Ⅲ所示,g取10m/s2,求:(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B的质量;(3)计算说明A、B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17.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光滑圆弧面A放在上水平面上,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B放在下水平面上,长木板的上表面恰好和上水平面相平,在圆弧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滑块可看做质点,现使滑块从距长木板的上表面高h=0.6m处由静止下滑,最终滑块与长木板一起共同运动,已知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上下水平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1)最终圆弧面A运动的速度大小;(2)长木板的最短长度.参考答案1.D【详解】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A 正确;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 正确;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故C 正确.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睛】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2.D【详解】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故A 错误;单晶体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B 错误;我们感到空气很潮湿时,是因为这时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故C 错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知道流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单晶体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人们会感到空气很潮湿.3.C【解析】A 、电子从K 极出来,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所以电场线的方向向右,所以A 极接电源负极,故A 错;B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k E h W ν=-,粒子在电场中做减速,由动能定理可得:0k eU E -=- , 解得:h W U e e ν=- 由题图可知,金属的极限频率等于140 5.010Hz ν=⨯ ,图像的斜率代表了h k e= ,结合数据解得:346.6110Js h -=⨯ ,故B 错误;C 对D 、金属的逸出功3414190 6.6110 5.010 3.3110W h J ν--==⨯⨯⨯=⨯ ,故D 错误;故选C4.C【详解】A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此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加,A 错误B 、被分子撞击的悬浮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将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其实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随机撞击悬浮微粒.当悬浮的微粒足够小的时候,由于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超强的时候,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B 错误C 、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分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分子发生碰撞的情况也不同.这种碰撞迫使密度大的区域的分子向密度小的区域转移,最后达到均匀的密度分布.C 正确D 、知道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其摩尔体积,不能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D 错误5.C【解析】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的同时放出的,故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故A 错误;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故B 错误;、重核裂变释放能量,质量亏损,比结合能增大,故C 正确;根据波尔理论,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电磁波,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β射线为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电子,半衰期与外界环境及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关,重核裂变有质量亏损,向外辐射能量;掌握波尔理论中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的含义.6.A【解析】由图象可知,单色光A 和单色光B 的遏止电压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色光,相同电压时,单色光A 对应的光电流更大,说明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光电子数更多,即单色光A 更强,故A 正确;根据212c m eU mv h W ν==-,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c U 越大,故单色光C 的频率大于单色光A 的频率,则单色光C 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单色光A 的最大初动能,故BCD 错误;故选A .【点睛】对于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象判定A 、B 、C 三种单色光谁的频率大,反向截止电压大的则初动能大,初动能大的则频率高.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7.C【详解】小球沿弧形槽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小球沿弧形槽下滑过程处于失重状态,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总动量不守恒,故A 错误;设小球离开小车时,小球的速度为1v ,小车的速度为2v ,整个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12mv mv mv =+,由机械能守恒得:222012111222mv mv mv =+,联立解得:1200v v v ==,,即小球与小车分离后二者交换速度;所以小球与小车分离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D 错误,C 正确。

山东省临沂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如图所示,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后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作图示的曲线运动到达D点,由图可知磁极的位置及极性可能是()A.磁极在A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B.磁极在B位置,极性一定是S极C.磁极在C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D.磁极在B位置,极性无法确定2.(3分)一个物体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速度为v,则物体的飞行时间为()A.B.C.D.3.(3分)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为圆形,行星的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后,则常数的大小()A.只跟行星的质量有关B.只跟恒星的质量有关C.跟恒星的质量及行量的质量都有关系D.跟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没关系4.(3分)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B.脱水过程中,衣物中昀水分是沿半径方向甩出去的C.水会从衣物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比靠近筒壁的衣物脱水效果好5.(3分)甲、乙两人从距地面h高处抛出两个小球,甲球的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是乙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为了使乙球的落地点与甲球相同,则乙抛出点的高度可能为()A.2h B.h C.4h D.3h6.(3分)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若该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A.飞船的运行周期B.飞船的运行速度C.飞船的轨道半径D.行星的质量7.(3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柱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体a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小物体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A.B.C.D.8.(3分)如图所示,在一次演习中,离地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在M点同时以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拉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x,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1、v2的关系应满足()A.v1=v2B.v1=v2C.v1=v2D.v1=v2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零分,满分24分.9.(4分)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一定不等于零B.一定不变C.一定改变D.可能不变10.(4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各量不发生变化的是()A.线速度B.角速度C.周期D.向心力11.(4分)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滑行,在横杆前相对于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则运动员()A.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B.在空中水平方向先加速后减速C.人在空中人不受力D.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起跳的位置12.(4分)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一定时,r越小则要求h越大B.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大C.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D.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13.(4分)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14.(4分)一条船沿垂直河岸的方向航行,它在静水中航行速度大小一定,当船行驶到河中心时,河水流速突然增大,这使得该船()A.渡河时间增大B.到达对岸时的速度增大C.渡河通过的路程增大D.渡河通过的路程比位移大三、填空题:共2题,15、16题各4分,17题8分(每空2分),共16分.15.(4分)如图所示,已知某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蹬30圈,车轮与脚蹬轮盘转数之比为4:1,车轮半径为0.50m,则求车轮转动的线速度为m/s.16.(4分)一探月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某一时刻正好处于地心和月心的连线上,卫星在此处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之比为4:1.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约为81:1,则该处到地心与到月心的距离之比约为.17.(8分)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装簧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B.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C.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D.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轨迹,小方格的边长=5×10﹣2m.图中的A、B、C为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m/s(取g=l0m/s2),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是m/s.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题,18题10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8.(10分)据报道,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已知一个在地球表面质量为50kg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所受重力约为800N,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求:(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19.(12分)某滑雪爱好者从一高处加速滑下经过一个小的平台后从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经过0.6s落到斜坡上的A点.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37°=0.60,cos37°=0.80;g=10m/s2.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20.(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的O点,现将小球拉开,使摆线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并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圆锥摆运动).求:(1)细线的对小球的拉力大小;(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3)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及周期.山东省临沂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如图所示,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后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作图示的曲线运动到达D点,由图可知磁极的位置及极性可能是()A.磁极在A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B.磁极在B位置,极性一定是S极C.磁极在C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D.磁极在B位置,极性无法确定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轨迹一定处于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之间且弯向合外力这一侧解答:解:做曲线运动物体的轨迹一定处于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之间且弯向合外力这一侧,所以钢球受到的吸引力指向弧内,则磁极在B位置,但极性无法确定,两极对钢球都有吸引力,都可以,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曲线运动的条件,知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轨迹一定处于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之间且弯向合外力这一侧,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3分)一个物体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速度为v,则物体的飞行时间为()A.B.C.D.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根据速度的分解,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v y=gt求出运动的时间解答:解:将落地的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速度等于v0,则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根据v y=gt得,t=.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3.(3分)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为圆形,行星的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后,则常数的大小()A.只跟行星的质量有关B.只跟恒星的质量有关C.跟恒星的质量及行量的质量都有关系D.跟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没关系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K,可知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解答:解: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K,可知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质量无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行星绕太阳虽然是椭圆运动,但我们可以当作圆来处理,同时值得注意是周期是公转周期.4.(3分)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B.脱水过程中,衣物中昀水分是沿半径方向甩出去的C.水会从衣物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比靠近筒壁的衣物脱水效果好考点:离心现象.分析:A、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B、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C、F=ma=mω2R,角速度增大,水滴所需向心力增大,脱水效果更好.D、周边的衣物因圆周运动的半径更大,在角速度一定时,所需向心力比中心的衣物大,脱水效果更好.解答:解:A、根据F=ma=mω2R,ω增大会使向心力F增大,而转筒有洞,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水滴就会被甩出去,增大向心力,会使更多水滴被甩出去.故A正确.B、脱水过程中,衣物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衣物中昀水分是沿切线方向甩出去的.故B 错误.C、水滴依附的附着力是一定的,当水滴因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该附着力时,水滴被甩掉.故C错误.D、靠近中心的衣物,R比较小,角速度ω一样,所以向心力小,脱水效果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要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的大小因素、做离心运动的条件.属于基础题.5.(3分)甲、乙两人从距地面h高处抛出两个小球,甲球的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是乙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为了使乙球的落地点与甲球相同,则乙抛出点的高度可能为()A.2h B.h C.4h D.3h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抛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相同的高度下,水平射程之比即为抛出速度之比.在相同的水平射程下,可知抛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可求出抛出高度.解答:解:两球都从距地面h高处抛出,根据,可知下落的时间相等,由于甲球的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是乙的2倍,根据x=v0t,可知v甲:v乙=2:1,要使乙球的落地点与甲球相同,则下落的时间,t甲:t乙=1:2,因此根据,可知乙抛出点的高度可能为4h.故选:C点评:考查平抛运动规律,体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注意分运动的时间相等.同时运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当抛出高度相同时,水平射程与抛出速度有关;当水平射程相同时,下落的时间与抛出速度有关.6.(3分)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若该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A.飞船的运行周期B.飞船的运行速度C.飞船的轨道半径D.行星的质量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研究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密度.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得:ρ=A、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解得:M=,代入密度公式得:ρ=,故A正确.B、已知飞船的运行速度,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解得:M=,代入密度公式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B错误.C、已知飞船的轨道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C错误.D、已知行星的质量而不知道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运用物理规律表示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判断.7.(3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柱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体a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小物体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A.B.C.D.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要使物体不下落,筒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必须与重力相平衡,由筒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角速度的最小值.解答:解:要使物体不下落,则小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f=mg当摩擦力正好等于最大摩擦力时,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取最小值,筒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得:N=mω2r而f=μN联立以上三式解得:ω=.故选:D.点评:物体在圆筒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由筒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提供的.而物体放在圆盘上随着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此时的向心力是由圆盘的静摩擦力提供的.8.(3分)如图所示,在一次演习中,离地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在M点同时以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拉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x,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1、v2的关系应满足()A.v1=v2B.v1=v2C.v1=v2D.v1=v2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若拦截成功,竖直上抛的炮弹和平抛的炮弹运动时间相等,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之和等于H,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炮弹运行的时间t=,在这段时间内飞机发射炮弹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h1=gt2,拦截炮弹在这段时间内向上的位移,h2=v2t﹣gt2.则H=h1+h2=v2t,所以v1=v2.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及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不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零分,满分24分.9.(4分)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一定不等于零B.一定不变C.一定改变D.可能不变考点:曲线运动.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合外力不为零则一定有加速度,加速度可以改变,也可以不变.解答:解: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合外力不为零,所以加速度一定不等于零,A正确;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错误D正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的合外力指向圆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B错误;故选AD点评:做此类题目可以用反证法,只要找到一个与之相反的例子即可.10.(4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各量不发生变化的是()A.线速度B.角速度C.周期D.向心力考点: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对于物理量的理解要明确是如何定义的决定因素有哪些,是标量还是矢量,如本题中明确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尤其是注意标量和矢量的区别解答:解: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中,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这几个物理量都是矢量,虽然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在变,因此这些物理量是变化的;所以保持不变的量是周期和角速度,所以B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很简单,考察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的特点,但是学生容易出错,如误认为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不变.11.(4分)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滑行,在横杆前相对于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则运动员()A.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B.在空中水平方向先加速后减速C.人在空中人不受力D.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起跳的位置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运动员顺利完成该动作,可知运动员所做的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应与滑板的运动相同,所以运动员在起跳时竖直起跳,由于本身就有水平初速度,所以运动员既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又参与了竖直上抛运动.解答:解:A、运动员竖直起跳,由于本身就有水平初速度,所以运动员既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又参与了竖直上抛运动.各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与滑板的运动情况一样,最终落在滑板的原位置.所以竖直起跳时,对滑板的作用力应该是竖直向下.故A错误.B、运动员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在空中只受重力,故C错误.D、运动员在起跳时竖直起跳,由于本身就有水平初速度,所以运动员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起跳的位置,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12.(4分)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一定时,r越小则要求h越大B.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大C.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D.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考点:向心力.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火车转弯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内外轨的水平距离为d,根据火车转弯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如果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故C错误,D正确;如果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小,r越小则要求h越大,故A正确,B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是物理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注意几何关系在解题中的运用,难度适中.13.(4分)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卫星的转动是因为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公式可知周期、半径及线速度等的关系.解答:解:由万有引力公式可得运行线速度v=,故半径越大,运行速度越小;故A 错误,B正确;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向心力F=,故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判断卫星各量的变化时,最好直接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充当向心力列出方程推导出结论后再进行判断,千万不要乱套公式.14.(4分)一条船沿垂直河岸的方向航行,它在静水中航行速度大小一定,当船行驶到河中心时,河水流速突然增大,这使得该船()A.渡河时间增大B.到达对岸时的速度增大C.渡河通过的路程增大D.渡河通过的路程比位移大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将船的运动分解为垂直河岸方向和沿河岸方向,根据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静水速垂直于河岸,大小不变,根据t=知,渡河时间不变.故A错误.B、水流速增大,静水速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到达对岸时的速度增大.故B正确.C、渡河时间不变,水流速增大,则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增大,则渡河的路程增大.故C正确.D、水流速增大后,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方向的夹角变小,根据几何关系知,渡河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三、填空题:共2题,15、16题各4分,17题8分(每空2分),共16分.15.(4分)如图所示,已知某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蹬30圈,车轮与脚蹬轮盘转数之比为4:1,车轮半径为0.50m,则求车轮转动的线速度为6.28m/s.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根据1min蹬了30圈可求脚蹬轮盘的转速,自行车的车轮和脚蹬轮盘的转速之比为4:1,可求车轮的转速,根据v=2πnr可求自行车前进的速.解答:解:1min蹬了30圈,即脚蹬轮的转速为:已知自行车的车轮和脚蹬轮盘的转速之比为4:1所以车轮的转速为:n2=4n1=4×0.5r/s=2r/s根据v=2πnr得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为:v=2πn2r=2π×2×0.5m/s=6.28m/s答:该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为6.28m/s.点评:本题考察齿轮传动时,轮边缘上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轴转动两轮的角速度相同;转速和角速度、线速度的互换问题.16.(4分)一探月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某一时刻正好处于地心和月心的连线上,卫星在此处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之比为4:1.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约为81:1,则该处到地心与到月心的距离之比约为9:2.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出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和月球对卫星的引力.根据引力之比为4:1求出卫星距地心距离与距月心距离之比.解答:解:设月球质量为M,地球质量就为81M.卫星距地心距离为r1,卫星距月心距离为r2 .由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为4: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4×=则该处到地心与到月心的距离之比约为9:2.故答案为:9:2点评:该题考查的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要能够根据题意列出等式,去解决问题.17.(8分)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装簧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CA.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B.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C.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D.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轨迹,小方格的边长=5×10﹣2m.图中的A、B、C为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1.5m/s(取g=l0m/s2),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是2.5 m/s.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专题:实验题.分析:(1)在实验中让小球在固定斜槽滚下后,做平抛运动,记录下平抛后运动轨迹.然后在运动轨迹上标出特殊点,对此进行处理,由于是同一个轨迹,因此要求抛出的小球初速度是相同的,所以在实验时必须确保抛出速度方向是水平的,同时固定的斜槽要在竖直面;。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答案】BCD【解析】解: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不一定大,A错误;B、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B正确;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C正确;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BCD.绝对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汽的实际压强,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解决本题只要知道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定义.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冰箱内的食品温度比室内温度低,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热传导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进行B.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C.能量的耗散否定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D.热量有时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答案】AB【解析】解:A、热传导只能自发的从高温到低温,但在一定条件下,热传导也可以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进行,故A正确;B、C、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总能量守恒,故B正确,C错误;D、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D错误.故选:A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正确理解能量耗散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本题考查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常见的说法和应用,要注意结合几种不同的说法,从多个角度来了全面理解该定律,可以通过加强练习来加深理解.3.下列现象中,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A.缝衣针飘在水面上B.木船漂浮在水面上C.荷叶上的小水珠成球形D.慢慢向小酒杯中注水,即使水面稍高于杯口,水仍不会流出【答案】ACD【解析】解:A、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缝衣针飘在水面上,故A正确;B、木船漂浮在水面是由于水的浮力,故B错误;C、草荷上的露珠存在表面张力,它表面的水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它收缩成一个球形,与表面张力有关,故C正确;D、液体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慢慢向小酒杯中注水,即使水面稍高于杯口,水仍不会流出,故D正确.故选:ACD.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此题考查液体表面张力的现象,要求对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能理解,并能分析一些现象.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答案】A【解析】解:A、同一温度下,中等速率大的氧气分子数所占的比例大,出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A正确.B、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温度升高使得速率较小的氧气分子所占的比例变小,故C错误.D、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不同温度下相同速率的分子所占比例不同.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记住图象的特点.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状态开始,经历了B、C,最后到D状态,BC平行于横轴,CD平行于纵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B→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C.B→C体积不变,压强不变D.C→D体积变小,压强变大【答案】AD【解析】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A→B过程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该过程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故A正确;B、由图示图象可知,B→C过程气体体积不变而温度降低,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压强减小,故BC错误;D、由图示图象可知,C→D过程气体温度不变而体积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变大,故D正确;故选:AD.由图示图象确定气体各状态参量如何变化,然后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判断气体状态参量如何变化,分析清楚图示图象、确定气体的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即可解题.四、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只有分子斥力作用B.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增大C.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D.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答案】C【解析】解:A、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也存在,只是引力小于斥力,故A错误.B、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B错误.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还与它们的体积、摩尔数有关,故D错误.故选: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分子力,要抓住三个“同”: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着分子距离的增大,同时减小,随着分子距离的减小,同时增大.五、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7.如图所示的电流i随时间t作周期性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是直流电B.电流大小、方向都变化,是交流电C.电流大小变化,方向不变,是交流电D.电流最大值为0.2A,周期为0.01s【答案】AD【解析】解:由图象可知:电流的大小变化,方向始终为正,不发生变化,所以是直流电,电流最大值为0.2A,周期为0.01s,所以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成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为交流电,由图象可以看出电流的最大值和周期.本题主要考查了交流电的定义以及读图的能力,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效信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如图所示的交变电流图象为某一正弦式交变电流更换正值后的i-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AB.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AC.若该电流通过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则1分钟内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90JD.若该电流通过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则1分钟内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120J【答案】BC【解析】解:AB、将该电流加在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上,设周期为T,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得:12•R•+(×1)2R=I2RT解得,电流的有效值为:I=A.故A错误,B正确.CD、在1分钟内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Q=I2R t=()2×2×60J=90J,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根据图象可读出该交流电的周期和最大值,然后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列式求解有效值.根据焦耳定律Q=I2R t求解在1分钟内电阻上产生的热量.根据图象获取有用信息,利用有效值的定义列式求解电流的有效值是交变电流部分热点问题,要理解并熟练掌握.求交流电产生的热量时要用有效值.六、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某发电厂通过远距离向某学校输电,输送的电功率为P,从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送的电压越高,输电线上的电流越大,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B.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C.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D.输电导线总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输送的电压【答案】B【解析】解:A、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根据P=UI,知输送电压越高,输电线上的电流越小,根据U损=IR,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越小.故A错误.B、根据U损=IR,知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故B正确.C、根据损,,得,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损比.故C错误.D、根据U损=IR知,输电导线总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损失的电压.故D错误.故选B.A、根据P=UI,判断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化,根据U损=IR判断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B、根据U损=IR,判断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的关系.C、根据损,,判断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关系.D、输电导线总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损失的电压.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输送的电功率P=UI,输送功率一定,输电电压越大,输送电流越小.以及知道输电导线总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损失的电压.七、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0.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和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和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U2变小、I3变小B.U2不变、I3变大C.I1变小、I2变小D.I1变大、I2变大【答案】BC【解析】解: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程正比,由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到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电压不变,所以V2的示数U2也不变,当s断开之后,并联电路的电阻变大,副线圈的电阻也就变大,由于副线圈电压不变,所以副线圈的总电流减小,即I2变小,由于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当副线圈的电流减小时,原线圈的电流也就要减小,所以I1变小,由于副线圈的总电流减小,R1的电压减小,并联电路的电压就会增大,所以R3的电流I3就会增大,所以BC正确,AD错误.故选BC.和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R2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再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八、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当光强为E1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1;当光强为E2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R2,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______ (用E1、E2表示).(2)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图2所示电路.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那么______ .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B﹑电流表的读数增大,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C﹑电流表的读数减小,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D﹑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减小.【答案】;B【解析】解:(1)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电阻减小,随光强的减小电阻增大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即:=(3)光照强度变大时,电阻减小,电流变大,R0上的电压变大,总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选B故答案为:(1);(2)B(1)由图象可看出,电阻与光强成反比;(2)由光强的变化可得出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解;本题为信息给予题,要注意认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明确欧姆定律等电学知识的正确应用.九、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2.(1)某学生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程D.求每滴体积时,1m 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2)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500cm3的酒精油酸溶液,已知1滴该溶液的体积时cm3.现取1滴该溶液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层,油膜面积为0.4m2,由此估算分子直径______ 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答案】AC;1.3×10-10【解析】解:(1)计算油酸分子直径的公式是d=,V是纯油酸的体积,S是油膜的面积.A.油酸未完全散开,S偏小,故得到的分子直径d将偏大,故A正确;B.计算时利用的是纯油酸的体积,如果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则油酸的实际体积偏小,则直径将偏小,故B错误;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S将偏小,故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大,故C正确;D.求每滴体积时,lm 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由V0=可知,纯油酸的体积将偏小,则计算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小,故D错误;故选:AC.(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则分子直径d=.故答案为:(1)AC,(2)1.3×10-10.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原理是: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估算出油膜面积,从而求出分子直径.根据此原理分析误差.本题考查了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实验数据处理,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所求体积是纯油的体积,不是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十、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 b、和P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则P b ______ P C,Q ab ______ Q ac(均选填“>”、“=”或“<”).【答案】<;>【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b、c两点温度相同,V b>V c,由玻意耳定律PV=C可知:P b<P c;(2)b、c两点温度相同,理想气体的内能相同,则△U ab=△U ac,由a到b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W,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 ab=Q ab-W;从a到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气体不对外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 ac=Q ac;而△U ab=△U ac,则Q ab-W=Q bc,则Q ab>Q ac;故答案为:<;>.b、c两点温度相同,由玻意耳定律可以判断它们的压强大小关系;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由图线判断出三点体积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熟练应用玻意耳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正确解题.十一、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0分)14.如图所示,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00k W,输出电压为U1=250V,用户需要的电压为U4=220V,两理想变压器之间电线的总电阻为R=10Ω,其它电线的电阻不计,若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总功率的4%,试求:(1)发动机输出电流和输电线上的电流大小;(2)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将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答案】解:(1)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输电线损耗功率为:P线=100×4%k W=4k W,又P线=I22R线输电线电流为:I2=I3=20 A原线圈中输入电流为:I1=A=400 A(2)原副线圈中的电流比等于匝数的反比,所以有:U2=U1=250×20V=5000VU3=U2-U线=5000-20×10V=4800V所以有:答:(1)发电机输出电流为400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20A.(2)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0;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40:11【解析】画出输电线路图,由输电线损耗功率求出输电电流I2,再由发电机输出功率与输出电压求得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电流I1,由是I1,I2得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求出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后可求出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电压,再与用户电压结合求出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明确匝数比与电流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想法求得电流与电压之比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所示,不计电阻的矩形导线框ABCD处于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00′匀速转动,线框的输出端通过电刷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两端接有一只“18V、12W”的灯泡.当线框转速n=50r/s时,灯泡正常发光,通过导线框的电流为0.2A.(1)求通过灯泡的电流周期;(2)求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3)从线框经中性而位置开始计时,写出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答案】解:(1)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周期,通过灯泡的电流周期等于线框转动的周期,即T==0.02s(2)设原线圈两端电压为U1根据题意有P=I1U1解得═60V根据变压比公式,有:解得:(3)线框转动的角速度ω=2πn=100πrad/s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I m=I= A线框中感应电流的瞬时值i=I m sinωt=A答:(1)通过灯泡L的电流周期为0.02s;(2)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3;(3)从线框ABCD经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A.【解析】(1)通过灯泡的电流周期等于线框转动的周期,根据T=列式求解即可;(2)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根据P=UI求解输入电压,然后根据变压比公式求解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3)先根据I m=I求解电流的最大值,然后根据公式i=I m sin求解电流的瞬时表达式本题关键是记住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和有效值表达式,同时要结合理想变压器的功率比和变压器公式列式求解16.某酒厂在灌装流水线上向酒瓶内灌装酒水,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密封在酒瓶内,灌装时瓶内气体温度为7℃,压强为一个大气压,出厂后该瓶酒被运送到海南岛,温度变为37℃,求:(1)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为多大?(2)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答案】解:(1)封闭气体的状态参量:p1=p0=1×105P a,T1=273+7=280,T2=273+37=310,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p2=1.11×105P a;(2)封闭气体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单位时间内撞击在器壁上的分子数不变,由于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冲击力变大,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增大,气体压强增大;答:(1)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为1.11×105P a;(2)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变,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对器壁的压力增大,气体压强增大.【解析】(1)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应用查理定律可以求出气体的压强.(2)气体压强由分子数密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决定,应用分子动理论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求气体的压强、分子动理论的应用,根据题意判断出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查理定律可以解题;要理解并会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热学现象.17.如图所示有绝热汽缸内,有一绝热轻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封闭气柱长9cm,活塞横截面积S=50cm2.现通过气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气体吸热22J,稳定后气体温度变为127℃.已知大气压强等于105P a,求:(1)加热后活塞到汽缸底端的距离;(2)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答案】解:(1)取被封闭的气体为研究的对象,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L1S,温度为:T1=273+27=300K,末状态的体积为:L2S,温度为:T2=273+127=400K气体做等压变化,则:代入数据得:L2=12cm(2)在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W=F•△L=P0S(L2-L1)=105×50×10-4×(12-9)×10-2=15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22-15=7J答:(1)加热后活塞到汽缸底端的距离是12cm;(2)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7J.【解析】(1)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即可得出体积的变化.(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求出内能的增量.本题考查了求内能变化、温度等问题,分析清楚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高中物理试卷第11页,共11页。

2014-2015下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4-2015下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物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绕有线圈的铁芯直立在水平桌面上,铁芯上套着一个铝环,线圈与直流稳恒电源、电键相连,如图所示,线圈上端与电源正极相连,闭合电键的瞬间,铝环向上跳起.若保持电键闭合,则( )A .铝环不断升高B .铝环停留在某一高度C .铝环跳起到某一高度后将回落D .如果电源的正、负极对调,观察到的现象不变2. 一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u =100 sin120πt (V ),由此表达式可知( )A .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100 VB .该交变电压的频率为60HzC .将该电压加在100Ω的电阻两端,则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00 WD .t =1/480 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50 V3.满载砂子的总质量为M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0v 。

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A .0vB .m M Mv -0 C .m M mv -0 D .Mv m M 0)(-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m A >m B .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 )A .静止不动B .左右往返运动C .向右运动D .向左运动5.右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 A .25 A B .5AC .25.3 AD .3.5A6.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变压器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物理试题2015.05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B.光敏电阻是能把电流这个电学量转换为光照强度这个光学量的传感器C.热敏电阻是用金属铂制成的,它对温度感知很灵敏D.热敏电阻是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的元件2.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C.温度变化1K等同于温度变化1℃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3.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若使分子间距离从r1逐渐变为r2(r0<r1<r2),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分子间引力比分子间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B.分子间引力比分子间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C.分子间斥力比分子间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D.分子间斥力比分子间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停止了,分子运动也会暂时停止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C.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因此它说明了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D.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则水的分子质量和m kg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A. MN A,19mN A×103B.MNA,9mN AC. MN A,118mN A×103 D.MNA,18mN A6.下列有关对气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将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B .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C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D .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气体的压强一定变大7.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u =100sin 25t V B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C .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50 2 VD .若将该交流电加在阻值为R =1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功率为50 W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关于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B.光敏电阻是能把电流这个电学量转换为光照强度这个光学量的传感器C.热敏电阻是用金属铂制成的,它对温度感知很灵敏D.热敏电阻是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的元件【答案】AD【解析】解:A、光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电阻值随光照的强弱发生变化,能够把光照强弱变化转换为电阻大小变化;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故A正确;B错误;C、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制成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而减热学能转换为电学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转换的信号对象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行分析.传感器能够将其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学习中要注意体会;明确半导体材料的应用.2.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C.温度变化1K等同于温度变化1℃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答案】BC【解析】解: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只能反映大部分分子的性质,不能具体到每一个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正确;C、根据热力学温标的定义可知,温度变化1K等同于温度变化11℃;故C正确;D、温度升高时,大部分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但也有少数分子动能可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B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下所有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相同温度下并不是所有分子的动能都相同;在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中每一开与每一度是相同的.本题考查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要注意明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一个统计规律,并不能反映每一个分子的运动.3.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若使分子间距离从r1逐渐变为r2(r0<r1<r2),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分子间引力比分子间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B.分子间引力比分子间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C.分子间斥力比分子间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D.分子间斥力比分子间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答案】CD【解析】解: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且斥力小于引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故使分子间距离从r1逐渐变为r2(r0<r1<r2),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分子间斥力比分子间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此题考查的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作用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注意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同时注意引力与斥力随着间距变化出现都增大或都减小的现象.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停止了,分子运动也会暂时停止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C.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因此它说明了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D.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答案】CD【解析】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布朗微粒运动是微粒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错误;C、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是由外界条件无规律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因此它说明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C正确;D、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颗粒的受力越不均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正确.故选:C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小颗粒并不是分子,小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该题考查布朗运动,知道布朗运动既不颗粒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则水的分子质量和m kg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A.,m N A×103B.MN A,9m N AC.,m N A×103D.MN A,18m N A【答案】A【解析】解:水分子的质量m=,mkg的水的物质的量为,则m kg水中氢原子数为:N=2×=m N A×103.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子质量等于摩尔质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根据水的质量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求出原子数.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6.下列有关对气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将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B.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D.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气体的压强一定变大【答案】D【解析】解:A、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故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B、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压强增大,即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故B正确;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统计规律,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故C正确;D、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温度升高,如果体积同时增大,则气体压强可能不变,也可能较小,还可能增大,故D错误;选不正确的,故选:D.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封闭气体的压强与分子的密集程度和气体的温度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还有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要注意明确温度升高时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但平均运动一定增大.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7.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u=100sin 25t V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 zC.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50VD.若将该交流电加在阻值为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功率为50 W【答案】BCD【解析】解: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电压最大值为U m=100V,由图可知,T=4×10-2s,故频率为:①ω=2πf=50πrad/s,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V,故A错误;B、由①式可知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H z,故B正确;C、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故C正确;D、若将该交流电加在阻值为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功率为,故D正确;故选:BCD.根据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可求出其瞬时值的表达式以及有效值等.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交流电图象正确求解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速度等物理量,同时正确书写交流电的表达式,求功率用有效值.四、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B.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C.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D.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效率【答案】C【解析】解:A、B、由于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未知,无法求出输电线上的电流,从而求解不出损失功率,故AB错误;C、当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时,根据P=UI可知,输电电流减小,根据损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将会减小,故C正确;D、输电效率为:损输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高压输输电,输电效率提高,故D错误;故选:C.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之比求出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通过输出功率求出导线上的电流,根据P=I2R求出输电线上的电阻.通过欧姆定律求出输电线路上的电压降,从而求出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本题即可得到解决.五、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9.如图甲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a、b接上一个正弦交变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灾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1为一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示数为22VB.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灾时,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灾时,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灾时,电阻R1的功率变大【答案】BCD【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输入的电压为220V,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由此可得副线圈的电压为22V,电压表测的是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压,R1,R2的总电压为22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小于22V,所以A错误;B、当出现火警时,温度升高,电阻R2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所以R1的电压要增大,由于副线圈的总电压不变,所以R2的电压就要减小,所以B正确;C、由B的分析可知,副线圈的电阻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所以原线圈的电流也就要增大,所以C正确;D、由B的分析可知,副线圈的电阻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由于R1的电阻不变,由P=I2R1可知,电阻R1的功率变大,所以D正确.故选:BCD.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输入的功率的大小是由输出功率的大小决定的,电压与匝数程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变压器的知识,要能对变压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彻底理解10.如图是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有一定量的空气.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封闭空气的变化可能是()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B.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D.温度升高,压强减小【答案】ABC【解析】解:设玻璃泡中气体压强为p,外界大气压强为p′,则p′=p+ρgh,且玻璃泡中气体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液柱上升,气体体积V减小;A、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V减小,如果p增大,T可能不变,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AC正确;B、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V减小,如果压强减小,T降低,故B正确D错误;故选:ABC此温度计不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靠气体作为膨胀物质,液体的受热膨胀忽略不计;外界大气的压强变化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也可以判定本题考查了气体温度计的原理,膨胀物质不是液体,而是气体,依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六、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 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 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1m 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油膜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试问:(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______ 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______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______ .图中油酸膜的面积为______ 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______ m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m.(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在距水面约2cm的位置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形成油膜,实验时观察到,油膜的面积会先扩张了然后又收缩一些,请你写出油膜收缩的主要原因______ .(3)某同学在该实验数据处理时,进行了仔细计算,但最终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 (直接填选项对应的字母)A.油酸未完全散开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求每滴溶液体积时,多计了1m L溶液的滴数.【答案】球体;单分子;直径;4.3×10-2;1.2×10-11;2.8×10-10;油酸酒精溶液中的酒精挥发;AC【解析】解:(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体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直径.油膜的面积可从方格纸上得到,所围成的方格中,面积超过一半按一半算,小于一半的舍去,图中共有68个方格,故油膜面积为:S=68×25mm×25mm=42500mm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是:V=×10-6×m3=1.2×10-11m3油酸分子的直径:d===2.79×10-10m题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2.8×10-10m.(2)油膜收缩的主要原因:溶液中酒精挥发,使液面收缩;(3)据油酸分子的直径公式可知,实验中面积变小或计算体积偏大可使计算结果偏大,AC、油酸未完全散开和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都可使面积变小,故AC正确.BD、油酸溶液含有大量酒精,挥发快,导致浓度低于实际值,和求每滴体积时,1m 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都会使油酸体积变小,不能使计算结果偏大,故BD错误.故答案为:(1)球体,单分子,直径,(4.1×10-2~4.4×10-2),1.2×10-11;(2.7×10-10~2.9×10-10);(2)油酸酒精溶液中的酒精挥发;(3)AC.(1)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实验中以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从而求出分子直径,不满足半格,则去除,超过半格,当作一格来处理,从而求得面积.(2)油酸酒精溶液中的酒精容易挥发,使液面收缩;(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原理是: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估算出油膜面积,从而求出分子直径.根据此原理分析误差.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估算出油膜面积,从而求出分子直径,关键掌握估算油膜面积的方法和求纯油酸体积的方法,注意保留有效数字.解答本题关键要建立这样的模型: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再分析误差的大小.12.如图所示,一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m 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为开关.已知R T在95℃时的阻值为150Ω,在20℃时的阻值约为550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20~95℃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不同对应阻值.(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a.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b.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的温度为95℃.c.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阻值,以保证仪器安全.d.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______ .e.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仍为I0,记录______ .f.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1= ______ .g.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到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e和步骤f.【答案】电阻箱的读数R0;电阻箱的读数R1;R0-R1+150【解析】解:(1)该实验中没有电压表,可以应用等效替代法测热敏电阻阻值,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保持电路电流不变,则电路总电阻不变,因此应把电源、电流表、热敏电阻、电阻箱、开关串联接入电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d、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示数I0,并记录电阻箱的读数R0e、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I0,记录电阻箱电阻R1.f、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温度为95℃时:E=I0(r+R A+R T+R0),即:E=I0(r+R A+150Ω+R0)…①,当R T的温度降为T1时,有:E=I0(r+R A+R T1+R1)…②,由①②解得:R T1=R0+150-R1.故答案为:(1)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2)d.电阻箱的读数R0e.电阻箱的读数R1f.R0-R1+150(1)根据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2)实验时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并记录电阻箱阻值;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方程可以求出热敏电阻阻值.本题考查了设计、连接实物电路图、完善实验步骤,知道实验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掌握常用的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等效法、用欧姆表测电阻等.七、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0分)13.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240r/min,若线圈平面转至与磁场平行时的感应电动势为2V,求从中性面开始计时,(1)电动势的峰值(2)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表达式(3)再经过s时,交流电动势的大小.【答案】解:(1)当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电动势的峰值为:E m=2V.(2)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2V,又ω=2πn=2π×rad/s=8πrad/s所以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ωt=2sin8πt(V)(3)当t=s时,e=2sin8V=1V答:(1)电动势的峰值2V(2)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表达式e=2sin 8πt(V)(3)再经过s时,交流电动势的大小1V【解析】(1)根据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性质可明确电动势的最大值及其位置;(2)从中性面开始其表达式为正弦值,根据e=E msinωt可求得瞬时值;(3)根据表达式代入时间可求瞬时电动势大小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能根据题意写出瞬时值的表达式,知道有效值跟峰值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4.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n1:n2=3:1,原线圈电路中接有一量程为3A的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两端接有理想交流电压表一只和可变电阻R以及若干“6V、6W”的相同灯泡.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求图甲中电压表的读数.(2)要求灯泡均正常发光,求电路中最多允许接入的灯泡个数.(3)为满足第(2)问中要求,求可变电阻R应调到的电阻值.【答案】解:(1)根据图象可得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U1m=27V其有效值为U1=27V根据n1:n2=U1:U2代入数据后可得U2=9V此即为电压表的读数.(2)设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I1,副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I2为使副线圈接入的灯泡最多,则I1取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为3A根据U1I1=U2I2代入数据后可得I2=9A正常发光时每个灯泡中电流为I灯=额=1A额所以允许接入的灯泡个数为灯盏.(3)电阻两端电压为U R=U2-U灯=3V电阻阻值为Ω答:(1)图甲中电压表的读数9V.(2)电路中最多允许接入的灯泡个数9.(3)为满足第(2)问中要求,可变电阻R应调到的电阻值Ω.【解析】由图象可知原线圈两端电压和周期,根据电压与匝数程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读图的能力,根据图象读出交流电的最大值和周期,根据电压和匝数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得.15.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倒置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汽缸内被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汽缸质量为M=10kg,缸壁厚度不计,活塞质量m=5.0kg,其圆面积S=50cm2,与缸壁摩擦不计.在缸内气体温度为27℃时,活塞刚好与地面接触并对地面恰好无压力.现设法使缸内气体温度升高,问当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汽缸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大气压强p0=105P a,g取10m/s2)【答案】解:T1=300K…①时活塞对地面无压力对活塞:P1S+mg=P0S即:P1=P0-=0.9×105pa…②当温度升为T2时气缸对地面无压力,对气缸:P2S=P0S+M g即:P2=P0+=1.2×105P a…③对缸内气体: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④①②③④联立求解得:T2=400K即:t2=127℃答:当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到127摄氏度时,汽缸对地面恰好无压力.【解析】高中物理试卷第11页,共11页 抓住题目中的突破口“当缸内气体温度为270C 时,活塞刚好与地面相接触,但对地面无压力”,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即可求出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现使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当气缸恰对地面无压力时,以气缸为研究对象,可求出升温后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一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等容变化,利用查理定律就可求出气体温度.在求解被封闭气体压强时,往往结合力学知识进行求解,注意将力学知识和热学知识的联系,加强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16.如图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为l 1=20.0cm 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 2=25.0cm 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 3=32.0cm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75.0cm H g .现用细杆将一活塞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图中未画出活塞和细杆),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 1′=16.0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且各部分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S=10cm 2,细杆横截面积忽略不计. 求:(1)下推结束时下部空气柱的压强;(2)下推结束时上部空气柱的长度;(3)下推过程中外界大气对活塞所做的功.【答案】解:(1)以cm H g 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 1=p 0+l 2=100.0 cm H g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 1′,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p 1′l 1′由以上两式解得p 1′=125.0 cm H g(2)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 3′,则p 3′=p 1′-l 2=100.0 cm H g由玻意耳定律得p 0l 3=p 3′l 3′由以上两式解得l 3′=24cm(3)如图所示,如活塞下推距离为△l ,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长度为 l 3′=l 3+l 1-l 1′-△l由上式及有关数据解得:△l =12.0 cmF=p 0S ,由功的定义可得W=FS=p 0S △l =12J答:(1)下推结束时下部空气柱的压强125.0cm H g ;(2)下推结束时上部空气柱的长度24cm ;(3)下推过程中外界大气对活塞所做的功12J .【解析】分别求解出上、下两端封闭气体下推前的压强和长度,由玻意耳定律求出下推后的压强和长度,对两端封闭气体分别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本题关键是对两端封闭气体分别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难点在于确定两端气体的压强间以及其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