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机械功1

合集下载

第1章机械原理-绪论

第1章机械原理-绪论
的组合体。
2.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制造的单元体) 零件 构件 -独立的运动单元(运动的单元体) 内燃机 曲柄滑块机构
一个构件是由一个零件如内燃机中活塞 或多个零件刚性组成。彼此之间无相对运动。 如内燃机中连杆
湘潭大学
套筒
螺栓
垫圈 螺母
连杆体 轴瓦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学们在今后的工 作岗位上将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通用或专用机 械,因此必须掌握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
设计出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 任务 研究的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常用机构及传动设计 (3)通用零件设计 (4)有关机械总体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5)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的概念和特点
内燃机
2.工件自动载送装置 含带传动、蜗杆传动、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滑杆左移时,夹持器将 工件夹住。
滑杆带着工件右移时,夹 持器动爪受挡块的压迫将 工件松开,工件落入载送 器被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动画
强调代替人类完成有用工作
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工件 定爪 动爪 装配夹具 工件载送器
天然工具 ——→简单机器 ——→工业革命 ——→现代机器
人类在征服自然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以起重机为例,它经历了: 斜面 →杠杆 →起重轱辘 →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 →现代起重机 (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典型机器的分析: 1.内燃机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变位曲轴的连续 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 间形成协调动作, 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就将燃料中化 学能转化为曲轴旋转的机械能。

机械原理课件 第5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西工大版

机械原理课件 第5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西工大版

Pd
η1 1
P
η2 2
0.98
P
0.96
0.96
0.98
' ' ' ' P' P' P' P' 0.2kW = ' ' η5 η' 4' 5' 3' η4 3
0.94 0.94 0.42
解:机构 1、2、3′及 4′串联的部分 P′ =P′r /(12′3′4 ) =5kW/(0.982×0.962)=5.649 kW d 机构1、2、3" 、4" 及5" 串联的部分 "" " P" =P"/(123 4 5 ) =0.2kW/(0.982×0.942×0.42)=0.561kW d r
§5-1 机械的效率
4、机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续)
(3)混联
混联机组的机械效率计算步骤为:
1)首先将输入功至输出功的路线弄清楚; 2)然后分别计算出总的输入功率∑Pd和总的输出功率∑Pr;
3)最后按下式计算其总机械效率: =∑Pr /∑Pd
§5-1 机械的效率
例5-2:设已知某机械传动装置的机构的效率和输出功率,求 该机械传动装置的机械效率。 P' P' P'=5kW ' η' η' 44 33
放松时 G0 / G tan( V ) tan
§5-1 机械的效率
3、机械效率的确定(续)
(2)机械效率的试验测定
机械效率的确定除了用计算法外,更常用实验法来测定, 许多机械尤其是动力机械在制成后,往往都需作效率实验。
对于正在设计和制造的机械,虽然不能直接用实验法测定 其机械效率,但由于各种机械一般都是由一些常用机构组合而 成的,而常用机构的效率又是可通过实验积累的资料来预先估 定的(见表5-1 简单传动机构和运动副的效率)。 据此,可通过 计算确定出整个机械的效率。 同理,对于由许多机器组成的机组,如果已知机组中各台 机器的效率,就可以计算出整个机组的总效率。

第一章 第1节 机械功

第一章  第1节  机械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大力士比赛在国外比较盛行,首次世界大
力士比赛始于 1977 年,如图 1-1-3 所示为
某选手将 20 多吨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拖行
了 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做了正功
B.汽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
C.汽车受到的拉力不做功
D.汽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做了正功
()
A.凡是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B.凡是发生了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D.只要物体受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
物体做功 解析: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也就是说,只有力或只有位移,是不符合做功条件的,故选项 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多选)如图 1-1-4 所示,在匀加速运动的车厢内,
一个人用力向前推车厢,若人与车厢始终保持
相对静止,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人对车厢的推力不做功
( ) 图 1-1-4
B.人对车厢的摩擦力做负功
C.人对车厢的作用力不做功
D.人对车厢的作用力做负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末页
结束
3.总功的计算 (1)方法一: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 这几个力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 代数和 ,即 W 总=W1+W2+W3+W4+…。 (2)方法二:在计算几个力的总功时,也可先求合力,再根 据功的公式 W 总= F 合 scos α 求解。
首页
上一页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力学第一定律2.1.1、作功和传热作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果外界对系统作功W 。

作功前后系统的内能分别为1E 、2E ,则有W E E =-12没有作功而使系统内能改变的过程称为热传递或称传热。

它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的转移内能的过程。

在热传递中被转移的内能数量称为热量,用Q 表示。

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是Q E E =-12做功和传热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但两者存在实质的差别。

作功总是和一定宏观位移或定向运动相联系。

是分子有规则运动能量向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传热则是基于温度差而引起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过程。

2.1.2、气体体积功的计算1、准静态过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要经历一个过程,当系统由某一平衡态开始变化,状态的变化必然要破坏平衡,在过程进行中的任一间状态,系统一定不处于平衡态。

如当推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时,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均要发生变化。

在压缩气体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气缸中的气体各部分的压强和温度并不相同,在靠近活塞的气体压强要大一些,温度要高一些。

在热力学中,为了能利用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性质来研究过程的规律,我们引进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如果在过程进行中的任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发生的实际过程非常缓慢地进行时,各时刻的状态也就非常接近平衡态,过程就成了准静态过程。

因此,准静态过程就是实际过程非常缓慢进行时的极限情况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准静态过程可用V p -图、T p -图、T v -图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

注意,只有准静态过程才能这样表示。

2、功在热力学中,一般不考虑整体的机械运动。

热力学系统状态的变化,总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或两者兼施并用而完成的。

在力学中,功定义为力与位移这两个矢量的标积。

在热力学中,功的概念要广泛得多,除机械功外,主要的有:流体体积变化所作的功;表面张力的功;电流的功。

功和和简单机械知识点全面详细

功和和简单机械知识点全面详细

功和和简单机械的知识点一.斜面当你的力量不能直接把重物提到高处时,一个斜面就可解决问题,利用斜面提高重物,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费距离。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在生活中应用极多,例如;山区的公路盘旋曲折;桥梁引桥等都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二、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①“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任意形状。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垂直距离、四大括号并标出。

⑴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们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人们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⑵找支点O;⑶画力臂(力臂是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⑷标力臂(大括号,力的作用线是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F2=L2 /L1,若F1L1>F2L2杠杆不平衡,会向F1方向转动;若F1L1<F2L2杠杆不平衡,会向F2方向转动。

⑵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机械功与机械能知识总结

机械功与机械能知识总结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一、 功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2、 功的计算公式:W=FS3、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二、 功率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叫功率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三、 机械效率1、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 有用/W 总×100%=Gh/Fs ×100%(2) 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η =W 有用/W 总×100%=Gh/FS ×100%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增加有用功、减小额外功四、 机械能及其转化:1、 能量:一个物体如果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速度、质量有关3、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4、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其大小与弹性形变形变程度有关;5、 机械能:功能+势能6、 能量转化: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市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自由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转化动能;练习题1功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B: 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C: 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D: 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2功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 的力踢一个重为5N 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A:0J B:150J C:500J D: 3000J3功率已知小汽车的总质量为1500kg,该车以30m/s 的速度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80s,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倍g=10N/kg 求:⑴小车行驶的距离;⑵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和功率;W P =t W Fs P ==t t =FV 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功率4功率在水平地面上,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300N的箱子匀速前进,5s内移动了6m;在这个过程中,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 N,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W;5机械效率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重为800 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6机械效率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的拉力F,将重为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有用功是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7机械能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和伞的动能在增大B.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减小C.人和伞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人和伞的机械能在减小86分如题21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直至停止;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钢球的动能大小与的关系;3换用质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的关系;4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在此过程中木块通过方式把动能转化为内能;5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 ;A: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 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 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高一物理教案《功》

高一物理教案《功》

高一物理教案《功》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行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区分;(2)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制这个力做了功。

2.把握功的计算:(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cos进展有关计算。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根底上把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简单混淆,这是难点。

3.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熟悉,也较困难,也是难点。

三、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功这个词我们并不生疏,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学问,今日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学问,绝不是简洁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熟悉再提高一步。

(二)教学过程设计1.功的概念先请同学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亲密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书:(1)假如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块沿拉力方向在讲桌上滑动一段距离,并将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如图1所示,与同学一起争论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滑块所受的重力mg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是否对滑块做了功?强调指出,分析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关键是要看受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

至此可作出如下总结并板书:(2)在物理学中,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行缺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就图1提出: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s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如何计算?由同学答复出如下计算公式:W=Fs。

就此再进一步提问:假如细绳斜向上拉滑块,如图2所示,这种状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与同学一起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 cos 。

机械功与机械能(知识点串讲+针对性练习)

机械功与机械能(知识点串讲+针对性练习)

什么是功1.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知道功的概念。

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经历建立机械功概念的过程,学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故事引入:大华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学习好,在家里也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星期天,大华上午去买了30斤大米,午饭后又帮妈妈收拾碗筷,接着又去井边帮爸爸把一大桶水提回家,累得满头大汗。

大华的爸爸是个物理教师,他说:“大华今天很辛苦、很劳累,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今天做这几项家务活时,并没有做功!”。

大华百思不得其解。

大华的爸爸说得对吗?如何从物理学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呢?(一)怎样才叫“做功”1.通过实验,体验“做功”学生实验1: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小车前进(如图1所示)。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小车所受的推力以及运动过程情况。

点拨:此例中小车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S。

学生实验2:用力将地上的物体拿到桌面上来。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要求:用示意图表示出物体所受的拉力以及运动过程情况。

点拨:此例中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2.找找共同点,建立功的概念仔细观察两示意图,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共同点:(1)这两幅图中同学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共同点:物体作用,并沿这个力的方向。

3. 功的概念: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二) 如何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分析下列物体受到的力,并指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本知识点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本知识点

11.1杠杆一、杠杆1.疋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疋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2.五要素: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注意:⑴力臂一一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⑵力臂作图的步骤: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作点到线的垂直距离④标明力臂名称。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①静止状态②匀速转动⑵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高向左,右高向右调,两边平衡螺姆调节方向一至。

)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①便于测量力臂②克服杠杆自重的影响⑷实验记录表: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从一般现象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⑸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数学表达式:F1 L1 = F2 L2⑹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

2. 杠杆的分类:⑴省力杠杆:①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优点:省力③缺点:费距离④例如:羊角锤、手推车、剪铁皮的剪刀、老虎钳、撬棒等⑵费力杠杆:①特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②优点:省距离③缺点:费力④例如:筷子、镊子、笤帚、船桨、裁衣剪刀、钓鱼竿、理发的剪刀等⑶等臂杠杆:①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②优点: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③例如:托盘天平、定滑轮等11.2滑轮一、定滑轮1. 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 实质:等臂杠杆3. 结构示意图:4.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实验序号钩码所受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①②③⑵定滑轮的特点: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②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③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二、动滑轮1. 动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机械原理公式

机械原理公式

机械原理公式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工程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设计各种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在机械原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各种机械原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原理公式。

1. 力的平衡公式。

在静力学中,力的平衡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力的平衡公式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静力学问题,其表达式为ΣF = 0,即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

这个公式在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机械结构的受力情况。

2. 动能公式。

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动能,其表达式为 K = 0.5mv^2,其中 K 为动能,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这个公式在机械工程中常常用来计算机械设备的动能,对于设计和优化机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力的功率公式。

在机械系统中,力的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它与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速度有关。

力的功率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其表达式为 P = Fv,其中 P 为功率,F 为力的大小,v 为物体的速度。

这个公式在机械工程中常常用来评估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

在机械系统中,常常会出现多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此时需要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来分析这些力的合成效果。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多个力的合成结果,其表达式为 Fx = F1 + F2 + ... + Fn,Fy = F1sinθ1 + F2sinθ2+ ... + Fnsinθn,其中 Fx 和 Fy 分别为合成后的力在 x 和 y 方向上的分量,F1、F2...Fn 分别为各个力的大小,θ1、θ2...θn 分别为各个力与 x 轴的夹角。

这个公式在机械设计中常常用来分析和优化机械结构的受力情况。

5. 力矩公式。

专题12-1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功率(解析版)

专题12-1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功率(解析版)

第十二课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功率基础知识过关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表达式:W=Fs。

3.功的单位:焦耳,符号为J,1J=1N·m。

4.三种不做功的情况:①不劳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②不动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③垂直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移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

二、功率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及推导:P=,若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由W=Fs得,P==F=Fv。

3.单位:基本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符号是kW。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W=1000W,1W=1J/s。

注意:一个力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功率大的做功不一定多,做功多的功率也不一定大。

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功、功率相关判断1.(2022•兰州)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对物体不做功的是()A.图甲: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B.图乙: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C.图丙:推车向前运动D.图丁:挺举杠铃的过程【解答】解:A、图中人用力搬石头,搬而未起,只有力没有距离,所以人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正确;B、图中人拉重物从地面提到高处,重物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C、推车向前运动,车在人的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对车做功,故C错误;D、挺举杠铃的过程,杠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人对杠铃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2.(2022•杭州)现有甲、乙、丙三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如图所示。

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D.W甲=W乙<W丙【答案】C【解答】解: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W=Fs;即W甲=W乙=W丙;故C正确;ABD错误。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1讲功和机械能第2课时机械能及其转化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11讲功和机械能第2课时机械能及其转化

重力
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位
影响
势能
置越 高 ,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位置相同的物体,

因素
质量越 大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定义 物体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弹性
影响 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
势能
因素 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越大
2025版
物理
考点2:机械能及其转化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要点2:实验情况分析 ①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 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 木块将一直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 较运动的距离 。 ②机械能及其转化情况:小球从斜面滚下,下滑过程中 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直至静止,将 机械 能转化为内 能。
甘肃专版
定义
机械能 转化
动能 、 重力势能 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不计能量损失,质量不变时,能量转化过程如下: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机械能 守恒
常考隐 含条件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 但机械能的总和 不变 ,或者说机械能是 守恒 的 (1)匀速:动能不变;加速:动能增大;减速:动能减小; (2)上升:重力势能增大;下降、下滑:重力势能减小; (3)光滑、不计阻力: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粗糙:有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7)为探究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另一组的小文借助速度传感
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表一 (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 cm/s)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⑴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⑶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⑷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⑸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画力臂时,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找出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即为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⑴探究实验:①调节(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小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②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和弹簧测力计,调节力的大小或作用点位置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减小杠杆自重的影响并方便沿着杠杆测量力臂)。

③改变力或力臂的大小多测量几组数据,便于找出规律的一般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⑵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 L1=F2L23.杠杆的分类⑴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⑵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

⑶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动力等于阻力,是等臂杠杆。

二、滑轮1.动滑轮与定滑轮2.滑轮组⑴力的大小:吊着动滑轮的绳子有n段时,F=G/n(不计摩擦、绳与动滑轮重);F=(G+G轮)/n(不计绳重与摩擦)⑵距离:S=nh。

三、功1.功的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功的公式:W=Fs(F和s要相互对应,即同一物体同一方向上的力和距离)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即1J=1N·m4.不做功的现象:有力没有距离,有距离没有力,有力有距离但相互垂直。

四、功率1.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P =W/t ,力作用的物体匀速运动时:P =Fs /t =Fv 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即1W =1J/s ,1kW =103W ,1MW =106W 4.测量功率:登楼的功率,跳绳的功率,引体向上的功率,俯撑动作的功率等 ⑴测量上升的距离:登楼的高度,跳绳的平均高度等h (刻度尺)。

高一物理每一章节知识点

高一物理每一章节知识点

高一物理每一章节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与静止的区别2. 位置、位移、路径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4. 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 动力学基本公式及其应用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分析2.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3. 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和位移的关系4.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章:一维运动的变速直线运动1.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运动图象的分析2.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计算方法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第四章:力与运动1. 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作用效果4.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相互作用5. 力的合成与分解及其运用第五章:力的作用和力的性质1. 弹力与弹性形变的关系2. 重力及其计算方法3. 摩擦力及其特点4. 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5.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六章:单位和物理量及其换算1. 常用物理量及其国际单位2. 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3. 非国际单位的使用及注意事项4. 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单位换算第七章:机械能与能量的转化1. 功和功的计算方法2. 势能、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3.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4.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八章:机械功和机械效率1. 机械功的计算方法及其单位2.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摩擦功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4. 动力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第九章:简谐振动与波动1. 简谐振动的特点及描述方法2. 振动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计算方法3. 振幅和位移的关系4. 波动的基本特性及波动方程的描述5. 声波的特点和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第十章: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现象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本领2. 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3. 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 全反射的条件和应用第十一章: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1. 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2. 色散率的计算方法和色散光的合成3.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原理4. 干涉条纹的产生条件和干涉定律第十二章:电、电路和电流1. 电荷、电流和电路的概念2. 电流的计算方法及单位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4. 电阻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十三章:欧姆定律和电阻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意义2. 电阻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 电阻与导线材料的关系4. 电流和电阻的实验测量方法第十四章:电阻的联结和电功1.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2.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电功曲线和电能的定义4. 电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十五章:电池、电源和电路连接1. 电动势和电源的概念2.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 电池的连接方式及特点4. 电流计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第十六章:电流的大小和方向1.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检测方法2. 电子流和电荷流的概念及区别3. 电流的分布和流速的计算方法4. 斯特托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第十七章:电路中的电阻与电流1. 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2. 并联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3. 串并联混合电路的计算方法4. 电流分配定律和电阻比例定律第十八章:电阻与电压的关系1. 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正负极性和电势差的意义3. 电动势和电源电压的关系4. 电阻与电压的实验测量方法第十九章:半导体和电子技术1. 半导体和导体的区别及半导体的本质2. 半导体的N型和P型材料及其特点3. P-N结和二极管的工作原理4.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以上是高一物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地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第1讲功和功率课件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第1讲功和功率课件

一点一过 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公式 P=Fvcos α,其中 v 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2)利用公式 P=FvF,其中 vF 为物体的速度v 在力 F 方向上的分速度。 (3)利用公式 P=Fvv,其中 Fv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 F 在速度 v 方向上的分力。
研清微点3 平均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研清微点1 对功率的理解
1.(选自鲁科版新教材)关于某力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力越大,其功率就越大
B.该力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C.功率越大,说明该力做的功越多
D.功率越小,说明该力做功的时间越少
解析:由功率公式 P=Fvcos α 可知,功率的大小由 F、v 及它们间的夹角共同 决定,F 越大,功率 P 不一定越大,A 错误;由 P=Wt 可知,单位时间内力做 的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但功率越大,该力做功不一定越多,功率越小,该 力的作用时间不一定越少,故 B 正确,C、D 均错误。
一点一过 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 P=Wt 求解。 (2)利用 P=Fvcos α 求解,其中 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三) 求变力做功的五种方法(培优点) 方法1 利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
将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每一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体上 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做功转化为在无数多个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功的 代数和。此法常用于求解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
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3.总功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求合力F合,再用W总=F合lcos α求功,此法要求F合为恒力。 方 法 二 : 先 求 各 个 力 做 的 功 W1 、 W2 、 W3 、 … , 再 应 用 W 总 = W1 + W2 + W3 +…求总功,注意代入“+”“-”再求和。

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要点

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要点

功和功率机械效率考点复习考点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考点2、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考点3、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考点4、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机械功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利用公式W=Fs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学生演示、交流讨论增强对机械功两要素的理解。
3.通过了解机械功与实际生活中的结合,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教学方法
分析
情景引入、学生归纳、老师启发讲解、学生练习、生生与师生交流合作、总结。
重点
理解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W=Fs进行简单计算。
2、思考如何将两要素结合。
3、思考如何计算功的大小?
4、认识公式,理解功的计算方法。
5、认识功的单位。
6、思考如何衡量两个和尚的贡献大小。
通过师生交流讨论,结合两要素知识,将功的公式、单位等轻松进行讲解,再利用活动进行实践,认识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总结
2分钟
1、总结知识:机械功概念、做功两要素、公式、单位……
6、引导学生上台借助器材演示做功的实例,学生实验演示。
7、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将做功进行分类。
8、练习。
1、思考问题。
2、初步认识做功两要素。
3、讨、记录重点。
6、演示做功实例。
7、问题思考练习。
8、对实例进行分析分类。
9、总结出三类不做功特例。
10、练习。
5、概念记录。
通过教师演示并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做功,初步建立功的概念
做功两要素
15分钟
1、提出问题:结合机械功定义,思考做功应具备哪些条件?
2、引导学生向两要素靠近。
3、选取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4、总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强调:两要素缺一不可,不完整则不存在做功!
及讨论
10分钟
1、以学习活动卡P16活动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和尚贡献的大小。
2、提出新知识,板书标题。
3、提出问题:做功和工作相同吗?
4、教师演示:提物体、举物体、拉物体等,引导学生提出功的定义。
5、教师板书定义,学生勾画概念。
1、读题。
2、认识新知识。
3、思考问题。
4、观看教师演示并思考。
难点
功的概念的建立。
教具
PPT、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5分钟
1、复习斜面、轮轴等知识。
2、将物理与劳技结合,以螺丝钉为例说明斜面的应用。
3、作图练习。
1、复习。
2、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3、观察教师作图认识斜面的应用及斜面的省力状态。
通过复习,对前期知识进行简要巩固
新课
第四章机械和功
4.2.1机械功
课题
机械功
课时
第1课时
教材学情
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功的概念的建立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恰当地利用活动卡上“和尚比贡献”的活动进行引入,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和寻求答案的积极性。再通过教师演示、图片分析、学生演示等过程将功的概念更加形象化,从而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师生交流讨论,深入理解功的概念以及做功两要素等知识,结合实际及学生演示,理解更清晰
公式提出
8分钟
1、引导学生将机械功的两要素进行结合,提出F,s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功的大小?提出公式:W=Fs。
3、提出功的单位。
4、回到课堂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和尚贡献大小?
1、理解机械功的两要素。
2、布置作业:练习册P6第1-6题;
课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具体教学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主要列举为以下几点:
1学生能很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能主动与教师交流。
2学生能对新的知识提出主动学习要求和质疑,积极配合老师的辅助与引导。
3对于功的概念建立基本已完成,对于重难点的讲解已基本达到目标,但仍有局部同学没有把握细致,需要加强课后辅导进行补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